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朋友被封控在家,要不要发个信息问下!感觉他,得了抑郁症!还是不问?

本文字数约:4069

01、孩子患病后不愿社交,是正常状态

02、如果孩子频繁出门,风险反而很大

03、不愿社交的3种程度,孩子属于哪种?

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群体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障碍后,性格变得自我封闭。尤其是因病休学后,他们几乎整天待在家玩游戏、刷手机、睡觉,不想出门。有的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和父母也没多少交流。

很多父母急坏了,他们觉得只有孩子愿意走出家门,与人打交道,这个病才能好起来呀!孩子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跟社会脱节,越来越自我封闭,整个人都废了吗?!

有些父母唉声叹气,以泪洗面,虽然不敢说孩子,但非常绝望;

有的则不断劝孩子多出去走走,接触接触人,“你这病就是憋出来的”,可孩子不听,还嫌父母烦;

有些父母脾气比较暴躁,尤其是父亲比较多见,急起来甚至会猛砸孩子房门,破门而入,对孩子破口大骂,引发激烈的亲子冲突。

如果家长有以上表现的话,请先冷静下来,恢复理性。这些都不是正确、科学的应对方式,不但没法让孩子愿意出门社交,还会让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劣。

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愿意走出去社交,走向康复呢?

在今、明天的两篇文章中,我们会详细分析,并提供理性科学的应对方法。

01、孩子患病后不愿社交,是正常状态

首先,我理解父母想让孩子出门社交,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康复目标。

但父母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不愿意社交,这是他们在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也就是说,在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前,要求他们出门社交,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

父母们要理解孩子目前的精神心理状态。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孩子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通常,这些创伤中有很多就来自他们的社交圈子,比如学校同学、在外认识的朋友等。所以他们一面对这些人就容易激活创伤,感到十分焦虑、害怕,甚至恐慌。

那让孩子加入一些新的圈子,认识一些新的朋友,行不行?

这往往也行不通。因为患病后的孩子往往是压抑、自卑、敏感的,有偏执型人格改变,哪怕面对友善的陌生人,他们也会感到不安,很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而且,对于休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就更不愿意出门社交了。别人(尤其是邻居)动辄就好奇地问,“你怎么不用上学?”这会让孩子很尴尬,自卑感和病耻感更强。

那去找知道自己休学的好朋友玩吧?可别人往往要上课、写作业,未必有时间。就算有时间,那聊天时朋友难免会说起学校里的事,这又容易激活孩子的心理创伤,或者又勾起孩子的失落感,“大家都在学习和进步,只有我原地踏步”,“我跟朋友没话题了,他们要离我而去了”。

对于患者来说,这种滋味是非常难受的;不宅在家,还能怎么办呢?

很多患病孩子甚至感激现在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他们想继续上课,但又惧怕上学,线上网课反而能他们暂时得以解脱,学习状态反而有所回升。可当学校恢复线下教学时,他们又会重新面临难题了。

所以,患者躲在家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起码暂时不用面对这些痛苦,心理上有一定的安全感;也避免了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不断被激活,避免在社交中形成新的心理创伤,这对病情反而是有利的。

如果父母不理解这时孩子的感受和心理活动,总希望孩子走出去、跟人接触,甚至催促、强迫的话,孩子的情绪波动会更大,甚至跟父母大吵大闹,在家打人砸物。

那么复诊时,大夫就会认为孩子病情加重了,增加药量,甚至让孩子住院治疗。如果孩子本来的诊断是抑郁症,大夫还有可能认为孩子在家暴躁易怒是轻躁狂/躁狂发作,改诊断为双相障碍,这可是比抑郁症更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

如果是这样,父母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与希望孩子好起来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02、如果孩子频繁出门,风险反而很大

不过,不是所有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都不愿出门,有小部分患者甚至出门得很频繁。这值得父母高度重视,判断是否属于以下情况。

第一,孩子是否出现了轻躁狂/躁狂发作?

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为“三高”:

情感高涨,在那段时间内持续地感到喜悦、兴奋、甚至亢奋;

思维奔逸,说话多、语速快,爱跟人夸夸其谈;

精力旺盛,设立了很多计划并认为不难完成。

因为患者在轻躁狂/躁狂发作时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不会回避社交,甚至很想找人交流,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美好感受和计划。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父母要特别留神孩子是否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孩子被诊断抑郁症,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部分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没有服用抗抑郁药,说明孩子有可能是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不是单纯的抑郁症,建议尽快就诊于精神科大夫,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正在服用抗抑郁药,则有可能是服用抗抑郁药后引起的“转躁”反应,这种情况我们在之前详细谈过我们的观点。

第二,孩子频繁出门,是不是为了去喝酒、滥用处方药,甚至是吸食毒品?

有的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会用不理性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巨大压力,比如到酒吧去疯狂蹦迪、喝酒,到网吧打游戏通宵达旦,甚至有可能滥用处方药、毒品,演变为共病成瘾性疾病。

我们接诊过一位患者晓茜,根据她当时的病情,主流精神科大夫很可能会诊断为抑郁症,甚至双相障碍。她病情严重时抽烟、酗酒,经常不顾父母阻挠泡吧到凌晨,还吸过大麻、K粉、冰毒,吸“笑气”成瘾……

可能有的家长不知道“笑气”是什么。“笑气”是一氧化二氮,在临床中是一种麻醉气体,镇痛作用明显;也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打发奶油、保鲜水果等。

可国内外很多年轻人爱上了吸食“笑气”带来的兴奋感,在酒吧或者狂欢派对中疯狂滥用,对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媒体曾报道,2017年一名在西雅图留学的中国学生因吸食“笑气”成瘾,半年后出现了无法站立、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不得不结束留学返回国内治疗。

所以,父母们要谨慎防范,小心孩子滥用处方药和各种新型毒品,这会令孩子的病情更加复杂、难治。

第三,孩子是否频繁出门是否为了疯狂购物?

关于部分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过度购物的行为,我们上周专门推送了2篇文章进行分析。

第四,孩子是否陷入了不理性的恋爱关系?

尤其是家有女儿的父母,更要注意。

并不是说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一定不能谈恋爱,但如果孩子的病情仍比较严重的话,他们在感情中容易情绪不稳定,频繁与恋人吵架。

如果对方提出分手,孩子失恋了,这容易形成较重大的心理打击,很可能加重病情。

万一遇到“渣男”“渣女”,不但被甩,还遭遇了更大的心理伤害,孩子甚至有可能轻生,或者作出其他极端行为。

如果父亲发现女儿很容易陷入恋情中难以自拔、“恋爱脑”的话,还要主动反省父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如果父女长期亲子关系不良,比如父亲缺乏对女儿的关注、陪伴,甚至教育方式比较粗暴的话,女儿长大后有可能过度渴望异性的关爱,容易被表面的小恩小惠、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在恋爱中失去理智。我们接诊过的患者阿莉就是典型例子。

而且“恋爱脑”女生万一遇到别有用心的渣男,很容易被PUA,受到极大的心身伤害。

所以,当孩子病情还没明显好转时,他们不愿意社交并不是坏事,反而减少了上面这些风险。

03、不愿社交的3种程度,孩子属于哪种?

当然,我们也不能任由孩子一直逃避社交。在满足一些条件的前提下,父母可以采取正确、科学的方法去慢慢引导,孩子加快康复,并能真正地走出去。

在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之前,父母要先判断孩子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

第一种,孩子自我封闭的程度比较轻微。

他们虽然不愿意出门、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但在家与父母关系尚可,亲子之间能保持正常的交流。孩子跟父母说到感兴趣的话题时,甚至有说有笑。

也就是说,虽然孩子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但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还算正常。

这里说的“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是指孩子在家庭里承担的角色以及相对应需履行的功能、事务。比如基本的起居饮食能自己完成,能适当承担一些家务,跟家人有基本的交流,尊敬老人、爱护弟弟妹妹等等。

这类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中,很可能来自家庭的比较少,但来自校园的比较多,并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无法上学。很多父母也感觉到,孩子在家时大部分时间比较平稳,可别人一提学习、学校,孩子很容易生气、烦躁。

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严重一些:孩子不但不愿意出门社交,在家里也不太愿意跟父母多说话,只有片言只字的最基本交流。

这说明孩子不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其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也受损,意味着父母曾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可能长期缺乏陪伴、关注,或者经常指责、批评等,亲子关系比较恶劣。

有的父母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比如长期缺乏陪伴,经常指责、批评等。他们心疼孩子,也出于一定的弥补心理,可能会提出带孩子出去旅游,希望孩子能开心一点。

可有的孩子因为出现了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就可能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父母的用意,比如“我都这么难受了,你们还有心情计划旅游?”、“我这个病是出去玩就能治好的吗?!你们根本不能理解我!”

第三种情况是最严重的:孩子整天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家人的交流也基本为零,甚至不愿看到父母,得家人为其送饭,社会功能与家庭的角色和交流功能都严重受损。

这时孩子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他们有可能频繁自残,为自杀行动作准备(写遗书、交代事务、准备工具等),或者已实施过自杀但未遂,或者连续多天不吃不喝,意图绝食自杀。

有的孩子还可能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比如觉得有人监视、谋害自己,觉得饭菜被下毒了,拒绝进食。有的则可能听到指责、嘲笑自己的声音,甚至是命令性幻听,可能会根据幻听的指示做出极端行为。这非常危险!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有严重的幻听症状。一天,他在家里频繁听到一位年轻女性的声音在羞辱、谩骂他。他坚信家外面有人骂自己,并一气之下到厨房抄起菜刀冲出家门,想要杀了“那位年轻女性”。

幸好他出了家门后只看见了几个孩子,还有些老人家,并没有看到“年轻女性”,再加上家人急忙跑出去制止,才没有酿成悲剧。他的父母想起来都觉得后怕,万一当时真的有位年轻女性经过呢?

所以父母需要高度警惕,仔细分辨孩子属于哪种情况,否则一不留神就可能发生悲剧。

那么,对于以上这3种情况,父母分别该如何处理呢?明天的文章继续分析、提供建议。

来源|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

  视频咨询与面询的效果对比

视频咨询肯定是有效果的,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视频咨询可以取得接近于面询的良好咨询效果。但是视频咨询的效果没有面询效果更好、更深入,虽然有些因素可以通过咨访双方的努力,尽可能的消除因为视频咨询带来的影响,让视频咨询的效果接近于面询,但有一些影响无法通过咨访的努力消除。通常视频咨询的次数越多,并且有过一段时间的面询,视频咨询的效果可以越接近于面询。本文会具体的讲视频咨询的影响,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难以避免的,以及如何尽可能减少视频咨询带来的不利于咨询效果的因素。
此外还有部分来访者还没有做好深入咨询的准备,或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无法接受面询,有视频咨询要比不接受咨询或只能文字咨询效果还是要好很多。

1、找咨询师方便。视频咨询可以找全国各地的咨询师,选择范围大大增加。更能精挑细选一位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即使是在当地发展不太好的地方,也可以不用出远门约到一位专业水平高的咨询师。约咨询师的咨询时间更方便,通常比面询可选择的时间范围更多。

2、时间方便。如果是在家咨询方便的话甚至连门都不用出,在上海这个大城市再也不用早起赶地铁了,省了多少路上时间。

就连迟到都找不出堵车的理由了。忘记了咨询也不用因为来不及赶到咨询中心而错过,还可能直接开启视频咨询。(可能会变成睡过了、洗澡出来迟了)。内心中不那么想咨询的部分,都如此的难以掩饰了。

3、地点影响。地点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个好事,在家就可以,很方便。但对于有的人来说更难了。一是外界的影响,比如集体宿舍,或者家里有一只活泼的宠物,甚至还可能有个更难安静下来的娃。也不能保证家人会不会随时闯入。二是内心的影响。想要咨询的内容并不想让别人听到,如果是咨询和家人相关的问题,甚至还不想让家人知道,在家咨询的话很难开口让家人给自己一个咨询的空间,即使家人允许你一个人在屋里咨询,也会难免突然想到家人会不会听到,或者在家里说家人的事情也可能会唤起一些其它复杂的情绪,比如内疚、尴尬。

这导致有些来访者视频咨询找个外界和内心都合适的地点很难,既不能有其他人,又不能是唤起自己内心冲突的地点。地点如果找不好,就变成了游击战了,做个咨询每次找地点都是个麻烦。

来访者如果进行网络咨询,最好也要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咨询地点,通常固定的咨询时间、地点,可以无形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场支持着来访者的内心空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相对的固定地点,的稳定性支持性也会有所影响。但这样的地点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容易找的。

4、突发情况打断。网络视频咨询要比面询更容易被突发事件打断。因为咨询室是一个相互约定的场。咨询机构、咨询师会努力保护这个场不受打扰,比如在比较安静的地方,不然外人闯入,咨询师通常会关机或不带手机入咨询室,有助理接待突然来访的人。

但是在家里就不一定了,无论咨询师和来访者都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突然按门铃,楼下会不会放个鞭炮,楼上会不会在装修。即使没有外界的突然干扰,也不能保证网络本身会不会突然卡一下,尤其是有短信和电话突然进来的时候,网络很容易卡顿,万一电话突然来了,来不及打个招呼再去接电话,变成了先接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或挂点电话才能再和对方说明。

更糟糕的是,如果咨询进展到一定深度的时候被突然打断,状态就会很尴尬,从原本好不容易进入的深层感受中突然被拉出来,不得不再找回感觉深入,影响咨询效果。就好比你有50min的睡觉时间,但是你好不容易睡着了要做个美梦,突然被外界惊醒,再次入睡又要时间入梦,美梦也不一定找得回来。

视频咨询中不可避免的内在影响

即使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来访者和咨询师在咨询的时候都有一个无人的、稳定的、舒适的场地,没有外界突发情况的打断,每次双方都尽可能保证网络良好,无外界干扰。但咨询的进展还是会更为缓慢。

1、视频咨询为什么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

1)咨询的互动真实性下降,深入联结的场更难建构。

在面询中,和来访者可以共同捕捉对方和整个环境的整体,不仅仅是语言、面部表情,还有肢体语言、气味、温度等。感到对方是真实的存在的人,内心的联结感大大增强。在面询中,有的咨询师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深入感受对方的情绪,共情更深。

举个例子,假如来访者的情绪是10,面询中咨询师最多可能可以接受到8-10,但如果是网络咨询,可能只能接收到5-9,网络几乎不可避免的会使两个人之间感受的联结有所下降。虽然这种下降会随着视频咨询次数的增加而有所缓解。

2)对咨访双方的幻想与焦虑。

由于双方都不是真实在现场,在潜意识层面可能引发更多的对方是否存在的幻想和焦虑。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一些有分离焦虑的来访者来说可能会更为焦虑。比如你真的在听我说吗?”“你会如何看待我说的这些话?”“你真的能理解我吗?”“你真的在吗?”……

来访者在咨询中是需要一种安全的、支持性的关系,情感的联结,而这些是视频咨询更难达到的,在面询中,我们可以接受到全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是建立咨访关系中依恋、安全的部分的基础。就像在著名的鲍尔比的依恋实验中,铁丝的母猴有奶,但猴子依然更需要的是有柔软的布的母猴。来访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咨询师给问答给方法,内心还需要情感的理解和联结,一种深层的关系。而这些在视频咨询中需要更多的次数才能建立起来。

2、对咨询过程的潜在影响

以上内容都会使咨询的过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

1)难以忍受沉默或变得更加沉默。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沉默非常普遍,比如很深而复杂的感受、顿悟、阻抗等,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然而沉默这种语言过于复杂,而且很难通过网络充分传播。如果是面询,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沉浸在沉默中共同感受,共同理解这份无声的言语信息。但如果是视频咨询,沉默中的非言语信息传播力度会下降。甚至来访者还会唤起一种焦虑,对方在听我说话吗?我再不说话对方是不是就失联?导致说的话更多,更难停下来允许沉默。咨询师需要费更多的努力去猜测此事沉默的含义,也可能会焦虑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或担心如果自己再不回应对方会不会以为自己失联了,可是回应又担心会打破原本此事沉默具有的意义,不知时机是否合适。还有一种可能是来访者变得更加沉默,更加不愿意表达,咨询出现了大量的沉默。

2)更加理性,更难打开感受,更难深入。本来对于任何人来说,建立一个深入的咨询关系,能够在咨询中呈现出自己内心中更深的部分就是很难很难的事情,视频咨询就更难了。视频咨询中由于感受到的与咨询师的情感联结下降,表达更可能变得理性,理智化的防御更强,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才能对咨访关系有更高的安全感呈现出内心更深的部分。在外在表现上,视频咨询更容易发展成问答,尤其是在咨询初期,以及未进行过面询的时候,而面询更容易产生心灵之前的碰撞。

这些都使得咨询的深入变得更为困难,需要更多的次数才能达到面询的深入效果。

不过,视频本身带来的这些影响,都会随着视频咨询的次数增加而渐渐和面询的感受越来越接近。如果能够做过一段时间再转视频,或者视频期间也有定期面询,视频与面询的感受就会更为接近和真实,也可以产生情感的碰撞和深入。这也需要来访者在视频咨询中有更高的耐心等待咨询的逐渐深入。

3)咨访关系的不同。视频时咨询关系更远,更容易激活来访者与一般人际关系的感受,而面询更容易激发来访者与亲密关系的感受。有的人视频咨询感觉距离更远,面询却感觉更为亲切,而有的人反而视频咨询感觉很温和,面询关系张力却更高。加上视频咨询看不到对方真实的形象(比如身材、穿着、咨询室环境),只能用自己的想象去脑补。很可能见到真人会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差异很大而失望,但也可能惊喜或有其它复杂的感受。这使得不同的咨询方式也可能会潜在地影响部分咨访关系的移情与反移情。

可以更好地保障咨询效果

虽然视频咨询的效果通常没有面询更好,但有时候由于来访者的地区受限,地理位置变迁,以及现在疫情原因,不得不将一些面询转为视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以尽可能的提高视频咨询效果与面询相似?

当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采用视频咨询时(如疫情),可以用以下方式提高咨询效果

1 咨询尽可能的稳定。每周固定的时间、地点。

2 注意选择咨询地点。这个地点是可以让你感到舒适、放松、该房间内没有其他人在场也不用担心自己说的话会被听到(可考虑与家人商量)、并且不会有其他人(或动物)可能突然闯入。最好是每次咨询都可以稳定呆的场所。

3 连接最好的网络,比较wifi4g的信号,选择其中最流畅的一个网络。

4 如果用耳机需提前确保耳机和麦克风正常。必要时可以配备隔音耳机以防外界声音干扰。

5 有手机架或能用电脑更好。可让身体更放松并减少屏幕抖动。

6 如果不希望被短信或电话干扰,可以考虑打开飞行模式和wifi,咨询结束后再关闭飞行模式。

7 刚开始视频咨询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可以给自己多几次时间慢慢适应,通常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视频这个因素的影响会逐渐下降并使效果接近面询。我自己做自我体验时作为来访者也因为研究生毕业去外地的原因由面询转视频,转之前担心影响咨询效果很不愿意,但是真的转了几次后发现感觉还好也渐渐适应了。

8 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和咨询师做过至少一次以上面询,或能当面见咨询师时,尽量面询一次,哪怕只做过一次面询,后续再做视频的感觉都会大大不同。一些真实的印象和联结都会记在心里。

9 如果在预约咨询时,已经有精神科诊断或高度疑似精神科诊断,有较强的自杀想法,正在经历严重创伤或打算对过去的严重创伤进行创伤治疗,这些情况不要预约视频咨询,去当地医院或面询机构。

10 有的人对视频咨询无法接受,或者心里没做好接受视频咨询的准备,也不用很勉强自己,自己内心的感受很重要,可以找可面询的机构或咨询师咨询,在现在疫情期间可以等面询业务恢复后再预约。如果感觉对视频可以试试看,没有那么排斥,也可以先试几次适应一下再决定。如果是已经进行了多次面询,但最近发生了一些情况,非常需要心理咨询,即使只能做视频咨询,也要进行视频咨询,有视频咨询的支持要比没有任何咨询总会更好些。

实际上,比起咨询的形式是面询咨询还是视频咨询,更重要的因素是你的咨询师是否有足够好的专业水平、专业态度、擅长领域、人格等,与你是否合适。视频咨询是可以通过多次咨询逐渐适应而接近面询效果的,但是如果咨询师实在不合适,无论是做面询还是视频,做多少次都难适应。与咨询师的差别比视频和面询的差别还大,也比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更大。最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个咨询方式、以及选择哪个流派,而是你选的咨询师是一个怎样的咨询师,你的咨询师与你是否合适。

1、心理咨询师如何做网络视频咨询?来源简单心理,作者马阁蔓

2、网络心理咨询靠谱吗?来源知乎,作者Steve Shi、东方明见、王明灿等

3、关于电话咨询、视频咨询、面询的优劣势之比较。来源壹心理,作者周弗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让很多人得抑郁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