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打完甲减疫苗就感冒了,吃的葵花阿莫西林颗粒粒,对效果有影响吗 宝宝

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多种。而在这仅有的 60 多种儿童专用药中,也存在着很多错误使用的情况。
关于孩子用药不当,而致病致残的新闻屡见不鲜,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袋鼠麻麻再也忍不住了,今天必须和大家聊聊:孩子用药的这个事儿。
儿童禁用、慎用的药物
1、解热镇痛药物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风湿热等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目前不推荐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以及有水痘或流感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要禁用。
赖氨匹林:同阿司匹林,一般12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要禁用。
尼美舒利:不推荐作为一线退热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但长期用该药会对胃肠系统、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新生儿身体各脏器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所以该药常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
2、止泻类药物
复方地芬诺酯(地芬诺酯、阿托品):新生儿和幼儿可引起呼吸抑制,故2岁以下小儿禁用。
洛哌丁胺(易蒙停):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阴茎水肿、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障碍等。国内外均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洛哌丁胺;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剂。
药用炭片:吸附作用强烈且无选择性,能影响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活性,减少维生素的吸收,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禁止3岁以下小儿长期应用。
3、驱虫类药物
2岁以下的儿童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常用的驱虫药,如阿苯达唑(肠虫清)、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苦楝皮等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噻嘧啶,5岁以下儿童禁用苦楝皮。
4、抗过敏类药物
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茶苯海敏:现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中枢兴奋,烦躁不安,失眠或癫痫发作等,过量时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故国内规定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国外建议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
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还可能引起小儿肾功能不全;患急性病或脱水的小儿,注射本药后易发生肌张力障碍;儿童单次口服本药75~125mg,可发生过度兴奋、易激动或噩梦等异常反应。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
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偶可引起心脏功能异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因此建议1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
盐酸氮卓斯汀: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嗜睡、头晕、口干、多梦、咳嗽、腹痛、恶心、乏力、鼻痛等。
1)盐酸氮卓斯汀片:尚无12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2)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
3)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适用于成人或12岁及12岁以上儿童。
5、抑酸类药物
西咪替丁: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幼儿用药后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应慎用。
雷尼替丁:连续使用会对小儿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损害,故规定8岁以下儿童禁用。
6、镇静、催眠与抗惊厥药
哌醋甲酯(利他林):适用于呼吸衰竭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儿童长期应用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偶见腹痛、心动过速和过敏。故建议6岁以下避免使用。
苯妥英钠:为抗癫痫、抗心律失常药,小儿不作首选。
地西泮:有镇静、催眠等多种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所以新生儿要禁用,6月以内的婴儿要慎用。
吗啡:有极强的镇痛作用,但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所以1岁以内宝宝不要用。
氨酚待因:用于各种术后疼痛、牙痛、感冒所致头痛及全身痛、软组织损伤痛等,还有镇咳作用,但反复给药可产生耐受性,久用有成瘾性。故7岁以下不宜使用。
8、四环素类抗生素
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这些药物均可引起消化道反应、肝损害、肾损害,还影响牙齿及骨骼的发育,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小诺霉素、西索米星等。这类药物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很多人的听力是因其受损的,故规定6岁以下儿童禁用。
10、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莫西沙星等。这类药物用于幼龄动物实验时,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故18 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使用。
11、其它抗菌药物
磺胺类:此类药物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故2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应禁用。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和周围神经炎。所以新生儿禁用。
氯霉素:新生儿肝肾未发育成熟,药物自肾排泄较成人缓慢,故氯霉素用于新生儿易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婴综合征),所以新生儿不宜应用。如果有指征必须应用时,应在监测血药浓度条件下使用。
替硝唑、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及预防术后厌氧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另外,硝基咪唑类均可能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所以,替硝唑口服时:仅限3岁以上儿童治疗肠道阿米巴病使用;替硝唑注射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奥硝唑注射剂: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用。
宝宝剂量:不能靠猜
虽然我们一直倡导首选儿童专用药,但在儿童用药紧缺的大环境下,很多医生迫于无奈只好给宝宝开成人用的药,但是药物剂量是要严格把控的,千万不能凭借&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而给宝宝乱用药。
提醒各位家长:小孩与大人的区别,并不是简单地身高、体重、外形上的不同,而是在各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要单纯认为,把成人药量减少给宝宝用就可以了,这是很错误的认识。如果药量给少了,可能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若是药量给大了,即可引起毒副反应,后果严重。
怎么计算儿童用药剂量呢?在临床上,有4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即按体重、体表面积、成人剂量折算和年龄计算,目前多采用前两种方法。
用药时间:有讲究
为了使药物发挥理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并选择合适的剂型外,正确的给药时间也很有讲究。
药究竟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等。
1、哪类药应该饭前吃?
这类药之所以要饭前(空腹)服用,多是因为吃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
1)保护胃黏膜的药:硫糖铝(胃溃宁)、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等保护胃黏膜药是直接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发挥屏障作用,因此通常需要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以避免食物阻碍药物与胃壁的接触。
2)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以及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胃动力药,最好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这样能给药物吸收并发挥作用留出点时间,充分发挥疗效,促进胃肠道蠕动。
3)某些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应在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抑酸效果最好。
4)肠粘膜保护剂:如常用的治疗儿童腹泻的蒙脱石散,如果在饭后服用或和其他药物同服,会吸附食物或药物而影响疗效,因此宝宝服用蒙脱石散前后一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其他食物。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则需隔半小时,以免蒙脱石散吸附其他药物而影响疗效。
2、哪类药应该饭后吃?
这类药之所以要饭后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可能会减轻不适感,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如:
1)对肠胃刺激较大的药物:比如泼尼松(强的松),最好选择在饭后给宝宝服用,胃里有食物可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2)肠溶性药物:比如宝宝常服的维生素A、维生素D滴剂就适合在饭后给宝宝服用,吃饭时摄入的油脂能帮助药物吸收。
3)益生菌类药物:肠胃中的食物能够提供给益生菌足够的营养,以便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4)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饭后吃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儿童用药,首选口服药,其次是肌注和静脉输液。
1、怎样把成人药片减量喂给宝宝?
孩子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片剂或胶囊容易呛入气道,造成窒息,所以,应该优先选择儿童专用剂型的药品,比如滴剂、糖浆剂、颗粒剂、溶液剂等。
如果不得不拿成人的片剂和胶囊给宝宝服用时,需要注意,如果你是单纯的靠手掰或用刀切,难免切偏了,建议把片剂整体研成粉末,然后等量均匀粉末,再遵医嘱用量给宝宝服用。
成人用的片剂研碎后一般口味都不好,可以混在辅食里给宝宝服用,但要求必须饭前服用的药不能这样做,因此拿到药后,首先要和医生确认药物是否可以和食物同时服用。
还需注意切忌在宝宝平躺时喂药,这样很容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妈妈最好采取坐姿,让宝宝半躺在妈妈的手臂上,再给宝宝喂药。
2、怎样给宝宝喂胶囊?
硬胶囊:需要打开胶囊,将里面的药粉等量均匀后给宝宝服用。
有些胶囊打开后不能研磨和溶解,需要直接喂给宝宝,比如抑制胃酸的洛赛克(奥美拉唑),它是小颗粒状的肠溶剂型,研碎后就达不到肠溶的效果了;有些胶囊打开后要研磨一下,比如治疗流感的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要通过研磨让药物和辅料分离,然后溶在水里给宝宝吃。因此,拿到药后要和医生确认胶囊内药物的类型,以选择正确的喂药方式。
软胶囊:里面包裹液体的就是软胶囊,比如伊可新(维生素A+D合剂)。
这类药物,药品说明书里建议直接把胶囊里的药物挤到宝宝嘴里,但为了避免胶囊壳不小心滑落到宝宝嘴里引起窒息,所以建议先减掉胶囊尖,将里面的内容物挤进一个小勺,再用小勺一点点喂到宝宝嘴里。
3、怎样给宝宝喂糖浆?
给宝宝喂糖浆最好用滴管或没有针头的针管喂,这样的工具可以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喂药前,要先摇一摇药瓶,混匀药物。喂药时,从舌根处往嘴里慢慢推入药物,因为舌根处的味觉不敏感,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宝宝吐药。喂完糖浆,需要再给宝宝喝点水,以防糖浆残留在口腔中损伤牙齿。
4、肛门栓剂怎样用?
妈妈接触栓剂前要用肥皂洗净双手,再除去外包装,不要把药物拿在手里太长时间,因为体温很容易让栓剂变得松软而不宜使用。给药前,最好在栓剂的顶端蘸少许润滑油以辅助塞入,如果没有润滑油的话,滴一滴干净的水也是可以的。
上药时,让宝宝侧躺,将栓剂轻轻插入肛门,插入后,让宝宝保持侧躺姿势几分钟,防止栓剂滑出肛门。
5、眼药水怎样滴?
让宝宝采取舒适的姿势坐好或者躺好,家长洗净双手打开瓶盖,注意滴眼药的滴嘴不能接触任何物体表面,包括宝宝的眼睛,以防止将杂菌带入眼睛。
手指轻轻扒开宝宝的下眼皮,将一滴药液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结膜囊内,不要滴在黑眼珠上。眼药水滴入后,用手指压住内眼角2分钟左右,以防止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入鼻腔。最后,用干净的纸巾擦掉流出的多余药液即可。
Tips:通常眼药水开封后只能保存一个月,记得开封时在药瓶上注明开封日期,一个月后要丢弃。
你还需知道:这些药不能用热水冲泡!
有些药物成分遇热会发生改变,影响药效,妈妈们要了解常见的儿童药物中,哪些是不能用开水冲泡或稀释的。
1)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后容易被还原,破坏成分而失去药效。
2)止咳糖浆类药物:止咳糖浆或浸膏需要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快速缓解咳嗽症状。如果用水,特别是热水冲服,会降低糖浆的黏稠度,导致无法形成保护膜,从而影响疗效。
3)活疫苗:宝宝服用的脊髓灰质炎糖丸和轮状病毒疫苗都属于活疫苗,如果用超过40度的水冲服,会导致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
4)益生菌类药物:宝宝常服的妈咪爱、培菲康等,遇热后其中的活菌会被杀死,从而降低药效,因而是不能用热水冲服的。
5)抗生素类药物:为避免降低药效,给宝宝吃抗生素类药物时,建议用凉水或温水冲服。
袋鼠麻麻有话说:
最后,你需要清楚的是,你的宝宝真的需要用药吗?当孩子有一点点不舒服,很多家长就会无比紧张,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其实很多情况下,孩子根本不用吃药。比如,普通的感冒发烧不建议立刻用药,孩子没感冒就进行预防性用药更没必要,毕竟是药三分毒嘛!
文章来源于头条袋鼠妈妈哦!
艾玛。。。。一定要小心!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908803 ,
话题:443608
免费领取礼包
“扫一扫”
免费领取妈妈礼包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莫西林颗粒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