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鸡子阿胶

请问阿胶的煮法?
请问阿胶的煮法? 50
主要的吃血气两虚的煮法?不要太过于复杂!谢谢啦!!百度复制过来的就不必了!!希望有经验或懂这方面的回答!!!阿胶煮瘦肉的做法是怎么样的?或煮鸡蛋?要具体的!!!!百度我去过了!!希望不要有百度过来的!!
补充:麻烦百度复制过来的不要来!!谢谢了!!我要有经验或懂这行的!!如果我满意!可以加分!
补充:下面的开心男人!!麻烦你不要复制了!!谢谢哦!
阿胶煮蛋
阿胶半块,扎成碎片(煮的时候比较容易融化)备用。
先放两碗水进锅里,等水沸腾后加进阿胶和适量冰糖,等阿胶彻底融化后关火,打进一个鸡蛋,即可食用!
阿胶炖肉
阿胶半块,扎成碎片(煮的时候比较容易融化)。
瘦肉剁成肉饼(猪肉或者鸡肉都可以)。
然后把这两样一起放进炖盅,隔水炖半小时就可以了!开盖后放进适量食盐调味既可。
希望能帮到问主……!!!
这是我以前在网上查到的,我原来就,就是按照这做法做着吃的现在好很多了。
其他回答 (14)
阿胶简单新吃法阿胶对女人的滋补是众所周知的了,也常听朋友说受不了这么补的东西。我以前也这么感觉,发现吃了很容易长豆豆以后就避而远之。不过当时对阿胶的功效也仅以为是补血而已。上两个月男朋友的妹妹从山东出差到上海给我带了东阿的阿胶,开心之余看到硬梆梆的一块块阿胶,和读书年代喝的口服液截然不同,感觉就象吃乌龟不知道该如何下牙,后来还是男朋友打电话咨询了妈妈以后才找到了对策,我现在吃下来觉得这方法很简单方便,效果也不错,而且这样的功效肯定比口服液的大。将几片阿胶用暴力将其弄成一小块一小块,均匀的放在密封罐里,加入好一点的黄酒少许,刚好将阿胶片淹没,让阿胶在黄酒里慢慢溶解,少量的话一两天可以溶解完,多则要多几天。阿胶全部溶解以后呈者哩状,为了方便长时间保留,我用保鲜袋把密封罐包好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挖个两大勺放到碗里,加入红枣(最好剪成小片,容易出味道)和,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将阿胶稀释,然后放水里蒸15分钟左右即可。由于放了红枣能把阿胶的一股怪味给盖住,还有甜味,所以喝起来味道也还行,比想象中要好喝。最近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作梦,睡不安稳,喝了阿胶的晚上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不能每天都喝这玩意,太补了,连着喝没两天脸上就会长大豆豆的,所以我现在一般是隔个两天喝一次,而且都是晚上喝比较好。
在一个小沙锅里煮上一碗水,放上半块或是三份之一块阿胶,一小块红糖,先开大火把水煮开了然后是小火,煮上几分钟后应该差不多了,拿个长把的小汤勺搅拌一下看看阿胶有没有彻底溶化了,可能还没有,这时你可以继续让它煮,如果想快一点的话,用小汤勺一边搅拌一边小火煮,再过三分钟这样,这块阿胶就彻底溶化了,熄火打个鸡蛋下去,盖上锅盖三分钟后就可以吃了。是不是很简单呀。
熬汤,鲫鱼熬之前用油煎一下,熬出来的是奶白色的汤,再放点豆腐、阿胶,葱段、姜片。大补的。别放作料,不然就没有清淡味了。
隔水炖,或者蒸。
阿胶是一种补品,以补血为主,药食同源,把砸碎的阿胶放在碗中,然后把装有阿胶的碗放在蒸锅里面,蒸把把阿胶蒸化即可服用。因为没有食用过,所以不知道滋味。
其实单纯的补血又怕麻烦的话,有个办法很好.楼主就叫药房的人把阿胶打成粉,每天晚上一勺,冲水喝就可以了,很方便的。
可是效果如何?
阿胶【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及其他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用蛤粉炒成珠者称阿胶珠。【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应用与配伍】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为补血之佳品。常与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 2. 用于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对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尤为适宜。治血热吐衄,配伍蒲黄、生地黄,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虚倦神怯,配伍人参、白及等,如《痰火点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参、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胶散;治便血如下豆汁,配伍当归、赤芍等,如阿胶芍药汤;治先便后血,配伍白芍、黄连等,如《医林集要》阿胶丸;治冲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黄、艾叶等,如胶艾汤。 3. 用于阴虚证及燥证。能滋阴润燥。治温燥伤肺,干咳无痰,配伍麦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汤,治热病伤阴,虚烦不眠,配白芍、鸡子黄等,如黄连阿胶汤;治热病伤阴,液涸风动,手足瘈疭,配龟板、牡蛎、白芍、生地黄等,如大定风珠。 【用法用量】入汤剂,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用阿胶珠,可以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滋腻,有碍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炮制1. 将块状阿胶捣碎即成。2. 阿胶珠:先将蛤粉置锅内加热,至轻松时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块阿胶,炒至鼓起成圆珠形,呈黄白色,立即取出筛去蛤粉,放凉即成。①《雷公饱炙论》:&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②陶弘景:&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③《纲目》:&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不要太麻烦
药店里买东阿牌阿胶冲剂
效果很好的
用那么麻烦吗?
就好了啊!!
冬季来临,许多人都开始注意进补健身。其中阿胶便是备受青睐的冬令滋补佳品。
阿胶味甘、性平,功能为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现代研究证实,阿胶多由骨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含总氮量约16%,主要为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钙的含量为0.079%—0.118%,对血虚动物具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长速度的疗效优于铁剂,有促进人体免疫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阿胶的几种食用方法
阿胶的服法有多种,以上好黄酒、冰糖伴以阿胶炖化服用,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水不止、妊娠出血及产后虚弱;另一种是将上述三者再加入适量红枣、核桃仁、黑芝麻等炖化服用,对男子身体虚弱、贫血性心悸、头晕、气急疗效较好,也能改善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状。
现将阿胶的几种食用方法介绍如下:1.阿胶黄酒。阿胶250克,黄酒30毫升置锅内,隔水加盖蒸约两至三小时,待其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一至两次,每次服两匙,此法适用于一般血虚症。
2.芝麻、核桃阿胶膏。阿胶150克,砸碎,黄酒350毫升,浸泡一周。
待阿胶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适量,加上冰糖250克,蒸1小时,不断搅拌,冷却即成冻膏。每天早晚各一至两匙,温开水冲服。此法对患腰酸怕冷、耳鸣和阴虚或肾亏等症有特效。
3.人参、桂圆阿胶膏。阿胶150克,黄酒350毫升,浸泡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适量人参煎液或人参粉,配入桂圆肉拌匀,加冰糖蒸1小时许。冷却成冻膏,每天早晚各一至两匙服用。适用于气虚疲乏无力,兼有心悸畏寒等症。
4.蜂蜜鸡蛋阿胶膏。将阿胶、蜂蜜、鸡蛋配合服用,东阿阿胶适量炖化,加入鸡蛋一个,蜂蜜一匙,每日空腹服一次,对于虚疲咳嗽症疗效较好;
方回春堂特制阿胶
由于阿胶的服法较特殊,自己在家制作较为麻烦,若炼制成膏又很难掌握火候。近日获悉,杭州市方回春堂国医馆三年前就特聘资深老药工采用特制的制膏技术,研制成功&特制回春阿胶膏&。经过近三年的回访,得到了服用者的充分肯定。
方回春堂&特制回春阿胶膏&是由正宗东阿阿胶、黑芝麻、核桃仁以及秘制中医浸膏,经过一整套严格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块状阿胶膏。其不仅可滋阴补血、强肾壮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且香脆可口、百吃不腻。由于&特制回春阿胶膏&制成块状,所以非常便于携带,配上方回春堂精致礼盒,可谓送礼佳品。
服用阿胶注意事项
阿胶性较滋腻,易于伤胃,服用期间最好吃些开胃的小菜。同时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消化不良及出血而有瘀滞者,也不宜服用。另外,按传统习惯,服用阿胶期间还需忌口,如萝卜、浓茶等。
主料:猪里脊150克
辅料:阿胶15克,
调料:姜10克,江米酒20克
1. 把里脊肉洗净,去筋切片,放入热水中略微焯一下,捞出控干水。
2. 把里脊肉和生姜片、米酒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小火煮半小时。
3. 煮肉锅中再加入阿胶,烧到阿胶溶解就算好了。
鸡蛋枣汤。鸡蛋2个,红枣10个,红糖适量。锅内放水煮沸后打入鸡蛋卧煮,水再沸下红枣及红糖,文火煮20分钟即可。具有补中益气和养血作用
阿胶鸡蛋汤:阿胶10克,加水一碗烊化,鸡蛋调匀后加入阿胶水中煮成蛋花,加盐调味即可。
糯米阿胶粥 :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人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每日分2次服,3日为1个疗程。间断服用。此粥养血止血滋阴补虚,安胎,益肺。适用于血虚,便血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孕妇胎动不安,胎漏等症。注意,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之感觉。故宜间断服脬。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
我一般就是放在锅里隔水蒸10分钟,加点红糖。
我告诉你我老婆的一个吃法:阿胶在药铺打成粉后,加枸杞泡入热花生奶中,既减少阿胶的异味又增加补血补肾润肤的功能。
阿胶不是一小块的吗?将阿胶与水,冰糖,加水一起熬,然后用东西装起来,然后每天可以冲水喝。
你的汤差不多好时,就把阿胶放到汤里,做煲半个钟就OK拉。其实很简单的,我妈妈也是这样做给我喝的。。
阿胶无论是煮还是炖最好是在水沸腾开后下。那样阿胶比较容易溶化,不用煮太久。阿胶煮瘦肉要水开后先下阿胶,阿胶溶后再下瘦肉,这样两样的营养都不会被破坏。煮鸡蛋也是一样。如果你嫌麻烦,可以买口服液,但要好久才有效果。你嫌阿胶不好味道可以用龟甲胶或者鹿角胶代替,效用都一样。
(1)阿胶煮的时候较难融化,我为了节约能源,把阿胶约三分之一块,弄成碎片(煮的时候比较容易融化),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开火煮沸(如一人份量,约5-8分钟即可),放红糖,再煮约3-5分钟,熄火,煲不要揭盖,等约5-10分种后阿胶都融化了,可以吃了。
(2)如果不想吃甜的,可以象楼上所讲,放剁好的肉碎,与阿胶、水一起加盖煮,水开后再煮约5分钟,然后放盐调味,加盖熄火,把等约5-10分种后阿胶都融化了,可以吃了。
等待您来回答
烹饪美食领域专家三善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临床案例::
本站公告:
◇&心发善念,口出善言,身行善事。此为三善。。心就是业,心就是道,心就是佛。此为佛在心中。。南无无上正等正觉释伽牟尼佛。。。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作者:沈麦客&时间: 17:00:46]
你的位置:---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临床案例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临床案例
作者:孤云独闲&/&发布时间: 23:27:14&/&点击数:2691
&阅读等级:游客&&&&&&耗费点数:0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临床案例
方剂: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组成:黄连10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白芍30克,鸡子黄1枚。煎法: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此鸡子黄为生鸡蛋黄),搅拌均匀。服法:热滚,分2次,早晚服用。功效:适用于阴虚失眠,夜热,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案例1: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年
李某某,女,36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多年,多方治疗未能痊愈,服用中西药无数。观前医之方,有半夏泻心汤,病人说服用此方时溃疡有增无减。亦有用清胃散之方,病人言此方服之病有所减,然未能治愈。亦有用引火归源法治者,病情反增。
刻诊:面色红润,山根穴处发红,舌尖红,左寸脉数,两尺脉细,诊为:肾水不足,心火亢盛。药用:黄连10克,黄芩10克,阿胶10克(烊化),白芍30克,鸡蛋1个(自备,药煎好后下)五剂。
二诊时候溃疡全部愈合,又开五剂善后,嘱常喝鸡蛋羹,半年后随访愈后未再发。
按: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肾相交,才阴阳平衡。今病人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阳,心阳独亢不能下潜,而成心肾不交之证。心肾不交本当失眠,然亦能发为疮疡,经云:诸疼疮疡皆属于心,今心火亢盛炎上,发为疮疡。仲景用鸡子黄甚妙,此物既能清心火又能养心肾之阴,而西医认为口腔溃疡是缺乏维生素B2所致,鸡蛋又富含B2,治疗此证甚为合拍。&案例2:严重失眠二三年
某日在班时,只见一位中年妇女扶着一位老人走了进来。老人坐下后,妇女介绍说:我父亲今年79岁了,近二三年经常失眠。一到晚上就心烦,一点睡意都没有。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趟又一趟起来上厕所,有时似睡非睡,有时似醒非醒,甚至彻夜不眠。
我一边摸脉,一边听着老人的述说。他的脉搏沉细略数,尺部尤弱。再看舌苔,舌光苔少,如镜面一样。我心中基本明确,这是一例肝肾阴亏、阴虚火旺的严重失眠。决定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孔圣枕中丹、二至丸、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开方如下:
黄连6克,黄芩9克,白芍12克,阿胶9克(烊化),龟板20克(先下),生龙骨20克(先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10克,生甘草6克。
煎法是:先将龟板、龙骨开锅以后煎20分钟,再下其他药,再煎30分钟,将药倒出;再加水煎二煎,将药倒出。把阿胶放在一个小碗里上锅蒸10分钟,倒入煎好的药中。再拿2个鸡蛋打入碗中,用勺子把蛋黄取出放入不热不凉的煎好的中药中搅匀,分2次服用。注意。放蛋黄时药一定要晾得不凉不热。凉了蛋黄不好搅匀,老人喝了胃会不舒服;热了蛋黄就烫熟了。&一周后老人又来了,他高兴地说:这药真灵,吃了3剂以后就能入睡了,夜里也不老上厕所了。我又开了7剂以巩固疗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方中黄连、黄芩降火,鸡子黄、白芍、阿胶滋补阴血,对阴虚火旺所致的严重失眠有相当疗效。&孔圣枕中丹出自《千金方》,龟者,阴物之至灵也;龙者,阳物之至灵者也。借二物之阴阳,以补人身之阴阳。远志,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菖蒲,能开心孔而利九窍,去湿除痰。四药和用,痰火散而心神宁。&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平和补肾,芍药甘草汤酸甘养阴。总之,四种汤剂合用妙哉,妙哉。
案例3:口干厉害 失眠多梦
摘自刘渡舟讲伤寒论。
中医说心肾相交,是说心火得要下到肾温暖肾阳,肾水要上来制约心火,这样才能阴阳交通,水火既济。心下热痞,心的火就不能往下交,所以阳热于上,下边有寒。
咱们毕业的同学有一个姓赵,她的父亲得了肝炎,来找我看。什么症状呢?就是口干,干得厉害。我用了滋阴之法,又是沙参麦冬、玉地麦沙汤,后来白虎汤都用上了,结果就是解决不了。没辙了,我就问他睡觉怎么样?他说睡觉不好,晚上睡着就做梦。我一看舌头,舌尖偏红。后来我一想肾水不能上升,是因为心火不能下降,我开了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吃了以后,马上口里就不干了。你看这事怪不怪?所以中医讲这个理,还是真得服。
相关链接:
编辑:shenzz8018&&最后修改时间: 23:27:14
版权所属:
可以任意转载,但需保留三善堂信息
该文不允许评论
上一篇:下一篇:
没有相关的文章
[图文][图文]
&|&&|&&|&&|&版权所有&&Copyright&&&&三善堂&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效果:分辨率,IE6.0以上站长:沈麦客&&&站长信箱:&&&QQ:&&&本站统计:备案序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临床经验录
经方治疗失眠总结(转载)
一、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者都可选用此方。酸枣仁的用量临床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决定,一般用炒酸枣仁,用量为 6~ 15克。根据现代研究证明,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茯苓宁心安神,对心脾两虚的失眠健忘作用较好,若病人伴有心悸、健忘、胸闷则选用茯神。知母清虚热。川芎开郁调肝,用量不宜太大,一般以 6克为宜。甘草调理诸药,共治肝血不足,心失所养之不寐。临床中可随症加减,偏于阴虚肝旺者,配白芍药、石决明、龙齿、牡蛎等;忧思劳伤心脾而出现虚烦出汗、口渴、心悸者,可配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牡蛎等。二、阴虚火旺、虚烦不寐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伤寒论》方,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辩证要点为心中烦躁,辗转不眠,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鸡子黄不可与药同煮,应该用煮好后的汤液冲服,虽味腥难咽,但效果明显,一般两剂后病人可平烦躁而安静。若阴虚明显,加用麦门冬、天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等。三、心阳虚不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方,辨证要点为心悸不寐,四肢不温,胸痛气急,怔忡不适,脉细或迟。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甘草要重用,《伤寒论》原文中甘草用到二两,与牡蛎、龙骨同分量,是桂枝用量的一倍(桂枝用一两 ),临床上笔者用到 15~ 20克。 四、脾湿不寐用半夏秫米汤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辨证要点为不寐伴心悸、胸闷、纳呆,苔腻,脉沉或濡。半夏“治腹胀,目不得瞑”(《本草纲目》),秫米“治胃不和,夜不得眠”(《名医别录》)。若湿重加陈皮、茯苓、薏苡仁、白豆蔻等;纳差加苏梗、谷芽、麦芽、鸡内金等;伴脘闷嗳气加佛手、木香等。五、胃虚痞满不寐首选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证要点为心窝部胀闷,肠中咕咕作响,夜间不寐,情绪不宁,嗳气,纳差。方中半夏既可蠲痰化饮,治心下痞闷。此方是治疗胃肠病引起的夜寐不安的有效方剂。六、久病胸闷烦惊之不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下后,胸闷烦惊,至夜兴奋不寐,精神惊怍不宁,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苔黄腻,脉滑。七、邪在半表半里失眠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邪入半表半里之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不寐,胸胁苔满,苔薄,脉弦。笔者曾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妇女经期感受外邪,低热反复不愈,眠差心烦,口苦耳鸣,胃胀纳差,取得较好效果。方中可加入黄连、牡蛎、珍珠母等宁心安神之品。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此方一定要以有少阳证为准,无少阳证者不可用。此方对于妇女产后发热及疟疾、黄疸、急慢性等时期的失眠症均有较。好疗效。八、水热互结伴失眠用猪苓汤猪苓汤出自《伤寒论》,治疗阴虚而水热互结于下,见发热口渴,心烦不寐,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舌红、脉细数。临床上笔者常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兼见失眠、心烦的病人,每每取效,可加用远志、夜交藤、珍珠母、黄连、龙骨、牡蛎等宁心安神之品。九、心血不足且脉结代之失眠选用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重病后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羸少气,心悸失眠,虚烦不寐,大便干结,舌淡少苔,脉细或结代。方中炙甘草重用,甘温益脾,补子而实母,以养心复脉;生地黄、麦门冬益阴养心以利脉;佐以人参益气生阳,阳中求阴;桂枝助心阳而通脉。诸药合用,对伴失眠者往往有效。十、邪去正未复之失眠用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病后邪已去,正气未复,气血津液不足之证。辨证要点为低热心烦,眠差,口干唇燥,纳少,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可配合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柏子仁、龙骨等安神之品。失眠症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临床中灵活选用经方,可以有很好的疗效。但需提出的是,经方应用时也要注意随证加减,药量也应因人因证而异,不能生搬硬套、原方照抄。而且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方结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经方还可配合时方、土方,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失眠症的治疗是复杂而且持久的过程,不能偏执于方药的作用,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才能够达到治愈目的。附录: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前提是“虚劳”,是由心肝阴虚血燥而引起。表现为“虚烦不得眠”。“虚烦”,心中郁郁而烦,特别是夜间,心中常因烦乱而不宁。故仲景用酸枣仁养血而补心肝之体。川芎调畅气血而顺心肝之用,一散一收,阴阳合一。他药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使水足而神自宁,火清而魂自安。但笔者初试此方,往往效不如期。后读刘惠民医话,言“酸枣仁不仅是治疗失眠不寐之要药,且具有滋补强壮作用,久服能养心健脑,安五脏,强精神”(《名老中医医话》)。并认为,用药之巧在于量,一般成人一次多在30g以上,甚至可达到75~90g,用量5~6倍于他人。正由于刘氏善用枣仁,友人将其与善用生石膏的张锡纯相提并论。余受启发,后每用枣仁量至30~60g。其疗效果然不同。曾治石女士,年32岁。患病毒性心肌炎愈后失眠年余。每至入眠必用安定方有睡意,白日精神疲惫,如此数月,痛苦异常。望其舌嫩暗,苔薄润,脉弦而细。拟酸枣仁汤滋阴养血,润燥清热。服用10余剂,不见效果。后将酸枣仁加至60g,当夜入眠4小时,甚为惬意。继服10剂,睡眠可达6小时之多,精神也转而开朗,病痛基本消失。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者,心肾也。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火下交于肾水,肾水上交于心火;水火既济,心肾交通,何患之有!今邪入少阴二三日以上,化热之时也。热邪伤及肾阴,使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形成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故而心中烦不得卧。张仲景取阿胶、鸡子黄、白芍养血救阴;黄连、黄芩旨在泻火,使阴复火降,水火既济,心肾交泰,烦除而卧安。应用此方,关键在于掌握阴虚火旺证,即伴有口燥咽干,舌红绛,脉细数。刘渡舟氏指出:“此证每晚当阳入于阴之时,则烦甚而不能卧寐。”(《伤寒论诠释》)即入睡困难,心烦不宁。越不能寐越心烦,而越心烦则越不得入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典型症状。余曾治一银行职员,因业务原因而致失眠3个月。每至夜晚,心烦不宁,难于入眠,甚则彻夜不寐。并见口干少津,手心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拟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取黄连6g,黄芩6g,生白芍12g,阿胶 12g(另炖冲服),鸡子黄2枚(后入药汁内服)。服药3剂,即可入睡5个小时,但时有尿热感,加入知母10g,黄柏5g。继服10剂,每晚可睡6个小时;上方续服12剂,睡眠可达7个小时,兼症亦见减轻。栀子豉汤《伤寒论》29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   本条乃系实邪虽去而余热扰于胸中所致的失眠证。虚烦之“虚”是对有形之邪而言,非正气之虚。其轻者,虚烦不得眠;其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反复颠倒”形容心烦之甚,身不宁也。“懊忄农”二字,刘河间在《伤寒直格》中比喻为“似中巴豆、草乌头之毒药之状也。”这种感受绝大多数人不曾经历过。若推而言之,患热而又食辛辣食物的难受感多数人则有过。因热在上焦,故取苦寒之栀子导热下行;豆豉轻浮上达,宣透解郁,并能调和胃气。使用本方,要先煮栀子以取其味,后纳豆豉以取其气。《名医类案》载江应宿治验:蕲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笔者每用栀子豉汤时,多与《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合用,治疗热病后肺胃阴伤,虚火上炎所致的失眠症,取其清养肺胃,收敛虚火之功。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躁属神志病变,意谓心肝血虚,神不安宁,以致神志躁扰不宁。临床见证多为发作性,情绪容易冲动,知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心烦失眠,时而哭泣,时而郁闷不语,大便燥结等。有人指出,本方对于严重的神经衰弱、癔病、舞蹈病、癫、狂、痫、小儿多动症等,凡呈现阴虚阳亢,而表现为口干、心烦急迫难忍之状者,多服此方,自然取效。笔者曾治疗一女青年,因失恋而情绪异常,时而默然少言,时而哭泣不止,夜难入寐,病发月余,仅作针灸治疗。脉弦细数,舌质红赤,苔少。属脏躁病。拟生甘草 30g,小麦10g,大枣15枚(切),炒枣仁30g,竹叶10g,灯心5g。煎服3剂,未再哭泣,夜能入寐4~5个小时。仍郁郁而闷,表情淡漠。上方加石菖蒲10g,麦冬30g。继服10余剂,夜寐安然,诸症告失。是方小麦养心气,护心阴;甘草、大枣甘润缓急。正合《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此方亦治男子。岳美中先生在青年时期,曾治一男子,喜笑无常,不时欠伸,状如“巫婆拟神灵”,投甘麦大枣汤,药尽7剂而愈。百合知母汤及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有治疗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等类方。虽然原文并未言及治疗失眠症,但历代医家用于治疗失眠症者不乏其例。其因有二,一是百合病的一种症状就有“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躁不得卧”症(成无己语);二是百合味甘性平,本是一味清心润肺,益气安神良药。这样,药证合拍,用于失眠症的治疗,自然顺理成章。何任先生认为“余遇患热之后阶段,有口苦,尿黄或赤,并有某些神经系统见证者,往往先考虑分析其是否符合本病。”(《湛园医话》)笔者曾治一产妇,32岁,由于出血过多,产后体质虚弱,低热半月,热退后,遗患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入夜难眠,并有手足汗出。舌质嫩红,舌尖赤,苔少,脉细数。脉证合参,显系心肺阴虚,热伏阴分所致。拟方:生百合30g,知母10g,生地 15g,青蒿30g,地骨皮30g。初投3剂,汗出已止;又服1周,夜眠5~6小时,且口苦咽干已无,舌上布津。恐其药物过凉伤气,遂去青蒿、地骨皮,加入生山药30g,继服10剂而安。 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篇记载了一首治疗失眠的名方,即半夏秫米汤。其形成是因是由于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形成阴虚,故夜间不能合目而失眠。并说此方对于新发之病,有“覆杯而卧”的效果。卫气不得入于阴分,何以用半夏秫米汤?伯高仅用交通阴阳几字概括之。后世医家虽多论及,但切中要害者莫如清代吴鞠通。他在《温病条辨》下焦篇中特设条文:“温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卫气何以不能下交阴分而形成阴虚?是由“胃居中焦,为阳气下交之道路;中寒饮聚,致令阳气欲下交而无路可循,故不寐也。”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补阳明燥气之不及,而渗其饮,饮退胃和,寐可立至。此方虽有覆杯之效,但历代医家多增味而用,这可能与原文对半夏秫米汤证的论述不清有关。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胆腑病》中立千金流水汤治虚烦不得眠,方中除半夏秫米外,另增酸枣仁、生地、茯苓、炙远志、黄芩、生姜等。上世纪三十年代丁甘仁先生常以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治疗胃不和夜不眠症。施今墨先生则常用半夏秫米汤合异功散治疗此证。近阅《王修善医学笔记》,书中记述一位干部,因工作繁忙,用脑过度,昼夜不寐,已一周余。伴见干呕,厌食,体倦,脉滑。王氏治以半夏秫米汤,一剂而愈。这些兼症的出现,对于理解半夏秫米汤的证候特点,是有一定帮助的。
发表于: 19:39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中医筋伤、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相关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连阿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