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体育锻炼PHT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与治疗方法(特效)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与治疗方法(特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武术界和体育运动者容易发生的一种觉见病。现在它是由于外伤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
上海曙光医院推拿科医师范兴发,参考了以往惯用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鱼跃势和治疗腰椎病的踩桥法,设计了一种沉腰斜扳组合手法。
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经几千次临床观察,严重的一般治疗三十多次,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沉腰锻炼法有两种:
(1)俯卧沉腰法
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见图1)
(2)仰卧沉腰法
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见图2)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小时,根据自己病情与体质条件灵活掌握时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不宜使用此法。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
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见图3)
(2)站立搁腿
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见图4)
范医师说,如果有条件的话,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扳”(见图5,双手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扳,用力方向见图中箭头),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见图6)
采用沉腰锻炼法进行自我锻炼,还能有效地防止因练武术时造成的腰部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
配方: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30克,麻黄15克细辛1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
用法:加冷水2500ml(七到八碗)文火煎三个半小时,煮取600ml(一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七日为一个疗程。可连服一至两个疗程。
此方名“加味改良乌头汤”,是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愈人无数。老和尚慈悲,将方子公开,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慈悲种福田,施与众生乐。
防止腰间盘突出复发的要环节
每天倒走半个到一个小时。倒走健身效果明显,倒走可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的循环,对防治脑萎缩,特别是腰腿痛都有疗效。但由于是反序运动,走时有一定的难度和险度,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在锻炼时,倒走脚尖先着地,脚后跟后着地。频繁的脚尖活动会刺激脚上的经络、穴位和各部的反射区,同时也能不停地变换关节角度,增加韧带强度,活动肌肉群。
建议有腰间盘突出的朋友睡觉的时候最好睡硬木板的床,对于治疗腰椎很有好处。
腰间盘病变不单纯是骨骼病变及肌肉病变,它同时还有经络病变,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而经络病变是许多临床医师治疗时最容易忘记、忽视,甚至不知道的一个环节,既然腰间盘突出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那么临床中只有骨骼、肌肉、经络同治,才能不会复发或少复发,尤其是重度腰间盘突出患者其经络损伤会更明显,调理损伤的经络必不可少。
腰间盘突出哪些经络会受损伤呢?主要有两条分别是膀胱经及胆经,其中膀胱经受损伤会更严重。
从中医的角度看腰间盘突出的真正深层病因就是膀胱经、胆经受寒不通所致,不过这个内在原因并不为大部分医师所知道。
大凡重度重症及发病5年以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其膀胱径所经过的大腿后侧,小腿会出现经包、结节,委中穴有经膜结节、增厚、变硬现象,胆经的绝骨穴(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阻点、结节,居髎有粘连硬结。治疗腰突,一定要把这2条经络疏通,只有把膀胱经、胆经疏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疏通膀胱经时一定要疏通到脚趾,然后是足底心,足底心有一块筋膜,这块筋膜是人体筋膜的联动起点,很隐蔽,容易硬,这块筋膜一旦发硬,就会导致足底不平衡,足底不平衡会导致骨盆不平衡,而骨盆不平衡就会导致腰椎不平衡,有一小部分从事整脊的知道足底的平衡是腰椎平衡的基石,但不一定知道调节足底的平衡的关键枢纽在哪里,许多从事正脊整脊的人多认为矫正足底平衡的观念源于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及西方整脊,其实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术就脱胎少林骨伤整复术,骨盆揉压矫正术的发明人日本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所长,西园寺正幸先生当初从少林寺学会少林整复术后,然后把日本的指压糅合在一起发明了骨盆揉压矫正术。实际上,把足底心发硬的筋膜变软就能达到矫正足底平衡的作用,进而间接的达到矫正腰椎平衡的效果。
治愈腰突的重点不是复位,而是修复纤维环
椎间盘是由椎体软骨板、髓核及纤维环三部分组成的,当前许多推拿师及手法医师都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点放在髓核的复位上,其实只要认真思量一下腰椎间盘里的髓核为什么会突出,就会发现修复纤维环才是治腰突重心所在。不修复纤维环,不论复位在成功,仍不能达到临床上的彻底治愈,因为所要复位的髓核及所要修复的纤维环就像自行车的轮胎一样,纤维环是“外胎”,而髓核为“内胎”,“外胎”不牢固,“内胎”早晚会破的,内行人一看就懂……
接下来再谈谈如何修复纤维环,关于修复纤维环这个问题,目前全世界有95%的骨科专家,包括一些国际的顶级专家认为纤维环不能修复,他们认为椎间盘是一个独立的软骨组织不通血管,药物有效成分很难进入椎间盘,药物进入不了,拿什么修复纤维环,大部分中医骨科专家也认为纤维环难以修复……
从中医的观点看,纤维环是绝对可以修复的,因为纤维环这种组织在中医的范畴属于筋,而肝主筋,因此通过补肝养筋、养肝续筋就可以修复纤维环。
特别提醒:
有的人虽然动手术治好了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如果不消除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以后还会复发。《黄帝内经》曰:肾主骨生髓。肾功能好,就不容易发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肾的锻炼非常重要。详见《》。
按照本视频中的方法锻炼,可防治腰椎间盘突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woyaonianfo
将收到念佛和养生方面的免费信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健身】腰椎间盘突出者适合练习的瑜伽体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
常见的诱发因素:
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②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除了比较严重的情况外,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
瑜伽的理疗方法:
①加强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
②还要特别注重腹肌的练习,这不仅是因为腹肌和腰背部肌肉为互为拮抗肌肉,双方协同才能加强整个腰椎的力量。
③在急性期发病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该采取面朝下的体位俯卧在硬板床上,以鳄鱼式进行休息,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复原。
④应适当的选择身体向后弯曲的体式。可以加强背部韧带和肌肉,使椎间盘保持在适当位置,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还可以促进腰椎区域的血液流动。  腰疼、腰腿痛,大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惹的祸,那么如果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该怎样科学的锻炼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锻炼法,长期坚持定会有满意的效果:
  锻炼方法
  ⊙1.退步走
  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注意安全,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仰卧蹬车
  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3.交叉扭腰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4.飞燕式
  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5.爬行训练
  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6.团身运动
  仰卧在床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7.反复搓腰
  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8.拱桥运动
  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9.引体向上
  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10.扭跨运动
  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文章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为官方非盈利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免疫球蛋白IgG及IgM含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下载积分:899
内容提示:免疫球蛋白IgG及IgM含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1:17:2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99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免疫球蛋白IgG及IgM含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的相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