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怎么治疗,饭量少,容易饱...

每餐吃得较饱饭量也比常人大还是经常感觉很饿_脾胃病|脾胃不合怎么办
&&您当前的位置: >
每餐吃得较饱饭量也比常人大还是经常感觉很饿
  我把我的情况叙述一下,我就是每餐吃得较饱,饭量也比常人大,但还是经常感觉很饿,没饭饭点就饿得发慌,吃饭后两小时又感觉饿了,每天大便次数多,人也很消瘦,这是有什么病吗?  您好!您的情况是胃炎的表现,跟消化道的胃酸分泌过多,蠕动功能亢进有关。引起饥饿的原因需要去确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否检查过有器质上面的病变,如果胃肠内确实没有问题却常常存在饥饿感,那就是的表现了。  如果肠道蠕动亢进的话,就会出现排便次数多,肠道对营养物质的不吸收,造成消瘦,或者是免疫下降的表现,您精神压力不要太大,可以从调理胃肠的功能着手,不要单纯依靠药物,可以用用生物制剂如奘灵,对您的情况就非常的有帮助的。补充后可以迅速增殖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对降低胃肠的敏感性,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不错。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海雷大夫本人发表
胃有点闷,稍微有点痛,体内热气可大,饭量减少_慢性浅表性胃炎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胃有点闷,稍微有点痛,体内热气可大,饭量减少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新安县人民医院,洛阳市河科大一附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效果不明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陈***发表于
要是西医治疗效果差的,用中药治疗吧。中医讲属“痞满”,最经典的治疗方子是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当然一般我们都是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及症状,进行加减。如果没有时间,你可以试试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奥克)1粒,1日1次,早上口服吃;枸橼酸莫沙必利(新络纳)1次1粒,1日3次,3餐前服用。药店里很多同类的药,有的药很便宜,但是效果太差,建议你买奥克和新络纳,这两个好一些。如果你吃过以上药物,效果差的话,那就吃一段时间中药吧。祝你早日康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李海雷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海雷大夫的信息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李海雷,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酒精性肝病...
中医消化科可通话专家
东直门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山东省中医院
东直门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病不起--自我药疗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瘀阻胃络(气滞血瘀)
湿热内陷(胃热炽盛)
脾胃两虚(虚寒)
荆花胃康胶丸
中成药
瘀阻胃络(气滞血瘀)
理气散寒,清热化瘀。
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胃脘痛,痛有定处,胃痛暴作,冷痛或绞痛等症。小儿、老年体弱,大便燥结者慎用。
平日里胃部刺痛、绞痛、冷痛,痛有固定的位置伴易打饱嗝反酸,胃部常见有似饥饿、空虚伴灼热的一种感觉者参考选用,亦可用于多种溃疡的治疗,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胃乃安胶囊
中成药
瘀阻胃络(气滞血瘀)
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适用于脾胃气虚,络阻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或胀痛,或夜间疼痛加重,呕血便血,或呕吐咖啡色物。不适用于肝气郁滞,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两胁作胀,嗳气。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本品补气作用较强,用于慢性胃炎平日里有胃部隐隐作痛(感觉不舒服,可也不是很严重,可能忙起来就忘了,但安静下来又感觉不舒服)或刺痛,食欲不佳,伴有精神头差,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者参考选用。
藿香清胃片(胶囊)
中成药
湿热内陷(胃热炽盛)
清热化湿,醒脾消滞。
适用于脾胃积热,食滞中焦所致的口苦口臭,口舌生疮,消化不良,腹胀纳呆,舌红、脉数等症。不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平日有消化不良,胃腹胀满,食欲不佳,伴有口苦、口臭,易长口疮者参考选用。
三九胃泰颗粒
中成药
湿热内陷(胃热炽盛)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
适用于湿热中阻,热伤胃阴,引起脘腹胀痛,胸闷,反酸,烧心,恶心等症。
平日饭量少,胃部隐痛(感觉不舒服,可也不是很严重,可能忙起来就忘了,但安静下来又感觉不舒服),常有饱胀感、反酸、恶心呕吐伴心口有空虚灼热感,另外,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见有上述证候者参考选用。
加味左金丸
中成药
肝胃气滞
疏肝和胃。
适用于肝郁气滞,肝气犯胃,引起的胃脘胀痛较甚、胁肋胀痛,或有胸闷,得嗳气则舒,情志不畅则加重,嗳气吞酸等症状。
平日饭后易打饱嗝吞酸(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胃胀胃痛,饭量偏少,情绪不佳时胃部疼痛加剧者参考选用。本品止痛效果较好。
舒肝止痛丸
中成药
肝胃气滞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用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胃热痛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口渴、口臭、胃中嘈杂易饥、大便秘结、甚则口腔糜烂、牙周肿痛。
平日常胃腹胀痛,情绪郁闷易怒,叹气多,易打饱嗝反酸者参考选用。
气滞胃痛颗粒
中成药
肝胃气滞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用于肝郁气滞,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胸胁胀满,嗳气频繁,每因情志不和而痛作,舌苔薄白,脉沉弦等症。肝胃火郁所致胃痛、痞满者慎用。
平日见胃部胀痛、两胁胀痛偶见胸闷,打嗝则缓解,情绪不佳则疼痛加剧,伴有易打饱嗝吞酸(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者参考选用。妇女或有经期经前期乳房及胁肋部疼痛较甚。
健胃消炎颗粒
中成药
脾胃两虚(虚寒)
健脾和胃,理气活血。
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或弦细而涩等症。脾胃虚寒或寒湿中阻者不宜服用。
平日常胃腹疼痛,痛有固定位置,晚上比白天严重,伴食欲差,消化不良,打饱嗝吞酸(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参考选用。
摩罗丹
中成药
脾胃两虚(虚寒)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
适用于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患日久,伤及胃阴,胃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胃胀痞满,嗳气,烧心,食欲不振,纳差等症。
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痛胃胀,胸部有胀闷堵塞之感,食欲差,饭量少,易打嗝,烧心者参考选用。
香砂养胃丸
中成药
脾胃两虚(虚寒)
温中和胃,行气导滞。
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主症为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呕哕恶心,肢体沉重,怠惰嗜卧,下利便溏,苔白厚腻。
平日不想吃东西,饭后易消化不良,胃部满闷,恶心呕吐,反酸水伴有四肢沉重,喜卧床,大便不成形者参考选用。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洛赛克)
西药
该药品为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小肠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在胃壁浓集,从而抑制胃酸。
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和反酸症状的短期缓解。
平日由于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胃胀,消化不良,反酸烧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见上述症候者参考选用。
枸橼酸铋钾颗粒
中成药
保护胃黏膜。另外,本品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杀灭作用,因而可促进胃炎的愈合。
用于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和反酸等症。
平日胃酸分泌过多,胃痛、胃部有灼热感,烧心,反酸者参考选用。
铝碳酸镁片(达喜)
西药
本品有明显抗酸作用,并兼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对胆酸也有一定吸附作用,其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适用于胃酸过多所致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症。
平日有胃痛、胃胀,胃灼烧感,打饱嗝多,反酸,烧心,胆汁返流者适宜选用,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见上述症状者参考选用。
是否重点药品
1.发病原因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吸烟饮酒及不良饮食习惯、非甾体抗炎类药等药物刺激、免疫调节失衡、胆汁返流、年龄因素及胃黏膜营养缺失、遗传因素、环境变化、慢性肾炎等其他脏器病变的影响均可导致胃粘膜细胞的慢性炎症。2.症状描述约半数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 无明显节律性, 一般进食后较重;其次, 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3.诊断鉴别(1)胃镜及活体组织检查为确诊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2)另外胃液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3)血清学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阳性(75%以上)。(4)胃肠X线钡餐检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为确诊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4.易混淆病症及注意事项(1)胃癌 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象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绝大多数患者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2)消化性溃疡 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鉴别依靠胃镜检查。(3)慢性胆道疾病 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易误诊为慢性胃炎。但该病胃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胆囊造影及B超异常可最后确诊。(4)其他 如肝炎、肝癌及胰腺疾病亦可因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延误诊治,全面查体及有关检查可防止误诊。5. 症状危害影响正常生活,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少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癌症。
1.中医对症状的认识发生与肝郁气滞、木郁克土有着密切关系,治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和胃降逆。2.常见中医分型及说明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部绵绵隐痛,伴有胀满不舒、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等症状,面色白或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或弱。治法:健脾湿中。方药:香砂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胃热炽盛型:症见胃脘急迫或痞满胀痛,伴有嘈杂吐酸、口苦心烦、或口黏有异味,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治法:清脾泻热、降逆和胃。方药:左金丸和《金匮》泻心汤。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痞胀、疼痛或牵引胁背,伴有嗳气频作、口苦、恶心泛酸等,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瘀阻胃络型:症见脘痛如针刺或如刀割,伴有痛有定处,按之痛甚,或有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失笑散与丹参饮加减。胃阴亏虚型:症见脘痛隐作、灼热不适,伴有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等,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方药:益胃汤。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一二类药物(1)清除HP感染:可选用胶体铋、抗生素和甲硝唑3种药物治疗,称三联药。(2)加强屏障功能、促进上皮生长药物: 可选用硫糖铝1g, 3次/天,或麦滋林、惠加强、胃膜素、施维舒、前列腺素E2等。(3)促进胃蠕动、减少肠液反流: 吗丁林 10mg,2次/天;西沙必利 5~10mg,3次/天; 胃复安 5mg,3次/天;(4)制酸剂和碱性药物:H2受体拮抗剂 (如泰胃美400mg,2次/天;信法丁20mg,2次/天;高舒达 20mg,2次/天)及碳酸氢钠1g,3次/天;胃舒平1~2片, 3次/ 天。(5)消化酶类:胃蛋白酶 0.3~0.6g,3次/天;胰酶2片,3次/天等。2.不适宜进行自我药疗的情况消化道症状长期存在没有改善,或出现症状加重,如呕血、便血、疼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1.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多刷牙, 尤其是饭前刷牙比洗手更为重要, 尽量避免共用餐盆。(2)注意饮食卫生。选无毒无害之食品, 正确烹调加工, 保证饮食清洁卫生。(3)饮食有节。细嚼慢咽, 不饱不饿, 最忌不吃早餐, 晚餐过多; 热无灼灼, 最忌火锅; 寒无沧沧, 最忌冰冻食品直接入口。食谱要杂, 但不宜一顿品种过多; 酸甜苦辣皆可健胃, 因人而宜, 不可一概忌食。保持欢喜的愉快心情对胃也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另外戒烟忌酒,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也是不可缺少的。2.药膳食疗饮食宜软且易消化, 避免过于粗糙、浓烈的辛辣食物和过热饮食, 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猪肚姜桂汤:取猪肚 150g,生姜1.5g,肉桂15g。先将猪肚洗净放于碗内, 然后放入生姜和肉桂,并加入食盐和水各适量,隔水炖至猪肚熟烂后分2次饮汤食猪肚。猪肚补益脾胃, 生姜、肉桂温中散寒。三味同用可温中健脾养胃, 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胃脘痛。萝卜山药内金汤:取胡萝卜 250g,淮山药 30g,鸡内金 15g。将胡萝卜洗净并切块,与淮山药、鸡内金同煮,30 分钟后加入红糖少许,沸后即可服汤。胡萝卜、淮山药益气健脾,鸡内金开胃消食,可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少、消化不良等症。洋参灵芝香菇散:取西洋参 30g,灵芝 30g,香菇 30g,石斛 30g,白木耳 30g,淮山药 30g。将上述诸品焙干,共研为细末,每服 23 克,每天服 2 次,用温开水送服。西洋参益气养阴; 灵芝健脾益胃,增强体质;香菇益气和血;石斛白木耳养阴益胃; 淮山药益气健脾。诸味同用能益气滋阴,补益脾胃和血。适用于治疗胃阳虚所致胃脘痛,食欲不振等症。积极寻找病因:有鼻腔和口腔部慢性感染灶者应予以清除,慢性气管炎患者避免将痰液咽下,戒烟、戒酒,避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3.实用保健(1)灸神阙(神阙即肚脐):先用细盐将肚脐填平,再取一厚约0.2~0.3厘米的姜片,中间用粗针刺数个小孔,然后置于盐上,最后取清艾绒一撮捏成圆锥状,大小如花生米,置于姜片上点燃,候燃尽后,易炷再灸。此方法多用于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吐泻并作,四肢厥冷等症;慢性胃炎患者胃痛隐隐,神疲乏力,面黄肌瘦者,每日灸5~7壮,连续灸20~30天,即可收到满意疗效。(2)灸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髌骨外下方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可用艾条熏灼足三里处每天20~30分钟,连灸10~15天为1个疗程。适合于慢性胃炎症状较轻者。(3)艾条灸法:对于脾胃虚寒之胃痛,或中老年人胃脘隐痛、食欲不振者,可用艾条温和灸中脘、梁门、足三里(梁门在中脘穴旁开2寸处)。具体方法是:取艾条1支,点燃后直对穴位,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灸10~15分钟,使皮肤出现红晕而不烫伤,每2~3天1次。症状减轻后可适当减少施灸次数。病愈后仍可坚持灸足三里,每周1次,或每年定期施灸。
若消化道症状长期存在,或症状加重,如出现呕血、便血、疼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一般应前往消化科就诊,如果有大出血则应立即前往急诊就诊。可行胃镜等检查,或遵医嘱。
症状分析评估+个性化用药建议
不同的人同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用药也当因症而异,请根据的症状表现具体选择,我们将根据症状表现将药品进行匹配分析,帮您选出最适合的。
此外我们还将从日常生活及疾病的预防保健方面为您制定全方位的调理建议。
对症状的具体特殊和表现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更加科学的为您提供用药建议
根据药品的功能主治与您症状的匹配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帮您直观的选择适合的药品
提供个性化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辅助用药进行系统调理
提供综合用药指导,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疾病困扰
介绍药品选用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浅表性胃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