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头疼怎么办耳朵发炎怎么办

感冒后耳痛,怎么办?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感冒后耳痛,怎么办?
医生你好!我女儿今年十二岁了,半月前感冒流鼻涕,吃了头胞子拉腚和银黄颗粒还有感冒灵五天后感冒症状消失了,只是咳嗽,就不再吃药,一周后说耳朵疼痛,耳轮后都是痛的,请问会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治疗?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你好,考虑是孩子的病症,建议去医院明确一下,在对症调理治疗。
最佳回答者:
这个应该是感冒后引起的,应该继续用药,消炎药,,如果痛的厉害,那最好是挂点液体控制一下为好。
应该是有点发炎,还是要找医生看看吃点药才好。
儿童在感冒后述说耳痛、发胀和感到特别的难受,考虑感冒引发中耳炎想法是对的,应当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和治疗。
  为什么儿童感冒后出现耳痛症状需要考虑中耳炎,这是因为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如果病毒侵袭咽鼓管,或者感染波及咽鼓管,不仅可致咽鼓管充血、肿胀,闭塞,导致鼓室形成负压,使鼓膜受其影响而凹陷,出现听力异常;还可诱发中耳炎症,使得中耳正常的粘液纤毛遭到破坏,中耳粘骨膜的粘液腺分泌增加,液体渗出、且粘滞度逐渐增大,从而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最为常见的中耳炎,发生率极高,几乎80%左右的儿童在学龄前都可能曾经有过1次或1次以上的类似经历。感冒后所致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常为双耳同时患病;典型症状是感到耳内有闭塞感,耳痛、胀闷不适,或伴有低音调耳鸣,或出现自听过强的现象;检查可见耳膜充血、内陷或有鼓室积液,听力检查有所异常改变。
  一般情况下,感冒所致分泌性中耳炎预后较好,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可使症状迅速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但若延误治疗,则有可能引起或转为慢性中耳炎,影响预后。所以,一旦孩子在感冒后述说耳痛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用缩血管剂滴鼻和行咽鼓管吹张疗法,改善咽鼓管充血肿胀和闭塞问题,有条件时行微波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
感冒,继续治疗啊。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小孩感冒后耳朵疼发烧怎么办,儿童感冒耳朵疼吃什么药最有效
【重点提要】小孩感冒后耳朵疼发烧怎么办,儿童感冒耳朵疼吃什么药最有效 患者年龄:5 患者性别:男 全部症状:我家小孩前些日子发烧最高41度,并咳嗽,输液之后好了很多,但是过了两天之后还是咳嗽并说耳朵疼,看到耳道里面发红 发病时间及原因:大概有20天时间了,是感冒引起的 治疗情况:在楼下的社区门诊输液了,输的是头孢的消炎药
小孩感冒后耳朵疼发烧怎么办,儿童耳朵疼吃最有效
患者年龄:5
患者性别:男
全部症状:我家小孩前些日子发烧最高41度,并咳嗽,输液之后好了很多,但是过了两天之后还是咳嗽并说耳朵疼,看到耳道里面发红
发病时间及原因:大概有20天时间了,是感冒引起的
情况:在楼下的社区门诊输液了,输的是头孢的
想要得到的帮助:是不是呀,以后还会不会得这种病呀,在平时注意什么呀
病情分析:
您好,孩子因为咳嗽,发烧,后出现耳朵痛,多考虑是感冒后引发的炎等情况导致的。
意见建议:
1:您好,现在多考虑是急性中耳炎的情况了,最好带孩子到科检查一下并且及时抗炎治疗,比如服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颗粒等消炎。
2:平时感冒如果治疗不彻底的话是可以引起中耳炎的,所以应增强孩子体质,预防感冒,同时积极治疗感染。
感冒的发病机理
【辨证】主症恶寒发热,头痛,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原因
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
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
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
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
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EARPOPPER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术,鼻中隔矫正术,下手术,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d,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g-0.5g/次,2次/d,小儿10mg/kg,2次/d.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
治疗感冒的方法2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3。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 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辨证】外感时疫邪毒。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名】青银汤。
【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炯抗方。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名】银栀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广华方。
【辨证】阴虚外感。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
【方名】蓝地汤。
【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光正方。
影响感冒早愈的六大原因
一、是未及时治疗。不少人认为感冒是小毛病,抗抗就过去了,往往拖上两三天严重后才采取措施治疗,这样就不易早愈。实践证明,对付感冒,用药治疗越早则效果越高,好得就越快。
二、是未按规定服药。有的患感冒后也及时服药,但症状刚轻了一点就停服,实际上感冒还未除根,以眉症状加重再去服药,会使感冒反复不愈,拖长病程。治疗感冒要连续用药,一鼓作气,斩革除根。
三、是用药不得法。感冒是病毒感染,早期使用抗菌药一般不起作用。如刚患上感冒,可用抗病毒剂或其它抗病毒的中西药物。另外,可根据病人症状,再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如感冒4天仍未好,说明有继发细菌感染,这时应以抗菌治疗为主。
四、是不习惯局部用药。感冒拖延不愈,最多见的继发感染是化脓性。这时感冒病人变厚或流黄脓涕,最后的办法是局部使用抗菌剂滴鼻。如仍服药,而不加以局部治疗,效果就差。
五、是诱发其它疾病。有些病人原来就患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咽喉炎。副等,感冒后往往诱发原来的疾病,这样就要同时治疗原来的疾病,才能使感冒病程缩短,早日痊愈。
六、是不注意劳逸结合。有的不注意休息,削弱了身体的抵抗力,这也可导致感冒久治不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发炎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