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益生菌对身体好我吃益生菌却感觉没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很多肠道菌群已经失调或者说有一些疾病的人,在刚刚开始补充益生菌的最初1-4周,会出现“好像病症加重”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赫氏消亡反应。
截止2015年,全世界权威期刊上已经发表过超过2万份的益生菌临床试验文献(约包含测试对象50-200万人次),这些文献表明: 80% 以上的健康人群在服用益生菌时,基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最多是肚子有些咕噜咕噜,产气比平常稍多一点而已。
然而,对于很多肠道菌群已经失调或者说有一些疾病的人,在服用益生菌的过程中,特别在刚开始补充益生菌的前1-4周,会出现“好像病症加重”的现象(如腹痛、多气、拉稀加重,皮肤出痘痘比之前更厉害等),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叫做赫氏消亡反应(Jarisch-Herxheimer die-off reaction)。
赫氏消亡反应, 治愈疾病过程中黎明前的黑暗
各自独自观察到一种奇怪的现象:皮肤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他们的症状在最初往往会有所加重,甚至出现发热和恶心等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持续几天到一周后,病情开始慢慢好转直至康复。继续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其实是由于有害细菌死亡的过程中会释放一些毒素,从而导致症状加重。
他们将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以解释病人在接受治疗或者服用补充剂后出现不适症状。例如补充益生菌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如肠胃胀气、排气较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发热、寒战、头痛、皮肤出痘痘等多种症状。

其实这个时候,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益生菌大军和有害菌正在展开剧烈的斗争。这场惨烈的战争,细菌们或者转移阵地或者备战死。有害菌为了存活会释放比平时量更多毒素,或者改变代谢途径生成新型毒素来对抗益生菌。而这些毒素在对抗益生菌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了“好像病症加重”的症状。这些反应症状的原因不是因为服用的益生菌,而是因为已经占据体内肠道的那些有害菌引起的。这些反应其实是一个好的信号,说明益生菌已经起作用了,有害菌正在死亡。随着坚持服用益生菌,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益生菌逐渐战胜有害菌,直至身体完全康复。
赫氏消亡反应多久才能改善?
首先, 80%以上的健康人服用益生菌时不会出现赫氏消亡反应。赫氏消亡反应多发生于肠道菌群已经失调的患者。服用益生菌产生的赫氏消亡反应通常时间不长,大多数人几天至2周(极个别严重者会最长持续到4周)就会消失,从而转向身体康复阶段。

对于肠道菌群已经被破坏得很厉害的人群,赫氏消亡反应就可能就会很厉害。如果赫氏反应太厉害(如念珠球酵母菌和艰难梭菌感染者),身体可能难以承受,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先将益生菌的摄入量减半服用1周后,再逐渐增减益生菌的摄入量。国外专家已经用这种方法通过益生菌治疗好了一部分念珠球酵母菌或艰难梭菌的感染者。
另外,请注意在服用益生菌的时候是否一下子摄入了过多的膳食纤维。如果您一下子就食用过多的膳食纤维,如全谷食物、蔬菜皮等,会促进肠道益生菌突然间大量繁殖,有害菌大量死亡释放毒素,肠道难以一下子适应这种情况。此时,可以适当减缓改变饮食的速度。

服用益生菌产生的赫氏反应通常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接受治疗。但有时赫氏反应较容易和过敏反应弄混。一般服用益生菌产生的赫氏反应集中在肠胃胀气、排气较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个别人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皮肤出痘痘等症状。而过敏反应的主要症状是哮喘,严重者有便血,脱水等症状。

服用的益生菌的改善是一个渐变过程
通过跟踪检测益生菌服用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如果按疗程(一个疗程12周)服用定量的益生菌,则这些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有如下的生长变化过程:

在开始服用益生菌的1-4周内,益生菌会和肠道内已经存在的有害菌及中性菌展开竞争,包括竞争营养、竞争生存空间、竞争能在肠道壁上附着的位置。这也是细菌们在肠道里战争的惨烈阶段,赫氏消亡反应也会发生在这一阶段。有害菌死亡时会释放大量毒素和其它代谢产物,抑制益生菌生长及对人体造成不适,益生菌也会释放大量细菌素(bacteriocin)和各种有机酸来消灭有害菌。双方的死亡量都较大。

由于坚持服用益生菌,这相当于在战争中不断补充援军,在4-8周这个阶段,益生菌会逐渐占领上风,这时肠道内的有害菌数量已经低于益生菌,有害菌释放毒素和其它代谢产物的量也被大大减低,同时外来的益生菌也会帮助体内原有的有益菌生长起来,和体内原有的有益菌进行协同作用,维护肠道健康。所以这个时候人体会开始感受到病症的改善。
继续坚持服用益生菌,益生菌和体内原有有益菌一起协同作用,在肠道内的比例越来越高,有害菌的比例越来越低

<article>
<section>
color="#ed2308"&gt;  &lt;/font&gt;剖腹产本身是无菌手术,而顺产是有菌分娩,即顺产儿和剖腹产儿身体携带的细菌是不一样的,顺产儿能天然地传承母亲的有益菌群(产道中有大量的乳酸菌等有益菌),但剖腹产却让孩子失去了传承的机会,可以说剖腹产儿是输在了健康起跑线,因为缺少有益菌,免疫系统功能会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剖腹产儿更容易生病的原因之一。&lt;/h1&gt;&lt;h1&gt;
因此,剖腹产儿在早期成长过程中,不是考虑要不要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有益菌的食物)的问题,而是要考虑补充多久的问题。尤其是添加辅食期间、断奶期间更应该补充有益菌,这时候是孩子面对致病细菌最多的时候,也是身体免疫力相对不足的时候,因此,剖腹产儿补菌周期6个月左右为好。&lt;/h1&gt; &lt;h1 style="text-align: center;"&gt;&lt;font
left;"&gt;  每次感冒流行季节,同样的感冒病毒同时降落在不同的人体,有些人被感染了,有些人没有被感染。这是因为,两者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免疫力不足,容易感染病毒,而有些人免疫力充足,病毒来了也不怕,免疫系统会消灭感冒病毒。&lt;br&gt;&lt;/h1&gt;&lt;h1&gt;&lt;font color="#010101"&gt;
事实上,人体的免疫系统约70%都集中在肠道! &lt;br&gt; 肠道使命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与剩下不能吸收残渣与毒素都会堆积在肠道中,所以肠道也是最危险、最肮脏的地方,大量由口腔侵入的病菌,毒物,以及肠道原本就存在的有害菌,时刻虎视眈眈地想入侵人体。&lt;br&gt;
为了健康,身体配置了免疫部队来应对敌人,比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B细胞等大量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黏膜,人体有七成以上免疫球蛋白由肠道制造。&lt;br&gt; 肠道中的有益菌是免疫防线的第一线,它们与有害菌短兵相接,有直接赤膊上阵的有益菌,有通过分泌抗菌肽的有益菌,有分泌有机酸的有益菌,它们组成了强大的“菌团”对抗有害细菌或病毒。&lt;br&gt;
用益生菌或药物止泻只需要1-3天即可完成,然而此时身体内的肠道并没有恢复健康状态,因为每一次腹泻都是肠道黏膜上的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的表现,有益菌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构筑好肠道黏膜第一层微生态防御战线。这样的肠道虽然表现为“不拉了”的停止腹泻状态,可并不是健康的,当遇到外因,如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腹泻将很快来临,久而久之,会变成难治性腹泻。&lt;/h1&gt;&lt;h1&gt;
left;"&gt;  中老年人是一类特殊人群,当衰老来临时,人们体内的有益菌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肠道的消化功能逐渐弱化,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弱化,面对病原体的攻击时抵抗力不足,失去的有益菌要想办法把它们补回来。&lt;br&gt;&lt;/h1&gt;&lt;h1&gt;
left;"&gt;  有一群特殊的人群,用了很多方法,胃不舒服的情况始终没有调理好。研究发现,这类人群多半是被一种WHO认定为致癌因子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lt;br&gt;&lt;/h1&gt;&lt;h1&gt;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微需氧菌,虽然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症状,但研究显示它与口腔炎、口腔溃疡、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通过人—人传播,包括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和医源性传播,也可通过水源与环境或动物源性传染给人。&lt;/h1&gt;&lt;h1&gt;
乳杆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有益菌,也是老百姓常说的益生菌的一种,在幽门螺杆菌阴性人体中含量居多,而幽门螺杆菌阳性人体中含量则下降,尤其是毒性强的幽门螺杆菌菌株感染者乳杆菌占比更低。&lt;/h1&gt;&lt;h1&gt;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三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容易出现复发(Hp被再感染的途径很多)、细菌耐药性提高、药物各种副作用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国际上已经开始推荐用微生态疗养法,以菌治菌,即有益菌打败有害菌。&lt;/h1&gt;&lt;h1&gt;
通常,单次调养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这个期间每天食用特定的益生菌,1日2-3次,1次一袋,身体健康后,可间隔一段时间后,改为经常性调养,如以1个月为周期,隔月或隔数月食用。&lt;/h1&gt; &lt;h1 style="text-align: center;"&gt;&lt;font
益生菌是一类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尤其是活性有益菌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是单一菌株制成,也可以是复方菌株组合制成,用于便秘病人的益生菌通常需要多种菌株组合,以改善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多样性的不足。&lt;/h1&gt;&lt;h1&gt;
益生元是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的食物成分。主要包括非消化性的低聚糖,如菊粉、低聚果糖、乳果糖等。&lt;/h1&gt;&lt;h1&gt;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降低肠道局部环境的PH值,有助于软化粪便,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益生菌还能够促进肠道产生多巴胺、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加快肠蠕动,有利于排便。&lt;/h1&gt;&lt;h1&gt;
通常刚开始采用饱和调养,单次调养以1个月为周期,这个期间每天食用特定的益生菌,1日2-3次,1次一袋,用300ml温开水冲调大口饮用,每天最好再吃1-2根熟的香蕉,随后可调整为维持性调养,1日一次,以1个月为周期,如已经肠道调养通畅,则可暂停补充益生菌,但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行为。&lt;/h1&gt; &lt;h1 style="text-align:
left;"&gt;  研究发现,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体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数量与结构不足,而2型糖尿病本身又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肠道黏膜的微生物屏障防御作用衰减,进而增加机体炎症反应,促使胰岛细胞功能进一步受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lt;br&gt;&lt;/h1&gt;&lt;h1&gt;
因此,糖友在调理体质的时候,一方面要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行为,坚持健康运动,另一方面有必要补充特定的有益菌,帮助肠道菌群再平衡,补充益生菌至少以3个月为一个管理周期,每日2-3次,每次1袋有益菌,以餐后进补为宜。随后检测身体指标,再调整补菌的数量,如调养理想,可调整为每日1次,1次一袋。&lt;/h1&gt; &lt;h1 style="text-align:
left;"&gt;  人要健康,就要每日摄入各种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从口摄入,经由消化道完成消化与吸收,当然,仅仅依靠人体自己本身是无法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这就需要人体消化道中驻守的百万亿数量级别的微生物群。&lt;br&gt;&lt;/h1&gt;&lt;h1&gt;
为什么有些人反映,无论吃多么好的食物或营养品(钙、锌、铁等矿物质,维生素B、C、D等,以及其他),身子总是弱弱的、瘦瘦的,其实,这和消化道中的微生物菌群有密切关系,多数存在菌群失调情况,有益菌的数量与结构紊乱,不能很好地帮助身体消化更多的食物,也不能很好地促进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lt;/h1&gt;&lt;h3&gt;因此,消化和吸收不好的人,最好持续补充有益菌一段时间,以1个月为一个周期,每日1次,1次一袋益生菌。尤其是在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时候,同时配合补充有益菌更为关键,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lt;/h3&gt;
left;"&gt;  在一定程度上,益生菌能够扭转老年痴呆症的退化过程。摄入大量的益生菌,可将其中所含的酶吸收进循环系统,可以令许多有害成分在囤积和生成血小板之前就被消化掉,而长期的血小板囤积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lt;br&gt;&lt;/h1&gt;&lt;h1&gt;
left;"&gt;  摄取益生菌能够修复肠漏,设置物理障碍,防止病原体入侵体内,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治疗能力。&lt;br&gt;&lt;/h1&gt;&lt;h1&gt; 更为重要的是益生菌的排毒功效。它可以通过使用摩尔因子将体内的有机汞转化为挥发性的自然汞和无毒的无机汞,从而治疗了孤僻症症状。&lt;/h1&gt; &lt;h1 style="text-align:
left;"&gt;  因为环境的恶化,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差,大部分人的肠道菌群都受到外界的影响,肠道平衡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每天补充适量的益生菌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有效提升免疫力,保护人类健康的一种好方法。&lt;br&gt;&lt;/h1&gt;&lt;h1&gt;
单次调养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这个期间每天食用特定的益生菌,1日一次,1次一袋,一周期后,可间隔一段时间,如以3个月为周期,隔3月或隔数月再次食用。&lt;/h1&gt;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益生菌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