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危害

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有哪些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有哪些
  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是合理选择建筑基础及根据地基地质资料与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的规模和功能特征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将地基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下表选用。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 建筑措施1.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3.合理布置纵横墙4.设置沉降缝5.合理安排建筑物间的距离6.控制与调整建筑物的各部分标高二、结构措施1.减轻建筑物的自重2.在墙体内设置圈梁3.减小和调整基础底面附加应力4.采用非敏感结构三、 施工措施1.保持地基土的原状结构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沉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6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ppt 6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6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般来说,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可以预留沉降标高加以解决。但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应当引起注意,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产生开裂破坏,严重倾斜,影响建筑使用,危及安全。
地基的过量变形将使建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功能。特别是高压缩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以及软硬不均等不良地基上的建筑物,如果考虑欠周,就更易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损坏。如何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损害,是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
① 建筑物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造成地基土的附加应力不均匀;如上部荷载突变,高低交界处产生不均匀沉降; ② 地基土的压缩性质相差悬殊,土层水平方向软硬突变处产生不均匀沉降; ③ 地基土压缩层相差悬殊,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
;;
不均匀墙体开裂的一般规律:斜裂缝下的基础沉降较大。
减少不均匀沉降的途径有两个方面:
设法增强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
设法减少不均匀沉降或总沉降量。;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具体措施有:;采用桩基或其他深基础;;
采用人工地基;大面积强夯;
从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综合在建筑、结构、施工采取措施。;
在很多情况下,采取了建筑、结构、施工等措施后,可降低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有时还可免于处理。
一、建筑设计措施
1、建筑物体形应力求简单
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轮廓形状应简单化;
尽量采用长高比较小的“一”字型建筑;避免采用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
建筑物的高低变化不宜过大。当地基软弱时,建筑物紧接高差以不超过一层为宜。;体型简单:;荷载集中区域;建筑物的高低变化不宜过大。当地基软弱时,建筑物紧接高差以不超过一层为宜。;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
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础底面起算起的高度之比。
长高比越大,结构的整体刚度就越弱,抵抗弯曲变形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就越差。
一般二层、三层以上的砌体承重房屋的长高比不宜大于2.5;;;;;合理布置纵、横墙,是增强砌体承重结构房屋整体刚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当地基不良时,应尽量使内、外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内横墙间距不宜过大,且与纵墙之间的连接应牢靠,必要时还应增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 ;3、设置沉降缝
;⑵.设置的部位;
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载突变处;
长高比较大的建筑物适当部位;
埋深相差较大;
建筑结构(包括基础)类型不同处;;将沉降缝设置成双墙基础,垫层可不断开。;将沉降缝设置成悬挑基础;将沉降缝设置成跨越基础;沉降缝两侧的结构可能发生严重相向倾斜时,应拉开一段距离,对于框架结构改成简支或悬臂;
有防渗要求的地下室不宜设置沉降缝;
采用后浇带形式可减少高层与裙房间的不均匀沉降。;;4、相邻建筑物间应有一定的净距
当两基础相邻过近时,由于地基附加应力扩散和叠加影响,会使两基础的沉降比各自单独存在时增大很多。
轻者受重者影响较大;
既有建筑受新建建筑或高层影响;
相邻建筑物基础之间所需的净距见表2-11.;;浙江永嘉县两栋居民楼由于相距甚近,造成
相互倾斜各达38~39cm,后侧楼顶已相接触;;;5、调整建筑物的某些标高
适当提高室内地坪或地下设施的标高;
适当提高相互联系的建筑物各部分中沉降较大者;
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
有管道穿过时,应留有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管道接头。
;二、结构措施
1、减轻建筑物自重
减少墙体的重量;
选用轻型结构;
减少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重量。;⑴
减少墙体重量;;人造轻集料粘土陶粒;工业废料轻集料粉煤灰陶粒;天然轻集料长白山浮石;
如何减轻承重结构的自身重量是改革混凝土发展方向;美芝加哥玛利那双塔60层;⑵
选用轻型结构;;;18m钢木屋架;索—膜结构是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张拉式膜建筑;⑶
减少基础和回填土重量;2、设置圈梁
圈梁的作用:提高砌体结构抵抗弯曲的能力,即增强建筑物的抗弯刚度。是防止砖墙出现裂缝和阻止裂缝开展的有效措施。圈梁主要承受拉应力。
圏梁 特点:它形似梁而不是梁。梁是一个或多个支点上的受弯构件,而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体上的、闭合的带状构造措施。对照木桶成型原理,圈梁就是腰箍。;;3、设置基础梁(地梁)
一般针对采用单独柱基础的框架结构,在基础间设置基础梁,以加大结构刚度、减小不均匀沉降。;地圈梁与地梁的区别:;以挖除的土重去补偿(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建筑物重量,达到减少沉降的目的。;
调整基底尺寸或埋深来减小不均匀沉降???
;5、增强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非敏感性的结构
上部结构形式,刚则刚,柔则柔;
如选用刚性结构体系时,就要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摘要:建筑物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特别是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沉降比较显著,且不均匀。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很长,若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工程事故。单纯从地基基础的角度出发,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途径通常有:①采用刚度更大、整体性能更好的基础,如筏基或箱基;②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③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作用抵抗地基的变形,根据地基上的性质、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征,对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做全面的考虑和分析,是基础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论文网 /2/view-532970.htm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危害;有效措施      1、建筑措施      1.1 建筑体型的合理组合:建筑物的体型是指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立面布置。由于使用或外观上要求,一些建筑往往采用多单元的组合形式,平面曲折多变,立面上高低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地基土应力分布不均,加上软弱地基本身土层的不均匀和高压缩性,产生不均匀沉降。各种建筑物的空间刚度是不同的,其调整不均匀变形的能力也不同,只有体型简单的墙板结构和框架结构才具有较好的调整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对于平面曲折、立面上高低相差较大的建筑,由于相邻翼刚度相差较大,他们之间不能起共同作用,对地基所产生的较大的不均匀变形难以适应和进行调整,往往造成刚度较差的部分产生裂缝或损坏。   1.2 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的某些特定部位设置沉降缝,是预防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沉降缝的作用在于缩短建筑物的变形长度,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个长高比较小、整体刚度好、自成沉降体系的单元,这些单元具有较好适应和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   根据经验,可在建筑物下列部位设置沉降缝:   (1)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折部位;   (2)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的构造合理与否是影响沉降缝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设计时应慎用。伸缩缝不能作为沉降缝使用,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缝内不可填塞任何资料,防止缝两侧单元有可能内倾而造成顶压、挤压损坏。   1.3 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净距:由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使距离较近的相邻建筑物问的沉降相互影响。为避免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倾斜或开裂,应控制相邻建筑物基础间的距离。   根据地基的压缩性、产生影响建筑物的规模、重量以及被影响建筑的刚度。对相邻高耸结构或对倾斜要求严格的构筑物外墙问距,应根据倾斜允许值确定。   1.4 调整建筑物的标高:建筑物的沉降过大时,将会引起管道破损、雨水倒漏、设备运行受阻等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   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适当提高;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的标高予以提高。   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预留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的管道街头等。      2、结构措施      2.1 减轻建筑物自重:通常建筑物自重在总荷载中所占比例很大,民用建筑约占60%~70%,工业建筑约占40%~50%,为减轻建筑物自重,达到减小不均匀沉降的目的,在软弱地基上可采用下列一些措施。   (1)减少墙体重量:大力发展和应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严格控制使用自重大又耗农田的粘土砖,已是形势所迫。   (2)选用轻型结构:如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轻型空间结构等,屋面板可采用具有防水、隔热保温作用的轻质复合板。   (3)减少基础和回填土的重量:如采用补偿性基础、可浅埋的配筋扩展基础以及架空地板减少室内回填土厚度等有效措施。   2.2 增强结构整体刚度   2.2.1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当建筑物的长度与高度之比越大,整体刚度越差,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越弱,容易导致建筑物的开裂。相反,长高比较小的建筑物,刚度大,匀变形的能力强。根据工程经验,对于砌体承重的房屋,当预估沉降量大于120mm时。对于三层和三层以上的房屋,其长高比宜小于等于2.5,当长高比控制在2.5~3.0范围内时,宜做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并应控制其内横墙问距或增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当预估沉降量小于或等于120mm时,长高比可不受限制。   2.2.2 合理布置纵横墙:合理布置纵横墙,使内外墙贯通,减少墙体转折和中断的情况,是增强建筑物刚度的重要措施。另外,门窗洞口或管道洞口如开设过大,就会削弱墙体刚度,可在洞口周围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予以加强。   2.2.3 设置圈梁:当墙体挠曲时,布置在墙体中的圈梁犹如钢筋混凝土梁内的受拉钢筋,它主要承受拉应力,可有效的防止墙体的开裂。   圈梁界面、配筋以及平面布置等,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对于多层房屋的基础和顶层宜各设一道,其他可隔层设置;当地基软弱,或建筑体形较复杂、荷载差异较大时,可层层设置。对于单层工业厂房、仓库可结合基础梁、联系梁、过梁等酌情设置。   2.3 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1)设置地下室: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方法,以挖除的土重抵消部分建筑物重量,达到减小沉降的目的。   (2)调整基底尺寸: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出基础地面尺寸后,应用沉降理论和必要的计算,并结合设计经验,调整基底尺寸,以控制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相接近。      3、施工措施      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注意某些施工方法,可减小或调整部分不均匀沉降。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建筑物各部分高度或荷载差异大时,应按先高后低,先重后轻的顺序进行施工;并注意高低部分相连接的合适时间,一般可根据沉降观测资料确定。   (2)注意施工方法:对于高灵敏度的软粘土,基槽开挖施工中,需注意保护持力层不被扰动,通常可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20cm厚的原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予以挖除,可避免基底超挖现象,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如发现坑底软土被扰动,可仔细挖除扰动部分,用砂、碎石压实处理。   (3)控制加荷速率:对活荷载较大的构筑物,为确保加载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减少塑性变形引起的附加沉降,按照一定指标控制加荷速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地基的过量变形将使建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功能。特别是高压缩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以及软硬不均等不良地基上的建筑物,如果考虑欠周,就更易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损坏。如何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损害,是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1)采用桩基础或其它深基础;
  (2)进行地基处理;
  (3)根据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概念,采取建筑、结构与施工措施。 责任编辑:soso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