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操作插管

|/|/|/|/|/|
//|//|//|//|//|
【转贴】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施 冲 张兴安 赵高峰 吴群林 徐 波 戴永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010)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4mg/L和2~5μg/L,间断追加维库溴胺。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 & 0.05),心率减慢(P &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 &0.05), 麻醉恢复时病人苏醒较快,舒适,无呼吸再抑制现象。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关键词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神经外科;靶控输注 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with remi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neurosurgery SHI Chong,ZHANG Xingan, ZHAO Gao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Guang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PLA,Guangzhou 510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esthetic effect of propofol with remifentanil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for neurosurgery in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neurosurgery were randomly anesthetized with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2~4mg/L) and remifentanil (2~5μg/L).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recovery of anesthesia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HR 作者简介:施冲(195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毕业,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静脉麻醉药及肌松药的药效学研究 decreased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0.05), and remained stable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skin incision. in all patients. They feel comportable in the recovery of anesthesia. Conclusions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with remifentanil for total intravenous infusion had advandages of rapid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stability of hemodynamics, and no complications of anesthsia. It is very suitable for patients in neurosurgery. 【Key words】Propofol Remifentanil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neurosurgery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理想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求麻醉诱导迅速,维持镇静、镇痛充分,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停药后清醒迅速而无躁动,无呼吸抑制和残余药物作用。瑞芬太尼为μ受体激动药,它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1]。丙泊酚可通过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而降低颅内压和脑组织代谢率。已证实瑞芬太尼(Renmifentanil)时-量相关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长短影响[2]。我们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采用静脉麻醉控制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研制,专利号:)对6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对麻醉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66例,其中大脑半球手术34例, 垂体腺瘤12例, 颅底病变10例,颅内血管疾病5例, 其它手术5例。男/女=35/31, 年龄48.0±20.6岁,体重58.0±12.6kg。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冠心病或精神疾病史。 1.2 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排除使用阿片类药物者)。输入患者年龄、体重、目标血药浓度(靶浓度),由静脉麻醉控制仪按药代动力学参数给药。丙泊酚、瑞芬太尼分别选用张兴安和Minto参数[2,3],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分别为3~6mg/L、2.5~4.5ng/min,意识消失后静注琥珀酰胆碱1.5mg/Kg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静注维库溴胺6mg,术中根据临床情况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浓度,间隔45~60min追加维库溴胺2~4mg,手术结束前约1小时停用肌松药。术中HR & 50次/分时降低瑞芬太尼靶浓度或静注阿托品, SBP & 80mmHg时降低丙泊酚靶浓度或静注麻黄素。1.3 观察指标 入手术室后多功能监测仪(美国Space Labs)监测血压、心率、呼气终未二氧化碳分压(ETCO2) 和SpO2。所有病人行颈内静脉、足背动脉穿刺测压。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切皮后(T3)、切皮5min后(T4)、停药时(T5)和睁眼时(T6)HR、MAP变化、给药时间、剂量(微机屏幕自动显示)及术后苏醒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表1) 2.1 血流动力学变化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P)、舒张压(DP)均明显降低(P & 0.05),心率减慢(P & 0.05),气管插管、切皮后SP、DP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 & 0.05)(表1)。 2.2 麻醉恢复情况 停药至睁眼时间为9.6min(2 min ~15 min)。除一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停药后约6min呼吸恢复且完善,随后呼之可睁眼、点头,能耐受气管导管,无呛咳、躁动,拔除气管导管后可回答自己姓名,询问病人均无术中知晓,术后巡视未见呼吸再抑制现象。 2.3 有一例22岁女性患者术前诊断为“颅咽管肿瘤术后”, 行“颅咽管肿瘤切除术”, 手术经过顺利,内窥镜检查肿瘤切除干净, 停药后5min患者未醒,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观察10min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术后出现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继发性糖尿病、意识障碍等, 经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三天后疼痛刺激能清醒, 十天后意识完全恢复, 推测可能为手术对脑皮质牵拉刺激所致。 3 讨 论 静脉麻醉对呼吸道无刺激性,诱导迅速,苏醒较快,病人舒适,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有短效、强效静脉麻醉药物问世,及靶控输注技术的推广应用,静脉麻醉深度调控水平明显提高。应用国人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能提高靶控输注准确性。 丙泊酚通过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而降低颅内压,降低脑组织代谢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 我们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静脉麻醉控制仪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分别应用自行报道和Minto参数[3,4])全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 & 0.05),可能为静脉输注丙泊酚负荷量速率过快(1200ml/h)、心血管系统受抑制所致。气管插管、切皮时MAP、HR变化幅度小,说明瑞芬太尼有较强的抑制气管插管、切皮时的应激反应和镇痛作用。瑞芬太尼给药后心率减慢发生率高,且插管、切皮后心率仍低于麻醉前(P& 0.05),可能与μ阿片受体类药物兴奋迷走神经和抑制窦房结有关[5],对老年或窦房结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用药量及输注速度,必要时给予适量的抗胆碱能药阿托品或胃长宁。 病人停药至睁眼时间为9.6min(2 min ~15 min),个体间差异可能与丙泊酚时-量相关半衰期可延长有关,故手术时间较长时可提前停用丙泊酚或降低丙泊酚靶浓度。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缩短,可能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时丙泊酚靶浓度需求值降低、瑞米芬太尼代谢迅速有关。病人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 &0.05),分析可能为瑞芬太尼半衰期短、切口疼痛所致,所以瑞芬太尼不宜过早停药或提前应用长效镇痛药。 Mertens等[6]证实全静脉麻醉时丙泊酚、瑞芬太尼为协同作用,两者合用可降低各自药物用量。所有病人术中麻醉平稳,无术中知晓和术后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稳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为短效静脉麻醉药,停药后迅速在体内清除,病人清醒透彻且可很好地耐受气管导管。表1 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x±s) T0
T6 SP(kpa)
12.1±1.5** 12.8±2.3** 14.2±2.8** 13.8±1.8** 12.9±1.6** 15.8±1.8 DP(kpa) 10.0±2.2 7 .20±1.5**
7.6±1.8**
11.0±2.6 HR(次/min) 86±22
100±15** 与T0比较, *P&0.05
与T1比较,△P &0.05
△△P &0.01
参考文献 [1] 赵高峰,张兴安,吴群林,等.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广东医学,):765-767. [2] Westmoreland CL ,Hoke JF, Sebel PS,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remifentanil (GI87084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GI90291)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inpatient surgery. Anesthesiology, ):893-898. [3] 张兴安,芮建中,吴群林,等.NONMEM法分析国人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378-382. [4] Minto CF,Schnider TW,Egan TD,et al.Influence of age and gender on the pharma- 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emifentanil.I.model development. Anesthesiology, -23 [5] David R,Harry JM.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emifentanil as a supplement to nitrous oxide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abdominal surgery. Anesthesiology, -877. [6] Mertens MJ,Olofsen E,Engbers FH ,et,al.Propofol reduces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 requirements in a synergistic manner: 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of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propofol interactions. Anesthesiology. ): 347-352
您的位置: &&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 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7071|回复: 24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阅读权限100
单选投票, 共有 203 人参与投票
1. &麻醉结束后再手术室拔
2. &回icu拔
9.36% (19)
3. &视病情而定
75.86% (154)
4. &如果自主呼吸平稳有效,就拔
12.81% (26)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阅读权限5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只能是看情况而定了
阅读权限10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投票干吗?看看别人有多弱智。
阅读权限10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一南众山小
& & 中国人,只懂得和谐。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一般情况下 自主呼吸恢复好,吞咽反射良好,可以持续脱氧,就可以拔了,不过如果病人不烦躁的话,不拔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有的时候不拔管比拔管更安全。
阅读权限2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待病情稳定再拔管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我们一般都在手术室拔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急诊脑外手术病人一般不拔管或者去ICU观察后拔管&&如果是平诊脑外病人在手术室拔管 不过也不能全部如此 视病情而定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先下脑外科监护室观察在说的
阅读权限2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看情况哦,意识不好,呼吸不稳定就先带管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看情况而定啊,带管会ICU,实在不行就气切,要是硬膜外血肿我们一般醒了就拔,深昏迷你拔了还不是麻烦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每一例手术都不一样啊.病情有轻重缓急,手术部位有对生命体征影响的不同程度,具体看情况而定.总之,安全第一.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符合拔管的指征就拔
阅读权限20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脑外伤病人为避免血压和颅内压的升高应尽量等一天后拔管,如有烦躁等表现可用冬眠针维持,尽量减少造成颅内压升高的原因。其他择期手术可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而定。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看情况吧,不能笼统的来说的。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等病情稳定再拔比较稳当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就是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每个人都不一样哈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我们这里如果一天不能拔管就会气管切开
--------------------
此消息发自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我们一般看病人的情况若自主呼吸恢复良好且有呛咳反应时才选择拔管。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一般不拨,送icu。没的话,回病房观察后决定
--------------------
此消息发自
脑外科手术结束后,什么时间拔除气管插管
有的医师清醒不清醒都不让拔管,有的视情况而定
Powered by-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看看麻醉科医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来源: 重庆晚报作者: 严艺菲 首席记者 冉文 见习记者 罗
▲肿瘤医院手术恢复室,麻醉医生刘红亮在轻声呼唤一位术后病人,了解她的精神状态。本月初,央视焦点访谈为青壮年麻醉医生猝死播出一期节目,开篇则提“一场手术,除了主刀医生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麻醉医生。如果病人有不能口服补充,麻醉医生可能考虑术前输血、注射水解蛋白、浓缩白蛋白和维生素等。
▲西南医院手术室里,麻醉医生在为手术者实施麻醉。
  ▲肿瘤医院手术恢复室,麻醉医生刘红亮在轻声呼唤一位术后病人,了解她的精神状态。
  10月24日,42岁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晕倒在手术室,至今昏迷。
  半年前,解放军304医院麻醉科医生岳琦、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李连峰接连猝死在岗位上。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国约有近20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青壮年。
  本月初,央视焦点访谈为青壮年麻醉医生猝死播出一期节目,开篇则提“一场手术,除了主刀医生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麻醉医生。他们负责病人生命的维持。”
  “打一针就完事的麻醉医生这么累?”许多人不解。其实,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切割缝合,其他的全部由麻醉医生完成。简单说来,就是“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大名鼎鼎的ICU(重症医学监护),是从麻醉科分离出来的。麻醉医生究竟还有哪些不太为外人所知的事?
  手术发生意外 来抢救的其实是麻醉医生
  “你好,我是你的麻醉医生。将在手术中保证你的安全。”每场手术前,39岁的重庆市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刘红亮必说这两句。前一句为消除陌生感,后一句是给患者信心。有时还会根据患者情况做情绪安抚,但上周四的要做脑外科手术的患者很安静。
  气管插管固定后,刘红亮开始麻醉诱导与静脉麻醉,几分钟后,患者睡着了。刘红亮走到患者脚那头,摸了摸保温床的温度,给患者掖好被子,后在体征检测仪前坐下,观察血压、心跳、呼吸数值并告诉外科医生一切情况良好。此时手术才正式开始。这场手术从早晨7点半持续到下午4点,此间,刘红亮的工作就是在外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医治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其实,手术时,发现病人体征异常的人是麻醉师,进行抢救的也是麻醉师。
  “ICU以前属于麻醉科,每个麻醉医生都有抢救能力。”刘红亮说。ICU主要收治对象是严重创伤后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的患者。
  肿瘤医院脑外科主任戴勤弼说,“没有麻醉医生就没有手术。没有他们为病人保命,哪还谈得上怎么切割缝合?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救命,他们是手术的幕后英雄。”
  并非打一针就完事 各种监控设备都是他们在看
  昨日,下午4点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主任鲁开智守完了一场7个小时的手术,但不意味着他能休息。他忙着调整药物让患者恢复生命体征。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鲁开智轻柔地拔出插管,为患者清理痰液,又给了患者镇痛剂和防止呕吐的药物。
  “听得见我说话吗?可以醒来了,手术做完了,你很平安。”把患者推到复苏室后,麻醉医生在这里还要再监测半小时,才能把患者送回病房。
  每台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操作监控的设备就超过8台。监测指标超过10余种,包括呼吸监测、循环监测、尿量监测、有创动脉压力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失血量监测、吸入氧气浓度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心排血量监测、脑功能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等。
  在国外,他们被称作三头六臂的手术人。
  怕痛喊多打点麻药 麻醉医生往往口是心非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易斌介绍,安抚不同类型的患者是麻醉师的必修课之一。
  对于怕打麻醉的患者,麻醉医生给予其信心,比如“请放心,我是你的麻醉医生,手术中由我负责你的生命安全。”
  若患者怕痛要求多打麻药,麻醉师会先佯装答应。麻醉药物的剂量的多少是经过计算的,由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时间长短决定。不可能因为患者的要求增多减少。
  易斌还说,目前,麻醉导入气体中除用于儿童的七氟醚有水果芳香以外,其他气体多有臭味。大部分患者可以忍受,极少部分不能接受的患者会按其要求直接用静脉麻醉。像宣称要告医生等比较大牌的患者,如果其情绪激动,麻醉医生会一边安抚一边尽快导入。当然,这对患者的身体是无害的。
  一人一年手术上千台 这行缺人你累得下来不
  鲁开智告诉记者,目前一个麻醉医生每年要完成上千台手术,按照正常的工作负荷来说,一人一年500~600台手术才应该是比较正常的。目前西南医院有85名麻醉医生,一线的大约70几人,而西南医院每天都有200台以上手术。肿瘤医院麻醉医生27名,一线约20名,每天五六十台手术。“每人每天工作少则9小时,多则14小时以上,每年有一半时间是手术高峰期。高峰期时每天平均有五六台手术。”刘红亮说。
  鲁开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最近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平均一个手术台配备0.75个麻醉医生,也就是说两个麻醉医生要管3台手术,这就使得全国有相当一部分麻醉医生每天都处于疲劳状态。目前全国注册麻醉医生进4万名,是非常少的。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员、姚尚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没有编制,是麻醉医生人员短缺的一大原因。”许多医院并未按照手术负荷量来招麻醉医生,而是按照二十几年前的标准一个手术室配1.5~2个麻醉医生的情况来招聘,“现在应该按照手术量来给出相应的编制比例。”
  看到肌肉男 就想他们的血管好穿刺
  麻醉医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因为工作习惯带来的趣事。麻醉医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比如,看到选美比赛的肌肉男,朋友会说这个肌肉好难练,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去看血管,想着这种粗壮的血管很好穿刺。又比如,过年过节家里来了熊孩子,就想给他来点七氟醚。路上看到下巴比较短的人,可能就会想这个人是个插呼吸管的困难户。
  “总感觉麻不倒”是啥原因
  刘红亮说,麻醉药物对任何人都有作用,没有麻不倒的人。只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耐受程度的不同。影响耐受程度的原因很多,比如年龄、脏器功能、遗传基因、疾病史等。
  术前一周适量补充蛋白质。鲁开智说,蛋白质不足可能引发低蛋白质血症,伴发组织水肿,从而降低麻醉耐受力,对失血和休克的耐受能力也会降低。如果病人有不能口服补充,麻醉医生可能考虑术前输血、注射水解蛋白、浓缩白蛋白和维生素等。
编辑: 林思琦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参见附件(3141KB,3页)。&&&&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得普利麻、瑞芬太尼使用量、体动次数、残余肌松发生率(定义为TOF<90%),拔管时间(从停药至拔除气管插管),每15分钟记录平均气道压直到手术结束。术后由外科医师进行麻醉效果评分:1分为效果满意,2分为良好,3分为效果不佳,4分影响手术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2例患者因失血过多,S组1例患者因外科原因需带气管插管回ICU,退出观察,共57例患者完成试验。两组患者单次使用肌松药后均无需再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道压、静脉麻醉药用量、体动次数、呛咳次数、拔管时间和外科麻醉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S组2例患者在摆体位时(俯卧位)出现一过性呛咳,因手术尚未开始未做处理,以后未再出现。
&&&&3 讨论
&&&&常用的肌松药分为去极化、非去极化两类。试验中,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了两类肌松药中的一种。结果显示,不论单次使用哪一类肌松药,都可以保证安静的术野和正常的机械通气。说明单次使用肌松药后,仅用得普利麻、瑞芬太尼静脉泵入,即可达到镇静、镇痛、术野平静的外科要求,气管插管后不再需要肌松药。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医师并不关心患者是否使用了肌松药,只要术野安静,外科麻醉评分均为优良。据此推知:在这一麻醉深度下,即使不用肌松药,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导保持正常,患者也不会发生体动,从而使神经外科手术顺利进行。
&&&&BIS值是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中较为可靠的一种[3-4]。BIS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状态,能很好地监测麻醉深度中的镇静成分。Milne等[4]和Myles 等[5]的研究显示,BIS监测不但能够指导精确地使用麻醉药,同时还能确保患者术中无知晓、术后无记忆。试验患者全程采用BIS监测,主要是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的平稳一致,同时,也是为了探究达到这样的麻醉深度所需的普利麻和瑞芬太尼剂量。结果显示,这组数据是的普利麻70.5~72.5 μg/(kg?min),瑞芬太尼 0.15~0.16 μg/(kg?min)。维持试验患者的BIS在30~60,是常规全身麻醉的基本要求和推荐深度[6],在此深度下,患者既无术中知晓,也不会因麻醉过深造成中枢抑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其他全身麻醉方式没有差别。
&&&&过去曾有人试验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不用肌松药,发现单纯瑞芬太尼可减少外科刺激引起的身体运动[13],但不能使患者保持完全无体动。本试验联合使用得普利麻与瑞芬太尼,有效强化了瑞芬太尼的作用,达到了神经肌肉非阻滞状态下患者无体动的目的。
&&&&常规神经外科麻醉是全程多次使用肌松药的。反复使用肌松药存在致命的副作用[8-9],手术过程中,由于肌肉瘫软掩盖了患者可能的体动,易于发生麻醉深度不足、术中知晓、组胺释放等现象;术后又会引起呼吸抑制、苏醒延迟、肌松残余等问题,特别是长时间的手术[10-11]。常规全身麻醉后的残余神经肌肉阻滞发生率很高,术中即使只用中效肌松药,肌松残留率仍高达30%~40%以上。与常规不同的是,单次使用肌松药的患者在手术进行初期,神经肌肉传导就已恢复正常。肌松监测结果显示,A组在(56.5±15.5)min、S组在(10.4±3.5)min后肌松作用消失,这保证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肌张力完全恢复,即残余肌松发生率为零。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患者能够及时拔除气管插管,上呼吸道和气管活动协调性正常[12],不会发生呕吐误吸或通气不足;第二,患者术中肌张力正常,可配合各种神经功能定位;第三,术毕不需要使用肌松拮抗药,节省了麻醉费用。
&&&&S组2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摆体位时发生了轻微呛咳,未做处理自行停止。考虑是患者在体位变动特别是搬动头部时,气管插管位移刺激气管引起的。在术毕拔管阶段也发现,即使是在BIS值低于60的麻醉深度下,刺激气管也会引起咳嗽反射。这说明常规的全麻镇静深度不能完全抑制患者的呛咳反射。为防止术中呛咳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无肌松状态下不宜进行刺激咽喉、吸引气管等操作。
&&&&本组患者全部用间歇正压通气方式维持呼吸,术中气道压力始终维持在13 cm H2O左右,试验中未发现任何人机对抗现象,考虑这是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Moerman等[13]给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若以0.125 μg/(kg?min)的速度输注2 min后再以0.05 μg/(kg?min)维持,可造成84%(16/19)的患者呼吸抑制;本试验瑞芬太尼用量[0.15~0.16 μg/(kg?min)]远大于Moerman的用量,与异丙酚合用,这应该是机械通气未受干扰的主要原因。
&&&&总之,单次肌松药气管插管后不再使用肌松药,可维持较好的开颅手术条件,保证安全的气道畅通和机械通气,单次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Keifer JC,Dentchev D,Little K,et al.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 remifentanil/propofol general anesthetic for craniotomy before awake functional brain mapping [J]. Anesth Analg,):502-508.
Carrabba G,Venkatraghavan L, Bernstein M. Day surgery awake craniotomy for removing brain tumours:technical note describing a simple protocol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管切开插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