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药还是辛温药

中药药性歌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药药性歌1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中医认为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当归四逆汤、当归补血汤(口服液)当归丸(片)当归芍药散等。
当归基本信息
秦归,归头。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主产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岷县(秦州)。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一般需培育3年才可采收。秋未挖取根部。放在通风处阴干或用微火缓缓熏干令透即得。《本草纲目》认为“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终当归,止宜入发散药尔。”本品质量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黄白色、气味清香浓厚者为佳。切片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
甘、辛,温。主归心、肝i经。
当归功效与作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散寒,润肠,止咳。
传统应用一、血虚诸证
当归为甘温之品,为良好的补血药,适用于血虚所致的各种疗候,对于血虚诸证,历来均将它作为主药使用。对于血虚兼疲兼寒的症候,尤宜使用在临床上多用于以下病证的治疗。
1.心血虚: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白无华,舌质淡,脉细弱者。《本i草求真》曰:“当归专入心。辛甘温润,诸书载为入心生血上品。”故用当归补心血,心得血养则诸证自除,如《景岳全书》当归养心汤,《万病回春》养血安神汤用本品配以、、、等治疗心血虚而见心悸心慌、失眠多梦。
2.肝血虚:症见眩晕耳鸣,爪甲干枯,目干畏光,视物昏花视力减退,急躁易怒等证。常用本品配以熟地、白芍等药同用,如《医宗金鉴》补肝汤,《杂病源流犀烛》芎归明目汤。《全国中成药产品集》补肝丸用本品配以川芎、白芍、、治疗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症见肝血亏损者。肝开窍于目,视力的正常有赖于肝血的濡养。若肝血亏虚,则不能上荣于目,而见视物昏花,视力减退等,当归能滋养肝血,故也常用于目疾属血虚者。如《审视瑶函》芎归补血汤用本品与熟地、川芍、白芍合用以补血滋阴治疗血虚气弱所致目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等证。《益寿效方》归祀汤(丸)用本品与子的功效与作用、鸡血藤、白术、川芍合用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头晕眼花等证。《类苑方》羊肝丸,用当归配以羊肝、、蝉衣、木贼草治疗肝血亏虚所致的夜盲症、视物不清者。
3.心脾两虚:本品长于补血弄心,与、、白术、灸补脾益气之品同用,可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临床上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如《济生方》归脾汤。用当归配、白术、、仁的功效与作用等以补心益脾,养血安神。
4.血虚发热:症见肌热血赤,烦渴欲饮,脉供大血服,重按无力等。如《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以资生化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通脉,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又如《东垣十书》四物二连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药与清热药同用,治疗血虚生热,五心烦热者。《中医补益大成》补益膏用本品与、熟地、等药合用治疗气血万虚之低热不退者。
5.血虚血滞经脉失养:当归既能活血,又能补血,且能散寒,故在临床上最适合用于血虚血滞所致经脉失养,症见手足麻木、拘挛震颤、颈项强直不舒、筋骨痰弱而兼有寒象者。单用本品即有一定的效果,若与其它补血活血、疏筋活络之品同用则效果更佳。如《本草纲目》当归酒用当归泡酒服治疗筋骨痰弱者。《证治准绳》当归地黄汤治血虚经脉失养或兼感风寒之口眼歪斜、手足麻木、拘挛震颤、颈项强直不舒者。《验方新编》当归汤,用当归60g,加米酒70Dg,泡服,以补血,和血,止痛,治疗血虚经脉失养所致的手足麻木不仁、痉挛屈伸不利,筋骨关节疼痛,活动不灵者。
6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气短倦怠者,历代有诸多方剂均选用当归以养血补血,配以黄芪、党参等补气之品,共奏补气益血之功。如《薛氏医案.丛书类正体类要》八珍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中医补益大成》当归补血膏等。《救生集》、《诚书》中的芎黄散,均以当归与川芎、等同用,治疗小儿齿迟。(中华祖传秘方大全》归芪二地汤,本品与黄芪、生地、熟地同用以治缺铁性贫血。
7.气血虚少、乳汁化源不足之缺乳:如《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用人参、当归、黄芪、补气养血,以资化源。《女科证治》加味黄芪、《胎产心法》催乳丸。《全国中成药产品集》生乳灵,均用本品与补益气血之品合用,治疗妇女气血不足,产后乳汁生化无源而稀少者。
8.精血亏损之尿浊:《医学人门》归茸丸,本品与同用以治精血枯竭之尿浊。
9.血虚外感:对于素体血虚或病后阴血亏虚或产后血虚而外感风邪,临床上出现头痛身热,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等证者,本品常与熟地黄、、苏叶、等养血补血、疏散外邪之品同用,共奏养血解表之功。
二、妇产科疾病
本品既能补血养血、活血止痛,又对子宫有明显的选择性,有良好地调整子官功能状态的作用。故凡妇女经、带、胎、产之妇科病患,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选用当归,历代医家将本品作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临床上各种调经方剂均不离当归。但囚其性温,故本品最适宜用于偏于寒证者,对于偏热者,可与清热药配伍使用。
1.月经量少、月经后期:本病之发生有虚有实。虚者多为营血不足,血海空虚,不能按时满溢;实者多为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经脉不通,冲任受阻。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还能温经。故不论血虚、血寒、血痛所致之月经量少、经来后期者均可配伍相应药物使用。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人参养营汤,《产宝百问》人参滋血汤均用本品与熟地、白芍等药同用治疗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者。《全国中成药产品集》四物益毋片用本品与、熟地黄、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月经延后者,妇宝片用本品配以川芎、、、以养血调经治疗经行愈期,经血不调者。妇康灵冲剂用本品与黄芪、配伍以补气补血调经,用治妇女气血不足而见月经量少,经行腹痛者。《景岳全书》当归地黄饮用本品与熟地、山茱萸、等药同用治疗肝肾精血亏损而见月经量少伴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者。《傅青主女科》调肝汤以当归为其主药,配以、白芍等补血养血之品,以治肝肾亏损经来色淡量少。对于寒凝血癖所致之证,本品常与温经行气,活血化痕药物配伍使用。
如《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用本品与、、熟地、白芍、川芎同用以治血瘀而见月经量少者。《妇人良方大全》温经汤用本品与桂心、牛膝、丹皮等同用治寒凝血滞而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之实证;《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本品与桂枝、吴茱萸、麦冬等药同用,《景岳全书》大营煎用本品与、、过期等药同用治疗虚寒凝滞而见月经延期未至者。《女科准绳》过期饮治疗血虚阳气不足兼夹瘀血所致之月经后期而量少者。
2.月经先期、月经量多:本证之发生,有实有虚,实者多为血热迫血妄行,虚者多为气虚不摄,冲任不固所致、本品多用于此证属虚者,常与补气摄血、清热止血之品同用以益气固本、养血止血。如《准绳·女科》先期汤,本品与生地、白芍、黄柏、知母、阿胶等药同用以凉血固经,治疗阴血亏虚、热邪内扰之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中草药验方选编》归芎汤(白芍、川芍、丹皮等)滋阴清热、养血调经,用治月经先期;疏肝丹栀逍遥散用本品配以、白芍、、白术等药以疏肝健脾、清热调经,治月经过多,或月经先期。《河南秘验方单方集锦》归芎汤,本品与川芎、生地、白芍、等同用以治月经提前、五心烦热者。
3.崩漏下血:本病之病因,不论是血热,还是气虚,均因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同时对子官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凡治崩漏下血者,不论虚实寒热均可选用当归,辅以不同药物配伍使用,以治疗不同证型的崩漏下血。如《金匮要略》胶艾汤,本品与阿胶、艾叶同用,治疗血崩偏于虚寒者;《傅青主女科》固本止崩汤,本品与熟地、人参、黄芪、白术同用,以治气血两虚之崩端;《儒门事亲》当归散,本品与龙骨、香附子、棕毛灰同用;《全国中成药产品日录》当归红枣冲剂本品与大枣同用以补血活血调经,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
4.月经先后不定期:本病之病因,多为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所致。当归长于调经,故对月经或先或后,月经愈期者均可使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汤)用本品与柴胡、白芍、白术等药同用治疗血虚肝郁、脾虚失运之月经不调以及月经先后不定期。《全国中成药产品集》安坤冲剂、《春脚集》中的种玉酒用全当归80g,配以肉80g,白酒2kg,治疗血虚气弱之月经不调,提前推后等。
5.经闭不通:本病病因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为精血两匮、气血虚弱、血海空虚、无余可下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不论虚实,皆可选用。如《类证治裁》元归散用本品与延胡索同用,治疗血滞经闭《妇人良方灭全》、《医方类聚》的当归散本品与穿山甲、蒲黄、辰砂、同用,以治血脉不通之闭经、痛经者。《香祖笔记》用“当归一两、荆芥一两、酒一盅、水一盅煎服立止。“《普济方》用当归尾、没药各3g,为末,浸酒,治疗室女经闭。《圣济总录》当归丸用本品配以干漆、芎治闭经。若伴有热象者可与寒凉之品同用,如《医宗金鉴》芩连四物汤,本品与黄芩、黄连、熟地.、白芍、川芎同用,治疗闭经而见低热口干,口舌生疮等。对于虚证,本品常与补益精血之品同用,如《景岳全书》归肾丸,本品与熟地、枸杞、山茱萸等药同用,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虑而见闭经者。《正体类要》八珍汤本品与党参、白术、熟地、白芍等药同用,治疗气血虚弱而见闭经者。归芪汤用本品配炙黄芪、莵丝子、、、等以益气养血、补肾通络,治气血虚衰之闭经31例。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3个月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结果:显效19例(61.3%),有效7例(22.6% )、无效5例((16.1%),总有效率为83.9%〔中医杂志)。
1.全血黏度增高症
临床有用单味当归治疗全血豁度增高。将全当归研末装胶囊(0.5g/粒),6粒/次,每日1服,6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120例。以全血黏度下降,呈正常者为显效。结果:显效肠例,有效6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
全血黏度增高是导致心脑血管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是“血行不畅”。当归是“血家气药”以辛升运行为用,以温和焕煦为功,以活血畅血为效。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其有抑制动脉硬化,降血脂,降血赫度及抗血小板凝集之功用,且其活血不伤正,补养不留瘀,久用之恒效也。
2.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临床有以当归为主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以之合用白芍、细辛、甘草、大枣、桂枝、等。共治40例,痊愈15例,好转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8%。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以肢端的感觉和运动及营养障碍为特征,表现为肢端疼痛麻木,手足逆冷。在中医属痹症(血痹、寒痹)范畴,主要病机是阴损及阳,阳虚寒凝,癖阻脉络。取当归辛甘温,能温化气血,气帅血行,以达四肢。再合它药以起温经散寒,活血通痹之功。
临床有用当归为主合白芍、白术、川芎、、茯苓、、熟地、枸杞、白及、、等味加减,14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黄褐斑20例,治愈18例,有效2例。
黄褐斑为中年妇女常见面部疾病,古称之为“焦黑斑”。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其病机多为“气血失调”。当归能补血活血,气味辛温,能温升上行以润颜面,合它药共达活血养颜祛斑之功。
4.老年性皮肤瘙痒证
临床上有以当归为主药合用生地、制首乌、黄芪、白芍、白蒺藜、荆芥、防风、川芍、白鲜皮、蛇床子等味加减,共治老年性皮肤疹痒证100例。结果:痊愈69例,显效20效,有效11例,治愈率69%。
老年性皮肤瘙痒证与中医“风瘙痒”,“痒风”等病相类似,盖年衰则气血衰,此取当归补血之要药也,且补中能行,“血行则风自灭”,合它药共奏补肝肾,养血活血,润肌肤,达止痒之功。
当归食用方法及注意
内服:煎汤,6~10g或熬膏、浸酒;或入丸、散。酒炒则加强活血作用。《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
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 问题详情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芎 E.郁金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A.丹参B.艾叶C.半夏D.川芎E.郁金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第 25 题种子横切面可见油细胞层的药材是(  )A.决明子B.苦杏仁C.女贞子D.槟榔E.砂仁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试析川芎治疗外感头痛的探索-药学论文
本站编辑:admin
  【论文 川芎;外感染痛  【论文摘要 川芎善疗头痛,根占有四。在中医历代医著中,大多论风邪是形成头痛的要害一也,大多记川芎能行气活血散风止痛善疗头痛二也,治疗头痛的各类代表方剂中大多含有川芎三也,现代临床探究表明川芎最能通过血脑屏障四也。          川芎是中医治疗头痛的常用要药。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回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1]。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为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府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清阳不升,浊阴蒙上之头晕多以川芎治之,因川芎辛温,味薄气雄,性最疏通,能升能散,上升巅顶,旁达四肢,下行血海,走而不守。结合临床辨证,恰当配伍,疗效明显,心得如下。   1 风湿头痛川芎为常用之品   风湿头痛用川芎的主要目的是散风以助胜湿,通络以利止痛。《兰室秘躲头痛门》说摘要:“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者也”。风湿外感治用辛温升散,一能辛散风邪,一能温散湿邪,二者相和则惟辛温之风药为首选。常用之品如羌活、防风、苍术、独活之属,诸药能散风胜湿,配伍川芎、蔓荆子等则散风通络止痛,常用方如羌活胜湿汤。   2 外感头痛,用川芎散风止痛   和辛温药为伍,以增强祛风止痛之力,常用药有羌活、防风、白芷、荆芥穗、藁本等,代表方如芎芷石膏汤。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居人体最高位,风邪侵袭经络,必上犯巅顶,所以外感头痛以风邪所致者为常见。而川芎能上行巅顶,走而不守,祛除风邪,伸展清阳,为治外感头痛之要药。药用摘要:川芎9 g,白芷5 g,防风5 g,苏叶5 g,荆芥6 g,甘草5 g。但风为百病之长,每多兼夹它邪而致病,治当川芎为主,随证配伍。   3 痰浊头痛,用川芎通阳利窍   痰浊头痛,多因体型肥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思虑过度,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常伴有胸脘痞闷、口苦、泛恶、苔白腻、脉濡滑等症。治拟健脾化痰、通阳利窍。药用摘要:川芎9 g,茯苓10 g,制半夏10 g,白术10 g,陈皮5 g,甘草5 g。兼有肝阳上亢者,上方加天麻10 g、钩藤15心悸失眠者,上方加丹参10 g、炙远志10 g、炒枣仁10 g。   4 血虚头痛,用川芎补血养荣   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血虚头痛,当以补血养荣为主,一般忌用辛散动血之品,但川芎何以能治血虚头痛?诚如王好古所说摘要:“川芎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补虚风。”川芎进肝补肝,肝为躲血之脏,肝荣则血荣,血荣则能滋养脑髓,柔润脉络,故能治血虚头痛,因而川芎既能活血散瘀,又能补血养荣,具有双向调节功效。血虚头痛常见痛势隐隐,朝轻暮重,遇劳则发,妇女每逢经期、经后经常头痛剧发,可伴有神疲乏力、心悸、肢麻、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血虚头痛用川芎加进补养药中,既能养血和营,又辛香走散,使补而能通,不至有呆滞之弊,并能鼓舞营血直上巅顶,以养脑络,有相得益彰之妙。但川芎系辛温之品,使用时应注重,用量宜小,量大则有耗营动散之弊[2]。   5 阴虚头痛,用川芎引药上顶   脑为髓海,其主在肾。肝肾亏损,则精血不能上荣,脑髓失养,或肾水下亏,肝阳上亢,扰于清窍,脑络郁遏为痛。此证头痛每于用脑过度或精神紧张辄发,头痛而眩,常伴有心烦、失眠、腰酸耳叫、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拟滋补肝肾。将川芎用于大堆滋水养阴药中,借川芎上行之力,引养阴药于巅顶脑络,滋润脑髓,平熄虚火,以除虚风,头痛可愈。   6 瘀血头痛,用川芎行气活血   瘀血头痛,多因头痛久发,邪留不往,久痛进络,气血呆滞;或因跌仆损伤,气血闭阻,脑逆头痛。此证头痛往往经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进夜尤甚,屡发不已,常伴有面色晦暗、苔薄白、舌质紫有瘀点、脉细涩等症。治拟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中重用川芎,是因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巅顶,破瘀行气,疏通脑络之力尤甚。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yaoxue/558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药学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草药川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