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可同时要么?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是个伪命题
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们并没有一个好的定义
当我们谈论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重要性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我(原文作者,下同)的想法(有点可笑)是做完手头所有工作,并有时间陪伴我的孩子和沉浸在我的业余爱好中。别人则有可能觉得能做到晚上关掉他们的电子邮件就算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了。还可能有人认为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他们的高收入也算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了。
除非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否则很难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我则认为,就连“定义”都无法帮上忙,因为我想要的是不可能有的——除非我知道怎么克隆我自己。)含糊地谈论需要让工作和生活达到平衡不会有任何帮助,只有你决定什么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之后才有用。
我们习惯于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当作一场零和博弈
工作和生活就像球体两个分开的半面,我们所有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我们的生活。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说得好像你没办法享受你的工作一样,这样说也表明一个半面的增加意味着另一个半面的减少。
如果你享受你的工作,升职和努力工作不会让你的生活质量变差。另外,花时间照顾家人、锻炼或者在其它方面照顾你的“生活”经常会让你更有效率地工作。
我们认为平衡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是你一定要让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于是你就这样做了。你有时间表、善解人意的老板、好保姆等等所有达到平衡需要的条件,然后你就这样简单地将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但问题就在于平衡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想想走过拉紧的绳索:你也许能停留在中间,但如果你接着向前走会更安全,这样一旦你有坠落的趋势还能及时纠正。生活的平衡也差不多。你需要不断地对生活中各个部分作出调整,这样你的生活才能有条不紊。
生活的平衡需要你每天都刻意努力才行。与其用类似于时间管理等应用程序,不如每天扪心自问生活的哪个部分需要额外注意——其实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自然会让你觉得生活更加平衡了。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23:31:12 :
16:35:12 :
23:16:23 :嫁给一个工作和生活分得开的男人,到底有多重要? - 简书
嫁给一个工作和生活分得开的男人,到底有多重要?
在家庭生活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在推开家门之前,请把生意场上的怒火、烦恼、冰冷和控制统统卸下,用慈爱、宽容、舒畅和依赖的心情取而代之。和一个懂得区分工作和生活的人结婚,到底有多重要?既然重要,为什么大多数人如此难以做到?2梁立今年33岁,是个事业有成的男人,他几个月前结婚,妻子小玉温婉美丽,按梁立的话来讲,“懂得体贴人。”但最近,温柔体贴的小玉却总是不开心,说生活得“很委屈”。梁立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周到了”。小玉却说:“他所谓的周到,就是给钱。周末休息两天,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意抽空陪我逛街。总是甩给我一张卡,让我自己去。我不是想要他花钱,我是想和他一起出门啊……”我把这话转达给梁立,问他为什么就不能陪小玉出去呢?他很苦恼,说,“她在试衣服的时候,我还得在一边拎包等着,真麻烦,不如给钱省事干脆。”小玉还抱怨梁立不认可她,比如梁立生日那天,小玉特意早下班,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还买了鲜花放在桌上。但等梁立下班回来,却听不到他的夸奖。小玉自然很失望。梁立解释说:“我其实心里很感动,但就是不太会表达,也觉得这种‘感觉’没必要总是挂在嘴边……我一个大男人,不能总像女人那么感性,不然还怎么做生意!”很显然,梁立就是典型的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生意场上,梁立需要理性,需要决断,需要无情;但家庭中,小玉需要一个感性一点,温柔一点,有情趣会聊天的老公。工作和生活是两种不同的场景,需要切换不同的思维模式。3为了更好地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切换,我们有必要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在《怪诞行为学》一书中,丹·艾瑞里博士阐述了一组心理学概念,即,——“交易规则” VS “社交规则”在工作中,人们受到“交易规则”支配,与人打交道的手段是金钱和利益交换,人的状态往往是理性、决断、据理力争的。在家庭中,在朋友之间,则是“社交规则”在发挥作用,人们表达情绪、传递情感,进行社会交往,人的状态通常是感性、委婉、难得糊涂的。如果在“社交规则”范畴内,错用“交易规则”,就会破坏亲情和友情。比如,在工作中,和客户签一个项目合同,谈判时,条款细节就要越详尽越好。因为双方是明码标价,为各自争取利益,那么就要理性判断、锱铢必较。但在生活中,太理性、太果断、计较太清楚就会伤感情。相反,感性一点、笼统一点,重在传递一种感觉,社交效果会很好。这正是“社交规则”的核心。比如,你的好朋友夫妇请你到家里做客,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如果你坚持要为这顿大餐付饭费,就显得见外,其实你只需要带个礼物来,尽管价格不对等,但表达了感谢和祝福之情,就达到了增进友谊的目的。再比如,上文中的丈夫梁立,把职场上的“交易规则”错误地带回家里,在家也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冰冷态度,指望用“甩一张卡”省去陪伴和交流的麻烦,同时也不注重表达赞美和感谢,让小玉误以为自己不被认可。4想要成就工作和生活的双赢,我们需要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转换角色,运用不用的思维模式。想做到自如顺畅地切换,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很多人(无论男女)因为嫌麻烦,不切换,只陷于一种模式中,导致在另一个场景下,屡屡受挫。这是门学问,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练习。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威武像只雄狮说一不二,在爱人面前却像只小猫一样粘人,恭喜你,你将享受到人生更多的乐趣。工作好, 生活也要好(组图)_网易新闻
工作好, 生活也要好(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一个完美的工作日开始于早晨八九点钟,结束于下午五六点。每天8小时工作的生活方式,似乎是最为理想的状态。然而,现实中工作族的工作状态,往往超过了每日8小时、一周40个小时的量,甚至有很多人一周工作80到100个小时。
  对待工作认真并没有错误,但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更为重要。
  把爱的人排进日程吧
  本报记者 梁亮
  近日,有人绘制了都市上班族一天的时间分布图:在一天的24个小时中,睡觉占7个小时,吃饭用2个小时,穿衣洗漱需要1个小时,上班时间为10小时,来回路上用2个小时,上网娱乐为1个小时。这样,全部算下来,剩余的时间仅为1个小时。而大部分人把这1个小时用来玩手机。
  工作时间长,时间安排紧凑,成了现在工作族最为常见的状态。
  “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完,再吃个早点,就该上班了。我家离单位远,一般中午也不回家。至于晚上,不是我不想早回去,因为我们是搞设计的单位,活儿都是一个赶着一个,加班工作那是常事儿,经常下班都10点多了,偶尔还跟同事去吃个烧烤,回家后,家里人都睡了。”在呼和浩特市某设计院上班的王先生说,如果晚上不加班,回家后就想躺着玩玩平板电脑,一点儿也不想动弹。
  现在的工作族,与王先生状态类似的不在少数。他们总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认真生活,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吃上一顿饭、喝上一口水。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上的一点点成绩都会是他们无限的动力。然而,对自己爱的人,他们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去陪伴。
  “时间紧,确实是现在很多工作族的常态。”呼和浩特市兰心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心里咨询师段玉兰表示,很多工作族,他们为了生存,需要不停地接收新资讯、充电学习新技能、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扩充人脉资源。在固定的时间里,陪伴家人的时间就肯定会被挤占,这还是与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前提下。有很多在外飘泊,与父母、子女不在一个城市的人,他们连陪的可能性都没有。
  有一道亲情计算题疯传于网络,题目为: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去应酬朋友、睡觉等时间,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父母在一起?这道题的答案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父母能活到85岁,这辈子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是25天。答案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把爱的人排进日程吧!挤点时间打个电话给父母,挤点时间陪爱人吃个午餐,挤点时间和朋友喝个咖啡,其实这些并不会对工作造成多大的影响。段玉兰也表示,千万不要认为情感不重要。其实,最佳的生活状态是工作与生活时间的合理安排,完全可以把陪伴亲人的时间当做与上班开会一样重要,这就会被迫地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得空就要放轻松
  本报记者 院秀琴
  早晨出门上班神清气爽,可是到了晚上,所有上班族无不睁着充满红血丝的眼睛、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还要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孩子。”这两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路学校的李老师抱怨着,“真不想这样周而复始下去,快熬不住了。”
  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类似李老师这种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对此,内蒙古医院心内科知名专家王玲指出,现在的人工作忙碌、家庭压力大,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缓解,很有可能会造成“过劳症”。
  如何克服由工作过于忙碌而导致的“过劳症”?将每个节假日充分利用起来,是舒缓压力、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华夏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的信贷经理小徐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解压方式是旅行,参加工作6年来,已经利用假期独自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小徐得意地说,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所得到的氧气就越充足,新陈代谢机能就越旺盛,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也随之增强,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健康,“旅行能很好地解压,更有利于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效率也会增加。”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游计划一般会安排在3天以上的假期。其实,只要安排得当,任何的工作空闲都是放松心情的好时机。与小徐不同,在呼和浩特市统计局工作的小侯就喜欢宅在家里,读书、听音乐都能让她放松因工作而紧绷的神经。“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让我沉浸在幸福愉悦当中,忘记烦恼。”小侯说。
  另外,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休闲活动也是假期放松的不错选择。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王群就是一名骨灰级钓鱼发烧友,短假近钓、长假远钓是他放松心情的不二法门。“钓鱼是一门非常养心静气的运动,得失心不能太重,首先要把自己放轻松。”他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独自野钓的感觉。“有时候守一天也没有多少收获,但是那种心境的自在是非常难得的。”王群说,大多时候他都会把钓来的鱼放生,让它们和自己“结缘”之后,重新回到熟悉的生存环境中去。
  “从事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对于舒减压力帮助很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知名专家赵丽珍建议,广大上班族应当把更多的闲暇时间用在运动上,不要沉缅于各类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当你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别样的风景,心境也会大不一样。”
  蛮干不如巧干
  本报记者 郭俊楼
  “世界上最富有、最成功的人和所有人一样,每天都拥有同样的24小时,每周都拥有同样的7天。他们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在热门职场励志书美国蒂莫西·费里斯的《每周工作4小时》中曾这样写道。
  生活中,常听到朋友们这样抱怨,“为什么我的时间不够用,为什么工作这么累,为什么效率这么差,为什么努力工作却还是挨了批? ”
  朋友小王就吐槽道,前不久领导安排写一篇文案,因为没理解到位又没沟通好,赶了一个通宵,结果领导看了大发雷霆,自己还一肚子委屈。
  “努力工作没有错,但在努力的基础上,还需要聪明地工作。当然,这个‘聪明’并不是耍什么小伎俩,而是要讲究工作方法。”呼和浩特市爱眼岛国际眼镜城总经理向东说。
  80后的向东创业以来生意越做越大,还总是能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中的秘诀,他称其为:花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儿。
  “衡量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标准,不是看他加不加班,还要看其工作效率和结果。”向东说。
  在他看来,工作一定要有规划,要讲究效率。
  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向东笑言:“拿我而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事情的重要性,先做最重要的事,可以授权的事全部交给别人。”
  呼市就业服务中心培训科科长肖润兵也认为,对于工作,将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马上办、次要的事情缓一缓。但还应尽量避免产生急务,平日要减少任务的堆积。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一定要养成认真、踏实的工作习惯,要比别人更短时间内熟悉环境、掌握规律,成为行家里手和敢干、能干的人。”肖润兵建议。“融入团队也是聪明工作的重要因子。在团队当中,要学会多包容、多沟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与团队、与公司文化相融合,挖掘并学习团队成员中积极的品质,最终建立起个人职业品牌。”肖润兵说。
  久居职场的郝先生认为,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在工作中踏实且用心的人。聪明的工作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理解后再行动。在埋头苦干时,要常进行思考,想出更好的办法去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蛮干不如巧干。我们热爱工作,努力工作,再学会聪明工作,工作也定会眷顾我们,回报我们。
  别让亚健康压垮你
  本报记者 杨利伟
  “有一份你喜欢的工作,每天早晨9点到晚上5点都是快乐的;有一个你爱的人,每天晚上6点到早晨8点都是幸福的”这是每个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但往往现实却是,职场巨大的压力与忙碌的工作会让人逐渐忽视了自身健康。
  “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很难吗?
  “现在有70%—8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个数字还在呈上升的趋势。”呼和浩特天瑞体检中心健康管理部专家白雪介绍,“在体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中不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尤其对于久坐人群,颈椎病成了普遍现象。”
  “在公司笼子一样的格子间里面,我不想说话,不想走动,不想干活,只觉得胸闷、头疼,想把键盘砸了。颈椎不好,腰椎也不好。”呼和浩特一家IT企业的白领王先生向记者抱怨,医生说我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介绍,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之间,是互相转化的。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脏、神经、消化、免疫、内分泌等系统逐渐发生损害,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控制,就转化为疾病。
  现代职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工作量大、裁员减薪、人事复杂等都会使我们受压,严重者可能出现心理问题。长期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都出现紧张反应,慢慢就形成各种疾病。
  同时白雪认为,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成为了亚健康的主要元凶。“现在的上班族,工作时候作息不规律,休息的时候作息更加不规律,这样身体不能及时得到休息,极大地损害了健康,常有报道有些人长期熬夜发生过劳死的现象。”
  所谓“过劳死”,一般是指长时间处在劳累状态,脑力和体力时刻都在透支,当超过身体最高承受能力的时候,心脏忽然停止跳动,而发生的意外死亡。通常过劳死会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变化,来不及救治而危及生命。
  据了解,如果身体出现:“将军肚”早现;脱发,斑秃,早秃;频频去洗手间;性能力下降,女子过早闭经;记忆力减退;心算能力越来越差;做事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这些信号时,最好及时反省一下,最近是不是太辛苦了,要适当给自己放个假,减减压。同时,在办公室可以适当做一些伸展运动,舒缓压力与疲惫。
  另外白雪建议,上班族应及时到医院或者专业机构进行定期体检,在问题发生初期,进行干预性治疗,以免上升到临床治疗阶段,因小失大。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工作和生活到底能不能平衡?一起看看携程产品经理、奥纬咨询市场部主管、欧莱雅品牌传 ... - 市场人物
工作和生活到底能不能平衡?一起看看携程产品经理、奥纬咨询市场部主管、欧莱雅品牌传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周刊(ID:CBNweekly2008) | 刘娉婷、黄语晴等
17位不同行业的女性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关于那个著名的平衡问题,你会看到17个答案。今年8月,33岁的童颖离开待了9年的公司,进入奥纬咨询担任大中华区市场部主管。“我希望能做些不一样的东西,扩展一下自己的眼界和资源。”但进入一家新公司,意味着童颖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这就会占掉原本属于家庭的时间。童颖的孩子已经5岁,她认为是该着力事业的时候了。童颖的想法反映了很多职业女性共同的态度,她们并不像外界解读的那么被动,在面对不同阶段的社会角色时,她们也懂得如何调整自己来适应工作和生活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规划。对职场女性来说,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重点不一样,“进入职场的人,早期工作比重肯定更高;到了中期,考虑到结婚生子,生活的占比就会提升。”戴德梁行华东区企业服务部董事李理的孩子已经5岁,她认为到了这个阶段,她所追求的平衡是在完成工作和陪伴孩子之余,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腾讯的王婷婷在周一到周五的忙碌工作下,还给自己安排了健身和法语课——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她们也追求自我。不过,家庭永远是职业女性绕不开的话题,从采访来看,有没有小孩对于职业女性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来讲是一个关键点。但家庭并没有影响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投入和进取,相反,家庭责任还激发她们锻炼更好的时间分配能力,寻找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前我不会去做to-do-list,但有了孩子以后,我要学着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提升效率。”从外科医生转型做商务管理的张征说。我们选择了17位职业女性,在行业、年龄、生活状态的筛选上做了平衡,有意避开了时尚杂志常见的“高端女性访谈”,你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职业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对职场和生活的真实感受。<font color="# 黄月华/上海/27岁/未婚/携程/产品经理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我觉得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工作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唯一的目的。对我而言,该工作时就好好工作,休息时就畅快玩。<font color="# 孙婧元/北京/33岁/已婚/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总法律顾问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平衡要从一个更大的维度去看,工作和生活的比重是一个动态变化,不同阶段的分配不同。<font color="# 童颖/上海/33岁/已婚/奥纬咨询/大中华区市场部主管Q: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吗?A: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平衡好的,主要还在于时间的分配。比如平时和美国的老板沟通,我们有12个小时的时差,我就会早点起床,或者等孩子睡觉了,再给老板打电话交流。因为上下班时间没那么固定,我会早点去公司,把工作高效完成,然后早点下班,利用地铁里的碎片化时间回复一些邮件,用整块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font color="# 刘小璐/上海/已婚/内外内衣/品牌创始人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不能平衡。因为人的时间很有限,与其说追求一个表面的平衡,我觉得还是做一个选择吧。你是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还是选择跟家人在一起。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点也是有选择的。你选择跟你的孩子做什么,关注哪些重要的点,小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个职场女性要同时兼顾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比如我的大女儿,我对她从小到大只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她阅读。其他生活方面可以请家人帮忙照顾。<font color="# 索马里/上海/31岁/未婚/九久读书人/图书编辑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我还是未婚状态,所以家庭对我来说是挺陌生的,很多人会把家庭形容成避风港,但避风港对于我这样需要创造力的行业来说,属于中性词。<font color="# 张征/上海/35岁/已婚/商业计划部经理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身为母亲、女儿、医生,一定是没办法平衡的,要平衡就要有所牺牲,我认为女人要懂得放过自己,不可能每个角**做到极致。<font color="# 刘梅/上海/30岁/已婚/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品牌传播经理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我的个性偏理性,会把工作习惯带到生活中去。平时我会用工作管理的软件列好每天要做的事,一些不错的工作习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另外我觉得女性没法很好地平衡还可能是因为你的先生没有帮你很好地分担,我跟我先生是有分工的,我们会讨论好什么时间由谁做什么事情。<font color="# 张楠/上海/28岁/已婚/开心麻花/演员、执行导演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目前我的生活和工作平衡地还不错,因为我的老公和我是同事,我们都从事这个行业,彼此更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也能互帮互助。<font color="# 徐莉/北京/离异/腾讯/投资并购部高级投资总监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永远没有真正的平衡,只有取舍和放弃。因为你的时间只有这么多,不可能什么都能兼顾。要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更重要的是什么。我在我儿子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决定要花更多时间去陪他,所以选择从咨询顾问转到了后台,可以不用出差,每天正常下班陪孩子,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平衡。我当时的选择是放弃了事业,但说实话我心里是不满足的,所以几年以后我又转回去做项目经理,那次我是取了事业而舍了跟他在一起的时间。<font color="# 蔡佳/上海/31岁/未婚/资深市场经理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工作在生活中的角色。现在技术这么先进,大家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抓到你。你不可能在晚上8点下班以后,就完全不工作。我的平衡是,周一到周五我不介意私人时间也工作,我可以完全沉浸进去;但周末我希望有一个休息时间,因为持续想一个项目也不会有更多新创意,我需要自我充电,让自己有更好的状态。大部分人,从物理时间上来说,是绝对不平衡的。work-lifebalance更多是一种感觉上的—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激发,你的工作可以令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你的生活可以影响你的工作。<font color="# 王婷婷/杭州/25岁/未婚/腾讯/广告营销事业部创意策划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现在我觉得是可以平衡的。以前我刚开始工作时,是没有生活的,几乎清醒的时间都在工作,但现在工作久了,不会像以前那么着急,所有问题必须当天解决。现在除了工作以外,我每周还要安排健身和法语课,周末会去酒吧或者周边玩。<font color="# 郑以萍/上海/已婚/阳狮中国/中国区主席兼首席创意官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我觉得永远没有平衡,女性要面临更多家庭责任,必须要牺牲,关键是平衡现实和期望。有时你要做100分的工作,60分的妈妈;有时要做100分的妈妈,60分的工作—时间点要抓好。我在阳狮工作16年,我的孩子是跟我在公司一起长大的。在她只有10岁的时候,我就让她暑假来公司实习,让她了解妈妈不是在做一个正常上下班的工作。我认为沟通很重要,陪伴也很重要,而陪伴的质量更重要。<font color="# 艾莫斯/杭州/30岁/未婚/品牌策划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目前可以做到,在工作的时候我是很投入的,基本能保证在工作的8小时内,我是愉悦的,不会感到烦躁和焦虑,加班的时候,我也会提高自己和团队的效率。工作之外,我也是个摄影师,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号,即便工作再繁忙,我还在坚持自己最开始喜欢的东西,10年来没变过。<font color="# 李理/上海/34岁/已婚/戴德梁行/华东区企业服务部董事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这是我进入职场这么久以来比较平衡的一段时间。每个时间段需要的平衡是不一样的。早期进入职场,肯定希望工作比重高点;到了中期,有些女性考虑到结婚生子,生活的比重会高一点。我现在的状况是,工作时间里,我会对工作有更多的时间管理,让团队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提高效率。5天的工作日里,我的小朋友不一定每天都会见到我,因为我也需要花时间跟我的朋友在一起;我会花周末1.5天的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小朋友。所以,周一到周五更多属于我自己,属于我的朋友圈;周末我会花更多时间在家庭以及一些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font color="# 诸轶众/上海/39岁/已婚/明思力/中国区董事总经理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工作日我尽量保证7点前下班,每周安排一两次的健身,周末不加班,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每年我还会利用年假安排至少两三次的家庭旅行,这些都激励我更高效地工作。我相信工作和生活能够相辅相成,生活会给工作带来灵感,而工作会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font color="# 张媛媛/29岁/上海/未婚/咨询顾问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我是单身。时间上的平衡我觉得是做不到的。我一般12点下班算是比较早的,没有时间做其他事。要说平衡,更多是一种心态上的平衡,我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怎样去更专心地投入到生活里去,不让工作的压力打扰我。我觉得这方面的平衡非常重要,虽然工作时间比较长,但是你不会觉得它是你生活的全部,在工作之余,心态上要有一个调整。<font color="# 姚珍/北京/33岁/已婚/拜耳/处方药国际研发中心临床研究高级医学顾问Q:你觉得工作和生活可能平衡吗?A:基本可以,虽然一年前生了小孩,个人时间被牺牲了,但工作本身在时间上比较灵活,我需要加强时间管理能力,合理规划时间,尽量不加班。END来源:第一财经周刊(ID:CBNweekly2008)——市场部网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市场部网——领先的市场人职业服务平台,工作好帮手,职业助推器。关注市场部网微信公众号:市场部网(ID:scbw2006),每日收市场资讯、营销干货,与百万市场人每日进步一点点
您已点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