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人生为什么头痛呀!头痛

生活,不分专业_人生感悟
您当前位置: >>
生活,不分专业
发布:&|&分类:&|&
  生活,不分专业    文/特立独行的猫    一、陷入了&专业&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的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且放弃专业总觉得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们被陷入了一个&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自己拿些所谓的&专业&,然后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上周末和The New Yorker的记者吃饭,她采访了一些我在中国做的很多事情,那几天我非常乱,工作上有一些很头痛且我个人无法控制的事儿,台版的书在补各种类似前言、楔子、致谢方面的文字,陆版的书还在配合改文字,新买的书堆的书架差点倒了,还恰逢色彩教室一批批的买彩笔,志愿者甄选等等。她问我:    &你会继续写书,或者当专业的作家吗?&    &不会。&    &那你想做点什么?&    &做一些新的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其实,我经常被很多人问到类似的问题:    写字这么好,书出的这么快,要不要去做专业作家?    图画的这么好,要不要去转行做设计?    个人业务这么发达,要不要转行做自由职业者?    每次我回答不要之后,对方便露出遗憾的神色,其实我也有点遗憾,总觉得自己浪费掉了什么&&    二、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我们从小被要求学习,不断的学习,除此以外的事情都不用管。于是当我们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格外担心起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因为转学到了很远的地方,于是每周都要从家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在我所住的那个很大的厂矿小区里,几乎所有的孩子是就近在厂矿学校上学的,家和学校都在小区里,很放心。但是一旦要去小区以外的地方,家长便会手把手的领着带着才能走。于是,当有一天我在路边听到一个阿姨A带着高我一头的儿子,向阿姨B骄傲的炫耀:&我儿子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了!&,我侧头看了看她们,露出鄙夷的神色。从那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    广泛的涉猎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情,才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各种自由。    比如我小学的暑假就可以自己坐长途车去另一个城市做社会调研,比如我初中的暑假就可以直接找到福利院的院长,直接和他讨论做义工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可以用各种方法找我我想要的各种信息,来完成我的一个个。    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对&专业&太过认真了。似乎除了与之相关的事情,其他全部都是浪费时间。比如小时候我们过多的学习,于是很多人有学习综合症,只要一天不学习,心里就内疚的不行,其实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心理了,可是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了,但好像很多人都引以为傲。    读书,一定要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最不济也是人人都在读经管、暴富、速成之类的书。    聚会,大多是圈里人聚会,圈里就那么几个人,天天聚,彼此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    聊天,张口闭口都是自己手里的大合同签了多少,自己笔下的稿子有没有交&&    就连微博,几乎能由此看到楼主的职业与性格,甚至客户是谁,而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    于是每个人都越走越窄,最后发现如果跳槽,就那么几个公司的选择了&&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你还知道别的吗?    旅行,找不到靠谱的机票代理商;郊游,搞不清路线是什么;看病,分不清流程是什么;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三、差生为什么容易?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校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大多长大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平庸。相反,那些学业上差一些的同学,在进入社会后却如鱼得水。很多人对此解释叫做&混得开&!我仔细想一想,却觉得当年后进的同学,多半早早学会了学校以外的&生活课&,当生活的大幕一拉开,这些同学便立刻跃上舞台翻腾起来;而那些只学会语文数学英语的同学,一旦这些学习产品停产,变会出现对生活的各种不适应。    我有个表弟高二就退学了去卖手机,后来开了一家自行车店卖自行车,家庭聚会的时候忙前忙后的招呼大家,俨然一个到处都能照顾到的小老板。(& )那个每天跟着我偷爷爷饼干的小男孩去哪儿了?    我突然明白,当我在教室里背单词的时候,他勾结外校同学打群架,这是&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训练;当我在教室里背全球著名城市经纬度的时候,他在台球厅里大打台球,在网吧里联机打网游,这是&社交能力&的体现;当我在背诵&lift the basket onto the truck&的时候,他在大马路上卖手机,逢人就问有没有手机要卖,这是&现金流&概念的初体验。    这一切,我在22岁进入的时候才通过各种头破血流的冲撞习得,撞的时候,内心还傲的要死,觉得社会太黑暗,这一切不是我的错。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你这个例子不对,不能退学去赚钱,那么我又想到了我的同班同学,张CEO。张CEO从初中与我同学,直到大学才分开,那时候我的成绩远好于他,现在他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且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每天飞来飞去的到处招商引资,老婆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经常发个邀请函请我去重庆一游。张CEO从小学习一般般,我估计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跟我的另一位同学杨CEO出去玩、打游戏、逛街、打球去了,生活技能也与时俱进的培养起来,于是今天生活事业都很不错。    我弟弟做过很多事情,我两个妹妹也从路边摆摊卖手机开始起家,现在都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家庭聚会娴熟自如。倒是我这个一直优秀的姐姐,变得越来越内向,还处于要什么没什么的境界里快要成仙,每次聚会好像领导视察工作,眼里没活,到处插不上手。    而如我一样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的很多人,每天捏着几张票子打个小车,吃个小餐馆,就觉得生活美好的不行了,因此便失去了很多向外延伸的动力。总觉得目前很好,干嘛要离开?干嘛要没事找事儿的寻找不同呢?然后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一个小圈子里,每天就那么几个人互相扯淡吃饭玩乐。最高境界也就是刷着围脖看到某地不错,就心生向往,其实也就只剩下向往了。    四、错过的风景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我的专业在那里,不要走远,不要走远&&结果对远方的世界一无所知。    大前年的时候,我刚毕业,每个周末窝在家里,说是要写东西看书,从不郊游,从不娱乐。结果呢?书到底看了几本啊!几本啊!!连四季变化都觉察不到的宅着,到底有什么收获啊!!!人脉不够,来北京5年连故宫都没进去过,我到底用错过的风景换回了什么?    后来的三年,我努力的尝试了很多领域,虽然做的不算特别的好,但是却觉得自己毕业后的三年,过的充实而美好,最重要的是,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我自己本来想要的模样。我一点都不后悔,在那些日子里,做过的事,爱过的人,犯过的错、流过的泪,他们让我清楚的明白,世界其实很大很大!    我们应该去尝试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情,因为其实那些所谓的专业,我们不过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专业。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交一些专业以外的朋友,听很多专业以外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不同人是如何生活的,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经历。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分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地址:本文标题:
最新励志文章
本月热门励志文章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生活中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有些情,想通了心疼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
中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有些情,想通了心疼。想不开就别想,得不到就别要,干嘛要委屈自己。放下包袱,忘却一切烦恼,开心度过每一天。
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记得分成五份进行规划投资: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增加对社交的投资,扩大你的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资,加强你的自信;增加对旅游的投资,扩大你...
感情就是超强万能胶,一旦动了它,就会被粘上,再也甩不掉,除非连皮带肉撕下一块来,然后留下一出清晰的疤痕伴你一生。...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深度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人生最头疼的十件事
我的图书馆
人生最头疼的十件事
人生最头疼的十件事
  2:有爱人,没爱情;
  3:有微博,没粉丝;
  4:有住所,没住房;
  5:有存折,没存款;
  6:有名片,没名气;
  7:有加班,没加薪;
  8:有职业,没事业:
  9:有娱乐,没快乐;
  10:有朋友,没挚友。
发表评论:
馆藏&1574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头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