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寄生虫卵吃进肚子里不会被消化?

人们常常说农村的水不怎么干净,有蚂蟥或水蛭,万一在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喝进胃里呢?它在人体中会不会存活,甚至产卵繁衍?

虽然说人类早早地就征服了这种生物,蚂蟥也成了中药药材之一,要是这种细长柔软的生物进入了人的胃里,万一还在体内生长,光想想就头皮发麻了。

别着急,往下看,这得慢慢给您解释。

蚂蟥和水蛭——两种光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的生物,经常在农村中听到,它们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同一种生物。

水蛭是蚂蟥的一种,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在中国大部地区的池塘、湖泊以及水田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体长约2-15厘米,体节由5环组成,腹面平坦,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

它行动敏捷,嗜吸人或者动物的血液,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春季温度回升,水质就会活跃起来,到了寒冷的冬季,它们往往蛰伏在岸边的湿泥之中。水蛭的生存能力很强,可以长时间的不进食、不活动。

水蛭、蚂蟥这种生物在农村的泉水中是比较常见的,要是不小心把它吃进肚子里了也不要害怕,因为一般情况下蚂蟥是不会存活的,也无法进行繁殖。

蚂蝗虽然属于雌雄同体,但却要异体交配受精才能繁殖,也就是说,如果一只蚂蝗不小心进入人体内,是不会生出许多条虫的。除此之外,蚂蟥是一种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生物,当蚂蟥进入人的胃中,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强酸环境。

人体的肠胃中几乎是没有氧气的,而且胃液和消化酶一直在工作,蚂蟥进入人体的胃部之后,很快也就被消化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蚂蟥是无法在酸性环境中的胃肠道存活的,更谈不上繁殖。

虽然蚂蟥在人的肠胃中无法生存,但是它还是能寄生于人体的某些地方,比如咽喉部、鼻腔、阴道等处。

要是不小心让蚂蟥跑到这些地方去,还是有可能存活很长时间的。因为除了水蛭,蚂蝗还存在很多寄生模式,比如鼻蛭、颗粒牛蛭等等,它们的个头一般比较小,人眼很难看得见,如果有人不小心喝了这些泉水,水里面的这些寄生蚂蝗就有可能会进入人体。

在云南曲靖,就曾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鼻腔内发现了吸附的蚂蟥,在发现的时候,这只蚂蟥已经在他体内寄生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小男孩多次出现喉咙痛、呼吸不畅的情况,男孩从来不会打鼾,没想到那一阵经常夜间打鼾。

家里人认为可能是换季降温导致的感冒,于是就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的治疗,不过半个多月了,却仍然不见好,不仅如此,竟然还常常流鼻血,家里人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就就把小男孩送去了医院,结果发现在鼻腔内,竟然有一个“活物”,就是蚂蟥,而且这只蚂蟥的体长已经达到了5厘米。

医生分析,这条蚂蟥之所以能在小男孩的气管里存活这么长时间并长大,主要是气管内有气流经过,这不仅给蚂蝗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阴暗的气管正是蚂蟥最喜欢的生长环境,饿了还能随时吸血,这么好的地方哪里去找?所以它才会安下身来,并长到了惊人的长度。

蚂蟥活体在人体内的活动主要就是吸血,它是一种很能“死缠烂打”的生物,会想尽一切办法进入附着在人体之上,如果有机会进入人体,它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吸血的机会,疯狂进食。

令人倍感气愤的是,蚂蟥能分泌一种抗凝血的物质,也就是说,当人体被蚂蟥吸血之后,伤口会在这种物质的阻挡之下不能愈合,也就不能止血了。

可别小看这种伤口,当血液通过破口大量流出时,很有可能导致贫血。

一开始,人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面色、口唇、结膜苍白等贫血的症状,时间久了之后,会加大贫血的等级,变成严重贫血。

另外,蚂蝗生活的环境污浊泥泞,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蚂蝗附着在人体上后,会顺带着这些病原微生物带入人体,这些来历不明的病菌进入人体之后,不可避免地会诱发一些疾病。

蚂蟥作为吸血环体动物,如果吸附在人的身上,那么伤口很容易引起感染。在野外的时候,要是蚂蟥吸附在皮肤上面,千万不要着急,不要用手强行拽下来。因为这样它们反而吸得更紧。就算强行把蚂蟥拽下来,那么它的吸盘也很有可能留在伤口之中,这样也会引起感染。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力拍打被叮咬的附近位置,剧烈的震荡会让蚂蟥脱落。如果这种方法不管用,就用浓度相对较高的盐水、肥皂水,涂在蚂蟥身上,这样它很快就会掉下去。要是在野外实在找不到盐水,用口水也行。或者用烟头烫一下蚂蟥,它也能马上掉下来。

蚂蟥掉下来之后,伤口会持续流血,因为蚂蟥身上的水蛭素有着抗凝血的作用。这个时候应该用工具做一些必要的处理,避免引起感染。比如说先用肥皂水简单地冲洗一下伤口,再用酒精或者碘酒进行消毒,撒上一些止血粉之后,包扎起来就好了。

当然,比起“治疗”,更重要的是避免被咬到的未雨绸缪。出行之前做好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蚂蟥一般会从脚踝、袖口、腹部等空隙处钻入人体之中,所以在野外的时候最好穿长袖、长裤和长靴,将裤脚塞进袜子里,将衣服塞进裤子里,让蚂蝗没有可乘之机。

即便把衣服扎得很紧,一些细小的蚂蟥也会从编织衣物的孔洞中钻进去。因此,在蚂蟥肆虐的地区,你还需要防蚂蟥袜。这种袜子和雪套很像,就是把脚全部包裹起来,让蚂蟥没有机会进入腿部。

以上是从衣着方面进行防范,这些充其量只能算“物理手段”,要想让蚂蟥避之千里,这样还远远不够,最好抓住它们的痛点,使出杀手锏:“化学武器”,给它们致命性的一击。

蚂蟥非常怕碱,利用这个特性来对付它们最好不过了。肥皂和烟草都属于碱性物质,而蚂蟥的体表黏膜属于酸性,遇上这两样东西会发生化学反应,其体表外壁遭到破坏,进而蚂蟥迅速死亡。建议用烟草或者肥皂泡水,涂抹在衣物表面,有着一定的预防作用。

除了怕碱之外,蚂蟥还很怕盐。盐中含有两种强电解质,分别是氯化钠和碘化钾,当蚂蟥分泌体液的外分泌细胞与这两种物质接触时,马上就会脱水而死。所以如果发现蚂蟥正在袭击自己,撒盐也是有效的驱除方法。同理,砸出行之前,用盐巴涂抹脚和腿等容易被蚂蟥咬到的地方,就能让蚂蟥避之千里。

不过,在野外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流汗,汗水会把涂抹在身上的碱或盐冲走,要是不幸运,来了一场大雨,那这种方法就不奏效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做好层层把关比较好。

在野外的时候,宿营的地方应该选择比较干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边、河边或者溪边露营。

野外出行也最好随身带水,千万不要情急就乱喝山泉水或溪水,也不能用这种水来洗脸,就算没有寄生的蚂蟥,也很有可能存在其他寄生虫。

如果真的不小心把蚂蟥喝进肚子里了,也不要着急,注意随时观察症状,一旦出现任何的不适,及时就诊。如果没有特殊的症状,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不必大惊小怪,放宽心态就好了。

为了搞懂蛔虫在人体内干什么 他们竟吃下了上千枚蛔虫卵

“你屁股痒了吗?”“昨晚上睡觉磨牙的是谁?”

说到这里,不少80、90后可能想到一句恐怖的话——“你肚里是不是生虫子了”,然后就被要求服下味道很奇怪的宝塔糖用以打虫。

看到这张图,就想起了它的味道

当然,还有很多小伙伴会亲眼见证自己拉出小虫子的画面。

没有见过的同学请看一下新加坡电影《我们的故事》,电影中人徒手拉出两条蛔虫的场景,那是相当让人“喷饭”的(这里就不配图了,感兴趣的可自行搜索查看)。

蛔虫是80后和90后的童年阴影,今天,我们听到蛔虫二字还是心有余悸。但是当我们回顾人类与蛔虫的接触史,会发现有不少科学家和志愿者为了战胜蛔虫,特意吃蛔虫......

蛔虫潜伏史&人类首次记载

蛔虫,属于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虫,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其患病率高达70%以上,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

蛔虫(左边雄性,右边雌性),图片来源见水印

从幼虫进入人体到开始产卵需要两个月,成虫寿命约一年。

2019年《寄生虫》杂志报道,在史前美洲豹大便中发现蛔虫虫卵,这与发现标志着蛔虫出现的历史最早可追随到年前。

世界上首次记载蛔虫病是在1800年前,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文中指出蛔虫进入胆道和肠道之间不适应,运动剧烈,使人出现呕吐,烦躁之状,后服用“乌梅丸方”,麻痹蛔虫,缓解了病情。

后来在宋代《颅囱经 · 杂症》中记载了具体的驱虫、杀虫之方。

蛔虫生活史&科学解剖蛔虫史

那么,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国外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对待蛔虫的呢?

18世纪初,科学界通过解剖蛔虫,借助显微镜观察,发现蛔虫可能是卵生的,而不是像当时盛行的“生命自发说”说的那样,是由于食物腐败产生的。

每一次打破现有的常识都绝非易事。

为了证实蛔虫可能是卵生的,1855年德国寄生虫领域先驱科学家库肯麦斯特(F. Küchenmeister)将蛔虫卵喂狗,结果并没有在肠道中发现蛔虫,实验失败。

后来德国的医生莫斯勒(F. Mosler),卢卡特(R. Leuckart)、法国的医生戴纹(C. J. Davine)先后用各种动物以及儿童做实验,也没有收获。

直到1868年,生物学家阿特伯格证明了哥式蛔虫卵在鸽子体内发育成成虫之后,更多的科学家也纷纷用各种动物做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

还有很多科学家为了亲自证实这个观点,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参与了蛔虫卵生的证明当中。

比如,意大利学者格拉西(B. Grassi)一次吞下上百枚虫卵。虽然在22天后发现了虫卵,但是虫卵发现的时间太短,被认为是之前就吃了不洁的食物,证明失败。

而参与这场“豪饮”虫卵实验的,还有下图中的这些科学家。

图片来源于廖俊林-《百年科学蛔虫宴》

为什么有的人或动物吃下虫卵就会在肠道中发现成虫,而有的人或动物就不会呢?

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始了第二次探索。

1961年,英国学者斯图尔特(F. Stewart)在对老鼠肺部进行解剖时发现了蛔虫幼虫,当时,部分科学家提出,人类只有吃了经过啮齿类动物口水沾染过的食物才会引发蛔虫病。

根据这个观点,1818年一个被称为“食蛔英雄”的日本学者贞夫吉田在大量吞咽豚鼠肺中的蛔虫幼虫试验,发现蛔虫幼虫在人体的行动轨迹:从肠道壁穿过,越过腹腔,穿透膈肌,到达胸腔,再钻入肺部。

从实验结果看,似乎证实了这种观点。

但是随后在人吞咽猪体内蛔虫、狗吞咽猫体内蛔虫等一系列试验后发现,蛔虫的中间宿主不止有啮齿动物,而且有时经过啮齿动物这个中间宿主也有很多没有患病的情况。

直到1879年,意大利医生瓦尼格拉西在小孩子的粪便中发现大量的虫卵,证实蛔虫可以直接在人体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时,中间宿主的说法才第一次得到否定。

为这场“豪饮”盛宴做出蛔虫生活史关键总结的是日本儿科医生浓野垂(Shimesu Koino),他在1922年吞下大量虫卵,在煎熬50天后才服下打虫药,最终在粪便中发现了大量蛔虫幼虫。

经过上面提到的以及没有提到的所有参与的科学家、学者近百年的研究和实验,我们终于得到蛔虫感染的完整结论:

蛔虫卵的胚胎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虫,经过蜕皮后成为感染期虫卵,这个过程不需要借助中间宿主。

当人们误食了含有感染期虫卵的食物后,将它引入到人体小肠内,它们在此定居并孵出幼虫。然后在我们的身体内“为非作歹”,引发各种疾病。

幼虫的行动轨迹在上文“食蛔英雄”的实验中已经讲了,下面用一张图来展示一下整个过程:

蛔虫生活史,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幼虫经过肠壁侵入肠粘膜,进入淋巴腺和肠道静脉,经过肝脏、右心,到达肺部。

进入肺泡后经历2-3次蜕皮,沿着气管逆行至咽喉,再顺着消化道向下前行,最后回到小肠。经过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变成成虫。

在肠道内雌雄虫完成交配,雌虫以每天24万个虫卵的速度不断在人体内繁殖。

幼虫在人体长达两个多月的“环游”过程中,对我们身体各器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器官穿孔、阻塞,甚至死亡。

由于蛔虫病症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做好预防尤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在蛔虫医学实验验证这方面,科学家们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明知其危险性却仍然坚持,“以身试虫”,甚至在产生各种不良症状时还强忍不适,坚持完成实验。 

最后,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参与蛔虫的“战斗”的英雄们致敬。

【2】潘晨. 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杜勉之.运用乌梅丸验案[J].江西中医药,-43.

【4】潘晨. 蛔虫病中医诊疗指南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寻正.科学史上的“蛔虫宴”[J].教师博览,-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寄生虫不怕胃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