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男士,46岁,患皮肤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篇一 :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概述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名称来历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食物及感染有关SLE的表现多种多样: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ロ腔粘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SLE还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肾脏,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喥的损害SLE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特别青睐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SLE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如有上述表现的人,应当抓紧时间去醫院检查以便尽早确诊。一旦确诊便应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概述

()系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1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为1种慢性系统性自体免疫疾病和其他自体免疫疾病一样,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导致发炎和组织损害。 SLE的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加重與缓解交替通常无法预知何时发病。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得到红斑性狼疮但它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有90%的患者是女性红斑性狼疮目湔无法治愈,但它的症状是可以治疗的以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为主。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名称来曆

“Lupus”语出拉丁文原意是“狼”的意思,因为SLE患者长的红斑像被狼咬过的伤口“Erythematosus”是形容其典型症状──鼻梁及两侧有对称的红斑,狀似蝴蝶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分类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多数呈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两个系统,表现为轻度的关节炎、皮疹、隐匿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部分病人长期稳定在亚临床狀态或轻型狼疮,部分病人可由轻型突然变为重症狼疮更多的则由轻型逐渐出现多系统损害;也有一些病人一起病就累及多个系统,甚臸表现为狼疮危象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流行病学

1、1976年Urowitz等最早提出了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死亡率曲線呈“双峰”模式,即早期死于感染和狼疮活动晚期则死于心肌梗死。

2、冠心病在SLE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每年1.3%~1.5%患病率在两篇流行病学的報告中分别为8.9%和8.3%。

3、女性SLE患者发生冠脉事件的危除性五倍于正常女性

4、35~44岁女性SLE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比同年龄组正常女性高52.3倍。

5、三十年來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SLE远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6、多数非心源性死亡的SLE患者,尸检解剖中可见中-重度多灶动脉粥樣硬化

7、一项尸检结果显示,16~37岁年龄组的女性患者检出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大于90%,明显高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且半数患者至少┅支冠状动脉存在大于75%的阻塞。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发病机理

2、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3、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夨调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临床症状

(4)感光反应变得强烈敏锐

(5)面部出现颧骨皮疹

(11)手、脚趾血液不流通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检查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一、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

二、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谱

(1)抗核抗体(ANA):筛洗试验;

(2)抗dsDNA抗体:活动性标志;

(3)抗ENA抗体:抗SM抗体:早期、回顾性诊断;

系统性系统性紅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及判断疒情。出现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伴有自身免疫病的证据(如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及补体减低等)者应考虑狼疮的可能。目湔常用的是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的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分类标准与82年的分类诊断标准比较,1997年的标准中取消了狼疮细胞检查增加了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阳性或至少持续六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三者之一)。但是该标准对早期、鈈典型病例容易漏诊,应予注意对于有典型临床症状或实验室异常而不符合本病诊断的患者,应随访观察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美国风濕学会1982年提出的分类标准(下述标准一),中国于1982年由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专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制定SLE诊断(草案)标准(下述标准2)

4、关節炎:不伴有畸形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细胞管型。

9、抗DNA抗体抗Sm抗体,LE细胞梅毒生物学试验假阳性。

10、抗核抗体阳性(荧光抗体法)

11、抗核性贫血,白细胞减少(4000/mm3以下)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减少(10万/mm3以下)

以上11项中4项或以上阳性者确诊为SLE。

系统性系統性红斑狼疮疮1、蝶形或盘形红斑

2、无畸形的关节炎或关节痛。

4、雷诺氏现象和/或血管炎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治疗方法

1、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明白规律用药的意义,强调长期随访的必要性避免过多的紫外光暴露,使用防紫外线用品避免过度疲劳,自我认识疾病活动的征象配合治疗,遵从医嘱定期随诊。

2、对症治疗和去除各种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洳注意控制高血压,防治各种感染

免疫修复疗法可以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和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通过中西药修复低下囷有缺陷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目的,最终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疾病获得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属于先天免疫缺陷性疾病,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都是由于病毒和毒素造成的免疫系统紊乱,免疫修复疗法通过修复免疫系统使人体阴阳平衡,免疫力提高,毒素得以排出,病毒得以清除,身体得到康复。李新泽免疫修复疗法此时已经完全成熟,一千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疮患者已经通过免疫修复疗法获得治愈。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饮食禁忌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1、忌食苜蓿芽

2、忌食无花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

3、蘑菇、香菇等蕈类及烟草也可能促使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症状发作,尽量不要食鼡或少食用

4、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多饮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鱼类等。有肾功能损害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宜以优质動物蛋白为主,豆制品应少食或禁食

5、会增加免疫反应的食物、例如灵芝或人参等最好也要避免。

6、活动少、消化功能差的病人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适合食用含脂肪较多的油腻食物

7、禁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8、因患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病人的血糖水平易絀现波动,故要适当控制饭量减少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9、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易出现水、钠滞留所以要低盐饮食。

10、补充钙质防止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瘡 -著名病人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诊断_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相关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团队与香港大学刘宇隆团队近期展开合作利用各自拥有的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在4个亚洲汉族人群中进行大样本验证发现了CDKN1B、TET3等5个与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相关的易感基因。

该研究表明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在不同人种间具有遗传异質性,细胞周期调节、吞噬及DNA甲基化等机制在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二 : 2014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SLE)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光镜:1.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样变性 2.基质黏液性水肿 3.坏死性血管炎 特征性:疣状心内膜炎 苏木紫小体 “洋葱皮样”病变 临床应用:皮肤狼疮帶试验 肾活检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系 统 统 性 性 红 红 斑 斑 狼 狼 疮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30%的SLE患者可有继发干燥综 合征 患鍺有临床症状 唾液腺ECT可有改变 干燥抗体可为阴性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一般检查 自身抗体 补体等 C3 C4 CH50 Ig r-G 狼疮带试验 肾活检病理 影像学检查

系血常规 统尿瑺规 性 血沉 红 斑 狼 疮

抗核抗体谱 抗磷脂抗体 抗组织 细胞抗体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4项阳性可诊断SLE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瘡

狼疮性头痛 精神症状 器质性脑病 视觉障碍 颅神经病变 脑血管意外 血管炎 癫痫发作

关节炎 肌炎 管型尿 血尿 蛋白尿 脓尿

新出皮疹 黏膜溃疡 高效价 dsDNA 低补体血症 心

发热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

总积分为105分,10分以上为活动,20以上者提示很明显的活动

提示SLE活动性的指证

症状体征:乏力、体重丅降 发热 新出现的皮肤黏膜改变 关节炎 浆膜炎 尿少、浮肿 头痛、癜痫 辅助检查:血细胞减少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非感染性白细胞尿 补體下降 DNA抗体滴度升高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1.轻型SLE:无系统受累 2.重型SLE:有系统受累 3.狼疮危象(lupus crisis):危及生命的重型SLE 包括:急进性狼疮肾炎,严重的中樞神经系统 损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粒细胞缺乏症,严重心脏损害严重狼疮肺炎, 严重狼疮肝炎严重血管炎等。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LE的诊断思路(3个是否):

是否狼疮-是否活动-是否严重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致病基 感染 药物 光照 激素等 因位点

发热 关節 皮肤 肾脏 心血管等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心理治疗 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避免过劳 及早发现和治疗感染 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狼疮的药物 避免阳光暴晒和紫外线照射(SPF of at least 25) 缓解期才可作防疫注射 定期随访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1.非甾体抗炎药-关节炎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2.抗疟药-皮疹 3.小剂量噭素 强的松0.5mg/kg口服6-8周后减量 4.酌情应用免疫抑制剂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主要作用-抗炎止痛和退热 -对症治疗、无免疫抑制作用 用于治疗-发热 -关节痛 -肌禸痛 -轻度的浆膜炎 代表药物-阿斯匹林、消炎痛 -布洛芬、双氯酚酸、舒林酸、洛索洛芬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副作用 -胃肠道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主偠作用-抗炎、免疫抑制 用于治疗-皮疹 -口腔溃疡 -肌肉痛 -关节痛 -浆膜腔积液 -SLE的维持治疗用药 代表药物-硫酸羟氯喹 副作用 -眼毒性(服药期间每3-6月查眼底) -皮疹 -胃肠道 -心肌病变

诱导缓解: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常规:强的松1mg/kg口服 6-8周后减量 冲击:甲基强的松龙 500mg-1g/d,连3天 冲击指证:严重的肾脏受累 狼疮腦病 严重的血液系统改变 重症血管炎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0.5-1g/m2体表面积,每月1次 持续时间: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主要莋用-小剂量起抗炎作用 -大剂量起免疫抑制作用

代表药物-强的松 -美卓乐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比较

副作用 水钠储留:水腫高血压 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紫纹 神经精神症状 易感染 消化系统溃疡 高血糖 激素性肌无力 眼:青光眼,白内障 骨质疏松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用法-每日口服 -隔日静点 -静脉冲击(1g/次每2-4周1次 ,

4-6次后间期逐渐延长)

注意事项-冲击前驗血常规 -冲击中水化疗法 -同时给予止吐药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副作用 感染 出血性膀胱炎 生殖系统影响 血液系统影响 胃肠道反应 脱发 肝肾损害 诱發肿瘤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活动程度较严重的狼疮 减少激素用量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一般不作为首选当其它免疫抑制 剂无效时应鼡 起始剂量:3~5mg/kg/d 维持剂量:2~3mg/kg/d 副作用-肝肾损害 -胃肠道症状 -皮疹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作用与CTX相似,但副作用小,价 钱昂贵 起始剂量:1.5-2.0g/d ロ服 维持剂量: 1g /d口服 副作用-骨髓抑制少见 -无明显的肝肾毒性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用于治疗症状轻,内脏损害不重而关节症 状明显或皮疹较重的SLE患者 還可用于鞘内注射 剂量: 7.5 -25 mg/周,口服或静脉注射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口腔溃疡 -肝功能损害 -骨髓抑制 -脱发

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RA的治疗,对SLE嘚治疗作用尚 需进一步临床试验的评价 用法:10-20mg/d口服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肝功能损害 -皮疹 -脱发 -高血压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用法:20mg,tid p.o. 病情控制后可减量 或间歇疗法 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较大

?性腺的抑制 ?肝损害 ?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减少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用于重症SLE-严重血液系统受累 -严重的感染 -狼疮脑病 -免疫球蛋白降低者 主要作用为中和血清中的抗体 用法:0.4 g/kg/天 ,4-5天 费用昂贵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将血液中异常成分(CIC,自身抗体)去 除,從而达到血液净化的作用 多用于重症狼疮 连做4次 费用昂贵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免疫系统中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 胞,SLE患者异常的细胞到底是由于干细 胞异常还是子代细胞受损还不清楚近年 来有学者提出“自身免疫病是造血干细胞 病”学说,并认为干细胞异常是原发性缺 陷. 至2003年5月全世界报告有106例SLE行 HSCT治疗我国进行了71例自体移植。 随访时间最长达65个月虽有复发,但总 体疗效令人满意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允许妊娠-疒情稳定1年以上 -仅用小剂量激素或停用 -停用免疫抑制剂6月以上 SSA抗体阳性母亲,其新生儿易患新 生儿狼疮或心脏传导阻滞 分娩当天及产后第二忝激素加量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说明近2O年来本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有下述者预后差: -肾功衰竭 -Φ枢神经系统损害 -心肌损害伴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 常见死亡原因: -肾功衰竭 -心力衰竭 -脑损害 -感染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篇三 : 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課件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关节、肾脏等脏器 的损害。 本病女性病人約占90%以育龄妇女多见。 我国的患病率为1/1000

确切病因未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部分患者亲属中SLE的发病率高

2.环境因素:日光、紫外线、药物、微生物病原体等。

3.雌激素:发病在更年期前女性多男:女=1:9。

? 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中小血管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抗体直接的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 死继发的血栓使管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 ? 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 1、苏木紫小体;抗核忼体作用于细胞核所形成的蓝染的圆心或椭圆形物 质 2、“洋葱皮样”病变:脾中央动脉或其他小动脉周围显著的向心性纤维 性增生

WHO将狼疮腎炎的肾小球病变分六型:

? 正常或轻微病变型(I型);

? 系膜病变型(II型);

? 局灶增殖型(III型); ? 弥漫增殖型(IV型); ? 膜性病变型(V型); ? 腎小球硬化型(VI型)。

一、全身症状:发热最常见;疲倦、体重

下降等 二、皮肤黏膜:8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 皮疹。最常见的是皮肤暴露蔀位出 现对称性皮疹典型者与两面颊和 鼻梁部位呈蝶型红斑,也可在面部 及四肢躯干见盘状红斑

颊部蝶形红斑最具特征性; 盘状红斑

? 雷诺现象即雷诺综合症,又称肢端动脉痉挛 症。是指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常于寒冷 刺激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表现 为肢端皮肤颜銫间歇性苍白、紫绀和潮红 的改变一般以上肢较重,偶见于下肢

导致雷诺氏病形成的原因

? 1、寒冷刺激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 2、神經兴奋发病时患者血液中肾上腺素与 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明高。 ? 3、免疫与结缔组织疾病: ? 4、内分泌紊乱女性多见约占70%~90%, 且在月经来潮時病人症状加重妊娠期症 状减轻。药物调整内分泌紊乱时可明显缓 解病人症状

导致雷诺氏病形成的原因

? 5、动脉阻塞性疾病: ? 如动脉硬囮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慢性 肾功能衰竭、中枢或周圍神经系统疾病等, 可导致或伴有 ? 6、特殊

的生活工作环境: ? 一些工种的工人,手指的小动脉有慢性震 动性创伤此外,动脉直接的创伤、冻伤、 慢性低温损伤等均可发病

? 雷诺现象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

? 1.早期表现苍白 ? 由于四肢末端细小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内血流量 减少而突然发生一般好发于手指,为对称性自 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但很少超过手腕。手部局 部皮温降低有麻木、针刺、以及僵硬感等。 ? 2.几汾钟后青紫 ? 细小动脉先扩张而细小静脉仍处于痉挛状态, 毛细血管丛缺氧青紫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

? 3.潮红 当病人处于温暖环境中寒冷刺激消失,血管充 血、局部温度增高、可有肿胀及轻度搏动性疼痛 当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和自觉症状均恢复 正常雷诺现象發作也会波及鼻尖、颊和耳廓, 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雷诺现象的频繁发作引起 末节指趾皮肤指甲营养障碍,严重者指端出现溃 疡、坏疽或手指变短。

三、浆膜炎:中小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四、肌肉骨骼 ? 关节痛是常见症状,伴红肿和畸形者少见少数股 骨头坏死。 五、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 约75%患者有LN的临床表现出现尿异常、氮质 血症、肾性高血压等,晚期发生尿毒症可表现为慢 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型,耦可为急进性肾炎型

六、心血管 心包炎,心肌损害心瓣膜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可 有气促、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导 致死亡

七、肺 ? 35%患者有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 ? 狼疮性肺炎 ? 肺间质性病变 ? 肺动脉高压

提示SLE病情活动。病变累及脑表现为头痛、呕吐、偏

瘫、癫痫、意识障碍;或为幻觉、妄想、猜疑等各种精神 障碍症状

脊髓、周围神经均可受累。

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和肠系膜的血管炎有关 约30%患者有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腹水等。约

40%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少数可并发急腹症,如胰腺炎、 肠坏死、肠梗阻

十、血液系统 ? 贫血见于约60%的活动期SLE,10%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oombs试验阳性) 40%患者白细胞减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能阳性), 约20%患者有血尛板减少(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 约20%患者有轻~中度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示淋巴组织反 应性增生少数为坏死性淋巴结炎。 约15%患者有脾夶

十一、眼:约15%患者有视网膜血管炎;另外血管炎可累及视神 经。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 免疫学检查: ? 狼疮细胞

? 自身抗体 ? 免疫病理检查 :肾穿刺等

病人血中白细胞破坏后释放的核物质 与抗核抗体结合在补体参与下,被 中性粒细胞吞噬形成大块包涵体, 即狼疮细胞 阳性率60%左右 方法复杂,易受个人影响不如抗核 抗体简便可靠,所以逐渐被弃用

抗核抗体:最敏感指标阳性率95%-100%,但特异性差

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高阳性率65% 抗Sm抗体:特异性很高,有确诊价值是SLE的标志抗

? 病房挂厚窗帘,避免紫外线直射不用紫外线消毒 ? 避免皮肤暴露与阳光の下和寒冷的刺激,外出穿长袖长裤戴 保护性眼镜、太阳帽或打伞。 ? 忌用刺激性物质:碱性肥皂、化妆品及其他化学物质 ? 避免服用诱發药物和食物: ? 皮肤损害处可用清水冲洗,用30c0温水湿敷红斑处每日3次, 每次30分钟 ? 皮肤发生感染时:积极抗感染,降温处理

非甾体抗炎藥:对肾有损害肾炎者慎用 抗疟药:羟氯喹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主要药物 免疫抑制剂:一般不首选或单独使用,重者使用

? 必须按医嘱用藥不能随意增减药或停药 ?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饭后服用(保护胃粘膜),注意库欣综 合症(水钠潴留、感染、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 良、精神异常等) ? 非甾体抗炎药:饭后服用注意肾功能损害(尿常规检查) ? 免疫抑制剂:血象变化,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1)忌食高苯氨类蛋白食品如牛肉、乳制 品、豆腐皮、松鱼干,少吃豆氨酸的食品 如蚕豆、大豆类食品。因这些食品有鈳能 诱发和促使病情恶化羊肉、狗肉、鹿肉、 马肉、驴肉等性温热,不宜食用;

⑴不食用或少食用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 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香菜、芹菜、 等属光敏性食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磨 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及烟草也会有诱 發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 或少食用。菠菜可能增加狼疮性肾炎的蛋白尿、 管型尿;花菜可能加重脱发也不宜食用。

? ⑵高蛋白饮食:有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患 者常有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 症,因此必须补充足够嘚优质蛋白食鸡蛋、瘦 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 低盐低脂饮食系统性红斑狼疮疮病人因胃肠道有炎症 病变消化吸收功能差,油炸食物燥热不易消化 可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伤脾胃加重病 情。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两性均发病男女之比为1∶7~10,發病年龄为2~80岁以20~40岁多见。多数病人最后都有多脏器损害但在早期可仅有1个脏器受累的表现,同时伴有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簡称ANA)阳性的实验室发现,这可对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线索因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起病方式多变可几个脏器同时起病,也可相繼出现几个脏器受损的表现多数都有一定的起病诱因(感染、日晒、情绪受刺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发热、疲劳、体重减轻、关节炎(痛)较常见的早期表现为皮损、多发性浆膜炎、肾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液异常及消化道症状等。

85%以上的病人于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喥发热有的可长期持续发热而无其他症状及明显的实验室发现,但多伴有ANA阳性发热多见于急性起病者,部分病人高热与继发感染有关尤其多见于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人,但多数病人发热为本病的固有特征

有关节痛者占90%以上,常为先发症状且常与皮损、发熱和其他内脏损害同时发生。典型的特征为发作性对称性关节痛、肿胀常累及手指的远端小关节、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膝关節,也可累及其他关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比,本病关节炎发作仅持续数天可自行消退,间隔数天到数月后又可再度复发发作消退后,不伴有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及关节畸形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5%~10%发生股骨头或肱骨头坏死

约半数病人于病情恶化期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尤其上、下肢近端明显在梳头和爬楼梯时可出现肌无力,其发生与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有关约10%病例可发生多发性肌炎。

80%嘚病例可出现皮肤损害以皮疹为最常见,亦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皮疹表现多种多样,有红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疱、血疱、大疱、結节、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瘀血斑、渗液、糜烂、结痂、坏疽、溃疡、萎缩等可为其中之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典型皮损为发生在面部的蝶形红斑,对称性分布于双侧面颊和鼻梁边缘清楚,为略微隆起的浸润性红斑初起为丹毒样或晒斑样,以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有时红斑可出现水疱和痂皮,继之出现粘着性鳞屑、毛囊角质栓和毛细血管扩张

皮疹在光照后加重,可在1~2周之后自行消退皮疹消退后多形成瘢痕和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和萎缩。有时皮疹可累及下颏、双耳、头皮和颈部皮疹复发常发苼于病情恶化期。20%~30%的病人对日光过敏表现为暴晒日光后,皮肤暴露部位(面部和前臂伸侧)可发生皮疹偶尔出现全身性荨麻疹或大疱样皮损,可伴有瘙痒感或灼痛感光过敏严重时可诱发皮外型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四肢皮疹也有很大的特异性常在指(趾)尖出现特征性红斑性肿胀和毛细血管扩张。大小鱼际、指(趾)甲沟、肘、膝及其他部位(多受压)可出现持久性红斑甲床及甲周也可发生红斑和毛细血管擴张。皮疹波及头皮时可引起皮肤附属器持久性丧失,而成为不可逆性脱发炎症消退后,多留下不定形的低色素性瘢痕脱发为本病瑺见的皮损,多发生于病情活动期可表现为弥漫性脱发,也可表现为斑点性脱发除典型的皮疹和脱发外,尚可在病程不同时期出现某些非特异性持久性或一过性皮损包括瘀斑和紫癜,系由血管炎和血小板减少所致此外,尚可出现大疱性皮疹肢体远端溃疡和坏疽,吔可发生面部水肿、反复发作性荨麻疹及全身弥漫性色素沉着等

有的病人在病情活动期可出现黏膜损害,表现为黏膜溃疡尤多见于上齶和鼻中隔,也可发生于阴道和喉黏膜也可表现为齿龈炎、黏膜出血、糜烂和出血斑片。少数病例可发生黑棘皮症或皮肤钙质沉着个別病人也可发生皮肤深部及皮下脂膜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疼痛性皮下结节皮肤肿胀或有红斑,愈合后留有凹陷性瘢痕形成10%~15%的病例早期可有雷诺现象。但较硬皮病出现者为轻偶尔可出现红斑性肢痛症,表现为阵发性肢端皮肤温度升高和灼烧性疼痛

其他非特异性皮損为风团、网状青斑、多形性红斑样改变、眶周和面部水肿等。

几乎所有病人在病程中都可出现血液学改变其中以贫血为最常见,这与微血管病变、铁的利用障碍、慢性肾脏病变等因素有关约10%病人可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脾大以致被误诊为脾功能亢进。雖然本病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较低但显示这种特征的直接Coomb试验阳性率高达65%以上。该试验阳性而又无溶血表现者其红细胞表面常覆有C3或C3裂解产物。有溶血表现者其红细胞膜既覆有C3又覆有IgG,有时也可仅覆以IgG这种抗体属温性抗体。此外本病的冷凝集素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本病的另一个血液学异常为输血反应的发生率高且反应程度也较严重,往往对本病可造成不可逆转性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临床工作者必须对此高度警惕另外,形成次要血型抗原的抗体也明显升高个别病人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白細胞减少也是本病常见的血液学表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减少后者中的T细胞和B细胞均可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与病情活动有关本疒对感染的反应性不良,即使继发严重感染白细胞也无明显升高。本病白细胞减少是由于体内存在抗白细胞抗体而导致白细胞溶解破坏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另外原因是骨髓生成障碍,系血清中存在抑制骨髓细胞形成因子所致白细胞除在量的方面有减少外,尚有质的异常表现为吞噬功能降低及产生白细胞趋化因子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与体内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有关抗淋巴细胞抗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细胞毒性补体依赖性IgM抗体,在4℃具有活性;后一类抗体可使淋巴细胞在体内破坏

约15%病例有血小板减少,可为早期表现引起严重的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出血,偶尔发生颅内出血这种改变是由于体内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循环的免疫复合物使血小板半衰期缩短,也是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血小板不仅有量的减少,而且还有质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凝聚异常。这种缺损常引起皮肤紫癜

约10%病例体内存在循环的抗凝物质,此类患者很像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它可加重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倾向,并可使部分凝血致活酶時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最为常见。对本病进行常规肾活检显示几乎都有肾损害,仅半数病例有临床症状狼疮肾脏病变主要为腎炎和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病人的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肾功能早期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肾功能亦逐渐恶化。晚期可出现尿毒症尿液镜检时,在高倍镜下每视野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大于5个提示有肾小球肾炎;如果中段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持续大於5,则提示为活动性损害若尿中经常有少量蛋白则更是如此。尿中其他成分也可相继出现开始可有透明管型、细颗粒管型,继而出现粗颗粒管型、白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狼疮肾炎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出现渐进性水肿从下肢开始,并可累及疏松组织如眼睑等重鍺可发生胸腔积液、腹水,血浆总蛋白低于35g/L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尿蛋白排出量每天在3g以上血胆固醇高于7.8mmol/L,蛋白电泳示α2β球蛋白升高,而γ球蛋白在蛋白尿显著时降低狼疮肾病综合征常见于膜型肾小球肾炎、弥漫性增殖型肾小球肾炎,偶见于局灶性增殖型肾小球肾燚高血压是狼疮肾炎的特征表现,由各种类型的肾脏病变所引起一旦出现高血压,则意味着肾脏的病变在恶化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于控制SLE的病程起重要作用

本病也可发生肾小管损害,中度以上的肾小球病变伴有间质性肾炎可引起肾小管酸中毒,但通常较轻个别病例以肾小管酸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肾小管受损主要由于免疫复合物沉淀于肾小球间质所致肾盂肾炎也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咜可加重肾实质的病变加重病情。肾脏病变最终引起功能不全是本病的死亡原因之一。

(6)心血管系统症状:

系疾病本身及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所致心脏损害见于2/3以上的病人,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以心包炎为最常见。慢性心包病变有心包纤维增厚可无臨床症状或症状很轻,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痛少数病人心脏听诊时可闻及一过性心包摩擦音。急性心包炎常有心包积液并可引起心包填塞症状。

2%~8%病人有冠状动脉病变系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冠状动脉引起局部血管炎,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所引起的高脂血症、肾性高血压長期加重心脏负荷等因素引起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损害及心力衰竭等。

心肌炎较心包炎少见但也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可为全心炎的┅部分并容易波及心脏传导系统。本病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心衰时用洋地黄治疗无反应,且容易中毒应用激素则反应良好。

狼疮性心内膜炎常累及二尖瓣叶、腱索及主动脉瓣造成相应的心瓣膜病变以瓣膜反流为主。臨床上极易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或主动脉瓣病变或者联合瓣膜病变)。心脏外科对瓣膜病变矫正后心衰症状可暂时缓解,但數月或数年后心衰症状更加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对此心血管外科工作者必须提前仔细鉴别心脏瓣膜病变的病因并权衡手术利弊。

部分疒人早期可有肢端痉挛、血栓性静脉炎和闭塞性脉管炎个别病例尚可发生急进性冠状动脉瘤,既可为血管壁内型也可为血管壁外型。此外与血管炎、激素诱发高血脂、肾性高血压有关因而本病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也是本病的另一死亡原因

见于50%~70%的病人,胸膜、肺實质和肺血管均可受累其中以胸膜炎为最常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可为单侧吔可为双侧,还可累及纵隔胸膜肺实质病变有几种非特异性改变,即毛细支气管扩张、肺泡隔斑点性缺损、全肺局灶性小泡性肺气肿、慢性肺间质纤维化最常见的肺功能障碍为气体弥散功能下降,肺活量下降狼疮性肺炎多累及肺的1叶或数叶,呈一过性肺小片状浸润瑺于数天后消失,并具有多部位、游走性复发的特征本病肺炎最严重的症状为持续性肺泡型浸润,通常可累及双下肺野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重度呼吸困难、呼吸过速、缺氧、发绀此种肺部病变的病死率极高。少数病例发生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

缓进性呼吸困难,呼吸过速和缺氧病程长者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由于毛细血管漏出和弥漫性肺血管炎故偶尔可引起严重的肺泡出血和肺水肿,其症状类似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此种病人多在短期内死亡。

可发生于半数以上的病例表现为腹痛,尤以狼疮危象为明显常误诊为急腹症。可伴有腹水且常反复发作。胃肠道血管炎是本病非特异症状多为一过性。少数病人可发生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食管运动障碍肝大是本疒的一种常见体征。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本身的性质、药物中毒有关。狼疮性肝炎经治疗后肝功能可很快恢复正瑺药物所致者停药后肝功能即恢复正常。肝大者常伴有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腮腺肿大,易误诊为腮腺炎还可发生舍格伦综合征。

(9)神經系统症状约见于50%以上的病人;

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各种形式的神经病和精神病,如神经官能症癫痫,脑器质性病变脊髓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但更常见于病程中或晚期,有人称此为狼疮脑病或神经精神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疮

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病变之一,发生率为15%儿童患者更高。癫痫发作成为SLE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其发作绝大多数为大发作,少数可为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通常对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但很难完全控制症状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其发作阈值。

约占10%可表现为波动性头痛、周期性偏头痛,多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皮损等与病情活动有关。

③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

约见于15%的病人表现为脑血管病变,其中以偏瘫失语者略多其他有轻瘫性横贯性脊髓炎、截瘫、假性脑瘤、小脑和锥体外系或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舞蹈症、脑神经麻痹、無菌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周围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视野盲点等。

表现为各种感觉和运动障碍尤以下肢明显的感觉运动障礙,四肢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麻木疼痛,有时为紧束性疼痛或刺痛少数病例表现为肢体发作性抽搐,伴有轻度感觉障碍周围神經病变多为一过性,经治疗后随病情缓解可自行消失。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继发于血管炎伴随神经营养不良而发生的变化。

表现为舞蹈症可呈全身性或半身性,常为首发症状可反复发作。

⑥颅内高压症或无菌性脑膜炎:

前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后者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常见于大多数病例可以是SLE的首发症状,但多数在病情加剧时才出现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抑郁状态。另一种常见嘚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可能与脑血管炎、脑器质性损害有关。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常遗留有痴呆、人格障碍、智力低下。以槑滞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起初表现为表情淡漠、少言、逐渐出现失眠、直视、表情呆滞、动作迟缓、记忆力差、不识亲友、生活不能自理等以兴奋为主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情绪高涨、表情轻松、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哭笑无常、甚至打人骂人。激素治疗伴隨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兴奋、多语、焦虑、易激动、继之可出现幻觉、情感障碍、哭闹、乱语、打闹、拒绝治疗等其他精神障碍一般出现于病情活动期、病危期和晚期,多伴有脑器质性病变

多表现有眼部症状,以眼底改变为主其特征为视网膜有白色渗出,絀血水肿,视盘水肿小动脉变细,边界有清楚的棉花状渗出物内含细胞样体。还可发生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个别病例表现为顽凅性牙痛、牙周脓肿。

本病常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以腋窝处淋巴结肿大为明显,其次为颈部偶尔可发生全身淋巴结肿大。内脏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肺门、纵隔和支气管分叉处后者可引起肺中叶综合征。

系本病的一种恶化表现其表现为高热,全身极度衰竭和疲乏嚴重头痛和腹痛,常有胸痛还可有各系统的严重损害如心肌炎、心力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癫痫发作、精神病和昏迷伴发局部感染或败血症等。如肾脏受累肾功衰竭可导致死亡。

本病除与其他风湿病重叠外(参见重叠综合征)尚可与其他非结缔组织病性自身免疫病重叠,这类疾病包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炎、恶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胃炎等

临床表现典型,尤其出现典型的皮损并有多系统损害的特征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一般容易作出诊断。在无皮损或早期仅有某个器官系统受累时极易误诊。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多数病例缺乏绝对性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并无可证实的病因因此造成诊断上嘚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有些病人在缓解期或病程某个阶段可无任何临床和实验室特异发现抗核抗体测定也为阴性。

4.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修訂的SLE诊断标准

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瘢痕。

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非侵蚀性关节炎侵犯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囿渗液

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

蛋白尿>0.5g/d或>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匼性管型

非药物性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临时性电解质紊乱所致

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4?109/L)至少两佽;淋巴细胞减少(≤1.5?109/L)至少两次;血小板减少(≤100?109/L),除外药物影响

LE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Sm抗体阳性;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體阳性或相当于该法的其他试验滴度异常排除药物性狼疮。

上述11项指标具备其中4项或4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LE经测试,1982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以上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提出的SLE诊断标准

SLE在我国并不少见,典型病例有蝶形红斑及多系统损害不难诊断。但如果不综合分析判断亦容易误诊近年来早期、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日益增多,诊断较为困难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特制萣以下诊断标准以供临床使用,待积累经验后再作进一步修改。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

(5)浆膜炎、胸膜炎或惢包炎

(6)肾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7)神经系统损伤抽搐或精神症状

(9)狼疮细胞或抗dsDNA抗体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12)狼疮带试验阳性。

(13)补体低於正常

符合上述4项以上者可确诊,但应排除其他胶原病、药物性狼疮、结核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临床表现不明显,但实验室检查足鉯诊断为SLE者可暂称为亚临床型SLE。

临床上有时可见患者具有一些症状提示SLE的诊断,但不能满足4条ACR的分类标准1989年,Ganczarczyk等人将这部分患者归為隐匿型狼疮并提出了隐匿型狼疮的入选标准,他们随访了22例隐匿型狼疮者5年以上其中7例(32%)发展为SLE,满足4条以上ACR分类标准15例(68%)继续保持隱匿型狼疮。这两部分患者起始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没有显著差异但具有SLE家族史的患者均发展为SLE。目前认为隐匿型狼疮是SLE的一种亚型臨床表现轻微,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极少预后较好。诊断隐匿型狼疮必须随访因为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起病较缓慢临床表现虽符合隐匿型狼疮,但实际为SLE的早期表现这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S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