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控制别人电脑让别人安眠并问话

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睡着,除了安眠药。要睡2小时的,醒不来。_百度知道
什么东西可以让别人睡着,除了安眠药。要睡2小时的,醒不来。
提问者采纳
每晚睡觉前 喝点纯奶 改善睡眠
我想睡得很香,我一睡觉,听到点声音就醒来
你不会是有什么心事吧!!呵呵
着我就不知道了
其他类似问题
安眠药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抱歉,暂时没有你想找的“给狗吃安眠药【加▉Q:货到付款】安眠药让别人睡著日★d77nee”相关用户。
热门事件:
大家正在看
没有你感兴趣的?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安眠药让别人睡著 完整报导
- Engadget 中国版
Coming soon卫西谛,照常生活
vcd's blog
Tue, 29 Apr :04 +0000
我的微信号
/?p=2026#comments
Tue, 29 Apr :04 +0000
<![CDATA[&
正式公布我个人的微信公号:卫西谛照常生活(iweixidi)
/?feed=rss2&#038;p=2026
2012年度我私人的十佳影片
/?p=2019#comments
Tue, 25 Dec :08 +0000
<![CDATA[1.《爱》(Amour),迈克尔-哈内克
2.《神圣车行》(Holy Motors),雷奥-卡拉克斯
3.《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雷德利-斯科特
4.《007:天降危机》(Skyfall),萨姆-门德斯
5.《在异国》(In Another Count),洪尚秀
6.《凯撒必须死》(Caesar Must Die),塔维尼埃兄弟
7.《小亚细亚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努里-比格-锡兰
8.《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9.《后裔》(The Descendants)亚历山大·佩恩
10.《CUT》(CUT),埃米尔-纳德瑞
/?feed=rss2&#038;p=2019
像我这一代观众
/?p=2015#comments
Sat, 10 Nov :13 +0000
<![CDATA[by 卫西谛
我走进阴暗的圣庙,
去完成简朴的仪式。
那里,我等待一位丽人,
红色的灯火在闪耀。
我无意中读到俄国诗人亚历山大·勃洛克的这几句诗,想起曾经走进电影院里等待光影投射出来时的心境。哪怕那一刻只是记忆的虚构,但也足以让我激动。
1.最早的记忆
也许是因为都知道我从事电影写作,有很多人会和我聊起自己的电影经验来。回想起来,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位。一位比我年长约十岁,说起自己下乡的时候怎么看露天电影的,因为放电影的地方远,等到放工后奔过去,每次都只能看到最后十分钟。但也不管许多,每次都这么奔过去,于是看了几年这样的“最后十分钟电影”,乐此不疲。还有一位比我大三四岁,说自己童年在乡下时,如何向往流动放映员的生活。三个人,两辆小推车。一辆上放机器和胶片,另一辆放被褥和生活器具,一个乡、一个乡的放下去,恨不得就跟了去。有时候,我很羡慕有着这种回忆的观众,我也生长在乡下,可是同样的电影记忆却几乎是零。
我1970年代初期生在上海的郊县崇明,十岁的时候离开这个位于长江口的岛,随着家人到南京定居。去年陪着父母返乡,开车经过县城附近一座老旧的建筑,上面有一块“鳌山电影院”的招牌,忽然惊觉: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进去过的电影院!我能依稀记得的是,五六岁的时候,可能是姑父一家带着我进去,看的电影是香港的《画皮》,当时风靡一时并且被渲染的过于恐怖,以致于我全程都捂着眼睛。想想很有意思,我生命中第一次看的电影,居然是一部“未看见”的电影。前两年新版《画皮》上映,我查资料才正式知道这是鲍方在1965年拍的,确实在1979年引进过内地。看来记忆也不是完全靠不住。
来到南京之后,曾暂居在市中心的新街口,因为转学问题,无所事事的一段时间,但是年纪小,哪里也不能去。对于我来说,城市里到处都是新鲜事物,所以当比我早几年来这里的哥哥带我去看电影时,反而没什么惊喜。现在只记得那是一部隐约关于攀登雪山的美国片,别的一律忘了。那座影院倒是一直记得,因为非常著名,叫做“大华电影院”,现在去看还跟当年一样。这座影院1936年建成,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据说开业时有梅兰芳这些名流捧场,走进格局不凡的大厅里去,就能想见当年的盛景。只是随着近20年国营电影院的持续衰败,“大华”也逐渐无人问津,最后底楼不得不租给卖皮具和卖服装的,我有时偶尔会经过,但连向里张望的勇气都没有。大概因为属于文物保护建筑,才勉强保住在地价昂贵的市中心未被铲除。
在我中学之前,大华电影院还是热闹非凡的,引进外国片目丰富、国产电影也繁荣。我常独自留恋于此,未必真的进去看,但总买一份四页纸的“电影介绍”。这种影院自己出的印刷品,报纸的纸张、黑白色、油墨味浓,现在想起来当时对剧情文字和剧照图片的热爱,似乎超过了影院真正放映的电影。那个时候人生一片空白,没有欢乐、没有忧伤,也没有对远方的渴望,所以对“活动影像”的喜欢,却只停留在纸面上。直到整个八十年代结束,我都还没有体会到约翰·伯格所说的电影魅力:它是一种旅程;它将我们带往别处。
2.“14寸避难所”
1989年的夏天我正好从初中升到高中。在之前的两三年里,我总是在每个礼拜三,趁老师们政治学习的空儿,一个人跑到学校隔壁的大桥电影院去(就在长江大桥旁边),总是看武打片;在之后的三四年里,没有人去电影院里,那里既不放引进片、也没有好看的国产片,就只能到满是烟味的录像厅里,还是看武打片。每次散场后出门回家路上,总觉得身轻如燕,心胸都好像开阔很多。这可能是我最初从电影里接收到的一种幻觉。在文化空白的那几年里,唯一的银幕印象,可能是学校组织我们集体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一部台湾的小成本悲情伦理片。我记得女生们开始哭的时候,男生们就散场出去了;但是很多男生还买票再看几遍,永远就看开头的几分钟——因为有各种姿势荟萃的床戏嘛。谁也想不到如此“纯洁”的亲情教育,到最后倒是我们那代人的性启蒙。当时我可不知道,在北京一个叫张元的年轻人自己筹钱拍成了《妈妈》,成为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
不久以后录像厅也不去了,追求时髦的城市家庭开始购买录像机;接着每个街区、每个菜市场都会开上两三家录像带租赁铺子,录像带大多是店主翻制。那时候的风潮就是传看吴宇森拍的《英雄本色》,以及之后一票来自香港的枪战片。我记得看着、看着、就看到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当时就愣了一下,好像忽然看见电影还有别的样式,不全是打打杀杀,还有莫名的力量击中人的情绪,从此就对电影多留一个心眼。我租的最后一盘录像带叫《铁窗岁月》,那时候刚刚工作,有一个稍长的同事告诉我,最近有一个好片,讲一个哥们花了19年功夫用一小钢勺挖了个地洞,从牢里跑了。一听就让人激动,下班就赶着菜市场租片店借,觉得真好看。后来,这个片子最流行的时候叫《刺激1995》,正式的名是《肖申克的救赎》。
录像带被VCD影碟全面取代的时候,我刚算得上经济独立,还在VCD机还挺昂贵的时候我花一个月工资去买回来,接上床头放着的一台被宾馆淘汰下来的14寸电视。从那时起,我的影迷时代才算真正的来到。除了上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去淘碟、看片,还跑到图书批发市场买港台的电影过刊读。慢慢地就发现电影世界里不光有好莱坞,还有基斯洛夫斯基、还有侯孝贤、还有岩井俊二。总之,那个14寸的电视机像是一个小小避难所,屏蔽掉许多现实中的不快和孤单。
和我这样一路看过来的,是好朋友小张。我们都有点藏碟癖,好东西都想买一份留着。小张手上拮据,那时候看到很多拿着三五十张碟卖的路边小贩,觉得以碟养碟也不错。他借了几百块钱,拿了一个鞋盒,在外秦淮河上的草场门桥上试卖,如果我有空就替他望风。三个月后的国庆节生意好,结果一辆警车开上桥直直地停在他面前。那天我有事不在,没替他看着点。小张下意识拔腿就往桥下的小路里窜,跑了不多久终于两头堵住,被捋翻在地暴打了一顿。据小张回忆,自己被拎到警车后排,前后都是铁栅栏,当时桥头围观群众无数,他手握铁栅栏,望着车窗外。——他说,这是多么熟悉的电影场景啊。
那件事,好像已经成为我VCD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了。大概是终于发觉:现实的归现实,电影的归电影。看清这一点,再面对活动影像的时候,就会多一份判断和认知,从此与虚伪或虚假的东西疏远了。
1997年学会拨号上网,世界忽然就不一样了。有着同样喜好的人,原先都散落在黑暗的四面八方,忽然星星点点的都能看见了。通过BBS,以往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现实空间里的人逐渐汇聚,构成了“趣味的共同体”。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土木工程的设计人员,坐在拥挤的办公室里,面前堆着厚厚的图纸、计算书、标准图集,用复杂的程式给建筑物配上混凝土标号和钢筋根数。网络的出现,就像荒漠里行走看不见尽头的人,突然发现了绿洲。每天一回到家,就爬上线去,发贴、留言、回复,把以往只能埋头写到日记里的话,发在网络上和人交流。对于内向如我的年轻人来说,个人与个人的隔离状态被打破了,而电影成为了彼此亲近的通行语言。在有网络的最初几年,我看着别人提到的电影,别人看着我提到的电影,生活就是这样无意识地被改变了。
最初上网,没有太多选择,南京本地的人都上“西祠胡同”,刚开始的时候,电影和音乐、娱乐、时尚混在一个版内。到1998年入冬的一个晚上,也许是挺长时间不满足于没有单独的电影版,我决心自己来创建一个。名字是想一定要嵌套经典电影的片名,忽然就想到“后窗看电影”。还写了一句很文艺的宣传语——“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其实嘛,当时连希区柯克的《后窗》都还没有看过呢。虽说抒情得有点夸张,但对我个人的生命而言,此言倒是非虚。电影真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的人生透了一口气。在我每天骑车在同一条路上来回、看不见未来的时候,它让我看见了一点梦想的光芒。
2000年的初夏,有一天“后窗看电影”的副版主秘密客来找我,说要开展观影活动。在DVD还没出现的时代,大师电影和独立电影都还是稀缺货色,很多片源普通影迷没办法接触到。这时候全国都开始了各种后来被称为“民间观影”的活动,大量放映这些影片,形成了一次浪潮。在南京之前影响最大的是,北京的“实践社”、上海的“101”、广州和深圳的“缘影会”,同期的还有“武汉观影”、“长春电影学习小组”、沈阳的“自由电影”,等等。因为当时我们总觉得“后窗看电影”有几分号召力,似乎不做活动很不好意思。于是有了“后窗观影”活动。从此,交流更进了一步变成了分享。当一群人来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这个活动起初是租用东南大学的图书馆放映室,后来也曾在一家影院和一家音响器材城里进行。从一周一场到一周三场。刚开始的时候,电影开放都是在晚上六点左右,秘密客和其他几个负责放映的年轻人,在此后就会去东南大学旁边的小餐厅去点肥肠酸菜鱼吃起来,但是因为放的是VCD,所以四十五分钟之后,还得跑回场地去换碟,回来继续吃。遇上放《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样的片子要跑三趟。来的观众每场大概50人左右,遇上放伯格曼也可能只有两三个人看,来的人多是学生以及本地文化从业者。在那差不多两年间的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站在观影活动的入口处,看那些影迷走进去,脸上闪烁着对电影的渴望。
从当时开始,就渐渐理解,电影是“黑暗中的仪式”这回事。一群人在熄灯之后,看着眼前的银幕亮起来,等待他们期待的人物和故事浮现。尽管观影活动的放映条件非常简陋,但毕竟聚集了影迷,培养了一些作为集体行为的观影习惯。后来有次我听纪录片导演黄文海讲他去日本参加某影展的事。说一天由翻译陪同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大概是某位日本电影大师的回顾展。坐定熄灯后,银幕上一片黑暗,就听有一男一女在说话,说了半天电影也不开场。日语也听不懂,就问翻译怎么回事。翻译说:今天放的是成濑的电影,胶片已经遗失了,所以那两个演员在念剧本。可能也只有身处黑暗之中,才有对电影的尊重。
4. 视力工作者
大约是一年多以后,各地的放映活动纷纷被勒令禁止或自行关张,总之逐渐凋落。可是DVD的出现,使得影迷们随便就可以买到之前一直梦寐以求的经典和禁片。
在我的印象当中,在2001年,实践社、《南方周末》共同主办的首届独立映像节,反而成了“民间放映”退潮的预告。在那年的9月末,我被通知作为南京的代表,匆忙买了一张加班车,颠簸了大约22个小时,到北京去做评委。从早到晚12个小时,看各种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此时大家都刚刚开始玩DV,参赛的片目质量落差极大,观众刚被大师电影洗礼过,对那些做作幼稚的片子使劲哄笑谩骂。导致第二、三天,影展主席羊子不得不跑到台上呼吁,请观众尊重导演,尤其请坐在前排的评委不要扔矿泉水瓶。因为有关部门的意见,这个活动的闭幕式最后不得不挪在郊外的一个汽车电影院举行,一群人在寒风里瑟瑟发抖、一面志趣盎然。闭幕片是贾樟柯的《站台》,说山西方言、没有字幕,贾导演只好亲身做同声传译,说“他妈的”这种粗口的时候,那正儿八经的腔调,大家一听就哄笑。
来年的2月1号,广电总局宣布,对非国有资本的电影单片许可证发放制度将正式实行,也就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电影制作,而那些独立电影制作者不再需要购买国营制片厂的“厂标”了。这一年的12月,张艺谋的《英雄》上映,票房过亿,中国电影由此进入了热闹而畸形的“大片时代”。与商业和审查控制下的公映体系相平行,一个自由的独立电影世界也相应形成。2003年起,南京开始出现了一个名为“中国独立影像展”的活动,放映年度最重要的独立电影。每届的海报都做出很革命的态度,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还是一个温和的影展。每年秋天,有许多独立导演以及一些海外选片人会来到南京,放映的地点每年在不同的高校里举行。
我是从第四届开始成为独立影展的选片人,成为张献民先生所谓的“视力工作者”。每年有这么几天,被关起来从早到晚看来自全国的独立电影,包括一些学生作业。张先生把现阶段中国社会有五个阶层的分法,拍独立电影和看独立电影的人被分在“中间一类人”:这些人既不试图成为官僚和资本家,也尽量避免去做为官僚和资本家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每年的独立影展差不多就是这“中间一类人”的派对活动。期间每天有一堆独立电影放映,放映完了是导演上场交流,集体交流完了还可以到隔壁咖啡馆和这些拍电影的人单独交流,可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你可以很直接感受到这些电影作者的思考和欲望。
2009年的9月我在平遥住了一个礼拜,参加一个关于中国独立影像文献及作品的巡展,名字叫“这里发生了什么?”。文献展的展厅在古城的柴油机厂的某个车间,放映场所是车间最深处搭一个简易的黑棚,起初两天阴雨连绵,车间渗漏,塑料顶篷兜着很多水,时刻有倒塌之险,不得不人工用木棒去顶,让水泄在放映棚内。结果观众都坐在浅浅的水坑里,而观众除了工作人员和我之外,都是来参加活动的导演们,颇像内部放映。放映后必有讨论,也是这几个人,颇像内部讨论。我们感慨说,这个展“复原”了独立电影最初期的放映条件和观影模式。即便如此,我和很多纪录片、剧情片的作者们仍然觉得这种集体生活很有意思,大家每天一起吃住、观影、讨论、在古城街道上游荡,享受无所事事的生活。这似乎也是小影展最好的赐予。
在平遥的展览是那届国际摄影展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位置偏远,即使有参观者前来,也只是钻进篷子里看上两眼就走开了;但是依然有两三观众自打看上两眼之后每天都来,有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也有县城中学的数学老师。他们说,他们没见过这种电影,电影里出现的人、发生的事如此真实,就在当下,为什么他们却感到如此陌生。有两个女生看完一部纪录片后,几乎哭着问导演,为什么这样真实的生活在电视里、电影院里她们看不见。我们在场的人试图说明,这些现实为什么不能看见,好像也没能让这两个女孩都明白。但是组织者和作者们仍然很高兴,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影像、看不见的现实,终于有人看见了。
至此,电影和现实又交汇了。我已经不再是“14寸避难所”里的那个年轻人,而是必须有勇气面对广阔世界的“真正的观众”。
6.电影是什么
这就是我经历过的电影体验。
坦白说,我知道电影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仍然愿意信任它、期待它,让它继续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开始透过自身经验去理解电影;开始承认生活才是电影的主角。而理解电影,又成为我去理解世界、理解人的新途径。
我从电影那里看见现实冰山的耀眼一角,灵魂森林的幽暗深处。
(本文是应世纪文景和百老汇电影中心联合出版的《天堂电影院》所撰写,是私人关于影像的一点记忆,很多段落在从前的博客、访谈和随笔总或许已曾提及,但没有整体写出来过。——卫西谛)
【豆瓣小站:卫西谛的电影站,开始更新】
/?feed=rss2&#038;p=2015
私人的2011年度十佳电影
/?p=1989#comments
Fri, 30 Dec :52 +0000
<![CDATA[这个选择是2011年的12个月里以各种方式观影的结果(所选影片出品于10年与11年)。
1. 单车少年(达内兄弟)
2. 又一年(迈克o李)
3. 教皇的诞生(南尼o莫瑞蒂)
4. 大地惊雷(科恩兄弟)
5.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阿斯哈o法哈蒂)
6. 忧郁症(拉斯o冯o提尔)
7. 巡演(马修o阿马立克)
8. 魔术师(西维亚o乔迈)
9. 玉熙的电影(洪尚秀)
10. 北村方向(洪尚秀)
11. 欢待(深田晃司)
基本上这是一个狭隘和温情的榜单,它专属某类艺文爱好者,同时对生活仍然抱有好感的人。祝大家2012好!
年度榜单:
/?feed=rss2&#038;p=1989
又一年:幸与不幸的人
/?p=1981#comments
Sun, 28 Aug :37 +0000
电影的开场往往决定了整部电影的调子,尤其对于好电影来说。英国人迈克o李的最新作品《又一年》(Another Year)的第一幕就是这样一个范例,这个开场展示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质感和深度,并且预示着电影的方向。曾经因主演迈克o李执导的威尼斯金狮奖作品《维拉o德雷克》、而获得影后称号的伊梅尔达o斯汤顿(Imelda Staunton),主导了这一开场。她以最精湛的演技向观众做出提示:这部充满对白的影片看起来十分日常,但却挖掘出来自生活底部的秘密。斯汤顿扮演了一个抑郁、沮丧、并且很不耐烦的病人。看到她无精打采地回答医生的问话、只求得到两粒安眠药能使自己睡个好觉的样子,我们就仿佛看见她失败的一生。接下去我们发现《又一年》里,充满了这样的人,就像英国《独立报》所说的,“这是一份关于不开心的人们的研究报告”。
这部电影以四季作为结构,背景是普通人的普通一年。那些“不开心的人”散落在剧情和季节的各个阶段,而他们围绕的中心却是一对幸福无比的老年夫妻Tom和Gerri,这是人人都想认识、人人都想往来的两个好人。他们喜欢农作、喜欢烹饪、喜欢聚餐……更重要的是喜欢分享,能够倾听别人的声音。Tom和Gerri家里的餐桌也许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不幸的人都曾被邀请到这里坐一会儿,吃一点东西,说说话。他们夫妻俩从不试图教育对方、或拯救对方,只是怜悯的微笑或者温柔的叹息。连他们的儿子、儿子的女朋友都如此亲切、容易相处,让人感受到愉悦。
但是世界上有喜剧的必然有悲剧的,人生有积极的必然有消极的。迈克o李不故意美化生活,相反他总是向我们指出生活的艰难之处。《又一年》诚如生活那样,会有Tom和Gerri这样幸福的人,也会有Mary这样不幸的人。Mary这个单身女人不像电影里其他不幸的人那样,出现然后消失,她却在每一个季节都会出现在Tom和Gerri家里,但是“情况越来越糟”。迈克o李没有指出,幸福和不幸的人生从何而来,造成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他写出了这两组人的不同表现。幸福的人能与季节一同呼吸、能和自然一同生活,淡定、宽容。不幸的人则不停得抱怨、不切实际的幻想,灰心、狭隘。幸福的人也许不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不幸的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不幸的人往往就像溺水的人,拼命只想捞到一根稻草。比如Mary,从开始就有一个愿望:她想有一辆车。在她想象当中,有了车就可以到处去散心,好像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买了车之后,反而成了自己的累赘,她开始不断抱怨因为车而带来的麻烦——但她永远只是抱怨、而不去解决问题。从开场时斯汤顿扮演的失眠女人Janet到这个Mary,你就会发现,不幸的人总是本能地封闭起自己,抗拒着这个世界。可能每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向提出像心理医生Gerri问Janet那样的问题:“以1到10划分,你觉得你现在的幸福有几分?” Janet回答:“1分”。Gerri说:“那就是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吧?”——这是一个积极者的态度,而消极者的答案永远是“想要改变太难了”。
再看Tom和Gerri这对幸福的老人,无论季节和气候如何,总是到自家的菜园里忙碌,播种、耕耘、收获,风雨不缀。虽然菜园很小,但在与自然的相处当中,心却变得宽了。迈克o李说,他想“创造一个世界,让你能感觉到四季的更替,感受到主人公呼吸的空气,领悟人与大地的联系,从而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共鸣。”正是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我们能更从容地学习如何享受生活,如何面对自我,以及如何接受自己逐渐衰老的现实。——当然,还有如何接受身边这些不幸的人。事实上,《又一年》这样的电影,正是在展示了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种相处因其平实、简单、又不无节制,而能长久。
一方面,迈克o李并没有使这部电影过于温暖,他不打算建立一个开放的大家庭、去接纳收容那些不幸的人。我想迈克o李一定觉得,只有承认和直面现实才能有力量使自己走出生活的阴影。另一方面,Tom和Gerri家的门又从来不紧闭,因为他们懂得人生依旧失意的人最需要拥抱和聆听。只要世界上还有Tom和Gerri家的餐桌那样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以让人坐一会儿,吃一点东西,说说话,生活还不致于让人绝望,不是吗?
(旧文刊于《普知》,请勿转载。)
/?feed=rss2&#038;p=1981
恰空:音乐是永恒的潮声
/?p=1967#comments
Sat, 13 Aug :15 +0000
<![CDATA[(这篇小文是为友人小裁缝徐戈的时光音乐书长笛专辑《锦念川》所作。一时思绪,乱成文字。)
一些记忆在海底沉睡。起初,它们也会心里偶尔闪过,仿佛无声电影的黑白画面。
我记得,在某一个夜晚,那是二十世纪末的某一个夜晚。女朋友背着她的小提琴,走进就读的艺术学校,到老师那里去还课,为她的毕业演奏会做准备。我站在音乐系的楼下等了一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也许是因为在长假中,校园一片漆黑,显得她所在的那间小教室灯光很亮。光线从窗口洒出来,但照不见我。我也不曾记得她在那晚拉了什么曲子,只是琴声断续从空中飘过来,好像永远不会停。我在黑暗里站了很长时间。
——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这样的记忆实在太过平淡了,它可有可无。即使是我和她在一起的几年时光里,那也是并不重要的一个晚上。湮没在记忆里。它从未召唤过我。
我和这段记忆重逢,已经是新的这个世纪了。在我们分开之后的某个黄昏,我就在一家窄长的碟店里专心挑选着。不知何时,从店里的破音箱里传出一首小提琴曲,是巴赫的《恰空》。那段记忆突然冲我涌来,并且是如此清晰:那栋音乐系的小楼座落在一个坡地上;映照出她身影的屋子是三楼的第四间;我当时背靠着一盏并不亮的路灯,时时仰望着她的位置。如果我愿意把视线角度再调高一些,可以看见天上群星闪烁。
——那个晚上,她究竟演奏的是巴赫、莫扎特还是柴可夫斯基,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段记忆苏醒了,从此它活在我的心里。我开始觉得,音乐给了一切回忆与幻想以生命力,使它们比真实更加真实。只要那个旋律、那个乐句、甚至那几个音符响起,那些看似无意义的时刻就会回来。
很多年以后的一个深夜,我在一片海滩上坐着,身边只有潮声,我重又想起那个并不重要的晚上。它开始变得遥远。我甚至怀疑:那间教室是在一片高耸的悬崖之上;我背后靠着的是一颗倒着生长的树,如果我仰望就能看见它的根须在狂风里乱飞舞。天上闪烁的也不是群星,而是猫头鹰的眼睛。而照亮她身影的灯光,是海洋里偏执的灯塔,故意指引船只无法靠岸。悬崖上传来美好的琴声,就是那首《恰空》,仿佛永远不会停下来。
——记忆就这样变形。在时间里不断变形。我身前的海浪不断地拍打着沙滩,每一次都会卷走很少一点沙砾,把它带入海底,而更多的沙砾被留在岸上。这个并不重要的晚上,就是被海浪选中的沙砾。它是如此普通、毫不起眼,但是在那个旋律、那个乐句、或者只是那几个音符的陪伴下,变得那样特别。
那么,音乐是什么呢,它是永恒的潮声。
【题图摄于2011年7月,意大利五乡地。】
附: dolce小裁缝的博客地址:
/?feed=rss2&#038;p=1967
电影通讯2011
/?p=1950#comments
Fri, 29 Apr :29 +0000
<![CDATA[【选了上半年看的一些新片做小小推荐,在微博上陆续写过()】
人与神(★★★)
Des hommes et des dieux,Xavier Beauvois,2010
阿尔及利亚堤比邻修道院的七位法国修士,96年遭到恐怖分子绑架继而被杀害。牺牲与殉道让人恍若看见最后的晚餐。坚定者在死亡阴影里免除疑惧,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无论未来如何。影像平静和缓。诵经歌声圣洁:除了爱,什么都不存在。他们无法背弃信仰、背弃生活,在此地寻求爱与存在。
从今以后(★★☆)
Hereafter,Clint Eastwood,2010
尽管失去了伊斯特伍德以往劲道,但柔软诚恳令人感动。三组分散人物构成同心圆,圆心是死亡亦是孤独。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可避免是要失落的,透过他人的、亲人的、自己的死亡。影片创造出被死亡宽恕的世界、让每个人都得到祝福。最后的闪前镜头似乎表明,一个只能看见过去的人,终于看见了未来。
挪威的森林(★☆☆)
Norwegian Wood,陈英雄,2010
就像随原著小说附送的写真集。陈英雄说,为了避免俗套的美感,他特意选择了数码摄影机拍摄;并且更换了飞机上的开场,让电影成为开放性的伤口,而并非包裹哀伤的回忆。但是过于抒情与非写实,脱离原著恐怕很难存在。直子之死表现强烈,是我不愿接受。至于角色场景气氛都还算可以看的,有时尚杂志式的美感。
更好的世界(★★☆)
In a Better World,Susanne Bier,2010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悲剧总是由小事件开始,本能与理智的冲突。我们对善的态度往往一致,对恶的态度却绝对不一致。在导演贝尔看来这是悲剧的起源。社会的心智水平和道德程度往往是看对恶的态度。复仇的文化不能迎来更好的世界。我对影片欢乐的结局感到庆幸,虽然有点一厢情愿。
恶人(★★☆)
恶人,李相日,2010
前半细节镜语精彩,后半部略显煽情拖沓,结尾尚好。妻夫和深津演的年轻人,面对大海无路可去。所谓“恶人”出于一个失去宽容而只有欺辱的世界。一个恶意的世界。孤独也许只因他们太普通,普通到没有人想要去真正走近与理解。很爱深津的现身。戏中老人的情节更令人心痛,谁不是“一面承受悲哀一面继续生活”?
又一年(★★★)
Another Year,Mike Leigh,2010
麦克·李的新作,四季为结构,写一个幸福的家庭如何和他们周围不幸的人相处。剧本很难写,平淡只如普通人生的又一年,但是对话(场景)与季节(幕)之间都藏着力。这里没有教育、没有慈善、没有拯救,只是幸与不幸的人如何往来相处。在任何时代和地方这种平实的相处都是最难的。。。
魔术师(★★★)
L&#8217;illusionniste,Sylvain Chomet,2010
《美丽都》导演乔迈七年之作。使用雅克塔蒂的剧本,以他的形象和名字做主角,令塔蒂迷都看到热泪盈眶。影片更多是塔蒂式的伤感,一种不合时宜的伤感,但并不让人沉落,处处莞尔。一阵雨一阵风一场雪尽得诗意。故事是说世界上并没有魔术师,可是它也告诉我们世界本身就是魔术师。
活埋(★☆☆)
Buried,Rodrigo Cortés,2010
属于“点子片”,一个点子撑满全场。全片只有一个场景(沙漠里埋着的棺材)一个人(在伊拉克的美国人)。这种电影给人的趣味是看编剧和导演该怎么办,超过了关心那个角色怎么办。《活埋》并没有实验性,但娱乐性还是有的。很喜欢剧中那个“马克o怀特”的黑色幽默,也算收得住。
大地惊雷(★★★)
True Grit,Joel Coen、Ethan Coen,2010
科恩兄弟的新版直接继承原著,一部审慎的杰作。尽管科恩作品和旧改编版相近,但影片已不再仅仅是快意恩仇,而是描写一位青春少女如何踏入“死亡之地”。在死亡面前:善的与恶的、愚蠢与智慧、怯懦与勇敢、美丽与丑陋,同样可怜。增出的结尾让人忽觉生命转瞬枯萎。
必死剑鸟刺(★★☆)
必死剑鸟刺,平山秀幸,2010
平山秀幸拍得精致,景物服饰礼仪音乐皆有细节之美,运镜剪切亦美。原著来自藤泽周平《隐剑孤影抄》,这本小说集另有《隐剑鬼爪》已被山田洋次拍成。标题是个不祥之名,讲死亡阴影下男子的心情。有时接受一份爱就和去杀一个人一样,动人处不在当场的快意恩仇,而是此后的心底挣扎。
127小时(★★☆)
127 Hours,Danny Boyle,2010
丹尼·鲍尔能化简为繁,用色彩与形式调动观者投入一个即成的事实,叙事已是非常精彩。幻觉、想象和闪回也娴熟得当。鲍尔最终把一场事故上升为命运。如果宇宙中就有一颗陨石在等待着我、如果我从出生就必然要向这条裂缝靠拢,那么终于这一天来到:我生命被卡住了。这个自我拯救的故事不仅仅是励志,而是传递出一种难以置信的乐观精神。这位来自英国的导演把这种精神和美国西部的壮观融合在一起。
————————————————
(部分影片将陆续贴一些评介出来。抱歉了许久不更新。)
星级仍用以前的“三星加星”方式:★★★极佳必看;★★☆推荐观看;★☆☆可以一看;★★★+★十年以上的经典)
/?feed=rss2&#038;p=1950
云之南散记
/?p=1938#comments
Fri, 01 Apr :08 +0000
<![CDATA[by 卫西谛
上一个礼拜飞到昆明,参加“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主场地是在翠湖边上的云南图书馆,住是住在一公里外的部队招待所里。这七八天里,都要从咖啡馆林立的文林街拐个弯、走上衣饰店林立的钱局街去看电影。看纪录片每天短则6、7小时、长则10小时,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和三五个友人(影迷或导演)找个咖啡馆或酒吧扯到深夜两三点归去睡觉。日日如此,小型电影节的气氛就是这么惬意。云之南每两年一次,这回是第5届。前年的时候我来过两天,太阳正好,气候宜人,从黑黑的放映厅看完那些独立纪录片、阳光下面舒口气,有着强烈的不真实感。这回倒好,从影展的第二天起就凄风苦雨,完全不像是个春城的春天,有的纪录片长达3、4个小时,瑟瑟缩缩地看完,不真实感没有了,只好把方才的影像在心里过一遍。无论如何,好东西不断呈现,七个整天看遍两年最好的独立纪录片,值得。
云之南影展有四个放映场地,分竞赛、青年、展映几个单元,也放特邀的东南亚、欧洲的纪录片。每场每个厅大概坐上四、五十人,基本都是独立纪录片的爱好者,对于多数在影院里看大片的人来说如果正巧路过这里,进来瞄上两眼,一定会觉得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前所未见的风景和人群,或许比一切编造出来的故事片都要来得强烈而精彩。只要坐上半天,你也许就能看到这个国家的你看不见的角落、或一种你想不到的人的命运。当然,多数的真相和现实都是沉重的,痛苦的。也有纪录片过于尖锐和真实而惹怒了观众,在放映后规定的导演交流环节,怒斥导演“为什么拍这些给我们看!”——当然,大多数的人都愿意看一部“轻松漂亮”的电影消遣与娱乐,花四十块钱逃避两小时人生可能也是划算的。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部分人却愿意直面沉重痛苦的真实,从中获得感动和勇气。
前不久我还看到有人在微博上发罗曼o罗兰的格言:“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让正在每天瑟缩和兴奋中看着纪录片的我心有戚戚。当然这只是独立电影存在的理由之一。微小的之一。
因为每天观影时间过长,加上每晚都喝一点酒,导致没有随时记录观后感,下面根据记忆写一些小的推荐。(十部都是竞赛单元作品:《算命》、《胶带》、《姑奶奶》因在南京影展看过这次没有重看。)
《阿仆大的守候》 和渊
诚实地说,这部最后获得大奖青铜奖的作品,在观看过程中让我觉得有点漫长。它有时过于平静,缺乏内在的节奏,每个镜头长且均匀,尤其在结尾“一唱三叹”的部分(似乎是林旭东老师说这个结尾也许可以更长)。这里有现场投影的原因,比如黑暗中细节未能充分展示。当然,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它很特别、前所未有,有许多个段落让人感到神奇。按张亚璇的语言说“它让人看到,存在可以何等安宁,又何等深情,将爱及生死一起包容”。阿仆大守着年迈将去的父亲,时间从果园里的苹果渐渐成熟,直到逐个落地。在之后的几天,我心里的这部电影越来越好,这里面没有任何事件,有的只有时间。尤其喜爱开场,阿仆大扛着树、又放下来,说着也许把根砍了好搬一点。人和自然在一起,看得人很定。
《余光之下》 邓伯超
如果不看介绍,无法想象这部纪录片出自一位1986年出生的作者,成熟得令人欣喜。内容是海南客家文化,包括了对一位歌者的访问、以及游神之事的追踪。结构上或许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但已经不错。最后有一段夜间游神的高潮段落,极其震撼,拍摄与剪辑都很优良。
《博弈》 王清仁
作者供职电视台的身份,使得这部拆迁题材的作品,有了两个面向:既有被拆迁者村民们的生活;又有拆迁者官员们的行动。使得这部纪录片非常充实,基本记录了一次典型的征地拆迁的各个方面。其中老年人的状况尤其令人痛心(在今次的云之南上,可以看到许多“老无所依”的悲惨场景)。前半部分中,一位村民在会场质疑官员套话时的发言十分精彩,令现场观众频频鼓掌;在后半部分中,这位抗议的带头人首先被情面和利益放倒,是拆迁中惯用手段;之后他的悔恨和人生一蹶不振,令人唏嘘。
《未完成的生活史》 丛峰
比三个半小时的《马大夫的诊所》更长半小时,记录了甘肃黄羊川一所职业中学里教师的生活,说直接一些,就是在没有指望的日子里饮酒度日。按吴蕾蕾的评论标题是“低级知识分子的酒精生活”。有的人喝酒喝死了、有的人花钱调走了、有的人去了一趟南方回来报告说这里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但日子还是继续下去、并且需要不断地喝酒才能继续下去。我喜爱这部作品,有文学性的因素。四个小时描写了个人和群体的“溃败”,这是当下中国地方生活的缩影。有一个细节对于这部作品也许无关紧要,但对于我而言却印象深刻。一个老师像往常一样、半醉着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下一堂课,百无聊赖地望着外面积雪的山头,喃喃自语:富士山哟。这句脱口而出的话,倒应和丛峰三部曲的标题“甘肃的意大利”。
《生活而已》 魏晓波
魏晓波出生在1983年,这部片子是他的私人影像,拍的是他自己和女友共同的私生活。放映时现场从头至尾地爆笑。晓波说看到自己出现在大银幕上,觉得丑陋不堪、羞愤难当。不过作为观众,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得体”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是恰到好处,男女主人公也坦白而可爱。我想放在所有的国内影像作品里(包括公映的、剧情的),这可能是八零后最能产生共鸣的一部作品,将一代年轻人的处境、状态和心情都拍出来了,因为有谁可以把视角放置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呢?虽然现场有未毕业的大学生说看完“有些绝望”,但是晓波还是展现了生活内部的乐观。插入的野猫下楼梯的一个场景,令我感受到年轻人的生命力。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被拍摄者和作者本人区别开,并想到了洪常秀作品里的自嘲和自省。后来和晓波聊天,他真的最热爱洪常秀。
《众生》 陈心中
关于汶川的记录影像非常众多,《众生》是震后半年进入的,陈心中说拍摄的是人们平静如水的日子下面慢慢愈合伤口的艰难过程。这部作品没有强烈的冲突,只有一种从容的态度,看待这些努力恢复生活的人们。令人动情、也不乏幽默。甚至让人想起阿巴斯拍的《生生不息》。在片首道士回忆512前一夜,说他梦见许多菩萨从山上走下来,走到道观里要在这里歇歇脚,“第二天就地震了”。
《消逝的倒影》 沙青
今年云之南有两部全是空镜头的作品,这部沙青的、还有来自南京的史广智的作品《f》。《f》有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让我很陶醉,尤其是一段中山陵梧桐林荫道的片段。沙青这部却很日常、很自然,由旁观、眺望、窥视组成,可以自由地徜徉其中,所谓“隐秘的庸常”。当然,也让我想起阿巴斯拍摄的《五》。
《猪脚 葡萄酒 死亡迅速》 毛晨雨
毛晨雨对我来说既亲切可是也很神秘,他的知识体系我很难进入。但这一部“稻电影”(晨雨对自己作品的称谓)让我觉得诗意盎然,不仅是影像上的,还有关于死亡这个命题的。
《危巢》 季丹
王小鲁对此片评说“直接电影的魅力远未被穷尽……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深思考”,我确实很认同。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尽管在前半部分,我会被来自现实的痛苦深深折磨,同时难免抱怨没有新意。但后半部分,原本只是写实的“生活之难”,拔升为“人性之难”、“伦理之难”,这种“艰深思考”令人席卷其中。
《两个人的村庄》 查晓原
同样是一部非常传统、非常人文的纪录片。两个残疾的老人生活在无人问津、只有沙尘经过的地方:只有两个人的村庄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生命的坚韧、欢乐、凄苦和哀痛,各种情感搅拌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过目之后久不能忘怀的作品。
Ps:在青年单元里:《恋曲》、《罗汉》、《f》、《火星综合症》等都是独树一帜的作品,不及细述。
/?feed=rss2&#038;p=1938
我的2010年度十佳电影
/?p=1929#comments
Fri, 31 Dec :09 +0000
<![CDATA[年度节目,个人所选。祝大家新年愉快!
弟弟,山田洋次
鱼缸(Fish Tank),安德里亚o阿诺德
夜与日+夏夏夏,洪尚秀
我是爱(I Am Love),瓜达格尼诺
电影社会主义(Film Socialisme),让-吕克o戈达尔
诗,李沧东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大卫o芬奇
四头狮子(Four Lions),克里斯托弗o莫里斯
影子写手(The Ghost Writer),波兰斯基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维斯o安德森
点击有更多.
/?feed=rss2&#038;p=1929
社交网络:混蛋的孤独
/?p=1919#comments
Fri, 17 Dec :12 +0000
人类世界大概有两种引力。一种是万有引力,让你可以站在地面上行走,但不让你飞起来。一种是社交引力,让你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但不让你自由。后来人类有了飞行器,总算飞起来了;要想获得后一种自由,似乎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变得孤独。
我不准备就大卫o芬奇为“Facebook”创始人马克o扎克伯格拍的这部名为《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传记片谈论更多,在最近的美国“节奖季”上,它获得了太多肯定。芬奇的电影风格有一个不争的趋势,就是叙事越来越主流化(而这个剧本的对白写作也确实非常有力)。我看的时候,觉得稍有意外,是故事核心方面。招贴宣传语上写着“You don&#8217;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乍看貌似一部描写“人际关系成功学”的电影。你看,“你有5亿个朋友,怎么能不树几个敌人呢”,闻上去有点“权谋的味道”,中国人太熟悉这一套了。没想到美国人很简单,美国的年轻人太天真了,即使风格黑暗如芬奇这般的导演,这个电影拍出来是一则“童话般”的诉讼而已。
一文不名的大学肆业生、转眼成为市值百亿的公司总裁,而整个过程看起来就是喝着啤酒写写代码、一边办公一边过暑假,这太童话了。所谓“童话”就是两套东西:灰姑娘嫁给王子、穷小子成为国王。就马克他后来的合伙人、Napster的创始人之一肖恩o帕克说的:现在,是世界听我们年轻人的时候了!
电影里的“Facebook”公司根本不是蜘蛛巢城,勾心斗角更是少的可怜,和马克o扎克伯格相比,其它的几个配角形象都有小丑的成分,他踹掉那些朋友或者合伙人,看起来合情合理。某种程度上来讲,芬奇维护了他的主人公(不论这个角色距离真实有多少距离)。芬奇的电影从《十二宫》到《本杰明的奇幻旅程》再到《社交网络》,影像越来越节制,剪辑越来越有秩序感,但是他保持着自己的标志,在色调上保持“必要的黯淡”——还有他的主人公不属于大众社会,而属于自我的个人王国。抛除一切也要用半辈子去追查和自己无关的连环杀人狂的小记者、一生都在倒着生长的本杰明和还有一意孤行的马克o扎克伯格都是如此。电影里的马克表现得对荣誉、金钱、世俗的成功都很淡漠,他只想做一件“大事”给别人看,做给整个世界看——他始终要成为自己社交网络的中心。
《社交网络》写的是一个天才和几个小丑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芬奇对扎克伯格有深度认同,这个认同是建立在一个情感基础上:认同他的孤独。影片最后一个女生对马克说“你不是混蛋,你只是想成为一个混蛋。”这让这个电影远离了社会学、来到心理学范畴。这是一个必须要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年轻人,这是新世纪网络时代的叛逆英雄,而这个英雄不仅有不屑世俗的一面、而且有可怜脆弱的一面。电影在密集精彩的对白之中行进,但我们没有能更深地进入(电影里的而非真实的)“马克o扎克伯格”的内心,没有能更具体地面对他的情感世界。也许芬奇刻意为之?Facebook本是一个分享自己隐私、窥视他人隐私的站点,而他的创始人却始终遮掩着自己,远离我们。
从电影来看,我们知道,扎克伯格是因为被女朋友甩了,经过一番辗转、开创了“Facebook”。而“Facebook”里最关键的一项功能,是你可以填写、修改自己的“情感状态”,让别人知道你是单身还是有伴,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准确”得交往自己的朋友。《社交网络》最动人的一幕也正是落在“情感状态”上,拥有五亿用户的马克o扎克伯格坐在荧幕前,想甩掉自己的前女友发送了“好友申请”,然后孤独地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网页,等待对方的通过。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天才的自信、而是一个混蛋的孤独。一个离开自己王国的普通年轻人。
ps:从《鱿鱼和鲸 The Squid and the Whale》开始,Jesse Eisenberg成为我非常喜欢的新生代好莱坞演员。
/?feed=rss2&#038;p=1919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