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训练人工耳蜗语言怎样训练的地方吗

  人工耳蜗植入是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听力重建的有效方法。人工耳蜗发挥其最佳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人工耳蜗装置,二是手术过程,三是术后的服务教育。

  自人工耳蜗问世以来,其术后服务教育的机理及方法就成为言语病理学、听力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特殊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探索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聋儿服务是指采取医学、教育、社会、工程等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助听、学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服务训练,以减轻耳聋给聋儿造成的听觉、言语障碍及其他不良影响,使其能听会说,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达到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聋儿的听觉言语服务包括听觉服务、言语矫治与语言教育三部分。


  聋儿的听觉训练就是就是让小儿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帮助聋儿充分利用残留听力,对各种声音进行反复的认识、辨别、记忆、理解,建立正确的听觉概念。在培养聆听的兴趣和习惯的同时,提高听觉的敏感度,即提高听觉能力,以达到与人进行听说交往的目的。

  听觉训练有以下四个阶段:

  1.察觉:察觉声音的存在,即有声无声的训练;

  2.分辨:分辨两组声音是否相同,一样与不一样,可包括分辨长短音、分辨节奏、分辨数字等;

  3.确认:在这一阶段,聋儿能复述出听到的音、词、句;

  4.理解:能明白确认的生字或句子的意思,并能进行交流。

  听觉训练的内容包括:

  有意识地制造各种声音,让聋儿感受声音的存在,并学会用表情、手势动作等表达是否听到声音。

  培养聋儿对声音的关注、聆听的能力,培养其倾听别人的交谈或问话的意识和技巧。聆听习惯的培养是听觉训练的重要内容。

  能够察觉声音后,很多孩子还不能体会个中声音之间的差异,通过各种手段培养聋儿各种声音的分辨能力,尤其是语言声及其代表的含义,如什么在发声、音量的大小、远近、代表的什么意义等。

  如何在多种声音中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也是听觉训练的重要部分。在聋儿熟悉的声音中,让聋儿进行听取练习,分辨出自己需要找出的声音。

  帮助聋儿逐步学会倾听自己的发音、语言的表达与运动是否正确,并对错误及时的加以纠正。


  言语矫治是在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听障儿童仍会存在不同程度言语的功能性障碍。言语矫治通过发音训练,使聋儿呼吸、嗓音、共鸣系统协调统一,能够自然舒适地发音与准确地构音,促进语音清晰度的提高,为学说话奠定基础。

  呼吸功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音质量。对聋儿进行呼吸训练,建立平静状态下的腹式呼吸方式以及有效的言语呼吸运动,为发声提供最佳的动能。

  放松训练的方法通常采用咀嚼哼鸣、喉部按摩、打哈欠叹息法练习。通过头、颈、肩部的放松运动,使呼吸肌群、发声肌群以及构音肌群之间达成协调与平衡。

  针对长期失用或误用的口腔构音器官进行训练,增进其灵活性,为构音训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发声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张大口伸舌发音和哈气发音练习。


  经过一定时间的听觉语言服务训练,虽然掌握了一些字、词,但不能把字、词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要结合日常生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儿童普及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音、句式等,提高患儿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

  生活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聋儿与正常儿童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因此,可结合日常生活,引导聋儿表达看到的新鲜事物,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等。

  聋儿学习语言,要与周围的现实人、物、大自然等紧密联系。所以在对聋儿进行语言教育时,可通过开展言语活动或情景模拟法,创造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儿童多说、多听,掌握交际的技巧和方法。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让聋儿接触不同的言语应用。情景活动要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季节、年龄、主题进行活动安排,并定期更换,活动要有灵活性、趣味性和形象性较强。

  学习氛围也很重要,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儿童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儿童多说、多练。


  对于聋儿的听觉言语服务训练,要设立正确的期望值,确立合理的阶段目标,会很好的促进聋儿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服务训练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鼓励的原则,要帮助聋儿接受这一新事物,喜欢他并帮助他树立信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也是儿童最早最自然的语言学习场所,所以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另外,对于聋儿听觉言语服务定期评估,有助于清楚了解进步水平,将各阶段进行比较,找出薄弱环节。

人工耳蜗术后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来源:灯塔医生

  15岁的小新于九月份在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经蒋立新主任手术,顺利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时隔一个月,今天是小新首次人工耳蜗开机,满怀信心来到首大的小新在开机过程中却急出了一身的汗。

  语后聋患儿人工耳蜗首次开机引不适

  与其他听障患儿不同的是,15岁的小新并不是先天性听障儿童,据小新母亲表述,小新在7、8岁的时候因药物导致右侧耳朵完全失聪,左侧尚有残余听力,凭借助听器可以简单的与人进行交流,为了能够回归正常生活,医生建议小新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对人工耳蜗期望值过高,少年现抵触情绪

  经过了“炼狱”般的等待过程,本以为可以完全听到声音的小新在初次进行人工耳蜗调试时,却表现出烦躁、逆反的心理,小新用含糊不清的方言向人工耳蜗工程师表述,“右耳戴耳蜗,但左耳可以听到很大的声音”、“很不舒服”、“听不懂”……原来小新对人工耳蜗期望值过高,以为带上人工耳蜗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交流,但没有想到人工耳蜗听到的语言与助听器听到的声音有一定的区别,得知还要从头开始学习人工耳蜗语言,进行长期的语言训练,小新频繁地摆手摇头,表现出抗拒的情绪,并要求摘下人工耳蜗。

  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件长期而持久的工作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人工耳蜗也有适当的期望值,但看到小新痛苦的表情和因着急出的满头的汗,小新的母亲也表现出了急躁的情绪,看到小新不配合人工耳蜗调机,更是恼火,一再用肢体语言强调让小新配合调试,为小新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蒋立新主任看到这一幕马上阻止了小新母亲急躁的行为并耐心劝解:人工耳蜗调试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人而言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体谅小新目前的心理情绪。针对目前小新表现出的种种不适,蒋主任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需要一个过渡期,更需要家人的配合,不能急于求成,时至今日还有30岁的成年人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小新并不属于个例,小新属于语后聋,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一旦适应人工耳蜗,理解人工耳蜗的语言后,人工耳蜗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超过助听器,可以帮助小新更好的学习生活,但这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需要家人耐心引导和支持。

  目前小新母亲已经为小新办理了半年的休学,准备专门对其进行人工耳蜗语后训练,而小新的语言基础也将帮助他更快地适应人工耳蜗,开口讲话。

  “听说行动-让我还你一个有声世界”大型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在京启动

  2015年国际聋人节(9月27日),大型人工耳蜗免费救助活动“听说行动—让我还你一个有声世界”在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启动,活动旨在帮助更多急需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人群重返有声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人工耳蜗术后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原标题:人工耳蜗手术后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近几年人工耳蜗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给重度 聋、极重度聋甚至全聋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经过康复训练的小儿取得很好的效 果,以进入普小和普幼学习。

成功的手术是使这些聋儿回到有声世界的基础,术 后长期科学的康复 的康复训练是使他们回归和参与社会的必备条件。

的康复 聋儿的听觉言语训练应符合小儿语言发展规律,按聋儿“听力年龄”分阶段 从浅到深逐步进行。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听觉训练阶段,词汇积累阶段,言 语训练阶段。

听觉训练阶段主要是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去倾听各种声音,唤醒其“沉睡状 态”,并经常给予刺激,反复训练,反复强化,使聋儿逐渐适应日常各种声音, 步入有声社会。

术后听力训练过程大致遵循声音观察、分辨、确认和理解几个阶段。

声音观察是指让小儿感觉声音是否存在,即声音的“有”与“无”。

在开机后的最初一个星期,家长开始注意小儿对声音的反应。

分辨 是指分辨两组声音是否相同,“一样”与“不一样”。

在有选择或无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是什么声音,如封闭项试和开放项测试。

可在 有选择的情况下确认数目(一、二、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多少、高低、万位等,以后逐渐过度在无选择的情况下进行开放 式训练。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总结多年语训的经验在听觉训练阶段基本遵循以下几个过程:察觉声音的存在,即有声无声;分辨声音; 确认,能说出听到的生字、句子;理解,既能明白所确认生字或句子的意思,理解是听觉学习的核心,它是其他的基础,不管如何分解、 组合,对听觉进行研究,没有理解是无意义的。

理解能力的训练包括聆听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可有交往形式的对答,增加听力记忆等。

词汇的积累阶段是在听觉训练基础上辅佐以视觉和其他感觉使他们知道更 多社会事物,把看到触到的东西与声音信号结合在脑子里形成信号,使他们逐渐 理解言语含义。

语言训练阶段是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训练聋儿多说,由单字到短句,由简 到繁,由少到多,逐渐做到能听懂别人的语言,使别人能听懂自己的语言。

人工耳蜗在未来的十年孕育着数方面的突破。

首先,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解释和预测人工耳蜗存在的大量个体差异,尤其是如何能在术 前预测术后的效果,以减轻植入者的心理压力和对植入效果有个理性的期待。

除了对耳聋病因、年龄和时间等因素的分析外,使用术前 的蜗外电极刺激测量到的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参数也能帮助预测术后的植入效果。

其次,未来的十年里,语音处理器的设计将会因人而异, 着重于如何提高效果不好病人的语音识别率,以及对效果好的病人如何增进在噪声中的语音识别率和如何提高声音的质量,包括欣赏音 乐在内。

未来的人工耳蜗调配,首先是要解决每个病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通道数目,然后针对个体特征在决定语音处理器和刺激蜗内电极 的数目。

未来的十年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将导致人工耳蜗的微型化,使全植入式的电子耳蜗成为可能。

全植入式的电子耳蜗可能 使用病人本身的鼓膜作为麦克风,利用人体的生物电或体内埋藏电池作为运转体内语音处理器的动力。

听觉系统可分为外周和中枢处理 两部分,人工耳蜗绕过外周系统,直接刺激连接中枢的听神经。

未来人工耳蜗可作为一项极有效的研究工具帮助理解正常听觉功能。

很多家长看到人工耳蜗可以这么好的听觉补偿条件,以为孩子自然地就能 听会说,不再用进行什么训练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很多孩子为此耽搁了宝

由于语前聋儿对声音,特别是语音没有什么感受,其听神经长期处于 休眠状态,因此在接受人工耳蜗术后,都要通过训练才能学会听取和分辨声音。

对于年龄较大,且完全依赖看话交流的孩子,这一过程会更长一些,难度也会更 大一些。

让聋儿家属正确认识、了解人工耳蜗及相应的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就语言的发展来说,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训练方法没有什么差异。

二者的区别在 于人工耳蜗术后更侧重于全面细致的听力训练, 这是由于人工耳蜗的听觉信 息与助听器的听觉信息不同决定的。

应投入大量精力,帮助聋儿养成聆听习 惯,培养辨听声音和语音细微差异的能力。

人工耳蜗使用者至少要发展两项听觉能力, 才能最好地利用电刺激引发 的听觉。

一个是对韵律的知觉,包括振幅、音长等方面的信息;另一个是对音调 分辨的知觉能力,包括第一、第二共振峰的信息。

这两方面的能力要综合发展, 其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察觉:以游戏形式进行听声条件反射训练。

2.分辨:包括音长、节奏、共振峰等的分辨。

元音的 主要区别在第二共振峰。

舌位靠前的元音第二共振烽频率较高,如 i;舌位靠后 的元音第二共振蜂频率较低,如 0。

3.确认:包括对超切分成分和切分成分的确认。

超切分成分包括音 长、响度、声调、语气等;切分成分包括音节数量、音素等方面的差异。

在这一 阶段,聋儿能复述出听到的音、词、句。

4.理解:能明白听到的声音的含义,并能进行交流。

下面介绍具体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一、感知声音的有无 对声音感知的训练要求比助听器要精细得多。

因为人工耳蜗可以察觉到 非常细小、广泛的声音。

训练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声响的感知:要改变戴助听器时只是听鼓声、敲门声等 声响的方法,要引导他感受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声响,如:电话铃声、流水声、杯 盘碰击声、音乐声等。

2.语音的感知:观察他能否感受人讲话的声音。

开始往往只能在表 情、动作上做出反应。

要注意给他不同频率、响度、语调、节奏、音长的丰富的 语音刺激,而不能是单调乏味的声音。

这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能培养他 分辨特征差异。

如:喵——;喵;喵—喵—喵——— 训练初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会聆听、 目光接触、 共同关注、轮换表达的技巧等。

二、感受声音的差异 在能够察觉声音的存在之后,很多孩子还不能体会各种声音间的差异, 经过相应的训练后, 才能明白各个声音是不同的, 而且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让他听几种动物的叫声, 每种叫声之后分别出示该动物的玩具。

反复演示后, 他会逐渐把不同声音与不同的动物建立联系,知道它们代表不同的事物。

在这一时期,还可让他感受两个声音是相同,还是不同。

这时不需要他 表明每个声音代表什么物体,只要能感受声音之间是否有差异就行了。

如果在训 练中发现这一步骤进行非常困难,应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调机。

三、封闭式辨听 训练初期先进行封闭式辨听,也就是给出选择范围,让他听取其中的内 容。

选择范围应由少到多,开始只是从两、三个里面选择,以后逐渐增加。

内容要遵循以下由易到难的顺序: 1.音节数量不同的词,如:猫一小白兔。

2.音节数量相同的词,如:苹果一香蕉。

3.比较相近的词,包括韵母识别(如:白一拔)、声母识别(如:马一 打)、声调识别(如:看书一看树)等。

4.句子辨听,句子由短到长,关键词由少到多。

5.辨听小的故事段落;能听取两个以上句子的言语内容。

四、开放式复述 没有选择范围, 训练者任意说一个内容让聋儿复述。

开始可以给他提示, 提示分为直接提示和间接提示两种,给提示时可以让他看口型。

1. 直接提示: 提示词就是辨听内容中的一部分。

先告诉他“洗”, 如: 然后让他听“洗脸”。

2.间接提示:提示词不在辩听内容里出现,但有密切关系。

如:告 诉他“会飞的”, 再让他听“小乌”。

进一步可以不用语言提示, 让他看一幅画, 说一些相关的内容。

3.没有任何提示的复述:任意说一个内容,让他复述。

五、开放性对话交流 这时已不再是单纯的模仿, 而是在听到和听懂并能表达的基础上进行交 往。

这是最高的水平,也是每个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长远发展目标。

我们不能期望 短期内达到这一水平,而要做好长期训练的准备。

这一步骤包括两个层次: 1.相关内容的对话:所问话语之间前后相互关联,由前一句话可以 推想后面的内容。

这在开放性对话中是比较容易的水平。

如:问“你今天去哪儿 了?”回答“动物园。

”再问“动物园里有什么?”“你喜欢猴子吗?” 2.无关内容的自由对话:每句话之间没有联系,不能猜测,只能靠 听。

如:“妈妈去哪儿 了?”“你爱吃什么水果?”“外面下雨了吗?” 以上这些听力训练的步骤不是绝对分割独立的,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训 练需要,灵活掌握,及时调整。

例如:也许他还不能在封闭式辨听中正确指出 “刀”或“包”, 但已能进行“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这种开放式简单 对话;也许在开放式复述中他常把两个词混淆起来,那么就应回到前面的阶段, 让他仔细辨听这两个音的异同。

所以这些步骤是可以交叉进行的。

在这里应该强调几点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训练的原则: 1.设立正确的期望值,确立合理的阶段目标,会很好地促进聋儿康 复水平的提高,目标制定不切实际,只会阻碍其发展。

由于接受人工耳蜗的孩子 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耳聋发生年龄、手术年龄、听神经存活数量、电极插入情况、 术前持续配戴助听器时间、术前接受康复训练的情况,以及个体认知水平、性格 等因素),训练进度和效果不可能完全一致。

因此不要把他们做横向对比,而应 根据不同情况设置针对性的发展目标。

2.坚持鼓励引导,要帮助聋儿接受这一新事物,喜欢它并树立信心, 而不要对其施加压力。

3.训练初期要安静的环境,适当时候开始噪声环境的训练,信 噪比可以从十 10dB 逐渐递减。

4.从熟悉的内容着手,在他听觉水平还比较低时,要用他最熟悉、 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训练。

5.丰富多采的声音,让他适应各种声音。

6.定期评估,有助于清楚了解聋儿的进步水平,将各阶段进行比较, 找出薄弱环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耳蜗语言怎样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