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牙冠周炎 认识其智齿引起的冠周炎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与智齿冠周炎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13:42:24)[共1769字]摘要:概述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为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第三磨牙(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常常发生阻生。由于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萌出受阻时,牙冠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称为智齿冠周炎。外观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冠周红肿、盲袋溢脓肿胀,张口受限,慢性者可见迁延性痿管,重者易引起颌周间隙感染。本病多发生于18-25岁青年人,大多数为急性炎症表现,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发病初期,常有全身诱发因素,并仅有轻微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未经正经治疗者可导致合并症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诊断1.多发生于年轻人,尤以18~25岁最多见。有全身诱发因素或反复发作史。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患者自觉患区胀痛不适,咀嚼、吞烟、张口活动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阻生牙和磨牙后区肿胀、冠周袋内有脓性分泌物。3.炎症进一步发展,累及咬肌和翼内肌,出现下颌角区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不能开口。全身症状明显,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如未及时合理治疗,可发展为冠周脓肿、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甚至骨髓炎。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
相关文献:【摘要】目的观察锡类散局部应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依照纳入标准在临床上随机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8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局部使用锡类散(A组)、碘甘油(B组),1日3次,每日复诊,连续3天,从局部炎症状况、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张口度改善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天、2天后,A组疼痛程度均较B组有显著缓解(P<0.05);2天、3天后A组牙龈红肿好转情况均显著优于B组(P<0.05);张口【关键词】部队官兵智齿冠周炎患病率吸烟相关性调查 部队官兵因第三磨牙阻生引发智齿冠周炎的情况非常普遍,几乎占官兵所患牙病的半数以上,严重影响广大官兵的日常训练和工作。第三磨牙阻生虽然是智齿冠周炎的直接病因,但口腔卫生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在月就550名机关干部及士官进行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智齿冠周炎的发病率与吸烟因素密切相关,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关键词】下颌智齿冠周炎解剖学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是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在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第三磨牙(俗称智齿),智齿冠周炎多发生于18~30岁的青年,且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较为常见。下颌智齿冠周炎是局部炎症病变,但是当炎症扩散,可引起牙周围组织和器官的继发性感染,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回顾36例智齿冠周炎治疗的资料并进行临床解剖学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概述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为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部队常见口腔疾病之一。病因病理病机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的一部分被游离的牙龈部所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龈袋),盲袋内经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种局部条件使细菌易于生长、繁殖。若感冒、疲劳或其他原因致机体抵抗下降,或由于局部创伤(如对颌牙咬伤)等因素,可诱发智齿冠周炎。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常缺【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在局部治疗智齿冠周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用3%双氧水和0.9%氯化钠液交替冲洗牙周龈盲袋,吹干后,治疗组将少许奥硝唑粉末置入龈盲袋内,对照组只用探针蘸取少许碘甘油置入龈盲袋内。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硝唑【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药新癀片、西药广谱抗生素以及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效结果,评价三种用药方法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三组共120例智齿冠周炎首诊患者,分别给予新癀片、抗生素以及新癀片+抗生素,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癀片+抗生素治疗组较另外两组有显著疗效。结论中西医结合为智齿冠周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用药方法。关键词冠周炎新癀片中西医结合智齿冠周炎是发生在上下第智齿冠周炎发病初期,由于症状轻微,常被病员忽视而延误治疗,致使炎症迅速发展,病情加重。治疗原则为消炎、镇痛,有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  智齿冠周炎急性期应根据炎症程度及全身反应,选择适当足量的抗生素,并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如症状轻微可口服灭滴灵0.2g,每日3次,复方新诺明1.0g,每日2次等。症状严重可用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灭滴灵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龈袋附近形成脓肿时智齿冠周炎是指正在萌出或部分阻生的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它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18~25周岁的青年多发,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不适、张口受限、局部化脓感染等症状,病程一般3~15天,平均1周。智齿冠周炎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而且还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状况的极大改善,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年龄有所中药间隙方治疗291例急性发作期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pdf)【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间隙方在临床智齿冠周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291例此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45例,局部冲洗后用间隙方煎剂加抗生素内服;对照组146例局部冲洗后口服抗生素,观察3天、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应用中药间隙方治疗急性发作期智齿冠周炎见效快,能缩短病程,减少痛苦。【关键词】智齿冠周炎;急性发作我院自1999年起应用半导体激光结合口服药物综合治疗智齿冠周炎伴间隙感染患者98例,该法能够达到快速消炎止痛的效果,患者普遍反映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18~25岁。1.2治疗方法采用北京龙慧衍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LHH-500型砷镓半导体激光机,波长810nm,输出功率0~310nm,每点照射3min,每个部位根据疼痛急性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临床中常见病与多发病[1]。因其张口受限,吞咽疼痛,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使患者极度痛苦。单以常规西药治疗病程较长,疗效不甚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96例病人进行观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冠周炎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8~32岁,平均25岁。对照组4由于大学生在考试前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生活不规律、抵抗力下降所致。2003年9月~2004年9月我科治疗163例冠周炎患者,采用了替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经与传统方法对比发现疗效有明显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选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引起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163例。男69例,女94例,年龄19~32岁,症状:局限性冠周炎牙龈软组织急性红肿、疼痛,冠周盲袋溢脓,张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选420例下颌急性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10例,A组为局部用药,甲硝唑复方新诺明混合粉置于盲袋冠周;B组全身用药,口服甲硝唑0.2g,3次/日,复方新诺明2片。随访两周。结果A组,210例4~5天全部痊愈。B组198例7~10天痊愈。结论甲硝唑复方新诺明粉局部应用治疗急性冠周炎,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具有较大的实用及推广价值。【关键词】盲袋冠周治疗智齿冠周炎急性冠【摘要】目的分析引起面颊瘘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8例面颊瘘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智齿冠周炎的感染途径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结果面颊瘘的感染源是下颌智齿冠周炎直接扩散引起的,居牙源性感染的首位,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配合X线片检查,拔除阻生牙及行瘘口清除术,手术效果良好,达到一次治愈,36例病人治疗后无复发。结论牙源性面颊瘘均以混合感染为主,下颌阻生智齿引起面颊瘘等并发症发生的【概述】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为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诊断】1.多发生于年轻人,尤以18~25岁最多见。有全身诱发因素或反复发作史。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患者自觉患区胀痛不适,咀嚼、吞烟、张口活动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阻生牙和磨牙后区肿胀、冠周袋内有脓性分泌物。3.炎症进一步发展,累及咬肌和翼内肌,出现下颌角区肿胀,伴有不同程度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即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由于人类食物日趋精细,致使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造成牙列与颌骨的长度不协调。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多于18~25岁萌出,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智齿萌出不全而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一般刷牙漱口难以清洗干净;加之冠部牙龈易因咀嚼食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炎症(InfectionsofOralandMaxillo-facialRegion)  一、智齿冠周炎(Pericoronitis)  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为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部队常见口腔疾病之一。  病因  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的一部分被游离的牙龈部所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龈袋),盲袋内经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存智齿又称第三磨牙是20岁左右生长出的牙。往往牙位不正,尤其是下颌智齿,表面有牙龈瓣覆盖,这样与牙冠之间就形成了称之为盲袋的结构,人们吃的食物残渣最易藏在里面,加上口腔的湿度、温度适宜,给细菌提供了繁殖环境。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软组织炎症,如不及时治疗进而引发全身中毒症状。笔者对24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冲洗,再将用甲硝唑薄膜置盲袋内,取得较好的治疗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5~60岁。前牙1例,后牙10例。上颌4例,下颌7例。  1.2异位瘘管临床情况上颌中切牙慢性根尖周炎引起上唇皮瘘1例,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第一磨牙龈颊瘘3例,面颊瘘4例。上颌第二磨牙根尖囊肿并感染引起鼻瘘1例,上颌第一、二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引起腭瘘2例。  2结果  11例牙源性异位瘘管,经根治病因均治愈。慢性根尖周炎引起瘘管,头低位,保持呼吸通畅B、嗅闻刺激性气体C、吸氧D、输液,注意酸碱平衡E、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糖7、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A、切开引流B、龈袋冲洗上药C、银袋切除D、龈袋刮治E、龈袋烧灼8、月经期内拔牙可引起常见的并发症是A、出血B、感染C、休克D、代偿性出血E、经期延长9、慢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可并发面颊瘘其常见位置相当于下颌第A、8牙B、7牙C、6牙D、5牙E、4牙10、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化脓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因其毒副作用大,已渐渐被替硝唑所替代,替硝唑为第二代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片剂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一般2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清除半衰期为12~14h,其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感染引起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奥硝唑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h内就达到约30&g/ml的最大浓度,24h后降到9&g/ml,48h后降到2.5&g/m,病程3月~2年。均呈慢性进行性过程,无牙痛主诉,曾到皮肤科、外科治疗(10例局部切开排脓引流瘘管切除及抗炎治疗)。部位:面颊瘘18例,下颌角下缘7例,颏部5例。病灶牙:慢性根尖周炎12例,下颌智齿冠周炎8例,畸形中央尖5例,深度龋齿3例,隐裂2例。1.2治疗方法(1)根管治疗+瘘管刮爬(共10例):对X线片示根尖少许阴影,面部仅有?肿样损害,瘘道不明显者,有保留价值的慢性根尖周炎,病灶牙均行此头低位,保持呼吸通畅B、嗅闻刺激性气体C、吸氧D、输液,注意酸碱平衡E、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糖7、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A、切开引流B、龈袋冲洗上药C、银袋切除D、龈袋刮治E、龈袋烧灼8、月经期内拔牙可引起常见的并发症是A、出血B、感染C、休克D、代偿性出血E、经期延长9、慢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可并发面颊瘘其常见位置相当于下颌第A、8牙B、7牙C、6牙D、5牙E、4牙10、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化脓牙齩痈  病名。本病多因阳明湿火熏蒸,火毒上冲齿龈所致。可见牙尽齩中,盘牙尽处,齿龈肿起,或齿龈与腮颊之间肿痛异常,牙关开合不利,汤水难进等的症状。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本病类似今之智齿冠周炎。作者:下缘4例,下颌体中部13例。病源牙情况:下前牙龋坏重度磨损,楔状缺损12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5例,下颌第一磨牙龋坏残冠隐裂,双尖牙畸形中央尖13例,上颌尖牙坏死变色2例。  1.2治疗方法对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的下颌角下缘瘘,采取拔除阻生齿,瘘管自然愈合。对病灶牙松动度<Ⅰ°,X线片检查根尖少许阴影,瘘口无肉芽组织增生者,采用根管治疗加瘘管搔刮。对病灶牙松动度>Ⅰ°,牙体有严重龋坏,楔状缺损隐裂者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病人,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38岁。感染源:牙源性36例,其中智齿冠周炎23例,根尖炎13例,牙源性颌骨骨髓炎2例。发病部位:颌下间隙21例,嚼肌间隙12例,多间隙5例。1.2治疗方法保守治疗16例,穿刺12例,切开引流10例,西医治疗,联合疗法静脉给药,(1)青霉【概述】咽旁间隙感染是指咽旁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咽侧壁红肿、腭扁桃体突出。【诊断】1.病史有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史,或急性扁桃体炎史,或有邻近的翼颌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舌下间隙感染史。2.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除严重全身感染中毒体征外,局部常表现有如下三大特征。(1)咽征口腔内一侧咽部红肿、触痛,肿胀范围包括翼下颌韧带区、软腭、悬雍垂移向健侧,病人吞别咽疼痛,进食困难。从【概述】翼下颌间隙感染是指翼下颌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张口受限、嚼咀吞咽疼痛。【诊断】1.病史有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史,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史。2.临床表现翼下颌韧带区红肿压痛十分明显;下颌角内侧、颌后下颌支内侧肿大压明显;颧弓下部肿胀。病人发烧、白细胞增高。穿刺经翼颌韧带外侧刺入后沿下颌支内侧进入该间隙,或从颌后刺入到该间隙抽脓可明确诊断。【治疗措施】翼下颌间隙脓肿的切开引流,概述是指发生在颌骨周围筋膜间隙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因病理病机颌周蜂窝织炎常见的感染来源有下列几种:1.牙源性感染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源性感染扩散所致,如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等。不同部位牙齿的感染常引起不同部位的蜂窝织炎。2.局部组织感染如颌下淋巴结炎、面部疖痛等均可引起颌周蜂窝织炎。3.外伤后并发感染。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蜂窝织炎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由于各间隙的解剖特点,尚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将另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7.2岁。  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牙周炎39例,表现为残冠、残根及牙齿Ⅱ度以上松动。智齿冠周炎22例,表现为颌面部间隙感染,张口受限及全身症状较重。边缘性颌骨骨髓3例,表现为冠周阶段性溢脓,牙根部牙槽骨透明阴影,口底蜂窝织炎2例,其中1例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中毒,血糖持续升高,感染扩散【概述】颌下间隙感染是指颌下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颌下区丰满,淋巴结肿大、压痛。【诊断】1.病史成人有下颌磨牙化脓性根尖周炎、下颌智齿冠周炎史,婴幼儿、儿童多能询问出上呼吸道感染继发颌下淋巴结炎病史。2.临床表现颌下三角区炎性红肿、压痛,病初表现为炎性浸润块,有压痛;进入化脓期有跳痛、波动感、皮肤潮红;穿刺易抽出脓液。病人有不同程度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等全身表现。3.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歇转为持续未穿髓或已穿髓有探痛可有轻叩痛无无无无无无无慢性尖周炎无一般无无无一般已穿髓,无探痛同上无无无无无可有可有急性尖周炎无可有较剧的自发痛无多为持续性同上有有有有有有可有可有  (二)急性智齿冠周炎和急性牙髓炎,尖周炎的鉴别  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患牙萌出不全,以冠周围组织红肿、压痛、龈瓣下溢脓为特点,可有张口受限;急性牙髓炎以有深龋洞,激发痛与自发痛为特点;急性尖周炎以叩、触痛明显,牙有伸长24公告日期: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保护终止日: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2000061证书号:2000033保护品种号:ZYB是否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疏风清热,凉血止痛的功能。用于脾胃积热,风热上攻所致的急性齿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周炎,牙髓炎等症。服药期间忌食酒和辛辣之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右。约半个小时至1小时用药1次。牙痛止即停止使用。疗效观察:共治各种牙痛55例。用药后患者疼痛迅速减速轻,一般在1~2天止痛。病例介绍:杨**,男,26岁。3天前尽根牙齿痛。张口受限,影响进食,吞咽疼痛。检查:急性智齿冠周炎。盲袋内有少量脓液,咽部充血,张口一指半。即敷牙痛小降丹,用药15分钟后牙痛缓解,张口度增大2指以上。治疗1天牙痛止,龈肿消,张口、咀嚼功能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作者:佚名颌骨骨髓炎的90%以上,主要发生于下颌骨,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牙源性感染、损伤性感染、血行性感染。其中牙源性感染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90%左右,常由急性根尖周炎、牙槽脓肿、智齿冠周炎等引起。损伤性感染指因口腔颌面部皮肤和粘膜的损伤、开放性颌骨粉碎性骨折和火器伤等,致使细菌直接侵入颌骨,引起损伤性颌骨骨髓炎。血行性感染在临床上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系感染经血行扩散后发生的颌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  翼下颌间隙感染常由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根尖周炎扩散所致,也可由相邻间隙感染扩散而来,或由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格导致。由于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深面,发炎时面部皮肤红肿不明显,常不能早期诊断。患者常有牙痛史,继之出现渐进性开口困难,可感蜂窝织炎或称间隙感染。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蔓延至其他间隙,甚至引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病因病理病机颌周蜂窝织炎常见的感染来源有下列几种:1.牙源性感染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源性感染扩散所致,如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等。不同部位牙齿的感染常引起不同部位的蜂窝织炎。2.局部组织感染如颌下淋巴结炎、面部疖痛等均可引起颌周蜂窝织炎。3.外伤后并发感染。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蜂窝织炎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由于第四节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本节内容包括智冠周炎,颌周急性蜂窝组织炎(颊部间隙感染)、上唇基部蜂窝组织炎,眶下蜂窝组织炎,嚼肌下蜂窝组织炎,颌下蜂窝组织炎,面疖、痈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等,因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相似,归一类叙述。  病因与病理:智齿冠周炎,系第三磨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青年智齿萌出期多见,常因萌出位置不够,致使智齿位置不正,龈瓣与牙冠间形成盲袋,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繁殖引起症需要药物抗炎治疗。而射线和抗生素药物的应用,都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有研究表明,孕妇口腔中的致龋菌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  很多人的智齿没有足够的位置萌出,形成阻生牙。牙龈和部分萌出的牙齿之间的间隙,容易堆积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可形成智齿冠周炎。怀孕期间如感染冠周炎,用药不慎会影响胎儿健康,如不及时用药,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因此如果在怀孕前已有阻生智齿,尤其是有冠周炎病史的智齿,最好能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前界为磨牙后区粘膜,后界为腮腺。咬肌间隙感染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间隙感染之一。  咬肌间隙感染主要由下颌智齿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感染扩散而来,化脓性腮腺炎波及咬肌间隙也可引起其发炎。在临床上,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及疼痛。由于咬肌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处附着宽广紧密,咬肌又非常坚实,故脓肿形成后难以自溃,也不易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临床参考书。共辑录新方新法300首,均为有效方剂,效果比较理想。本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及患者参考使用。目录:一、急性根尖周炎方二、牙周炎方三、智齿冠周炎方四、牙痛方五、口腔黏膜溃疡方六、干燥综合征方七、唇炎方八、扁平苔藓方九、颌面部峰窝织炎方十、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方十一、口腔颌面部囊肿方十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方十三、颞下颌关节脱位方十四、三叉神经颊瘘以面下1/3比较多见。这是因为上颌骨板薄而有较多营养孔,附着于上颌骨的肌肉多为纤细而薄的表情肌,易在牙槽黏膜上形成瘘管,下颌则相反。本组病例中仅1例出现在鼻翼旁,其余均在下颌。本组病例中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最多见,其次为下前牙,磨牙根尖慢性炎症所致,在早期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视,多因出现经久不愈的瘘管才来就诊。牙源性皮瘘治疗的关键是找到患牙并去除病因,对患牙行根管治疗时,冲洗根管时冲洗液能通过皮腺源性。牙源性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牙体病引起根尖部感染,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而致;牙周及冠周的炎症有时可不通过颌骨而在骨膜下直接蔓延至颌周间隙。本组牙源性37例,占64.91%,其中大多数继发于智齿冠周炎,这可能与智齿冠周炎扩散途径有关。腺源性感染主要与区域淋巴结有关,即始于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化脓后穿破被膜侵入邻近间隙。本组腺源性感染13例,而以颌下间隙感染就占了11例。  2.2并发症的发生颊瘘以面下1/3比较多见。这是因为上颌骨板薄而有较多营养孔,附着于上颌骨的肌肉多为纤细而薄的表情肌,易在牙槽黏膜上形成瘘管,下颌则相反。本组病例中仅1例出现在鼻翼旁,其余均在下颌。本组病例中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最多见,其次为下前牙,磨牙根尖慢性炎症所致,在早期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视,多因出现经久不愈的瘘管才来就诊。牙源性皮瘘治疗的关键是找到患牙并去除病因,对患牙行根管治疗时,冲洗根管时冲洗液能通过皮、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牙釉质变软破坏,后发展成龋洞。继发细菌感染时出现牙髓炎、根尖炎,可持续疼痛。预防措施: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正确刷牙的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期治疗浅龋。2.2智齿冠周炎女大学生正处在智齿萌出的年龄段,常有智齿阻生及冠周龈袋内食物嵌塞,即已患冠周炎。表现为患牙区疼痛,咀嚼、张口活动时加重,严重时张口受限,面部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热。预防措施与龋齿同。2.3皮的3至7倍,生产低体重儿率或围产期胎儿死亡率较正常者高出15%至30%。八至九成孕妇有口腔疾病寇艳松说,由于国人缺乏口腔保健意识,许多人刷牙方法不正确,因此约八至九成孕妇在孕前就有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但往往被忽视而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孕前不疼不肿的口腔问题,经常会在怀孕时发作,它给孕妇带来痛苦的同时,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三方面导致孕妇患口腔疾病孕期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寇艳松认为隆起处试验性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一)咽旁脓肿:为咽旁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肿胀部位在一侧颈外下颌部,伴有压痛,病侧扁桃体和咽侧壁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可见。(二)智齿冠周炎:多发生在下牙槽内侧,牙冠上复盖肿胀组织,红肿可波及舌腭弓,但扁桃体和悬壅垂一般不受波及。(三)急性白血病:有时咽峡部呈急性炎症现象,但疼痛轻,局部有出血坏死,牙龈部亦有出血灶,根据血象和骨髓像1.中山大学医学院2004年口腔综合(硕士)一、选择题(只有题目)1、下唇动脉供应2、口颌系统肌链3、恒牙根管分型4、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作用5、智齿冠周炎发生于那类牙6、张口受限是何种间隙感染的表现7、残髓炎的诊断仪据8、TMD的临床表现9、窝沟形态分型10、2型观测线11、全口义齿排牙12、年轻恒牙冠折如何处理13、腭烈手术最佳时机二、简答题1、瓷帖面粘结材料特点2、step-backte自发性跳痛。因全身状况衰竭或腹部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诊断并不困难。而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应注意与咬肌间隙感染、腮腺区淋巴结炎、流行性腮腺炎相鉴别。  咬肌间隙感染是下颌智齿冠周炎常见的并发症,有牙龈肿胀史。有些病例开始即呈咬肌间隙感染表现而无牙痛,非常类似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但咬肌间隙感染的肿胀中心及压痛点在下颌角部,常伴有张口受限,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唾液分泌虽少但清亮。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甚者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本质过敏也可以引起牙痛,患牙牙齿表面多有磨耗,牙釉质破坏,或牙龈萎缩,牙颈部暴露,致使牙本质外露,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另外,可以诱发和伴发牙痛的疾病还有三叉神经痛、颌骨骨髓炎、干槽症、智齿冠周炎、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颌骨恶性肿瘤、牙龈恶性肿瘤、颌骨含牙囊肿、埋伏牙压迫牙根吸收、上呼吸道感染、缺血性心脏病、白血病、癔病、神经衰弱等。作者:不明滴,每日1次,一般用3~5d。如已形成脓肿,及时行切开引流术;腐败坏死感染,早期切开减压引流。本组260例中有109例行切开引流术,其中口内切口的95例,口外切口14例。1.3结果本组127例因智齿冠周炎引起,其中118例在炎症消退后给予拔出患牙。因龋病引起者109例,有46例在炎症消退后拔除病灶牙,63例行根管治疗后保存患牙。2讨论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齿引起的冠周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