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颏吃什么能红颏朔该给他吃什么药啊

浅歌的空间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点颏如何饲养点颏如何饲养
怎么养好靛颏鸟,是靛颏鸟友们最关心的问题,饲养靛颏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责任心,有上进心,不断地学习靛颏的饲养方法与技巧,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尝试。
红点颏的饲养技巧
红点颏也叫红喉歌鸲、红脖、野鸲、红颏、点颏、树勒煞、芦稿鸟、红波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鸫科、歌鸲属。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东部、蒙古、日本、朝鲜、印度东部、孟加拉国、缅甸和中南半岛等地。红点颏体长13-16厘米,体重16-27克。雄鸟头部、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颏部、喉部红色,周围有黑色狭纹。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鸟颏部、喉部不呈赤红色,而为白色。虹膜褐色。嘴暗褐色。脚角色。&Y5sq。j5m8F:m/v
红点颏栖息于平原灌丛或芦苇丛中。喜欢在地面上活动,常在平原的灌木丛、芦苇丛、草丛中间跳跃,或在附近地面奔驰。大多在近水地面觅食,随走随啄,也在灌木丛低枝上觅食。在地上疾驰时,经常稍稍停顿并将尾羽展开如扇。晨、昏至夜晚鸣叫,善于仿效昆虫鸣叫。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上。每窝产卵1-5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
饲养红点颏饲养不易。需要饲养在点颏笼中,为圆形或方形,笼高。一般不超过30厘米,底为30×35厘米,笼底通常不用竹丝,用塑料板可活动,便于洗刷,笼内栖木要粗,因为红点颏的趾爪较长。笼顶有板,是为了防止它有经常仰头望天的习惯。食罐可选用中棋子或低棋子粉料罐。饮水罐可用装颗粒饲料的小食罐代替,最好是腰鼓形的。初养的生鸟必须放在暗板笼中驯养,将粉饲料调成稀糊状,上面加几条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不给饮水。让鸟饿了吃笼内食罐中的虫,同时吃进稀料,以后将糊状料调稠,直至过度到吃粉料。对拒食的鸟还须进行填喂,每天填喂面包虫3~4条,或小皮虫2~3条。直到鸟能自食为止。驯养时间往往需1个月左右,然后过入点颏笼。
起初仍需罩笼衣,逐步亮笼。饲料主要是粉料,用黄豆粉10%、苞米粉50%、熟蛋10%、肉浆30%、加少量矿物质、维生素等搓合。也可以用鸡用混合饲料加熟鸡蛋的饲料。每天再喂一些软食,在粉料中加一点新鲜的牛羊肉末、菜末,用水调成粥状,再加几条面包虫。为了使红点颊羽色鲜亮,还可加入胡萝卜、红辣椒等色素饲料研合在粉料中饲喂。红点颏爱洗澡,夏季每天一次,春秋隔天进行,冬季一周一次。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为5~7分钟;时间过长,体力消耗太大,不利于健康。水浴时应把鸟与笼子一起放入水盆中;水的深度,以淹没大腿弯,或水正好接触到鸟腹的羽毛,水太深会使鸟漂浮,水浅则洗得不舒服。
冬季水浴应注意水要温暖,洗好后即把鸟笼挂在避风向阳处,让鸟羽迅速干燥,浴后要注意不能直接吹风,浴水温度应在25℃~35℃之间。换羽期要特别注意多给活食和其他动物性饲料,坚持外出遛鸟,最好是清晨,空气新鲜;冬季至阳光照射大地而暖和的时候遛鸟为宜,并要在途中罩上笼衣,如果气温偏低时,迎风一面的笼衣仍不能揭开,防止鸟受凉。红点颏需要进行日光浴,每天约2个小时。炎热的夏天,不宜在太阳光下曝晒,应上午或傍晚柔和的阳光斜照到笼上。冬季应观察天气变化,把鸟笼挂在向阳而避风处,如发现天气突然转冷,应立即把鸟笼提回室内,否则会把鸟冻死。红点颏畏寒,冬天气温低于0℃时要在室内饲养,鸟笼要放到室内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在室外应选择避风向阳之处悬挂。
红靛颏儿的饲养知识
红靛颏儿相对其他鸟儿来比它们是比较难于驯养的软食鸣禽,刚捉回来的鸟儿会显得烦躁不安,甚至绝食,这时建议扎结翅羽驯养,并给与安静且黑暗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耐心的填饲或诱食,使之逐渐习惯于人工饲养环境和人工饲料,一般约经1周便可适应人工饲养。
北京地区常将新捕获的红靛颏儿,结扎翅羽后用绳索系于颈部,置于架上驯养,以活虫诱食效果很好。过度烦躁不安的个体,也可在体羽上喷水少许,有利其安静和加快驯熟。
红靛颏儿的食物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蝽象及蚁类等,此外,也吃少量野果及杂草种子。繁殖于4~6月,巢椭圆形,由杂草、枯叶、细根等构成,一侧有出入口,巢内垫以细草及纤维等,巢置于地面草丛间。每巢4~5个卵,卵壳呈略灰的蓝绿色,或具赤红色点斑。
相关标签:红靛颏儿繁殖 红靛颏儿吃什么 红靛颏儿饲养环境 红靛颏儿饲养
靛颏洗澡与笼具清洁
鸟和人一样,也是病从口入,为了避免靛颏生病,每天给点颏洗澡和清理笼具又是一项必修课,时间长了可能就不会像开始时那样认真了,这对鸟儿和笼具都会有损害。现在我坚持每天给每一只鸟儿洗澡并天天清洁笼具,但在具体操作中也运用了一些小技巧,这样既达到了清洁目的同时又省时省力,现将本人具体操作过程向大家作一汇报,同时也希望各位朋友们将自己的好方法上来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拍砖。
第一步:准备一张过笼,不要太大,将市场上卖的小铁笼(或小方竹笼)放入塑料脸盆中,加适量温水,水位以没过鸟脚面为佳,将鸟串入,如果鸟不过笼可用面包虫引诱(鸟一见虫会奋不顾身地扑,达到过笼的。)第二步:将笼具中的水罐、食罐、栖杠、垫布取出,其中水罐和食罐要彻底清洗,最好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清洗中为作到彻底干净用一块海绵握在手中,其好处是接触面积大,达到快速清洗的目的。
第三步:清洗栖杠。可用市场买的尼龙板刷按上述方法清洗之。
第四步:清洗垫布。垫布一般不需每日清洗,我是每天在垫布上放一正方形报纸,正方形对角线为笼具的直径。这样一天换一页,将头一天的旧方纸换去。即使垫布上有些零星粪便,因大部分是干便,用尼龙板刷一刷就掉,然后放上一页新报纸即可。这样可节省一部分不必要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垫布我是每三天一洗,用温水加84消毒液浸泡后风干后备用。第五步:将笼具底部鸟食粉粒用潮湿海绵(沾一点水便可)擦拭干净。同时将笼条揩净,太硬的污物可用尼龙刷处理。
第六步:加水、添食(干料每日一次,湿料两天一次)、上虫每日每只玉米虫6-8只。第七步:此时鸟儿大部已洗澡完毕(目前天气不宜洗大。),串回本笼。
蓝点颏的饲养技巧
蓝点颏也叫蓝喉歌鸲、蓝秸芦犒鸟、蓝脖、九圈领、蓝领、长脚青、蓝颏、点颏、蓝靛杠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鸫科、歌鸲属。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非洲北部、俄罗斯、阿拉斯加西部、亚洲中部、伊朗、印度和亚洲东南部等地。蓝点颏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栗红色。颏部、喉部辉蓝色,下面有黑色横纹。下体白色。雌鸟酷似雄鸟,但颏部、喉部为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
蓝点颏栖息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不时地扭动尾羽或将尾羽展开。喜欢潜匿于芦苇或矮灌丛下,飞行甚低,一般只作短距离飞翔。常欢快地跳跃,不去密林和高树上栖息,在地面奔走极快。平时鸣叫为单音,繁殖期发出嘹亮的优美歌声,也能仿效昆虫鸣声。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种子等。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草丛中的地面上。巢以杂草、根、叶等筑成。每巢产卵4~6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
饲养蓝点颏生鸟首先要在板笼中驯养。初期要用线扎飞羽,以减少飞撞,保存体力,将粉饲料调成稀糊状,上面加几条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不给饮水。让鸟饿了吃笼内食罐中的虫,同时吃进稀料,以后将糊状料调稠,直至过度到吃粉料。或者用小昆虫填喂,每日4次,每次2~3条小虫,填喂时要轻柔,避免损伤,能自食后再放入点颏笼中饲养,供给清洁的水,每天更换。点颏料可用玉米面50%、绿豆面20%、熟蛋黄20%、淡鱼粉或蚕蛹粉10%配成。蓝点颏活泼好动,要每天溜鸟,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夏天应经常让其水浴,每日可进行一次。
冬季应减少水浴次数,浴后要注意不能直接吹风,浴水温度应在25℃~35℃之间,换羽期要特别注意多给活食和其他动物性饲料。夏季要注意粉料随配随喂,保持新鲜,防止变质。如放入大笼饲养,须经过板笼驯化上食后,再放人较大中笼(100厘米长、60厘米宽、70厘米高)饲养一段时间,发现吃食不爽的继续填喂,直到体况健壮,再放入大笼,2米高、4米长、3米宽的大笼可饲养30只左右。笼顶要有1/3遮雨,多设较低的栖架。蓝点颏畏寒,冬天气温低于0℃时要在室内饲养,鸟笼要放到室内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在室外应选择避风向阳之处悬挂。
红靛颏饲养入门,初养靛颏的绝佳教材
红点颏亦称红点儿,红喉鸲或红喉歌鸲。 鸟纲,雀型目,鸫科,歌鸲属,候鸟,分布在亚洲以东大面积地区以及日本朝鲜等地。冬季迁徙至长江以南亚温带地区,夏季则飞会北半球至蒙古以东,东北,四川北部,甘肃, 宁夏,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窝建筑在地面上,旁侧开口,卵呈白色带青色花斑 或白色只一头带红点,一般为4-5枚。红点颏叫声婉转悠扬悦耳,赋有韵律,故自古以来就为皇家饲养的高档及观赏与鸣叫于一身的名鸟,有专职的鸟把式侍侯。后流入民间,也为 百姓喜爱,与百灵,画眉,红子,绣眼等传统鸣鸟齐名。明清时期一只上好的红点颏可卖至数十两白银或换一头牲畜。解放后,北京人玩点颏之风也很盛行,据老人讲,当时玩点颏的人总是托着自己的点颏到茶馆喝茶,谈天。本人12、3岁开始捕捉饲养点颏,由于偏爱,十几年来,潜心钻研,请教,并参阅多种书籍资料,录象等有关点颏的内容,小有获益,故写下此篇文章,愿与共识者同赏并予以指教。
一、特征:
红点颏身体修长、俊俏、体长约16厘米。雄鸟体羽大部分为橄榄褐色,各羽稍略现深暗色。喉部赤红色,眼上有一白色眉纹,两边面颊下部各有一条白纹。胸部灰色,两胁棕褐色,腹部白色,雌鸟喉部白色,眉纹淡黄色。
二、鉴赏:
由于各人喜好不同,故挑选鸟的标准也各异,一般来讲,红点颏有黄, 灰,褐三种毛色,(也有一种由于基因变异而毛色呈浅黄褐色,俗称“米汤胶”,毛色不同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别。理论上讲,红点颏要选个头大,白亮眉,白亮岔,连环岔,(下颌红片儿与岔之间无黑毛形成的一条黑线)红片大,红色正且亮,胸及腹部白色,或浅蓝色,不选黑色或 灰黄色,腿为肉色或红色,不能要高腿,腿的站姿不能内罗圈而导致整体站资前倾,稍有外撇没有关系,要有脖子,眼睛要大,最好眼圈周围有白毛,无后脑勺的,且为当年 夏季出生的小鸟为好。当年小鸟在初级覆羽边缘有浅色膀点,且掰开嘴看时,膛是肉白色。 再有就是由于基因的原因而出现的胸部或腹部染有红羽的“脯红”或两侧白岔上染有红毛的 “粉岔”的上品鸟了。理论上脯红、粉岔、连环岔就是人们所说的点颏中的上品了,再加上以上所罗列的毛色,姿态,等优点就是一只百年不遇的超品了。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东西。总结各种鸟的优点所得,一般占以上所列三点的红点颏就可以被选而饲养了。但是人们总是 择优汰劣,好鸟已经不多了。
另一说:在挑选鸟时,应该是当年的小鸟,要选芦花脯,和麻岔。 芦花脯的鸟一般为黑灰毛,胸脯为白毛但带黑或灰毛缘,这样的鸟来年很有可能出脯红。麻岔就是白岔上的白毛有黑或灰的毛尖,来年也很可能出来粉岔, 但这不是绝对的。
三、迁徙:
红、蓝点颏一年春秋迁徙两次路过北京,迁徙时寂静无声,不易被人察觉。红蓝点颏都是在夜间靠星象 及磁场导航迁徙,白天休息。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在雨天的早晨可以逮到很多点颏,而在大晴天是却连一只点颏也见不到的原因了。点颏在春季由冬季的栖息地返回出生地繁殖。由于是地栖鸟类,故我们总会在迁徙期时,容易在荆棘高丛,高的干草丛,麦田,豆角地,玉米地,棉花地, 高粱地或芦苇塘, 甘蔗地,黄花地等很多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偶尔也会在绿化带或树林及果树园见到。迁徙总是不会离开水源很远,很少走山地或盆地,多走平原及沿海,迁徙时大面积见于我国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由于急着繁殖,所以春天的 点颏迁徙既集中又迅速,自5月1日前后至5月10几号比较集中,随着一、两场春雨,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点颏都已经飞走了, 若遇一年春天无雨,那春天就几乎见不到点颏了,全都不停歇飞过了。迁徙过程中,雄性快于雌性,雄性早些飞 到繁殖地就可以强占优势地带就更容易吸引到雌性,当然也有成对迁徙的。但总而言之,老鸟获得交配的几率要大于前一年出生的小鸟。
养鸟人常听说到春蓝秋红这句话,指的是春天留蓝点颏,秋天留红点颏。本人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原因是春天在迁徙返回时,无论是去年的小鸟还是隔年的老鸟都已在野外生活了很长时间,生殖腺已发育成熟并且又进入了繁殖期,所以被捕到后既不容易饲养,又不容易伏笼,死亡率很高。即使养活了,夏季很少有正常换羽的,不爱鸣叫,叫也不是连口, 不如秋季捕到的小鸟叫的好。春天捕捉到的红点颏都为大黑嘴大黑脚的鸟,既无饲养价值,又无鸣叫可言,不如不逮或放生, 让其繁育小鸟为秋天做准备。随着气候的转凉,北部繁殖地的气温开始下降以及食物的匮乏,红蓝点颏开始向相对温暖的南方迁徙。秋天红点颏一般在农历白露左右飞到北京,秋季迁徙时间较长,有时会拖到11月还可以见到末窝的小鸟。迁徙在前面的是成鸟,体质好,又有经验,当年的幼鸟会随后而至,迁徙过京高峰会在9月15日至25日之间,如此时赶上一场秋雨,那么你就会发现红 点颏会随雨铺天盖地而至。在迁徙高峰期间,无论是捕捉到的还是市场上出售的都不乏上品之选。10月份,偶尔还会逮到或买到 不错的红点颏,但此时的鸟的繁殖地就是更靠北的了,调教起来,即使是小鸟也要多下工夫了。
而蓝点颏则不然。春季的蓝点颏 由于正处于发情期,其羽色为最亮丽,尤其是下颌各色环羽鲜艳夺目,煞为美丽。春季捕捉到的上品无论是去年的小鸟还是隔年的老鸟,都可以饲养,一段时间后都可以伏笼(约在当年秋季时候),且在很短时间就开始 了鸣叫。但是由于老鸟去年已在野外换过一次或多次羽毛,在人工饲养后,换羽就不是十分痛快了,这样就失去了饲养的价值, 所以建议春天留去年的小鸟为好。秋天所留的小鸟的下颌颜色都不是十分亮丽,蓝色及栗色也不清晰,不如春天的鸟闪着金属蓝 色绚丽耀眼。就连秋天的老鸟的羽色也不十分美丽。原因是虽然已经性成熟,但是刚刚哺育完小鸟,又加上长途飞行,且尚未处于发情期,所以也属正常。家养的小鸟到了春天也不会如野外的鸟亮丽,原因是与性成熟的早晚有关系,家养的蓝点颏也会随着生殖腺的发育成熟而变的美丽,这就是人说的为什么蓝点颏越养越蓝了。
四、饲养:
一般点颏在野外环境下可以存活4-5年,而人工条件下饲养可以活7-8年甚至10多年。因为既没有天敌的威胁,食物又充足,性成熟也晚,故生活时间长。点颏属于比较不好养的鸟,比黄雀、画眉、山雀要难的多,但比起寿带,涉禽,吸蜜鸟等鸟类要容易多了,点颏对环境,食,水,卫生,湿度,温 度,阳光要求都比较全面。要是一只养了5、6年的点颏不褪色,腿脚不起瓦,出去向新鸟一样,那可以说是养到家了。
1.鸟笼 及器皿: 点颏圆笼,高32公分,48或52跟条,一根栖木,两端各一干粉罐和一水罐,另加一浅平口软食摸。亮底,笼内顶上嵌一布绷子。配盖板和笼抓。新鸟也有使用亮架或红子戳子饲养的,易接近人,并不会撞伤。
2.干粉料的配比:玉米面:绿豆 面:鸡蛋黄:花生面:牛羊肉粉:微量元素 ,比例:2 : 2 : 2 : 0.5 : 2 : 0.5。
3.新鸟认食: 秋天得到的小鸟一般都比较好开食。开食前应确认小鸟有没有糊屁股,如果糊了,应该用尖刀小心剪短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不要图省事连根拔去,这样小鸟很容易拉稀。另外,由于被捉情急或得到之前的不正确喂养,导致小鸟上火,也不宜立即换食,应该先喂玉米螟,蟋蟀,地 蛛蛛,同时拨去其尾脂腺阻塞的尾脂,同时每日水浴,尽快去火后再实施换食。换食时,应该首先扎膀,(必要时也要扎尾)放置在较安静的地方,需上半罩,罩鸟笼的后部,最好周围放一或几只老鸟,使其见到同类不致惊慌,笼底铺上蒿草或其他种类的青草,放一敞口罐水于笼底固定防止鸟碰翻,再放一敞口罐或食抹在笼底,放四五条活的面包虫在里面。因为新鸟不太适应上杠去啄食吃,只习惯在地面上捡食。人应躲开其视线,但可以偷偷观察其动静。如发现其啄吃了罐里的虫子,便可以继续换食了。把开食面放罐底或抹底一层,把面包虫沾上水后放在面上,这样虫一动就裹的浑身是面,有是活的,钩起鸟吃食的欲望,鸟一吃就带进了克食面了。此一步是关键,有的幼鸟不是很挑剔,一股脑连虫带面全吃进去了,这种鸟就容易换食;有的鸟挑剔,发现不对了就叼出虫子,甩了又甩,甩掉面后光吃虫子,这样的鸟换食就要费劲了。但不用怕,只要吃虫子就行,饿了,它就得一起吞了。接下来就把虫子剪成两段,沾上水放在面上,新鸟也会啄吃。如法,虫子段愈来愈小,沾上水后再与面拌一下,只要露一点虫子的身体新鸟都会啄吃裹着虫子段的面球。如此拌上五,六次就可以看见新鸟挑拣啄食克食面了。接下来就可以把水滴滴在面 里,拌一下,视觉的效果和虫子段差不多,鸟也会很笨的去啄食,这样就是满口的面了,他再挑拣也就是面了,就换过来了。挑剔的鸟会在你无论把虫子剪到多小段时,他都会尽可能的甩掉裹在上面的面而光吃虫子。如果这样两天你就会发现此鸟身子发胖,眼睛无神了。要赶快采取其他方法,一是改用稀食加很小的虫子段,二是把小虫子段改为牛羊肉粒沾水活干面儿里改食,然后再滴水的方法。如果是用稀食换过来的鸟,可以在三,五天完全吃稀食后,把食抹放一半稀食一半干食,鸟会吃完稀食再吃干食的。
以上过程应把食,水罐放在笼底,要等鸟彻底认食几天后再移至栖木两侧就可以了。换过食一周后就可以每天喂两次虫子了。每次一, 两条。换食时,由于习惯的改变或消化的原因,有的小鸟虽然换过食来可还是很瘦,只要羽毛还抱的很紧就没有关系,只要换过食后用稀食加牛羊肉糜补几天就会上膘了。一般讲,喂稀食不容易上火,但比较费劲,时间不充裕的爱好者可以喂干食,有时间再喂稀食。以上换食法适合时间不太充裕的爱好者,但此法的缺点是换过食的鸟爱弹食,较浪费,但不尽然。
另外,天气的原因也会影响换食。有的 养鸟人发现自己的小鸟昨天还吃的好好的,怎么今天早上一看,小鸟就一口都没动食,且撞的头破血流呢?这是因为今天是阴天或是雨天。自然环境下,在阴雨的天气,不利于飞行,小鸟会停留在一处不做飞行,没有体能的消耗,就几乎不捕食,待到天晴后会再度迁徙。碰到此种情况,我会把小鸟撒出笼子,放在阳台上,(已扎膀)给其更大的活动场所和有藏身处的地方,不应换食,应喂活虫或人工填食,保持消耗所需,减少骚扰,度过这样的天气。等到晴天后再捉回笼中继续换食。另外在阴雨天气赶上换食,也可以采用灯光照射的方法, 人工给小鸟一个好天气的感觉,这样也可以导致减少死亡。换食过程自始至终应每天更换笼底纸托或青草,以便及时了解小鸟的粪便情况,由稀屎到半稀屎到消化后的白觖屎,那么你就成功了。在换食时不要经常人为靠近观察小鸟,可以在鸟看不到你的地方偷偷观看,这样可以给鸟儿一个安静的情绪认食。另外一种方法是针对倔强不吃虫子的小鸟或时间较充裕的爱好者,把小鸟扎膀后放于戳子或亮架上,用镊子或手把牛羊肉条或拌有牛羊肉条的稀食抹在小鸟嘴边,小鸟会由于爱干净而去舔,就把食物带进了嘴里,这样一两天后就会自己啄喂过来的食了。如此换过食的小鸟不爱弹食也不惧怕手食。
4.平时饲养:一般来讲,换过食来的小鸟都应该上亮架,并经常与人接触,用手相逗,至次年春节后再放回笼中,这样的小鸟会伏笼且很稳当,但也不尽然,有的小鸟天生就爱闹,要等换完一次羽后才会稳当的。喂食过程中,入冬后应稍微加大花生粉,鸡蛋黄粉及肉粉的比例。秋天得到的小鸟在北方10月下旬就应移至屋内饲养,室温在12-25摄氏度都可以的,笼底应用棉垫以免脚部着凉,如发现有小鸟经常一只脚站着,另外一只绻在腹下羽毛里,在此情况下,应该晚间把笼罩罩上,躲开风口,用棉线缠裹栖木,并应及时增加蛋黄例。平时饲养过程中,每天应喂水果和蔬菜,黄瓜,苹果,香蕉,白薯,西釉,橘子,等很多种。平时饲养是否晚上要罩罩,我个人认为应适情况而定,因鸟而异,有的鸟罩上罩后会很闹,不罩却很老实,那就不罩,有的鸟罩上不闹,不罩就闹,那就罩上,而且时间长了鸟就习惯了,再改也不容易,况且还要有充足的时间,所以我个人认为没有固定约束。点颏酷爱水浴,有时小鸟会洗的浑身湿透,体弱的会因此而丧生,所以新鸟要在圆膘后再进行水浴。每周两次就够了,洗完后有条件的应晒太阳,这样鸟的羽毛会十分顺也艳丽。夏天可以每天一次。有些小鸟胆量极小,惧怕人脸或人手,有时会因为害怕而仰顶。此时应赶快调整鸟笼位置,使栖木与人脸成直角,这样小鸟在活动时就不是正面看到你的脸,就不会再仰了,而且在喂食时,人面应避开直视小鸟,就可以改过仰顶的毛病。养点颏需经常遛鸟,人们常会认为红子,画眉,百灵需要遛,其实点颏也需要遛,在温度适合的天气里,18摄氏度以上都可以,白天可以提着鸟笼到公园遛弯,这样养的小鸟会又稳当,毛又顺,会和野外的一样的。平时喂食可以每天喂干食,每隔一两天喂次稀食,本人不赞成每天喂稀食,这样出来的鸟到春天软且生殖腺发育不成熟。平时每日应供给10条左右的面包虫,皮虫或玉米虫,春秋的时候,(也就是蛛蛛多的时候),应该每天喂3,5个草蛛蛛。平时饲养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丰富饮食内容,尽量与其在自然界所吃的东西靠近.
五.换羽:
之所以把换羽单列出一章,可见其重要性了。野生鸟类换羽是在幼鸟孵化长大以后进行的。 羽毛已经一年了,求偶时的炫耀与争斗,以及孵鸟时的损耗,成鸟需要换成冬羽了。雀型目的鸟类有一年换两次羽的,而点颏一年只换一次。去旧羽换上新羽,鸟儿会更加美丽动人。野外的鸟儿会顺利完成换羽。但是笼养的点颏就不会那么幸运了,饮食,营养和春天的鸣叫以及性成熟等许多的因素都会导致换羽的不畅,轻的羽毛杂乱,眼睛无神,停止鸣叫,看上去好象走路轻飘飘的样子,重的会导致死亡,所以换羽是很很关键的,也是看一个人养鸟好坏的标准。换羽首先要看饲养的人的责任心了,养鸟不上心,再懂也没有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动不如行动,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其次,换毛要掌握六要素:食、水、卫生、温度、湿度和阳光。正常情况下,鸟儿应该在一入伏开始换羽,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左右完成换羽。
先从食说起,换羽时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所以鸟食一定要硬,前一天晚上应该在一个空的食罐中多放几条虫子,这样第二天天刚亮时鸟儿就能吃到活虫,这样非常有利。红点颏换羽时应用稀食,每天早上活新鲜稀食至于抹中,不宜过多,因为天热容易馊,下午可以再活,也可以改用干食。食要充足,营养要丰富,特别是鲜鸡蛋黄的比例要增加。建议参考数字,按顺序依次为:鸡蛋黄,鲜瘦牛或羊肉,绿豆面,玉米面,花生粉, 比例为:2:2:1:1:0.5: 用纯净水或矿泉水和成稠hu状置于鸟踩不到的地方,鸟会自己啄吃,同时白天还应多喂玉米虫,面包虫,皮虫,面包虫成虫,及草地蜘蛛,蟋蟀,蚂蚱,及蝴蝶,苍蝇等活虫以增加动物蛋白,对于换羽十分有利。
水,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因为自来水到处都是,简单又方便,盛上便用,这样对于一个一般养鸟的人就已经够了。但是要想养好点颏还差的远。自来水中的漂白粉和或化学添加剂会影响点颏换羽的质量,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应使用矿泉水, 纯净水或未污染的雨水及河水,要是能坚持整个换羽季,那么鸟毛的颜色就会既鲜亮又不会变色的。另外,夏天饮用水也容易馊, 最好中午再换一次水。换羽期间,应适当减少水浴,但一定要坚持水浴。
卫生关,点颏本来就好干净,换羽期间更是要保持清洁,笼底要垫上未污染的野草,野菜什么的,两天一换,草要保持湿润,如果可以坚持整个换羽期,鸟儿就会连腿,脚上的角质都褪掉。 另外,保持卫生可以避免病菌的传播,以及周围环境及人的生活环境的良好。
温度也影响鸟儿换羽的好坏,北京天气夏季十分炎热,经常会有高于摄氏40度的天气,这种天气很不利于鸟儿的换羽,遇到高温天气,应及时在周围泼水降温或将鸟儿移至阴凉处。
湿度也十分重要。自然情况下鸟儿在野外满是露水的地方生活,适应了环境而形成依赖。人工饲养下也要尽量创造湿度大的环境,这也是入伏开始换羽的原因。伏天是北京湿度最大的时候有利于鸟儿换羽。另外还要设法加大其生活区间的湿度,比如在阳台上,平房放在有绿色植物的地方,或夹在花盆中间。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老年人在换羽期提着鸟儿去满是露水的高草中接露水,这样的鸟儿换出来的羽毛鲜艳明亮还不变本色。
阳光在平时饲养时就十分重要,直接通过作用脑垂体影响鸟儿的性成熟的早晚,日照同时也在换羽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野外的鸟儿早上浑身湿漉漉的会在清晨的阳光下梳理羽毛,同时会把尾脂腺分泌物涂抹在羽毛上, 让羽毛充满了光泽。白天阳光直射而强烈,应完全避免长时间在强光下而移至凉爽处。
相信以上六点对您在点颏换羽时期给予帮助,并在自己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顺利度过换羽一关。
另外换羽时还应注意的是不能为追求一时的效果,而忽视了鸟儿的安全,在野外被猫,黄鼬,老鼠,鹰隼,伯劳,等天敌伤害。再有就是除必要的喂食外,人也应尽量避免接触,给鸟儿一个安静的环境换羽,也不至于受到惊吓扑棱散了新换的羽毛。如此换出来的鸟儿就会赏心悦目,对我们爱鸟的人来说真实莫大的喜悦了。养靛颏应该本着爱鸟养鸟的心态,切莫攀比,人外有人,高手如云,谦虚是本,养出好靛颏不是看谁懂的多,知道的多,而是靠养鸟人坚持不懈, 10年如一日的上心饲养,切莫心血来潮,踏踏实实做个好的养鸟人。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点颏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