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多久能恢复,半边偏瘫瘫痪,瘫痪的手一动,是什么原因

我父亲脑六年,右半部不能动,但能慢慢的在屋里自己用拐走动,最近摔了下不能下地了,还有右半部疼痛,能动的左部不疼。请问医生怎么回事?谢谢!
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是摔伤导致的右侧股骨颈部骨折或者右腿有骨折现象,应当做个检查看看。建议先去医院拍个右侧大腿的片子确定病情,考虑到您发父亲的脑出血后遗症的情况,应当充分的卧床休息,如果是股骨头骨折,不建议做手术,要做好长期卧床的准备。
你好,脑出血的地方,已是六年的,这个的原来的病变是后遗症期,一般不应该有大的变化的而你后来有摔倒,要注意有可能有其它的再发的情况,以及你的摔伤引起的局部的症状,这个是需要进行排查的
外伤后不能活动了,我们考虑是不是外伤本身引起,比如有没有骨折所以,建议到医院骨科看看,必要时拍个片子,检查清楚后再说怎么做;
如果是瘫痪的肢体出现疼痛,一般说明出血的部位在左侧大脑管感觉的部位,我们叫丘脑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那个部位损坏以后,会出现一些疼痛的障碍,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药物解决的,比如说可以试用卡马西平这样的药物。
没有满意答案,您还可以麻烦医生了
脑出血偏瘫
男,30岁。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现在除了右手其他属于瘫痪症状
想获得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稳定及早配合针灸及康复锻炼!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请选择叶潇彬医生的服务
在线咨询(专家在线解答)
好大夫在线
点滴赞赏 温暖医生
好大夫在线温馨提示:大夫休息时间也在帮助病友哟,这份爱心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鼓励医生是自愿的,要量力而行哦)我的图书馆
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中风治疗的诊断要点 &发病急骤,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或卒然昏倒,神识昏蒙或不省人事。 &常发生于中年以上,老年尤多。 &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肢麻、心悸等症状,多因暴怒、饮食、劳倦诱发。 &本证应与厥证、痫证、痉证鉴别。 &作CT等检查,常可发现脑部病变。&又称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多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其特点为起病急,以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特征。急性期过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症,病死率与致残率极高。 症 状: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有高血压病史者,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偏瘫,神志模糊或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突然起病,见头痛剧烈,颈项强直,呕吐,烦躁,畏光,发热,昏迷。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者,常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1~2天内逐渐出现偏瘫,一般神志清楚(重者亦可不清)。脑栓塞多发生于青壮年,有心脏病史者,突然发病,有短暂意识模糊,但易清醒,肢体偏瘫,间有抽搐。 治 疗 1.黄氏中风方 中文名称: 黄氏中风方 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业芳。 [功能主治] ((1)方功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主治气虚血滞、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2)方功能养肝熄风, 化痰祛瘀;主治风阳上扰、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3)方功能养肝益肾,化痰祛瘀,主治肝肾不足,痰瘀 阻络型缺血性中风。((4)方功能通腑理气,化痰袪瘀;主治腑气不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 [处方组成] (1)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海藻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熟地15克、茯 苓15克,半夏8克、田七粉(冲服)2克,水煎服。(2)陈皮6克、茯苓15克、甘草4克、半夏9克、菊花12克、竹 茹12克、枳实12克、海藻12克、葛根12克、羚羊角2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水煎服。(3)熟地15克、 杞子15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淮山药15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2克、杜仲20克,山萸肉6 克、鹿茸3克(另炖)、当归10克、党参21克、菖蒲9克,水煎服。(4)大黄9克(后下)、山栀子9克、桃仁9克、连 翘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枳壳12克、甘草3克、玄明粉6克(冲服)、党参18克、杏仁15克、牛膝15克、 人工牛黄粉1.5克(冲服),水煎服。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半身不遂基本恢复,口眼.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消失)29例,明显好转(半身不 遂明显恢复,能扶杖步行,口眼.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明显好转)44例;好转(半身不遂好转,但不能步行, 口眼.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有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处方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业芳。功效: (1)方益气活血,化痰通络;(2)方养肝熄风,化痰祛瘀;(3)方养肝益肾,化痰祛瘀;(4)方通腑理气, 化痰袪瘀。 主治: (1)方气虚血滞、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2)方风阳上扰、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3)方肝肾不足, 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4)方腑气不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缺血性中风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2.化痰通腑汤 中文名称: 化痰通腑汤 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王永炎等。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化痰,通腑导滞。主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处方组成] 全瓜蒌30~40克,胆南星6~10克、生大黄1O~15克、芒硝10~15克(分冲),水煎服。 [临床疗效] 治疗158例,治疗15天,总有效率为82.30%,其中显效率51.3%。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王永炎等。 [按 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凡有瘀血、痰浊,用本方治疗,可使腑气通畅,痰热积滞降解,气血得以运行, 起到改善症状,维护正气,杜绝病情恶化的作用。 功效: 清热化痰,通腑导滞。 主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缺血性中风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3.王氏脑溢血方 中文名称: 王氏脑溢血方 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祉珍。 [功能主治] (1)方功能熄风祛痰,平降血压;主治高血压中风,蜘蛛膜下腔出血。(2)方功能清心平肝,抑阳 配阴;主治高血压所致颅内出血。 [处方组成] (1)生赭石30克、生草决30克、大生地21克、羚羊角9克(先煎)、龙胆草9克、紫丹参9克、炙远志6克、炒枣仁 6克、川连4.5克、杭菊花4.5克、乳香2.4克,水煎服。 (2)生地21克,朱茯神21克、丹参12克、枣仁6克、川黄连3克、羚羊角4.5克、犀角6克、胆星9克、杭菊9克、 炙远志6克、甘草3克、郁李仁9克、莲米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呕吐者加竹茹9克;上肢酸痛者加黄芪15克、秦艽9克、桔络30克、独活30克;神志不清者加紫雪 丹;神志完全清楚者去羚羊角、犀角,加当归9克、莲米9克、角参15克。 [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多例,服用(1)方者,40天后已能完全下床活动,服用(2)方者4个月后恢复。 [处方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祉珍。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功效: (1)方熄风祛痰,平降血压;(2)方清心平肝,抑阳配阴。 主治: (1)方高血压中风,蜘蛛膜下腔出血。(2)方高血压所致颅内出血。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出血性中风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4.谢氏脑出血方 中文名称: 谢氏脑出血方 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谢道珍。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主治高血压性脑出血。 [处方组成] 半夏10克、桔红10克、云苓10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水蛭10克、羌活12克、丹草6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药后头晕减轻,但舌红少苔、肝肾阴虚之象明显时,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 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沙参15克、枸杞子12克、石斛12克、黄芩12克、杜仲12克、益母草20克、生地20 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夜交藤30克)。 [临床疗效] 治疗1例,经1个多月治疗后,脑室受压与中线移位已基本消失,病人生活自理,阳性体征基本消 失。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谢道珍。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功效: 活血化瘀,清热。 主治: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出血性中风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6.何氏脑溢血方 中文名称: 何氏脑溢血方 来源: 江苏省兴化县昭阳医院何铁城。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潜阳,清热化痰。主治高血压并发脑溢血。 [处方组成] 珍珠母12克、石决明24克、明天麻9克、杭菊炭9克、黑芝麻拌霜桑叶4.5克、生山栀9克、生白芍9 克、甘草2.4克,黄连4.5克、黄芩4.5克、丹皮9克、丹参9克、制半夏4.5克、桔皮络4.5克、朱茯神9克、鲜竹 茹9克、荷叶络9克,水煎服。海蜇、荸荠煎汤送服至宝丹。 [辨证加减] 神清后去天麻、杭菊、桑叶、丹参、黄连、至宝丹,加制香附、黄郁金;血压降至160/100毫米 汞柱,用桑寄生9克、杜仲12克、茯神9克、炙远志9克、生白芍12克、甘草2.4克、淮山药9克、丹皮4.5克、 制香附9克、黄芩4.5克、怀牛膝9克、金桔叶30片,水煎服。 [临床疗效] 治疗1例,生活能自理,一般情况良好。 [处方来源] 江苏省兴化县昭阳医院何铁城。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功效: 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主治: 高血压并发脑溢血。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出血性中风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7.李可老中医推荐,孙思邈“续命煮散”治中风---(《千金方·治诸风篇》)&组成: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 各90克&&& 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 生附子 茯苓 升麻 辽细辛 高丽参
防风 各60克 透明生石膏150克 生白术120克& .上药一并捣粗末,混匀备用。用法: 每次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
用28克,不可间断。连饮7-10日。加减法:1、口眼歪斜。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2、失语。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主治:1、中风急重症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现中风先兆者3、风痱(原因不明之瘫痪)特别说明:1、此方为大小续命汤类方,为唐代孙思邈自拟自治方,孙真人方后有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
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我用此方治愈了自己的中风急症。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
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2、方中,生附子所占比例极小,绝无中毒之虞!方用绢包,意在但取火气。3、方中有大量生石膏反佐,对高血压无碍。我中风以后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回去就开始吃这个药,半个月就基本恢复到目前的程度。
李可老中医治中风医案七则
&&& 一、中风闭症(脑溢血) &&& 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
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 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会诊意见:1.脑溢血(左颞右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CT检查报告);2
.风中于脏,痰热内闭。院长邀余协治。除西医常规抢救措施外,建议: &&& 1.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双足趾尖出血,刺激末梢神经,减轻脑压;毫针强刺素髂,人中,内关,足三里,丰隆
,涌泉,由上而下,重刺健侧,引血下行,促苏,2次/日。 &&& 2.加用中医现代科研成果清开灵、醒脑静静滴;早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促进吸收,防止脑疝形成,2次/日。 &&& 6月17日10时,经上述处理后,痰涌大减,四肢拘挛缓解,喂水可以咽下,体温38.5℃,加用中药: &&& 1.降气火之升腾,清痰热之内闭: &&& 赭石粉、怀牛膝、生石决、生牡蛎、生白芍、元参、生半夏各30克,黄芩、天麻、勾藤各15克,酒大黄、天竺黄、胆
南星、菖蒲、郁金、甘草、车前子各10克,生铁锈磨浓汁煎药,日进一剂; &&& 2.安宫牛黄丸2丸,捣为糊,日进2丸; &&& 3.羚羊角粉2克,麝香O.3克,以竹沥水加姜汁数滴,一日内多次分服。 &&& 6月18日10时,黎明泻下热臭便一次,呕止,痰鸣消失,瞳孔等大,等圆,体温37.5℃。原方去生半夏,黄芩炒炭,
酒军另煎,再泻一次后弃去,余药不变。安宫丸减为1丸。 &&& 6月22日8时,上药连进3剂,今晨7时许睁目看人,苏醒。可以点头、摇头回答询问,仍失语,血压正常,开始进流食
。以手指口,索饮,舌红,根有腻苔,边尖瘀斑。神倦,体温37℃,六脉细数而虚。散剂扶正清脑化瘀:三七、琥珀、西
洋参、藏红花、人工牛黄、天竺黄、生水蛭、炮甲珠、全虫尾、大蜈蚣、羚羊角尖各1O克,守宫10条,麝香3克,上药研粉
混匀,1克/次,3次/日,竹沥水送下。 &&& 6月26日,口眼歪斜已正,舌体灵活,开始讲简单的话,出院回家调养。 二、中风脱症 &&& 城关居委装卸工温宝兴,52岁。日凌晨5时,突觉胸中气不上达,随即昏厥。自汗,遗尿,右半身偏瘫。
脉弱不上寸,尺部亦虚。以毫针刺人中后苏醒,语声低微如蚊蚋。此人一生困顿,当装卸工几十年,难求温饱,劳倦内伤
,肾元久衰。昨夜装车到零时,已觉气喘汗出,湿透内衣。法宜大补气血,温肾敛肝固脱。补阳还五汤变方合张锡纯氏来
复汤加减: &&& 生芪120克,山萸肉60克,红参10克(另炖),当归30克,白芍15克,炙草10克,肾四味120克,生龙牡各20克,赤芍、
川芎、地龙各10克,桂枝10克,桃仁、红花各3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胡桃4枚,7剂。 &&& 4月30日二诊:服1剂,汗敛喘定,服3剂,可拄杖学步。服完7剂,已可弃杖行路。嘱其再服7剂。5月下旬,遇于百货
公司,扛包装车已如常人,追访至62岁,继续当装卸工,健壮逾于往年。 三、中风偏瘫(脑血栓形成) &&& 张亚康,69岁,城关合作商店会计。日初诊:高大肥胖体型,一月来腰困如折,夜甚。小便余沥,昨晚睡
前觉右肢麻木,今晨醒来已偏瘫。嘴向右歪斜,漏气,漏饭。舌短,语蹇,头晕气短,按脉浮软,舌淡胖有齿痕,舌左瘀
斑成片。县医院内科诊为脑血栓形成。 &&& 年近古稀,形盛气衰。肾元久亏,肝失滋荣,气虚失运,发为偏枯。拟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固肾,祛痰化瘀,虫类
通络: &&& 生芪120克,当归3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白芥子、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僵蚕、土元、桂枝、
炙草各10克,生龙牡各3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胡桃4枚,3剂。&& &&& 4月21日二诊:药进三剂,每日针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阳陵透阴陵,风市、足三里。面部:牵正穴。口眼歪斜
已愈。语言饮食已无碍。手脚可抬举,患手握力恢复。效不更方,原方3剂。&&&& &&& 4月24日三诊:生活已能自理,舌上瘀斑退净,予三七、琥珀、红参、全河车、止痉散各30克,研粉,每服3克,2次/
日,痊愈。追访5年,一切如常。 四、卒中前兆 &&& 赵银兰,65岁,学宫巷居民。日初诊:10年前经我院内科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低压偏高,持续在100~110
毫米汞柱)、脑动脉硬化。长期服用降压剂及清脑泻火中成药。入冬以来,眩晕加重,手指麻木,膝软,足下如踏棉絮。曾
多次跌扑,以致不敢下炕走动,舌短语涩。近来口舌生疮,口渴,饮多尿多,舌体热如火燎,双膝独冷如冰。脉弦劲搏大
,舌红无苔而干。脉证合参属阴虚阳浮,龙火上燔。法宜大滋真阴,引火归原: &&& 九地190克,盐巴戟肉、二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油桂1.5克(冲),3剂。 &&& 1月26日二诊:诸症皆愈,已扔掉拐杖,健步如常。 &&& 3月8日晚,患者步行来家,面色清朗,谈笑自如,唯觉耳鸣如蝉声。仍是肾水亏于下,初春阳升,龙火不能潜藏。拟
引火汤合耳聋左慈丸,加菖蒲启窍: &&& 引火汤加柴胡6克,活滋石、生龙牡各30克,菖蒲10克,上方服3剂,耳鸣亦愈,已无不适。 &&& 火不归原,亦卒中之一种类型,与他型治法大异。当中医之“证”与现代医学之“症”发生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舍
“症”从“证”。一切局部的病变,皆由整体失调所派生。中医学的“证”,正是人体阴阳气血,五脏生克,气机升降—
—整体失调在患病阶段的特殊矛盾的集中体现。 其中,更包含了“个体特异性”,即同样的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特异的表现,更是辨证的关键。故治“证”即是调
节整体,整体康复,则局部的病变,常可奇迹般地不治自愈。 五、面瘫误治坏病 &&& 翟孝良,49岁,供销社采购员。日初诊:日晚8时许,与人闲坐,忽觉眼跳,舌硬,说话漏
风,左眼不能闭合,嘴向右歪斜,大渴引饮,服牵正散类方20余剂,最重时防风30克,连服7剂。全虫每剂15克,累计共用
防风405克,全虫300克,白附子等辛燥药剂剂必用,不效则加量。延至元月24日,渐渐头眩,心悸怔忡,身软神疲,夜不
成寐,食不知味。脉涩无力,50动内止歇达7~8次,舌红无苔而干,时觉心动神摇,坐卧不安。心电图见“频发室性早搏
”。夜尿特多,约十一二次,而嘴眼歪斜更甚。 &&& 患者素体阴虚,复加劳倦内伤,日日奔波,中气大虚,致内风妄动,嘴眼歪邪,本与外风无涉。医者只见局部,忽视
整体,见病治病,过用风药,致气阴两伤,已成坏病。 既已出现“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证,则当以炙甘草汤救阴复脉。用伤寒原方,以汉代与今度量衡之比率,折半定
量: &&& 炙草60克,生地250克,红参15克(另炖),桂枝、麦冬各45克,阿胶30克,火麻仁60克,鲜生姜45克,大枣30枚,以黄
酒500毫升,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人阿胶烊化,日分3服。 &&& 针刺补中脘、足三里,弱泻内关。 &&& 3月1日二诊:上药连进5剂,针灸1周,诸症已退七八,舌上生薄白苔,已不甚渴,尿已正常。两手一百动内偶见一二
止歇,脉仍细涩无力,且觉脐下有动气上奔感。 是阴虚于下,冲脉不安其位。改投《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大滋真阴,潜阳熄风宁络。加红参助元气,紫石英、活磁石
镇冲脉,协调上下: &&& 炙草、生地、白芍各18克,阿胶、麻仁各9克,麦冬、牡蛎各15克,生鳖甲24克,生龟板30克,红参15克,紫石英、磁
石各30克,3剂。 &&& 加灸牵正、颊车、地仓、承浆、鱼腰、鱼尾、四白、阳白,左头角麻木处,梅花针轻扣。 &&& 3月6日三诊:诸症均愈,早搏消失,六脉和匀流利,精神食纳均佳。经治12日,药误变证得安。面瘫亦愈八九。遵养
正邪自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益气养血活血助肾善后: &&& 生芪120克,当归、首乌各30克,天麻15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炙草各10克,白芷5克,肾四味60克,
鲜生姜10片,枣10枚,胡桃4枚,5剂。 &&& 后于夏季遇于街头,病愈之后,体质大胜从前。 &&& 按:本例初诊失误,在于混淆了内风与外风的界限,误以治外风的方药治内风,造成气阴两伤,小病治成大病。东垣
老人虽有“防风为风药润剂”之说,但毕竟风能胜湿,即能伤阴,不可久用。中医学关于“风”的概念,可说包罗万象,
但不出外风、内风两大类。凡描述“风者善行而数变”、“肝风暴动”、“风引?僻(面瘫)”、“风引偏枯”之类突发性
病变之“风”,皆属内风,多与现代之脑神经系统病变相关。治宜滋水涵木,潜镇熄风。中医之“天人相应”观,又认为
人与自然气候变动,息息相关,则外风又可引动内风,这些虽是老生常谈,但临证之际,常常不是一目了然,要慎思明辨
。其次,运用前人验方,不可信手拈来,见病即投。亦要辨证得当,方可施用。 六、顽麻怪症 &&& 刘秀珍,女,31岁,煤运公司职工。日初诊:病已13个月,由产后失调引起。其症,入睡则梦魇。 挣扎至四肢麻木而醒,醒后活动10多分钟始能恢复知觉。 曾注射营养神经、强壮针剂,不效。又服补中益气、八珍、十全辈,皆不应。近来日见加重,白昼亦觉左半身忽然一阵麻
木,虽午睡片刻亦不能免。今夏虽酷热至36~37度,亦畏寒。夜睡必右侧卧,仰卧则气不能上达。诸多见证,悉属气血两
虚,兼阳虚,湿痰留滞经络。脾主气,肝主血。 脾虚则痰湿内生,流于四末而为麻木;产后肝血已亏,卧则血归于肝,四末失养则不仁;入睡则营卫气血运行迟滞,故病
作。前医遣方,本属对症,惜用药无分主次,失却统领,故不能达于病所。今当重用气药为帅,以气统血、运血、化湿,
佐虫类入络,搜剔湿痰死血,油桂温阳,木香流气,气旺湿去血活,其症当愈: &&& 生芪120克,当归30克,红参(另炖)、赤芍、川芎、桂枝、白芥子、生半夏、天南星、油桂、僵蚕各1O克,止痉散(全
虫12只、蜈蚣2条研末冲),黑木耳30克,肾四味60克,炙草10克,木香、桃仁、红花各3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胡桃4
枚,10剂。 &&& 8月13日二诊:已11日未麻木,微觉头晕,面白不泽,食纳大增。原方去半夏、南星,加制首乌、白蒺藜各10克,阿胶
15克(烊化)。 &&& 10月中遇于街头,知已痊愈两个多月。曾赴京办事,虽奔波劳累,吃睡不好,亦未犯病。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 温玉双,女,27,岁,灵石余家庄农民,怀孕5个月。突于日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急诊住入县医院内
科。经18日治疗,病势转重,5月6日深夜邀余诊视。询知,经4次腰穿,脑脊液呈血性,CT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
居高不下,频频喷射状呕吐。近日多次发生短暂性抽搐,一度口眼歪斜,头痛如破,呻吟不绝,目赤气粗,呕吐稠粘痰涎
及黄绿色苦水,其气秽臭。脉弦滑而劲,阵阵神糊。由脉证推断,显系肝胃痰火上攻,气机逆乱,有升无降,内风已动,
有蒙蔽神明之险,急则治标,予降气涤痰和胃降逆: &&& 赭石、怀牛膝、生半夏各30克,胆星、天竺黄、柴胡、黄芩、酒龙胆草、枳实、炙草各10克,杭芍45克,珍珠母、茯
苓各30克,(全虫5克、蜈蚣3条研冲服)生姜30克,姜汁1O毫升(对入),煎取浓汁300毫升,小量多次缓缓呷服,待呕止,顿
服安宫牛黄丸1丸。 &&& 5月7日二诊:药后头痛减,抽搐未发,凌晨又见剧烈头痛约1刻钟,呕减而未止。神志已清,可以回答询问。 呕出酸苦粘涎,脉弦滑较昨稍缓,舌上水滑,胃中觉凉。 改投镇肝熄风汤合吴茱萸汤加减,重在降逆和肝胃: &&& 赭石45克,怀牛膝、生半夏、茯苓各30克,红参(另炖)、吴茱萸(开水冲洗7次)、炙草各15克,全虫1O克,大蜈蚣10条
,鲜生姜30克,姜汁10毫升,煎取浓汁500毫升,小量多次,缓缓呷服。 &&& 5月8日三诊,痛呕均止,颅压正常。仍予原方加减,侧重化瘀:赭石、怀牛膝、生半夏、云苓各30克,红参(另炖)灵
脂、吴茱萸(洗)各15克,生龙牡、珍珠母各30克,生杭芍90克,(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分次冲服),鲜生姜30克,大枣20
枚,2剂。 &&& 上药服后诸症均退,未见任何后遗症。唯输液一侧之下肢肿,夜寐欠安,六脉和缓,右寸略弱。予补阳还五汤,运大
气、化瘀,以助康复。生芪120克,当归、益母草、丹参、珍珠母各30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僵蚕各10克,蛤粉30
克,白芥子炒研、桂枝、炙草各10克,生杭芍30克(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冲服)。 &&& 上方服3剂后又带7剂出院回家调养。 &&& 按:本例之剧烈呕吐得力于小半夏加茯苓汤重用生半夏加赭石末、鲜生姜、姜汁,此法余一生应用上万例,通治一切
肝胃气逆之呕吐,如妊娠恶阻剧吐,水米不入;胃出血狂吐不止;现代医学确诊之脑膜刺激征;寒热错杂之胃肠痉挛等,
皆有捷效。轻症服一两口即止,稍重则服2、3次即愈,极重症10小时许过关。标症一除,再缓图治本。不论何种呕吐,皆
由胃气上逆。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胃气不降,则诸经之气皆逆。方以赭石、生半夏、鲜生姜降胃,则气机升降复常,何
呕吐之有?正是执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之法。 &&& 又,本例之剧烈头痛,在加吴茱萸汤后一剂而止,吴茱萸辛苦大热,其气燥烈。下笔之际,曾有犹豫,恐不合于“脑
出血”症,但伤寒论吴茱萸汤证,明白昭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止痛与止呕,正是吴茱萸的两大功
效。中医虽无“蛛网膜出血”这样的病名,但患者头痛如破,剧烈呕吐,吐出物为酸苦涎沫,又自觉胃凉,正是肝胃虚寒
,夹痰饮上冲巅顶(脑)之的据。病机既合,投剂之后,头痛如破及残余之呕吐立止。读古人医案,常有“覆杯而愈”、“
效如桴鼓”之描述,一经临证,乃深信经方确有神奇功效。由此领悟,伤寒六经辨证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
病无所遁形。“病”可以有千种万种,但病机则不出六经八纲之范围。正是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的明训,执简驭
繁,万病一理。临证之际,不必在“病名”上钻牛角,不但不考虑西医的病名,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胸中不存一丝
先人为主之偏见,头脑空明灵动,据四诊八纲以识主证,析证候以明病机,按病机立法、遣方、用药,如此,则虽不能尽
愈诸疾,庶几见病知源,少犯错误。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也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难症痼疾,
师法仲景”是我一生的座右铭,愿与青年中医共勉!
8.麻瑞亭治中风&&&& 中风,系因中土阳衰,不能行气于四肢,四肢失秉,七情所伤,外感风邪所致。 【脉证机理】&& 四肢秉气于脾胃,为诸阳之本,经络之起止。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血藏于肝,气统于肺,在经在络,名曰营卫
,在脏在腑,名曰气血。平人中气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沛,营卫调和,经脉通畅,故四肢轻健柔和,而不病中风。劳
倦内伤,致使中虚阳衰,脾湿不运,气血虚弱,不能四达,四肢经络,凝涩不通。一旦因七情所伤,八风感袭,而致口眼
歪斜,半身不遂,手足不用,甚则猝然仆倒,昏不知人,或舌强语蹇者,是病中风。 中风有在经在络、在脏在腑之分。浅在经络者,因卫气阻梗,肌肤痹着,故症见肌肤麻木不仁。经脉痹阻,气血凝瘀,故
症见肢体重滞,步履沉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不用。左盛则病于右,右盛则病于左,故《素问·缪刺论》云:邪
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深入脏腑者,因胃气上逆,浊气熏蒸,化生痰涎,迷塞心窍,气血上壅,扰及神明,
故症见突然昏仆,痰声漉漉,不省人事。《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系指此。肝脾下陷,
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短缩不舒,故症见语言蹇塞不利。土败不能摄涎,故症见涎水自流,不能自制。《金匮要略》云: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肺主皮毛,卫气郁遏
,久则不能煦濡皮毛,故症见皮肤枯槁,顽废无觉。肝主筋,筋会于诸节,土湿木郁,郁久化热,风动血耗,筋脉失养,
而致挛急,故症见肢节拳缩,痹阻枯硬,而成偏枯。病久脏腑湿盛,化生败浊,弥漫于上,蒙闭心神,故症见神迷占拙,
顽昧不灵。 气虚型&& 气分偏虚,则右半身不遂。因胆胃上逆肺热不敛,浊阴冲填于上,故多见血压升高。脉现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或黄腻、舌质红或紫。 【治则】& 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宽胸降逆。 【方药】& 云茯苓9克生白术9克黄芩炭9克& 炒杭芍9-12克制首乌15-20克广橘红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 夏枯草15克茺蔚子12克北沙参15克& 决明子15-20克鲜生姜9克& 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生白术,健脾和胃;黄芩炭、炒杭芍涮首乌,平胆疏肝;北沙参、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
逆;炒杜仲、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温肾潜阳,平胆疏肝,利湿降压;鲜生姜,和胃降逆。 【加减】&& 头目昏晕,疼痛者,去北沙参,加双勾藤12克、明天麻12克,通经化瘀,潜阳降压。言语不清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蒌12
克、炒葶苈子9克,清肺利气,化痰行瘀,宽胸降逆。发热者,加炒黄柏9克,清泄经络郁热以退烧。血压不高者,去黄芩
炭、决明子、茺蔚子,加生黄芪30-90克、赤丹参12 18克,益气通经,行血化瘀。久病气虚者,去黄芩炭、决明子,加生黄芪30 90克、全当归9克,益气补血,行瘀通络。纳差者,加白蔻仁6克,开胃以增食纳。血压不高,气喘者,酌减降压之品,加
麻黄绒3-6克,利肺气以平喘。 血虚型&& 血分偏虚,则左半身不遂。因脾肾湿寒,肝郁化热,血.k筋急,故多见血压偏高。脉现细濡、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 健脾渗湿,疏肝润燥,理气和胃,行瘀通络。 【方药】&&&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 老川芎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缸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 夏枯草9克鸡血藤15克路路通12克&&& 赤丹参】5克鲜生姜6克&&& 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制首乌、老川芎,疏肝润燥;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鸡血藤、
路路酒、赤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炒杜仲、夏枯草,温肾潜阳,平胆降压;鲜生姜,和胃降逆。 【加减】&&& 血压过高者,加茺蔚子12克、决明子15克,利湿降压,增鲜生姜为9克,以降上逆。血压高,舌强不语者,去
赤丹&&&& 参,加决明子30克、北沙参12克,平胆疏肝,清肺降逆。语言蹇塞不利,痰涎壅塞胸膈者,加全瓜蒌12克、石菖蒲9-12克
,理气化痰,行瘀宽胸。内脏燥盛,筋脉挛缩者,加炒地龙9-15克,滋肝润燥以展筋。左半身抽痛者,加白僵蚕9克、炒乳
香9克,活血息风,化瘀止痛。大便结涩难下者,加肉苁蓉30克,或加炒麻仁9克,润燥滑肠以利便。脉现关尺大,血L压偏
低者,去法半夏,加桂枝木9克,增鲜生姜为9克,温升肝脾以升压。 【忌宜】& 忌烟、酒、辣椒,忌房劳。宜食营养丰富之食品。宜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按语】& 中风包括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半身不遂,为中风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者,谓之偏枯。系因邪留经络,营卫不
调,气血瘀滞使然。 己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脾土左升,则肝木畅荣而不郁,甲木生干壬水而降于戊土,胃土右降,则胆火下潜而不逆,故
水温土燥,木气调荣,而不病中风。水土湿寒,木郁风动,摇摆厥逆,则病中风。 肝胆燥热,为中风之标,脾肾湿寒,为中风之本。脏腑为肢节之根本,肢节为脏腑之枝叶,根本既拨,枝叶必瘁,所以外
中风邪,并非中风之本源者也。诚如黄元御所云:风者,百病之长,变无常态,实以病家本气之不一,因人而变,而风未
尝变。风无刘而不扬,人有时而病作,风同而人异也。 肝胆燥热,故羌活、独活、寨艽、防风等一切燥湿祛风之品,均不宜用,用则伤津耗血,于病无益。食蝎、蜈蚣,性燥有
毒,亦当慎用。脾肾湿寒,木郁化热,风动耗血伤津,可致大便燥结,当用肉苁蓉、阿胶,清风润燥,以滑大肠,则便结
自开。不可用滋湿伐阳之龟板、地黄、天冬之类,以免寒凉败胃。更小可用大黄荡涤脏腑,攻逐结滞,用则徒伤正气,致
使中气败竭。 《金匮要略》所谓“邪入”,非指风邪入于脏腑,实指闻风邪乘袭,脏腑气机逆乱,而为病者。 半身不遂及偏枯,可用外熨法。右半身不遂,用黄芪、云苓、附子、生姜;左半身不遂,用首乌、云苓、桂枝、附子,研
末布包,热熨患侧肢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柔和,肢节自利。或用布巾将药包裹,置于患侧肢节,外用暖壶熨
之。三四次后,药气味渐尽,另换新药。久而经络温畅,全身汗出,气息非常,胶粘如饴,则肢节柔和,屈伸如意矣。 【临床医案】&&&& 例l:罗某,女,60岁,西安市人。日初诊。自诉:近几年来,经常头晕,心慌,胸痛,咽喉不利,小腹胀满
,当脐跳动,大便初干后溏,有时音哑。曾做胸透、“B超”,提示:心、肺、肝、胆、脾、胰均未见明显改变。多方调治
,效不显,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濡、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气滞不降。 诊断:胸痹。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苏泽兰15克北沙参15克牡蛎扮15克&&& 白蔻仁5克炙米壳2克补骨脂9克&&& 灸五味9克&&& 6剂,水煎温服。 3月3日复诊:药后有所好转,胸痛明显减轻。然仍感头晕,喜用凉水洗头,左目患白内障。脉细濡、左寸较大,舌苔白腻
。上方去炒杭芍、苏泽兰、炙五味,减牡蛎粉为12克,加黄芩炭9克、苦桔梗9克、柏子仁9克,6剂,水煎温服。 3月14日三诊:药后诸症好转,头目也好转。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炒杭芍、苏泽兰、炙五
味,增北沙参为20克、炙米壳为3克,减牡蛎粉为12克,加粉甘草6克、黄芩炭9克、浙贝母9克、柏子仁9克,6剂,水煎温
服。 3月26日四诊:药后胸痛基本消失,咽喉好转。仍头晕,眼干涩不适。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
、炒杭芍、广郁金、苏泽兰、补骨脂、炙五味,增北沙参为20克、炙米壳为3克,加粉甘草6克。6剂,水煎温服。 5月14日五诊:药后诸症均减轻,惟咽喉仍不利,有时咽下不利。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满腻。原方去建泽泻、
粉丹皮、炒杏、廷胡索、煨生姜,减白蔻仁为5克,加炒白术9克、黄芩炭9克、全瓜蒌12克、昆布12克,半枝莲12克、苦桔
梗9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2:王某:女.55岁,陕西省三原县人。日初诊。自诉:胃脘嘈杂不适,嗳气打呃,胸闷痛,不思食,右胁
下胀痛,大便干结,一年余。在当地做胸透、“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经治疗,效不显,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两关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气滞不降。 诊断:胸痹。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宽胸,润肠通便。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9克制首乌30克炒枳壳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延胡索9克北沙参20克姜厚朴12克&&& 白蔻仁5克肉苁蓉15克番泻叶1克&&& 5剂,水煎温服。 5月26日复诊:药后胸痛减轻,大便已利。脉现细濡、关寸大,舌苔白、心腻。上方去炒枳壳、肉苁蓉,减姜厚朴为9克,
加广橘红9克、软柴胡7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3:孙某,女,70岁,陕西省高陵县人。 日初&&&& 诊。自诉;患“冠心病”6年,患胆结石3年。去年行胆囊切除术,现仍胸闷气短,心悸,血压偏高,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
。脉濡、促动、结代、右大于左,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气滞不降。 诊断:冠心病。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 处方:&&& 云茯苓9克炙甘草9克炒杭芍i Z克&&& 生地炭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延胡索9克北沙参15克柏子仁9克&&& 白蔻仁4克炙米壳3克夏枯草12克&&& 决明子12克&&& 6剂,水煎温服。 5月15日复诊:药后诸症均有所好转,胸痛明显减轻,腹胀也好转。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生地炭、决明子
,增白蔻仁为5克,加粉丹皮9克、白茅根9克,6剂,水煎温服。 5月24日三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脉濡、右关涩、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炙甘草、生地炭、夏枯草、决明子,增白
蔻仁为5克,加建泽泻9克、粉丹皮9克、白茅根9克、牡蛎粉12克,6剂,水煎温服。 6月2日四诊:脉证均佳。5月24日方再进,10剂,水煎温服。 8月2日来函称;上方服20剂,血压正常,无其它明显不适。 例4:白某,男,72岁,西安市人。日初诊。自诉:患“冠心病”十余年,患胆结石五年余,经治疗好转。现
仍胸闷气短,右胁下连及背部作痛,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气滞血瘀。 诊断:冠心病、胆结石。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化瘀止痛。&& 处方: 云茯苓12克建泽泻l2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延
胡索9克川楝子6克广木香3克 && 缩砂仁6克软柴胡9克&&& 6剂,水煎温服。 6月18日复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上方去炒杏仁、川楝子、广木香,加瓜蒌仁9克、北沙参12克、柏子L9克、赤丹参12
克,6剂,水煎温服。 7月2日三诊:药后平稳。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炒杏仁、川楝子、广木香,减云茯苓为9克、建泽泻为9克
,加瓜蒌仁9克、北沙参12克、赤丹参15克,10剂,水煎温服。 && 7月11日四诊:药后自感尚佳。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川楝子、广木香、柴胡,减云茯苓为9克、建泽泻为9克
,加北沙参12克、柏子仁9克、炙米壳3克、夏枯草9克,10剂,水煎温服。 7月21日五诊:药后脉证均佳。原方去炒杏仁、川楝子、广木香,减云茯苓为9克、建泽泻为9克、加瓜蒌仁9克、北沙参12
克、柏子仁9克、赤丹参12克,10剂,水煎温服。 8月15日六诊:近来心慌汗出明显。脉濡、关寸大,舌苔白满腻。原方去延明索、川楝子、广木香、软柴胡,减云茯苓为9
克、建泽泻为9克、制首乌为20克、砂仁为5克,加红人参4克(另煎)、北沙参12克、柏子仁9克、炙米壳3克、天花粉9克
,5剂,水煎温服。 8月30日七诊:药后自感尚可,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8月15日方再进,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5:张某,男,66岁,山东安邱县人。日初诊。自诉: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数年,时感心慌,
胸闷,气短,头晕,体胖,睡眠差。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一般。与同乡,因求治之。脉弦牢、滞涩、关寸大,舌白腻
、质紫。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相火不藏。 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蛰藏耜火。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黄芩炭9克&&& 炒杭芍12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12克&&& 炒杏仁9克法半夏12克炒杜仲12克&&&
&前胡9克夏枯草12克决明子15克&&& 草蔻仁4克苦桔梗9克北沙参15克&&& 5剂,水煎温服。 12月8日复诊:药后诸症有所减轻。脉弦牢、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前胡,减法半夏为9克、北沙参为12克,加川贝
母6克,5剂,水煎温服。 12月20日三诊:药后自感尚可。脉濡、不柔、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前胡,减法半夏为9克、北沙参为12克,加软柴
胡9克、赤丹参15克,5剂,水煎温服。 日四诊:间断服上方,尚好,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日方再进10剂,水煎温
服。 现仍健在。 例6:葛某,男,79岁,陕西省咸阳市人。日初诊。自诉:患“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十余年,去年中
风,经治疗好转。现仍语言不清,大便不利,胸闷气短,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右牢涩、关寸大、左濡、关尺大,舌苔
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相火不藏。 诊断:冠心病、动脉硬化、脑栓塞、高血压。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蛰火潜阳。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黄芩炭9克&&& 炒杭芍l2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12克&&& 炒杏仁9克炒杜仲12克法半夏9克&&&& 赤丹参15克夏枯草l2克决明子15克&&& 白蔻仁4克川厚朴12克番泻叶1.5克&&& 3剂,水煎温服。 3月5日复诊:药后诸症有所好转,大便仍不利,言语仍不太清。脉细濡、右稍弦牢、右关寸左关尺夫,舌苔白腻。上方增
白蔻仁为5克,减炒杭芍为9克、川厚朴为9克,加茺蔚子12克,10剂,水煎温服。 3月16日三诊:药后尚好,语言已清,血压降低,大便稍干。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厚朴,增赤丹参为20克
、白蔻仁为6克,减炒杭芍为9克,加煨生姜5克、茺蔚子12克,10剂,水煎温服。 3月29日四诊:基本痊愈。脉细濡、稍牢、关尺较大,舌苔白薄。原方去厚朴,增赤丹参为20克、白蔻仁为6克,减炒杭芍
为9克,加煨生姜6克、莞蔚子12克,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7:吴某,女,70岁,西安市人。1987年元月14日初诊。自诉:患高血压病近20年,患“冠心病”近10年,患慢性胆囊炎
合并胆结石4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明显好转,现仍胸闷胸痛,右胁下连及后背痛,头晕,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
稍牢、右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胆胃不降,气滞血瘀&&&& 诊断: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止痛。 处方:云茯苓9克粉丹皮9克炒杏仁9克延胡索9克草蔻仁4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12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
川楝子6克广木香3克软柴胡7克番泻叶1克 && 10剂,水煎温服。 2月5日复诊:药后诸症好转。脉细濡、右牢、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川楝子、草蔻仁、番泻叶,加乌贼骨9克、缩砂
仁6克、夏枯草9克,10剂,水煎温服。 2月24日三诊:药后诸症继续好转。脉细濡、右弦,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粉丹皮、川楝子、广木香、草蔻仁、柴胡
、番泻叶,加黄芩炭9克、北沙参12克、夏枯草12克、白蔻仁6克、赤丹参15克、决明子15克,10剂,水煎温服。 3月19日四诊:药后好转,再未犯病。脉细濡、右弦、两寸大,舌苔白薄。原方去川楝子、广木香、草蔻仁、柴胡、番泻叶
,加夏枯草12克、决明子12克、白蔻仁6克、赤丹参15克、补骨脂9克,10剂,水煎温服。 4月5日五诊:血压已降至l58/80mmHg,胸胁痛减轻。脉细濡、右寸大而弦,舌苔白腻。原方去川楝子、广木香、草蔻仁、
柴胡、番泻叶,加夏枯草12克、决明子12克、白蔻仁6克、赤丹参15克、北沙叁12克、补骨脂9克,10剂,水煎温服。 5月7日六诊:赴汉中出差半月,没犯病。脉细濡、右牢、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炒杏仁、法半夏、川楝子、广木香
、草蔻仁、柴胡、番泻叶,加全瓜蒌9克、清半夏9克、夏枯草12克、决明子12克,白蔻仁6克、赤丹参15克、北沙参15克、
柏子4—9克,10剂,水煎温服。 5月25日七诊:药后自感尚可,未犯病,惟心律稍不齐。脉细濡、关寸较大、右寸稍有草象,舌苔白腻。原方去法半夏、川
楝子、广木香、草蔻仁、柴胡、番泻叶,加清半夏9克、夏枯草12克、柏子仁9克、白蔻仁6克、赤丹参15克、北沙参12克、
炒枣仁12克,10剂,水煎服。 再未来诊。
9.沈绍功教授治中风
中风的关键是痰浊闭塞。常规治疗中风,有的放在肝风上面,用天麻钩藤饮;有的放在气虚血瘀上,用补阳还五汤为 主方
。中风病人甭管哪一期,见了苔腻,你用羚羊钩藤汤或 者补阳还五汤不起作用的,你把痰化了以后,再反过来用补阳还五
汤,病人就起来了,这是治疗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关键,我的新的一个思路,和你治疗中风呀,第一 个概念,一定要豁痰开
窍,这是基本的前提。在豁痰开窍的基础上,你再来熄风,再来化瘀,那就提高疗效了。
& 豁痰开窍的主要药就是温胆汤。温胆汤最早的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唐代的药王孙思邈他的《备急千金要方》里
面,首先介绍的温胆汤。但当时治疗 什么病呢?“大病以后虚烦不得眠”。是治失眠的方子,大病以后虚烦,睡不着觉不
得眠用温胆汤。到了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本书,它里面增加了茯苓 和大枣,不治疗失眠了,大枣属木,改成
了气郁不得眠,不得睡眠了,气郁失眠,他就改成治痰了。到了清代,有一本书叫《成方便读》,先从这本书开始正式把
温 胆汤治疗痰浊的主方,它治疗胆虚痰扰,这是经过《成方便读》就把温胆汤成为治痰浊的主方,见了苔腻,都离 不开温胆汤,所以人家给了我个外号叫“沈温胆”古人的变化,它有那么几个方子,在温胆汤后期 的发
展,第一个是《六因条辨》这本书里面,清代的,它里面加了黄连,成了黄连温胆汤。这个温胆汤在后世来讲治疗心脏病
这是好的思路。
但温胆汤我本身己经给 你们讲过,保留四个药,减掉四个药,就竹茹.枳壳.云苓和陈皮,再加黄连,黄连可以用10g。尤
其治疗心律失常,这是个好方子。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因为西 医来讲,心律失常分两类:一类是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心跳
超过90次/分钟以上;一类是慢性型的心律失常,心跳在40-50次/分钟以下。尤其快速性的心律 紊乱、心律失常,用黄连
温胆汤非常有效。还有就治疗心火上炎的失眠,用黄连温胆汤。这个后人呀,第一个温胆汤加减《六因条辨》里面的加减。第二本书在《重 注通俗伤寒论》,它在温胆汤里面加了青蒿、黄芩和碧玉散,加了这三个药,它称为蒿芩清胆汤,它不叫
温胆汤叫“清胆汤”。这个方子现在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 西医认为什么原因都查不出来,就是发热,西医认为神经性发
热,用这个方子非常有效。青蒿一定要后下,另外青蒿退烧的成分是个挥发油叫青蒿素,怕热,青蒿要 后下,用15g。黄
芩10g,碧玉散就六一散加薄荷,30g。现在治疗神经性低热或者不明原因的低烧,用这个方子非常有效,叫蒿芩清胆汤。有一本书叫《济 生方》,它温胆汤加上胆星、党参和石菖蒲,它名为“涤痰汤”,加强祛痰的作用,这个方子治疗心脑血
管病,癫痫狂和妇女肥胖的闭经,妇女有一种闭经呀,人很 肥胖,月经就不来了,这个作为一个有效的方子。还有一本书
里面《证治准绳》这本书里面加了枣仁、远志、熟地、人参、五味子,加了这三个药,它命名为“十味 温胆汤”,这也是
治疗心脑血管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这也是一个好方子,是有效的方子。这也是古人呀,对温胆汤的运用代表
性的就这四个温胆汤,很 有效。就目前临床来应用,就我讲的病种,都是有效的方子。所以温胆汤是老方子。
&温胆汤有十二个加减,这十二个病种用温胆汤。当然我这个前提温胆汤取四个,去掉四个,里面用竹茹、枳壳、云苓和陈
皮,这个药已准 确告诉你了。这四个药是基本药,根据十二个病种里面加药。
1,呼吸系统的咳喘。另外这个呼吸系统的咳喘,有痰,咳喘,用于呼吸系统,里面就要加苏子10g、莱菔子15g、葶苈子
10g(大便溏的就用炒葶苈子,大便不溏的就用生葶苈子)、鱼腥草30g、生薏苡10g。就是气管炎、哮喘有痰的。
2,肺癌。温胆汤用于肺癌效果相当好。
温胆汤这四个药还要加药。加什么药呢?第一个加鱼腥草30g、芦根15g(最好夏天用鲜的芦根,鲜的芦根用60g,给它捣成
汁,芦根汁,榨汁兑在汤里面 吃,那效果更好,没有鲜的就用干的,干的用15g)、生薏仁15g(这个生薏苡仁应该提高疗
效,还有昨天我给你讲的做成薏苡粥,汤药熬两便,拿这个水煮薏 苡仁,那你可以用到100g以上,煮薏苡仁粥,那抗癌作
用更强,你不煮粥用10-15g)、桃仁10g、杏仁10g、白花蛇舌草30g、车前草30g。这 第二个加减,治疗肺癌。
3,治疗中风。里面加水蛭,地龙10g、川芎10g、丹参30g、葛根10g、生牡蛎30g。治疗脑中风。但是这个中风急性期、恢
复期都可以用,甚至后遗症期都可以用,因为三期多数是舌苔腻。
4,心血管病。主要加的就是全瓜蒌30g、薤白10g(泡的时候加酒)、丹参30g、野菊花10g(野菊花强心呀)、生山楂15g
。 5,各种胃炎。里面加:蒲公英10g、连翘10g、川楝子10g、元胡10g、生牡蛎30g。假如这个病人是萎缩性胃炎,胃酸少的
,他不是吐酸是嘈杂,胃酸少了,里面加乌梅15g。
6,肠炎包括结肠炎。里面加:苦参10g、木香10g、煨葛根15g、车前草30g、马齿苋15g。那么结肠炎最好就灌肠,我昨天
讲了,100ml肛管插 到15cm,给他保留灌肠。你假如用灌肠的办法,苦参就可加大量,一共可加到30g,灌肠不方便口服用
10g,但灌肠苦参就用30g,每天晚上灌一次,就 一付药分两个晚上灌,一般用10付左右这个结肠以后明显的好转。因为结
肠炎和胃炎一样,不太爱好,尤其溃疡,不容易收口。为什么?因为胃肠道是潮湿的,它 不可能干燥,那么这个病灶泡在
水里面,它恢复率不快,像个拉开个口子一样,你老着水,这口子很难封闭,干燥了它就封闭。所以肠胃炎,发炎了,环
境是潮湿 的,很难愈合,只能给他直接灌到结肠的病灶上面,等于直接上药呀,他肯定好得快,这是讲的结肠炎。
7,肾炎。肾炎,包括肾盂肾炎。里面加什么呢?黄柏10g、知母10g、肉桂3g、仙鹤草10g、王不留行10g、益母草10g、白
花蛇舌草30g。
8,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包括更年期综合征,都是一个意思。加什么呢?桂枝10g、生白芍10g、生龙
骨30g、生牡蛎30g、石菖蒲10g、郁金10g。
9,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很复杂,分成前期,分成后期,她的经量多,就是我们讲的崩漏,或者痛经,来个痛经。
这里面加什么呢?鸡血藤10g、伸筋草10g、香附10g、川断15g、蛇床子10g、泽兰10g。
10,不孕。这个不孕症里面要加什么?炒苍术10g、蛇床子10g、菟丝子10g、黄柏10g、龟板15g、血余炭10g。但这个血余
炭不是头发呀,是阴 毛,配上脏腑这个配合他,用它脏腑的阴毛烧炭,这是我们家的绝招。因为这是我们家打胎是不行的
,堕胎,流产那是不道德,不孕那绝对是绝招。这个大老板的妇 人不孕有后世了,那不得了,给钱哗哗来,这一个绝招,
这绝招我不保守把这绝招告诉你。里面就用两个药:一个是龟板,一个就用血余炭。用男人的阴毛,烧 炭,10g。这个女
子的不孕。男子的不育,这个男子的不育好多就是呢壮阳,实际上这一类苔腻的男子越壮阳越麻烦,火上添油,非但阳上
不起来,或者更麻烦 了。而且呢,当年我在那个不孕,中医杂志办的不孕不育班里面我讲过,讲过五六次,这是害人江湖
医生,见了男子阳痿早泄肯定用壮阳的药,你给他用鹿茸、阳起 石、仙茅、仙灵脾,好多病人很管用,起来了,起来以后
他迫不及待,用了两次再下来那就血染的风采。什么叫血染的风采,再也起不来了。尤其我讲的这一类人舌 苔腻的,你绝
对不能这么害他,很少数在北方地区,70岁以上的老人,他纯阳虚,像这中成年,60岁以内,基本上不是阳虚,有湿热,
湿热下注。它两个特点: 一个是苔腻,一个是整个的阴囊潮湿。这就更不能用壮阳的药,所以这个壮阳的药见了这个湿热
就是害他。要加什么药呢?就是温胆汤里面加炒苍术10g、生黄柏 15g、生薏苡10g、川牛膝15g、炒橘核30g、蛇床子10g、
茵陈15g(后下)。
11,重症肌无力。这个温胆汤还可以治疗的一个病叫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也挺困难的。第一个他眼皮抬不起来
,肌肉萎缩,尤其膈肌萎缩,就不能呼 吸,死亡率很高;第二就四肢乏力,乏力以后肌肉萎缩,最难就膈肌无力了,就没
办法呼吸了,病人就出危险。重症肌无力用温胆汤治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子。另外 里面加什么药呢?一味黄芪重用,重用
生芪至少30g以上,30g以上生黄芪加上鸡血藤60g、路路通10g、丹参10g、地龙10g、王不留行10g、红 花10g、扁豆衣5g。
12,各种血液病。最后一个它治疗各种血液病,温胆汤是好方子,当然血液病里面包括白血病,急性的不行,慢性的白血
病,温胆汤效果相当好,包括溶血性黄疸,再生障碍性贫血。里面加:石苇10g、鸡血藤15g、三七粉6g(冲服)、丹参30g
、仙鹤草15g。
& 由此你引申到治疗8个实证,完全可以通用,除了外感病,外感病另外一套。8个实证包括淫、痰、饮、湿、瘀、滞、食
、虫。8个,实证8个,我讲了痰。以这个 为例:假如淫,淫就六淫,外淫,外淫就是外感病,这个我都给你们讲清楚了。
外感病分风寒、风热,四个辩证,包括用药,也就外感病里你基本上都掌握了。六淫 呢,怕就怕夹湿,里面有个湿,一个
暑。暑啊,暑湿的暑。风、寒、暑、湿、燥、火。外感里面抓住寒抓住火,风寒、风热,基本上就行了。另外还有暑,内
暑外 暑,里面方子里面加什么药呢?第一个就青蒿15g(后下)、生薏仁10g、杏仁10g、寇仁10g,这就三仁汤的意思,青
蒿和三仁汤,再加车前草。湿嘛通 过小便,水通过小便给他排出去。实证里面有湿,这样怎么办呢?滋而不利邪的几个药
,一个就芦根,芦根是养阴,但是不利邪,不滋腻,芦根用15g,当然用鲜 的芦根捣汁效果会更好;第二个用玄参10g,它
不会利湿;第三个药就生地,生地和熟地呀,为什么我喜欢用生地呢?熟地能养血,补血的作用强,比生地好,但 熟地往
往就是滋腻,所以古人用熟地呀他都要醒脾,同时加木香、砂仁;第四个药就黄精。
火-实火:心火用黄连;肝火用栀子10g、夏枯草10g(不用龙胆草,因为它苦寒伤胃);肺火用鱼腥草15-30g、黄芩10g、桑白皮10g;脾热用生石膏30g、知母15g;肾火加知母10g、黄柏10g。
饮:加葶苈子10g(便干生用,不干炒用)、泽兰10g、白花蛇舌草30g、王不留行10g。
湿:加苍术10g、生薏苡10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生莱菔子15g、茵陈15g(后下)、法半夏10g(化热不明显的可用)
瘀:加丹参30g、苏木10g、鸡血藤15g、郁金10g(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地龙10g、水蛭3-10g(研粉用3g,入煎剂10g)
、土鳖虫10g(虫类剔络)。所有的虫类药都有毒,尤其是全蝎和蜈蚣、僵蚕等过敏,白僵蚕含霉菌,唯上三味可放心用。
滞:气滞加,柴胡10g、青皮10g、木香10g、乌药10g、大腹皮10g。
积:食积加生山楂15g、神曲30g、莱菔子15g。
虫:虫积加川楝子10g、大腹皮15g、使君子肉10g、生南瓜子15g
10.预防治疗中医偏方;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
3--5个月的。
2)三七粉对于预防和治疗中风有奇效。但是服用三七粉分为两种方法:生打和熟补。1)生打就是吃生三七粉,而不是制
三七粉。生吃的方法适合有瘀滞的人,判断瘀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下。因为舌下有两条筋,如果出现紫黑色就是有瘀
滞的表现。生用法:口服,每日1 -1.5克。& 2)没有瘀滞的人可以用熟吃的方法,适合血亏血虚的人。88岁高龄的名老中
医宋祚民说自己体检的时候血管壁光滑如年轻人,他的秘诀就是常吃三七土豆炖牛肉。因为牛肉健脾,土豆富含钾,对老
年人的养生保健都有好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用30克三七块敲碎,炖一斤牛肉和一斤土豆。
3).地龙丹参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熄风通络。主治中风。 [处方组成]地龙2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生地2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阴虚阳亢者加角版20克、丹皮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痰湿阻络者加半夏15克、陈皮20克、茯苓20克。 [疗程疗效]治疗32例,显效4例,有效27例,无效1命名,总有效率为96%。[处方来源]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二人民医院曲海流
4).资寿解语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除痰,镇静宁神,和调阴阳通窍。主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及牙关紧闭症。 [处方组成]防风9克、附片6克、天麻6克、酸枣仁9克、羚羊角4.5克(刨片):上桂心3克(研治冲服)、川羌活9克、甘草
3克、玄参9克、石菖蒲6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再投入竹沥I毫升、姜汁I毫升混和,分2次服,每隔1小时期1次。 [疗程疗效]治疗3例,均服2克之后病愈。 [处方来源]刘作桃 [处方备注]凡中风脾缓舌强牙关紧闭症,大都是由风邪痰结壅塞所致,特别是肺脾二经的影响,刘氏应用本方有40余年经
验,认为本方有一定的疗效。
5).[处方名称]赵氏中风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驱风化痰,温经通络;主治风痰流窜型中风(多见于缺血性中风)。(2)方功能益气温阳,活血
化瘀;主治气虚血瘀型中风(多见于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后遗症)。(3)方功能育阴潜阳,熄风活络;主治肝阳上亢
型中风(多见于出血性中风及部分缺血性中风)。 [处方组成](l)秦艽9克、防风9克、桂枝9克、葛根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丹参9克、白附子9克、茯苓9克,水煎服。 (2)生黄芪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6克、红花6克、丹参9克、地龙9克、桂枝9克,水煎服。 (3)天麻9克、黄芩9克、钩藤9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生地12克、玄参9克、怀牛膝9克、丹参9克、夏枯草9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痰盛者加陈皮、竹茹、天竺黄、竹沥、胆南星;若抽搐较重者加全蝎、僵蚕、钩藤;如出现痰盛阴闭者则加
服苏合香丸;纳呆者加砂寇仁、神曲等;阴虚者则加麦冬、北沙参;热盛者则加龙胆革、生石膏;若神志不清、痰迷清窍
、阳闭者则加菖蒲、郁金、翔羊角粉,或口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若口臭便秘者则加大黄、枳实、芒硝;若出现阴闭时
则服涤痰汤加减及苏合香丸;若出现阳虚气脱者,以参附龙牡汤加减。 [疗程疗效]治疗106例,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行动恢复正常,或有些自觉症状但能继续工作,失语现象基本消失)17例
,占16.0%;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但手足活动仍有不便,生活一般能自理)29例,占27.4%;好转(症状、体征部
分改善,个别症状无改善,需扶持才能步行)46例,占43.4%;无效14例,占7.5%;总有效率为86.8%。 [处方来源]新疆中医医院赵琨。
6).中风醒神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平肝熄风,清心开窍。主治急性脑血管意外。 [处方组成(1)郁金5克、菖蒲5克。用蒸馏法,按1:l水取蒸馏液,每瓶10毫升.(2)钩藤20克、桑寄生2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共为粗末,每袋15克。(3)水牛角1.5克、人工牛黄1.3克,共研极细末,为1次量。 先煎(2)方15分钟,后兑(1)、(3)方灌服(吞咽困难者鼻饲给药),每日早、中、晚各1次。 [辨证加减]凡中风高热者加服甘露退热散(银花20克、生石膏20克、夏枯草20克、桅子5克,共为粗末,每包15克),与(
2)方同煎;中风痰多者加服中风豁痰煎(胆星6克、远志10克、桔红10克,共为粗末),与(2)方同煎。 [疗程疗效]治疗66例,显效(2一3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复,症状、体征明显好转)5例,有效(5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
复,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29例,好转(5一7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复,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23例,无效(7天以上
神态无变化,生理、病理反射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9例,总有效率为86.36%。 [处方来源]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赵建淇等 [处方备注]本方宜于中风中脏腑之闭证者。(1)方重在开窍,(2)方重在熄风,(3)方重在清热,三者合用则增强熄风开窍清热之功效。
7).中风愈后不复发方
防风,独活,秦艽,生黄芪,白芍,党参,茯神,白术,川芎,山茱萸,山药,肉桂,厚朴,升麻,丹参,水牛角,五加
皮,防已,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黄,制附片,远志,橘皮各45克,生姜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
,生石膏90上药共研粗粉,每次60克,纱布包,加天门冬5克,麦门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一次即可。---董洪涛教授方
8).董洪涛教授治中风方方急性期生半夏15克(打),生南星15克(打),生附子15克(打),木香10克,蜂蜜150克,三七10克,桃仁10克(打),生姜30
克(切),红花10克,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黄酒30毫升,石菖蒲30克。水煎服,日一剂。同时每天用麝香0.5克,分两次用药液冲服。一服药煎两次合一起,分三次喂下。
恢复期:续命煮散麻黄45克,川芎45克,独活45克,防已45克,生甘草45克,杏仁45克,肉桂30克,生附子30克,茯苓30克,升麻30克,细
辛30克,红参30克,防风30克,生石膏75克,白术6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天取14克,纱布包,加生姜50克,再加1000毫升水,煮成500毫升,分3次服。日日不断,至少连服十日
恢复期:培元固本散加减方三七10克,琥珀10克,细辛10克,五灵脂10克,水蛭10克,全虫10克,蜈蚣2条,地鳖虫10克,血蝎1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5克,温水冲服,日两次。
朋友父亲因高血压而突然中风,症见眩晕、左侧肢体活动略差,伴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诊脉辨证,处以小续命汤、张
大昌朱雀汤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药数月,诸多不适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畅,就一直不停地
服了下去。一般来说我主张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药轻,缓缓图攻,亦可久服。
5.辨证论治中风
1)风痰阻闭头面经络,症见口眼?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甚或面部肌肉抽动,而表证不显者。牵正散加味;白附子10克 白僵蚕10克 全蝎10克各等分(并生用)用作汤剂,可加天麻、白蒺藜、蜈蚣、地龙、当归、
荆芥、防风、菊花、钩藤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上药研成粉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2)正气不足,风邪初中经络而兼内热,症见手足重滞,舌强语涩,并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关节痠楚,脉浮苔白者。大秦艽汤;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风3克 黄芩3克 石膏6克 吴白芷3克 
白术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白茯苓3克 川独活6克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4.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上药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煮至水开后15分钟,去滓温服。
3)阳气了虚弱,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症见口眼?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并伴恶寒发热,冷痛麻木者。小续命汤;防风3.6克 桂枝2.4克 麻黄2.4克 人参2.4克 酒白芍2.4克 杏仁2.4克 川芎2.4克 防已2.4克 甘草2.4克 附子
1.2克 生姜3片 红枣3克。1.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化痰宁神也;&2.骨节烦痛而去附子,倍白芍。&3.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4.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仁、当归,去黄芩、白芍以避中寒;&5.烦躁、不大便,去附子、肉桂地,倍加白芍、竹沥;&6.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7.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8.口渴,加麦门冬、瓜蒌、天花粉;&9.身疼、发搐,加羌活;&10.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11.汗多,去麻黄;&12.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先用冷水浸20分钟,红枣捏烂,然后煎至水开后10分钟,每次服的药不限量,热服至稍稍出汗即可,不出汗的加服药量或
煎另一付药再服。下一次服药同样热服至稍微出汗才见效。 禁忌:忌食生、冷、变质食物。
4)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或?僻不遂,舌红弦数。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焗服) 钩藤12克(后下) 生石决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
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中风加减: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中风:1. 加减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桑叶;2. 心烦易怒者,加丹皮、白芍;3. 便干便秘者,加生大黄。先煎石决明至水开30分钟,下后八味药,再煎至水开后10分钟,再下钩藤煎至水开5-8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天麻分
成三分,每次服一分,用热开水焗,服下时,天麻汁滓都服下,和煎汁一起服下。禁盐、豉 。
&5)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之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目胀、面红烘热,心烦躁热、肢体重滞、
肌肤麻木、?僻不遂,脉弦细有力。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捣碎) 生龟甲15克(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中风加减: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加减: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上药先煎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20分钟,分三次温服。禁盐、豉
6)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高热不退,心烦躁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手足抽搐、口眼?斜,半身不遂、舌红絳、脉弦数
或弦细数。羚角钩藤汤;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
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中风加减: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上药先煎羚羊角、竹茹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10分钟,再放入双钩藤、滁菊花又再煎到水开后10分钟,分三次
温服。禁盐、豉 。
7)气虚血瘀: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
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 当归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龙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红花3克 1.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2.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4.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6.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7.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8.头昏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肝熄风。中风加减:1. 如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2. 下肢软弱无力甚者,加川断、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筋。3. 如兼言语不利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通络。4. 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5. 兼肢体麻木者,加乌梢蛇、蜈蚣、桑枝以通经活络。6. 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7. 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山萸肉以温肾固涩。8. 如肢冷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9. 气短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10. 痰多苔腻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11. 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效果不显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可加水蛭、虻虫、土鳖虫、乌梢蛇等虫类活血药以增强破
瘀通络的作用。12. 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以淡渗利湿。中风:1.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2.言语不利者,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3.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甘草;4.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 通络;5.肢体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6.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7.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等破血通络之品。③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气虚的程度决定黄芪的用量,一般用量在15--45g,重者可用至75g。上药切细,先用冷水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煎至水开后15分钟,加些酒,分三次温服。
8)阴虚风动: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
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捣碎) 生龟甲15克(
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中风加减: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中风加减: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上药先煎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20分钟,分三次温服。禁盐、豉 。
9)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证: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软,足难任地,伴见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瘖不语,舌质
红絳,苔少,脉弦细数。地黄饮子加减;肉桂1.5克 附子1.5克 肉苁蓉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黄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5克 远志1.5克 菖蒲
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1.若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2.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减去温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3.兼有气虚者,适当加黄芪、人参以益气。中风加减:1. 如舌质红,脉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去附子、官桂,加蒸首乌、黄精、丹皮等以养阴清热。2. 如偏废较重,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乌梢蛇、桑枝等通经活络,3. 如舌质紫暗,脉涩等的瘀血现象者,可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土鳖虫等以活血祛瘀。4. 如下肢痿软无力较重者,可加鹿筋、川断等强筋壮骨之品。5. 如患侧僵硬拘挛,伴见头痛、眩晕、耳鸣、面赤、舌质红脉弦硬有力,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可改用镇肝熄风汤,
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10)若体质壮实,属寒痰凉血阻滞者,用小活络丹加减;炮川乌6克 炮草乌6克 地龙6克 炮天南星6克 乳香2.2克(粉)没药2.2克(粉)上药研成粗末,每服3克,酒糊为丸,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汤下亦可。
一、内 治 1.荆芥穗15克,薄荷叶15克,豆豉50克,白粟米100克。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入米煮粥,每日空腹服之。用治中风言语不清,精神昏愦,口眼歪斜症。 2.黑豆适量,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如饴膏状。用时先含于口中不咽,片刻后再饮下,每日数次不限。治中风不语。 3.大蒜数瓣,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患者牙根上。治中风不语症。 4.葛根粉200克,荆芥穗50克,豆豉500克 。后二味以水煮沸后片刻,去渣取汁,再将葛根粉加水和成面团,擀成面条状,用荆芥、豆豉汁煮熟,空腹食之。治中风言语不清,精神昏愦,手足不遂症。 5.桑叶5克,水煎服,日服2次。治摇头不止,吐舌,自语不清,口流涎水。 6.乌龟3只,冰糖5克,将乌龟头切下,取血入碗中,放入冰糖,隔水炖熟食之。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四肢麻木。 7.芝麻壳(荚果之壳)25克,黄酒适量。用酒煎煮芝麻壳,趁热服用,然后立即盖被卧床,以微汗出为度。治中风后遗半身不遂症。 8.鲜姜汁1杯,白矾6克。用开水冲化白矾后兑姜汁灌服。治中风不省人事。 9.黑松叶500克,捣烂,白酒1000克浸泡2日。温服1~2盅,渐增至30毫升,至头面部出汗为止。适用于中风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 10.水蛭粉3克,三七粉2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或每日早和晚上睡前,空腹单独服用三七粉0.,每日1次,自用本方开始,即停用血管扩张剂,并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如口服金施尔康等,每日1粒。身体虚弱者,可适当给予补气血虚的中药以加强疗效,如配合使用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平时应注意每天按摩肢体,加强肢体功能锻练。 11.将1000克大蒜浸于2000毫升优质白酒中,2周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食蒜1~2头,饮酒每次50毫升。化血栓效佳。 12.金银花、全蝎各10克,白附子、僵蚕、防风各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早晚饭后服用。孕妇忌用 13.组成:黄芪60~120g,当归10~20g,丹参30g,赤芍30g,地龙15g,炮山甲10g,水蛭6g,鸡血藤30g。 功能: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 主治:中风偏瘫的初中晚各期,尤以初中期为佳。症见半身不遂,肢体乏力,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 用法:每日水煎服3次,每次200ml。水蛭、炮山甲亦可研极细末冲服,用量稍减,一般用水蛭和炮山甲末各4g混均冲服,每次4g,1日2次。 方解:本方系当归补血汤与补阳还五汤化裁锤炼而成。方中以大剂量黄芪益气生血,使气旺血足而血易行;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炮地龙、山甲、水蛭为虫类蠕动之品,灵动迅速,可活血逐瘀通络,以搜别络之邪瘀,疏通被阻络道,起到一般草木药所不及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复瘫之用。 14.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 天麻 三七 山楂 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栓塞及腔隙脑梗塞。 14.偏方一: 中风救急汤 [偏方用料]:鲜桑叶250克,黄米酒250克 [制作用法]:黄酒煎煮鲜桑叶,留200克左右,趁热一次服用 [功效]:中风不语,半身不遂。 15.偏方二: 治中风秘验方 [偏方用料]:生木耳不拘量(开水浸发) [制作用法]:水煎服,同时饮黄酒3至4杯,盖被捂出微汗 [功效]:中风眼珠上翻,手足抽搐 16.偏方三: 木耳桃仁偏方治中风 [偏方用料]:黑木耳,桃仁,蜂蜜各120克 [制作用法]:将黑木耳泡发,去杂洗净,与桃仁共捣烂如泥,调入蜂蜜,隔水蒸食。分4日食完。孕妇不可食。 [功效]:活血祛风。用治中风,四肢麻痹。 17.组成:农村土黄狗脊,黄酒2000克。 炮制及服用方法:将狗宰杀洗净,取狗脊切片,用纯黄酒煮熟,然后以粗布包裹深埋于黄土中祛火气7日,每次空腹喂食数片,数日即可下地行走。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瘫痪。         疗效:据书中记载,有瘫痪十余年不能行动者使用数次后痊愈。 18.组成:槐枝、柳枝、桃枝、椿枝、楮枝、茄枝、东白艾各500克。 炮制及治疗方法:将上味共入大锅中加大量清水煎熬30分钟,以此热水给病人泡澡(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泡10分钟至病人大量出汗为止。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年久瘫痪。 疗效:有奇效。  禁忌:受风受凉。 19.组成:大豆50克,黄酒1瓶。 炮制及服用方法:将大豆入铁锅炒黑,乘热倒入酒中,待酒放温时灌饮,每次1两。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风痹,瘫痪,口噤。  中风偏方; 方一) &&&&&& 天麻 20克,钩藤30克,全蝎10克,白蜜适量。天麻、全蝎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后入钩藤煮10分钟,去渣,加白蜜混匀,每服100毫升,日3次。&&&& &&&&&& 本方熄风止痉,通络止痛,适用于中风。 &&&&(方二) &&&&&& 石斛、天麻、川芎、仙灵脾、五加皮、牛膝、萆薜、桂心、当归、牛蒡子、杜仲、制附子各20克,虎胫骨(涂酥炙黄)32克,乌蛇肉(微炒)、茵陈、狗脊、丹参各20克,川椒(去回闭口者微炒出汗)25克,好酒1500毫升。将药共捣碎细,酒浸瓮中密封,7宿饮用。日1小杯,不计时候温饮,常令有酒力相续。 &&&&&& 本方育阴潜阳,熄风。适用于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 &&&&(方三) &&&&&& 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豆豉150克。葛粉作面条,荆芥穗、豆豉共煮沸,去渣留汁,葛勖嫣醴乓┲?兄笫欤?崭故场?/br&&&&& 本方祛风,适用于中风,言语蹇涩,神昏,手足不遂。 &&&&(方四) &&&&&& 人参5-10克,附片30--60克,粳米50--100克。将人参、附片合煎1小时,取药汁与粳米煮成稀粥,缓缓喂服,或加用l小碗鸡汤,与药汁,粳米1并熬粥,继续将人参、附片煎取二汁,煎1小时以内,取浓汁再与粳米1两煮粥喂服。 &&&&&& 本方益气回阳、扶正固脱,适用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胸微欲绝。 &&&&(方五) &&&&&& 秦艽10克,当归9克,甘草6克,羌活16克,防风12克,白芷、熟地、茯苓各9克,石膏15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独活10克,黄芩12克,生熟地黄各12克,白术9克,细辛1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 本方祛风通络,活血化瘀,适用于经络空虚所致的中风。 &&&&(方六) &&&&&& 淮牛膝12克,龙骨20克,生白芍12克,天冬10克,麦芽15克,代赭石500克,牡蛎30克。玄参10克,川楝子9克,茵陈蒿10克,甘草6克,龟板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 本方育阴潜阳,镇肝熄风,适用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的中风。 &&&&(方七) &&&&&& 白附子15克,僵蚕、全蝎各1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 本方祛风、除痰、通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以口眼歪斜为主者。 &&&&(方八) &&&&&& 当归尾12克,川芎、黄芪各10克,桃仁、赤芍、红花各10克,地龙15克。水煎服,1日1剂,2次服。 &&&&&&本方益气养血祛瘀通络,适用于半身不遂。&&&& &&&&(方九) &&&&&& 附子10克,石菖蒲12克,远志、天麻各10克,全蝎15克,羌活、南星各10克,一木香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 本方祛风豁痰,宜通窍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而以语言不利为主者。 &&&&(方十) &&&&&& 稀莶草若干。将其晒干研末,炼蜜为丸,日服2次,每次12克。 &&&&&& 本方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方十一) &&&&&& 熟地12克,巴戟天、五味子各10克,肉桂6克,附子、菖蒲各9克,远志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 本方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以语言不利为主者。 &&&&(十二) &&&&&& 熟地、枸杞、山萸肉各12克,橘红10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石菖蒲10克,郁金12克,丹参、赤芍各15克,鲜荷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 本方为山西著名中医畅达验方,功能益肾填精,化痰清脑,临床上主要治疗病症如下。 &&&&&& 脑动脉硬化,中风先兆、中风后遗症。症见头闷不清、昏眩不定、语言蹇涩、痰多涎盛、胸闷纳呆、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足如蹈絮、夜尿频数、舌苔厚腻、脉弦滑。 &&&&&& 本方在临床运用中当分痰饮之寒热,辨肾虎之阴阳各异随证加减。若畏寒肢冷,阳痿尿频,脉沉弱,偏肾阳虚者,可加仙灵脾、菟丝子;若五心烦热,面色红赤,脉沉细数,偏肾阴虚者,可加丹皮、女贞于、旱莲草;若烦热少寐,便秘呕恶,舌红苔黄厚,痰热盛者,可加胆星、瓜蒌、栀子;若痰清涎稀,舌胖苔白水滑,痰饮偏寒者,可加苍术、白术、干姜、白芥子;若肢体麻木;活动受限,舌质瘀暗,痰瘀阻络者,可加桃仁、红花、丝瓜络;若眩晕耳鸣,肢麻不仁较甚,血压升高明显,兼风阳上扰者,可加天麻、钩藤、地龙、代赭石。&&&& &&&&&& 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腔隙性脑梗塞、美尼尔氏综合征及神经衰弱患者,临床多见痰盛于上,肾虚于下,上盛下衰证。笔者以本方随证化裁施治,对改善头闷不清、昏眩不定、语言蹇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步履蹒跚诸症,效果明显。 &&&&(方十三) &&&&&& 南蛇肉段1000克,蘑菇、香菇各25克,猪瘦肉、火腿、鸭肉各100克,笋片250克,料酒、精盐、味精、白糖、姜片、胡椒粉、陈皮、鸡油、猪油、芫荽、高汤适量。蛇段洗净后放人瓦锅内,加入姜、陈皮、笋片、清水,煲1个小时左右取出,除净蛇骨,将蛇肉切成4厘米长的条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汁、猪油、高汤,加盖密封,上笼蒸2个小时取出待用。将瘦猪肉、鸭肉下沸水锅氽一下捞出,和火腿分别切成条,放人大炖盅内待用。将蛇肉取出放人大炖盅内,加入高汤、蘑菇、香菇、原汤、猪油、鸡油、味精、白糖、盐、胡椒粉、料酒、加盖密封,上笼蒸1小时取出,撤上芫荽末即成。 &&&&&& 此汤菜用祛风、通络、止痛、清热除烦、定惊的南蛇肉,配健脾益气、治风、破血、化痰的蘑菇、香菇、笋片与补中益气、养血的猪肉、鸭肉等品组合而成。此汤重在补正祛邪。具有补气养血,祛风湿、强筋骨、活血通络、化痰止痛的功效。此外,双菇还具有抗癌的作用。此汤莱常可作为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或各种痛症的保健食品。 &&&&(方十四) &&&&&& 母鸡300克,熟鸡油15克,鸡蛋白5克,味精O.5克,猪油O.4克,干团粉5克,料酒7克,上等糯米10克,精盐0.15克。把糯米洗净浸着备用(约浸2小时),将鸡剔骨,剁成4大块,在鸡肉的另一边用刀划成宽约3毫米的十字型刀花,再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状,先放精盐、味精、精酒等浸泡半小时,使之人味;蛋清与团粉调和成蛋糊状;把预先浸泡好的糯米平铺在盘上,把腌好的鸡块蘸上蛋糊,放在成糯米盘里滚上米粒,滚动时应注意均匀,滚好后把鸡块逐一放在涂有一层猪油的盘上,上屉旺火蒸约3--4小时,取出,然后把滤出的鸡汁和鸡油再淋在鸡块上即成。 &&&&&& 本方含蛋白质77.1克,脂肪24克,糖81克,热量848仟卡,钙55毫克,磷726毫无,铁11.3毫克,硫胺素0.28毫克,核黄素0.31毫克,尼克酸26毫克,维生素C微量。 &&&&&& 此雪花鸡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营养不良以及肺病、贫血等疾病患者食用。 &&&&(方十五) &&&&&& 大对虾300克,高级龙井茶叶10克,料酒、精盐、味精、鸡清汤适量。将对虾去头,剥去外皮,取出脊背屎肠洗净,用刀片切成小薄片。将龙井茶叶放在茶杯中,用煮开的鸡清汤沏好,备用。坐锅,倒人鸡清汤,烧开,放人虾片烫透,捞在汤篮子内。再将沏好的鸡汤茶倒人锅内,加精盐、味精、料酒烧开,撇净浮沫,倒人汤盘子内,另选少许嫩茶心放在汤内即成。 &&&&&& 对虾,为珍贵诲鲜,其性味甘,咸温。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镇静的作用。龙井茶为我国名特茶晶,上等的饮料。历代“本草”医著中均说到它具有止渴、除烦、去腻、消炎、解毒、轻身等多种功效。此汤两物相合使用,重在补肾壮阳,化痰开胃、精神益思等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性机能减退、阳痿、神疲乏力,腰膝酸痛、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中风中药方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偏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