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售骨髓炎

母亲欲卖器官换救命骨髓
星期 二 _B02都市新闻·昆明_春城晚报_云南网
第B02版:都市新闻·昆明
第A01版第A02版第A03版第A04版第A05版第A06版第A07版第A08版第A09版第A10版第A11版第A12版第A13版第A14版第A15版第A16版第A17版第A18版第A19版第A20版第A21版第A22版第A23版第A24版第A201版第A202版第A203版第A204版第A205版第A206版
昭通籍维和战士6岁女儿身患重症 母亲欲卖器官换救命骨髓
&&&&父亲的部队送来了近3万元的捐款&&本报记者&周明佳&摄
&&&&本报讯&&寒假将至,很多孩子正在忙于准备期末考试,然而刚上小学1年级的6岁女孩陈卓,却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每天靠输抗生素、血小板艰难度日。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家住昭通市镇雄县,1个月前患上了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莫名其妙患病&&&&记者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病房内看到了陈卓,因为感染,她左边的脸颊高高肿起,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她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打着吊针,虽然一直在发高烧,但她再难受,也不跟妈妈撒娇。&&&&陈卓的妈妈郑静告诉记者,1个月前陈卓发高烧,家人带她去医院打针,但注射完毕后她身上的针孔不会愈合,周围还出现了青紫块,接着小腿上就出现了出血点。郑静和丈夫立刻带着孩子到昆明来检查,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女儿的身体一直很好,平时最多只是感冒着凉,一个月前我还带她做了一次血检,结果一切正常。先前也没有任何征兆,不知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个病。”郑静说。&&&&部队官兵献爱心&&&&陈卓的爸爸陈文振是一名士兵,曾两次参加维和部队的出征,刚从黎巴嫩回国不久。陈文振所在部队听到了陈卓得病的消息,立刻动员了全团官兵捐款献爱心。昨天下午,团长聂学政一行从玉溪赶来,将28733元捐款交到了陈文振夫妇手上。“陈文振是个好战士,是我们团里的尖子。战士们知道了这件事,心里都很难过,踊跃地捐款,向战友伸出援手。”&&&&只能躺在病床上&&&&“孩子原来最爱艺术,跳舞跳得最好,也很爱唱歌。”郑静说,陈卓现在只能每天躺在病床上,“她说她想出去走走,可是因为生着病,哪都不能去,她脚上也没力气,就只能成天这样看着窗外。”郑静眼里含满了泪花。&&&&得知孩子生病,陈卓的班主任邹老师也特地来到医院看望小陈卓。“陈卓在学校里非常听话,经常帮老师做事,学习成绩也很好。有一次她生病,四五天没来学校,照样考了90多分。”邹老师说,“平时她和同学们的关系也非常好,她这次生病没来学校,同学们经常问我,陈卓什么时候回学校。这么好的孩子,我和同学们都很想念她。”&&&&陈文振的战友告诉记者:“我们前几天来,孩子的脸还没有肿,长得非常漂亮的一个小女孩,今天来我都认不出来了。”&&&&等待骨髓配对&&&&陈卓的病,最怕的就是口腔感染,但她现在口腔已经感染,每天都要输抗生素来消除感染。“有时候4个小时就打一次针,有时候6个小时,白天黑夜都在打针。”看着女儿可怜的模样,郑静再一次流下了泪水。“现在必须等孩子不感染了,才能进行骨髓移植的手术,我和她爸爸都抽了骨髓进行配对,过几天才会出结果,如果配对不成功,只能在中华骨髓库里寻找。”&&&&高昂费用无力承担&&&&住院以来,陈卓每天的花费在1000元左右,最高时要4000元。“我们现在已经花了六七万元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农村,没有多少能力来支持我们。医生说一旦做手术,最少的花费也在30万元。”高昂的医药费却阻止不了郑静救女的决心,“我宁愿卖我的器官,也要救我的女儿。”&&&&记者离开时,看到陈卓眼角挂着一颗泪珠,希望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尽快好起来,也希望好心人给她一些帮助。&&&&本报记者&申时勋&王劲松&&&&实习生&黄思源
我给文章打分
在线留言&&&&
热点新闻排行榜
关键词扩展阅读:热点:&&&&&&
山东卫视《说事拉理》 不要再抽我的骨髓了
  8月17日晚,山东卫视《说事拉理》节目播出了一个关于骨髓移植过程中发生意外引发的事件。此前,不少媒体在新闻中报道过这一事件,但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造成如今的结果呢?
  早上8点多,志愿者李春玲正躺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床上等待抽骨髓,救助一个远在江苏徐州的一位白血病患者。42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川玲在徐州市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层流无菌病房等待新的干细胞植入,她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守候在病房外,他们已经为此等待了2个多月。
  采集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共采集了115毫升的混悬液后,血细胞分离机发出了空气压力警报,机器出现了故障,导致采集不得不中止。然而,志愿者李春玲却不愿意进行第二次采集。由于时间紧迫,中华骨髓库云南分库还是决定先把已经采集好的115毫升混悬液送往徐州。
  7月21日深夜,经过中华骨髓库云南分库的李爱华主任反复劝说,李春玲终于同意再次采集,但同时提出了六个条件:昆明当地新闻媒体向她道歉;中国造血干细胞云南省分库做出书面道歉;以及补偿经济损失5万元等。
  7月22日上午,当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却接到了李春玲的拒绝——她又反悔了,坚决不愿意再捐献骨髓。
  近日,徐州第二人民医院给我们记者传来了好消息,虽然王川龄体内植入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够,只达到了正常数量的三分之二,但他的身体里现在长出了新的细胞。这位历经坎坷的白血病患者终于有救了。(责任编辑:周静)
11-08-18·
11-08-12·
11-08-12·
11-08-11·
11-07-27·
11-07-22·
11-06-04·
11-05-19·
09-11-11·
10-09-06·
黄晓明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需要改变。……
杨丽萍提菜篮逛车展 时尚与村姑仅一线之隔…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娱乐·大视野
娱乐大事件
高清影视剧
影讯&&& 电视节目
今日焦点关系:
已有58,329人关注
“我问:智慧还在不?你曰:女子无智慧,德也……
刘涛微博晒孩子照片,女儿清秀儿子可爱……
近期热点关注您的位置:>
养女患重病卖地也要治 亲妹骨髓合适盼伸援手
10:35来源: 广州日报
新闻摘要: 家住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古屋村吴屋村民小组的22岁姑娘吴进妙去年9月体检查出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医生说,治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方法之一是移植配型的骨髓,这种合适的骨髓在至亲身上的几率最高。
图为吴进妙与亲生母亲及养父母一家合影吴进妙与养父(左一)、继养母(左三)、二姐(左四)、亲生母亲(右一)在一起。
大洋网惠州讯(广州日报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何运平 黄蔚宏 杨建业摄影报道)家住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古屋村吴屋村民小组的22岁姑娘吴进妙去年9月体检查出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医生说,治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方法之一是移植配型的骨髓,这种合适的骨髓在至亲身上的几率最高。可是,吴进妙正巧是一个养女,养父吴天生22年前从在村里一间砖厂打工的外地人手中抱养。如今砖厂早已不存在,茫茫人海,去哪里寻找养女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
卖地也要给养女治病
吴进妙在深圳市龙岗区一家工厂打工,去年9月她初想跳槽到另一家工资比较高的工厂。进厂之前体检,竟然结论是她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花完几十年攒下的积蓄并向亲戚借了几万元给女儿治病后,吴天生夫妇又把自家旁边一块80平方米的祖传土地卖了,换来了12万元救命钱。“为了救女儿的命,卖块地算什么,到时没钱连房子也要卖。”继养母廖锦香斩钉截铁地说。
医生说,从至亲的人身上找到配对的骨髓进行移植治疗,治逾几率要高于其他人。可是吴进妙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一个家5个姓。吴天生第一任妻子没有生育能力,22年前年过四十的他考虑到年老时没人照料,就经人介绍到距村里不远的杨屋砖厂抱养了吴进妙,后来又抱养一个儿子。2005年养母病逝,2007年养父娶回了离过婚的廖锦香,廖锦香带来了一个10岁的亲生儿子。最要命的是,吴天生当年没问小孩父母姓名。他只记得当时的杨屋砖厂的工人多是四川邻水人。
千里寻亲悲喜连续剧
去年11月中旬,廖锦香从曾在杨屋砖厂工作过的四川邻水人老雷那里打听到,吴进妙的父亲可能是他当年的工友郑良民,家在邻水县袁市镇。惠阳区公安分局古屋派出所帮助查到了郑良民的资料,在袁市镇有7个。经老雷认照片,住袁市镇金堂村的正是当年在杨屋砖厂工作过的工友郑良民。
去年11月17日,从医院出来的吴进妙来到四川邻水县袁市镇金堂村,郑良民此时却在福建省晋江市一家鞋厂工作,吴进妙又来到晋江市,终于见到了郑良民夫妇。但是,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一看,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郑良民夫妇虽然最后证实不是吴进妙的亲生父母,但他们认她做干女儿,时不时打电话问候。去年12月中旬,郑良民打电话给廖锦香,告诉她当年杨屋砖厂有3个小孩被人抱养,在他的指引下,廖锦香找到了当年杨屋砖厂的负责人“苏老头”。“苏老头”记得杨屋砖厂一个姓吕的工人曾把一个女婴给人抱养走了,随后提供了老吕的电话号码。老吕告诉廖锦香,他并不是女婴的父亲,当年他从四川邻水把女婴抱到了淡水,之后转手给别人收养了。老吕帮助找到了当年那个女孩的亲生母亲吕继英的电话。当时,吕继英在浙江温州帮大女儿带小孩,联系上后,吕继英通过网络看到了吴进妙的照片,心里很肯定:这就是自己被抱走的女儿。去年12月底,吕继英来到深圳,当天早上就赶去医院看望了吴进妙。亲子鉴定结果,吕继英就是吴进妙的亲生母亲。吴进妙扑进母亲怀抱,连旁边的养父母一起,四个人都哭了。
残疾二姐表示要用命换四妹命
吕继英生有5个女儿1个儿子,吴进妙排行老四。吕继英的二女儿、三女儿都在惠东吉隆打过工,吕继英曾跟她们在吉隆生活了好几年,后来才到浙江温州给在那里打工的儿子带孙子。“同在惠州几年,也不知道她就在淡水啊,实在对不起她啊!她爸去年4月患病去世了,要是他还活着,不知有多开心啊。”
今年春节吕继英赶来淡水,与女儿及养父一家过年。过完年后,吕继英一边打散工一边照顾回家休养的女儿。同时,她分别给4个女儿打电话,要她们尽快来广州做骨髓配型检测。今年1月,吴进妙的弟弟(在浙江)、大姐(在重庆)、三姐(在惠东)和母亲,与吴进妙到广州南方医院做了骨髓配型检测。希望之火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浇灭。大家最后将希望集中在身有残疾的二姐和还没检测的妹妹(在广州)身上!
二姐巫小琴生活在四川邻水,生下来身体就畸形,如今27岁了,只有1.4米高,被评三级残疾。她与残疾丈夫现育有2个女儿。听到四妹找回来了,她与丈夫高兴极了,当听说四妹急需骨髓配型,他们又焦急得隔几天一个电话问配型成功没有。最后轮到她了,尽管有人告诉她和丈夫,身体残疾抽骨髓可能会影响身体,她还是说:“即使用我的命来换四妹的命,我也愿意。”4月8日,巫小琴抱着1岁多的小女儿坐了28个多小时的长途大巴到达淡水,途中自己晕车呕吐不已,女儿也感冒发烧,但也没有一丝打退堂鼓的念头。
巫小琴和巫小妹的骨髓配型结果出来了,巫小妹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吴进妙:“姐,你和二姐的骨髓相吻合!”“哇,老天有眼,我们的女儿有救了!”廖锦香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各界关注时意外又发生了
骨髓移植手术需要30万至50万元。惠州《东江时报》发出报道后,深深打动了惠州市各界爱心人士,并纷纷捐款救助。惠阳区义工团、古屋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惠阳区慈善总会近日向吴进妙资助了近15万元善款。惠阳区义工团会长吴惠娇还准备派专车送吴进妙去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同时还计划组织义工到医院照料,将继续多方为其筹集善款,帮助吴进妙渡过难关。
但是,就在将进行手术时,谁也没想到的一个意外还是发生了。
原来,二姐巫小琴和小妹一起与吴进妙进行了骨髓配型检测时,结果显示两人骨髓有80%吻合,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但小妹因为怕打针,打电话时就没告诉吴进妙。因为80%吻合仍有可能出现排斥的情况,加上考虑到二姐巫小琴身体的状况,为了安全起见,家人说服巫小妹再做一次检测,结果显示竟与吴进妙的骨髓100%吻合,移植骨髓后出现排斥的几率极低。廖锦香和吴天生去了3次广州,对巫小妹和她的男朋友小叶做思想工作,最后他们同意从广州到深圳进行移植手术。
5月16日,巫小妹与小叶一起赶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体验,体检报告称巫小妹身体健康,可以进行捐献骨髓的手术。就在医院制定手术方案时,巫小妹却突然不见了。
廖锦香说,她跟巫小妹商量过,让她辞去广州的工作,在手术前休养好身体,并会承担她在手术期间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补偿误工费。谁知,午饭后廖锦香等人返回淡水,而巫小妹和小叶也在当天下午返回了广州。
昨天记者致电巫小妹,她的同事称她休息没上班,记者没能与她取得联系。她的男朋友小叶接电话时说,“都愿意去做骨髓配型检测了,不会说不愿意捐。毕竟是亲姐妹嘛。”但对骨髓移植手术的风险,廖锦香跟他讲的与在医院医生说的手术步骤有出入,所以他开始担心巫小妹移植骨髓后的身体健康问题,加上之前有很多事情廖锦香答应好安排,事后没有兑现,让他没什么信心让女朋友捐献了。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没安排好,小叶并没有明说,廖锦香也称自己一头雾水。
“不管什么误会,我们都愿意解释清楚,希望巫小妹能尽快答应移植骨髓,现在是救命要紧啊。”廖锦香说,“他希望我们能保证手术万无一失,捐献骨髓一定对身体没有影响,但我们不是医生,怎么保证呢?”(编辑: Tiny)我要评论
一键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赞助商链接花季少女骨坏死无钱救治 父亲:我要卖骨髓(图)
花季少女骨坏死无钱救治 父亲:我要卖骨髓(图)
  日06:35  北京娱乐信报
页面功能&&【】【】【】【字体:&&】【】&【】
为女儿梳头时,父亲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一张白净柔嫩的脸,大大的眼睛,柔软的头发梳向一边……昨日上午,花季少女刘玉兰静静地躺在煤炭总医院影像科的病房内,暖暖的阳光穿过窗户,照耀在她的床头。  这个年仅16岁的美丽姑娘也许还不知道,她和父亲从江苏老家借来的5000元医药费早就花光,而医院也已为她垫付了一万多元的治疗费;她也许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治疗至少要花费三四万元,出院后康复治疗的费用也几乎是个天文数字;而她更不知道的是,为了给自己治病,父亲辗转托了好多人要捐出自己的骨髓和肾,目的仅仅是换回女儿巨额的治疗费……  大量服激素多处骨坏死  昨日上午,玉兰的父亲刘小亭――江苏省江阴县印染厂一位普通工人,向记者讲述了女儿的不幸遭遇。  玉兰是刘小亭的长女,她13岁时患上肾病综合症。从那以后,陪伴她的不再是自己酷爱的书本,而是没完没了的中药、西药、点滴,还有无法正常排尿的痛苦。  江苏一家医院对玉兰开始了激素治疗,大量的激素使病情迅速得到缓解。可是到了今年4月,玉兰开始嚷嚷着左肩和双腿疼,后又发展到全身多处疼痛。心存疑惑的刘小亭把女儿送到医院检查――因为大量使用激素,玉兰的全身多处出现骨坏死!  漫漫求医路遇到好心人  收到骨坏死的“通知单”后,刘小亭又开始四处打听着哪里能治疗这种“怪病”。有一天,在一位医生的推荐下,他找到了健康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绍的正是煤炭总医院治疗骨坏死的医生――王成纲。  带着殷切的希望,刘小亭砸锅卖铁后又和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带着女儿踏上了赴京的漫漫求医路。  “我们这一路尽遇到好人,来北京后也尽是好人帮助……这孩子命大、福大啊……”说着,40多岁的刘小亭眼里闪烁起泪花。  12月9日,刘小亭和玉兰终于来到了北京。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下车,同车的两位热心小伙子就开着自己的车把父女俩送到了煤炭总医院。当时,刘小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和电话。他告诉记者,好心人是浩材家具北京有限公司的范伟和周正。到了医院后,玉兰父女发现医生和护士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而医院还免去很多费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都不知道怎样来感谢他们”。  为救女儿父亲愿卖肾  采访中,刘小亭帮助女儿解了一下小手,随后又从抽屉中拿出一把塑料梳子,笨拙地帮女儿梳起头来。玉兰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要梳通它对刘小亭来说可是一件难事,梳了两下后,玉兰就皱起了眉头。后来,刘小亭索性扔开梳子,把自己的手指当成了梳子。  梳好头发后,护士把床调高,小玉兰一只手腕输着液,笑意盈盈地和记者开始聊天。她说,自己刚来的时候,几乎全身的骨头都在疼,经过两次手术后,疼痛减少了。她说,病好以后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再次走进课堂。  采访结束后,刘小亭随记者走出病房。他急切地拉着记者问:“你们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到哪里可以捐骨髓、捐肾?我不要太多的钱,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病就行!”  据玉兰的主治大夫王成纲教授称,骨坏死病例50%以上是因为使用激素过量引起的。他表示,他们医院目前在国内独创了一种高科技治疗骨坏死的方法――介入综合治疗法。一般来讲,病人手术后就能使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关节的活动范围也能够增大。王成纲大夫表示,虽然小玉兰目前的病情恢复很快,但还需住院一个多月后才能出院进行康复治疗。  玉兰还缺四万医疗费  作为北京市最早一批非典定点医院,煤炭总医院的名字曾为北京市民耳熟能详。该院院长王明晓说:“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但我们更希望医院的行动能得到社会更多人的响应和支持,希望小玉兰在更多人的帮助下早日恢复健康。”  煤炭总医院影像科主任曾庆玉表示,小玉兰出院前至少还需要3万到4万元的治疗费,出院后也需要很大一笔钱进行康复治疗。而目前医院全面复诊没多久,财务也很紧张,所以他们一方面发动院内职工来捐款,另一方面计划设立一部捐赠热线,发动社会各界来为小玉兰献爱心。  记者离开煤炭总医院时,正是医院开午饭的时间,刘小亭端回的是一碗大米粥。王成纲大夫说,自从入院后,他们爷俩就是一天三顿粥,说了多少次让他给孩子加点营养,可为了省钱他们还是喝粥。  信报记者张薇  
页面功能&&【】【】【】【字体:&&】【】&【】
-- 给编辑写信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关连接
(11/12 10:50)(11/11 11:41)(11/11 08:43)(10/27 09:58)(10/27 09:34)(10/20 10:03)(10/17 11:20)(10/17 09:23)(09/27 01:43)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紧急提醒: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请小心一个刚流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精品专题推荐:“卖卫生巾救女”父亲失联是去做骨髓配型_新华每日电讯
“卖卫生巾救女”父亲失联是去做骨髓配型
日 09:34:2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字号 】【】【】【】
  据新华社成都10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董小红)穿裙子戴假发,10月9日,来自四川南充32岁男子王海林男扮女装,在成都街头摆摊卖卫生巾,为患有白血病的女儿筹集医药费。王海林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10日,全国各地的好心人开始向王海林公布的账号捐款。王海林称,他一天就获捐41万余元。
  事情在这时发生“急转”。
  11日,在女儿最需要接受治疗的时候,王海林却突然带着巨款离开成都去了济南,一度曾经联系不上,引发网络舆论对王海林的质疑和猜测。
  对此,王海林回应去济南是给女儿做骨髓配型。王海林说,获得41万余元捐款后,他就动身去了济南,希望在女儿原来检查的医院做脊髓配型,但由于在路途中的客观原因,没能与外界联系,才被人误解。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髓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