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药物情况下,如何缓解患者重启免疫系统过程中突发事件?

一、生气时身体器官会有哪些变化

  1. 心脏血流增加一倍

  研究发现,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生气时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心脏则需要加倍工作,这时就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甚至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 肝脏比平时大了一圈

  生气后,最先伤的就是肝脏!所谓“气大伤肝”,如果经常生气,就会出现肝病、甚至是肝硬化。也有研究显示,生气时肝脏要比平时大了一圈。而在中医看来“怒伤肝”,生气导致肝气郁结、肝胆不和,很多人生完气后都会出现“两肋疼痛和肝区疼痛”。

  3. 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

  生气也会损伤免疫系统?没错,人的情绪是由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控制着,作为激素,多巴胺会影响身体其他很多激素的分泌。我们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分泌一种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抵抗力下降。所以生一次气,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毫不夸张。

  4. 生气时肺泡不断扩张

  很多人在最生气时肺部会疼,这是因为生气也真的会伤肺。人在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变得急促,甚至会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这时肺泡就会不停扩张,没有时间收缩,所以很多人肺部会疼。这也是为什么常会有人在生气时说“肺要气炸了”。 所以很多人常说一句话“心痛得无法呼吸”,其实不是心,而是“肺痛得无法呼吸”。

  5. 生气时肠胃功能紊乱

  你生气时,胃也会生气!这是因为胃部血流量减少,供血量不足,胃肠蠕动困难,引发胃肠“消极怠工”。生气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胃溃疡等。

  6. 生气后乳房出现肿块

  很多女人生气后乳房会出现肿块,这是由于情志内伤导致的肝郁痰凝造成的,也和生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生气导致的气血瘀滞、肝脾失调,也是导致乳房肿块发生的重要原因。

  7. 生气时甲状腺会分泌过多激素

  生气时会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甲状腺是身体中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当你感觉到热血沸腾的时候就是甲状腺受到刺激了,久之就会引发甲亢。

  8. 一生气皮肤会长色斑

  美国的医学人员对5000名脸上长色斑的女性研究显示,当她们处在情绪的低谷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显得不尽如人意,而当其中一些女性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时,她们的色斑可以不治自愈。

二、生气时不要做哪些时期

  1、带“气”入睡。

  与清醒的状态相比,睡眠可能让你对糟糕经历的记忆更加牢固,那些让你愤怒的画面会更长久地出现。带着“气”入睡,还会让你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导致失眠或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因此要告诉自己,晚上生气着急也没用,先睡个好觉养精蓄锐,明天再说。

  2、带着愤怒开车。

  研究证实,人在愤怒时开车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不妨听点节奏缓慢、曲调忧伤的抒情歌曲,因为有研究发现,这有助于把你从气愤中拉回来,而大声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反而可能加重烦躁。

  3、将怒火转向他人。

  生活中,一串怒火往往会引发多个“连锁反应”,小到家庭琐事,大到社会上频发的“过激杀人”事件。情绪发泄不了时,不妨出去运动,或用击打沙袋等方式帮助平稳心情。

  研究发现,生气时会摄入更多高油、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面对这顿突如其来又不健康的“大餐”,消化系统可能受影响,导致腹泻 或便秘 等问题。吃太多还会导致营养过剩,让你身材走样。

  纽约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汀·M·艾伦说,生气时,伤人的话往往脱口而出。因此,不妨先压住怒火,暂时脱离争吵现场,花几分钟让自己的头脑和身体冷静下来,平静之后,再就事论事,做真正有价值的沟通。

  6、发咆哮“情绪贴”。

  很多人一来气就习惯在微信、微博、QQ上“咆哮”发泄,但在社交网络上发“情绪贴”时,一定要避免攻击、侮辱性语言,否则很可能诱发新一轮争吵。

  不开心的人,往往会出现在酒场上。但酒精或许能麻痹 你对痛觉的敏感,却也会加重愤怒之火,因为酒精会影响大脑额叶的功能,让我们变得更加不理智,行为变得更冲动,甚至犯无法弥补的过错。

  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愤怒情绪爆发后的2小时,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倍,心脏病突发风险则会增加5倍,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史的人,风险更高。

  “人在不开心时,非常容易钻牛角尖,此时的‘意识通道’十分狭窄。”张纯表示,生气的人认死理,觉得全世界都站在对方那一边,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有些人生气怪罪对方,有些人则恰恰相反,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此时自省,往往无法客观评价自己,还容易加重对自我的不满,导致对自己更失望。

  10、做重大决定。

  人在愤怒时,理智往往被情绪所取代,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虽然也有研究发现,生气时做决定,能够让决定更加明确。但如果涉及到人生的重大决定或可能伤害他人的,务必要慎重考虑,以免追悔莫及。

  1、首先,三步“浇灭”怒火。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一个平心静气的法则:一是降低声音,二是放慢语速,三是胸部挺直。愤怒是一股向上升腾的力量,而胸部挺直则可以避免咄咄逼人,自己的肺部也能吸入更多氧气,有利于缓解紧张气氛。此外,生气时,深呼吸几分钟、离开争吵现场等方法也能帮助控制情绪。

  2、其次,寻找自己的“情绪地图”。

  张纯表示,情绪也有“阴阳”之分,“阴性”的人生气时往往责怪自己,常表现生闷气、抑郁、不安,认为都是自己的错,而“阳性”的人则多认为是别人的错,往往暴躁、易怒、具有攻击性。我们要察觉自己属于什么情绪类型,努力寻找到自己的“情绪地图”,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模式。

  3、最后,从根源上解决。

  很多时候,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仅是表象,它可能与你内心深处的自卑、嫉妒等密切相关。在愤怒过后,不妨再静下来深入思考,从根源上入手。

四、生气时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改善

  按太冲穴可“解气”

  无论是外感内伤,还是七情致病,最先起反应的就是气。气血异常的话,就影响到血液、脏腑、经络等。由生气带来的多为气滞或气逆,所以生气的人必须“解气”。 中医师介绍说,中医有一套解气的方法。

  点按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是太冲穴。太冲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有补虚泻实的双向作用。肝火旺时,点按此穴,可以平肝潜阳,行气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胆。如果不方便用手点按,还可以用鞋跟来踩。比如说,女孩子的高跟鞋鞋跟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指”。

  刮拭膻中穴至中脘穴: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可以从上往下,从膻中穴用手刮至中脘穴,也可以达到解气、舒缓症状的作用。其实,很多人平常生气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拍胸口,也是间接地做了刮拭膻中穴、中脘穴的方法。

写完《流感预防指南》之后看到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人间最怕的,是一家人因观念不同而有冲突,委屈之中卑微着不断努力,直到结局已定,才发现“每个我们自以为正确的观念,都是错的”。文中悲剧的起源正是 我 们 对流感的轻视——几乎所有关键预防观念/措施都有错误,全家感染因此成为“必然”——但这些观念在国内实在太过普遍,从个人,到媒体,甚至某些在抗疫理应指导我们的人与部门。

全文 2.2 万字,全部读完会超过 30 分钟——您可先了解大概结论,再在需要时查阅。

文章写成其实代价很大,而我唯一想换来的,就是“尽可能多人知道常识”,使得当更危险的流感来临,“流感大流行”能因为“足够多人有常识”而变得不再可能。

流感之下,富强者去世惊天动地,贫弱者离开悄无声息——数字惊人,却只是数字,甚至,连数字都不是——传染病前,做好自身防护,也是在救他人性命。

愿逝者安息。愿“狼”只在我的喊声里,永不来现实。


若您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来,请直接点开下面链接

——它是我本文回答的“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修订版


(关于“可否转载”的知友评论:感谢肯定。欢迎转发;可自行转载,可不署名;需自行留意审查风险)

史上最啰嗦·流感预防指南

——流感:真相、传播、疫苗、感冒药、口罩、空气和我们

这是网上流感消息的常见内容:

流感来了,很多小朋友得病。流感症状如下(或:“我们做了个表格”),通过对照自身症状,可以判断得的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这些药物/食物/秘方对于预防、治疗流感效果很好。要戴口罩多锻炼多通风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

——然而,最关键和实用的信息上,它们多数要么本身是错的,要么正确但“‘简洁’到了更可能被弄错的程度”

本文希望能让国人重视流感,并简单说明:

流感危险,但难自行分辨;我国往年致死人数近于车祸;今年 2、3 月间会加剧,年感染人数或近 4 亿,应积极预防;预防时:疫苗应重视但效果目前有限,所有药物无效,戴错口罩更易染病。更有效的预防:总是及时洗手,外出戴对口罩四周不漏气、呼吸不费力),在家保持空气清洁。若感染,切勿草率用药,并在可能接触他人时戴一次性口罩;咳嗽打喷嚏,请务必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

生活远不止疾病,疾病也不止流感——文中的预防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遵循未必可能,但即使我们只是“知道”,也会有足够意义。

  • 人为何会被感染?病毒如何传播?
  • 关于网上的“常见建议”
  • “感冒”危险小:传播不易,甚至最亲密的接触也多半不被传染;虽然“无药可治”,但仅保证“休息”和“喝水”,我们也几乎总能一周自愈
  • 但 流 感 不 是“感冒” :流感是传染力强、可能迅速致死的“国家法定传染病”
  • 我们得过的“感冒”多数只是“普通感冒”,尤其是长大之后
  • 流感发生有季节性,疫情不会无限持续,流感季过后不用担心;流感的流行情况也不年年相同,有一定规律,大多数年份并不会有大爆发
  • 今年很大概率是较大爆发年

  • 在一个世纪前,整个人类世界曾因“西班牙大流感”几近崩溃过;在民众以为已经逐步战胜了所有危险传染病的新世纪里,因为医学进步,艾滋病的全球致死病例在逐年显著减少,前景光明,但同时,因为流感病毒变异速度至今领先于医学进步及环境改善速度,流感致死人数的总趋势却是不降反升
  •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流感导致的死亡中,仅呼吸道疾病病亡者即已达65万;在英国,和流感有关的肺炎是男性的第六大、女性的第四大死因;在美国,上一次较严重的流感季()中,有超过 3500 万人因流感患病,超过 5 万人因此死亡(按国际主流“超量死亡数”算法)
  • 1950年代后的几次有世界影响的流感大爆发,始发地其实多为中国(含香港)。而且因基因有别,华人比欧美白人更易患重症
  • 但实际上,在我国大陆,几乎无人谈论“流感致死”——我们曾听说有人死于心肌梗死、肺炎、脑炎、心肌炎或脓毒性休克等等各类大多并不传染的常见疾病,但少有人知道,他们之中许多人的病发以及突然病逝,都只是被传染了流感而已
  • 世卫组织早前公布的报告结论显示:2003 年至 2008 年间,中国的南方城市中,每年每 10 万人口(含全部健康人群)中有 11.3 人 因流感死亡,北方城市则每 10 万人中有 18 人;死亡“多数缘于季节性流感,特别是 B 型病毒引起的流感”,死者中多数为老人
  • 而按我国当时卫生部的已公布数据,在 2003 年至 2008 年间,全国(不含台港澳)每 “报告” 的流感发病人数仅有 4-6 万,死亡数在 0-15 人之间;而实际上可用以对照的数据是:2017年末-2018年初已出现的流感阶段性高峰中,我国有数个城市(北、上、宁、石等),仅一市的一家儿童医院的一日门诊量,即已超过一万
  • 城市的人口越多、密度越大,流感可能导致的危险就越大。整个美国,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仅 9 座,超过 200 万的更只有 4 座,而在中国,则仅中心城区人口在 200 万以上的城市就超过 40 座——而这些城市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还远超美国

1.(易并发相关严重疾病而死亡)

  • (小于 5 岁的儿童,尤其是 2 岁以下婴幼儿)
  • (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病、肝病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者)
  • (包括分娩后 2 周内的产妇)
  • 【体重 / 身高的平方 > 30 单位:千克 / 平方米】(“身高^2”之前被我误写成了“身高*2”。抱歉。)

2.(因所处环境而有更高比例传染他人或被传染)

  • 少儿,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儿童(但危险程度会随学校放假而明显降低)
  • 餐馆服务员,司机,商场或娱乐场所等处的工作人员

(2015年2月,孙俪与邓超。原图来源:邓超微博)

注:“退热贴”对退烧无用(包括儿童);睡觉中最好不戴口罩
  • 相比高危人群,健康成人确实是相对安全的(总体而言健康成人致死率低)
  • 但健康群体并非难被感染——所有人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 如果已被感染,在彻底痊愈之前,仍可能再次感染,因而加重症状或让病情变得复杂
  • 即使“已痊愈”,也并非“已对此次流感免疫”——仍可能在短期内被感染至发烧不止
  • “强健身体”的必要性是毫无疑问的。但在流感这里,“身体强健”并非就一定是生存优势。当甲流(A型/甲型流感)流行时,容易被击倒的主要会是青壮年,甚至男性因流感住院的风险显著比女性还高——过于敏感与强烈的免疫反应反而更危险:“多数病例中,身体在努力进行自身治疗的过程中自杀身亡”
  • 近年的中壮年感染率与死亡率还有升高趋势——台湾地区的统计中,重症致死率近已 8%,趋近儿童、老人死亡率的 8.3%
  • 一个原本健康的年轻人,从确诊流感到死亡,最快只需一天——这不是“理论上”,这已经是很多“事实”了
  • 健康人群染病后自己若不重视,更危险的可能是家人——近期已知的国内最小感染者,在出生仅 35 天后因家人未注意而被传染,随即住院 9 天 。而在近两个月间,很多死亡已经发生,只是媒体无人报道

2-3月,及未来的感染趋势:

  • 纽约在 1 月底“感染与就医人数创下自 2004 年开始通报流感病例以来的最高纪录”;近日公告,全美因流感及肺炎死亡人数 单周 超过 4000;香港“成人截至 2月11日有 288 宗严重流感个案以及 159 宗死亡( 7日,香港政府已因流感决定提前给幼稚园和小学放新年假)
  • 1 月底,我国大陆,北方疫情正遵循着以往规律有明显回落,但南方尚未出现相应降幅;B 型病毒(乙流)是现在流行的优势病毒,通常认为,它们通常只会局部流行,危害比可以引发世界性流行的 A 型(甲流)小
  • 但 B 型目前还有两个毒株在同时流行,而实际又混合了两种 A 型(包括更危险的“H3N2”,而"H1N1"则很可能在接下来取代 B 型成为优势病毒——在上海,这一进程现在已经开始;广东则 10 日已报告首例禽流感)
  • 人类可能同时或相继感染 A、B 病毒
  • “北半球的流感通常在每年 10 月至次年 5 月间流行,2 月为高峰”
  • 流感通常沿着交通线传播;而人群聚集、通风不良场所对流感传播最为有利
  • 过去的七年中,中国流感最高峰期都不如现在这般猛烈,更没有恰好赶在春运开始前爆发。现在,春节即将到来,2 月已经开始,我们陆续进入长途交通线——火车、飞机、客车——对于拥挤的乘客,冬春季节的大多数的交通工具实际上都通风不良(包括飞机);2 月中下旬,我们走亲访友,小小客厅里亲朋满座,大家借着酒兴高声交谈……
  • 3 月,钟南山先生已经一再提醒——3月很可能还要再出现新一波流感
  • “正在流行的流感毒株数量超过以往”;“没有任何病毒像流感病毒那样迅速演变”;近些年来,"新兴大规模传染病的毒性和出现频率都在增加";“可以跨物种传播的病毒数正在增加”……

人为何会被感染?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 不存在“细菌性流感”(甚至不存在“细菌性感冒”)—— “细菌”无法让你得上流感
  • “普通感冒”不会自己变成流感
  • “着凉”“风寒”“风热”可能引一些“感冒症状”,但都和你得上流感无关
  • 得流感的唯一原因:被传染了足量的有活性的病原体
  • 有两百多种病原体可以让人“感冒”,能导致流感的病原体只有一种:病毒中的“流感病毒”(而它有概率用几十种方式战胜你)
  • “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 3 至 5 个小时即可排出病毒”——而此时感染者本人甚至都不知情
  • 半天后,病毒排出量开始急剧上升
  • 症状高峰跟排毒高峰多出现在感染后的 48 小时内
  • 被感染者从发现症状到实际就诊,大多已是被感染的 48 小时后
  • 也有许多被感染者可能直至其痊愈都只是“隐性感染者”——即“虽然已病,但没人知道”,因为没有明显症状——然而在此期间,感染者也可能向外排毒,虽然量小
  • 部分患者在正常呼吸时不向空气排毒,但另有少数患者的排毒浓度比其他患者高出数十倍
  • 一般情况下,病情越重,患者排出的病毒越多
  • 干燥冬季更易流感高发的重要原因:温度、湿度越低,病毒保持活性的时间越长,传染能力越强(“冰冻”或“风干”对“抑菌”有用,但无助于“杀死”体内并不含水的病毒)
  • 好在病毒无法仅靠“皮肤接触”入侵人体:它们只有接触口、鼻、眼三处的“粘膜”才能入侵(嘴唇不是“皮肤”,是人类特有“外翻的粘膜”)
  • 病毒正常并不会在空气中单个存在。它们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飞沫,尤其是由飞沫“变成”的 PM2.5(“飞沫核”,这里将称之为“小飞沫”)
    • "飞沫的量由多到少:打喷嚏 >> 咳嗽 = 唱歌 = 大声演讲五分种 > 轻声說話"
    • 喷嚏会至少产生数万飞沫
    • 没有遮掩时,打喷嚏会让大飞沫(“比 PM10 大”,通常超过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大小)一秒之内飞到正对方向的 3 米之外

(上图为“打喷嚏的瞬间”。图中可见的即为“大飞沫”)

  • “打喷嚏”由于“动静太大”且频率不高,甚至可能并非最危险的流感传播方式
  • 大飞沫不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因无法“悬浮”),通常只在短距离、小范围内传播,如果刚好落到人的眼、嘴,或被吸入,才会有感染风险
  • 看不见的“小飞沫”危险远大于“大飞沫”
    • 小飞沫数量占绝对多数,相对较大粒子存有更多的病毒
    • 小飞沫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能传播更远距离
    • 一些时候,呼吸也能产生小飞沫
    • 足够小的( PM5 )飞沫可能进入下呼吸道
    • 再小的( PM2.5 )可以入肺
  • 还可以传播的方式是手、嘴、鼻、眼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如:
    • 手在接触了已被含病毒的飞沫、鼻涕、痰液等人体排出物污染的物体(各种门把手、地铁公交扶手、手机等)之后,又去接触自己的口、鼻、眼
    • 病毒不在活体细胞内时无法繁衍,因此流感病毒离开人体进入环境时,它们在数量上将只减不增,完全不用担心它们在各种脏污处疯狂繁衍
    • 它们在空气中可能“存活”超过半小时;在坚硬致密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能够“存活”并具有传染性的时间为 2 到 8 小时,转移到你手上后平均 15 分钟,在柔软多孔的物体(如“干纸巾”)上则可能短至数分钟(在带静电场的柔软多孔材料如“驻极体熔喷布”上应该更短,但暂未看到测试数据);
    • 流感病毒对许多常见消毒剂(如医用酒精)都敏感,易被灭活

  • 接种疫苗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防控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效方式”
  • 但实际上,流感病毒一直在快速变异,而药品生产则需要大量时间,所以疫苗实际上无法针对“正流行的病毒”生产,通常是参考世卫组织的“病毒预报”(主要由计算机根据历史资料完成),提前生产
  • 实际上,今年的“流感预报”有一定偏差,而我国大陆又因多种原因未选择最优疫苗方案(现使用的是“三价疫苗”而非覆盖更广的“四价”),这导致:现大陆能接种的疫苗效果仅有 10%-33%
  • “对现流感更有效的疫苗”已进入上市流程,但最早的上市时间可能是:2018 年 8 月
  • 即使届时按时上市,疫苗的有效率仍很可能只能在 40%-60% 之间
  • 从流感流行的历史事实看,“病毒预报”即使“正确”,接种疫苗也仍不能“控制流感的流行”
  • 让疫苗起到应有效果,需在感染前至少提前2周接种(儿童则是4周)
  • 流感疫苗的有效保护期一般是 6-8 个月,接种并非强制,无法口服,很多人并不愿意为此去医院排队+打针,再加上大陆地区“对疫苗的副作用整体上过度恐惧”等多重原因,实际上的接种率也严重偏低(不到 2%),短期内仍很难全面普及(若开始“普及”,则其数量又将很快不足),因此,接种疫苗不应在当前的中国被简单推为“抗流感首选方式”
  • 注:1、以上内容只针对当前流感疫苗。疫苗是医学史上的最伟大发明之一,我们都是受益者,对它们的关注却一直过少。2、仍建议流感“高危人群 1,以及照顾或与之共同生活的人 ”积极考虑接种(除其中禁忌人群外):相比疾病可能会造成的危险,疫苗其实非常安全,且部分人群接种后还能减轻病发后的严重性和并发症;接种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也可能能保护与您接触的人;局部地区的优势病毒已开始转向 A 型,而现有疫苗对 A 型防效果相对较好;低龄儿童由于体内抗体不足,更应尽早重视——疫苗与其它预防方式并不冲突;3、去接种时,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口罩+洗手)——已有少量感染案例发生在疫苗接种的来回路上,以及在医院的等候时间里
  • 世界范围内,“在所有开出的药物中,一半以上配药或销售不当,而且有半数患者没有正确用药”;在用药规范程度领先的美国,甚至在 2016 年仍有超过 6 万人因不合理用药致死
  • 在中国,药物的最大的问题也并非“价格高”,而是“医生开药与患者自行用药都过于随意(过度用药、用药不足和错误用药,尤其在'小病'上)”
    • 药物中,被使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滥用最严重的,是抗生素
    • “感冒”患者(普通感冒+流感等)使用抗生素比例有 78%,其中“不规范使用+不确定是否规范使用”的总和超过 95%( 年数据,基层医院中)
    • 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悲剧已经不计其数。其中,国内 7 岁以下聋哑儿童中的 30%-40% 并非天生,抗生素让这 30 万孩子再听不到声音(2014 年数据。在美国,这一比例则低于 1%)
    • 而实际上,抗生素(包括“吃头孢”“打点滴”等)只能用于细菌感染(它们中有些“看起来像感冒”),对流感病毒完全无效
    • 但“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本身也前景莫测——我国每年用掉了全球抗生素用量的一半,过量的抗生素筛选出越来越多“超级细菌(泛耐药菌)”,也让部分患者自身产生了强抗药性。在上个月的一例杭州 20 岁大学生案例中,患者流感中继发超级细菌感染,在 ICU 中抢救 21 天后才转入普通病房。她仍然是幸运的:同类感染者的 48 小时生存率为 63%
  • 很多国内“感冒药”(如快克、优卡丹)都会添加的“金刚胺”,已被发现副作用较大且对治疗 B 型流感无效。实际上,因为滥用,大多数流感病毒也已对其耐药
  • 有三种处方药一度被认为是流感的“特效药”(“在被感染后有治疗作用,甚至可以将发病时间减少一天”),但实际上,即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奥司他韦(达菲):
    • “越来越多证据不支持奥司他韦可以减少流感并发症、住院率或死亡率。基于对证据的考量,2017年6月世卫组织降级了奥司他韦,将其从核心药品名单中拿掉了,降级为辅助用药”
    • 并被建议“具有重症流感危险因素的患者(即前述‘ 高危人群 1 ’)”才需要考虑使用
    • 该药能起作用的最有效时间是“病发后48小时内”——但很多人从发现自己的症状到实际就诊,已经超过48小时
    • 实际上,由于该药在网上已被尊为“神药”,在流感有小爆发时就很容易断货——比如前段时间——是的,达菲也被滥用了,即使作为“感冒药”它已经很贵
    •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出现对达菲产生耐药性的流感病毒( CDC 的监测结论,且趋势正在变得严重);青少年使用时,请家长务必关注孩子服用后精神状态的变化
  • 由于滥用,“药物失效的速度远远高于替代药物的发展。事实上,研发规划中新的抗菌药几乎已经枯竭。换言之,耐药性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研究的速度。其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致命感染的再次出现……”
  • 全球至今没有任何现有药物对“预防流感”有效(包括我国传统药剂)
  • 注:1、避免“过度抵制用药”——许多由流感导致的并发症使用药物仍为确认必要的,许多药物对于“缓解感冒症状”(“治标”)也是确认有用的,但用药同样请谨慎;2、遵医嘱,尊重所有诚恳不敷衍的医生;3、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时,首次服用前请一定逐字看完药品说明书——许多悲剧本可通过认真阅读说明书避开;4、尽量不要购买【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禁忌】【不良反应】内容缺失或仅写“尚不明确”的药物;5、春节将至,许多男性喝酒难免,多写一句:多种“感冒药”与酒精同服可能导致急症(如心肌梗塞、呼吸衰竭)甚至致死,所以,“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这不是“极小概率事件“。

当流感肆虐时,请尽量如此——为自己,为家人

  • 人类平均每天无意识触摸自己的脸部超过1000次(数字没错,且已非常保守)
  • “及时洗手”是医学界少有的几乎全部一致同意“有效”的流感预防方式,但它的重要性在民众中被普遍低估,尤其当我们面对的是“呼吸道传染病”
  • 所有人在流感季节都要更注意洗手——我们之中同时有健康者、患者、有传染性的隐性感染者、自我防护意识或能力较低的高危者——自己在接触可能受污染的公共物体表面时应洗手,而手接触到自己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或接触鼻涕等)后更应洗手
  • “如何快速且正确洗手”的内容常见且多正确,不在此赘述,仅提易忽视内容:
    • 疫情较重时,剪掉指甲,擦干手优选纸巾,而不是毛巾、衣物、干手机
    • 洗手的目的是清洁手部——实际上,由于外出的许多时候并不容易找到洗手处,因此可在包中常备“免水洗手液”或“消毒湿巾”(此类产品在选购时亦不可过于随意,尤其当它会用于低龄儿童时——但在条件允许时,仍应优先洗手(这与下条内容的场景不同,因此并不冲突;为便于沟通,文中的“用水洗手和其它方式清洁手部”将统一简称为“洗手”)
  • 当您有可能会需要在“身患流感而仍然只能亲自照顾孩子”时,可点开世卫组织写给医护人员的这份《》了解“身为照顾者”时的相关原则

对于多数人,市售的多数口罩可能都是不适合的,需谨选择

实现足够阻隔与保护的前提是选对口罩与正确佩戴

选择不适合的口罩,错误的佩戴及相关习惯,可能不仅无益,还会有害——比如,当孩子身患流感,家庭成员选择佩戴“一次性口罩”同时不及时洗手,全家罹患流感的可能性会比不戴的家庭

  • 部分疾病患者(如:急性肺炎患者)不应(或应谨慎)佩戴下文提到的“高效口罩”。高效口罩在佩戴中都要求高度密合,不合理使用同样可能导致健康风险,尤其是其中呼、吸阻力偏大的产品。还有部分则还有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效率不够等问题。如果您身患疾病但有“高效口罩”佩戴计划,请务必先点开这里:《》。
  • 用于疾病防护时,口罩(包括儿童口罩)的选、戴原则与防尘、防霾时并不完全相同
  • 对呼吸道传染疾病,口罩可同时在三大防控步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中都起到关键作用,且只有它有被大规模、低成本及副作用、快速普及的现实可行性
    • 感染源:感染者佩戴口罩,即相当已实现“自我隔离”的主要效果——能有效阻挡住含喷嚏在内的大、小飞沫;同时,口罩腔体内形成的局部环境对于病毒来说“高温高湿”,不利其存活与传播
    • 传播途径:口罩拦住了飞沫,过滤了呼出空气,也将有效减小感染者的手直接触碰自己口鼻导致接触传播的可能
    • 易感人群:健康人群佩戴口罩,则直接保护了口鼻——飞沫被拦、空气已过滤,并同样有有效减小佩戴者接触污染物后又直接接触自己口鼻的可能;同时,“呼吸小环境”整体变得温暖湿润,有利于相对增加呼吸道自身对各种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 “一次性口罩”即下图中朴槿惠女士所戴的这类(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它们也是“口罩”中最为常见的一类:
    • 但实际上,它们还分为"一次性普通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术语上统一叫“平面口罩”;它们可能有白、粉、绿、黑各种颜色,但颜色与其功能没有对应关系;为便于沟通,文中将其统一称为“一次性口罩”
    • 这类口罩中的多数,可以阻挡多数“大飞沫”,它们价格最低、购买最方便、佩戴最简单且持续佩戴不难受,还便于携带与更换,我也认为:
      • 可保持手卫生时,“戴一次性口罩”比“完全不戴口罩”安全
      • 尽管此类口罩少部分还有“高效过滤层”,但它们都共有同一个特征:“四周漏气”——因此无论过滤层如何,都是无法有效阻挡足够多的小飞沫 (PM2.5)的,只适合临时佩戴,而不应作为流感防护的常规/主力口罩
      • 可悲的是,在 1 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流感防控的系统内通知中,仍然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人员佩戴这种一次性口罩中的“医用外科口罩”
    • 佩戴中有明显不适感的口罩
    • 佩戴中会紧贴在嘴上的口罩
    • 佩戴时总是(或“特别容易”)“漏风”,无法“密合”的口罩
    • 仅使用“活性炭”层过滤的口罩,以及一切不含“高效过滤层”(如仅有棉布、棉纱、涤纶等常见纺织材料,不管有多少层)的口罩
    • 有“高效过滤层”但以“可更换插片”形式存在于口罩中的口罩

注:有高效过滤层的口罩都“会自己主动注明”,如下面这些

(有以下标识即一定会有覆盖面足够的“高效过滤层”。为便于描述,此 4 类口罩将统一简称为“高效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产品名称需“一字不差”)
    • 民用的 A 级日常防护型口罩
    • 标有 N95 / KN95 / FFP2(及以上等级)字样的工业防尘口罩及民用防霾口罩
  • 高效口罩中最容易买到的目前还是 “KN95” 口罩,很多药店、便利店都有,可以随时应急购买,但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则会划算很多

(下图是一款典型的 3M “工业防尘口罩” ,佩戴者对口罩的“金属鼻夹”做了一些调整,但看鼻部两侧,密合应该还是不够——这是这类需要自行调节“鼻夹”的口罩较常见的情况。图片来源:李治廷微博)

    • 患上流感后最好隔离休养,不接触他人时不戴口罩
    • 与人接触时,如:就诊中、路途中、与家人密切相处时,佩戴口罩既可以减少他人感染,也能减少正在虚弱时期的自己被再次感染的可能,因此应佩戴口罩,并优先考虑一次性口罩(其中“外科口罩”可阻挡住向外传播病毒超过 70%)
    • 佩戴无“呼气阀”的高效口罩尽管对减少病原体的进、出都更有效,但体验会不如一次性口罩(比如“轻松感”、需要擦鼻涕会不方便等),且目前还缺少对患者康复影响的医学评估,因此暂不建议作首选;有阀的高效口罩、“不应选择的口罩”则均暂不建议考虑
    • 由“感染与传播”内容可知,在流感爆发时,只要我们照常工作或上学,完全不在(半)封闭空间接触感染者的可能性很小(自驾私家车且不坐电梯者除外)
    • 因此,最好在通勤路上,以及在所有的“人群聚集且可能通风不良”场所,全程佩戴口罩,此时口罩的建议选择顺序依次为:
      • 一次性口罩(临时佩戴不要在可能的危险空气中久留)
      • “不应选择的口罩”则不应佩戴
      • 如果疫情变得极为严重,则首选口罩应为“无阀的高效口罩”
  • 高效口罩能起到足够防护作用有必要前提:在你本人佩戴时,确实能够有效密合——大多数市售高效口罩都并不如此。这些口罩都是已经通过“密合性检测”测试的,然而它自带的任何机构的密合性检测报告都只能表示“此款口罩在‘临时测试’这种非自然佩戴状态下对选中十人有一定通过率”,而无法保证“您本人在日常可接受的松紧状态下的佩戴也能实现足够密合”
  • 确认一款高效口罩是否适合自己,与确认一次佩戴是否正确,都需要先做“密合性”检查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佩戴者可能吸入更多的是从泄漏处(人脸与罩体间的缝隙)直接进入的受污染空气,而非已经高效过滤层过滤的洁净空气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且未被发现,佩戴者可能会产生“已安全”之错觉而未能减少(甚至显著增大)在有害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活动强度,最终损害健康
    • 口罩若未能有效密合且同时其呼吸阻力偏大(“戴上后呼吸费劲”),还可能因此时呼吸深度显著加深、气流加速,佩戴者将未过滤的危险细颗粒吸入呼吸道更深处,最终损害更多健康
    • 戴眼镜者,则可能因泄露导致眼镜起雾导致不便,甚至交通事故
  • 正确的“密合性检查“方式如下:

(图中口罩仅为示意,不同口罩的形状及佩戴方式有可能不同 。图片来自 352 口罩产品说明)

  1. 打开手机手电筒,将光源朝向口罩并轻贴在口罩表面,请人观察:当光源移到图中不同检测点处时,是否有亮光从检测点附近的口罩与人脸贴合处漏出(尤其鼻梁附近)。有时,光的泄露比较隐蔽,观察时可以尝试不同角度(因人脸往往并不完全对称,故请两面都做认真检查)
  1. 如有亮光漏出,调整口罩位置或松紧,直至亮光消失;若反复调整后仍有亮光漏出,或户外佩戴中眼镜有雾,请更换为其它口罩
  • 注:“大口呼、吸,凭感觉判断边缘是否漏气”这种传统方式可以用于辅助判断,但随着口罩性能的进化(阻力大幅降低,更普遍的装有呼气阀,以及过滤面积增加等的形态改变),本已偏高的佩戴者误判率(很多人在自认为“没有漏风”时,口罩边缘实际有明显漏光)还在显著增加,因此,只有当口罩形态特殊,“漏光检查法”在实践中无法判断时,才可将其作为主要判断方式
  • 口罩佩戴的“口罩适合\密合性”其实有成熟机器做量化检查,但由于机器昂贵并重视不够,各类相关机构的配备率都很低。“漏光检查法”是一种因为手机的全面普及才得以出现的检查法,我称之为“目前最不坏的”检查法。在实践中,首次接触“漏光检查法”的佩戴者,有部分会对其中步骤有理解偏差(因为“文图”方式无法足够直观,所以一直希望这种检查法能早些出“演示视频”),好在佩戴者成功实践一次后,此后再做检查是可以很轻松的(可数秒完成)
  • 我们有 6 百万尘肺病同胞,不能正确佩戴口罩所造成的悲剧早已难以计数。我国的医疗系统内,尽管过去数十年中口罩的佩戴率已经较高,但由于正确的口罩知识普及程度严重偏低,临床研究选错、地方(含北京)疾控中心宣传错、医院采购错、医护人员戴错且不自知的情况、“应该充分密合而密合不够且不自知”的情况至今十分常见。再加上因为以往的 N95 级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体验不佳(闷热、呼吸费劲、勒感强),医护人员还会因为无意识等原因减少必要佩戴——而这些,也导致我国医务人员,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的科室或专科医院人员时刻身处险境——医务人员在流感爆发季感染流感并不少见,而更危险的结核感染率更是高达 50%-70%,年患病率达到 415/10 万-2240/10 万,远高于许多“法律会要求医疗机构雇员必须进行口罩的适合性测试”的发达国家(注:肺结核感染但未发病者并不会传染他人,医务人员患病后会隔离治疗,病人中也只有较少部分有传染性——请不要因此而不去医院)
    • 对危险病毒、细菌等并不存在“安全的接触浓度”,所以“使用防护口罩可以降低病毒等微生物颗粒的暴露水平,但不会完全消除生病的可能性”。如有需要,我会佩戴高效口罩前往疫情严重地区,但不鼓励普通读者长时间停留在高危区域
    • 口罩的“过滤效率”测试是成熟的——“N95”的测试标准早在1995年便已成型,2003年由世卫组织与美国疾控中心推荐医护人员用于SARS病毒的防护,后又用于抵御埃博拉病毒——很多机构并不推荐“普通民众”将“高效口罩”作为流感预防的首选方式,原因并非其材料本身不能过滤足够病毒——而是,在早前的一些评估中,认为:1、民众并不容易选到刚好适合自己的口罩;2、不经专门培训或学习,民众不容易正确戴好口罩;3、民众很难判断口罩是否已经戴好;4、过去(以及现在的大部分)高效口罩体验不佳,不容易持续佩戴;5、高效口罩价格偏高,日常使用成本难以承受;6、高效口罩生产效率较低,疫情爆发时人数多、消耗大,未必能及时、足量供应(也因此,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各国都会提前存储)。好在,因为一些行业前辈的探索,上述问题的关键部分已被优秀产品用事实解决,剩下的问题,我正在努力
这张照片,我每次看到都会有不冷静(图片来源:中新网)

(由于以前谈防霾口罩的《最啰嗦》文几乎未曾提及儿童口罩,因此本篇会略细一些)

保护儿童最好的方法是远离污染环境”——无论对于传染疾病,还是其它类型的空气污染都是如此。

如果确实难以有效避开而需要用到口罩时,请不要在选择时过于草率。

儿童(按“0-18岁”计)的口罩选择与佩戴比成人显著复杂——对”安全“的要求显著更高,且孩子们的心(心理)、脑、呼吸系统也每年都有显著变化,也因此:

    • 虽然在“市场”端:单纯只是把“成人口罩”缩小使它“看起来像是小孩戴的,再印上一些可爱图案”在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因此市场在售的“儿童口罩”已有上百种
    • 但在“标准”端:国际上至今没有成熟的“儿童口罩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虽然在2014年即已公开宣布在”即将出台“的民用口罩的国标中会有相关内容,但因争议太大、难度过高,而基础数据又严重缺乏,在2016年实际发布的国标中最后明确标示的是“本标准不适用于儿童口罩”,且至今(2018年1月)、并在短期内仍不可能有儿童口罩的国标发布——即:目前不能通过“口罩是否标有‘KN95’等权威等级字样判断产品是否在儿童可选的高效口罩之列”
    • 而在“研发”端:有责任感的企业在进入儿童口罩领域时是极为谨慎的,行业内最负盛名的一家国际巨头(现代高效口罩的发明者)在实际的“研发-生产”阶段由中美两国的两个科学家团队联合进行了两年(项目启动的等待时间则远不止于两年),而最后发布的仅为适用于7-12岁阶段产品,且由于结构所限,在“密合性”的普适性及佩戴体验上仍有明显遗憾;另有企业则在口罩上市之前测试了超过两万名儿童的实际佩戴——即:即使全球范围内,有能力做好“用于儿童的高效口罩”的企业也为数不多

下图是我今年在各类关于口罩、儿童流感的文章里见过频率最高的照片,但图中的口罩却是典型的“戴比不戴更危险”的“不应选择类”——“漏风”甚至只是“小问题”——口罩会直接贴在口鼻上、口罩内壁很快潮湿甚至湿透、口罩本身无法“高效过滤”……(图转自“北京市疾控中心”,初始来源未知)

  • 儿童的发育有一定的阶段性,如0-1、1-3、3-5/6、5/6-12、12-18,其各自特征及规律都不相同——一个型号同时完全覆盖以上两个阶段的口罩目前是不可信任的
  • 0-1 岁左右的孩子,尽力避免在流感高发时期带入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处——日常环境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佩戴任何口罩都风险大过益处,完全不建议佩戴
  • 1-3 岁左右的孩子,也要避免。在无法避免时,考虑戴上日本“贝亲”,但同时请理解:贝亲只能挡住大飞沫,保护作用是偏低的(贝亲厂家标注的是用于 1.5-3 岁幼儿。它虽然长着”高效口罩“的样子,但实质是”一次性口罩“,对小飞沫如PM2.5没有实质防护作用——尽管我国的零售商家都在“主动”给它打上了显眼的”防雾霾“的标签——贝亲主动设计了“不能密合”的结构,选择了“不能高效过滤”的过滤材料,目的是为了保证这个年龄段孩子佩戴安全。记住:在现有技术下,没有任何”高效口罩“用于3岁及以下儿童是足够安全的
  • 3-12 岁左右的孩子仍需避免,但由于此年龄段的孩子实际上已经难以“总是”避开(“出门玩”或“去上学”),因此应考虑“途中佩戴儿童款口罩”。此年龄段只有很少口罩可选(包括一次性口罩)。高效口罩中,厂家标明可用于 5-12 岁,且各维度(除价格外)均已达到“儿童口罩及格线”的暂时只有日本“兴研”,推荐级别明确高于 3M 的 7-12 岁儿童款(当然,对于可以通过密合检测并且可接受其佩戴体验的孩子,3M 及其它可靠品牌口罩的防护效果都是可以放心的)。由于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殊性,即使是兴研口罩,佩戴时监护人也需要特别留心:1、7 岁以下儿童佩戴时,下巴处是否泄漏;2、孩子正常说话(或有其它嘴部动作)时,口罩是否频繁“向上跑”导致了"实际的不密合“;3、兴研在初戴时需要调整绳长,避免过长导致的太松易掉及泄露,过紧导致的孩子耳疼而长戴后排斥,以及不对称导致的一边密合一边泄露(主要是鼻部)
  • 从12岁开始,可选口罩会明显增加,您信任品牌的“青少年款”“女士款”或“小号”都已经可以尝试
  • 儿童使用的高效口罩的适合性、密合性检查原则与成人相同,但需要更为留心鼻部与下巴处,且需要更多关注他们的佩戴过程——因为孩子们不但脸部动作较为夸张,还可能常用手抓、按口罩导致口罩位移

(类似图中姚晨所戴的“绿盾”这类口罩并不宜用于流感、雾霾防护。小土豆戴的是上文提到的“贝亲”。图片来源:姚晨微博,2013年)

  • 成人口罩本文将不做具体口罩品牌与型号推荐。但如果哪款口罩不可用于流感预防,而它又特别流行,则可能会在此更新,如:完全不可考虑的“超人气口罩”日本“PITTA”、尽量别选的“美国”的“威隔(Vogmask)”英国“Respro”、中国“绿盾”等

佩戴PITTA的明星们——

与佩戴PITTA的岳云鹏——“口罩适合性的另一种举例”(图片来自岳云鹏微博)

  • 很多文章会“提醒”读者:”病毒是极小的,穿过口罩就像‘小沙子穿过大筛子,完全挡不住’……戴口罩就是个心理安慰”…… 而不少商家又会说:“滤网的孔径比PM2.5还小,可以死死挡住它们……”——但这两种说法都弄错了它的微观结构和过滤原理——细颗粒物要穿过一层常见的现代空气过滤材料(驻极体静电熔喷布或静电棉,多用于高效口罩及净化设备),更像是细铁屑要穿过一帘厚的“磁棉被”——过大和过小的颗粒都很难过去(过大容易被卡住,过小则会被轻易“吸住”),刚好 0.3 微米的才容易过去——“高效口罩”完整的高效过滤层,对在高速气流(至少 85 升/每分钟 ,相当于工人中高强度劳动的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风速中的最快风速)中的、本身为电中性的 0.3 微米颗粒物的拦截率不会低于 94%。而单独的流感病毒微粒一般偏小(0.1 微米左右),成团附着于飘尘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又往往偏大,细菌们更是多数单个就已大于 3 微米,你的日常呼吸又慢(极少超过 30 升/每分钟),因此口罩拦截这些带着病毒的大小飞沫的效率往往都会超过 99%
  • 驻极体静电材料的静电场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优质材料的静电是“半永久”的(如未使用口罩在存放 5 年后的实测中,仍保持着高效过滤能力;也不用担心正常的佩戴时产生的水汽);但大幅、反复的揉搓,以及水洗这类材料会导致材料的结构损伤、静电场过度下降(这也是不宜将口罩随意塞入裤内口袋的原因之一)
  • 能高效过滤细菌的口罩未必能高效过滤PM2.5(如“外科口罩”),能高效过滤PM2.5的口罩一定能更高效的过滤细菌及病毒颗粒(如前述的“高效口罩”)
  • “一次性口罩”虽然佩戴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错戴的情况仍不算少见。关于“如何正确佩戴”,可以参考网络常见附图科普(很多“畅销产品”的自带说明都极为简陋,简直“敷衍”),在此不赘述。仅提醒,在因为传染病而佩戴时:
    • 佩戴中如果发现口罩明显变湿,要及时更换
    • 不要弄错口罩正反(这是常见的)。如果中途发现弄错,不要将它“翻过来继续戴”——这样是危险的——而应该弃用并更换新口罩(如果手头没有新口罩且同时需要继续佩戴,则应先“将错就错”,直至有条件更换)
    • 不要同时戴“两个一次性口罩”“双层口罩”——会导致口罩正面阻力增加,更多受气体会从侧面、鼻部的泄露处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更不安全——然而这种情况至今在很多医院都还常见,4日 某报纸还在宣传省儿童医院院感办主任的建议:“哺乳时戴双层口罩”
    • 呼气阀是口罩的快速排气通道,其有无及“性能如何”对“闷热感”影响较大。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舒适性上,通常 正面阀>侧面阀>无阀口罩;但当口罩的佩戴目的是避免感染他人,则请不要佩戴“带阀”的口罩,尤其当“阀”在正面——因飞沫也有部分可能从此排出
    • 阀在“吸气之前”都会自动封闭,请不用担心口罩从此进入受污染空气,所以如果不是极端环境,带阀口罩可以放心用于自我防护(但也有极少数新口罩品牌的部分呼气阀“初始状态并不封闭”——每只口罩初次使用时要去看它的状态)
    • 简单判断“阀的性能”的方式是看“轻吹阀片动不动”——大部分口罩阀片都是“轻吹却不动”的,也就是说,在常见的民用场景中,这些“有阀口罩”因为“阀占用了进出气面积而又没起到作用”,性能及体验会比它的无阀版本还差。避免购买这类口罩
    • 小部分无阀或阀性能不佳的口罩,不泄露时也有导致起雾,需留意
  • 口罩的戴前、取后,不要忘记及时洗手
  • 所有类型口罩的佩戴中都要留心减少自己“揉眼睛”和“隔着口罩摸口鼻”的动作——如果发现这是由于“佩戴不适”导致的无意识动作,则最好更换为更舒适口罩;高效口罩如果正常佩戴中不会“碰嘴”(包括说话时),那在“自然变湿”时只要没有“阻力明显变大”就仍可继续佩戴,但此时不要在佩戴时用手按压,以避免人为使得内壁直接接触口鼻(但小朋友佩戴时,和她/他说“别按”能有效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最好能给健康的小朋友选正面带阀的口罩,这样如果仍有按压动作,会更容易“专注按阀”,使得此时接触口鼻的只是不参与过滤的塑胶部件)
  • 当高效口罩用于疾病防护时,最好能够一日一换;如因故(如数量短缺或成本难以接受等)难以实现,则应注意使口罩被取下后可及时阴干,且应始终保证不用手等污染口罩内侧;如果房间内(含办公室)可能有蟑螂,则还需要在过夜时将口罩装入洁净袋内,以免携带病原体的蟑螂在其表面爬行或停留;更多关于常见高效口罩的通用“使用注意”,请;关于防霾(PM2.5防护)口罩的更多常识及进阶内容, 和
  • 正确佩戴口罩,还至少可以在下列疾病的预防中起到关键作用:过敏性鼻炎、尘肺病、肺结核、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白喉、百日咳、肺性出血热
  • 本文没有提及近年兴起的一类自带“风扇”的所谓“智能口罩”——这类口罩“有用”,但目前而言,在民用领域的使用整体上需要更为谨慎,因此不推荐(尤其是患者)。健康人群如因故临时使用,只能使用“正压(吹风)口罩”,而要务必避免“负压(吸风)口罩”
  • 春节将至:在对一列可以在车厢连接的通风处抽烟的火车的一次24小时左右的监测中,车厢内的 PM2.5 浓度在40-350之间浮动,多数时间明显超过了火车经过地的该项数值
  • 流感季节,包里最好常备口罩,可随时自用,也方便帮人;由于“健康人群”中还有“隐性感染者”,虽然自身无症状,却可能会严重伤害“高危人群 1”,因此在近距离接触对方时也应临时佩戴口罩

注:1、尽量不要购买缺乏说明,或说明书过于简略随意的口罩;2、向医生咨询口罩佩戴事宜时,最好能简单沟通以确认医生本人确实了解口罩。但如果医生不够熟悉,这并不能代表医生的专业水准不够,而仅能表示这位医生“对口罩不够熟悉”

  • “通风换气”对流感预防的重要性也被低估
  • 很多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染,都与近距离接触时的空气中病毒浓度偏高有关
  • “通风”的本质,是“快速、大幅降低(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
  • 空气中常见的病毒颗粒多是PM2.5中的一种(剩下的微生物颗粒属于PM2.5之外的PM10)
  • 通风减少PM2.5(空气中原有的+感染者制造的)浓度,即可减少生活环境的病毒浓度
    • PM2.5 可以附着任意种类的病原体,其中一些在空气中会迅速失活(如艾滋),一些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如流感)
    • 悬浮的PM2.5仍然可能有少量被环境表面吸附(如桌碗杯衣)
    • 减少病毒的浓度即可大幅减少病毒的中远距离(1米+)传染与致病能力
    • 雾霾天气会加强流感(以及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力
    • 即使不含病原体的 PM2.5 也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引发和促进炎症(因此雾霾会影响疾病被治愈,以及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常见慢性病的严重程度)
    • 在所有疾病中,肺炎导致了全球儿童的最多死亡
    • “(空气中的)污染物(PM2.5)不仅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肺部造成损害,还可能侵入血脑障壁,永久性损伤儿童正在发育的脑部”
    • 在中短期内,对所有人来说,PM2.5浓度都是“越低,越好”。
    • “空气弄那么干净那孩子的免疫力缺乏锻炼怎么办?”——事实上,国内的空气虽有好转,但绝大多数地区连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甚至我国大陆标准的“优”都远未达到,而我们并不可能24小时待在自己营造的净化空间里或24小时佩戴口罩,再加上同样不乐观的水、食品、以及手能接触到的一切,每一天孩子们的“锻炼机会”都“丰富“到”完全超量而不用担心不足”的程度)——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有生力量”,过量消耗在源源不断的偏高浓度PM2.5上,就会在真正危险的病害来临时兵力不足
  • 对于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所住的房间,建议考虑的换气次数是 6 次/小时(或更多)
  • 当室外空气足够好时,打开门窗就是减少室内PM2.5浓度的最好方式(以及超标房间的甲醛、氡气等气态污染物),效率远高于各种家用设备
  • 如果还需要更快,可以视情况打开抽油烟机,对辅助换气会有明显效果
  • 当因为各种原因不便长时间开窗时,也可使用有大风量的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或口罩这几类产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来降低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染概率
    • 如果条件允许,此时相对理想的组合是“新风+净化器”,同时运行
    • 净化设备并不直接检测病毒浓度——大飞沫一般不会被传感器识别,小飞沫的量则通常不足以让传感器及时发出变档指令,因此,如果室内的PM2.5浓度本身很低,机器可能会一直在最低档运行,其风量对于降低感染者身边的病毒浓度是明显不足的,因此,建议在自己患病的这一周,把净化器与新风手动调高(在你仍可舒服接受的噪音,或温度与“风速”范围内)
    • 应大概了解机器的实际运行风量,考虑是否还需要适度间隔开窗,尤其单独使用某种机器时
    • 如果您已染病,家里装有“壁挂新风机”且您与家人同住,则最好酌情考虑住在“有净化器但没有新风机”的房间,而避免住在“只有新风机的房间”,以免病毒过多随正压气流飘入远离新风机的其它房间
    • 长时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可能二氧化碳浓度偏高而氧气偏低,此时若已感觉室内空气污浊,则不可在未先开门窗的前提下使用高效口罩
    • 24小时开机(同样为减少机器内外的微生物数量;机器们虽然个头很大,但很多功耗都已很小——甚至比节能灯还小)
    • 定期清理初效(第一级滤网),以及及时更换其它滤网(这会决定新风系统安全与否,切记)
  • 净化器及新风的科普内容与机器测评非常多,相比至今仍然“谁都能说却混乱不堪”(包括央视)的民用高效口罩测评,它们的评价标准成熟且直观,哪些产品优秀整体争议不大。基本常识(高CADR低噪等)不在此赘述,仅在此提易忽视而较重要的几点:
    • 滤网周围的密封做得越严密越好——常见的卧室我们所见的灰尘,除纤维外的大部分都是人的皮肤角质(人每天脱落超过1000万颗死皮碎屑),有净化器时它们许多会被吸至滤网,部分微生物可能以此为食并繁衍(但有害病毒不会),其中部分可能从低等级滤网的迎风面逃逸,而未经高效滤网过滤即混入空气之中(在对一些已长期在真实场景使用过的各品牌机器的实测中,确有小部分在“净化”一段时间后的房间内空气的细菌浓度反而大于开启之前)——记得选有口碑的品牌(这样滤网质量会有基本保障),并自己亲自了解或观察(“是否有缝隙”是可以轻松观察到的)
    • 滤网的总展开面积越大越好——这样在净化了同等数量的污染物时,大滤网上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数量会更少、“更薄”,微生物因此能更充分接触滤网,其生存繁衍更容易被驻极静电抑制
  • 如果方便,把家里的相对湿度调整自己觉得舒服的范围内
    • 45%-55%可能最安全,如果实际有难度,可以38%-65%;避免长时间低于20%
    • 选择及使用加湿器都请务必谨慎,并需要在充分了解相关常识后再开启。不当的组合会显著增加健康风险,如:常见的“超声波加湿器+未处理的自来水+未能按时清理”组合,便一定会大幅增加空气中的包括微生物颗粒在内的 PM2.5 浓度

在平时,“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包括饮食均衡、适当运动、有充分休息、舒缓压力及不要吸烟”都是必要的,也应注意保暖、多喝热水……可以查看这些预防与照顾患者的tips(有重复),不赘述

关于网上的“常见建议”

  • 常见的“儿童的普通感冒与流感症状对照表”:
实际上:二者症状高度重合,因此让普通读者光凭症状就准确区分二者可能性不大(医生徒手区分时也不容易,且会有一定误判率)
应该:在流感季节,如果您有发烧症状且病情进展明显快于您的平常感冒,您应尽快就医(如果不是重症请尽量不去大型医院,避免自己排队时间过长,也避免因此导致真正的危重病人无法收治);对于儿童,发烧且“精神状态不好的孩子应该去医院。发烧的孩子,3个月以内的不管什么原因都应该去医院,2岁以内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或者孩子体温反复超过40度就及时去医院。咳嗽的孩子如果呼吸急促、费力也应该及去医院”
  • 常见的一句话建议——“避开人群拥挤、空间密闭处”
实际上:无疑应该避开,但多数上班族又很难在一天之中避开如下全部场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电梯、市场、医院……
应该:在相应场所佩戴正确口罩+及时洗手
  • 常见的病后态度——“扛一扛就好,我可以带病上班”
实际上: 所有传染病都应该主动自我隔离。2016年,某龚姓男子因同时忽视睡眠及口罩卫生染病(非流感),之后仍经常工作超过 14 小时睡行军床却不去就诊——“扛”最后没换来自愈,换来的是2017年里两次因为不同原因走近死亡,并导致了密切接触同事的风险与担心
应该:若不希望因流感耽误工作,唯一的办法是积极避免自己被感染,而不是感染后仍坚持去单位上班——澳门特首崔世安因患流感,自1月16日起,遵医嘱被隔离在家休息,直至22日才恢复工作;台湾艺人林志玲则刚已宣布,“因患流感取消未来两个月的全部工作”
  • 常见误区:在已病发后开始尝试运动
实际上:病发后锻炼既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加快痊愈;剧烈运动时的体温增高、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抵抗力下降,可能让小症状演变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平静状态下,如果免疫系统的反应太强烈,摧毁的心、肺部组织太多,使心、肺部再也无能通过血液输送足够的氧气,就可能导致缺氧和死亡——此时,运动会导致肌肉抢夺免疫系统的耗氧量,可能加速这一过程
应该:安心休息,保证营养,在健康时锻炼身体
  • 常见指导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捂住口鼻”
实际上,手很难掩住足够飞,而如果没有马上洗手,手又会马上成为一个火力强劲的传播源
  • 常见指导“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实际上,手帕在国内并不好找,且用于传染病防控时实际很难卫生,应反对使用,而非提倡
提倡使用纸巾——如果你身边且恰好随手有“抽纸”可拿
但有些时候你是没有的(尤其外出时,比如车厢内,或医院内,这些都是高危场所),或者有,但找来甚至只是拿出都是往往来不及的。所以,明确建议:当你要打喷嚏,请迅速以肘部内侧衣物掩口鼻,如下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许多文章画“科普图”时使用“穿短袖T恤的人物”来示意是不准确的——起关键作用的还有“这个形状的衣物”。若是确穿着短袖的夏天,更建议使用腋窝处衣袖——但注意,由于使用该处衣物时实际上还需要另一只手配合,因此建议能提前练习两次)

  • 今年是 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爆发 100 周年。较新的资料显示,当时全球因此死亡的人数接近 1 亿(全球共约 17 亿人口)——使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结束的,是变异的病毒,而非更强的枪炮;比历史上所有著名战争杀人更多的,是历史书上少有笔墨的几种传染病。而尽管天花霍乱鼠疫等都曾在过去千年令人间死伤无数,但最终都终于区域流行,100 年前的这次“流感大流行”,才是人类第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流行疾病”——在“全能流感疫苗”真正问世之前,流感病毒将始终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 推荐电影:1、美国《传染病》(巨星云集但故事太严谨克制少有人看);2、韩国《流感》(有该国热门大片的一贯水准)。
  • 世卫组织: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在全世界造成320万人死亡,近于全球因车祸死亡(包括“行人、骑行者和摩托车手”在内)人数的 2.5 倍;全球死因的前10位中,有4种与呼吸道直接相关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癌、结核)的致死人数,已与“除肺癌外的全球所有癌症”+“艾滋”+“车祸”致死人数之和相当。
  • 正文中的“流感致死人数”中,均未计入致死率更高的“禽流感”。“2013年至今,我国内地27个省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533例,死亡607人,病死率约39.6%。”禽流感更为危险,但尚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实现直接传染,而通常政府会通过超量捕杀禽类控制传播,因此还很少出现较大疫情。
  • 新的情况仍需要留心:日本1月10日通报了一起该国境内出现首例人感染宠物(猫、狗)传染病后死亡的病例(发生于2016年),并提醒“如果需要接触生病的小动物,切记要戴上手套和口罩。触摸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好在截至目前,日本境内尚未出现人际间直接传播的病例。
  • SARS 不是被我们“战胜”的。因为一些不便在此讨论的人为原因,高效口罩在 SARS 战疫后期才开始在中国医护一线普及佩戴(因为收到捐助);而中前期则因为普遍配备的是错误口罩,大量医护人员相继病倒。直到 SARS 消退,全球都没研制出有效疫苗及特效药,并至今尚未确定病毒为何彻底消失。
  • 病毒的进化方向通常是“温和的让更多人感染”,而不是“迅速致人死亡而导致只能感染很少人”。1918年流感是极小概率事件,与温和病毒长期共存是生物常态,因此并不需要为病毒的变异过度恐慌;且今天的医疗水准已经几乎不可能让当年的病死率复现;近期疫苗也出现了一些有希望的报道。
  • 实际上,在平常年份,流感患者绝大多数均为轻症及隐性感染者,重症和死亡病例相比很多常见疾病都并不算高,文章的目的也绝非制造恐慌——我始终相信,真正能让我们免于恐慌的,只有“民众了解基本常识,而公共信息足够透明”——而我个人不但不会从这种恐慌中受益,还已经、并可能长期会为这篇文章承担多重后果。实际上,网络上曾讨论了“中国的流感致死事实”的文章,我所知的仅有两种结局:无人问津,或被群起咒骂经数年而不绝……我只是惊讶于国人在未病时对流感的轻视,又在病后将“神药”抢至“断货”,而自始至终,都对这些廉价却有效的预防方式有着普遍的忽视——即使,妈妈因为女儿的高烧心疼到彻夜难眠,奶奶凌晨四点从家里出发去医院仍然要一直排队,幼儿园里空出了一半课桌,老人在自己的房间里悄然去世,同时,医院不断传来医生染病病倒、过劳病倒的消息……我们的同胞们依然不知道如何“及时洗手,戴对口罩”去实现高效预防——甚至包括大多数医护人员。
  • 清朝末年,中国曾有一位世界级的医学领袖,以其勇气、学识、防疫理念和亲自发明的口罩(是中国的第一款现代口罩),拯救了中国甚至人类——1910年,一场爆发自西伯利亚的鼠疫传入东北,不到一个月即在吉、黑两省造成近4万人死亡。身为历史上首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华人医学博士伍连德逆流前往灾区,冒死解剖尸体,发现此疫可经由呼吸道实现人际传播,而当时的顶级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日本最早的诺贝尔奖提名获得者)认为并不可能,坚持让学生在老鼠身上寻找病原(失败后,宣布“并非鼠疫”),而法国权威梅斯尼(时任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则认为鼠疫如此传播绝无可能,不听劝阻,在做好常规防护后未戴口罩即接触患者,当时感染,7日后去世,随即,全球恐慌。伍先生坚守东北,隔离病患、处理尸体,令全员严戴口罩,以世界未曾有速度(67天)扑灭了这场史上最危险的鼠疫(“肺鼠疫”,其危险性显著高于曾横亘欧洲三百年带走其近半人口的黑死病——“腺鼠疫”。在抗生素尚未被发明的当时,若无口鼻防护,几乎“沾之必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伍先生之名“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家喻户晓”;1911年,伍先生被欧洲各“列强国”专家公推为当年“万国鼠疫研究会”主席——尽管日本为此派出庞大代表团企图压服中国医生;1920年代,梁启超叹“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1935年,伍先生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华人第一人,也是此后五十年间的唯一一人;日军侵华期间,伍先生的学术成果被日本人盗用用于“细菌战”,妻子在日军的轰炸中不幸身亡,先生离开大陆;1960年,先生去世,《泰晤士报》发文:“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 而实际上,国际上关于伍先生的论文和研究,至今未曾间断。
  • “伍氏口罩”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被大规模运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实践的“现代口罩”(而国内流传最广的“口罩发展史”则完全略过了这一内容);在日本国内,口罩自1920-30年代开始在该国的大灾害事件中被普遍使用,至新世纪,日本媒体,日本民众的日常口罩佩戴成为空气清洁防护首选以及患病时的基本礼仪,甚至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成为全球口罩佩戴率最高的国家;在我国大陆,“伍连德”则是一个极少人知的名字,甚至包括医学界——2014年的一项由香港专家发起的、面向大陆上千名医学专业人员的调查结果中,“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和“青蒿素”一起被认为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五大医学发明之一”,却仅获得了个位数的提名。

东京拥有全球最大都会区,其人口超过美国前 5 大城市之和。它也是日本口罩佩戴率最高的城市。

  • 2017年底的我国医院·人·口罩
  • 地铁换乘点通道内的,2013年北京的10月——我总是想起这张照片,尽管它与现在的流感并无直接关联。(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的工作是口罩产品与研发;本文为自发写作,与单位无关;我不会因为任何口罩的销售而获利,也不持有任何机构的股份或股票。文中确实还有些语法格式之类问题,因时间关系会以后逐渐调整;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未注明出处者暂未找或未找到确切来源,如有侵权会及时删除);本文口罩之外的所引内容/数据多来自国内外疾病控制与预防机构、临床医疗机构或其中专家、一线从业者的公开意见,或相关学科的出版教材,或可信新闻源(但其中的“疫苗不应被简单推为当前中国首选预防方式”这一结论为本人的个人推论),由于成文时间极为紧张,数据或言论出处并未写明,读者疑惑时可查证(有部分成形过程中所阅资料的复制或截图。多未整理。其中有一些不同来源的内容彼此矛盾,为“备忘”“呈现”与“提醒”之目的都有留下)。本文小错会在发现时直接修正,但若有任何重大错误,龚博会公开向所有可能的读者说明并实名道歉。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传播观点、改变现实,因此,欢迎转发,亦可转载,可无需经本人同意而修改标题、不署我名字(及去掉本人的个人特征)、不注明来源;可缩写与改写(需要能完整保持文中的关键事实与观点);可改写时加入不同事实与观点,但此时需要告知,并注明该内容并非来自原文。

读到这里并不容易——希望能有耐心读到了“最后”的您,若也认为“好口罩对人类有意义”,若某天再次想起伍先生,想起始终盘旋在我们头顶的霾、流感、更多传染病和您可能未曾亲见却与我们一样真实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之中的 600 万尘肺病人,能考虑参与到对中国口罩与行业的改进中来,无论是什么岗位、以何种身份、用什么方式。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四川省省属卫生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试行)》的通知

川人社办发〔2014〕75号

省级有关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省属卫生公开招聘工作,积极探索提升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笔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结合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特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有关专家制订了《四川省省属卫生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现将《大纲》印发你们,同时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和四川人事考试网公开发布。

自即日起,省政府序列卫生公开考试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本《大纲》组织实施公共科目笔试,不再按通用的《综合知识》大纲实施考试。其他省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是否使用本《大纲》,由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实施中,涉及本《大纲》考务工作的,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涉及专业知识考点、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类别设置的,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其他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四川省省属卫生公开招聘

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

本《大纲》包括相关基本知识、医学基本知识、中医学基本知识3部分。主要适用于省政府序列卫生公开考试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其他省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是否使用本《大纲》,由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根据国家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临床医学专业考生需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的要求,临床医师和中医(药)师岗位考试范围涵盖《大纲》全部内容(其中,第三部分内容占卷面分值的10%左右);其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考试范围限《大纲》第一、二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相关基本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1.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

(二)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和分类

(三)疫情报告时间和方式

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三、医疗机构管理相关知识

1.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

2.医疗技术的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

4.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4.《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5.《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四、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相关知识

(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的管理

1.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2.医师资格考试的类别

3.医师执业注册的条件

4.医师执业不予注册、注销注册的情形规定

5.护士执业注册的条件

(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行为的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3.《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4.《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相关知识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二)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对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二)婚前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

(三)孕产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八、医疗事故处理相关知识

(三)医疗事故的处置、鉴定和赔偿

(一)中医医疗机构的概念

(二)中医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十、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

(二)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十一、侵权责任相关知识

(一)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

(二)患者有损害,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规定

(三)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十二、思想道德修养相关知识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十三、职业能力与时事知识

通过对应考者的知识与基本技能、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考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 医学基本知识

1.姿势和方位术语,人体的轴与面

2.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2.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

4.骨连接的分类,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

5.肌的构造、形态和分群

1.内脏的组成,胸部的主要表面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2.心的位置、外形和构造

1.感觉器的概念和分类

1.神经系统的分区和组成,反射弧的基本组成

2.灰质、白质、皮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和网状结构的概念

3.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

4.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的区别

2.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

3.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征

3.结缔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2.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和功能

2.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各类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组织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功能

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分布

2.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意义

2.甲状腺、肾上腺和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

1.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1.睾丸的一般结构,睾丸各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卵巢的周期性和年龄变化

1.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血液的基本组成和理化特性

2.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3.血型的概念和分型依据,输血原则

2.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3.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原理

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

1.呼吸和呼吸各环节的概念

3.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原理

2.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3.各段消化道运动的形式和作用

4.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1.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体温的概念和生理变动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眼的折光功能和感光功能

3.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内耳的感音功能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

2.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

3.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

4.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3.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分类、化学组成和结构

1.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过程

3.糖异生的概念和意义

4.血糖的相对恒定及其调节

1.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的代谢

2.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基本规律、基本机制和转归

(二)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3.低钾、高钾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的影响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

2.代谢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3.呼吸性酸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4.代谢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2.发热激活物的概念和种类

3.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和种类

2.应激原的概念和分类

1.细菌的分类、大小、形态和结构

2.细菌的致病性、毒力和侵袭力

1.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2.干扰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二十、人体寄生虫学知识

(一)寄生虫的分类、宿主、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十一、医学免疫学知识

1.免疫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2.T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功能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和区别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和水解片段

1.补体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生物学作用

2.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2.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和特点

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3.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的因素

2.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3.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

2.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

3.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概念

2.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原因、基本病理过程、病理改变和结局

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过程和结局

3.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二十四、医学心理学知识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范围、性质和目的

1.心理评估的概念和作用

3.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

2.应激源(生活事件)的分类

2.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4.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十五、医学伦理学知识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2.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步骤和方法

(三)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推荐

1.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

2.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3.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四)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检索

1.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2.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

第三部分 中医学基本知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6.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4.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5.影响疬气产生的因素

7.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7.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二十八、中医诊断学知识

4.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4.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二)中药的配伍和使用

(四)的组成变化与剂型服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疫治疗出现免疫风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