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tct检查是什么10个月后可能得癌吗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23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5080名女性均在2013年2月~2014年1月选择在本院就诊并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对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ASC-US(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组318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26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52例,浸润癌组6例,HPV 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测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高危型HPV DNA检测及TCT,TCT检测宫颈病变的特异度高于高危型HPV DNA及HPV DNA+TC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型HPV DNA+TCT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7.33【正文快照】:
宫颈癌在女性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发生、发展依次经过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及浸润癌过程[1],因此,合理有效的筛查方案可以使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临床上对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为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蓓蓓,林厚斌,邵衡华;[J];江苏医药;1996年11期
王淑珍!100021北京,孙建衡!100021北京;[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12期
张煦;孔为民;;[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6期
张立杰;杨琳;刘妹;;[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张银旺;;[J];山东医药;2007年32期
陈君卿;厉华卿;;[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余剑敏;沈智君;;[J];检验医学;2008年05期
程艳香;江敬红;史玉霞;洪莉;李彦博;许学先;;[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24期
吴向晖;杜趁香;王焱;孙宗立;阎慧娟;;[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8期
杨松;何银;薛丽萍;羊柳;季宇霞;;[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民主;吴心音;李洪波;李登清;姜晓曼;明辉;;[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李肖甫;智艳芳;李雁青;;[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王红梅;朱庆华;李兴武;贺付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琳;续薇;王永香;庞晓川;苗微微;冯冲冲;;[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周琦;张蔚;李兰玉;郭婉茹;张文婷;钟亚娟;;[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冯丽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赵娜;赵方辉;高晓红;魏丽惠;徐爱娣;李长卿;马俊飞;乔友林;;[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周琦;张蔚;张文婷;李兰玉;郭婉茹;钟亚娟;;[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涂权梅;赵宇;胡越;;[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陈淑慧;熊艳;蔡红兵;;[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丹;[N];健康报;2010年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王敬霞;[N];保健时报;2004年
王红;[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马丁;[N];健康报;2010年
彭蓓;[N];深圳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魏芳;[D];山东大学;2010年
亚力坤·穆罕默德;[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叶菁;[D];浙江大学;2010年
孙璐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陈强;[D];吉林大学;2012年
陈志芳;[D];中南大学;2013年
宋艳;[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曹颖;[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红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张艾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薇;[D];浙江大学;2013年
姚岚;[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冯婷;[D];浙江大学;2010年
崔春子;[D];延边大学;2011年
赵娜;[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单玉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施迎迎;[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王西兵;[D];山东大学;2012年
王彦;[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孙怀美;[D];青岛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宫颈癌放疗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后宫颈细胞学改变特点及该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96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放疗结束1个月后行489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CT)。采用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对细胞改变作描述性诊断。结果在放疗结束1年内,鳞状上皮表层细胞体积增大不明显、核可增大,但较疏松、胞浆丰富,可出现空泡。部分涂片上可见退变的癌细胞,部分病例见修复细胞和化生细胞。异常鳞状上皮细胞检出率为40.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分别为20.1%,5.3%、10.8%。鳞癌(SCC)检出率为3.1%。炎症反应性细胞检出率为42.5%,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6.3%,19.4%,16.8%。35例放疗后因细胞学检查异常进行了局部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与LCT两者符合率为9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可作为宫颈癌放疗后局部有无复发及放射反应的监测指标。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ct检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