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坐骨神经痛丸怎么办

詳細說明:主治急性及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筋骨病, 四肢酸軟麻木, 關節及腰骨疼痛, 腰肌勞損, 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 骨刺痛, 及其他痛症

生产商:香港欧化大药厂

药品请小心存放于25度以下,防止儿童误取

咨询标题:产后坐骨神经痛腹疼一直不好怎么办

怀孕三个月坐骨神经痛开始痛,生过孩子一直痛伴随同边下小腹疼痛。母亲因风湿性心脏病去世

淮北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

“坐骨神经痛同一边下小腹...”问题由张永强大夫本人回复

通知:各位患友:因出差,停本周六(11.16)上午专家门诊一次。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别轻视老年脆性骨折 老年脆性骨折危害有多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骨含量逐渐流失,骨强度逐渐降低,即骨质疏松。人体骨量一般在35岁时达到最高峰,之后便逐年降低,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有些绝经后妇女最高每年丢失骨量3%~5%,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65岁以上老人髋部脆性骨折后,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0%左右,也就是每10个人中,有3个活不到一年,另外的7位患者中,一般只有3位可以恢复接近正常的行走,另外4位跛足行走的老人中,两位可以拄拐自己走,两位需要有人在身边扶持帮忙才能维持日常生活。老年人脆性骨折不容小觑。 老人一旦遭受脆性骨折,今后再次骨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根据国际骨测量学会统计,遭受过一次椎体骨折的老人,再次椎体骨折的可能性,就比没有骨折过的老人高4倍。同样,髋部骨折过的病人另一侧髋部再骨折的可能性增加到3倍。 老年人脆性骨折如何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是髋部骨折和腰椎骨折,其治疗相当复杂:若采取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不仅生活不便,还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和血栓等并发症。若采取手术治疗,则可尽快恢复功能,尽早进行康复锻炼。但是由于老年人基础伴发疾病多并且普遍患有骨质疏松症,术中麻醉风险较大,术后内固定物容易发生松动,并发症很多。因此,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较年轻人骨折治疗更加困难,效果也更不理想。 但是从专业人士的眼光看,老年下肢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应该尽量冒险手术,以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其他风险,这些久卧病床引发的风险往往也是致命的。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要获得手术的益处,避免手术的危险,需要患者同家属和主管医师充分沟通后慎重决定。 老年人预防跌倒很重要 不幸发生脆性骨折的老人,在医院接受恰当的治疗和随访后,应注意通过营养、药物加锻炼等手段,防止再次骨折。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所有老年人必须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上一代亲属患有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更需要关注和预防。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95%以上的髋部骨折由跌倒引起,这意味着不跌倒将会避免95%以上髋部骨折的发生。随着年龄的上升,跌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 导致老年人容易跌倒的主要原因是肌肉减少以及神经系统控制能力下降,这使得老年人步伐速度慢、步幅短、抬不高,从而行不稳、易跌倒。老年人除了骨量的流失,人体肌肉也在不断减少。人类25~35岁肌肉就开始退化,中年之后退化速度加快,而且上肢比下肢退化得更快。到80岁的时候,大多数人损失了30%的肌肉。肌肉减少导致老年人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难以马上通过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来找到新的身体平衡,从而导致跌倒。 此外,防止老年人跌倒还有以下要诀:久坐后站起时,应缓慢站起并扶稳扶手,避免体位改变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按时服药,密切监测,定期随诊;室内地板应保持干燥,用大片防滑地毯替代小面积的垫子,灯具足够明亮;室内要有通畅的行走空间,电线靠边、桌椅居中放置,墙边过道都加扶手;卫生间过道宜设置感应开关,晚间不用开灯就有充分照明;卫生间内马桶和淋浴区周围全设置扶手,必要时去掉门槛;雨雪天尽量少出门,避免滑倒。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因本周六科室举办继教学习班,停专家门诊一次。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本周六外出,停专家门诊一次,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18年版)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当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水平。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暴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以上结果均提示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和《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 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分节段的,故易产生同型不同株间基因重配,同时流感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不具有校正功能,其发生突变的频率要高于其它病毒。 根据其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将甲型流感病毒分成许多亚型。到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18个亚型血凝素(H1-18),11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1-11)。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人感染H5N1/H7N9禽流感病例排毒可达1~3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2]; 5.妊娠期妇女。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一)发病机制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重症肺炎可发生弥漫性肺泡损害。合并脑病时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坏死。合并心脏损害时出现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应。 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二)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1.肺炎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 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5.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3.病原学相关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2)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由于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3)血清学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4)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 (四)影像学表现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 五、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一)临床诊断病例 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 (二)确定诊断病例 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六、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脓毒性休克; 4.多脏器功能不全; 5.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七、鉴别诊断 (一)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 (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八、治疗 (一)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 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48 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2)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四)重症病例的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五)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5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炙麻黄6g 生石膏(先煎)45g 杏仁9g 知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后下)6g 青蒿15g 赤芍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 腹胀便秘加枳实9g、元明粉6g(分冲); 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五味子6g。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5g 炮附子(先煎)10g 黄连6g 金银花20g 生大黄6g 青蒿15g 山萸肉15g 枳实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浙贝母10g 杏仁10g 青蒿10g 炙枇杷叶10g 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注: 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九、预防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三)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七、鉴别诊断 (一)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 (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三)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状或合并气管-支气管炎时需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鉴别;合并肺炎时需要与其他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判断,病原学检查可资确诊。 八、治疗 (一)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 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48 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2)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四)重症病例的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五)中医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5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2.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炙麻黄6g 生石膏(先煎)45g 杏仁9g 知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后下)6g 青蒿15g 赤芍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 腹胀便秘加枳实9g、元明粉6g(分冲); 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五味子6g。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5g 炮附子(先煎)10g 黄连6g 金银花20g 生大黄6g 青蒿15g 山萸肉15g 枳实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3.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浙贝母10g 杏仁10g 青蒿10g 炙枇杷叶10g 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注: 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九、预防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三)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新年来临之际,衷心地祝愿各位及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因春节放假,年初二专家门诊停诊一次,年初九正常开诊。在这里,再次恭祝各位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因清明节放假,本周六(4月7日)专家门诊停诊一次。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本周末外出开会,停诊一次(6月23日)。如有重要事宜,可给我留言。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明天停诊,有事请留言。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知:各位患友,因科内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本周六上午专家门诊停诊一次,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已发复诊通知的患者可于下个周六复诊或直接联系我。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去医院就诊吗? 是否需要做核磁共振 有没有可能是膝盖积水

    病情描述:走路走多了或者吹到风冷到膝盖了膝盖就会痛 已经一年多了

  • 疾病名称:漆关节在屈伸时有轻微疼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医生这是漆关节哪方面的问题,可去门诊就诊吗?是否需要手术,该怎么样控制病情,...

    病情描述:漆关节屈伸和坐了后起来有轻微疼痛,有时因长时间没运动有僵硬的感觉,请问医生该怎么治疗和预防

  •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搭桥手术快4个月了,腿部不适(不酸通,不肿胀)有一个多月了,从大腿根部到漆盖到脚怀,特别是晚上睡觉前,难受的难已入睡,难受时站着会好受点,或者捶打缓解不适。医生说是躺久导致的。但现在下...

  • 疾病名称:左踝骨畸形先天性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不能手术。能和正常人一样吗

    病情描述:左踝骨畸形 肌肉萎缩 左腿短 左腿和右腿不一样。

  • 希望得到的帮助:医生,对于后期恢复需要服用什么药物比较合适?

    病情描述:您好,医生。现在腿部瘀血已经有半个月了,和之前相比较已经吸收了不少,然后现在感觉脚背一块没有知觉,是麻木的。想请问下,这个情况下之后该如何调理?谢谢

  • 疾病名称:腰椎过屈活动受限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医生是去针灸推拿还是手术治疗

    病情描述:半年前突然扭腰动作后右侧骶髂关节活动过屈受限疼痛。

  • 希望得到的帮助:骨头有问题没,如何治疗?多久能恢复?

    病情描述:打球摔倒 右手撑地 手肘疼痛,不能完全弯曲,完全伸直内侧疼痛,手肘外侧按压疼痛,打了几天的民间药饼,作用不明显

  • 希望得到的帮助:1.软骨损伤是否严重?2.产后身体羸弱无法承受手术风险,是否可以保守治疗?谢谢。

    病情描述:37岁女,3年前因过度运动导致膝关节半月板轻度损伤,少许积液。治疗一年后缓解正常生活。今年5月,二胎产后3个月因跪坐5分钟疼痛复发,核磁检查膝关节轻度退变,少许积液。现症状为关节间隙中间...

  • 疾病名称:膝盖频繁弹响,不疼,髌骨下面鼓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医生这是什么问题。

    病情描述:左腿膝盖手术三个月了,经常右腿用力,现在右腿膝盖频繁弹响,不疼 鼓包

  • 疾病名称:脚底板微疼,后下背肌肉火辣麻疼。  

    希望得到的帮助:去医院看那个课?

    病情描述:脚底板微疼,后下背肌肉火辣麻疼。浑身乏力 犯困

  • 疾病名称:膝盖关节困,偶尔会疼,去看医生,挂科室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去医院检查吗,还有要注意哪些

    病情描述:最近感觉左腿膝盖关节处,困,偶尔疼,没有别的感觉

  • 疾病名称:屁股以下到左脚(左侧)有胀的感觉,不能坐  

    希望得到的帮助:不知道是什么病?要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最近一个星期,老人说是受了凉,起床后左边屁股(腰以下)到左脚,就有酸胀,有神经痛的感觉,关键是不能坐了,只能站了。坐在椅子上就痛,神经痛的不行,站着好一些。不知这是怎么了?老人有关节炎...

  • 疾病名称:产后耻骨联合分离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恢复快

    病情描述:生产完后发现双腿不能自由活动,现在已经40天了,正在哺乳期,目前可以左右侧身,侧的时候耻骨疼,双腿可以并在一起,用的束腹带,不能下地走路,生完孩子后一直卧床,悬吊第8天

  • 疾病名称:右脚膝盖总有响声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现在吃的药有用吗,已经吃了一瓶了,怎么康复,会有后遗症吗

    病情描述:膝盖刚开始的时候是不能上下楼梯,现在可以小跑,但是有时候运动会酸痛,和左膝盖有明显的差距,弯曲里面会响,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动

  • 病情描述:头有时候突然哆嗦一下,因为右边头疼,左边不疼,所以脸习惯往左转着看,这是不是右侧胸锁乳突肌有问题呢

  • 疾病名称:左侧屁股里边感觉像骨头又不确定像抽筋的疼  

    希望得到的帮助:左侧屁股里边偶尔痉挛疼,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病情描述:左侧屁股里边偶尔疼痛,像是骨缝疼,抽筋的疼,有时突然疼一下,就像痉挛似的

  •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控制病情,敢快好起来

    病情描述:使用了自制的膏药也没见好转,所以想咨询一下专家

  • 希望得到的帮助:疼的已经辞去了工作,医院里医生要我做腰部核磁共振,但太贵了而且我也保证我腰部不会...

    病情描述:本来是骶骨酸,后来转移到左边屁股里面疼,无法下蹲和弯腰,平时走路和睡觉不会疼,腰椎应该没有问题 希望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疼痛,需要吃药吗

  • 疾病名称:左胳膊肘伸直疼,并且牵动左手拇指麻木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是什么病症?严不严重?应该如何治疗吃什么药?

    病情描述:近一周出现左胳膊肘伸直肘内疼痛,像筋被扯似的剧痛,并且左手大拇指麻木疼痛,不伸直症状不明显,只是左手大拇指有一点点麻,目前吃了4天甲钴胺 没见好转,伸直时候疼痛感有加重

  •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些什么可能病情?

    病情描述:走路打软腿两三月,平均一天2次左右,右脚为主,左脚教轻微,走路少也会打软腿。近段时间偶尔出现走着走着突然走不了,关节像被卡住似的,右膝盖外侧这一条筋络好像不顺,平路走还好,下楼症状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骨神经痛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