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颈椎棘突骨折附着的肌肉有哪些

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网站更换全新模板,欢迎留言反馈BUG。
分类:&标签:&发布时间:日&评论:没有评论
首先来说说本文想告诉你的内容:
颈部的骨骼和肌肉构造是怎样的?
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有哪些颈部伤病,通常是因为什么导致的?
怎样做颈部的保健和力量训练?
一、颈部解剖结构
1.1 颈部骨骼
颈部的骨骼包括七节椎骨,又叫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可以向各方向屈、伸、转动。颈椎内部是供给大脑血液的椎动脉、脊髓及分支神经的汇聚之地,同时其外还有多条韧带、肌肉附着。下图是颈椎示意:
脊椎骨(包括颈椎骨)由椎体、椎弓、髓棘、椎体横突、前关节突和后关节突等部分构成,其中椎体是负重的主力,与枕骨第一颈椎叫寰椎,。下图是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示意图(后五节接近于于第二节):
椎体之间是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起到如下作用:
连接上下椎体
保持颈椎高度
维持颈椎生理曲线(颈椎椎间盘前厚后薄,也因此容易从后面脱出)
保持椎间孔孔径、容积大小及关节突关节的间距
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
1.2 颈部肌肉
1、浅层肌肉
颈部肌肉中,对视觉效果影响较大的是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束,其中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侧,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内上缘,斜向上止于脸侧下颌的乳突。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歪脖子+转头。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后伸。下图红色标注的就是胸锁乳突肌。
落过枕的同学一定会记得“这酸爽”的感觉,落枕就是由胸锁乳突肌及其周边组织的痉挛性疼痛引起。落枕本身是自限性的,一旦发生就会限制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从而加速自愈,但经常落枕的话有可能与颈椎病相关,需要在排除枕头高度不合适等外因后积极检查。另外,单侧胸锁乳突肌长期紧张会让两侧肌肉失衡,导致斜颈。
斜方肌上束位于颈后,起于项韧带、颈椎棘突,止于锁骨、肩峰内缘及肩胛冈下缘。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单侧收缩使颈向同侧倾斜、面向后仰旋向对侧——歪脖子+转头+仰头,对,就是传说中的“45度角仰望天空”。下图红色标注出的是整块斜方肌。
这两块颈部浅层肌肉对颈部视觉形态影响很大,粗壮的脖子可以让你看起来非常强壮,不信看这几位:
够霸气吧!
关于斜方肌上束,有一个误解——太大的斜方肌导致溜肩,事实正相反,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等肌肉能够上提肩胛,当这些过于薄弱力量不足才会出现溜肩。
肩背比较窄的同学,如果斜方肌过于发达,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溜肩,除了努力把三角、背阔练大,也要注意在肩背训练中减少斜方肌借力。不过,斜方肌“过于”发达还真不是什么容易事。
对妹子来说,漂亮的颈部肌肉能让你把吊带装、晚礼服、婚纱等各类露肩装都穿的美美的~
2、深层肌肉
颈部有很多深层肌肉,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按功能粗暴地分为两类:
第一类起于颈椎,止于颈椎之外的骨或韧带,作用是让颈椎向不同方向倾斜或旋转
第二类起于颈椎,止于其他颈椎或胸椎,作用是让颈椎向不同方向弯曲。
这里需要领会倾斜和弯曲的区别,思考一下:内收下巴和向前抻脖子这两个动作,分别是倾斜还是弯曲?
斜角肌是位于颈前的第一类肌肉,起于颈椎横突,止于肋骨,两侧收缩时使颈前倾,单侧收缩使颈向侧前方倾。
提肩胛肌、小菱形肌、头夹肌、颈夹肌是位于颈后的第一类肌肉,两侧收缩使颈后倾,单侧收缩使颈向侧后倾。
颈长肌、头长肌属于第二类,附着于颈椎前部,收缩时使颈前屈,单侧收缩使颈向同侧前方屈。
半棘肌属于第二类,附着于颈椎后部,收缩时使颈后伸,单侧收缩向同侧后方弯曲。后伸即向后弯,同上,注意和后倾的区别。
二、颈部伤病
2.1 日常生活中的颈部伤病
颈部疾病主要有两种,软组织损伤称为颈肩部纤维质炎,颈椎损伤统称为颈椎病。
1、颈肩部纤维质炎
颈肩部纤维质炎是颈部肌肉和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伴有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主要诱因包括不良姿势带来的慢性劳损、寒冷、潮湿。
这种损伤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是改良生活习惯,调节桌椅、显示器、枕头的高度达到最合适的姿势,避免劳累和长时间不活动,增加强度适中的运动。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教育或自我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意识到生活方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你才会努力做好生活中的点滴。
颈椎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问题统称为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人类的专属疾病,因为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无论是短脖子大象君还是长脖子长颈鹿君,人类颈部的相对力量都弱爆了。四肢行走的动物为了抬起头部观察周围,演化出了粗壮有力的颈椎及颈部肌肉。直立行走的人类,头部运动范围虽然大了很多,但不需要长久抬头,颈部支撑肌肉就逐渐弱化了。
颈椎病有好几种类型,根据受损伤组织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症状。例如:
椎动脉受到压迫容易出现偏头痛、眩晕、嗜睡;
神经根型病变容易导致上肢无力、手指发麻;
交感神经型病变则可能会导致恶心、心动过速。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包括年龄增长导致的椎间盘退变、不良姿势带来的慢性劳损。常见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卧床休息、颈椎牵引、理疗及推拿。
3、如何远离颈部疾病
上述两类颈部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诱因,那就是不良姿势带来的慢性劳损,说通俗些就是头颈长期处于某个固定的姿势,如长期低头或歪头的姿势。
为什么长期低头或歪头的姿势容易诱发颈部疾病?
当我们的颈部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时,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部分肌肉和软组织则处于持续的高张力状态,肌肉和韧带会因为牵拉而损伤,椎体会因为相互摩擦而增生,进而刺激脊神经,出现一系列症状。下图是不同姿势下颈椎压力的对比。
长时间伏案、运动不足再加上看书姿势不正确都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预防颈椎病一定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对于长期伏案的学生和白领,建议:
操作电脑时调整好显示器高度,要正面注视,让颈椎处于最自然的姿势;
看书、对电脑时,每隔半小时就抬抬头、扭扭脖子,起身晃荡晃荡伸个懒腰远眺一下什么的就更好了;
睡觉时让颈部于枕头充分接触,使用与肩同高的枕头可以保持头部略后仰,此时颈椎处于自然曲度压力最小。
颈部疾病的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增强颈背部肌肉的力量来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功能性练习来恢复和改进颈椎的活动范围。
2.2 运动导致的颈部伤病
颈部运动伤病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折。
颈部软组织损伤通常是因为头部突然加速运动造成颈部肌肉无准备地强烈收缩或过度牵拉,导致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部分撕裂或损伤。例如,坐过山车的时候没有绷紧脖子,就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在这类损伤中,颈部过伸伤(向后屈曲)最常见,因为头向前或向侧面屈曲会被胸口和肩部所限制。
颈椎骨折是比较罕见的损伤,通常是头部受到暴力撞击或者高空落地时头部着地,颈部突然扭曲或伸展所导致。根据损伤类型不同又可以分为枕寰损伤、Jefferson骨折、第一颈椎横韧带损伤、绞刑者骨折等。
其中一些严重的骨折会导致死亡,例如头颈间发生暴力旋转导致的枕寰损伤,就是电影中冷血杀手的最爱。
三、颈部力量训练
粗壮的颈部肌肉不仅仅是看起来强壮,在运动尤其是格斗中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当运动员头部受击剧烈摆动时会导致大脑的震荡,粗壮的颈部能帮助抵抗外来的冲击力,减小头部的摆动幅度,减小大脑的震荡强度,从而降低击打带来的晕眩感;二是颈侧受击打时会压迫颈动脉,造成大脑缺血产生晕眩,强壮有力的颈部肌肉可以缓冲击打的冲击力,减轻对颈动脉的压力。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颈部的肌肉围度和力量对抗击打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看下图泰森叔的脖子跟头一般宽,这便是最强的“盾”。
如何才能练出强壮的脖颈?
无器械的基本方法是徒手抗力训练,即用手对头施加向前向后或侧向的力,颈部向反方向用力对抗屈伸。
进阶的无器械练习方法是颈桥,分前桥和后桥,分别锻炼颈部前后肌肉。
注意,颈桥训练对颈椎压力较大,具有危险性,不适合初学者,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切勿模仿!
有负重时,可以借助头套对头部在不同方向施加阻力,原理与徒手抗力训练相同。弹力带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
斜方肌上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上提肩胛骨,最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是各类负重耸肩,像农夫行走、硬拉之类需要提拉重物的训练项目也可以练到这块肌肉。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账号:z63org。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本文地址:http://z63.org/?p=42600
分类:&标签:&发布时间:日
在路上 & 2017.【】【】【】【】【】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颈椎的解剖结构_科普知识_中国百科网
颈椎的解剖结构
    颈椎的解剖结构 第一节的特点颈椎示意图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 ,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 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 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部各有一沟 ,称椎动脉沟;椎动脉上行出横突孔,绕过侧块,跨过此沟,再穿通环枕后膜,经枕骨大孔而进入颅腔。侧块上方有椭圆形凹陷的关节面,朝向内、前、上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下方有较平坦的关节面,朝向前、下、稍内方,与第二颈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外方有横突,能作为寰椎旋转运动的支点,比其他颈椎的横突既长且大。 第二节的特点颈椎图示第二颈椎又叫枢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 为寰椎的椎体。齿突 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 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上关节面位于椎体和椎根连结处上方的粗大稍出的骨块上,朝向上、后、稍外方,与寰椎的下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第二颈脊神经位于该关节的后方,与下位颈脊神经和椎间关节的位置关系 不同。枢椎的椎板较厚,其棘突较其下位者长而粗大,在X线相上看到上部颈椎有最大棘突者即为第二颈椎。枢椎的横突较小,方向朝下,只具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 第七节的特点第七颈椎除了 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 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 下,而被称为隆椎 ,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 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 颈椎的连接颈椎的连接主要 有 三 种方式:第一 ,椎间盘。即追歼纤维软骨盘,是椎体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第二,颈椎的椎间 关节 。 包括普通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钩第三,颈椎的韧带。 在 颈椎椎体及椎弓周围有一系列韧带对颈椎的固定及限制颈椎的运动有重要作用。 颈椎间盘特点颈椎间盘特点第一颈椎与第二颈 椎之间为寰枢关节,无椎间盘。从第二颈椎至第一胸椎共有六个椎间盘。每个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椎体的透明软骨板所组成,纤维环前 部 厚,后 部较薄,其上下纤维均由软骨细胞与软骨板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球样体。不论外力从上下来,还是从左右来,它的体积均不变,压力则平均地分配到各个方面。 活动范围颈椎活动范围示意图颈椎为了适应视觉 、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大而敏锐的可动性。因此, 颈椎 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 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在医学上,关节活动 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测量时颈部自然伸 直,下颔内收。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颈椎的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下椎体的椎间关节前后滑动的结果。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 前肌群的约束。颈椎的屈伸活动主要由第二至第七颈椎完成。左右侧屈各为45°,主要依靠对侧的关节囊及韧 带限制过度侧屈,侧屈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左右旋转各为75°,主要由寰枢关节来完成。环转运动则是上述活动的连贯作用来完成。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摇头动作发生在寰枢关节。颈椎的活动度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职业、锻炼情况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颈部活动亦渐受限制。 生理弯曲颈椎生理曲度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 X光 片 上颈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 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 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线片上甚为明显。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 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 曲 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颈椎生理曲度 的存在, 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 良和椎间盘髓核 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血液供应颈椎骨血液供应图示椎骨的血液供应主 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椎间动脉一般是一条,有时 成对 ,沿脊神经的腹(前)侧进入椎管,在椎间孔内分为三个主要分支。①背侧支,主 要供 应该 部硬膜、硬膜外组织、黄韧带和椎弓的血运。②中间支, 供应脊神 经 根和其脊膜的血运。③腹侧支,供 应该部 硬膜、硬膜外组织、韧带和椎体的血运。椎体的血液供应除上述者外, 尚有肌支和骨膜支,在椎骨表面形成动脉网,以供应椎骨的血运。椎静脉丛分椎内静脉 丛和椎外静脉丛两部分。椎内静脉丛收集椎骨和脊髓的静脉血,汇入位于椎间孔部的椎间静脉,在颈部 再入椎静脉 。 椎外静脉丛收集椎管及其周围肌肉的静脉血。
收录时间:日 00:33:09 来源:百科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七颈椎棘突体表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