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tct检查是什么结果

您的位置: &
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病变,探讨宫颈病变新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7575例门诊患者进行宫颈新柏氏TCT检查分析.结果 7575例患者中宫颈阴道细胞学正常者仅884例(11.67%); 细菌性阴道病494例(6.521%); 重度炎症220例(2.904%);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88例(1.162%), 高发年龄段31~40岁 (44/88; 50%); 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109例(1.440%), 高发年龄段31~40岁 (52/109; 47.71%), 其中HPV感染74例(占67.80%);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24例(0.317%); 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8例(0.370%),其中HPV感染9例(32.14%);宫颈鳞癌4例(0.053%),宫颈腺癌2例, 子宫内膜腺癌2例.结论新柏氏TCT系统提高了宫颈阴道细胞学疾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 宫颈阴道细胞学正常人群比例显著下降; HPV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是CIN1及ASCUS的重要相关因素, 但与CIN2/3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及阻止CIN病变升级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优质期刊推荐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结果临床病理分析
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结果临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
【题 名】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结果临床病理分析
【作 者】郭严 王荣妹 钱跃卫
【机 构】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刊 名】《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 第12期 页 共4页
【关键词】TCT 宫颈活检 病理诊断 病因诊治
【文 摘】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对临床宫颈疾病的病因诊治方案提供的价值。方法对3003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TBS分类诊断,细胞学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003例标本中,76例标本不满意,不满意率2.53%。剩余2927例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伴或不伴炎症者2748例(93.88%);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73例(2.49%);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10例(0.3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5例(2.5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0.48%);鳞状上皮癌(SCC)6例(0.20%);非特异性的不典型腺细胞(AGC)1例(0.03%)。在微生物检查中:菌群变化,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65例,检出率(9.05%);真菌,形态学上符合念珠菌属患者129例,检出率(4.41%);提示疱疹病毒感染者1例,检出率(0.03%);滴虫10例。检出率(0.34%);与病理组织学对照:慢性炎伴挖空细胞或CINⅠ级54例(1.84%);CINⅡ级49例(1.67%):CINⅢ级11例(0.38%);SCC9例(0.31%)。结论TCT技术联合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对临床病因诊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周进 邹冬梅(南京市浦口区妇幼保健所& 江苏南京& 210008)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02
【摘要】& 目的& 对门诊595例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19例占检查人数的3.19%,CIN 10例占检查人数的1.68%,CA1例占检查人数的0.17%。从异常病例的构成比看,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31&40岁和41&5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加强31&50岁女性宫颈疾病的防治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关键词】& TCT& 非典型鳞状细胞& CIN& 年龄组
&&&&&&& 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各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增长趋势。全世界妇女中,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每年大约有23万死于该病,其中80%的新发病例和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万人,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为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宫颈疾病的筛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已由过去采用的宫颈细胞学巴氏涂片,逐步过渡到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现对例行宫颈TCT检查的病人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病例收集&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所妇科门诊行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的595例患者,年龄21~65岁。细胞学检查异常者30例。
&&&&&&& 1.2方法& 标本采集,要求患者在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及阴道冲洗等,使用特制的颈管刷在宫颈外口及宫颈管旋转5周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洗入盛有保存液的小瓶内,送检验中心采用新柏氏TCT技术进行读片。
&&&&&&& 1.3细胞学诊断方法& 采用TBS分级系统的诊断标准,即:(1)正常范围(With in nomal limits WNL);(2)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宫颈癌(CA)。仍采用细胞学和组织学相对应的诊断术语,LSIL即CINⅠ;HSIL包括CINⅡ和CINⅢ。
&&&&&&& 2& 结果
&&&&&&& 2.1首先对595例患者的TCT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见表1。
&&&&&&& 表1& 595例TCT报告结果
&&&&&&& 2.2分别对31&40岁年龄组与41&50岁年龄组意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发生率和鳞状上皮内瘤变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见表2。
&&&&&&& 表2& 31&40岁和41&50岁年龄组TCT报告异常分析
&&&&&&& 2.3异常病例发生在各年龄段的构成比见表3。
&&&&&&& 表3& 30例TCT报告异常在各年龄段的构成比
&&&&&&& 3& 讨论
&&&&&&& 3.1本组资料显示宫颈病变的好发年龄集中在31至50岁年龄组,两组的异常报告显著高于21&30岁和51&60岁及以上的年龄组。加强这部分人群的生殖感染宣教、防癌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具有重要意义。
&&&&&&& 3.2在异常报告发生率较高的31&40岁年龄组内进行分析,不典型细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X2=5.76,P<0.05)。大量的临床随访资料提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有较高比率(25%-60%)存在或发展SIL,其中15%&30%是高度临床上皮内瘤变(HSIL)。因此,针对TCT报告异常的患者应该再进行HPV的检测和阴道镜下的活检,然后设计相应的诊疗方案。
&&&&&&& 3.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妇科医师,工作必须严谨,在读TCT报告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检查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不可完全依赖TCT的报告结果,笔者曾见过一例患者临床推断是宫颈癌,但是TCT检查为阴性,再做阴道镜下进行活检,报告与临床推断一致,确诊为宫颈癌。任何一种筛查方式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无漏检,TCT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符合率约为82.22%,但目前宫颈病变筛查中TCT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宫颈上皮细胞癌变倾向,及时发现和预防,治疗早期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 3.4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妇女保健工作后,切身感到公众对宫颈癌防治的知识相对缺乏,在一些地方的&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中往往缺少宫颈癌筛查这一项,使一些患者失去了筛查的机会。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感染性疾病,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参 考 文 献
&&&&&&& [1]周瑾,刘伟.宫颈癌高危因素及筛查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01).
&&&&&&& [2]潘秦镜,曹箭,周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的细胞病理学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12月第15卷第&&&&&&& 12期.
[3]刘晋荣.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医学检验,2009年3月第16卷第5期.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HC2-HPV检测与TCT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北方药学》2013年03期
HC2-HPV检测与TCT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HC2-HPV检测与TCT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住院病人200例宫颈炎患者进行TCT检查,并对其中TCT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行HC2-HPVDNA检测。结果:200例患者TCT检查结果异常者20例(10%),其中,ASC-US7例(35%),LSIL8例(40%),HSIL5例(25%)。20例TCT检查异常者HC2-HPVDNA检测阳12例,阳性率60%;HC2-HPVDNA阳性率分别为:ASC-US33.3%(3/9),LSIL50.0%(4/8),HSIL83.3%(5/6),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升高。结论:HC2-HPV检测与TCT检查在宫颈病筛查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7.33【正文快照】:
医学上把女性子宫颈附近发生的各种病变称为宫颈病变[1]。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如果感染上细菌、病毒,或是外伤创伤,宫颈疾病系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在全球妇女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昀;崔淑慧;任丽华;赵超;魏丽惠;;[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李莉;耿力;郭艳利;沈晓野;姚艳君;范晓红;;[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邹叶青;辛华;刘川;谭布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熊小泉;周强;丁海明;周华友;;[J];四川医学;2009年11期
刘军,罗淑贞,卢义生,付莉萍,郭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展爱华;;[J];安徽医学;2007年03期
余琦;李宁;杨江辉;宋业颖;白雪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年03期
谷成凤;;[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梁爽;王彬;;[J];重庆医学;2009年24期
陈海燕;王燕;;[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9期
吴丹;丁李;吴佳皓;李柱南;;[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范玲玲;韩辉;;[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宋伟奇;马广清;包秀芳;张洁红;禹彬;;[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赵昀;崔淑慧;任丽华;赵超;魏丽惠;;[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赵昀;李静然;赵超;崔淑慧;屠铮;魏丽惠;;[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格平;王丽;黄海士;何君梅;;[A];妇科肿瘤疑难病例讨论会暨妇科微创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丽丽;[D];山东大学;2010年
王彦;[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吴淑贞;[D];汕头大学;2011年
龚逞豪;[D];南昌大学;2007年
张桂莲;[D];山东大学;2008年
刘艳伟;[D];吉林大学;2009年
隋霜;[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方芳;[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田鲡敏;[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王丽;[D];泰山医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昀;崔淑慧;任丽华;赵超;魏丽惠;;[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李莉;耿力;郭艳利;沈晓野;姚艳君;范晓红;;[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唐礼榕;张志毅;;[J];中国癌症杂志;2006年03期
刘军,罗淑贞,卢义生,付莉萍,郭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9期
郎景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5期
郎景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3期
赵方辉,李楠,马俊飞,张洵,吴令英,戎寿德,Lorincz A,Belinson J,乔友林;[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潘秦镜,李凌,乔友林,章文华,张询,吴令英,李爱玲,戎寿德,赵芳辉,孙耘田,JeromeL.Belinson,RobertG.P[J];中华肿瘤杂志;2001年04期
潘秦镜,孔令华,沈桂华,李凌,乔友林,章文华;[J];肿瘤防治研究;2002年04期
钟梦,李宏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凤霞;齐向红;李季滨;冯静;李军;田丽;;[J];山东医药;2008年41期
周舜辉;;[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5期
陈莹;郭严;;[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25期
冉爱冬;冉丽萍;班婷;;[J];当代医学;2011年13期
罗艳霞,张江宁,张小庄,张佳立,张秀;[J];广州医药;2005年05期
谢寿城;;[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1期
陈方;;[J];中外医疗;2010年24期
刘付增权;陈彦明;欧晓冰;林文秀;全惠英;;[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09期
刘晋荣;;[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05期
蒋雪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海玲;冯丽华;;[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曹晓哲;周宾;曹志星;谢亚峰;许敏梅;蔡宏贵;赵晔;林壮;;[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陶玉;何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蒋雪清;;[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丁鸿燕;;[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铁;张娟;王莉莉;姚瀚鑫;续薇;;[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郝敏;王静芳;;[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苗微微;王永香;庞小川;李琳;冯冲冲;;[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丁李;李柱南;章桂红;;[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吴佳皓;王进进;潘蕾;王啸;;[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厦门思明区医院 张香珍;[N];厦门日报;2005年
沈阳市妇婴医院主任医师 王学平;[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N];健康时报;2004年
于晶晶 狄文娟;[N];消费日报;2008年
衣晓峰 孙理 本报记者 姚艳春;[N];黑龙江日报;2004年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生殖中心主任医师
廖湘玲;[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方园园;[N];广东科技报;2006年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N];健康时报;2007年
聊城市鲁西骨科医院 周广生 吴修宾;[N];健康报;2009年
吴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卫红;[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新;[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肖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胡元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陈庆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鲍彦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叶菁;[D];浙江大学;2010年
赵方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韩英;[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胡尚英;[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景笑笑;[D];郑州大学;2012年
刘佳;[D];青岛大学;2012年
金英慧;[D];吉林大学;2012年
付嫱;[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陈厚霖;[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张莉;[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王玉婷;[D];青岛大学;2011年
范小芳;[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姜丽红;[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王永青;[D];吉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病变中年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静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此文章来源于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刘庆玲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宫颈病变患者HPV和TCT阳性结果在年龄分布上有无差异。研究指出,宫颈病变患者HPV和TCT阳性结果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该文章发表在期《中国保健营养》上。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就诊的患者,进行TCT检测者2658例,其中阳性患者257例,进行HPV检测者1183例,其中阳性患者174例。所有标本按不同年龄分为6组,对其阳性结果进行分析。
&&&&&&&&TCT阳性率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为12.48%,20-29岁次之为9.48%。HPV阳性率在20-2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为16.99%,40-49岁年龄组次之为15.20%,其中LSIL以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3.7%,HSIL以40-4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3.4%,这说明宫颈病变的发生年龄趋于年轻化。
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年龄因素,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ct检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