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发生率

宝贝问题 &
当前位置:&&&& 正文
怀孕必看 那些人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日 14:54&&&&&中国早教网&&&&&chelsea_0806
去年&湘潭一27岁产妇剖腹产子后因大出血而不幸离世&的新闻,成了网络上最引人关注的话题,涉事医院初步诊断产妇死亡原因为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医患双方没有良性沟通,导致发生医患纠纷,并引起全社会关注。那么,羊水栓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一旦发生死亡率究竟有多高?羊水栓塞有没有明显的诱因?是否可以预防?我们听听贵阳和美妇产医院专家怎么说。
羊水栓塞是怎么回事?
产科医生最怕发生的意外:死亡率高达40%-60%
羊水栓塞是由于羊水及其内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病势凶险的一种产科并发症。羊水主要经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和凝血机制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产妇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衰竭或突发死亡。
产妇在分娩时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意外,出现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在我国孕婴产妇死亡的原因中,排第一位是产后出血,排第二位的是妊娠合并高血压和严重内科疾病,第三位就是羊水栓塞。在孕婴产妇死亡中,羊水栓塞所占比例15%-20%。羊水栓塞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占70%,分娩结束后占30%。
由于羊水栓塞是突发的、难以预料的致死性妊娠并发症,一旦出现非常凶险。从发病到死亡,可能生死之间只有几分钟到两小时。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可高达40%-60%。所以,羊水栓塞是产科医生最不愿碰到的。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精彩问答
向专家提问
14:00-15:30在线妈妈课堂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不仅仅是羊水栓塞,还有......
  作者:D小编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近日,绥德县产妇贺某某产后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各大媒体,关于产妇死亡原因,绥德县卫生局在其官网也予以回应,“一致认为产妇于17:20分突然阴道出血相继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急症病情发生突然,变化迅猛,应为羊水栓塞、DIC形成,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据2014年最新报道,羊水栓塞(AFE)的发病率为2/10万~8/10万,孕产妇死亡率11%~44%。那么,夺命的羊水栓塞为啥死亡率这么高呢?
  小编总结了以下原因――
  1、AFE早期无法预测,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近年来研究认为,AFE主要是过敏反应,病程急,变化快。
  2、AFE临床表现复杂,病情严重者,惊叫一声或抽搐一下后呼吸心搏骤停;有些病情发展缓慢,症状隐匿,有文献报道,以严重的胎儿心动过缓或凝血障碍为首发甚至唯一症状的非典型AFE。
  3、对于AFE的诊断目前尚无明确的临床标准或实验室诊断标准,只能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4、AFE发病率低,缺乏临床处理经验及完善的预警应急机制,使得治疗措手不及难以抢救成功。
  哪些人群容易招来AFE?
  关于AFE高危因素(表羊水栓塞高危因素)有:高龄初产(&35岁)、多次妊娠、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痫、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子宫破裂和少数民族。
  关于药物性引产与羊水栓塞关系,目前尚不能得出一致性结论。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的数据表明,引产增加羊水栓塞风险。然而美国Abenhaim基于227例羊水栓塞的研究,引产不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引产后剖宫产、难产助产以及病理妊娠的发生率高,因此引产对羊水栓塞的增加作用可能是前述的高危因素所致,而非引产本身。
  虽然AFE的死亡率高,但是并非不治之症。之前,《医学界》就羊水栓塞问题采访过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院长,段院长介绍道,在妊娠中不少产妇羊水会进入母体,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羊水栓塞,这更类似一种超过敏反应,像过敏性休克一样。随着医学观念的革新和进步,羊水栓塞的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2009年发表的一份国外循证研究报告透露,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加拿大13.3%,美国21.6%,英国24.0%,而瑞典为44.0%)(数据来源: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 EVIDENCE-BASED REVIEW:Am J Obstet Gynecol. Nov 2009)。
  此外,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数据统计显示,年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后出血占首位。
  罪魁祸首: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l~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2个月余发病。
  虽然PPH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但是绝大多数PPH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对PPH出血量的准确估计和测量,一直是产科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诊断的关键。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主要有① 称重法: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相对密度为1.05g/ml)。② 容积法:使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然后放入量杯直接测量出血量。③ 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脉率/收缩压(mmHg)的比值。SI=0.5为正常,SI=1时为轻度休克;SI在1.0-1.5时,失血量约为全身血容量的20%-30%;SI在1.5-2.0时,失血量约为全身血容量的30%-50%;SI在2.0以上时,失血量约为全身血容量的50%以上,处于重度休克。④ 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出血量为400-500ml。
  PPH的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是PPH救治成功的关键。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宫缩剂的治疗。
  1、缩宫素,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缩宫素10 U肌内注射、子宫肌层或宫颈注射,以后10~20U加入500 ml晶体液静脉滴注,给药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常规速度为250ml/h,约80mU/min。明确缩宫素过敏者、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者禁用。宫腔内感染者慎用。
  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深部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注射,必要时15~90min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2000μg(8支)。
  3、卡前列酸栓,1mg(2粒)阴道给药,用于治疗出血也有舌下含服或直肠内给药的报道。
  4、米索前列醇,200~600 μg顿服或舌下给药。其理想的用药途径及用药剂量尚不确定。文献中有200~1000 μg口服、舌下含服及直肠用药或多种途径联合用药的研究,WHO推荐800μg舌下含服。
  5、氨甲环酸,静脉滴注:一般成人1次0.25~0.5g,必要时可每日1~2g,分1~2次给药。
  经过药物治疗无好转的严重产后出血,常采用的保守性手术方法有宫腔纱条或球囊填塞、盆腔血管结扎、子宫捆绑式缝合及局部压迫缝合、盆腔动脉栓塞等。当上述保守性手术方法失败时,紧急围产期子宫切除被认为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办法。
  文献来源:
  1、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妇产科学》第八版 主编:谢幸、苟文丽
  3、第二届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治第一届早产预防学术研讨会,黄亚娟教授的报告《羊水栓塞的早期识别及治疗》
  4、《对羊水栓塞的再认识》作者:连岩 王谢桐
  5、《如何规范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作者:付晨薇 刘俊涛
  相关阅读链接: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1057文章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孕妇容易羊水栓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