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上海心理医生生?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谁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发信人: oops (当伤害成为常态), 信区: VoiceofNankai
标& 题: 谁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日17:54:06 星期五)
“爱人”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英国《金融时报》
外国小说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天涯沦落的陌生人互相倾诉衷肠,他们说啊掏心
窝子啊,他们把自己内心中最最隐秘的事情讲给对方。
每当看到这里,我就会想,这些奇怪的“老外”啊,他们竟然能在陌生人面前感到如此
“安全“,而这样的场面,在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中国人通常不信任
陌生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很难向素不相识的人敞开心扉,处处提防着别人,这与中国
历史文化和当前现状是分不开的,内斗。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行业在中国面临特殊的困难。我的朋
友是个留洋归来的心理医生,他曾经多次慨叹和抱怨,从他的病人口中掏出实话是何等
艰难,就好比那个西方人熟知的“中国套盒”的隐喻,打开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还有盒
子,你无法肯定你现在面对的是否是最后一只盒子。
该老兄很苦恼,加上人事纠纷,股市失利等等,朋友们一直认为,他似乎应该为自己找
上一个心理医生了。但是我认为,比找心理医生更有效的办法,是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太
妻子或者丈夫,是重要的。在中国文化中,他们一直承载着一种类似于私人心理医生的
角色。中国人不信任陌生人,但在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先生或者太太。在一
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中,夫妻之间也许很少谈论爱情,但是他们有可能谈论各自的工作和
工作单位——谈论各自工作中的烦恼,分析办公室的人事纠葛,他们相互鼓励,出主意
想办法,好的夫妻就如同面对世界的一对密谋者。
由此,你也可以理解中国人际关系中,一些最为隐秘的层面和细部。在汉语中,有一个
形象的词儿,叫做“枕边风”,说的就是枕边的那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这种影响
常常是润物细无声似的影响,潜移默化,但常常也是决定性的。
当然,“枕边风”不是一个好词儿,即使是在中国,它也是和偏听偏信,与不正当的影
响相联系着。但是它有一个功能,是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不曾注意过的,那就是这种夫妻
间的隐秘交谈,对于他们双方的心理治疗作用。
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所不能信任的世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妻子或者丈夫,通常是一个
中国人生活中唯一可能的倾诉对象,有了一个理想的倾听者,大概也就不用费钱费时地
去找心理医生了。
所以我认为,那些最终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中国人,他们最大的问题,可能首先是应
当赶紧找个情投意合的妻子或者丈夫;或者说,心理医生预期费心耗神地与病人斗智,
不如顺便开上一个婚姻介绍所。
这方面也有一个好例子。我的朋友老樊,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形容自己的三位前妻
一律都是三个字“拧巴精”,他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吃心理医生这只螃蟹的人中的一
个,十多年前就出入于心理医生的门,“白花了许多钱”,最后那位大夫说:“老樊
啊,您懂的比我多啊,跟您谈话,我长了不少的见识啊。”原来,他老人家是给心理医
生们讲课去了。
但前些天的一个聚会上,老樊携新婚的妻子前来,只见该兄红光满面,谈笑风生,也不
别扭了,也不拧巴了,细细考察一下,其实他的药就是一味——一个善解人意的太太。
老樊的喜悦喜形于色,就在饭桌上,他还和这位第四任夫人旁若无人地嘀嘀咕咕。据交
代,即使回到家里,两个人仍然嘀咕不休。
我想,老樊的情况,不仅是传说中的爱情,更重要的是,他还获得了一位免费的、贴身
的和贴心的心理医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谁看过心理医生?什么情况了才要去看心理医
谁看过心理医生?什么情况了才要去看心理医
健康咨询描述:
谁看过心理医生?什么情况了才要去看心理医生。怎样判断心理病?谁看过心理医生?什么情况了才要去看心理医生。怎样判断心理病?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运动损伤导致的骨折,脱臼,肌肉韧带拉伤,肌腱炎,腱
帮助网友:61052称赞:1878
&&&&&&病情分析:&&&&&&你好,你可以把你目前的症状描述下为好!&&&&&&指导意见:&&&&&&首先需要判断下是不是心里疾病,如果是的话我们为你做分析的!
最近失恋了,然后感觉心呼吸的时候有点沉闷,肚子里有胀气
还有晚上可能没睡好,有时候白天好像做梦样,有些事情都不记得。
16:10医生回答:
你好,所以你需要放松心态,我建议你晚上适当的做做运动消耗一下多余的精力!
擅长: 常见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保健理疗
帮助网友:8371称赞:466
&&&&&&病情分析:&&&&&&有心理疾病的人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主要是通过交流等等方法解除心理障碍,给你一个健康的心态。;&&&&&&指导意见:&&&&&&有心理有病的症状是焦虑失眠,幻想,幻觉,胡言乱语,抑郁等等。一般去医院做心理测试和相关检查确定。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祛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胸脘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祛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胸脘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推荐到广播
11877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爱笑的安生)
(爱笑的安生)
(du bist mein)
第三方登录:文章标签:&
到底该谁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admin
来源:孕育网点击: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心里沉甸甸的。这是两周前就躺进我草稿箱的一篇文章。不用太多的铺垫,我直接陈述两个案例吧。 案例一: 一个妈妈对我说,她读二年级的孩子现在很烦写作业,能拖就拖。明知道不写会受惩罚,也想极力逃避。尽管她很聪明也很懂事,可就是不能自主学习。有一天妈妈有事出去了,安排她自己写作业,可是回来一看,大部分没做,写了的那部分,也错很多。第二天早上让她改,12道计算题改了半小时还多,其中两道反复改了好几次。妈妈说,孩子并不是不会,以前她写这样的作业,十分钟内可以搞定的。这位妈妈开始反思:孩子是不是厌学了啊? 她个人判断,觉得孩子是因为懒才不肯写作业,因为她写作业题也不看就开写。而暑假时在妈妈看管下,做同样的口算题,有15分钟30道全对的情况,她因此觉得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了。她也跟孩子说过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但是孩子没什么触动。她觉得现在对孩子没什么办法,以前奖励、惩罚都试过了,似乎不管用,她觉得自己无计可施了。有人建议她领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说是孩子已经厌学了,需要心理医生跟孩子谈一谈。她朋友觉得如果家长已经没方法了,就得想办法去让别人解决这一点,而找心理医生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案例二: 一个母亲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成为了单亲妈妈,多年来是她一个人含辛茹苦独力养育孩子。孩子身体不太好,她付出了比普通妈妈更多的艰辛,比普通妈妈更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也因此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建设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她本身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对自己生活的茫然,对孩子的未来的焦虑,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因此而显得有些懦弱、敏感、多疑、容易焦虑。 比如普通的孩子和朋友拌了几句嘴,可能回家就没事了。但是这个孩子会因为他的朋友之间相互吵架(不是他和朋友吵),他调停未果,就会失眠。这一切都让妈妈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她很害怕孩子会患上抑郁症。孩子生活中的表现,她都往抑郁症去靠近。比如孩子心事重重地发了一会呆,这时候她去关心孩子,孩子对她爱理不理的样子,她就觉得孩子是反应迟钝了,说话胡言乱语了等。她自己上网去搜抑郁症的症状,发现这些都对症,于是她对孩子会得抑郁症的焦虑更深了。有一天晚上,孩子胃疼。这时候,她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胃疼也是抑郁症的症状,她决定,第二天,要赶紧把孩子带去看精神科医生。 这是我前不久遇到的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乐观的一面,是现在这些有文化的妈妈都比较开明,能接受让孩子看心理医生,挂精神科等。令人痛心的另一面是,这两位妈妈的归因,都搞错了方向。 先说前一位妈妈,孩子很烦写作业,首先要分析的是:为什么孩子烦?是作业太多太繁重?还是进入二年级,一年级时的学前老本吃完了,知识点上存在困惑没掌握?又或者是孩子没有认识到写作业的必要性? 如果不仔细查找原因,单纯以一个懒去说事,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比如,妈妈眼皮下12道数学题能改半个多小时,就已经不是一个“懒”字能说明问题的了。有两道题还反复改了好几次,在我看来,已经是很明显的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还有,孩子不读题就开写,这也是典型的学习方法没养成的问题,和懒也没有太大关系。 至于妈妈说暑假能做得又快又好,所以现在也应该一样好,这个因果逻辑是不成立的。首先,六七岁的孩子,计算训练一旦中间断开了一段时间,再拾起来,在时间和准确率上,本身也需要一个恢复状态的过程,何况现在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孩子不适应也属正常。其次,刚刚进入二年级,就放手希望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似乎还是太早了些。第三,妈妈有没有分析过,在放手让孩子所谓“独立完成作业”的这段时间内,孩子身处的环境如何?有没有更吸引她兴趣和注意力的事让她分心? 很多妈妈说:我跟孩子说过学习是她的事,可是她就是不听。我想告诉这些妈妈,学习是自己的事,不仅仅是用来跟孩子说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家庭里,学会承担和自我管理。比如适当分担一点点家里的家务;比如他们自己的东西,房间、衣物、玩具、书籍、书包文具,自己整理和收拾;比如让他们制定包括作业安排在内的作息时间表并比照着执行。妈妈要做的就是教会方法、放手让孩子实践和监督检查跟进度给评价。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跟进,一边跟孩子唠叨说学习是你的事,一边啥事都替孩子安排好考虑周全,吩咐孩子一一照着执行就是,孩子又怎么能做到对自己负责任为自己学? 奖励也好,惩罚也罢,都要执行到点子上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要么无效,要么就是副作用。比如这个妈妈为了让孩子快点写完作业,奖励她说每天早点写完就能干轻松又高兴的事。她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以轻松与否高不高兴为界限划分的对比性强烈的奖励,其实就是每天给孩子强化强调一次:写作业是艰难并且不高兴的事! 她还说,过去孩子不写作业她就打。我并不非常坚决地反对打孩子一次半次,但是这样的打孩子我是绝不支持的。如果孩子全都会了,知识点掌握得非常好,想利用这段时间去看更有趣的书,学其他更有意思的知识,为什么不能和孩子统一战线,去说服老师对孩子网开一面呢?即便老师不开明,又何妨帮帮孩子暗度陈仓呢?但是,如果实力没到这个份上,经不起检验,那就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该干嘛干嘛去吧。温柔地坚持,分内事,必须做!不会可以问,可以教,就是不能不做。如果家长坚决到不做不吃饭,不做不离开凳子,不做不睡觉,半夜三点把孩子叫起来做好当天的分内事,你看孩子还跟你倔不! 不从根源上去分析思考孩子问题的成因,从细节上进行改善,以为凭借跟一个心理医生谈谈心聊聊天,就能解决问题,就能有一个省心的好孩子,恐怕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案例二里的妈妈,是典型的凡事紧张过度的焦虑型妈妈。她问我的第一天,我就毫不客气地对她说,她比孩子更需要看精神科。动不动用抑郁症的大套子去比对着套孩子的言行举止,轻率地把一个小男生弄去挂精神科的号,这个妈妈比孩子病得更严重! 这个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在母子二人的生活中,她已经把她的那一套思维模式完全交付给了孩子。比如孩子跟姑姑倾诉他的烦恼,姑姑给他指出事件中乐观的一面。可是孩子马上反对说:“也不能想得那么好,妈妈说,要多想事情不好的那一面”。凡事悲观,害怕失败,胆小懦弱,担惊受怕,这是妈妈这些年深深烙在孩子心里的印。 我过去听过一些中医讲课,有一个理论是:大部分病是病人自己感应来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有些道理的。佛学大师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大意是妈妈过多的担心,会减低孩子的福分。这个妈妈还没意识到,她首先需要的是治疗自己的心理创伤,让自己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少一分担忧,多一点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有条件地对孩子放手。 在她跟孩子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她不断地暗示她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强调孩子对她不可或缺的需要感。这种需要首先就体现在孩子的体弱多病上。这种强烈的暗示下,她会放大孩子在这方面的倾向,孩子一旦身体有点不妥,就等于应验了她的猜想,你看,果然如此吧!于是,她就能如释重负地继续扮演她那个众人眼中充满自尊的又令人同情的悲剧角色。多年以来,她习惯了做悲剧女主角,没有意识到她完全可以走出来,也应该走出来。 所以,当她看到自己对年近青春期的孩子的烦恼不可控,她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控的时候,她给了自己一个新的理由:抑郁症的威胁!她开始在焦虑中把孩子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往这个套子里装。孩子胃疼,正常来讲是反思饮食和情绪有没有问题,即便去看医生,也该首先考虑看内科。她却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孩子的抑郁症病情加重,要马上送去精神科。 她完全没有想过,这样轻率的看病经历,会对一个小小少年造成多么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引导!若是孩子真正到了那个份上,我看未必是她可以承受之重!这些妈妈们的故事,就这样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幸的是,这两个妈妈现在都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前一个妈妈能更务实地从细节执行和学习环境的营造上去帮助孩子。后一个妈妈在我的及时制止下,也没有把孩子往精神科送。她开始买来很多相关书籍看,从剖析检视自己的内心深处开始第一步的努力。而这个孩子,在妈妈的自我检讨中,也在其他亲人的帮助下,在濒临崩溃的边缘被拉了回来,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和改观。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我哥老叮当的一句话:孩子生病了,家长先吃药!在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已。试问,到底是该谁去看心理医生呢?
&&&文/飞舞 小学阶段的学习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好久了。 我总是貌似自讨苦吃的去思索一些看似不相关其实却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丝丝缕缕非常密切的问题。我更情愿把这样的一种行为理解为――站高一步看问题。 我一直百……
&&&我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父母在生小孩前,思考过如何教育因你而来的“小生命”。但我知道,确实有很多很多的父母从未思考过,好像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好像将来一送到学校就什么都变好了。博友“玉米”将“长大了就懂事”的想法称为……
下一篇:没有了
                                       
声明:本站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资料
我要宝宝为您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本站文章仅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医疗的依据 藏ICP备号谁“赶走”了你的心理医生?(图)
  在忙碌的工作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不少都市人都无可避免地拥有越来越多的“心境障碍”,轻则使负能量如病毒般在人群中相互传递,重则通过网络“直播”让网友们见证各种悲剧。在为别人点燃蜡烛的同时,不少人其实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也曾在某一段时间,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状况”,但却从未想过要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要么任其自愈,要么任其泛滥。究竟是由于当事人“讳疾忌医”,还是因为能医者“能力不济”?其中隐藏的原因,确实值得深思。
专题采写:记者 黄岚
本版配图:gettyimages
不会第二次去看心理医生
不清楚是工作挫折,还是家庭困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有心理毛病。各种悲观情绪影响了自己,还影响了和家人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我曾经有过一次看心理医生的经历,选择的是一间正规的医院,挂号、上楼、看诊,刚开始的感觉就是看个感冒一样的看病流程。但尽管如此,心里头还是有点发怵,毕竟是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心理医生”,若不是因为那段时间负面情绪骤增,我想我不会迈出那一步。
整个“看病”的过程其实很简单:首先医生跟我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沟通,询问我工作和中各种事情。老实说,因为我跟医生完全不认识,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乐意听他提议,也大胆说出一些真实想法和态度。然后,医生将复杂的道理简单说破,也为我做了一些问卷测试,帮我查出性格方面和情感方面的一些低分区域,也就是问题所在。我当时确实有些欣慰,仿佛觉得自己这样就可以找到问题所在,解决人生困扰。然而,最后医生却告诉我,我目前所产生的问题如果要改变,就需要自己很强的意志力,这个改变过程会很艰苦,也有可能失败。他给了我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然后建议我半个月后,再回来做一次测试,彼此间再次通过谈话的方式,去得以了解我最新的心理进展。那一次的心理问诊,花费了我数百元的医疗费用,我当天看完医生就直接回家了,最后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解决。
那次之后,我就再没有去找过心理医生。一方面,我觉得他说的都对,但需要解决问题,还是得靠我自己。然而,在心理上有些困难,我实在很难自己去处理和解决,否则我也不会去找医生求助,但医生没有给我开出任何“特效药”,只是建议我用自己的力量战胜自己。另一方面,假若下一次面对的是同一位心理医生,对于我来说,他就不再是陌生人了,我想我不一定会再次向他敞开心扉。甚至或许还会反过来,把自己所有的真实想法收藏好,保护起来。说不定他问我的任何问题,我都会刻意地作出防范,向他展示出所谓的心理“进展”。我觉得那样的咨询,将会是一场谎话和真话混在一起的谈话,它的结果不一定就那么真实。
那几百元的诊金和那次看心理医生经历,现在看来,就好像做了一场梦,依稀有些印象。当时医生的话语令我也有些感触,但我想我应该不会再去找他了。除了性价比的问题之外,我感觉医生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因为第二次去的那个,未必再是真实而坦然面对医生的自己。
(敖先生:公司职员)
吃“维生素”不代表有“病”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需求、真实感觉,以及现阶段所处的状态等都不同,所以心理咨询是咨询师陪伴来访者共同去探索的过程,咨询师着重的是通过了解来访者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然后根据平凡而独特的来访者给出一些相对实际的看法。通过此番探索,我们可以搞清楚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的成因,共同商讨出对付问题困惑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引导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检验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可能还要做出一些修正。
这种探索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剂药就能达到的,同时通过探索,我们可以搞清楚我们心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咨询师不会像普通的专科医生一样给来访者开出特效药,因为每个人的特征都不同,有时候会给一些来访者一些方法和建议,开阔来访者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但对一些具体事情的决定,只是给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目前,很多人很少进行心理辅导,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还不清楚“看病”和“咨询”的区别,同时社会上对于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认为只要是去医院、只要去咨询就肯定都有“病”,忘记了有时候我们每年都会去身体检查,其实道理都是相近的。
与国外相比,我们对于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态度还是存在差异的。首先就是“咨询”不代表有病,等同于吃维生素不代表有病;其次对治疗费用方面的误解,认为花钱去找人“聊天”不值,认为只要保持心态、保持作息时间的正常、自己好好疏导就可以了,其实本身这就是一个误区,因为正是自己的不正确认识才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需要外界的正确引导才能回到正确的路径。相对而言,国外对于心理咨询行业除了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外,对于来访者在私隐的保护上,以及从社会的尊重上,与国内相比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国外先进国家的咨询行业与民众接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尊重这个专业的行业,尊重每一位来访者、尊重自身的心理的变化与发展。
不少人觉得“心理学”没用,所谓的心理治疗也不靠谱,要解决心理问题不如靠自己,那是因为他们还是不清楚其实心理障碍的造成,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疏导和处理自身心理变化所产生的问题与态度。当然,某些轻度心理问题,是可以由个人通过阅读等方式“自行解决”。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开放与包容,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更积极,甚至更愿意把自身的问题与别人一起讨论而不是收藏。
(阮楚山:青年教育工作者)
“试探性”地去了解心理学
目前国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医院(特别是精神病院心理科),学校(主要各类大专院校)心理咨询中心,以及注册的社会咨询公司。一般咨询都需要先预约,保密性是铁行规。在收费和时间方面,医院主要分出诊的费用和药物费用(出诊费很,咨询时间经常较短)一般诊费几十元,测评费用一般几百元,但是医药费却相对高很多。
不少人都在抱怨看心理医生“太贵”,私人、社会机构(公司)一般收费确实是两百元到千元级。其实,咨询师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能力比较好的咨询师,经常要经过多年的历练,咨询师自己也需要学习和成长,还需要督导,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上投入都很大,这也是行业收费普遍不低于百元级的原因之一。收费方面是分档次的:具有正式任职资格的咨询师,行业通行的咨询费用一般是几百元之间,500元以上为专家级别。个别名气高的咨询师会收千元以上。
一般正式资格的咨询师至少需要几个月的培训,考试通过,得到正式证件就可以算是咨询师。现在国家相关机构也在提高难度,试图保障咨询师质量。需要指出的是,从能力积累的角度看,有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和培养,这个过程通常还要几年的时间。有不少报道指出,现在心理咨询的培训市场混乱,各种证书名目繁多,得到却极为容易。对于这种行业内现象的确有点担忧,如果情况很普遍,会影响到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观感。其实,整个咨询师群体还在成长的阶段,心理咨询行业潜在的市场还在培育。
所以,建议一定要找有执业资格的机构,同时请注意避免找那种提供服务范围超出心理咨询本身的机构。选择咨询师时,要先了解咨询师的个人履历和任职资格。咨询是一个双方配合的过程,一方不配合,效果会大打。建议做一点初期的“试探性”咨询,以你自己的个人感觉为主,第一印象有时候也靠谱。在咨询时,可以尝试稍微不配合一下,看看咨询师的反应和容纳程度。咨询师也会犯错误,犯错误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看看他的弹性和包容性合不合适你,看看对方是否接纳你的错误。这一点不容易用语言说清楚,个人感觉有时候挺靠谱的。在咨询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转介”,如果咨询进行到一定程度很难进行下去,咨询师可能会为你介绍他觉得更加合适的其他咨询师。
其实,心理咨询并不只限于处理心灵创伤,也有成长类的咨询,比如职业选择上的纠结、个人自我认识突破的需要、对个人性格人格类型的理解等,不但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和他人相处,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会很有帮助。你对心理学越了解,越愿意去接触,你就越会有更好的方法, 去享受更多的生活正能量。
(黄灿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灵课堂”
不是心理咨询
有很多人会对心理问题“讳疾忌医”,首先是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对心理问题有误解,将其等同于精神病。其次,多数民众重视的是躯体的疾病,而不重视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不想花钱去解决心理问题。再者,心理咨询的价格较高,如北上广等地心理咨询价格通常在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一个小时,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尤其普通的上班族或打工仔,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咨询价格。多数主动看心理医生或接受心理辅导的人群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如大学教育程度、且中等收入以上的。最后,多数心理咨询是设在医院的,多数民众对此更加讳莫如深,将心理咨询等同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专业且正规的心理诊所或心理医院很少。
有很多都市女性都不愿意去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然而对于一些私人机构举办的“心灵讲座”或“心灵课堂”,却持接受的态度。我觉得大多数是因为对心灵讲座所宣传的内容感兴趣或比较好奇,想体验净化心灵、心灵成长、重塑自我、修身养性的不同感觉,而不敢正视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讳疾忌医。心理咨询和心灵课堂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帮助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后者侧重于帮助我们发展更为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幸福感和道德水平。前者适用于出现了心理障碍而影响到正常人际交往和生活、工作的人,而后者则适用于心理健康的人或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人。
我接触较多的是公司、工厂的员工,发现他们越来越能接受或关注心理咨询,他们渴望在情感、生活、工作方面获得专业人士或者说是心理医生的帮助。现在包括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都能适时自行开展或引进ERP项目,从心理的层面援助员工,减轻其工作压力,塑造员工更健全的人格或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方佩琼:外资企业培训师)
作者:方佩琼:外资企业培训师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53235条
评论136750条
评论116570条
评论114098条
评论105711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医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