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抗真菌药物物停药时间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我吃抗真菌的药物,要停药多久,才可以怀孕要宝宝?
我吃抗真菌的药物,要停药多久,才可以怀孕...
我吃抗真菌的药物,要停药多久,才可以怀孕要宝宝?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妇科
&&已帮助用户:36782
朋友你好,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讲停药后3个月在孕比较好,欢迎咨询祝你健康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135656
建议你停药半年以后考虑怀孕比较合适。
专长:内科 妇科 儿科
&&已帮助用户:51109
据你所说的情况建议你停药三个月以后再考虑怀孕。
问吃了抗真菌药宝宝能要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科病
&&已帮助用户:92792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怀孕服药,防止畸形的情况意见建议:您好,考虑到优生优育的角度,建议终止妊娠,如果实在想要,建议观察,到孕16周行唐筛检查,24周以后行四维彩超排畸检查
问我早孕,但是因为手有灰指甲,所以就吃了抗真菌的盐酸...
职称:医生会员
&&已帮助用户:198566
问题分析:你好,怀孕早期使用药物,对胎儿有-定的影响,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具体影响的程度目前无法预测意见建议:建议,如果想保留胎儿,这种情况需要严格做好孕期的检查,在孕14-19周做唐氏筛查,孕22-26周做四维彩超产前排畸,若是有必要16-20周做羊水穿刺及脐血分析,这样可以明确宝宝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建议保留宝宝,做定期的孕检,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及时终止妊娠
问我吃了中药是治疗抗病毒的,请问停药之后什么时候能怀孕?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247919
你好!~做肝功能检查和乙肝DNA检查,正常的话完全可以 停用药物后生育的,但是孩子需要进行阻断感染处理,避免感染。
问用了抗真菌药了,用的时候就好,停了又起来
职称:医师
专长:骨科及骨伤科
&&已帮助用户:6822
病情分析: 你好,你是什么症状,需要用抗真菌药,请详细说明,我们好为你解答。意见建议:建议详细说明,谢谢。
问我吃了抗真菌的药,什么时候可以要小孩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44155
病情分析: 你好!抗真菌的药物一般对胎儿的发育还是有影响的,而且是在早孕期间。意见建议:请慎重考虑后尽快的采取处理。
问我在一个多月前吃了抗真菌的药,如果怀孕了,宝宝会不...
职称:护士
专长:妇科,产科
&&已帮助用户:84865
病情分析: 您好,你的情况,如果在孕前服药考虑影响不大,一般建议停止用药后至少一个月可以怀孕。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精液很少而且是透明的颜色和水差不多,这样的精液是否有生育能力?
做孕前检查了解夫妻双方身体情况。在计划生宝宝之前检查
影响怀孕原因很多,如情绪,输卵管有无堵塞,卵泡发育成不成熟
现在好多夫妇准备怀孕时候迟迟不怀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成年男女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没有任何避孕措施,未怀孕者
结婚1年,没怀上孩子检查是多囊卵巢综合症,怎么治疗好?
检查出精子液化,很想要个宝宝,去哪治疗?
输卵管阻塞主要导致女性不孕,占女性不孕的25%至35%
原因精子数量少、精子畸形率高或活动度差以及射精功能障碍
结婚2年多了,一直不怀孕,生活习惯规律,这是不孕吗?
婴儿保健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关注今日:7 | 主题:153459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2年零12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过去十年抗真菌治疗的巨大进展可概括为:1.三唑类口服药物用于治疗地方性和机会性真菌病;2.伊曲康唑被发现对曲霉菌病有效;3.氟康唑被证实对全身性念珠菌病和隐球菌病有效;4.氟康唑成为球孢子菌笥脑膜炎的治疗药物;5.地方性睦菌病的门诊治疗成为常规;6.低毒性的两性霉素B的脂质复合物用于临床;7.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敏感性试验标准化。
90年代,随着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两价目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出现,给机会致病真菌感染的治疗带事巨大变化。氟康唑已广泛用于念球菌病、隐球菌病的治疗。伊曲康唑主要用于曲霉菌病的治疗。一些新的具有更强的抗真菌活性的氮唑类药物在正前期临床试验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两性霉素B的脂质复合物已经被批准使用。这些药物能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笥,但有关各种脂质复合物与传统的两性霉素B对比的相对效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另外,一些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已经或即将投入使用。特比奈芬是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癣和皮癣的新药。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抗真菌药正在研究之中。其中包括nikkomycinZ,以及echinocandin和pradimicin类化合物。
1.两性霉素B和新的脂质复合物
50年代以来,两性霉素B-直用于大多数真菌感染的治疗。尽管有了三唑类药物的使用,两性霉素B还是用于曲霉菌以及其他丝状菌引起感染的病人。而且,对那些危及生命的真菌感染,如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皮炎芽生菌,以及一些对氮唑类药物不敏感的念球菌感染还得用两性霉素B来治疗。两性霉素B的抗菌谱广,但因期副反应大而受到限制。
通过对两性霉素B进行结构改造可以降低其毒性。最近出遭到了三个不同的两性霉素B的脂类复合物。第一个是AmBisome,它是两性霉素B的脂质全,已在欧洲使用,不久也将在美国上市面上。第二个是Abelcet,它是两性霉素B的脂质复合物,在美国被批准使用,它在两性霉素B的分子上接上了脂类侧链。第三个是两性霉素B的胶质分散体,商品名为Amphocil或Amphotec,是由一些片状结构的脂质与两性霉素B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现已在欧洲及美国使用。
所有这些药物的设计都是为了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性,最主要的是大大降低肾毒性。仍有发烧、寒战及恶心等输液反应,但比两性霉素B的发生率小。这些脂质复合物每天剂量范围为3-5mg/kg。该剂量大大超过两性霉素B的剂量,副作用很轻微。曾有报道肝药酶增长率1 、嗜睡、食欲不振以及低血钾,但发生率不到5%。
AmBisome在欧洲得到广泛的验证,但因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有人建议将两性霉素B与“脂肪乳”合用,可降低费用,且容易制备。但这些“自产”的两性霉素B的脂质复合物没有标准化,尚示有质量控制标准。这些药物似乎更不稳定,肾毒性可能会更大。另外,制霉菌素的脂质复合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我有关它与两霉素B对比的数据。
2.氮唑类抗真菌药物
酮康唑是1981年美国研制的第一个口服氮唑类抗真菌药物。至今发现以下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和吸收问题,如肠道pH升高时吸收差,与食物有关的吸收变化以及在骨髓移植和艾滋病人中生物利用度小;不能进入脑脊液;尿中浓度很低;没有静注的剂型;肝毒性大,可致肝坏列。酮康唑作为两性霉素B的替代品广泛用于各种非脑膜性的、非致命性的真菌感染,目前已被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取代。
2.2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于1992年在美国获准使用。只有口服胶囊,静脉输液和口服液正在临床试验之中。伊曲康唑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更加专一,比酮康唑毒性更低,疗效更强,它与酮康唑一样,在艾滋病人及骨髓移植病人的吸收不好。当它与食物同服时,吸收明显增加,与某些可乐饮料同服时,吸收增加,与某些可乐饮料同服时,吸收增加。当它与某些经CYP代谢的其他药物同用时,将会发生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值得重视的是,它与特非那丁、阿司氮唑或cisapride合用时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伊曲康唑已成为非致命性的组织胞浆菌病和芽生菌病的首选药物。两性霉素B仍然用来治疗艾滋病人中危及生命的组织胞浆菌病。但是伊曲康唑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并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伊曲康唑未获准用来治疗丛霉菌感染和孢子丝菌病,便它仍被用来治疗一些不常见的真菌感染。
氟康唑在美国于1990年上市,在欧洲更早一些。常用于各种真菌感染,包括隐球菌和浅表性及播散性念珠菌感染。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及轻微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在对艾滋病人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给予200mg/日的氟康唑的疗效相当于0.4-0.5mg/kg/日的两性霉素B。
氟康唑被用来作为艾滋病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维持治疗。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作用有待研究,对非艾滋病伴随的孢球菌病的最佳治疗方案需加以探讨。
氟康唑已被用来治疗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艾滋病人的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然而专家提倡初始治疗使用外用制剂,因为它更便宜,没有副作用,不会引起耐药菌株产生耐药性。对HIV感染食管含珠菌感染,氟康唑的疗效优于酮康唑。
阴道念珠菌病可由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或其他一些表面制剂治疗。单剂量口服给予氟康唑150mg来治疗,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孕妇。
尽管氟康唑以80%的原型从尿中排出,但对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疗效不佳。
在对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的治疗中,口服氟康唑400mg/d已被证明与静注两性霉素B0.5-0.6mg/kg/日效果相当。
在过去十年中另一重大进展是使用口服三唑类药物治疗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脑膜为。经前,这种复杂的球孢子菌病需要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现在,绝大多数病人可口服氟康唑来治疗。对氟康唑不敏感的病人,可使用伊曲康唑,但可能还要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氮唑类药物必须终生使用,因为一旦停药,便会复发。
外用制剂及口服抗真菌药物都可用于免疫受损的病人,以预防真菌感染。Goodman等及Slavin等人研究表明,给予氟康唑400mg/d,对骨髓移植病人,可显著降低全身性念珠菌病的发生,但对患白血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发生全身性真菌感染并示减少,只证实局部真菌感染有所减少。
2.4新的氮唑类药物
几种新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正在研制之中。Voriconazole是一种三唑类药物,对很多机会致病性真菌,包括曲霉菌、克鲁斯氏念珠菌等耐氟康唑的真菌都显示抗真菌的活性。初步数据表明它能有效治疗各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包括曲霉病。
ZD-0870是另一种三唑类药物,对耐受氟康唑的念珠菌和其他机会致病真菌有效。SCH-56592是第三个新的三唑类药物,尚未经过临床验证,但它对二态形真菌,丝状真菌及酵母菌有拮抗作用。
3.特比奈芬
特比奈芬是一种烯丙胺类化合物,对皮肤真菌及一些局部真菌感染有效。它的软膏剂及口服制剂在欧洲已上市面上,片剂在美国则刚被用来治疗甲癣及其他癣病。
特比奈芬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而起作用,它能杀灭包括曲霉菌在内的绝大多数丝状真菌,并能在指甲及有角质层处富集。它对皮肤真菌的效果优于对念珠菌病,对皮肤念珠菌感染也有效。副作用很小,包括味觉异常,胃肠道不适,极少出现肝炎及斑疹。
4.更新的抗真菌药物
Echinocandin类化合物是一类杀真菌剂,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葡萄糖的合成而起作用。对多种念珠菌、地方性真菌,曲霉菌及卡氏肺囊虫有效。Echinocandin类化合物对新生隐球菌无效。最近,Lilly实验室的Echinocandin及Merck公司的Pneumocandin已在进行Ⅰ期和Ⅱ期的临床试验。
Nikkomycin Z是一种杀真菌化合物,它能抑制真菌胞壁的壳多糖的合成。体外试验表明,它对粗还需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皮炎芽生菌非常有效,并且与其他药物合用具有对抗念珠菌的作用。一些试验正在进行之中,以确定它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口服及静注的剂型都用。
Pradimicin类化合物是一类独特的抗真菌剂,通过与真菌胞壁上的甘露聚糖结合而起作用,能杀灭念珠菌及曲霉菌。这类药物尚在进行临床前的研究之中。
5.新的治疗方式
许多真菌感染是在病人的免疫受损状态下发生,除了给予抗真菌药物以外,还需提高病人免疫力。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在念珠菌及曲霉菌感染的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这些因子不仅能提高循环中吞噬细胞的数量,而且还能使这些细胞更有效地杀灭真菌。到目前为止,在人体上使用G-CSF或GM-CSF的报道减少。
使用白介素-12及γ-干扰素等来治疗真菌感染也引起人们的兴趣,但这些药物只用在实验动物的真菌感染,它们用于真菌感染病人是否安全或有效尚未清楚。
6.抗真菌联合治疗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增多,联合用药受到重视。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合用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较早出现,联合用药的原理是基于这些药物对真菌细胞的不同的作用机制。
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与两性霉素B使用是否会产生协同作用或者可降低两性霉素B的使用剂量尚不清楚,氮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CYP来抑制真菌胞壁的麦角甾醇的合成。而两性霉素B在真菌的细胞膜上与麦角甾醇结合。理论上讲氮唑类药物与多烯类药物合用来治疗真菌感染会有潜在的拮抗作用。这个理论上的拮抗作用在体内是否会出现尚不清楚。
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合用已经成功地治疗艾病毒感染病人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一些严重的念珠菌感染。真菌胞活性药物与胞壁活性药联合作用,由于它们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不同,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7.血药浓度
目前,对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常规血药浓度监测还未实行,但是,几乎每个病人都必须做5-氟胞嘧啶的血药浓度常规监测,因为血药峰浓度大于100mg/L时,会产生与剂量相关的骨髓萎缩。
长期以来,口服5-氟胞嘧啶150mg/kg/d已成为具有正常肾功能的真菌感染者的常规治疗。最近许多临床医师提倡在所有病人中使用低剂量。5-氟胞嘧啶的剂量在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中应该减量。因为当肌酐清除率小于75ml/min时,该药在体内迅速积累。
8.敏感性试验的作用
至目前为止,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及不同实验室间的重现性不好,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模型还很难比较。酵母菌的敏感性测试的标准方法最近才刚刚确立。
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与动物药效结果具有相关性。但其他菌种实验尚未发现很好的相关性。
9.氮唑类药物的耐药性
对氟康唑具有耐药性的白色念珠菌几乎全部在艾滋病人身上发现,通常只在CD4计数少于50/ul,并且氟康唑长期应用于反复发作几月甚至几年的鹅口疮之后。
通常,耐药性在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反复发作病人身上形成。对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逐步降低,引起临床治疗的失败。在用氟康唑八月短期治疗的住院病人或使用预防性氟康唑的血癌病人中耐药性不严重。
伊贡康唑尚未作用念珠菌的基本治疗,因而关于其耐药性研究较少。然而,在从未使用过伊曲康唑的病人中,耐受氟康唑的念珠菌也同样显示其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降低。这种敏感性的降低与它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幅度降低相比显得小一些。
临床上用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感染与体外的敏感性降低是否有关尚不清楚。在艾滋病人中,伊曲康唑的临床效果差可能与该药的吸收减少及真菌对该药的耐受性增强有关。
对氮唑类药物的耐受性似乎有多种机制。最普遍的报道认为这些机制包括真菌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真菌靶酶发生改变导致氮唑类药物与结合点的结合减少,以及真菌CYP酶过度增多等等。在一些菌株中,最近的研究发现存在一种散发泵,能把氮唑类药物从目标病原菌中泵离出来,引起对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在过去十年中,抗真菌治疗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氮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而且已经影响了大量使用氮唑类药物作预防的治疗。
从药物治疗的前景来看,过去十年中抗真菌治疗最重要的两项成京是使用氮唑类药物来治疗各种地方性及机会致病性真菌病,以及将两性霉素B包裹到脂质体中,使之能在更大剂量输注时毒性降低。从科研的观点来说,近十年来最有意义的成就是在欧洲和美国形成了一支由专家组成的调查研究网络,以调查HIV病毒感染患者、其他免疫下降病人及相对比较正常的人群的抗真菌试验。
在未来十年中,应该加紧研究新型的抗真菌药物,研制开发对各种丝状的及酵母菌样的真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抗真菌药物,如Echinocandins、NikkomycinZ、Pradimicins;阐明抗真菌联合治疗的作用;制定丝状真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标准;阐明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大砖石战友的“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怎么与下面这个链接这个帖子有点类似,如果是转帖,请您注明是转贴,并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资料.ppt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需要金币:350 &&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资料.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比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病率上升预后严重病死率高(病死率念珠菌40%,侵袭性曲菌病50-100%)念珠菌属中非白念株增多,耐药程度高少见的真菌感染增多-(足根霉菌属、镰刀菌属等)-治疗困难诊断困难现有的抗真菌药-品种少,疗效不满意,毒性大深部真菌病目前存在的问题深部真菌病的诊断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及/或无菌体液标本(血、胸水、腹水、纤支镜防污染痰标本等) 真菌培养(+)拟诊基础疾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一般标本(痰、尿等)真菌培养和镜检特异性真菌血清学检查(如CSF隐球菌抗原、曲菌血中半乳甘露聚糖)经验治疗粒减发热,免疫缺陷者化疗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伏立康唑脂质体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史氟胞嘧啶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核酸类似物氟胞嘧啶?-(1,3)-D-葡聚糖麦角固醇多烯类唑类真菌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真菌细胞壁?-(1,6)-葡聚糖?-(1,3)-葡聚糖合成酶葡聚糖合成抑制剂:棘白霉素细胞核抗深部真菌药(1)类别通用名给药途径批准年份商品名多烯类两性霉素B静脉,口服1958Fungizone多烯类两性霉素B含脂复合体静脉1995Abelcet多烯类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酯静脉1996Amphotec多烯类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1997AmBisome抗深部真菌药(2)类别通用名给药途径批准年份商品名嘧啶类氟胞嘧啶口服,静脉1972吡咯类-咪唑类咪康唑酮康唑口服1981Nizoral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口服,静脉口服,静脉DiflucanSporanox伏立康唑口服,静脉2001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卡泊芬净Caspofungin静脉2000Cancidas优点抗真菌谱广,疗效确切耐药真菌少,半衰期长(24h)可一日一次用药缺点蛋白结合率高>90%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不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抗菌药物_百度百科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
抗菌药物组成结构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物在一定浓度下对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菌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抗菌药物药物性能
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和大多数牛放线菌。分类:青霉素G,苯氧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作用于的青霉素(美西林和替)。
头孢霉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对β-LA的耐受较差。第二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但对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的活性较差。第三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甚强,但对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强。其中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头孢三嗪的半衰期较长,达8小时。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对革兰氏、阴性及厌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较强活性,对β-LA高度稳定。
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酶稳定,发生率低。
: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有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可存在交叉耐药性,有耳、肾毒性,并可有的阻滞作用,有的后作用。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抗菌谱广,口服方便。对立克次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敏感。
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内脂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组织浓度高。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多肽类:万古霉素和。主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肠球菌。
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点:广谱,对多重耐药(其他)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肾排出,尿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后续作用。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六.外科预防用药:
1. 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手术视野有显著传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高龄或患者。
2. 预防用药的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价格低。
3. 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
4. 用药的期间:&24小时。
5. 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 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致病菌。
七.抗菌素的联合疗法: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抗菌药物主要分类
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类。
静止期杀菌剂:、多粘菌素类。
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联合用药的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
第二类+第三类:累加或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三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二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八.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
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监测的意义:
1. 供临床选用抗菌素。
2.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
1.耐苯唑青霉素的(MRSA)和(MRSE)。
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RE、VRE)。
3.耐青霉素类的肺炎球菌(PRSP)。
4.G –杆菌超广谱(ESBL)和诱导酶
5.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IRS) 。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产生灭活酶;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位的改变;反泵机制。
耐药性产生的方式:内源性耐药:天然耐药;
外源性耐药:获得性耐药:
1)染色体突变;
2)质粒介导。
抗菌素的压力选择作用: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使用,能促进细菌:β-内酰胺酶;产生大量染色体β-内酰胺酶; 产生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产生超广谱变型β-内酰胺酶。
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构成严重威胁,其主要的耐药菌是:
1. 肺炎链球菌:(PBP2b)靶位点改变。
2. 嗜血流感杆菌:产β-内酰胺酶。
3:产β-内酰胺酶。
社区(门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菌 占分离株的总体(%)
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于肺炎链球菌(PRSP)耐药的流行情况:
1967年在澳洲悉尼医院首次培养获得PRSP;70年代在许多国家发现PRSP的存在;并出现严重耐药的情况“耐药肺炎球菌”DRSP。80年代以来耐药发生率迅速上升:西班牙:6%→ 44%;法国:0.3%→12.4%;墨西哥:50%。
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日,英国政府首席医药顾问戴维丝教授表示,医生不好好的治疗病人和病畜,常把杀病菌的抗生素拿来杀病毒,将会引来超级病菌,到时候可能无药可医。[1]
据悉,戴维丝出席剑桥大学科学节活动的时候说,英国医生训练不够,常把杀病菌的抗生素拿来杀病毒。而很多动物病了,不积极治疗,却让动物自生自灭。最后可能会引来让人类束手无策的超级细菌,让大批人死亡。
他说,很多人病了不愿意请病假,医生就开抗生素让他们可以继续上班、上课。他建议今后家庭医生别忙着开药,病要是不严重不妨等24小时,要是真需要用药再开。[1]
抗菌药物主要危害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高潮。[2]
20世纪中叶,已上市的的抗生素原料药已达500余种,其在临床常用品种亦高达数百余种。人类在抗菌药物开发应用所获巨大成就面前,开始藐视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变得为所欲为。[2]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个超级大国的医学总署曾声称对“传染病的研究总算告一段落。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研究癌症和心血管病”。但这种自信很快就被严酷的事实所打碎,人们发现一些原本容易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已经不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致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事实,很快就被证实,而且一些致病菌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势头令人瞠目。[2]
据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20世纪40年代初仅1%,到上世纪末则飚升超过90%;一种耐药性极高、致病力极强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1974年的分离率为2%,而到上世纪末则迅速增至39.7%,成为导致医院内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与此同时,另一种导致严重社区感染的耐药菌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亦迅猛发展。上世纪末,我国大城市医院抽样调查其分离率达22.5%,而在美国其分离率高达33.5%,且由该耐药菌感染致死的病例逐年增多。由淋球菌感染所致淋病原本经青霉素G治疗可望迅速痊愈,而现今60%淋球菌对之已产生耐药性,青霉素G已难控制其发展迁延。[2]
20世纪80年代,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上市时,临床致病菌对这类新型抗菌药物十分敏感、耐药菌株几乎为零、但经过20年的广泛使用,临床致病菌对这类合成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迅速上升。如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已高达70%,幽门杆菌的耐药率则升至82%,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困难,20世纪,人类曾经历与结核病的长期艰苦斗争。凭藉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有效抗结核药的突出疗效,人类一度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的发展,并曾预期20世纪末可在发达国家消灭结核病。[2]
但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许多结核病患者,用现有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得不到控制,不少患者感染的结核杆菌出现了多重耐药性,全球结核病疫情迅速回升,以至WHO不得不在1993年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结核病全球紧急状态,并呼吁迅速行动与结核病危机进行斗争。事实证明,临床所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菌株,而且不少致病菌还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即“多重耐药性”。致病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蔓延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为此WHO发出警告:“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2]
20世纪因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还引发了许多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氨基苷类抗生素造成儿童听神经受损,成为引发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儿童使用四环素疗程过长,造成牙釉质发育障碍、骨生长受抑,使一代人的健康严重受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长期应用所致肾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一些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引发血液造血功能障碍;严重疾病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甚至引发二重感染,一些耐药菌群在体内的迅速繁殖,成为导致许多重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2]
造成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耐药性迅速发展,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指社会人群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使用。在医药界,表现为在无明确目标适应证条件下使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如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无明确指征的预防性用药);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把握上,未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需疗程”的原则。如无菌手术后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浪费了大量抗菌药物,而且最易诱导耐药致病菌株;药物的选用不按有效、价廉的原则选用基本抗菌药物,而首选价格高昂的新药、进口药;不首选对致病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而青睐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甚至多种联用。[2]
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用药,使得这类药物成为临床所用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2000年,武汉地区医院用药情况统计表明,在使用频度最高的前20种药物中,抗生素类药物占15种。使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经费占各类药品总金额的40.1%。各级医疗单位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高达60%-90%。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以上使用抗菌药物。我们曾对四川巴中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处方用药作过调查,在村、乡及县级医疗机构中,80%门诊处方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由此可知,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在我国城乡都十分严重。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在发达国家亦同样存在。本世纪初有报道指出,2000年美国510万病毒感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患者中,50%-60%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含有抗生素。美国每年花费150亿美元用于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可见其中有大量不合理用药现象。[2]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不仅在医药界被广泛滥用,在农业和畜牧业中,这类药物的使用亦十分普遍。据美国统计,所生产的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用于农牧业各占50%。在农牧业领域中20%用于兽医治疗用药,80%则为预防用药和促使动物生长用药,估测其滥用率高达40%-80%。因此避免农牧业中抗生素的滥用,特别是严禁滥用人类医用抗生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上世纪末欧盟委员会决定螺旋霉素等4种抗生素不得用于家畜、家禽的饲养。[2]
抗菌药物防治措施
杜绝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需从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做起。医生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性质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获取致病菌病原学诊断信息,依据致病菌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定或修定治疗方案,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步骤。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无明确指证的预防用药,不仅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还会引发抗菌药物所致的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肾功能受损。[2]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的剂量、疗程都应遵循临床既定原则并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防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所致毒性反应,并避免剂量过低、疗程过短,使感染未能彻底消除,留下病情复发的后患。[2]
治疗一般性感染,应从国家基本药物中常用药物入手选药,只要病原菌对所用药物敏感,照样可获肯定疗效。可见抗菌药物疗效并不取决于药品新老、价格贵贱。对于重症感染如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败血症、腹腔感染,则应及时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新型抗生素,以期有效控制这类耐药菌的严重感染。这类药品药价虽高,但用有所值,当属合理。[2]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还涉及我们平常百姓。当前,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尚处在逐步落实阶段,病人在药店自行购买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口服制剂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人统计,我国上海地区80%的家庭小药箱内都有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储备。民众习惯一有头痛脑热或喉痒咳嗽,就自用抗菌药物。这种不明诊断,任意服用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的做法,正是抗生素广泛滥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加速致病菌耐药性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以及民众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滥用所致危害的进一步认识,这类家庭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才有可能得到纠正。[2]
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全体民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社会问题,根本杜绝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彻底消除由此造成的危害,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力量。上世纪末,WHO曾指出,“从推动合理用药的政治模式来看,药品不仅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和具有内在价值的可上市成果,也是国家政策的工具”,并指出有关用药的问题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治内涵的领域。从这一认识高度出发,有效杜绝社会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关系着医药事业的进步和民众的健康安全,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事实上,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的滥用,远不只是涉及医患双方的事务,它涉及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诸多环节,也涉及对文化、教育、商业、媒体宣传以及农牧业等行业的政策与管理。面对当前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滥用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由国家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靠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运作、保证政令畅通、措施到位,我们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滥用,彻底消除由此引发的诸多危害。[2]
抗菌药物使用规定
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
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
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
三. 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
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 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
四.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 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7.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五. 抗生素的经验应用 :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
抗菌药物处罚案例
日,长春市将开展处方药管理专项整治,零售药店不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除降级和行政处罚外,情节严重的核减抗生素经营范围。[3]
长春市自2008年便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分级管理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3月,长春市共有药品零售企业3411家,其中评定为三级的573家,占总数的16.8%,评定为二级的2405家,占总数的70.5%,评定为一级的433家(含村级药店),占总数的12.7%。[3]
2014年为进一步规范三级药店经营秩序,全面提升分级管理工作水平,长春市建立了升降级和退出管理机制,近期监督检查了573家三级药品零售企业,对143家达不到三级药品零售企业标准的药店,实行了降级处理。[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一线抗菌药物
二线抗菌药物
三线抗菌药物
青霉素、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素、呋布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萘夫西林、阿洛西林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匹胺、头孢硫脒
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头孢地尼、拉氧头孢、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 头孢地嗪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其他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氨基糖苷类
丁胺卡那、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奈替米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卡那霉素、巴龙霉素
  酰胺类
  氯霉素、甲砜霉素
  糖肽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四环素类
四环素、多西环素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
氟康唑、咪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甲硝唑、苯酰甲硝唑、替硝唑
.新浪网[引用日期]
.湖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网易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用抗真菌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