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的英文简称危害

预防猪流感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_养猪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472贴子:
预防猪流感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收藏
腹泻、圆环、蓝耳是目前业内公认的危害养猪业三大疫病。但、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近期举办的全国规模化猪场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养殖户防控疾病重心不宜过于集中在这三类病,且无论是细菌病还是病毒病,呈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越来越普遍,危害猪群健康。陈焕春介绍,因猪场缺乏配套合理的免疫程序与疫病预警机制,缺乏管理兽医理念、执行力不强导致猪群长期带毒,基础;新病毒不断增多,病原变异加快,毒力增强;免疫抑制病威胁逐渐加剧等威胁,且“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寄生虫”之间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越来越普遍。  据了解,2011年度实验室共接诊2405家规模化猪场送检9028份临床病料,病猪和18215份血样。其中圆环、、、轮状、细小、流感、等病毒流行依然严重;、副猪嗜血杆菌是主要,胸膜肺炎、对肥猪的威胁有抬头趋势。详细分析到各阶段猪群携带相关病毒的差异性,去年对121头母样和1108份母猪血清检测得知,母猪带毒率较低,主要携带为19.2%,变异蓝耳病毒14.6%;产房仔为35.3%,变异蓝耳病毒为36.2%,经典蓝耳病毒为20.3%,猪瘟为7.7%,伪为8.0%;育肥猪圆环病毒为44.8%,变异蓝耳病毒为24.2%,经典蓝耳病毒为11.6%。  不过认为,与病毒性疾病相比,更为复杂,危害更大;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不容忽视,在致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致病菌对各阶段猪群的致死性作用,各菌群血清型差异较大。且长期以来养猪业过分依赖药物,全程滥用抗生素保健、治疗,导致日趁严重,出现致病菌耐药谱广,部分细菌病甚至已无药可治,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  据了解,及其带领专家团队通过实验室调查统计表明,年鉴定细菌10817株,其中4274株(39.51%)、副猪嗜血杆菌3088株(28.55%)、肠外%)、652株(6.03%),这几种细菌已经成为影响国内的主要病原菌,另外胸膜肺炎、等常见病原菌也严重威胁规模化养殖业的健康生产。  强调,养殖户应该重视防控,如果细菌性疾病控制好,即使有蓝耳圆环等病毒性疾病,猪场疾病也相应较容易控制。具体到和副猪嗜血杆菌这两类主要细菌性疫病时,陈焕春介绍目前主要是以注射疫苗防控为主,不过要针对细菌血清型不同用对疫苗。据该实验室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血清定型情况看,2型链球菌所占比例为57%,属于已分离出型链球菌中的优势血清型;7型和9型链球菌,所占比例为19.2%和18.8%。  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则最为复杂,各个血清型之间免疫交保护力很低。不同地方分离的相同血清型的菌株毒力与抗原性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具有地方特异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湖北以4、13、5型为主,占62.41%比例;浙江以5型为主占40.25%,其次为4型占25.97%;河南以4、13型为主,其中4型占28.81%。
1楼 08:42&|
相关的贴子73535648相关的图贴
哎呀猪真不好养啊
2楼 09:15&|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养猪“的信息,请&或您的位置: &
冬春季节猪流感的危害与防治
摘 要:进入冬季以来,辽宁、黑龙江等地不断有养殖户(场)来电话反映其猪群突然发病,停食或减食、高烧、呼吸异常.用常规的青链霉素、安乃近有效,停药后易复发,病程短者3~4d,长者达10d以上。我们建议使用强效阿莫西林、柴胡、金刚呼喉霸针分开肌肉注射后,病程短者基本痊愈,病程长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好转,但采食量一直较差、便秘,之后有个别死亡。笔者将所有病例综合分析后认为:主要是因为2006年冬气温变化幅度大.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特性促使当地猪舍封闭早,舍内小环境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差、湿度大.加之部分养殖群饲养密度大诱发猪流感.理性面对猪流感——转载猪流感疫苗的危害
猪流感在我国的病例还在增加,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其与往常的流感在症状和治疗上,没有太多的差异,预后也一致.同时,血清学研究表明,人群对于这种病毒是有一定免疫力积累的.下面一篇文章介绍了1976年美国猪流感疫苗的灾难(我早在4月份,本次流感流行之初就提醒要关注这个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但我们的CDC现在还未加以重视),虽然我不能认为1976年美国的工作是完全失败的,但是我们如果再不理性面对这次的流感危机,我们必定会走美国的老路。
在此,我们可以稍加比较一下我们和美国1976年的情况。首先,从疾”旧淼男灾噬峡矗饬酱沃砹鞲械耐力都十分有限,感染的人症状轻微,1976年尽管有人死亡,但大多数都是只有抗体变化的隐性感染者,当然如果我们进行血清学的回顾性研究,我们也一定可以为本次流感找到很多的隐性感染者。同时,这两次猪流感的发生时间,都是临近流感流行的末期,一次在3月底,一次在4月末,疾”旧淼男灾剩龆似淦苹盗Φ木窒蕖F浯危饬酱瘟鞲械钠苹盗Χ急晃郎芾淼墓倭藕腿宋治因素无限放大了,类似1918年及流感变异流行规律说等,都极大地刺激了公众的神经,造成了社会的恐慌,造成了不理性的后果。1976年是盲目的疫苗接种,导致了接种者的死亡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而2009年,则是盲目隔离,浪费了社会的财富,如广东台山确诊1甲型流感患者
所在村庄已被封锁)中介绍了,“患者所在的村庄已经封锁,严防人员进出,防疫人员每天对患者居住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长岗村代村长马茂麟家离患者黄先生家只有80米,也被划入被隔离范围,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从昨天决定隔离村庄开始,村民才知道黄先生被诊断为甲型H1N1疑似病例,。。。。”为一个人封锁一个村庄,这简直是在防范鼠疫,而且这样做也是不能阻挡流感的传播的,因为其有大量的隐性感染,且通过空气传播,其难度是很大的,除非用罩子把那个村子罩住才可以。还有,这次的流感被证明可以感染动物,如猪等,这个村子的野生动物,如鼠类等,也可携带病毒,导致流感的传播(其实,我早想提醒CDC不要只隔离人,而且还要灭绝可能流行区的动物以免传播,但这太极端了,会遭到动物保护人士的谴责,因为我知道我们没必要对流感这么恐怖)。同时,这种恐慌的情绪在公众里蔓延,很多人有了感冒的症状也不敢去看病,可能引起病情的延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由于隐性病例的存在,那种认为没有患者接触史就不会是H1N1的想法是十分天真幼稚的。例如,上面说到的这个广东的病例,就是一直耽误治疗,而导致出现了肺部炎症(估计是继发细菌感染)才接受有效治疗的(两个卫生院都没发现是令人不解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避免麻烦,请这两位医生到家门诊的)。第三,在这两次猪流感中,医学界的认识都是逐渐转变的,但是医疗政治领导人都是固执己见的。这两次猪流感开始时,医学专家都很关注,但是很快大家就有了理性的认识和共识,尤其是这次,我一开始也强烈要求控制入境人员,但是随着病毒序列的公布,我和医学专家一样,都认识到其危害可能并非如想象那么严重,所以都呼吁要理性,并以平常心看待这次的流感。在医学专家的呼吁下,WHO终于没有将级别提到最高级,而美国和日本也不再紧张面对猪流感了。但我们仍然在所谓以卫生政治为专业的公共卫生专家的建议下,采取隔离管制制度,令人遗憾,但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做法,以与国际接轨。第四,这两次事件的处理都会对民意起很大的影响。1976年,开始时,美国民意恐惧,都支持政府的做法,但是随着疫苗的副作用,最后政府的威信完全扫地;而这一次,开始我们采取隔离措施,大家都很支持,有调查表明,支持率一度达到了8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疾病的认识,再不改变策略,也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例如,WHO的做法就已经遭到了公众的质疑和多国政府的不满。因为,这毕竟就是个感冒,大家早晚会了解其本质的,不必再靠恐吓和威胁愚弄大家,才会保证今后大家仍然会积极配合疾病的防控。否则,肆意浪费大家的激情,最后只能是承担“狼来了”的后果。
最后,我们也要反思,我们这次的表现,虽然有了SARS的经历,我们都对传染病十分重视,但这是自然界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正确的情报来源与分析。例如,开始时美国CDC和WHO说,以前没有猪流感也没有猪流感的人用疫苗,其实有而且美国已经用过,却隐瞒这个事实,其实是要误导我们重蹈美国的覆辙,但这个骗局被我揭露了,并在央视播出了,美国人也不再提起了。但我们应该继续向美国追讨1976年的资料,包括疫苗样本和基因序列,以排除美国实验室疫苗泄漏导致这次墨西哥流感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我们今后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积累资料。同时,我们对于疾病性质的研究太落后了,不仅没有第一时间派人去疫区了解疫情,进行血清学分析,而且在很长时间中,甚至现在仍然把发热作为诊断和隔离猪流感的唯一指标,造成了我们的边境检疫对猪流感来说其实是形同虚设。多年来,我们对公共卫生投入很多,但是大多投入了政治制度的建设,这需要,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欠债很多,而剩下的全部则投入了传染病基础研究中,尤其是病原学研究中,这也应该,因为我们也有很多欠债,但是不应该根本不对传染病的免疫学研究进行投入。因为,无论是SARS还是猪流感,其疾病的病情都有免疫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的免疫学分析就可以告诉我们传染病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只是我们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而且我们在这方面的专家也十分短缺。其实,有关传染病的免疫学专家是美国严格控制的人才,我们很难获得这方面的高水平的海归人才,只能靠自己培养,但是由于体制,经费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这种专家很难培养,造成现在的问题也不足为奇。
但愿,我们对墨西哥流感能早日回归理性,认识到在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不仅我们的经济和制度要与国际接轨,而且病毒感染也会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自然的规律,依靠隔离防疫,只能是暂时的,非理性的,我们也不必为这样一种相对"温和"的疾病而进行极端的处理,这是无谓的,而且有一天我们也会向世界输出流感病毒的。所以,只有今天的善意,才能期待明天的善待。
下面是对1976年疫苗灾难的转载:
美国猪流感免疫计划回顾 疫苗比流感杀死更多人()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刘国伟
“疫苗比杀死了更多的美国人&#年美国“免疫计划”失败始末
  随着疫情暴发,国际上不少机构在积极研发新疫苗,以阻止疫情蔓延。不过,疫苗从研发到人体接种,得有个过程。那么,疫苗的应用为何急不得呢?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是有惨痛教训的。1.33年前源于迪克斯堡的猪流感
  人类在历史上饱受流感蹂躏,但自从美国在1944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支流感疫苗之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不过,这并未一劳永逸地消除流感病毒的威胁,因为流感病毒会产生变种。也就是说,某人从某次流感中康复后,获得的免疫力不能保证其逃过下一次流感。所以,对付新型流感,就得靠新的疫苗。但是,应用新疫苗,也是有风险的。  5月5日,《今日美国》报以“从1976年猪流感应对失策中吸取教训”为题,提醒人们注意甲型H1N1流感暴发带来的医疗和政治风险。文章称:“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前部长米切尔&里维特上周奉劝在任的内阁成员们阅读《猪流感决策&&一种难以琢磨的疾病》。这本书不是一本应景的速成书,而是出版于1978年。题目中所说的猪流感发生于1976年,当时的公共健康部门官员促使美国人接种以防范流感,结果许多美国人在接种疫苗后得了一种罕见症状,一些人因此死亡。”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网站上的《1976年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猪流感事件》一文,就详细介绍了此事。迪克斯堡是美军的一个大型训练营。每年年初,大批新兵告别平民生活,来这里接受基本训练。1976年1月,约有1.9万名军人驻扎在这里,其中有32%是新兵。日,一名18岁的新兵戴维&刘易斯在雪中受训后,说自己感到疲乏虚弱,接着因流感引发肺炎,于次日死亡。刘易斯很年轻,身体健康,不应死于一般性的感冒,他的死亡引起科学家的注意。两周后,CDC宣布刘易斯死于一种新的猪流感,是H1N1型病毒的变种,官方将其命名为“A/新泽西/;猪流感。  幸运的是,偌大的迪克斯堡只有刘易斯死去,与他一起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其他4名士兵,在经过隔离检查后均安然无恙,病毒并未传播开。CDC不敢掉以轻心,通知全美所有医院警惕任何猪流感病例。  一般来说,3月份是流感季节结束的日子,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流感趋于式微,而且迪克斯堡以外的地方也没一例猪流感疫情上报,但这种令人乐观的态势并未让美国医学界和政界安心。这是为什么呢?  2.政府的民意支持率从未如此低  已故的理查德&纽斯达特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建者,他在1978年撰写的《猪流感决策&&一种难以琢磨的疾病》一书中,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  当时医学界流行“十年周期律”的说法。即从大流感暴发的周期来看,感病毒的传染机理大约每10年或更长时间就产生一次大的改变,这经常导致一种新型流感病毒的产生,几乎无人能对这个新“魔鬼”免疫。美国在1946年、1957年(全美死亡6万人)和1968年发生的流感疫情都符合这种发作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流感专家埃德温&吉尔博恩就持这一观点,即流感的全国流行约以11年为周期;在CDC确认迪克斯堡猪流感病例的当天,他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暴发恰好以11年为间歇期,根据上一次流感暴发的时间,可以推算出下一次流感大暴发可能是在1979年,这意味着关注公众健康的部门必须毫不迟疑地准备应对下一场迫在眉睫的自然灾难。”  类似的言论使医学界和政界十分紧张,迪克斯堡的猪流感疫情无疑相当于一枚重磅炸弹,将人们的担忧提前引爆了,人们对流感大暴发极其恐惧。  日,CDC主任戴维&森瑟尔向国会提交报告,申请拨款,以研制足够多的疫苗来为至少80%的美国人接种,以防猪流感扩散。  美国朝野对此计划表示一致支持,因为1976年对美国而言是一个特殊年份。这一年是美国建国200周年,也是总统大选年,越共一年前攻下西贡实现统一,这宣告美国的越南政策完全失败。美国政府的民意支持率从未如此低下。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渴望抓住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建国200周年之机,做点事情博得公众的好感。天灾当前,还有什么能比让民众免受流感之灾更好?  3.不听专家意见,政界固执己见  但此后的形势出乎人们的意料。  日,美国政府启动了流感紧急状态。日,福特总统邀请有关医学专家到白宫开会,问他们:“美国是否面临猪流感的暴发,需要进行全民接种么?”在座的专家回答:“是的。”会后,福特召开记者招待会,敦促国会拨款1.35亿美元研制疫苗,以实现全民免疫。  国会立刻对总统的提议表示支持,民主党人控制的国会一下子通过了1.8亿美元的款项。日,福特签署了这个法案,夸张地对媒体宣称,迪克斯堡猪流感堪比1918年大流感(有统计数据称,美国当时死了67.5万人),因此要在1976年10月进行全民接种免疫。  到了1976年7月,医学界的态度开始转变,多数专家认为1976年的流感疫情不会导致100万美国人死亡,从刘易斯身体中提取的流感病株远不如1918年大流感留下的病株致命,现代医学在处理流感暴发上要比一战中的医生好得多。世界卫生组织让所有的医院严密防范猪流感,但没有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免疫动作。  不过,没人能阻止美国政府的脚步。国会开始对制药企业施压,督促他们加快流感疫苗的研制。制药企业认为,要研发出合格的疫苗需要几年时间的试验和临床试用,让企业研制和分发一种未经试验的药品实在是勉为其难。制药企业表态:“如果疫苗出了问题,企业能免于诉讼的话,他们可以研制得更快。”国会对此予以拒绝,双方的僵局一直持续到日。  这一天,两名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成员参加完该协会在费城召开的大会后,死于一种特别的呼吸道疾病,这个消息让国会议员们坐立不安,他们认为来自费城的报道传达了一种暗示:两人之死是1976年流感大暴发的开始。国会终于同意在疫苗安全问题上为制药企业免责,疫苗研制工作也就相应加快了。  日,福特总统签署了国家流感免疫计划,拟对至少80%的美国人接种,同意在“疫苗出现问题时”为制药企业承担赔偿责任。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民免疫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4.三位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当即死亡  日,美国国家流感免疫计划正式开始执行。到日,约4000万美国人(约占总人口的24%)接受注射新研制出来的流感疫苗,接种时采用的新型压缩空气注射器也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福特总统对计划的顺利开展很是得意,他接受流感接种的照片出现在很多大报的头版。但在日晚,免疫计划遭遇第一次打击:匹兹堡市的3位老人在接种后当即死亡。媒体闻风而动,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仍将3人的死亡与流感免疫计划联系起来。政府此前担心的是猪流感,现在担心的则是民众恐慌了。  匹兹堡3位老人的死亡使免疫计划严重受挫,此后的事故更是使这项计划雪上加霜。几周之后,有关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报道见诸报端&&一些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麻痹性的神经肌肉紊乱。美国公众不再相信政府的免疫计划,他们认为这个计划“使老人致死,使孩子致残”。日,美国国家流感免疫计划寿终正寝。  据医学家哈珀博士事后统计,当时共出现了约50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25人因为严重的肺部并发症而死亡。时隔多年,1976年流感疫苗接种与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虽然有人称两者没有关系,但2009年的美国《药物安全》杂志还是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揭示,但普遍认为身体受到免疫刺激对发病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疫苗对免疫系统有影响,显然免疫行为与随后发生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有关系的。”  福特总统用保护美国人健康来赢得声望的想法破产了,他在年底的大选中输给了卡特。专家们预料的1976年大流感也没暴发。  日,《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消息称,美国销毁了剩下的价值4900万美元的流感疫苗。  1976年美国猪流感免疫计划的失败,给人们留下了“疫苗比流感杀死了更多美国人”的黑色记忆,导致美国人对流感疫苗的恐惧至今挥之不去,也让美国政界在应对后来的流感时,不敢再轻易表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专家称猪流感威胁被夸大 危害不如普通流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唐湘报道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从四级调高到了目前的五级,但研究所谓“猪流感”病毒的科学家一致认为,至少从当前来看,这种混合类型的流行性感冒并没有发展成为类似1918年那样的高致命性的病种,而且其对人类生命的危害甚至还不如普通的流行性感冒大。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4月29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兽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家克里斯托弗-奥尔森博士周三说:“我们不要忘记这样的事实,即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感冒也是一个很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仅在美国就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世界上因之死亡的人数更何止这些。”
  在奥尔森博士发表上述见解的同一天,美国得克萨斯州当局宣布一名大约2岁的携带该病毒的男孩周一在休斯敦的一家医院去世。
  奥尔森说:“人死总会令死者的家属和朋友感到痛心,但是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这件事情。”
  报道说,流感病毒不可预期,而其种类具有随时发生变异的可能——或者变得更温和,或者变得更加危险。不过越来越多的来自遗传学实验室、流行病学样本和简单的数学计算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当前爆发的这场流感很可能并不会发展到最坏的结果。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流感病毒学家理查德-韦比说:“这次的病毒与1918年病毒的杀伤力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他说,1918年爆发的那场流感夺走了大约5000万人的生命。
  不过,在开始刚刚确认出当前的病毒的时候,它和1918年病毒的相似特征颇令人感到恐惧。因为两者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快要结束的时候发生的,都容易侵袭青壮人群而不是老幼人群。它们同属H1N1,具有两种相同类型的关键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在很大程度上令病毒具备感染病传播的能力。
  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当前病毒和1918年病毒之间的某些不同,不过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仍不清楚。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 更多精彩,请点击环球网
没有相关论坛帖
更多相关搜索:
无跟贴,不新闻! 匿名
网易通行证:密码:
评论12512条
评论11126条
评论10647条
评论7433条
评论7378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流感的英文简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