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能聊聊跟抑郁症的人聊天需要注意什么,?

已经两天没更新了,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有些懒惰。

在安静的房间,要么睡懒觉发呆,要么打游戏。好像时间静止,没有什么期待的或者要忙的,唯一的工作写文章也被我一拖再拖。那种吃饱饭连夜打游戏的感觉甚至让人上瘾。

这种废柴生活,有的人羡慕,而有的人感到害怕。

他们说不能一个人独处太久,结局要么就是爱上孤独,要么就是碰上抑郁。

我确实很享受这种一个人的生活,有时候人多了甚至会觉得有些吵闹,自由自在,真的挺好的。但也并不至于患上抑郁症那么严重。

抑郁这个词最近几年特别火,据说,至少三成的人有轻微的抑郁症状。我还是想不通,是现代的年轻人太过感性,还是这个世界不太温柔。

最奇怪的是,那些说自己可能有抑郁的人们,一没有破裂的感情历史,二没有失败的生活打击,无缘无故就生病了。

前几天联系一个朋友,她也提到自己好像患上了抑郁,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感兴趣,烦躁,暴脾气,收到微信消息也会觉得厌烦,不开心。

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没有任何理由,你说奇不奇怪。

网上很多案例已经证实了抑郁的严重性,但大部分人其实即便发现了自己的症状,也不会说出来,怕被笑话,怕不被理解,也怕没人在乎。

于是低落心情越来越严重,错过最好的治愈时期。

去年有个女孩私信告诉我自己可能生病了,我建议她去咨询心理医生,毕竟这方面我也不是了解很多。可她不太想去,原因也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她甚至觉得咨询心理医生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我告诉她咨询心理医生并不证明你病了,你可以把心理医生当做朋友,去讲述自己的情况,寻求帮助,换句话说,找个朋友诉苦。

毕竟很多事情,埋在心底会发霉,需要定期去清理。

后来她还是去了,情况也慢慢有了好转。

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你感觉自己有抑郁,只是因为你很久没和别人分享心底的那些发霉的坏心情,导致你开心不起来。

当然,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是万幸,但如果更严重应该怎么办?

有无数个读者咨询我关于抑郁症的问题,这也让我倍感无力,因为这方面我没有任何经验能帮到他们。我唯一能告诉他们的是:“多出去散心,多和朋友聊天,早睡早起,不要总是想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事情。”

但这些话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人们并不擅长处理自己低落的心情,或者说并不擅长和自己相处。

比如说我吧,除了偶尔朋友来做客,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大的社交圈,一直是独处,那我为何没有患上抑郁?

我是没有感情生活?是我没有社会压力?还是说我是个无脑的人没有感情?

只是因为我知道,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心情。

生活压力有,但光想会有解决方法吗?那就走一步看一步,都要慢慢来,比昨天多努力一点就好了。

失败的感情有,但没人爱就该自暴自弃吗?合不来就好好告别,继续等下一个,又不是没人爱。人家都不爱了,多愁善感有毛用。

破心情有,但埋在心底有用吗?找个朋友痛快喝一晚,喝醉后全部讲出来,要么换个地方呆几天,回来生活还得继续。

你是一个成年人,就算你难过的要死,也没人在乎,第二天的生活还得继续,所以你需要学会处理那些砸碎的破心情,想办法去消化它们。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才会被“抑郁”这个魔鬼缠身。

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丢脸的,你也并没有什么过错。你完全可以寻求周围亲朋好友的帮助,我相信,他们一定愿意拉你一把。

也希望你周围有这种情况的话,你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鼓励,去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抑郁这个东西绝对不能轻视。

记住一句话:“你没有生病,你只是心情低落。”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文章来自公众号:遇见阿叔(aybek656)

一个喜欢文字的95后射手座

抑郁症的发病率远高于人们的想象:

中国约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系统就诊人数仅占8%,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约20万人。

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它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

今天让我们客观的聊聊抑郁症这件事。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失去生命力(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

三低(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

包含反应及联想速度变慢,言语减少及语速迟缓,回避日常生理及社交需要,记忆及注意力障碍,空间知觉及身体协调障碍。

三无(无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

包含对于一切事物兴趣的丧失。

三自(自责、自罪、自伤或自杀)

躯体症状(非典型症状):

严重的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不明原因的疼痛,各脏器的不适,神经功能失调等。

抑郁症不是一种可耻的疾病,实际上,任何心理与精神疾病都不可耻。

抑郁症必须由专科医生来确诊。

一方面,请不要擅自为自己贴上标签,说我得了抑郁症

另一方面,一旦确诊,也不要相信只要靠自己的信念就可以自愈。

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就是不开心吗,不是内向孤僻,抑郁症患者并非矫情,他们并没有夸张自己对于抑郁情绪的体验。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歧视,自我攻击,自我否定,比你想象的更为严重。

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有自杀倾向。

但抑郁症的治愈过程中,往往需要身边所有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的支持。

抑郁症患者时常会体会到更深的孤独感,因此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陪伴尤为重要。

一些意志力强大且并未达到重度抑郁的患者,往往会因为病耻感,在生活中伪装快乐。

他们往往看起来具备更强的社交能力,更为开朗。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国人对于抑郁症的歧视和误解,让他们认为自己的患病是羞耻的不可告人的

当我们路过发热门诊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带起口罩,这并没有错,对于疾病的恐慌是我们保护自己的天性。

但面对发烧的患者,我们并不会轻视和歧视,因为我们知道发烧这种症状可大可小,但引起发烧的大部分疾病是可以被战胜的。

同样,面对郁郁寡欢的抑郁症患者,我们也应该抱有重视并且鼓励的态度,因为抑郁可能是轻度也可能变得严重,但它同样是是可以被治愈的。

为什么有人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目前发作原因不明。

已知可能与药物滥用、突发事件的应激反应、激素、神经递质、基因易损性(即遗传)等有关。

抑郁症的发病,与个人的意志力、抗压能力、性格、心理建设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应当怀有更多包容。

一、必须求助精神科及心理科医师。

1. 鼓励患者进行就诊;

2. 谨遵医嘱和诊疗方案;

3. 按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咨询疏导。

二、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不要轻视、忽略和误解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偶尔不开心,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开心这种情绪。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你开心一点,就好像你对一个骨折患者说,起来运动运动比较健康一样。

药物的起效可能需要两周乃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更为耐心的劝导和等待。

一些你应该和不应该说的

对于抑郁症患者,你绝不能说出口的话和抱有的想法:

× 你这样对得起你的父母、家人、朋友吗?

× 你吃好喝好的还会抑郁吗,挨饿受冻的那些人怎么没事?

× 你看起来每天开开心心的,还能抑郁?

× 丢不丢人啊,多大人了还悲伤春秋的。

× 那些心理医生都是骗钱的,自己调节调节就好了。

× 不就是心情不好吗,想开点呗,没啥事过不去的。

当你希望帮助抑郁症患者,

你应该采用的说话方式:

你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放弃自己,我们都非常需要你。

能够坚持到现在,你已经非常棒了。

现在的所有状况都不是你的错,不要自责。

这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不要苛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

你不脆弱,你不是懦夫,我很理解你现在有多难,但是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陪伴你。

按时吃药非常重要,我会一起陪着你,提醒你,帮助你度过这一段。

请不要对我说谎,你可以信任我,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我愿意听。

你可以被治愈,它就跟感冒一样,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抑郁症患者病程中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作为抑郁的一种症状,同时也导致抑郁或使抑郁症状更加严重,它们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抑郁症患者罹患的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就是失眠。失眠带来的痛苦,可能并不亚于抑郁带来的

缺少睡眠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意志、行为障碍,使他们的身体更疲惫,行动更迟缓,同时也非常不利于抑郁的治愈。

失眠症也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不是仅仅吃安眠药就可以康复的,它同样需要医生的介入和家人的理解与帮助。

抑郁是精神的感冒,它很常见,也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它可以被治愈。

在我国,抑郁症知识的普及,与睡眠障碍知识的普及相同,正处于萌芽状态。

作为医疗机构,我们迫切的希望它能受到公众的重视

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抑郁症患者,请你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和家人、朋友的帮助,在康复的道路上,你绝不是一个人在前行。

一起来聊聊抑郁症:身边人抑郁怎么办

09:44:00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的活动口号是:一起来聊抑郁症。世卫组织解释说,活动的核心在于强调谈论抑郁症很重要,这是疾病恢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家人、朋友、医护谈论,或者在学校、单位、公共场合、新闻媒体、博客或社交媒体上谈论,都能帮忙破除抑郁症的污名,最终使更多的人主动寻求帮助。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等表现,持续两周以上,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通过调节心情、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摆脱,就说明对方可能患了抑郁症。对于他们,世卫组织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鼓励患者寻求专业人员帮助,主动陪他们就诊。第二,要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一种性格弱点。如果对方表现脆弱,不要责怪他“不要这么没出息”或劝她“想开一点”,而要说“把你内心的感受告诉我”。第三,亲朋好友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向患者清楚表明你想帮助他,主动提供支持。可以说“跟我说说你的情况”,不要说“你有什么好抑郁的”。第四,帮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采取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模式。鼓励患者经常运动和社交。第五,压力可能使抑郁症恶化。鼓励患者关注积极面,如果对方有消极言行,不要质问“你为什么这么脆弱”,而是告诉对方“跟我说说你的经历和苦衷”。如果患者有自残念头或行为,不要将他们单独留下,及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同时拿走药物、尖锐器具等。第六,好好照顾自己,尽量设法放松并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目前,政府、精神卫生机构、科研院所、跨国企业等都纷纷推出抑郁症或自杀的求助体系。比如,北京回龙观医院开设的“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或010-),自2002年开通以来,接听了25万人次的来电,其中高危来电达9000例,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中科院心理所正在为心理危机求助开发提供自助型干预和服务的软件系统。美国苹果公司在手机的语音控制系统中植入程序,当收到“我想跳桥”“我想开枪打死自己”等信息,它会给出自杀热线的号码,还会问“需要我帮你打给他们吗”。各大高校也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和热线。如果自己或身边人出现心理危机或自杀念头,可以求助上述机构或热线,或直接到大型精神专科医院求助。▲

关键词: 抑郁发作;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重度抑郁;认知行为疗法

  • 但比高患病率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就诊率和治疗率都很低,据了解,患有抑郁症接受治疗的人不到一半。”  后来熟悉了以后,小慧曾挽起袖子给谭忠林博士看过手臂上的伤痕,两只前臂上密密麻麻的横向疤痕,大大小小加起来有20多条。

  • 新西兰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称,女性或许不是唯一遭受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的群体,一些男性在伴侣生产前后也饱受抑郁和压力困扰。据路透社2月17日报道,新西兰研究人员发现,在参与测试的近4000位男性中,约6%会在其配偶处于孕期或生产九个月后抑郁症状加深。

  • 双相抑郁症和抑郁症不同,所谓双相抑郁,指的是患者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症症状,是一种能够引起患者心情大起大落变化的疾病。 周伯荣建议,但孩子出现这些情绪表达时,家长要主动带孩子寻找专业心理援助,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抑郁症的人聊天需要注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