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断我,血糖6.3是糖尿病吗视网膜病变,十二天,吃药以后血糖达到6.3。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相关解答一:血糖恢复正常 还是糖尿病吗? 一些男性结婚后形体日益肥胖,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直到某一天,单位体格检查,发现血糖明显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一个晴天霹雳和一阵头晕目眩的痛苦之后,他们通过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开始了治疗糖尿病生涯。令他们欣慰的是,当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后,体重明显下降,再一测血糖:嘿,恢复正常了。这下可好,体育锻炼全停了,饮食控制也放松了,药物治疗更是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需要提醒那些血糖控制良好的朋友们,千万不可以对糖尿病掉以轻心。糖尿病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一旦戴上,就很难将它摘下来。其原因为:①你曾经血糖升高,提示你的心血管系统已经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如果将来血糖持续偏高,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将进一步加重,并且这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高血糖带来的心血管损害具有“记忆效应”,即使你的血糖下降到正常,已经存在的损害还会长期存在。②已经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其很可能带有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基因。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这些人比别人更容易患糖尿病。③血糖降到正常,是体重下降、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的“共同结果”。一旦放松,血糖很可能再次飙升。并且这种血糖升高非常隐匿,不易发现。④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胰岛功能会进行性下降,下降的速度大于血糖正常者,医学上称之为“高糖对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胰岛是胰腺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唯一器官。如果胰岛的功能衰竭,想要很好地控制血糖就非常困难了。总而言之,一旦你被诊断为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减低,通过食物和药物治疗,即使血糖已经恢复到正常,还是不可以随意放松对饮食和体重的控制。相关解答二: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正常为什么还高血糖 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造成的血糖升高,而二型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一定是不足,相反胰岛素释放正常或者是较高,出现血糖升高的原因则是由于机珐对自身的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就是常说的胰岛素抵抗。相关解答三:血糖控制正常了为什么糖尿病并发症还出现? 接触的糖尿病人很多了,发现一个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问题,好多用药后血糖控制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无论餐前或者餐后都正常)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手足麻木、刺痛、阳痿、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四肢发凉、体倦乏力、气短、头晕甚至出现了尿毒症、失明等严重的并发症。我见到糖尿病并发症年纪最轻的患者才26岁。至于30、40岁,60岁以上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更多。这里我引入我和一个患者的简单对话说明这个问题,这个糖尿病患者姓王退休是保定市一家医院原药剂科主任,老伴是保定市药监局退休的,两口子对中西药都非常熟悉,本身糖尿病也十多年了,可以说这俩口子都属于糖尿病专家了。妙手问:王主任,您在医院这么多年了,我问您一个问题您发表下您的看法王主任:请讲王主任:不是,我血糖一直控制的非常好,可并发症很早就出现了妙手:您的脉象缓弱无力,您属于脾肺气虚,您一定是经常的气短乏力,睡不够觉吧,您是不是下肢有水肿妙手:我想和您讲讲我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王主任:那太好了,您接触的糖尿病人多,一定有很多心得妙手:不敢当,我从我认识的中医角度来讲,西医的我就不讲了,你就是专家王主任:两口子 一起哈哈大笑妙手:我的角度是从元气角度入手,糖尿病病人,不论年龄,元气足的并发症就不容易出来,元气虚的并发症就容易出来妙手:有两种糖尿病人,一种是吃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的很好,但并发症却早早的出来了;还有一种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始终不是那么认真,运动、饮食控制的也是马马虎虎,却没有并发症。妙手:您的问题不是很复杂,大补元气就可以,您的情况属于气虚阳虚一类,相对于阴虚较容易恢复,中医里有温阳易而复阴难一说。妙手:很好,糖尿病人好多营养不足的,您吃的都是高蛋白的,尤其是虫草对于脾肺最为有益,您现在就在补元气,不过是以食补为主,如果再服用一些补元益气的汤药效果就更好了王主任:那太好了,您帮我开付汤药吧对话很长,我只节录其中的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一段。结语:糖尿病患者要维护和补益元气,中医讲气能生血、气为血帅,元气足则才有足够身体使用的血液生成,元气足则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有力;元气不足之后,血液一是生成不足、代谢低下,二则元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进而出现微血管、大血管、四肢皮肤、神经和脏器的供血和营养不足,于是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冠心病、手足麻木、便秘、阳痿、皮肤瘙痒等等糖尿病并发症就一一出现了。相关解答四:有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为什么还是头晕腿软 10分你好,糖尿病就是糖尿病了,不可能还血糖正常的呀,糖尿病根本不可能治愈的,只能是控制,而且控制数值有一个范围的,不可能跟没有糖尿病的人一样的血糖的,晕啊,你没搞清楚吧!相关解答五:糖尿病人吃药血糖降到正常了,还用吃药吗?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您最好是有个血糖仪可以实时监控自己的血糖情况.不要隔一两个月再去医院复查,最好是每天都查2-3次.一次空腹,2次餐后就好.看稳不稳定,如果偏低,你就少吃点药,比如将药片分开,一天吃半片试试.这样尝试着来,可不能冒然的不吃药了.这样在控制好饮食又血糖处于正常范围畅内的情况下慢慢的减量对您的健康是最好的.最后希望您能成功的脱离药品.相关解答六:血糖已经恢复正常,我还是糖尿病吗? &gt,好像谈不上痛苦2字。”“开始了漫长和痛苦的糖尿病生涯?如暂时无并发症,痛苦二字不太合适吧。
查看原帖&gt相关解答七:糖尿病血糖正常后还需要吃药吗 你好,血糖正常后还是要坚持服用降血糖药物,可以把药量适当减小一些。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糖尿病知识的学习、药物、糖尿病检测等,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眼部的情况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可以去眼科就诊。相关解答八:高血糖是糖尿病吗 糖尿病 糖尿病人血糖要多少算正常? 好的血糖监测-让你成为自己的糖尿病医生 王阿姨,今58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去年开始注射胰岛素,一天两次,住院期间血糖控制很好,回到家后自己买了一个血糖仪,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中餐后血糖2小时,可是就是控制不好血糖,不是低血糖就是高血糖,因此来门诊问我“我每天监测血糖,而且根据血糖调整我的胰岛素用量,可是就是调不好,血糖或高或低,这是为什么?”我详细查看了她的血糖记录,并询问了她的胰岛素调整过程,我明白了她错在哪里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魏丽 原来她是看到空腹血糖高,就加早餐前胰岛素的注射用量,看到中餐后血糖高就加晚餐前胰岛素的量,结果夜间常常感到饥饿或者发生低血糖反应,进食后第二天空腹又是高血糖。如果她懂得监测血糖的意义和怎样去监测血糖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了。一个好的血糖监测能够帮助医生及患者自己更好的控制血糖,也可以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糖尿病医生。1. 检测你的血糖仪是否准确--与生化检测比对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的同时,用你自己的血糖仪同时检测血糖,差别不应超过20%,如果超过20%应寻找原因。试纸是否过期,试纸代码是否与血糖仪代码一致,操作方法是否正确,你是否存在贫血,水肿,脱水等情况。2. 检测的频率与时间—根据病情(1)血糖控制良好、平稳且环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周监测一次空腹一次早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 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相关解答九:乙肝肝硬化患者血糖老一会正常一会有点高医生说还不是真正的糖尿病怎样预防不得糖尿病 这是由肝硬化引起的并发症,这个不好预防。相关解答十:糖尿病病人一定是有尿糖么?血糖6.77是糖尿病么?肾炎患者尿常规有可能正常么?还是一定有问题? 40分不一定,尿糖不能反应血糖高低,有可能尿糖-,但血糖很高的情况,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时有可能尿糖-;血糖6.77mmol/l是超过正常值了,但还不能确诊是糖尿病,应该进一步去专科门诊进行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明确;慢性肾炎患者尿常规很少有完全正常的,一般存在蛋白、潜血、管型等。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我今年40女糖尿病5年一直没有吃药现在症
0岁 22:00:04
病情描述:
我今年40女糖尿病5年一直没有吃药现在症
我今年40女糖尿病5年一直没有吃药现在症状已经很多了,脚麻眼模糊。
患者年龄:40患者性别:女病情描述:2005年消瘦小便多脚麻当前健康困惑或病情描述:遗传病史治疗情况及预期治疗效果:请问大夫我该咋办?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状提示有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情况,需要明确是几期病变,严重的话会有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等,会导致失明,需要规范治疗。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这两条对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血糖升高可使病人眼底血管进一步受到损伤,而高血压又显著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控制好血糖血压对防止糖尿病眼底病变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次视网膜病变必须早期发现,以便及早治疗,病人至少每年要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如果已有视网膜病变,那么检查的次数还要增加,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决不能不管不顾,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东西了再去看病,一直延误了病情。第三是合理用药,对于已经进入第3和3期以上的病史,应积极鼓励他们改用胰岛素治疗,以求能获得最佳疗效,延缓病情的进展,甚至使其视网膜病变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因为有4期以上的病人来说,可能同时存在着微血管瘤,硬渗和软渗,这些情况都是有逆转的可能。维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对病情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帮助,不少中药在止血和促进眼底血块吸收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最后对于3期以上的病人,可以采用激光治疗,激光可以凝固出血点,并可封闭新生血管,对治疗较重的糖尿病视网膜变故效果较好,还必须戒烟,吸烟会较大的损伤视网膜。建议到糖尿病医院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祝您健康!z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多吃苦瓜有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苦瓜炒鸡蛋、苦瓜炒肉片、凉拌都可以的。
有关的更多问题,
我今年40女糖尿病5年一...热词TOP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最近血糖上来了 饭菜不能吃
想买一点能治疗他牙齿的药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好?
我今年40女糖...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
& 我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总话题:11
我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等级1:注册看看
& & 我一直都在吃二甲,每餐吃一个,血糖控制的还算可以,现在早饭吃的不是太多,没有用二甲,中午在单位吃饭,服用一粒,晚上饭后运动,也不用服用药物,基本是慢跑或走路5公里,餐后两个小时6.8,不过7。我想一直这样,糖友们有好的建议吗?我最近空腹有点高5.5~6,今天只走了2.1公里,3小时血糖6.3!
等级1:注册看看
再控制严格一点,就3.9以下了,不要再折腾人了。
等级1:注册看看
早上空腹 有点高了。今天餐后(吃了一粒二甲,没有运动)2小时7.2。午餐是米饭、青菜、排骨、芹菜腐竹、白菜汤。感觉有点高,我还年轻才33,应该控制的更严格点&
二甲双胍损害肾脏,我建议你还是换个药物可以吃点优降糖或者格列类药物,吃点中药消渴丸也是可以的。在一个就是饮食建议可以吃点苦瓜有辅助降血糖的效果的。注意休息适量的运动问题不大。
12:08:19 回复
等级1:注册看看
空腹有些高,餐后也有些高。还年轻呢,要控制的严格些
等级1:注册看看
我觉得还是征求下医生的建议吧,坚持检测血糖,看是否平稳了,再考虑是不是要继续吃药
等级1:注册看看
我一个朋友通过食用体恒健蜂胶来降血糖,效果还行,不过也没断药呢,可能得慢慢来吧。
等级1:注册看看
中医贴针灸可以调理高血糖,不打针不吃药不复发,安全无副作用 show_2002
总计: 6条记录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
糖尿病专科医院 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师
您要举报的话题为我还需要继续吃药吗?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举报地址:
/tangniaobing/713680.html
举报内容:
正确内容:
登录我的病友圈→ 我血糖是6.3需要吃药吗?
我血糖是6.3需要吃药吗?
健康咨询描述:
血糖是6.3,主要症状是不能饿,饿了就心慌手抖,饭量大,这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先咨询是不是糖尿病,需要吃药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310称赞:35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血糖6。3,正常的情况是3。9到6。1。所以单纯从你的数值看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指导意见:&&&&&&建议你复查血糖,和尿常规。如果允许可以做个糖耐量实验。
擅长: 头痛,消化系统疾病
帮助网友:2522称赞:493
&&&&&&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症状来看,多食,血糖是6.3,现在属于糖耐量异常,就是比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的。&&&&&&指导意见:&&&&&&糖尿病的诊断在典型症状的基础上空腹血糖高于7.0 ,所以你现在的情况还不到糖尿病。但是应该加紧预防,可以再测一次血糖,看看情况,如果还在高于6,可以吃点降糖药进行治疗。
你好医生,我的尿常规是正常的,需要吃点什么药?
20:41医生回答:
如果体型偏胖的话可以吃点二甲双胍,但是最好先通过运动、饮食控制,但是降糖药物选择涉及到多方面的,可以到医院让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高级营养师
擅长: 擅长各种消化,呼吸,心血管,营养不良,肥胖等的饮食
帮助网友:7431称赞:618
&&&&&&病情分析:&&&&&&从你的描述看,你的血糖不是很高。&&&&&&指导意见:&&&&&&你不需要服用吃糖尿病药,你的饿了心慌手抖不是糖尿病,这是机体调节的一种表现,平时要少量多次吃饭。&&&&&&以上是对“我血糖是6.3需要吃药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不能说但从症状上来看就说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但是要想确诊,一定要再次复查,分别查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看看具体的情况,目前是不用吃药的。平时要注意饮食的控制,不要暴饮暴食,三餐尽量定时定量。保持适量的运动。祝健康。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3.6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8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个月我的病床收入一个54岁的女病人秦女士,因为绝经后异常出血住院准备行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术,看着秦女士身高1米55,体重却有78公斤,属于肥胖,有高血压病史,生化结果空腹血糖为7.0mmol/L,询问她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我决定给她做个糖耐量试验和抽血查糖化血红蛋白。
  “付医生,你别骗我,我知道糖尿病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和尿的多,体重却减轻。我这么胖,吃的喝的都不多,怎么会得糖尿病?”秦女士很诧异。
  虽然不认同,但是秦女士还是同意做了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回报,空腹血糖7.5 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1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9.2%,请内分泌科会诊诊断2型糖尿病。给秦女士饮食和运动指导,并给她开了降糖药。待秦女士的血糖控制满意后,我才给她安排了手术。
  对于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不再陌生,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这个富贵病也成了大众的流行病。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于是出现乏力、消瘦,患者常有易饿、多食。这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由来,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但是许多患者没有任何特殊症状,仅于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糖,比如文中的秦女士。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其中的2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临床上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依据,血糖控制不良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并与血糖升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很多糖尿病人不注意控制血糖,吃东西不注意,仍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对于降糖药也是随心情而定,想吃药就吃一顿,不想吃就算了,认为不就是血糖高点吗?不耽误吃也不耽误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足的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烂、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他还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等。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就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看到这里,您了解2型糖尿病了吗?知道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性了吗?所以如果您被查出了糖尿病,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改善生活方式,需要药物治疗的就积极用药,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我们活着不仅要活的长,而且要活的有质量。
  参考文献如下:
  1、《内科学》第8版,主编葛均波徐永健
  (本文为原创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需要转载,请联系本文作者付虹。)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我愿意用浅显易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