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医疗是不是地方政策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是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客观需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是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自“十一五”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先后形成了“135”、“1167”、“11236”区域空间布局,确立了“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落实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不断深化“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省情新内涵,云南与全国同步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从“十二五”末的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进一步体现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坐标方位、使命担当。

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各区域板块竞相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滇中城市群以全省约28.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7%的人口和61.5%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引擎;沿边地区全力守护边境安全和生态安全,深化和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交流合作,建成了多层次开放合作平台体系,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滇东北地区连接滇川黔渝四省市,历史文化深厚、区位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富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滇西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旅游品牌、独一无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级文化资源,2019年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比重达65.3%,随着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建设,旅游文化资源整合优化,滇西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日益提升。

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12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并加速推进,列入全国8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区,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工建设,全省122个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39个县级中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健全。基本实现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四、区域基础设施通达水平不断提升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持续推动铁路建设区域平衡化发展和民航网络均衡化布局,全省12个州、市通铁路并开行动车;共运营民用运输机场15个,初步形成了以昆明机场为枢纽,丽江、西双版纳、芒市机场为次区域枢纽,其他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水运通道及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通航里程达到5108公里。滇中引水等“兴水润滇”工程深入实施,水资源时空配置进一步优化,工程性缺水短板加快补齐。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告别缺油少气时代。全省实现4G网络全覆盖。

五、人民生活保障水平整体提升

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00元、12842元,收入比值从2015年的3.2下降到2020年的2.9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26岁。

六、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印发了《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参与澜湄合作、云南—老挝北部、云南—曼德勒、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滇缅合作论坛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省际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滇粤、滇黔、滇桂、滇川、滇琼深化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建立了云贵川渝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赤水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泸沽湖生态补偿机制等;省内区域合作机制持续优化,积极推动政策、资金向怒江、迪庆“三区三州”倾斜,加大力度支持涉藏州县发展,建立健全跨州、市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机制等,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看,我省区域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但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对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区域协调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整体实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人均GDP等指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区域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置不均衡,滇中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迪庆、怒江等州市高速公路里程、路网密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与之差距较大。三是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怒江州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506元、7810元,均为全省最低,较昆明市相差20512元、9909元,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四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不完善,融入国内国际、省内省际间利益共享共担机制、政策沟通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差异化考核机制等方面创新不足,影响要素的自由流动。五是区域协调发展意识尚未形成,部分地区在发展中过度强调自身做大做全,协同意识薄弱,造成产业同质、重复投入、恶性竞争,导致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行政资源低效浪费。

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总体思路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举旗定向、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云南要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随着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动,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省委、省政府着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环境,召开州市现场办公会,明确各州市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

主要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对云南集聚发展要素、扩大对外开放等带来不利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加快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严控新增高排放高能耗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存量“两高”项目的调整和退出,全省产业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压力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也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立足发挥各州、市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发展任务,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建立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产业和人口向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增长动力源。尊重自然规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推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落实好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差异化政策,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增强滇中地区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和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强边固防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互补和共同发展。

坚持强化重点突破。瞄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聚焦不同地区不同板块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精准施策,重点在产业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人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改变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的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成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与“产、城、人”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体系,补齐城乡、区域间民生领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到2025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加有效,各州、市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各区域板块发展联动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产、城、人”实现协调发展,“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四大板块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滇中城市群功能基本健全,滇中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集聚全省50%的人口和68%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成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沿边地区边境安全、生态安全功能更加体现,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滇东北开发实现新突破,基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打通内外通达的省际通道,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滇西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基本建成,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开创新局面。

区域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成,人人均能享受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等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综合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兴水润滇”工程深入实施,区域性缺水问题进一步缓解;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天然气“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一批与城市能级、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大数据中心。各区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到2.7左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就业岗位得到充分保障,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30%。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建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主体功能区制度有效落实,在区域战略统筹机制、深化合作互助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等方面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支撑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全方位开放协同并进、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充分发挥滇中地区对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口和经济密度,努力将滇中地区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通达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枢纽、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空间范围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等4个州市及红河州北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建水、石屏、弥勒、泸西等7个县市。

第一节 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数字化,培育支撑昆明未来30年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新兴支柱产业,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产业,在数字化上实现跨越,为“数字云南”建设带好头作示范。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力争3年实现工业投资翻一番。大手笔改造建设城市,精心细致管理城市,着力实施畅通工程、绿化工程、环滇池绿道工程、新老城区一体化工程、城区内涝治理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示范工程、城市设计工程、标准化管理工程和亮化工程等十大工程,把城市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加快补齐城市经济、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国际化的短板,以国际化为抓手推进对外开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坚持依法治湖,全面落实“退、减、调、治、管”工作要求,改变环湖开发格局,着力解决城区雨污分流问题,狠抓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补水系统建设,让滇池重放“高原明珠”光彩。到2025年,昆明市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城市形象品质明显提升,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火车头。

第二节 打造高品质昆明都市圈

以昆明中心城区为中心形成1小时通勤的昆明都市圈,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昆明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城际轨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推动昆明主城高速公路重点收费站外迁,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加密城际公交,形成快速、便捷、智能的通勤圈。推动周边城市承接昆明外溢功能,积极布局乡村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化园区、特色小镇等载体,打造功能完善、产业协同、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的都市圈。到2025年,昆明都市圈集聚全省20%的人口、40%的地区生产总值。

围绕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开发开放先行区,做精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按照“规划共绘、基础共联、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的机制,加快推进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到2025年,滇中新区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12%、18%。

第三节 推动滇中城市群发展

加快构建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对接、点轴联动”空间格局。推进昆(明)玉(溪)同城化,麒(麟)沾(益)马(龙)宣(威)、蒙(自)个(旧)开(远)建(水)、楚(雄)南(华)城镇组团一体化建设。以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铁路“建网提速”工程、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优化布局运输机场,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多式联运物流网和能源网建设,全面完成滇中引水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平台,大力实施产业“双百”工程,持续壮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有重点、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分工体系,共同全力打造“三张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产业园区共融、功能平台共用,加快户籍、养老、医疗、教育、人力等资源信息互通互认,建立协同联动的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以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为载体,建设滇中创新核心区。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开展高新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围绕人工智能、生态安全、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和优势产业,构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新型体制,改进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形成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科技补短板强支撑”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稀贵金属关键材料和技术研发能力,积极承担稀贵金属溅射靶材、锗材料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把滇中稀贵金属等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进形成区域“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发挥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载体作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探索建立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共同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整合发布,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滇中城市群中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联合开展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培训,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和畅通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着力优化引才软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支撑政策和服务体系。

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三张牌”打造,强化分工协作,重点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烟草及配套、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升滇中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做强“绿色能源牌”,全产业链发展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绿色钛、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做特“绿色食品牌”,集中建设一批高端稻谷、云花、果蔬、中药材、畜禽生产基地,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昆玉红文化旅游带建设,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及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

以经贸、金融、科技创新、人文交流、文化旅游、绿色经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深入推进澜湄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拓展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技术合作,扩大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优势互补培育生物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服务等产业集群。依托中缅、中老、中越国际运输通道,以滇中新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等为载体,联动各级各类开发区和沿边重要边境口岸,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促进设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打造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样板。

五、打造深化改革先行区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审批和许可事项,加强监管创新和优化服务,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省最优投资洼地。加快滇中地区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建立完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推动开发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共建模式,做强做实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功能。

充分发挥沿边地区区位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边境安全底线,以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为核心,加快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努力将沿边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核心纽带和前沿窗口。空间范围为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怒江州、临沧市等8个沿边州市。

第一节 实施强边固防工程

认真贯彻中央治边方略,增强国家意识、国门意识,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提高为国守好国门责任感。实施强边固防首要工程,按照“骑线建、依标干、稳妥办”原则和“守住点、连成线、形成面”要求,全面实行边境线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段长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构筑“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严密防控体系,构建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加快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规范边境专职辅警队伍建设,强化边境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强边境派出所、边防检查站、抵边联防所、边境遣返机构等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有效防范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以“智慧边境”建设为重点,提升边境管控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建设,将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严格落实“五个管住”、“稳堵防管”措施,全面打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阻击战,全力巩固好疫情处置成果,切实筑牢沿边安全稳定屏障。

第二节 推动沿边城镇带建设

以沿边8个州市政府所在地、25个边境县城和磨憨、孟定、畹町、天保、清水河等15个抵边镇为重点,推动“中心城市—沿边县城—边境口岸城镇”协同联动。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及人口聚集、综合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作用,建设区域增长极。重点打造磨憨、畹町等抵边城镇,提高集聚人口和要素能力,提升对周边辐射能力。强化“芒市—瑞丽”、“景洪—勐腊—磨憨”、“蒙自—河口”分别作为对缅甸、老挝、越南开发开放前沿阵地的作用,推进“腾冲—猴桥”、“临沧—耿马—孟定”、“普洱—澜沧—孟连—勐阿”、“文山—麻栗坡—天保”及“文山—富宁—剥隘”等沿边城镇组团建设,推动岸城融合。

第三节 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

一、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强化政策沟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南亚东南亚国家系列成果,积极对接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涉及云南重大事项。推动设施联通,加快建设沿边铁路、沿边高速公路,推动中缅陆水联运通道项目合作开发,实现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全面畅通中越、中老泰国际运输通道,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科学规划布局跨境物流网,推进省内天然气支线管网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促进贸易畅通,推动建立国际运输大通道多国跨区域口岸通关和便利运输协作机制,建设要素交易中心、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中心,鼓励发展“互联网+边境贸易”,打造边民互市专业化市场。深化资金融通,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完善跨境人民币账户体系,搭建人民币跨境结算通道。促进民心相通,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科技创新、体育赛事、跨境旅游、生态环保、节庆会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快沿边文化、国门文化建设,加强抗疫合作,加快磨憨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构筑连通周边地区的民心桥。

二、加强沿边开放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改革力度,围绕“八个跨境”推动制度集成创新,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德宏片区。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理顺试验区管理机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将瑞丽、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为国际物流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跨境旅游基地、民族文化交流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充分利用中老铁路通车后两国贸易交流及人员往来便利,打造黄金线路,维护好、运营好铁路,开发好、建设好沿线,建设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浙商产业园。实施口岸功能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口岸经济综合体。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协同发展。

第四节 提升边境发展内生动力

以绿色、有机、高端为方向,推进边境地区大力发展茶叶、咖啡、坚果、稻谷、蔬菜、中药材、肉牛等产业,兼顾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边境特色加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主食加工、休闲食品等绿色食品产业,推动沿边州、市林业全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文山州绿色铝、保山市绿色硅材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红河州建设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移,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打造智能硬件产业园区。依托大滇西旅游环线、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性区域旅游集散地前沿。率先推动瑞丽在跨境电商、国际产能合作、跨境金融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推动河口在加工贸易、大健康服务、商贸物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磨憨及早实现人员、车辆、货物、资金自由便捷出入境。鼓励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加快景洪、勐腊、瑞丽等县市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建设。

第五章 推动滇东北开发

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陆海新通道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撑。空间范围为昭通市。

第一节 构建迭代产业体系

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聚焦“绿色食品牌”打造,全链条重塑昭通农业,打造国内顶尖苹果产业、打造“洋芋之乡”、做强特色竹产业、做好养殖业文章、打造更多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基地。加快推进工业振兴,大力发展电力、绿色硅和绿色铝产业。

第二节 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

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宜居宜业、人口过百万的目标,推进昭阳、鲁甸、靖安新区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昭鲁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教育中心,加快昭通中心城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型。推进鲁甸撤县设区。加快在主城区周边因地制宜布局一批苹果小镇和苹果产业示范园、示范乡镇、示范村,建成“半城苹果满城香”的“秋韵昭通·苹果之城”。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推进工业振兴。到202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成为全省第三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

第三节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围绕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抓好转移就业,精准摸排劳动力信息,健全完善人力资源数据库,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协调,加快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协调机制,提高外出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打造全国知名的“劳务输出基地”,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抓好创新创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双创基地、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推动“回乡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抓好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资源,以订单式培训、岗位培训、送培训下乡等方式,推动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打造技能人才基地。

第四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一、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流域生态廊道,推动开发与保护双促进、双获益;扛起赤水河源头保护治理责任,高质量完成“两污”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矿山治理修复、河道综合整治等问题整改,加强流域岸线管控,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与长江沿线地区合作,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展销平台,打造成为面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水富港对外开放口岸、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依托长江水道实现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航运中心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沟通连接。

二、服务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围绕滇东北农业优势,发展以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花椒、天麻等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面向成渝地区“菜篮子”和生态农产品为重点产品供给体系。积极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的配套产业。支持云天化集团构建“化肥+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构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联系的绿色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六章 推动滇西一体化

充分发挥滇西地区自然风光绮丽、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富集优势,筑牢滇西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动旅游全面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空间范围为保山市、大理州、德宏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等6个州市。

第一节 高水平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

完善规划布局,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串联重要景区景点,持续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形态丰富、服务品质一流的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

一、加快综合交通一体化

建设芒市—梁河、宾川—南涧等高速公路,增强滇西县域通达能力。以“怒江”美丽公路为典范,围绕“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打造“路在江边走、车在画里行、人在景中游”的景观公路。以景观公路和特大桥梁为开发主体,打造景观带和风景点。围绕环线快速交通、自驾旅游线路、风景道及生态徒步道,构建“全自由行、路景一体”的旅游交通系统。加快推进怒江中下游航道、澜沧江中上游航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大理—瑞丽铁路等在建项目,推动大理—丽江—攀枝花、滇藏铁路香格里拉—波密(云南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怒江、迪庆、大理、丽江等机场新建和改扩建,以旅游目的地为网络节点,持续加密省内环飞串飞的公交化航线网络。持续推进滇西地区大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德宏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保山、丽江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瑞丽口岸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转换。

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共建世界级旅游金字招牌。依托世界级旅游品牌、自然遗产、文化资源等,加快串珠成链,规划特色旅游线路,强化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6州、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推动保山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大理州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德宏州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丽江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迪庆州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怒江州建设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共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沿江区域多民族文化资源,充分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优秀戏曲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景点线路+特色小镇”等模式,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示范区、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和传统村落保护示范点。

培育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实施“旅游+”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景区,推进泸沽湖、老君山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响大滇西旅游品牌。积极推进玉龙雪山及泸沽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围绕景区景点布局精品酒店、旅游民宿和旅游营地,打造雪山朝圣、文化体验、溯溪漂流、低空旅游、沉浸式体验、天文星空、汽车越野、户外徒步、科普研学等高端旅游新业态。引进“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建设一批“藏在山间、隐没林中、外观古朴、内部高端、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半山酒店。

高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大滇西旅游环线为引领,科学预测旅游需求,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优化配置,重点优化提升传统景区、重要集散地、重点旅游城市的标识引导系统、智慧旅游系统、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应急救援点、旅游营地、指挥终端、步道及服务区、旅游公路等。推进“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医疗急救站、一批旅游标识标牌、一个农副土特商店、一个垃圾收集站、一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七小工程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实施4A级以上景区和特色小镇智慧化改造,深化“一部手机游云南”、“刷脸就行”、“亮码扫码”等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加快推进旅游要素全面数字化。继续深入推进旅行社集团化运作,鼓励滇西地区共同开展旅游营销,支持旅游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场。

第二节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严守以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高黎贡山、老君山等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加快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立跨州、市生态保护合作机制,强化洱海、泸沽湖、程海、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湖流域协同治理。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生态协同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积极建设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加强对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保护古树名木,强化外来物种管控。深入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保障区域与国家生物安全,保护好“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

第三节 推动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

用好国家和省对涉藏州县的政策支持,围绕云南打造“三张牌”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按世界的“香格里拉”标准,建设世界顶尖的旅游胜地。发挥打造“绿色食品牌”独特优势,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基地,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守护好雪域高原生态环境,筑牢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安全屏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标杆。加强社会治理,打造涉藏州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模范。

第七章 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

将特殊类型地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攻坚区”,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构建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统筹推进,重点突破,集中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建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边疆稳定、能源资源安全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保障区。

第一节 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以脱贫地区为重点,全面实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一批美好生活示范村,持续改善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和安置区设施建设,拓宽后续扶持资金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拓展以工代赈实施范围,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创新以工代赈模式,持续实施消费帮扶,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

第二节 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围绕建设红色老区、发展老区、富裕老区、和谐老区目标,以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山州)、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破解制约革命老区发展瓶颈,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依托中越国际大通道,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做大做强“坝子”农业,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山州)振兴。立足交通和区位优势,把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打造成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节 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加强与综合保税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的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中缅、中老、中越、中老泰等国际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农林牧渔、产能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度合作。构建边境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加工业、商贸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国际医疗等产业,夯实发展后劲。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边境特色城镇带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提升边境口岸城市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建强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健全军警民联防联勤联动人防体系,加强边境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节 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总体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支持生态退化地区振兴发展。岩溶石漠化生态退化区重点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喀斯特地带等重点地区石漠化治理。干热河谷生态退化区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制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等修复模式,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在金沙江、元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等区域建设干热河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要江河流域水土流失区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高山亚高山草甸生态退化区持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公益林管护,稳妥有序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重点发展与生态退化地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动生态退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

第五节 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立足资源型地区发展基础,分类施策促进资源型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推动个旧、东川、易门等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大富源、威信等重点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利用,通过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产业利用等模式进行分类治理。鼓励曲靖、保山等资源富集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建设能源基地,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能源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第六节 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

推动老工业城市(昆明市)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昆明城市经济转型和功能提升。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制造业集群。开展石龙坝水电站(昆明)、昆明钢铁厂等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进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老旧社区改造、老厂区老厂房设施改造,推动形成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第八章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支撑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全力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支撑。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充分发挥气候、水土、光热优势,突出立体特征和高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塑造“五区四带”农业空间格局。在水、土、光、热资源匹配较好的西南部粮食生产重点地区、东南部粮食生产重点地区、怒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澜沧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特色农业;在水资源承载力有限的东部高原粮食生产重点地区、西部高原粮食生产重点地区、金沙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红河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节水农业;在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的乌蒙山粮食生产重点地区、滇西北区域,适度休耕退耕,调整农业结构,降低垦殖率;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措施,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力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

强化“大抓工业、大兴实体”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企业向重点州、市和开发区集聚,加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滇中地区进一步发挥创新、人才、区位等优势,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导向,以制造业发展为重点,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烟草、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沿边地区着重发挥区位、生态等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布局边境贸易加工、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加工、林产品和林下产品加工、清洁载能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跨境电商、跨境旅游、跨境物流等产业。滇东北地区发挥人力资源、能源等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清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布局清洁载能、绿色建材和新材料等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滇西地区发挥生态、能源等优势,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重点布局发展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加工、清洁载能等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三、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

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服务业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多层次服务经济中心,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体系健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滇中地区依托制造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构建有重点、分层次、可持续的服务业分工体系,加快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推进滇中城市群以外的其他州、市依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区域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围绕生活服务需求,增强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增强县城服务功能,主动承接区域中心城市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需求。增强沿边口岸城市服务业开发水平,培育一批特色边贸小镇和边民互市市场,加快发展跨境旅游。促进商务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开发区集聚,推动开发区从单一功能向混合功能转型。

第二节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加强政策协同,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层次、有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资源的区域共享和优势互补。

一、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支持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鼓励学校跨区牵手帮扶,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推动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合作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一流专业,做大一批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推进国际合作资源、图书文献、实验设备、信息资源等的共享与共建,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支持云南民族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教研合作,鼓励各区域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教育高峰论坛,开展课题合作和跨区域教研协作,支持教育人才交流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流动共享。办好特殊教育,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及监测预警机制,省级建设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昭通、保山、红河、普洱、大理、临沧等6个州市建设省级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连通。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在区域内的配置和建设力度,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鼓励优质民营医院发展,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补齐社区卫生服务短板,扩大医保定点医院互认范围,完善急诊异地医保报销机制,协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共同发展中医药特色医疗,推进区域核心中医医院提档升级,合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学科),支持研发一批院内中药制剂。支持区域内医师多机构备案执业。加快建设省、州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一体化数字健康医疗云平台。

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深化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创建,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实施“文化润滇”行动,推进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数字媒体、实体书店、国门文化等建设。继续办好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等重要文化活动,集中展示推介“七彩云南”文化整体形象。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加强广播电视产业跨区域合作发展。推动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完善体育设施网络,支持跨区域联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四、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

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区域协同治理转变,构建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建设平安云南。推进跨州、市政务互通和信息共享,统一建设标准,实现跨州、市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措施有效对接。加强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构建各州市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打防联动的警务合作模式,深化区域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制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协作。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信息跨区域通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安全、灾害防治、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加强州市交界区域重点范围、路段和区域城市综合整治和监管,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第三节 提升基础设施通达水平

围绕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以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成网,构筑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一、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以“加密滇中、沿边拉通、滇西循环、互联互通”为重点,全面实施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能通全通”工程,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各区域相邻城市直达联通,高速公路与重要车站、机场、港口码头无缝接驳,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便捷换乘、无缝衔接。实施铁路“建网提速”工程,推动沿边铁路建设,加快推动普速铁路站点覆盖所有州、市,力争高铁站点覆盖更多城市。实施航空“强基拓线”工程,完善区域内环飞串飞航线网络,形成快速、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进昆明、昭通、曲靖、玉溪、红河、大理、丽江等地区率先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

建设内畅外通的省际、国际通道。完善快速通达重庆、四川、广西、西藏、贵州等周边省份及沟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主要城市群的省际运输通道,完善通道内线路布局。加快推进沿边高速、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巩固和拓展国内、国际航线,推动航空与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等交通运输方式实现立体互联、有机衔接,提高出省出境通道的立体互联水平。以中老泰通道为重点,加快中国—中南半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合作,以中缅陆路通道及陆水联运通道为重点,打造我国沟通印度洋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加快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在通道沿线重要交通枢纽、港口等陆海联运节点的建设合作,形成多种国际联运方式并行发展的畅通云南、连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陆海国际通道。

二、实施“兴水润滇”工程

聚焦全省工程性缺水瓶颈、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和水生态突出问题,加快推动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保护利用区域水资源,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全面实施滇中引水工程,推进水库、引调水工程建设,建设互联互备区域供水联络管网。加大大中型灌区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水库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强化规划和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统筹区域防汛减灾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江河防洪能力提升、病险水库加固、山洪灾害防御和超标准洪水防御。实施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石漠化地区、干热河谷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治。

三、建设现代物流运输体系

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物流运行体系。推进昆明、大理、红河(河口)、德宏(瑞丽)、西双版纳(磨憨)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启动文山、昭通(水富)、临沧(清水河)等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对内主动衔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北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圈、东向长三角地区、西向西藏的“四出省”物流通道体系。对外加快推进泛亚铁路、沿边公路、国际航线、国际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通中缅、中越、中老泰、孟中印缅的“四出境”物流干线通道网络体系。以昆明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沿边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支点,四大物流通道为支撑,加快形成“一中心、三支点、四通道”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积极推进跨境物流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积极开拓国际物流业务,设立境外物流分公司,建立海外仓。推动服务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航空物流、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建设智慧物流平台,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运输、仓储、搬卸装运等物流环节中的应用。

四、加快推进能源枢纽建设

围绕“做足电源、做强电网、做优煤炭、做大油气”,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推动形成连贯东西、覆盖南北、联通全省、连接国内外的油气管网格局,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基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区域国际能源枢纽。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彻底解决配电网长距离供电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城市地区供电可靠性。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智慧能源网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建设,实施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工程,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持续服务“西电东送”,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独立规范运行,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精准做好绿色铝硅产业用电需求保障工作。

统筹油气管道设施建设。完善成品油输送体系建设,推进管道互联互通,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连接大部分州市和消费区、联通省外的放射状成品油管道输送网络。加强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输送网络建设,建设覆盖州、市的支线管道。推进燃气下乡,推动农村地区“以气代电、以气代煤、以气代柴”。鼓励迪庆、昭通等地区采用天然气取暖。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车桩相适,适度超前”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聚焦滇中地区、旅游重点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主干线建设智能充电桩,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到2025年,建成4万个公共充电桩,建设改造充换电站500座,实现全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统一平台管理。

五、加快推进数据枢纽建设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及光纤千兆宽带接入能力,提升4G网络覆盖深度和扩容提速,推进5G网络全覆盖,加快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全面部署,全面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和物联网接入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汇聚,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建设。重点布局以多语言技术为突破口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性支撑平台及行业级应用平台。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前沿、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支持绿色大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积极引进国家级行业大数据中心,鼓励离岸数据中心建设,科学布局中小型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云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基地、数字工厂、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城市大脑”,支持互联网医院、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环保基础支撑体系。

第四节 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解决好区域收入差距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目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制度,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调整机制,促进工资合理增长。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稳步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滇西地区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提高旅游收入;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务协作会商机制,鼓励昭通、曲靖等人力资源富集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巩固提升居民经营性收入。

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保体系,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区域一体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慈善事业有效衔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推动滇中地区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机构互认和跨区域实时监管,建立相应的财政支出统筹分担机制。统筹区域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布局,鼓励联建或跨州、市共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

第五节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区域生态空间共保、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以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三大类型为主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修复,严守以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东南部喀斯特地带为重点的“三屏两带”生态保护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及重要生态节点建设。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创建高黎贡山、亚洲象等国家公园,提升国家公园建设水平。统筹其他生态空间管控,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外具有生态价值和功能的区域进行系统保护,制定不同类型和功能生态用地保护和利用的差异化措施。

二、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树立“保护第一、流域治理、久久为功、主动作为、人人有责”思想,坚持“一湖一策”,实施“退、减、调、治、管”等举措,重点加大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污染湖泊治理力度,持续改善洱海、阳宗海、程海等水质良好的湖泊,保护好“高原明珠”,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合理设立生态廊道和环湖公路,作为湖泊空间基准和公共标识,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退出湖滨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面减少流域内项目开发和资源浪费,减轻人口压力。全流域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严控面源污染。精准制定全流域污染防治措施,坚持系统治湖,治点源与治面源相结合,治湖与治流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抓牢城镇、抓实农村、覆盖流域,推进供水替代和生态补水。强化规划引领,编制湖泊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及“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严格空间管控。坚持科学管湖,强化湖泊科技攻关,建设“智慧湖泊”。

三、推进六大水系保护修复

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资源保护,强化河(湖)长制,推进长江(金沙江)、珠江(南盘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保护治理。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完善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流域农业农村面源、城镇生活、工业企业及航运污染防治,推进优良水体保护及劣Ⅴ类水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加大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筑牢长江上游安全屏障。着力打造以独龙江、瑞丽江、大盈江、盘龙江等为代表的“美丽河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切实保障六大水系干流、主要支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推动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四、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完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建设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库。加强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云岭山脉寒温性—暖温性针叶林区、滇西北高原湖泊群、高黎贡山北段温凉性针叶林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等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整体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珍稀濒危物种重要栖息地和迁地保护体系,推进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小区建设,开展天行长臂猿、亚洲象、滇金丝猴、林麝、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及朱红大杜鹃、藤枣、云南梧桐等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人工繁育和回归。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实施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管和防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承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拓展大会后续效应。

第九章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第一节 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

城市化地区。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功能。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科学引导城镇开发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鼓励土地复合开发利用。健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的考核评价机制。

农产品主产区。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做特“绿色食品牌”为重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保护优先和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

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保护为主、限制开发的方针,支持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上来。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鼓励发展“生态+”或“+生态”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健全生态保护优先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二节 健全区域协调统筹机制

一、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统筹

加快服务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滇中地区为核心,以沿边地区为前沿,依托中缅、中老、中越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外、协调省内各区域板块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滇中、滇东北、滇西地区高质量发展。逐步建立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城市群发展,辐射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等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城市(镇)群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机制,促进区域板块相互融通补充、协同发展。

二、强化区域发展政策统筹

提高财政、产业、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的区域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间的统筹联动。全面改革区域土地管理制度,结合城市、人口、产业集聚等特征,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完善能耗“双控”目标分配制度,在严格控制能耗强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分区域调整优化能耗指标控制政策。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对特殊类型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提供有效转移支付。

第三节 深化合作互助机制

一、建立各地区联动合作机制

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治理模式,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城市联盟。探索建立省内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制度。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

加强与四川、贵州、广西等周边省(区)交界地区合作,建立跨省城市政府间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省际会商机制。推动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建设,继续深化滇粤、滇黔、滇桂、滇川、滇琼等省际间经济合作,推动滇川、滇黔、滇桂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落实。推进滇川藏涉藏地区制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继续加强沪滇交流合作,强化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及人才支援等。探索开发区跨省协作模式,承接产业转移。

三、深化国际区域合作机制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机遇,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辐射中心。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完善滇印、滇缅合作以及云南省与越北、老北合作等地方合作机制,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园区多层级联动机制,完善能源合作机制。深化与南亚国家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国—南亚博览会多边外交内涵。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机制,推进学分互认、学科共建等深度合作。

第四节 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一、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区域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无差别化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快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推进重大项目用地和占补平衡跨区域统筹。探索区域同城化的户籍管理配套保障,打破阻碍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技术市场一体化,引导科技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空间配置,支持州、市协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和尖端技术研发。

三、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

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适时推动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探索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鼓励引导开展水权交易,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电力交易中心。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区域间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编制云南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加快花卉、中药材、茶叶等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和提升工作。

第五节 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一、探索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和企业省内迁移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开发区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构建区域间财税分享机制。

二、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确保资源价格涵盖开采成本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成本。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对在脱贫地区开发能源资源的新建项目,采取资金、资产折价量化为集体股权等方式进行补偿。加快资源环境税费改革,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

三、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更多支持,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金沙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水系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长江流域和南盘江、赤水河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支持建立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州、市、县、区积极申报建立补偿机制方案。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

第六节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

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向脱贫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增强县级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范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逐步缩小州市域间、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二、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统筹

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要求,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持续完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覆盖全体、统筹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省级统筹职能,加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昭通、怒江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

三、推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

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设计、一体实施,统一衔接服务内容和标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健全区域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互联网+教育”,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

强化规划引领,以项目为支撑,抓好规划实施,建立完善区域发展监测评估考核体系,确保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涉及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规划制定和调整必须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在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

各州、市要切实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完善工作机制,抓实抓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省直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在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措施、项目安排、重点领域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共同推动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强化对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的监测评估和跟踪落实。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

第四节 完善分类考核体系

健全完善区域内考核评价体系,每年开展一次综合绩效评价。立足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3类地区,优化考核指标,建立以经济发展、资源能耗消耗、生态效益等指标为支撑,分别赋予权重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综合发展状况跟踪评估,及时开展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相关结果纳入州、市和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卫生院任务是负责所在地区内医疗卫生工作,组织领导群众卫生运动,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并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1

__年,__中心卫生院在县卫生局和__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严格按照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卫生局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精、细、实为基础,完善了《__中心卫生院绩效绩效工资百分制考核方案》,细化了医院管理,以“学习邳州”为契机,结合“两好一满意”和“用心服务塑形象,凝心聚力谋发展”活动,全面落实县乡两级医院业务技术合作,履行年初,深入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贯彻完美理念,实施无缝隙服务,争创乡镇强院”活动,真正到达“两好一满意”效果。

一、强化医护质量,加快业务发展。

在原来的基础上,投资余万元,配齐配强设备,加强业务学习,大力发展业务,不断引进新仪器,推广新技术,使用新疗法。如:心电监护仪购进、婴儿辐射台、护理对讲、无痛分娩、骨外手术、心脑血管病防治等;切实提高医护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门诊就诊量及住院人次大幅上升,开展手术208例,临床及医技业务不断提升,总收入元,去年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元,同比增长。其中医院收入__元,增长元,涨幅;一体化收入元,增长元,涨幅;医疗收入元;药品收入元(药占比)。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服务环境。

今年共投资余万元,下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院内绿化、门诊楼改扩建工程、装修工程(墙面、地面、门窗、窗帘、防水),病房护理单元配备、优抚病房建设(空调、电视配备)、有菌手术室建设、化验室建设(空调配备)、排水、防蝇、30千瓦发电机等,尽发奋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条件。

三、认真落实新农合政策,限度让农民受益。

__月份新农合门诊报销元,住院报销元,帐户冲减,共报销金额到达,受益农民为人。截至日,共报销元,受益人次,滚动筹资人,筹集资金元,占参合人口的%。真正落实好新农合政策,切实让参合农民得实惠。

四、搞好社会卫生,确保群众健康。

1、一体化管理:根据卫生局要求卫生室进行了并减,今年建成甲级卫生室5处,社区服务站1处,下半年争取3处。

2、防疫及卫生监督:搞好了预防接种及省级示范化门诊运转,启用了预防接种信息卡,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实行微机化管理,严格控制手足口病及重点传染病防治,杜绝传染病发生。

五、用心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社会卫生形象。

用心扎实开展好了省卫生系统的“两好一满意”和县卫生局提出的“用心服务塑形象,凝心聚力谋发展”活动,落实各项措施,以人为本,注重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医院文化建设,以思想教育人,用文化振奋人,以制度约束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尊重医患,创新理念,打造品牌,齐心协力构建礼貌和谐医院,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科室和先进个人,个性是临床科室,如内、外、妇产、护理等科室及张怀星、张瑞习、赵娜、刘桂峰、王守翠、牛纪淑、谭贵叶等,同时医技科室和后勤科室用心跟上,搞好配合,包括化验、b超、放射、收款、药房、财务、新合办、防保等,收到了超多的表扬信件和感谢锦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升了卫生形象。

六、落实工资待遇,提高福利水平。

除住房补贴外在职职工全部发放新工资,五月、六月连提2挡工资已兑现,临时工增资从300元提高到500。00元;按时足额缴纳了乡医、临时工养老保险;发放福利状况:护士节福利费、工作补贴、降温费、降温茶等,执行国家的节假日规定,清明节、端午节各加休了1天。

七、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全面发展。

在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医院的其他工作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发奋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财务、人事管理:每周实行财务公开公示制度,大额开支实行申请,严格按卫生局规定执行。

2、卫生执法:打击非法行医1处,游医2处,整顿牙科诊所6处,没收了非法药械。

3、招标工作:严格执行中标结果,按时足额划拨招标款,管理好库存,无过期失效药品,执行国家价格政策。

4、廉政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也卓有成效,每周实行院务公开,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无安全事故发生。

5、招商引资:用心为局带给招商引资信息1条(威海投资商)。

6、文体活动:举行了5。1登山赛;5。4乒乓球比赛;5。8慢车、托球跑比赛;参加县护士节晚会,医院举办了护士节晚会。

7、对外宣传、交流及社会公益活动:为__党委政府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公安派出所干警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县电视台录制了《健康有约》医院文化建设专题;参与了护士节演出;绿化荒山捐款;红十字救助新农合捐款;参与了汶川地震捐款;特殊党费缴纳;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裕丰社区说唱艺术团来__进行卫生政策宣传演出;举行了庆八一座谈;到富官庄、黄山、四十里、高庄、马站等医院进行了学习。

8、理解了技术监督局、药监局、水利局、环保局、物价局、财政局、民政局、人事局、县疾控中心、安监局等行政及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远期计划:家属楼、彩超、胃镜、光机、病房楼扩建、变压器安装、接种门诊改造等。

总之,工作距领导要求还有差距,和兄弟医院相比还有一些不足,下半年我们将根据卫生局和__党委政府的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力求个人成绩求突破,科室业务求突破,医院效益求突破,力争所有工作都有突破,发齐发全职工工资(含住房补贴和护理补贴),限度的为职工谋取更多利益,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水平服务群众,让组织放心、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为争创乡镇强院目标不懈发奋!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2

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我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就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乡镇医疗卫生工作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服务载体。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

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5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

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以上就是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不当之处还请上级领导批评指正。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3

20__年,我院在县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关系,顺利完成了各项指标,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因人事调整,为了确保医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为了量化我院的工作任务,就院领导分工做了调整,院长武瑞青主持卫生院全面工作,副院长蒋晓宇分管医疗、卫生监督和合作医疗,副院长王慧茹分管妇幼保健、慢病管理等九项公共卫生,院长助理霍瑞萍分管财务、办公室及后勤工作,并完善了医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便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院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截止5月31日,我院业务总收入8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82%。其中药品收入5万元,医疗收入3万元,诊疗人次数898人,收治住院病人104人,同比降低68%。造成医院前景不佳的主要原因有:(1)我镇外出打工人口甚多(2)自从实施网上采购药品以来,采购药品不能及时到位,品种甚少,无法满足患者的合理用药,导致大多一般病、常发病患者都拥挤于县级医院。

自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一直坚持药品集中采购,截止5月31日购入药品4.5万元,网购药品占99.9%,并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用国家基药目录以内的药品(307种)和省增补的209种药品,所购药品做到及时公示并实行零差价销售,绝无加价销售情况。对药品货款结算和支付及时,绝无挪用和违规使用药款的现象。

四、乡村一体化管理情况

为了推进医改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加快卫生所服务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能力,我院制定了乡医培训计划,做到每月开一次例会,每季度进行一次《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指南》、《处方集》的培训,逐步提升乡医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水平。

确保卫生所的工作有章可循,我院建立健全了卫生所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乡村医生工作目标,公共卫生考核分配方案,以群众满意为基准,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一些相关制度并制成版面悬挂于墙,时刻警示乡医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办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五、新农合工作稳步开展

我院能够严格执行《山西省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山西省基本用药目录》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政策,公开了价格,规范了收费,我院既要在诊断、治疗上尽量做到优质高效、安全,又要在治疗费上做到透明、合理,使患者得到真正实惠。不弄虚作假,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自立项目收费,不开搭车药,对出院病人实行直补制度,并实行定期公示制度,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新农合这项惠民政策,为下年的积极参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

(1)实行重点人群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定期跟踪服务,管理高血压1592人,糖尿病351人,精神病69人,老年人1855人,及时做好档案簿册登记,对慢性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解除他们的疾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2版,更新3次,每个村卫生所制作1版,更新2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3次,3月24日结核病宣传主题日,开展了宣传活动,发放了资料2000份,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全镇群众得到了卫生知识宣传的人数达1万人,知晓率30%,此项活动工作使群众改变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大大提高了卫生防疾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各类卫生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的各类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儿童计免接种率95%,三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1%,孕产妇管理率90%。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我院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全体职工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事事落实。

经过“三整顿,两促进“我院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根据上级精神和工作要求,医院向全体职工发出了禁烟倡议书,成立了禁烟领导组,明确职责,并制定了工作制度,在医院各科室设置了禁烟标志,并对每位就诊患者做了吸烟有害健康的医学知识宣传,整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搞好居民健康建档,完成上级80%的任务。

2、继续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将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好。

3、加强医院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加业务总量。

4、认真抓好行业行风建设工作。

5、加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素质教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过去的半年,在县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难走,我们一定会配合新院长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争取早日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重任,不辜负上级的殷切期望,努力把__镇的卫生工作开展好、发展好,使之更好的服务当地老百姓。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4

本年度以来,我院在县卫生局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发奋,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院内业务大幅度提升,预防保健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新农村合作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医院狠抓管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创优质服务,具体体此刻以下几方面: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用心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扬职工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各项事务落实到人,医院工作秩序正常,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充分改善医院环境,强化训验职工的业务技能,充分改善职工的服务态度,严格纪律要求,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年医院门诊人次达1万伍千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住院总人次360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全年业务总收入70余万元。医院不断购进和更新硬件设施,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确保医院业务正常开展。

二、免疫规划工作经及妇幼卫生工作:

充分发挥防保组机构取作用,每月定期召开防保例会,对辖区内村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村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我镇共有居民20561人,防保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冷链运转,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脊灰糖丸应种儿童699人,实种678人,完成97%,卡介苗应种儿童170人,实种151人,完成88%,乙肝疫苗应种737人,实种671人,完成91%,百白破疫苗应种649人,实种622人,完成95%,麻苗应种634人,实种621人,完成97%,甲肝实种96人,流脑实种157人,切实抓好入托入学及免疫规划工作。妇幼卫生方面,充分落实项实项目上的政策,抓好产科质量建设,大力宣传住院分娩,充分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我院共有两个卫生监督员,两个监督员不定期向辖区中群众食堂进得检查,公共场所,饮食摊点进行抽查,全年共进行公共卫生监督6次,透过发奋,全镇未发生一齐食物中毒事件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总之,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发奋,卫生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很多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加强管理,力争将卫生院建设成为普安县门大门上的一个明珠。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5

20__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围绕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主题不断深入,党的精神及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医保制度的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使得医院每位职工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以下是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

一、医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医院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在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了《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调整和充实质控和业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全院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二是坚持以两种效益为保障。一方面要求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要有以“救命恩人”自居的思想,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求行政工勤人员不要有“低人一等”的思想意识,要有为临床一线服务就是为病人服务的胸怀,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当好主人翁的思想。在全院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了两种效益的关系,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一切服务以病人满意为标准。我们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继续聘请社会监督员,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参加医药招标采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效益,病人住院天数仅为4天,减轻了病人负担。在检查、诊疗过程中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维护了病人的权益。

二、人才培养和临医学教育成绩显著

开展了彩超、介入治疗两项新业务,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一项;在临床教学方面,全年接受实习生20人,接受基层卫生院医生、护士进修人员4人。为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储备急诊科骨干力量,保持和发扬县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优势,__年选送进修人员12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56人次;组织院内业务讲课12次,邀请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查房、讲课、指导手术22次,全年参加学术活动48次;参加学历教育35人。

三、硬件建设有成效提高医院诊疗水平

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改善就医环境,经院领导努力争取,我院门诊楼项目顺利实施,并于年终投入使用。对综合楼墙体进行全面维修,使之与新建门诊楼相协调,从整体上让医院外观焕然一新。3号住宅楼工程也于年内交付使用,从而解决了年轻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对医院库房、13间小平房安装了暖气,从而改善了总务科、药械科、防保科的办公环境,也为单身职工提供了住宿条件。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25立方米化粪池一个。年内医院先后投资120余万元购置了丹麦产新型高档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一套、心电监护仪两台、心电监护、起搏、除颤仪一台、多功能母婴监护仪一台、创伤治疗仪一台、麻醉机一台、急诊科抢救床10张等,使得医院的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急诊科成立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让病患者通过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医生护士简介等材料了解医院,了解就诊科室及主治大夫,从而选择自己信赖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坚持医患谈话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使病人及家属在就诊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相互协助,有益于病人康复和医护人员工作。建立并完善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使各级质控组织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对医护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改进,激发了医务人员之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护了患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改善了医患关系和医院形象。

五、进一步规范了医疗管理行为

根据卫生部《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和《青海省规范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若干规定》,对医院存在的不规范医疗行为做了认真的自查自纠,经认真整改,妥善处理,纠正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各级领导的政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加大了院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涉及职工住房分配、药品采购、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决策的出台和实施。公开的方法,除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外,以院周会、交班会、座谈会、公示栏等多种形式互补,同时注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院务公开逐步走向一个较为完整的运行体系。

在实践中,一是坚持支部中心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针对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以良好的心态对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既稳定了职工情绪,又促进了医院改革。

总之,20__年我们承接了20__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20__年各项工作任务,也为20__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地区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功立业,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再造健康贡献力量。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6

20__年在卫生局和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20__年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狠抓行动、树新风、全面提升我院整体形象

1、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创人民满意卫生院是我院发展目标,为改善服务态度,落实服务,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我院广泛征求患者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制作宣传标语,落实“五个一”工程,发放医师名片,打回访电话,发征求意见卡和社会问卷调查,为使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严格按查处制度处理,使我院行风有了很大改善,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2、开展卫生大扫除,积极参入六城联创和创省级卫生乡镇活动。结合我院实际迅速宣起讲文明、讲卫生、美化、亮化、绿化卫生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要求科室人员上班前先打扫室内外卫生,划分责任区,每周二、五进行卫生大扫除,并进行检查评比,做到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物品器材摆放整齐,每日产生的医疗垃圾及时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为配合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活动,我们对病房楼墙面进行刮白更换破旧房门,制作防蝇门帘及窗网,对卫生院花坛内的花、草、树进行修剪,浇水施肥,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就医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1、通过前几年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和医疗设备添置更新、使我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门诊日志要求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实行科审批制,院长深入临床查房,积极参加危急症病人抢救,医疗质量考核小组严格按考核方案每半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没有发生医务差错与纠纷。

2、鼓励员工进修学习,参加业务培训。今年派出两人到上级进行培训,一名员工脱产学习,十余人参加晋级及资格考试,五人考取晋升职称,使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又上新台阶。

3、经过全院干部职工地共同努力,我院业务有了明显提高,门诊量较去年有所提高,恢复到___年门诊水平。

三、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两年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在__年农合筹资工作中由于自筹部分份额增加一倍,也面临许多难点,为打消农民参合顾虑,做好解释筹资工作,我们印制3千多份《__年告广大参合农民政策说明书》发放到乡、村干部和农民手中,出动宣传车5台到各村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组织定点乡村医生积极配合村干部做好筹资工作,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参合,我院抽调人员下村督导,主动当好政府参谋,使今年参合率达94、8、筹资结束后立即进行参合信息的录入与整合,及时建立了20__年参合信息档案;

2、积极做好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工作。对来我院就医出院参合农民,当日兑现补偿,对定点乡医上报的门诊小额补助我院及时先行垫付;

3、为广大参合农民提供一个监督平台,在门诊大厅走廊醒目位置悬挂农合就诊程序、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及补偿所需提供材料,每日对当日发生农合补偿信息进行人村公式,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制定措施,积极完成项目工作,着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0__年我院被定为防保站建设和“七有两化一温暖”工程验收年,我们指定一名院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加大投入,更换了手术室陈旧空调,添置婴儿辐射抢救台,对病房楼外观进行整修,顺利通过了上级这两项考核检查验收;

2、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工作要求高、时间短、难度大。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制定选址方案,加快工程进度,我乡5个项目村在第一次验收通过3个,还有2将在12月中旬建成;

3、在应对今手足口病工作中,我们认真组织,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成立发热、专科门诊、设隔离病房两间,发动乡村医生,层层筛查,及时转诊,同时做好疫情调查上报、监测工作。在应对问题奶粉事件中,我院抽调七名人员参加筛查工作,两名同志同时运转,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对我乡近千名食用__奶粉婴儿进行了筛查。

五、按照目标,扎实做好防保工作

1、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并以会代培的方式加强卫生法规、规章制度、计免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全年共召开乡村医会议19次,积极组织村医参加卫生局举办的继续教育卫生法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教育,完成全乡44所村卫生室考核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每月一次入村督导检查,严格管理,从而使我乡的村医管理工作和防保网建设进一步加强。

2、计免工作常抓不懈,认真做好儿童卡、___、册管理工作,对每日新生儿童查行及时上卡,按程序接种,及时做好新生儿乙肝疫首针接种。截止12月上报新生儿童360人,建卡__人,接种“五苗”__人,并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对象进行了转出___,流入补种工作,今年未发生接种失误和事故。

3、抓好传染病管理和监测,做好新生儿童破伤风、麻疹、a下p等传染病的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任务,开展死因调查,严格规范院内门诊日志管理,及时填报疫情报告卡,做好网络直报。全年共上报传染病事件16例,无迟报、漏报现象。

4、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配合卫生监督所对全乡食品市场的检查和监测,从业人员体检工作,共体验__人、__家,并做好各村卫生诊所的消毒监测工作。3月初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共种___人;8月开展肠道驱虫_人_;9月接种甲肝疫苗825人;11月开展流脑ac疫苗接种共种__人。由于组织得力,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安全接种,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狠抓结核病筛查工作,采取下乡查、村医报等措施,及时发现护送转诊,督导化疗方式,超额完成了结核病转诊任务。

5、妇幼工作在县妇保院指导下,借“降消”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加强孕产妇__保健,切实做好产前健康检查,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治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今年共建孕产妇保健卡__人份,住院分娩__人次,住院分娩率达__,书写规范化产科历书__人次,对全乡范围内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对520名妇女病进行了防治。积极完成各种妇幼保健报表,做到及时准确“降消”项目补偿工作及时兑现,无克扣虚报现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妇幼保健任务。

虽然,20__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政府和人民要求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步子小,小进则满,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专技术人员未取得专业证,给医疗质量带来隐患,农合工作任务繁多,卫生院及乡村医生承担农合筹资工作过重,财力投入大无着落,这还需要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7

20__年在卫生和计生管理局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县局的业务部门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整体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来,我院克服人手少、设备简陋、用房紧张的困难,全体职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农村中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能得到及时救治,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老百姓的好评。截止到年底,实现业务收入110万余元(其中药品收入76万元,医疗收入34万元)同比增长2%,其他收入12万元门诊人次12000人,收住院712人,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二、共公卫生情况: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认真落实医改任务。

(一)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检查完成情况:累计立居民健康档案15521余份,新建365人,累计建档率达到85%。

(二)慢性病完成情况:管理高血压病人1820人,管理糖尿病人126人,管理精神病52人,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村卫生室人员定期开展随访,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等进行健康指导。

(三)老年人健康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一般体格检1566人,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并向老年人提供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1)全乡0—7岁儿童1568人,今年出生202人,实建卡167人,建卡率100%,乙肝及时接种167人,及时接种率100%。

(2)全年冷链运转24次,已基本按计划完成。

(3)0—3岁儿童脊灰强化免疫二次,应种1524人,实种1586人,接种率达97.5%。

(4)四苗单项接种率95%以上,强化免疫率100%。

(5)在全乡全面展开,查出免疫史不祥小学及幼儿园120多人。

(6)全年来向孕妇发乙肝及时接种意向书300多份,6月份全乡开展一次流脑疫苗接种,共接种学生350余人。

(五)传染病防治。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登记、报告辖区内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达100%以上,全乡法定传染病的感染性腹泻为主,与去年相比发病率有所下降,无传染病流行及爆发病例。

(六)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行动,倡导、教育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办好健康宣传栏目,广泛开展各种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00余份,以乡卫生院办宣传栏每月一期,以村办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双月一期,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全乡共1000余次。

(七)卫生协管:对管辖区内街道、学校、饭店等公共场合巡视监督每年达12次以上,对全乡各村水源投放消毒灵使用进行指导及监督。

(八)孕产妇健康管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达到70%;妇女活产数202人,孕产妇202人,产检165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81.9%系统管理130人,系统管理率7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98%。新法接生202人,新法接生率100%。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的问题进行指导。儿童系统管理589人,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

(九)儿童保健儿童保健: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年达到65%;人数1568人,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率年达到65%;体弱儿管理率达到100%;按规定做好儿童保健信息收集上报,保健手册和信息数据填写、上报及时率、准确率达到65%以上。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7岁以下儿童年1568人,5岁以下988人,3岁以下573人,3岁以下儿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

1、7.15特大洪灾抢险方面,根据需要我院对重点环境消毒消杀,购买了环境和水源消毒药品共计花费2.8万元,组织各村卫生室对各村水源点进行监测30天,保证特大洪灾之后无特大疫情发生.同时对本院洪灾之后有效开展自救使洪灾损失达到最低范围。

2、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了有效保证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乡政府安排积极配合土管所开展地质灾害演练外出急用车辆,使演练达到预期效果。

3、按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主动分担乡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设置在卫生院,成立办公室,抽掉二名专人办公,为他们设置各项制度牌,购置了电脑,网络专线及办公桌椅,共计花费8000余元。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关键,为认真开展好“三好一满意”活动。做到服务好、质量好、技术好,群众满意,将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先进事迹活动与卫生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相结合,院内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先进事迹两次;结合我院的实际,狠抓责任目标的落实与医院规章制度。每周对全院的工作实行一次大检查,每月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实行考核,将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月会制度,每月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规章制度、通报当月考核工作存在问题,及下月的工作要求。通过以上措施,医德医风进一步得到体现,无举报、投诉现象发生。

五、抓好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技术人才的素质。只有拥有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医院才能办出成绩。今年,我们派出3名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并有一名医师参加了转岗培训;同时,我院还多次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特别是加强了《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严格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及管理措施,使医院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我院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的工作力度,制订了学习活动计划,加强学习医德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准则,通过近阶段的医德医风建设活动,职工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上,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有提升。我们坚信在局、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院为核心,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存在的问题,上下一致,齐心合力,一定会将我院的各项工作推向全面发展。

1、医疗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我院职工业务知识水平还不够高,制定的院内组织学习计划、到外培训计划等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群众就医的更多需求。

2、基础设施较薄弱。硬件设施更是无法与全县其他乡镇卫生院平均水平相比,专业管理知识水平较差,对于档案建立管理、乡村整合、合医筹资等都是我们以后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

3、部分职工医德医风有等进一步加强。我院部分职工思想素质不够高,整体业务素质更是急待加强。

1、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已建立了相关的考核办法,成立了考核小组,并进行考核,但是仍存在着执行不规范,力度不够现象。

2、医疗技术有待提高。要做到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医疗技术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人员紧缺,仅仅只能维持运转,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医疗技术难于提高。由于学科带头人缺乏,无特色科室,难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

继续巩固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根据现在工作中未完成各项指标进行查缺补漏,抓紧完成,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8

20__年,__镇卫生院在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院职工团结务实,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团队精神,用心开展了医德医风、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一)认真开展行评工作,狠抓医德医风、全面提升我院整体形象。

今年卫生系统被列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门之一,我院认真贯彻上级精神,有步骤的开展此项工作,在全院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确实为辖区居民解决看病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医疗服务理念和竞争意识,将医德医风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1、整章建制、科学谋划。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我院先后制定了医德医风管理规定、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办法、各病种的医疗护理常规、各种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急诊急救等八十多项规章制度。使我院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取得了实效。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慢性病防治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资料,制定科学宣教计划,进村入户开展宣传,为居民带给健康信息和健康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资料,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健康宣传栏24块,版面更新120次,开展下乡健康教育视频播放12场,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6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6场,发放各类宣传品8717份。透过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

按规范要求落实日常工作,加强宣传和主动搜索,为适龄儿童累计接种4630针次,其中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8%,加强免疫接种率95%以上。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严密监控传染病疫情,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对H7N9、艾滋病、结核病、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密监控、及时规范报告传染病,科学处置传染病疫情。开展发热病人疟疾监测、HIV初筛、麻风病线索调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协助完成血吸虫病防治工作。20__年__卫生院管理HIV阳性人员526人,追踪艾滋病感染者2人,管理结核病32例,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53例,传染病发病率为0。03%,其中腮腺炎11例,疑似麻疹病例11例。腮腺炎9例,风疹12例,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例。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水痘9例;妥善处理__社区松树地布鲁氏菌病、__中学风疹疫情,未发生扩散和重大影响。

全年活产数228人,加强托幼机构管理,认真落实散居儿童422健康管理,共完成6岁以下儿童体检2239人次,规范管理率95%;住院分娩率100%,在管孕妇86人,早孕建卡率32%,叶酸增补171人,认真做好相关监测、报表。开展母乳喂养周和小儿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宣传妇幼保健知识。

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按照要求我们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在村卫生室的协助下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体检资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透过问诊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及生活自理潜质;进行了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并进行了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最后告知体检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共体检2513人,体检率68。7%,其中对已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推荐定期复查,并预约了下次的体检时刻。

根据国家服务管理规范的要求,落实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慢性病的管理范围,并且按时随防,指导用药状况,本年内共有高血压患者1956人,建立高血压手册1956人,随防7366人次,规范管理率94。1%,年度体检1702人;体检率87%,糖尿病患者308人,建立糖尿病患者手册308人,共随防1156人次,规范管理率93%,年度体检279人,体检率90。6%,并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指导。

我镇全年登记在管重型精神病89人,规范管理89人,并为患者进行年度体检。

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全年共登记传染病131例,对辖区内103例传染病患者按要求进行了宣传、消毒等处理。我院报告24例,及时报告率100%,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的宣传,对登记在管病人按要求落实随访服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用心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定期对辖区相关单位进行卫生检查,报告相关卫生监督协管信息。

20__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必须成绩,但存在着诸多差距,主要体此刻:

1、卫生院硬件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配套设施不完善,离目标管理要求仍有必须差距。

2、我院卫生技术综合素质偏低,全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不足,门诊医师尤其是骨干医师少,人才缺乏,后备力量不足。

三、20__年工作思路计划安排

20__年,我院将以预防保健为中心,建立一流卫生院。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发奋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我院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我镇村级卫生室建设还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个性是部分村所极其简陋以及管理不到位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要以“新农合”为契机,大力资金难题,并用心争取国家投入,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以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支撑的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二、对镇卫生院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善。

三、继续抓好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四、督促、指导镇卫生院党支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精神礼貌建设工作。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9

20__年,在__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区卫生局的悉心指导下,全院干部职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医德医风,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卫生院文化建设,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卫生院科学发展,促进了汤口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现将汤口镇卫生院__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成立组织机构、强化政策宣传

院内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组负责人和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镇村医疗机构医改具体工作事项的贯彻执行和稳步推进。

2、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利用汤口镇召开人代会期间对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卫生院、村卫生室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为推进基层医改建言献策;继续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从而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医改实施成效。

3、按时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和职工大会及各类专题业务培训会议,组织汤口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集中学习、互相交流,掌握医改政策新动态新知识,坚决贯彻执行医改政策。

4、今年4月举办医改观摩会,展现我镇医改成效,构建交流平台;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医疗志愿者服务汇报交流会议,汇报我镇卫生下乡和医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展现基层医务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结合医改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即时结报和非即时结报全程办理;按照区卫生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力推进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农合社保慢病大病申报及补偿申报,使医改补助范围全覆盖,真正体现关注民情、惠及民生的医改精神。严格执行村医退出及养老保障规定,按照政策要求落实返聘反馈。

(三)规范执行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

1、卫生院、卫生室全部按规定比例配备基药和省补药品,完善药品日常管理和采购配送及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卫生室药品由卫生室统一配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2、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安徽省新增药品目录下发到卫生院各科室和4所一体化村卫生室,加强基药培训学习。年度督导检查36次,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日常诊疗行为;

3、按照区药监局、区卫生局工作要求,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对临床抗生素使用率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院内处方点评、院内自查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督查,推广20__版处方集培训、运用,逐步增强卫生院、村卫生室临床用药安全,自20__年以来无一例药品事故纠纷发生,进一步改善了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还惠于民;

4、结合院务公开,实行长期、中期、短期公开信息相结合积极宣传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

(四)加强基层医疗队伍人才建设

1、我院在职在编人员20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工勤人员1人,管理岗1人。学历:专科学历17人,中专3人;职称:主治医师3人、医师5人、检验师1人、医士1人,主管护师1人(同时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护师5人、护士2人,所有在编在岗人员均具有对应的执业资格和职称。我镇村卫生室在岗村医7人(返聘1人),都具有乡村医生资格证,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人,执业护士1人,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总体素质尚可。

2、卫生院坚决贯彻落实医改政策,先后同__市人民医院、__医院、__市中医院、__区人民医院、__区中医院、__首康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关系,已为卫生院的人次培养、职业交流、业务素质提升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协作平台。

3、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从无缺席情况发生;并派程慧珠同志参加20__年度全科医生学习,加强临床全科人才培养。

4、利用职工大会乡村医生例会契机,经常性抓院内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急救演练,并把培训学习与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本年度开展各类业务培训22次,并邀请市医院急诊科专家参与培训。

(五)行政党建综合聚亮点强化责任制管理,创平安医院、文明单位

年初卫生院与院内科组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签订了一体化均等化管理、综治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并层层抓落实。明确各级安全责任节点,量化细节举措,不务虚、唯求实。

2、完善卫生院各项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合理、便捷高效。

重点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前期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医患纠纷,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4、落实防范措施积极配合区卫生局、镇安委办、消防部门对卫生院的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建立院内每月自查、对村卫生室督查及安全生产月报零报制,重点检查诊疗规范操作规程落实情况、用药安全、_光室、消毒间、财务室、药库药房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管理到位情况,确保消防设施完备有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节假日医疗急救卫生保障实施方案,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并同市区医院、黄山风景区急救中心、各村卫生室和镇直、驻镇各单位互联互通,确立卫生保障、应急救护联动机制,担负起保障山上山下及邻接部分乡镇的医疗救护卫生保障的责任,确保一方平安。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今年,确立了“以人为本,不务虚、唯求实”的强化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线,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为基点,以推进医改、保障就医、服务民生、建立新形势下的和谐医患关系为基本面的点—线—面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团队协作,初步实现了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服务多元化的目标;

2、加强党支部能力建设

以“窗口服务行业标准”为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践诺,组织开展七一系列活动、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等,喜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职工思想道德学习

对卫生院领导班子、村卫生室负责人和管人、财、物的科室和个人经常进行教育学习,做到警钟长鸣,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和职业犯罪,并从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敬业奉献、感恩立德等多方面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学习;

4、建立健全医疗志愿者服务各项制度

结合卫生下乡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社会影响力,改善了医患关系。全年涌现出:江淮医疗志愿者优秀候选团体、健康卫士候选人、黄山区首届道德模范、黄山好人等等先进事迹。

5、实行院内行政管理量化分解,并将作风整治专项行动贯穿全年,逐步提升管理效能、服务效能,继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三项通报三个督查”机制暨(指纹考勤通报、月度处方点评通报、首诊测血压通报、乡村一体化服务督查、综治平安建设安全生产自查督查)推行四项服务制度,实行向社会公开。全年涌现出:雪中紧急救护(黄山日报已发布)、生命接力、轮椅行保障等等先进事迹。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按照区卫生局工作要求,在辖区内大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医改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实施步骤:

1、制定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

2、划分区域,团队协作、专人负责,各村卫生室协同;建立问责制;

3、继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驻村医生责任制;

4、为各村卫生室配置专业医疗设备和器械;

5、多渠道、多种形式,广覆盖城乡居民,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6、每月召开例会,团队医生、乡村医生之间相互交流、总结提高;

7、开展高血压病、糖尿病病例筛查;

8、规范慢性病管理,定期随访,重点询问病情,检测血压、物理检查、鉴别并发症、观察指导用药和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提高知晓率和控制率;

9、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推广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咨询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基本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10、安排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到卫生院免费参加健康体检工作;

11、加大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病人登记管理、随访及康复指导工作;

12、加强运行管理措施:全面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

14、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新增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录入工作;

15、实现双向转诊,确保医疗服务质量,资源共享的互惠合作关系,确保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并及时填写记录,做好资料及时归档工作;

16、作为试点乡镇,我院在山岔、芳村、岗村扎实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止10月31日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7、积极协助镇政府扎实开展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20__年度我院基本医疗总体概况:

1、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与医疗急救保障情况

2、卫生院全年开展了多项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全年根据卫生下乡实施方案共组织大型义诊4次,分别在汤口敬老院、山岔黄狮谠、岗村里山村和芳村鸭坑开展。通过义诊扩大了卫生院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义诊中免费送医送药上门服务解决了一部分腿脚不便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并且发现了一部分慢性病人,同时加大了卫生民生工程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和知晓率。

3、完成多项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4、开展知识讲座普及医疗急救和健康知识

通过在__谷开展大型医疗急救培训、__敬老院老年人防病知识讲座、__糖尿病知识讲座和__村高血压知识讲座等多项活动,将常见疾病知识惠及普通群众,增强自我防病意识。

5、业务及医疗安全方面

为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了邀请__市医院进行急救培训,院内心电图常识、手外伤和院内急救技能等知识讲座,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早会、职工会等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及医德医风考评方案、医疗安全纠纷防范等专题培训,逐步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由于自身服务水平有限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卫生院在6月份发生了一起医疗纠纷事件,经多方协调果断处置,控制了负面影响,未对我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冲击。

全年未发生一起因服务态度投诉事件,未发生因收受回扣而举报事件。全院干部职工能立足岗位、团结协作,积极为群众服务。3月份的生命接力中的患者赠送锦旗,11月份的轮椅行主办方赠送锦旗,就是对卫生院医德医风的高度肯定。

__镇卫生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人民满意卫生院”的基层卫生服务导向,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以及“大练兵、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动,始终将“四个争创”指导思想和“抓业务、强管理、带班子、凝人心、聚合力”的工作原则贯穿于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应急能力等工作的方方面面。卫生院领导班子本着“极心无二虑,尽公不_私”和“求真、务实、创新”的积极态度,针对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策略,针对汤口镇医疗服务人口多元化的趋势,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急救、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确立为卫生院的工作重心,以区、镇基本公共卫生开展为契机,规范汤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和积极开展驻村医师及公共卫生团队服务,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整合镇内医疗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将镇域内2万常住居民(含农村、城镇、外地务工长期驻镇人员)和年均达330万以上的流动人口(游客)的综合医疗服务进行归类,对镇域内的疾病谱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四、20__年度工作谋划

1、妥善处理院邻关系,按时完成卫生院搬迁工作

按照__区政府、__镇政府相关会议精神,20__年__卫生院将进行整体搬迁,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和__区卫生局的指导下,妥善处理与宇仁投资公司的关系,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完成卫生院整体搬迁工作。

2、继续强化班子建设,完善岗位聘用管理与内部绩效考核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不务虚、唯求实”的强化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线,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为基点,以推进医改、保障就医、服务民生、建立新形势下的和谐医患关系为基本面的点—线—面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了团队协作,初步实现了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服务多元化的目标。同时坚持“以岗定责、优绩优酬”原则,进一步细化岗位权责,量化内部绩效考核。完善院内各级管理组织,狠抓管理节点,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事事到人、权责对称、核心明确、团队推进的局面。在坚持推行评优评先的过程中,对于工作推诿的同志予以取消职称晋升、降级聘用、异地交流等方式树反面典型,逐步形成抓管理出效益,抓管理促团结的局面。

3、推进支部建设,扎实推进医德医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评先进、树典型、汇聚正能量,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感知教育,从而扎实推进医德医风教育深入开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作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4、坚决贯彻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新医改后,___镇卫生院、卫生室已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巩固新医改成果,我院将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督协管,将药品零差率销售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及村医补助资金直接挂钩,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督查力度,确保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落到实处。

5、继续推进新农合政策的贯彻落实

新农合政策已深入民心,广大群众非常拥护和支持,为了新农合政策更好的惠及百姓,合理转诊、从严把握住院指征、提高住院补偿比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

6、提升基础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卫生院发展的永恒主题,新的一年我院将派人参加全科培训、邀请上级专家来院授课、鼓励开展院内讲座、技能操作竞赛、参加专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基本医疗水平,对于医疗质控节点管理薄弱,医疗安全隐患增加的现象,我们将通过帮扶医院来院指导加强医疗安全节点管理,从而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

7、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在现有全科团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完善各项团队管理制度,职责到岗、任务到人,采取月度督查、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执行公卫服务项目与院内职工绩效挂钩、与村医补助挂钩的分配制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8、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扎实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

按照卫生室五统一、两独立要求,加强人事管理、业务培训,督促卫生室落实新农合、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任务;实事求是审核、申报到龄退出村医,确保到龄退出村医能按时享受村医养老补助;对于不执行一体化管理政策、付服从日常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管控结合、依法惩处的原则,绝不姑息。

9、继续做好卫生下乡服务,坚持开展各类医疗志愿服务,积极改善医患关系,全力推进卫生民生工程在镇域内,除敬老院、学校按时体检巡诊外,坚持定期开展边远村民组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增强群众的卫生知识的普及率,提升镇民健康素质,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10

过去的一年,在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主人翁精神,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兴院、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建立省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为平台,结合中期评估专家组指导意见,围绕“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管理效益”这个主题,全院干部职工用心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活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携手奋进、改革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两个礼貌建设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全年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医院各项工作。

一年来,院领导深刻认识到要持续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就务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行风评议会”,召开院职工会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二、坚持诚信立院,保护病人利益。

医院把“诚信服务,透明医疗”做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二是结合医院特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职责、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三是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和职责心;四是结合行风评议和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医院透过推行“一级甲等”医院标准,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善。医院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能够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1、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发奋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医院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负责制,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领导总值班、护士长夜班、医疗缺陷告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用血登记、用血报批、检验核对制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5、医院紧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

6、强调对一些特殊用药的管理,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

7、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医疗区查房状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状况。

8、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__年增加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奖金倾斜,较好地调动和稳定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用心性。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效益”这一管理概念转变成医院管理中最活跃、最行之有效的因素,把人员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充分有机的结合到一齐,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最终反映在医疗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多方筹资改善就医环境,多种形式树立医院形象今年以来,我院多方筹资60万元,投资42万元购置了彩色多普勒等设备,投资为每个病房安装了彩色电视机和空调,提高了诊疗水平也极大的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改建了消毒供应室及口腔科门诊,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四、不断强化社区卫生工作。

随着卫生院功能转变,我院已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启动了面向农民的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并且把社区卫生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按各级政府的要求,以“农民健康工程”为已任,认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行社区职责医生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认真履行三大类十二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任务。职责医生分村进行了全年的上门访视工作,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分级管理,并进行了有效的健康干预。按要求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所有体检资料、访视资料、重点疾病均能在健康档案中反映出来,使健康档案成为真正的活档案,并对老年人和困难群体进行了定期服务和跟踪服务,动态管理等。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统一服务站药品的进购调拨程序及日常管理,完成了乡村医生劳动合同的签订,解决了后顾之忧。已完成了对辖区内参合农民的第一轮免费体检工作,共出动医务人员__人次,历时__天共体检__人次,加上年度体检的__人次,共计__人次,体检率达__。在县卫生局年度工作考核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按要求认真完成医疗业务工作,有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登记本,项目齐全,传染病及时登记,及时上报。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认真书写报告。建立病历自查评分制度,住院病人病历书写达__,合格病历达__。建立处方自查评分制度,门诊处方书合格率达__。完成年门诊__人次,住院__例,出院病人治愈好转率__%,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达__,急救物品、药品齐全,完好率__。完善手术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的规范管理。无菌注射执行率__。加强器械设备管理,器械设备完好率__,使用率__。用心开展中医中药诊疗工作,结合__市“建立全国农村中以工作先进市”活动,加强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建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__年1—10月,实现业务总收入__元(其中:财政补助__元,医疗收入__元,药品收入__元,其他收入__元)。总支出__元(其中:医疗支出__元,药品支出__元,财政专项支出__元,其他支出__元)。收支结余__元。其余各项质量、效率指标也较好地完成。

计划免疫帐制健全,完成年内计划免疫,建卡率__,五苗基础免疫率达__,乙肝接种率__,卡介苗__,百白破__,脊髓灰质炎__,麻疹__,卡证相符率达__,卡痕率__。结核病人管理__人,防疟管理工作完成__。传染病报告率、及时准确率达__,上报传染病__例(其中)。完成发热病人血检任务__人,完成鼠疫、霍乱监测工作,做好结核病的转诊和管理督导工作。完成艾滋病高危人群筛查任务,年内完成hiv血清样本检测和采集__人。及时发现并上报了__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群体性发热事件,用心配合县疾控中心及上级专家组做好隔离治疗及疫源地消毒工作。

用心做好儿童保健工作,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__,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__以上。孕产妇保健覆盖率__、建卡率达__。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__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__,孕产妇住院分娩达__,新法接生率达__。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卫生局和镇党委、镇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院职工共同发奋的结果,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就应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个性是与强势医院相比,在人才建设、科技发展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医院的管理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医院改革的步伐还不大;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不优。这是当前损害医院形象,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有些科室尤其是窗口科室,个别同志还没有把热情周到的服务当作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认真加以对待,人性化服务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2、医疗质量还有薄弱环节,在例行工作检查中,发现有处方、病历书写不规范等状况。

3、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够平衡,院内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科室满足于做好日常工作,无科室发展及专业建设的远期打算及近期计划,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缺乏创新动力,职责意识不强,医院学科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_些学科甚至在倒退。

4、人才结构不甚合理,人才梯队尚未构成,名医、名科带动效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科带头人尚显不足,人才断档现象存在。

5、少数职工事业意识淡漠,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远远不能适应医院市场化的客观需要,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少人仍然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等、靠、要思想严重,仍有一部分同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营意识危机意识缺乏,仍存有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思想,与形势发展格格不入。

6、个别科室办事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缺乏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在履行岗位职责上不尽人意。

7、今年虽然没有发生职责性医疗事故,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苗头尚存,如不引起重视,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8、医院的硬件建设、就医环境与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个性是医院门诊部、急诊科、功能科的就诊条件急待改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__届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化医院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力量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实现医院发展新突破,再铸新辉煌。

乡镇卫生院个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或者),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全军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信息。2022年主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科级正职以下管理岗位和中级以下专业技术岗位文职人员。

  首页,选择“订单查询”,系统会自动搜索出5天内使用本机的支付记录,查询到相应支付状态。

  (4)若缴费过程中出现问题,请联系易宝支付7×24小时客服。

  在线客服:点击网站首页最上面“在线客服”;

  电话:,010-;

  邮箱:help@或者,进入军队人才网进行报名操作。

  (4)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招考专题网站。如使用360浏览器,请选择极速模式浏览。

  32.全军统一考试科目是如何设置的,主要考核哪些方面?

  全军统一考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专业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

  33.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包括哪些科目,如何获取?

  全军统一考试大纲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其中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共用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区分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类,按各专业领域和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5个专业。报考人员可登录军队人才网浏览下载考试大纲。对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没有覆盖的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岗位,专业科目笔试按照相应语种语言本科教育教学大纲命题。

  34.什么时间进行全军统一考试?

  35.参加全军统一考试须注意哪些事项?

  (1)疫情防控有关要求:①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以采集样本时间为准,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无干咳等可疑症状,且“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均为绿码,方可参加考试;如“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带*号的,或者14天内共同居住者或办公室同事有2例以上(含2例)发热(腋下37.3℃以上,下同)或呼吸道症状病例的,或者本人或共同居住者为进口货物或入境口岸相关从业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的,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每次间隔24小时以上,下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方可参加考试;如考试前14天内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考生,还须提供考试前72小时内2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和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证明,经现场防疫人员评估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②考试前28天内有国外或港台地区旅居史,或者考试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二次接触者,尚未完成隔离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尚未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医学观察期内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③北京地区考场的考生须自考试前14天起一直在京居住生活。

  (2)为避免延误考试时间,建议考生至少提前90分钟到达考场。

  (3)考生在考试前30分钟,凭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室,对号入座,并将两证放在靠近过道的桌面左上角,在监考核查登记表上签名确认。

  (4)考生不得在开考30分钟后进入考室,不得提前交卷离开考室。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答题及填涂,否则将视为违纪、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同时应当将试卷(答题卡)反扣在桌面上,经监考员清点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室。考生退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室。

  (5)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需用2B铅笔填涂的,用其它笔作答无效。需用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或者圆珠笔作答的,须在指定位置作答,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准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6)除规定可携带的文具以外,其它物品一律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考生将通讯、计算、存储等电子设备和资料带至座位的,按严重违纪处理并取消考试资格。

  (7)考试期间,考生未经监考员允许不得离开座位。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室,违者取消成绩,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8)考生应当自觉遵守考场规则,服从监考人员管理。考生在考试期间禁止吸烟,不得喧哗、交头接耳,不得夹带资料、互借文具、窥视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等。

  (9)考生应当妥善保管准考证,供查询本人考试成绩使用。

  36.如何查询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通过军队人才网,2022年3月中旬左右提供全军统一考试成绩查询。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军队人才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全军统一考试成绩。

  37.考生对考试成绩如有疑问,如何进行成绩复查?

  全军统一考试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阅卷工作均依托国家专门机构进行,采用分数处理自动化系统,没有人工登分、合分过程,除缺考、违纪、零分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接受考生成绩复查申请。考生属于成绩复查范围的,可于考试成绩查询期间向军队人才网考试服务邮箱提交个人签名的查分申请书(注明查分理由),并附个人准考证、身份证电子照片,其中准考证丢失的,提供准考证号,尔后由全军有关组考机构核准后,按规定程序向考生反馈成绩复查结果。复查期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复查申请。

  38.全军统一考试入围人员名单如何确定?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按照90%考生上线的比例,划定公共科目合格分数线;根据招考岗位入围比例,对达到公共科目合格分数线的,再按照全军统一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考试入围人员名单,并在军队人才网公布名单。公共科目或者专业科目单科考试成绩为零分或者缺考的,不列入考试入围人员名单。

  39.如何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

  用人单位对考试入围人员的基本情况、学历学位、专业资质、工作经历、准考证等原件或者证明材料进行审查,依据报考人员参加面试意向、资格条件审查等情况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名单由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汇总审核。

  40.对报考学历学位条件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岗位的报考人员,免笔试后如何参加面试?

  对这类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并下发有关单位。用人单位根据下发的面试人员名单,按要求组织面试体检、政审考察和公示审批等工作。

  41.面试主要考核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面试由用人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组织实施,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采取现场答辩、授课试讲、器械操作、能力测验等方式进行,时间20分钟左右,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延长。

  42.报考人员如何获知面试成绩?

  面试成绩确定后,由用人单位现场告知报考人员面试成绩。

  43.全军统一考试和面试的总成绩如何计算?

  全军统一考试的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总成绩按百分制折算。其中,公共科目、专业科目、面试成绩分别占30%、30%、40%。各科目成绩和总成绩可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4.什么时间进行面试和体检?

  具体时间以用人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发布的公告(通知)为准。

  45.体检由哪些医疗机构组织,费用由谁承担?

  体检在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费用由军队承担。

  46.体检的标准是什么,对体检结果有疑问怎么办?

  报考人员应当符合军队招录聘用文职人员体格检查规定的标准条件。报考人员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以在接到体检结果3日内,向用人单位申请一次复检。其中,对于可通过服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承检医院不予复查,体检结论以初检结论为准。符合规定需要复检的,由用人单位组织实施,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47.如何确定预选对象,怎么告知本人?

  用人单位按照计划招考人数1:1.2的比例,根据报考人员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预选对象。其中,面试成绩低于60分或者体检不合格的,不得作为预选对象;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照面试成绩、专业科目成绩确定排名。用人单位确定预选对象后,将及时告知报考人员是否被确定为预选对象。

  48.政治考核和综合考察由谁组织,主要考察什么?

  由用人单位组织对预选对象进行政治考核和综合考察。政治考核主要考察政治面貌、宗教信仰、遵纪守法以及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组织涉外安全审查;综合考察主要考察现实表现、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49.如何确定拟录用对象?

  对政审考察合格的预选对象,用人单位按照总成绩排名确定拟录用对象名单。

  50.拟录用对象如何公示?

  拟录用对象名单由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统一审核后在本单位军地门户网站和军队人才网同步对外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对象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招考岗位和录用分数线,同时公布监督受理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天。

  51.2022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是否有辅导用书和举办培训班?

  本次全军统一考试和面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辅导培训班,报考人员可依据军队人才网发布的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做好相关准备。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以及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招考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52.哪些行为记入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诚信档案?

  考生有违纪违规和提供虚假报名信息、伪造有关证明材料等不诚信行为的,记入文职人员公开招考诚信档案库和黑名单,并抄送国家相关人事考试有关组考机构。

  53.对违纪违规行为如何处理?

  考生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参照《军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其中,属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者恶意注册报名信息的,5年内不得报名。

  54.《刑法》对于考试作弊有哪些新规定?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考生和其他人员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5.关于《2022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报考指南》的适用范围?

  《2022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报考指南》仅适用于本次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违法占地举报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