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坏死中医塌陷为什么发生在骨坏死的修复期

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专家详解股骨头塌陷是怎么回事
专家详解股骨头塌陷是怎么回事
核心提示:专家详解股骨头塌陷是怎么回事 股骨头塌陷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得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都会问到的问题。凤凰中医骨股头坏死频道的专家说,股骨头坏死一般是股骨头局部缺血引起的坏死,骨细胞的死亡会造成股……
股骨头塌陷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得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都会问到的问题。凤凰中医骨股头坏死频道的专家说,股骨头坏死一般是股骨头局部缺血引起的坏死,骨细胞的死亡会造成股骨头的负重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股骨头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一般早期和中期的股骨头坏死不会发生塌陷,股骨头塌陷是晚期的标志。
专家指出,股骨头坏死出现塌陷以后,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了,而且,病情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但是,患者应该摆正心态,治疗不可心情浮躁。因此,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最好在早、中期及时用药,及时拄拐,保护好股骨头,这样治愈后的股骨头和正常的完全一样,是无菌性患者的最满意治疗效果。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塌陷是患者治疗不及时造成的,也是造成患者病情严重的原因。股骨头塌陷以后,及时经过手术治疗,在修复后也会有很大的几率造成骨性,产生一定后遗症,即使治愈后,患者如果长时间运动或在气候变化的时候也会导致疼痛酸软不适的症状。
温馨提示,股骨头塌陷是晚期严重股骨头坏死的表现,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患者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尽量在早期就控制住病情,防止股骨头发展到塌陷的严重的地步。成人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成人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进展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1.8【正文快照】:
成人股骨头坏死 (ANFH)治疗困难 ,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是股骨头坏死后塌陷〔1~ 3〕。本文就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发病机理成人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见于股骨颈囊内骨折 ,髋关节脱位等 ;后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国强;乔义岭;段琼;庞兴宇;;[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2期
张永飞,张义修;[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4期
王永松,程志刚,朱德才,向福胜,刘永生,吴伟,万小平,谢申,奚季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年03期
万志远;;[J];光明中医;2007年07期
史威,张英泽,贾卫斗,李素红;[J];华北国防医药;2004年03期
苏敬阳;侯勇;冯骁勇;张丽君;曹斌;;[J];河北医药;2006年09期
巴英伟;[J];河北中医;2002年05期
张永飞,张希彦,左伟,王军,李震;[J];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18期
王相奇,王彦兵,秦克枫;[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年03期
耿桂平;鲍自立;朱金华;;[J];实用骨科杂志;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勇;[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史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彭晨;[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樊效鸿;[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阳;[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王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秦研鹏;[D];吉林大学;2011年
王明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华民;[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冯和林;[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王昊;[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王立;[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杨云龙;[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骆东;[D];吉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天华;;[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董启榕,董天华,唐天驷,何广仁,吴德明,吴翼伟;[J];中华创伤杂志;1994年05期
王金熙,董榕,董天华,吴翼伟,桑士标;[J];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12期
王岩,朱盛修,赵德伟;[J];中华骨科杂志;1995年09期
董启榕,王金熙,董天华;[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09期
陈振光;[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陶家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王卫根;胡四生;严清;孙俊;李徽;方晨;;[J];安徽医学;2006年06期
刘俊宾;[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刘征;莫慧湧;;[J];重庆医学;2008年19期
孙博;李治罡;;[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卢舜;李金松;尹纪光;;[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于国平;;[J];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田再杰;乔国勇;杜江平;陈欣志;田如敏;姚章喜;;[J];临床医学;2008年10期
耿志勇,伍朝霞;[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年01期
赵德伟,杜国君,卢建民;[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晓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曹亚伟;[D];郑州大学;2010年
龚跃昆;[D];昆明医学院;2004年
张德志;[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彭吾训;[D];昆明医学院;2006年
党洪胜;[D];四川大学;2006年
庞智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建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林锋;[D];郑州大学;2010年
王相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青天;[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施纯南;[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颜景坤;[D];济南大学;2011年
卢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蒋林;[D];中南大学;2003年
周子红;[D];苏州大学;2002年
张传毅;[D];武汉大学;2004年
张先涛;[D];清华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锷;李保泉;曹日隆;刘安平;周章武;;[J];中医临床与保健;1989年01期
薛双桃,程添栋,黄玉生;[J];安徽医学;2005年02期
白良川;李保泉;丁锷;尹欣;陈柯;;[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吕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孙明林;[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3期
王田苗;裴葆青;周力;吕坤;胡磊;;[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6期
苏雁飞;王奇志;胡磊;姚琦;;[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4期
郭兆友,张贵达;[J];北京医学;1995年06期
刘弘,王玉林,万怡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年02期
李卫哲,李景南,张新;[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立江;[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成华;徐禄基;赵立勇;洪登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杨光远;;[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吴生平;;[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权良刚;;[J];当代医学;2011年03期
覃道义;文跃军;黄亿;;[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2期
张美超,史风雷,赵卫东,欧阳钧,钟世镇;[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郑明;赵梁;林凤飞;林朝晖;宋卫;;[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赖震,周金水,苏友新;[J];福建中医药;2004年03期
孙克民;王和鸣;胡娟;郑良朴;;[J];福建中医药;2010年06期
庞智晖;何伟;张庆文;陈镇秋;;[J];广东医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强;李喆;张勇;刘文杰;;[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庞智晖;何伟;张庆文;方斌;王海彬;李献成;陈镇秋;李可大;;[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庞智晖;何伟;张庆文;方斌;王海彬;李献成;陈镇秋;李可大;;[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谢军胜;余海波;;[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喻明洁;;[A];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智勇;[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贾勇;[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李光灿;[D];中南大学;2004年
李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庞智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曾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周丕琪;[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魏秋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蔡佳仲;[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新羽;[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孙建君;[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延群;[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周飞;[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贺靖澜;[D];华北煤炭医学院;2009年
姜洪顺;[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温冰涛;[D];泰山医学院;2010年
姚双权;[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白志刚;[D];内蒙古医学院;2006年
王昊;[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岩,朱盛修,袁洁,杨立民;[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4年02期
王金熙;董天华;刘振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王金熙;董天华;唐天驷;朱国良;;[J];江苏医药;1989年04期
陈振光,余国荣,喻爱喜,谭金海;[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年04期
陈振光,余国荣,陈廖斌;[J];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09期
王岩,朱盛修;[J];中华医学杂志;1994年10期
窦忠新,陈秀清,张发惠,陈振光,彭建强,徐达传;[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8年04期
陈秀清,窦忠新,袁国祥,李卜明,陈振光,余国荣;[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3年02期
陈振光,余国荣,张明元,彭建强,陈廖斌,陈秀清,窦忠新,袁国祥,李卜明;[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旭东,陈德庆,李英俊;[J];中国厂矿医学;1999年03期
姜海涛;[J];光明中医;2004年02期
李书军,钱乐平;[J];中国医刊;1997年12期
郑召民!450003郑州,董天华,吴广良;[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05期
段依祥;[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2期
陈晓明;;[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年04期
董启榕,王金熙,董天华;[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09期
樊粤光,袁浩;[J];中国骨伤;1994年05期
刘和平,刘仕远,施增儒;[J];中医正骨;1994年04期
李喜东,褚建国,范力军,王春娥,王国巍,王成纲,陈光利,李国力,刘志华,朱红玲,韩晓梅,崔松山;[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军胜;余海波;;[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李明;吴永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唐进;梅海波;叶卫华;胡欣;刘昆;伍江雁;赫荣国;;[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张自强;;[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徐娅莎;徐英楠;陈月洁;冷梅;;[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韩旭;玛依古丽;马军;;[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顾雪忠;;[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医明;陈晓波;甘海灵;王青刚;王青松;;[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陈兴灿;刘淼;潘永清;岳承红;陆洪江;;[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朱振安;;[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张权;[N];家庭医生报;2005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梅珍;[N];健康时报;2005年
健康时报记者叶依特约记者 石国本;[N];健康时报;2005年
高家骏;[N];健康报;2006年
张梅珍;[N];科技日报;2005年
杨述华;[N];家庭医生报;2008年
杨锐 特约记者 张梅珍;[N];健康时报;2005年
魏鑫;[N];保健时报;2008年
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效鸿;[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周建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周建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胡峰;[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郭坤亮;[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刘松;[D];苏州大学;2001年
张永兴;[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段瑞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瞿玉兴;[D];苏州大学;2002年
王欣宇;[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伟;[D];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
黄国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林锋;[D];郑州大学;2010年
徐王兵;[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高剑锐;[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陈彦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何福平;[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文源;[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吴卫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滕加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晚期股骨头坏死为何会引起塌陷
发布时间: 10:28&&&来源:未知&&&编辑:usera&&&&&&
  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是由于骨细胞死亡造成的病变。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进行治疗处理,发展成为则会造成严重骨骼塌陷,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晚期股骨头坏死造成塌陷的具体原因。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骨细胞逐渐死亡,股骨头的负重能力下降,股骨头坏死区域无数次发生细小压缩性骨折就会导致塌陷的形成,一般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早、中期是不会出现塌陷的,一旦塌陷状况出现表示已经发展成为了晚期股骨头坏死。
  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起来要相对困难,发生塌陷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患者应该摆正心态,治疗不可心情浮躁。
  无菌性股骨头发生塌陷是骨坏死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的严重结果,也是造成病人患体近一步严重的原因,而且出现塌陷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在修复后也会有很大的几率造成骨性关节炎,产生一定后遗症,即使治愈后,患者如果长时间运动或在气候变化的时候也会导致疼痛酸软不适的症状。
  相信通过对晚期股骨头坏死的塌陷症状的了解,读者朋友能够意识到,股骨头坏死治疗必须在早期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详情可登录股骨头坏死疾病专题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
1957人关注
1782人关注
1919人关注
2019人关注
2396人关注
1948人关注
1982人关注
2099人关注
|||||:|||
||||||||||
||||||||||
|||||||:|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导致瘫痪
本文导读: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可不小,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将会导致瘫痪,所以大家要知道疾病及时治疗的重要性。那么,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导致瘫痪呢?
  每种危害都不小,最好在刚发现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就要去进行,不然后果很严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瘫痪的危险的,股骨头坏死是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一种骨外科的疾病,对于这个疾病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那么有关于股骨头坏死可以导致瘫痪的相关介绍是怎么样的呢?
  股骨头坏死可致瘫痪
  股骨头坏死与其他的骨科疾病有很多类似的,但是总体来说,骨坏死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比较轻微的是致残,严重的股骨头坏死会导致瘫痪!
  等到病情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患者都不能够下床行走,但是总体来说,股骨头坏死病情发展到瘫痪这一过程其实是非常缓慢的,股骨头坏死到最严重时是可以瘫痪在床上的。
  但是股骨头坏死发展到瘫痪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它要经过股骨头坏死的亚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漫长过程,不论在哪个过程通过治疗都会使股骨头坏死发展停止下来。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骨细胞因缺少血液运输供应而导致,这时股骨头血液继续减少,股骨头骨细胞坏死就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和修复,股骨头大量的骨细胞就会继续消失股骨头逐渐塌陷缩小最后导致股骨头消失,股骨头坏死病人才会瘫痪在床上。
  人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出现坏死都会在它的周围出现吞噬细胞,把坏死的细胞吃掉并清除体外,这是不变的法则,它同时也会修复因细胞坏死造成的缺损部位,这时医生通过对全身的血液循环进行调解,使血管内的血栓溶解,形成血管阻塞,危害生命!
  股骨头坏死可以导致瘫痪的发生,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引起广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朋友们的注意,股骨头坏死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所以面对股骨头坏死这个疾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1、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髋关节发出响声甚至伴随腿肚抽筋现象。。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4、患侧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时无任何症状,但间歇时长可达一年以上。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
  5、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6、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7、温度低:患侧臀部皮肤温度低于正常温度,个别患者患肢畏寒。
(责任编辑:姚佳佳)
骨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骨头塌陷还能修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