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视神经炎损伤,双眼通路异常是轻伤吗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视神经是如何交叉的?左在上?还是右在上?为什么?有何意义?至今为止解...
视神经是如何交叉的?左在上?还是右在上?...
视神经是如何交叉的?左在上?还是右在上?为什么?有何意义?至今为止解剖学界是否还没注意到?????????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1. 视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些?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是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功能。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这些信号在大脑中恢复成图形,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构成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概念。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区分物体形状、明暗及颜色,而且在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眼肌活动等)的协调作用下,产生更多的视觉功能。同时各功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使视觉更精美、完善。因此视觉为多功能名称,我们常说的视力仅为其内容之一,广义的视功能应由视觉-感觉、量子吸收、特定的空间-时间构图及心理神经一致性四个连续阶段组成。视网膜中的特殊感受器便是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视觉现象,吸引着众多科学家们的兴趣。近年来采用生理心理、X射线衍射、超微电极、核磁共振等方法与手段,对视觉形成中光感受器的有机物质含量、片层结构的形成与更新、二向色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在分子生理学的水平上对光感受器结构与功能进行全面的阐述。目前视觉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视觉科学。在现代技术水平下,部分视觉已可以用人工的方式代偿与模拟,如使用电子眼,可以使盲人恢复部分视觉功能。2. 光觉是怎样形成的?
光是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电磁波中的一部分,其波长为400毫微米~760毫微米,即可见光谱,波长在其范围之外的是不可见光谱,如红外线、紫外线。当可见光线穿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被感光细胞所吸收,感光细胞即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其转换为神经兴奋,并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在大脑中产生光的感觉,从而形成光觉。因此光觉是指视网膜对光的感受能力,它是视觉的基础。为了产生视觉,进入眼睛的光线必须达到能引起视细胞兴奋的能量,并且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光觉的调节主要依靠视网膜的适应机能,另外通过瞳孔的大小变化来控制入眼光量,也能起到部分调节作用。产生光觉的物质基础是视色素。在光线作用下,视网膜感受器中视色素可产生光化学变化及生物电变化,从而表现出明暗视觉。在人眼睛的视网膜中,有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在处理可见光时是有分工的,锥体感光细胞集中于黄斑区的中心凹处,专门处理较强的光,而较暗的光则由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中杆状细胞处理,中间强度的光则由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共同处理。若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有功能障碍时,在暗的光线下,感光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大脑就不能接收到光的信号,这就是夜盲。大部分鸟的眼睛中缺少杆状细胞,所以在夜晚就不能看见东西,因而夜盲症在中医中也叫雀目。光觉仅仅能感受光的强弱,而不能识别物体的形状与颜色。识别物体的形状与颜色,则是色觉与形觉。3. 色觉是怎样形成的?
每当我们欣赏大自然中春天的绿色,夏天的明媚,秋天的澄黄,冬天的雪白;每当我们观赏落日的晚霞,天空的彩虹,我们会赞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也有人却无缘识别这缤纷灿烂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一种颜色组成的。为什么不同人的眼睛中颜色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正常人的眼睛不仅能够感受光线的强弱,而且还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人辨别颜色的能力叫色觉,换句话说,是指视网膜对不同波长光的感受特性,即在一般自然光线下分解各种不同颜色的能力。这主要是黄斑区中的锥体感光细胞的功劳,它非常灵敏,只要可见光波长相差3~5毫微米,人眼即可分辨。色的感觉有色调、亮度、色彩度(饱和度)三种性质,正常人色觉光谱的范围,由400毫微米紫色到约760毫微米的红色,其间大约可以区别出16个色相。人眼视网膜锥体感光细胞内有三种不同的感光色素,它们分别能吸收570毫微米的红光、445毫微米的蓝光和535毫微米的绿光,红、绿、蓝三种光混合比例不同,就可形成不同的颜色,从而产生各种色觉。红、绿、蓝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就是根据这一理论研制成的。由于锥体细胞是在较强光线下工作的,因此在微弱的光线下是不能区别各种颜色的。当锥体细胞出现异常时,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就要打折扣,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盲或色弱。缺少感红色素,就不能感受红光,称为红色盲,缺少感绿色素,称为绿色盲,缺少感蓝色素,则是蓝色盲。若锥体细胞什么颜色都不能感受,则是全色盲。色盲妨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4. 什么叫形觉?形觉包括哪些内容?
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形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视网膜对光的感觉,其次是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形觉包括视力和视野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两个物体保持一定距离时,我们能很容易地把它们区分开,但当两个物体靠得足够近时,再要区分它们就不容易了。有的人分辨力很好,我们常说他们目光敏锐,眼睛很尖。在医学上,把人眼的分辨力大小称为视锐或视力,视力可分为光觉视力、色觉视力、立体视力和形觉视力。一般所说的视力即指形觉视力,它是指识别物体形状的精确度,即区分细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两个相邻点能被眼分辨的最小距离。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要相分别两颗相互分离的星星,则两个星星与眼所成的视角不能小于1分角,这也是最小视角。据推算1分角在视网膜上的像相当于4.96毫微米,而锥细胞的直径为4.4~4.6毫微米,所以1分角接近于1个视锥细胞。单个锥细胞或两个相邻锥细胞被兴奋,都不能区分两个相邻的点,只有两个兴奋的锥细胞中夹一个未兴奋的锥细胞,才能区分两个相邻的点。分辨的视角愈小,视力愈高,所以视力是黄斑区视锥细胞的功能。视力一词习惯上指中心视力,而中心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最基本的形觉内容,而且多仅指远视力。完整的视力概念除中心视力外,还应包括周边视力,即视野。医生们常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用视野计来检查视野。5. 什么叫暗适应?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在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生成。因此在暗的地方待的时间越长,则对弱光的敏感度也就越高。但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的功能有障碍,在暗的地方,杆状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地工作,不管他在暗处待多久,都不能提高对弱光的敏感度,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夜盲。有的夜盲是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引起的,有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引起。杆状感光细胞不具有辨认物体颜色的能力,所以在暗处看东西,都是一种颜色。6. 什么是明适应?
当我们看完电影,从电影院走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你就觉得阳光眩目,睁不开眼,要过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的景物,这一过程正好与暗适应相反,称之为明适应,感受强光是锥细胞的职责和功能,也称之为明视觉或昼光觉。从暗处到亮处,在强光的刺激下,视网膜中视锥细胞立即投入工作,刚开始时工作的视锥细胞还较少,眼对光刺激的敏感度还很大,所以觉得光线刺眼,周围的景物无法看清。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视锥细胞都投入了工作,眼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这时对强光能够适应,看物体也很正常。锥细胞感光色素再生很快,其再生过程同杆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相反,即其敏感性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明适应在最初的数秒钟内敏感度迅速降低,此后变慢,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一般来说,目标的照明条件略高于眼睛的适应光的水平,则视觉功能最佳。在明适应下产生良好的中心视力包括形觉和色觉。在低照明的环境下经过调节,已经适应的眼睛,若在极短的时间里暴露在极亮的光线下,虽然也能迅速明适应,但在闪光照射之后,眼睛将处于非常高的明适应状态,此时再回到低照明的环境下,视觉功能大大降低,并可短暂丧失。这种由于高强度的闪光引起的暂时性光敏感度下降,称为闪光盲。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房间里照相时,闪光灯对着你的眼睛一闪,随后你就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要过一会才能看清景物。闪光的强度越强,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敏感度恢复正常,需要半小时以上。国外根据眼睛的这一特点,研制出一种闪光弹,专门对付犯罪分子。这种闪光弹的亮度远比闪光灯强,在短暂的极强光线刺激下,犯罪分子眼前一片漆黑,只能束手就擒。7. 什么叫视野?
当我们向正前方注视一个物体时,在不转动眼球的情况下,除了物体外,物体周围的景象也能看见;当我们的旁边有物体时,并不需要转过头去,只需用眼角的余光一扫,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却也能知道,这种用眼睛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在医学中称为视野。与中央视力相对而言,它是周围视力。当物体的影像通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时,由于视网膜中间部分感光细胞比较密集,因此物体的影像比较清晰,而视网膜周围的感光细胞比较稀疏,因此就反映出物体的大致影像。在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称为周边视野。正常人的视野范围比较大,好像一个横放的梨子一样,向外侧最大,内侧靠近鼻部逐渐缩小。从周边视野中看东西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对人来说却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周边视野,旁边的东西就什么也看不见,你想想,如果你在走路时,旁边有车子过来,你却看不见,是不是非常的危险?视野对人的劳动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的人因为某些眼病,导致视野狭小,如同从一根竹管中看东西,这叫管状视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若视野小于10°者,即使中央视力正常也属于盲。视野的改变,往往提示着大脑等神经系统以及眼底的病变,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脑血栓、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等都可引起视野不同程度的缺损或缩小。因此在眼科中常用视野计来检查病人的视野,帮助诊断、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8. 立体视是怎么回事?
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左右手各拿一支圆珠笔,两手平伸,笔尖慢慢地靠拢,可以发现很容易地将两支笔尖对准;如果闭上一只眼试试,可就不怎么容易了。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的两眼注视一个物体时,物体分别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图像,但由于左右眼有一定的间隔,左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左侧,右眼可以看到图像的略偏右侧,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这样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立体视又称深度觉或立体觉。当我们闭上一只眼后,只有一个单一的图像传入大脑,这样就建立不起立体感觉,看到的物体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因此闭上一只眼睛后,要对准笔尖就不怎么容易了。立体视觉可用同视机或立体视觉检查图片进行检查。没有立体视觉功能的人,缺乏立体感,不能判别出物体的距离,象司机、机械加工、绘画等工作就不能胜任。随着距离的增加,物体在我们两眼视网膜成像也就十分接近,一般超过500m后,两个视网膜上物体的形像基本上是重合的,因而立体感也就不明显了,不是吗?一轮明月怎么好像挂在树稍上一样?利用立体视觉的原理,人们开发出了立体航空像片,两张平面的航空照片,放在立体镜下,左眼通过左目镜看左边的一张照片,右眼通过右目镜看右边的一张照片,稍加调节,你就会发现,像片上的高山、深谷、瀑布、冰川都“站”了起来,如同你在飞机上俯视大地一样。此外,人们还开发出了立体摄影、立体电影、立体画等,为生产、生活、娱乐服务。9. 眼球是哪些组织构成的?
人的眼球是一个非常精巧的组织器官,是视觉器官的主要组织,它并不大,近似球形。正常人的眼球前后径为24mm,垂直径为23mm,水平径为23.5mm。其四周为脂肪结缔组织所包围,被眶筋膜象吊床一样悬吊于眼眶内,当有外力作用时,能起缓冲作用,眼球只有前面暴露在外。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眼球壁由外向内又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虹膜中间有一直径2.5~4mm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现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褶皱,据科学家研究,这些褶皱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最里面是视网膜,它紧贴着脉络膜内面,为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薄膜,具有感光作用。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屈光间质之一。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导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10. 视路包括哪些部分?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景物?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中的视觉中枢。这种视觉信息的传导径路称为视路,它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起,至大脑枕叶皮质纹状区的视觉中枢为止,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枕叶皮质视中枢。
视网膜是把光的视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的地方,并由此经过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即轴突)向视乳头汇聚。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从视乳头起,至视交叉前膝止,全长42~50mm。按其部位可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眼内段是从视乳头开始,神经纤维穿过巩膜筛板为止的一段,这一段神经纤维处于眼球之内,故名。它长约1mm左右。眶内段从巩膜筛板之外起,至颅骨视神经管,长约30mm,呈“S”型,以利于眼球的转动。因位于眼眶之内而得名。管内段则是神经纤维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长约6~10mm。颅内段则是指视神经出视神经管后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膝的部分,长约10mm。
视交叉呈长方形,是一12×8×2~5mm的神经组织,位于蝶鞍上方。在这里来自视网膜鼻侧部的神经经交叉后至对侧,即来自左眼的神经纤维转至右侧,而右侧的神经纤维转至左侧。来自颞侧的神经纤维则不交叉。经过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视神经束称为视束,长约4~5cm,开始时视束呈圆形束,以后逐渐成为扁圆柱状。
外侧膝状体属于间脑的一部分。外观如马鞍状,视路的周围神经元在此终止,而中枢神经元则从此开始。每一个外侧膝状体大约有100万个膝神经细胞,与视神经和视束内的神经纤维数目大致相同。从外侧膝状体至枕叶皮质之间的一段,因神经纤维呈扇形散开,故称为视放射,是由外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后的新神经纤维组成。视皮质位于两侧大脑半球枕叶皮质后部内侧,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右侧的视皮质与右眼颞侧与左眼鼻侧视网膜相关,左侧的视皮质与左眼颞侧与右眼鼻侧视网膜相关。视神经纤维最终终止于此,视觉信息在此再现。见图2。
11. 眼的附属器包括哪些组织?
人的眼睛除了眼球壁和眼内容物外,还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眼的附属器虽然与视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
眼睑分为上下两部分,俗称为上下眼皮,其游离缘称为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连结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泪阜,为变态的皮肤组织。眼睑起保护眼睛的作用。不是吗,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地把眼睛闭上。眼睑边缘的睫毛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像房屋的屋檐一样伸出,起着挡灰、遮光、防水的作用,长长的睫毛总是讨人喜欢的,所以有的人要戴假的睫毛。有时候睫毛也不能尽心尽职,它会背叛你,它不向外长,而是倒过来向里长,就像有一把小刷子在刷眼球,这时就要找医生了。
结膜是一层极薄的黏膜,表面光滑,质地透明,覆盖于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后面。覆盖于眼睑后面的为睑结膜,覆盖于眼球前面的为球结膜,二者连接部位称为穹窿部结膜,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褶皱,便于眼球运动。结膜可分泌出黏液,起湿润眼球表面的作用。
泪器分为泪腺和泪道两部分,泪腺就是分泌眼泪的,泪道则是眼泪水排泄的通道,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眼泪除了表达感情外,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湿润眼睛,此外还有杀菌,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缺少眼泪水的话,眼睛就会干涩不舒,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溃疡。
每个眼睛有六条眼外肌,分别为上下直肌、内外直肌、上下斜肌,它们能协调地运动,使眼球上下左右地转动。正常情况下,两只眼睛的眼外肌能非常准确地同步运动,两只眼球能步调一致地转动,只要有一条眼外肌出了问题,两只眼球在看东西时就不听指挥了,眼球运动受限,眼珠偏斜。
眼眶起什么作用呢?它是眼球的安乐窝,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眼眶为方锥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尖朝后。眶外侧壁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于外侧视野开阔,但也增加了外伤的机会。眼眶外壁较厚,其他三面骨质较薄,且与额窦、筛窦、上颌窦毗邻,当这些副鼻窦病变时,可累及眶内。在眼眶底部有一小孔,视神经就通过它进入人的大脑。12. 对眼睛各部位中医、西医的组织结构名称有何异同?
我国的医学源远流长,通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在眼科方面,对眼睛各部位的称呼与西方医学有所不同,因此有的人在实际应用中感到不好理解。其实在中西医中眼睛各部位的组织结构名称有一些还是大同小异的,通过下面这张表,你就能知道眼睛各部位的中西医名称。
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表
胞睑(约束、眼胞、眼睑)
上胞(上睑)
下睑(下胞)
内睑(睑里)
睑弦(眼弦)
内眦(大眦)
外眦(锐眦、小眦)
泪窍(泪堂、泪孔)
狭义指泪点,广义指泪道
白睛(白眼、白仁、白珠)
包括球结膜及前部巩膜等
黑睛(黑眼、黑仁、黑珠、乌睛、青睛)
黄仁(睛帘)
瞳神(瞳子、瞳人、瞳仁、金井)
狭义指瞳孔,广义泛指瞳孔及其后眼内
晶珠(睛珠、黄精)
包括脉络膜及视网膜
眼珠(目珠)
目系(眼系、目本)
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
眼眶(目眶)
眼眶 13. 黑眼珠的作用和结构是怎样的?
黑眼珠实指角膜,角膜是透明的,位于眼球前中央部分,占眼球表面的1/6,似手表玻璃一样向前微突,嵌在虹膜上,略呈横椭圆形,正常人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若直径小于10mm或大于13mm者为异常。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约为6.8mm。角膜厚约0.5~1mm,中央较薄,周边较厚。角膜可分为五层,由前向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层与前弹力层结合疏松,易因损伤而脱落,但再生能力很强,损伤后可很快再生,不留疤痕。前弹力层抵抗力较弱,易被损伤,无再生能力。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损伤后不能再生,以瘢痕组织代替。后弹力层抵抗力较强,在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损伤后可再生。内皮细胞层损伤后不能再生,只有靠邻近细胞扩张和移行来填补缺损区。
因角膜透明,表面光滑,内无血管,有屈光作用,在屈光系统中屈光能力最强,形似照像机的镜头,因此当发生近视眼,人们就会想到改变角膜的曲率,来改善近视程度,所以近年来近视眼手术,主要是用激光等方法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以达到消除近视的目的。角膜感觉神经极为丰富,尤其是角膜表层具有高度敏感性,当角膜受到刺激时,就会迅速地产生关闭眼睑、流泪等反射机制,对眼球起保护作用。角膜内皮细胞层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若角膜内皮细胞失去代偿功能,则角膜将发生水肿和大泡性病变。14. 白眼珠是指什么部位?
白眼珠在医学上是指球结膜及前1/3巩膜。球结膜是一层菲薄的黏膜,表面光滑,质地透明,而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故外观呈白色。球结膜覆盖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角巩膜缘、球结膜与巩膜间有眼球筋膜疏松相连,因此球结膜可被推动。当巩膜黄染或结膜下出血时,通过透明的结膜可显而易见。若要区别是结膜还是巩膜病变,可观察病变是否可被推动,结膜病变部位浅,可以被推动;而巩膜病变部位相对较深,推之不移。15. 晶状体的作用和结构是怎样的?
晶状体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它呈双凸透镜状,前面的曲率半径约10mm,后面的约6mm,富有弹性。晶状体的直径约9mm,厚约4~5mm,前后两面交界处称为赤道部,两面的顶点分别称为晶状体前极、后极。晶状体就像照像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的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为一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外面。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当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不断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成为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在人一生中不断生长,并将旧的纤维挤向晶状体的中心,并逐渐硬化而成为晶状体核,晶状体外较新的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扩大,并失去弹性,这时眼的调节能力就会变差,出现老视。
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如果房水的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囊受损时,晶状体因缺乏营养而发生混浊,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就成为乳白色,而变得不透明,最终影响视力,这就是白内障。现在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就是干脆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植入术。16. 玻璃体的作用和结构是怎样的?
玻璃体不是玻璃,它是人眼中类似于玻璃一样的物质,其无色透明,半固体,呈胶状,其主要成份是水,占了玻璃体体积的99左右。玻璃体的前面有一凹面,正好能容纳晶状体,称为玻璃体凹。年青时,晶状体与玻璃体能较好地紧密黏连,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晶状体与玻璃体的黏连性也逐渐变差,因此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时容易将它们分开。玻璃体周围有一层密度很高的物质,称为玻璃体膜,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界膜与后界膜。玻璃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因而代谢缓慢,不能再生,若有缺损其空间就由房水来充填。当房水或脉络膜出现问题时,玻璃体就会发生混浊,这时看东西时,就会觉得眼前如有蚊虫飞舞。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或由于高度近视等原因,半固体的凝胶状玻璃体就会逐渐变成液体状,这叫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和晶状体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因而它具有屈光功能,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17. 眼底有哪些组织?
眼底顾名思义是指眼睛的底部,也就是眼睛最里面的组织。它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专司感光,它包括锥细胞和杆细胞。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1~1.3亿个杆细胞,有600~700万个锥细胞,杆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第二层叫双节细胞,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过双节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负责联络作用。第三层叫节细胞层,专管传导。视信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神经冲动,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图像。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因脉络膜和色素上皮细胞的关系,使眼底呈均匀的桔红色。后界位于视乳头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其外面紧邻脉络膜,内面紧贴玻璃体。组织学上视网膜分为10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无血管,但因色素上皮细胞中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因此如果眼底有疾病的话,将对视觉有很大的影响。表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大变小。
视乳头位于黄斑区颞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呈淡红色、圆盘状,因此也称为视盘,视网膜上视觉纤维在此汇集,并于此穿出眼球向视中枢传递。视乳头中央有一小凹陷区,称为视杯或生理凹陷。视乳头是视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起始端,它没有视细胞,因而没有光感,在视野中是生理盲点。视网膜中央血管由视神经乳头进入眼底。因为视神经与脑神经直接相连,当脑组织有疾病时,就会导致视神经发生改变。视网膜中央血管进入眼底后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四支,然后又分为许多小支,支配视网膜各部。动脉较细,呈鲜红色;静脉较粗,呈暗红色,通过血管壁可以看到血柱。平时我们要了解血管组织是不容易的,因为血管被包在肌肉里、皮肤下,而眼底有丰富的血管,眼睛里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透明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查眼底来了全身解血管组织状况,如眼底血管的硬化、出血、渗出、水肿及血管瘤样改变等都能反映全身某些病变的性质、程度等,因此眼底血管就像是全身血管的一扇窗户。18. 瞳孔在眼球中起什么作用?眼睛中的虹膜呈圆盘状,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也叫“瞳仁”。瞳孔直径一般为2.5~4mm,用药物缩瞳或扩瞳时,最小可到0.5mm,最大可到8mm,小于2mm者叫瞳孔缩小,大于5mm者叫瞳孔开大。它就像照像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我们在照像的时候都知道,光线强烈的时候,把光圈开小一点,光线暗时则把光圈开大一点,始终让足够的光线通过光圈进入像机,并使底片曝光,但又不让过强的光线损坏底片。瞳孔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只不过它对光线强弱的适应是自动完成的。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宽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这两条肌肉相互协调,彼此制约,一张一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通过瞳孔的调节,始终保持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睛,使落在视网膜上的物体形象既清晰,而又不会有过量的光线灼伤视网膜。瞳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而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则较大,尤其是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情绪紧张、激动时瞳孔会开大,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时瞳孔就缩小。此外当有某些疾病,或使用了某些药物时,瞳孔也会开大或缩小,如颅内血肿、颅脑外伤、大脑炎、煤气中毒、青光眼等,或使用了阿托品、新福林、肾上腺素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开大;脑桥出血、肿瘤、有机磷中毒、虹膜睫状体炎等,或使用了毛果芸香碱、吗啡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缩小。瞳孔除了有调光作用外,它也是房水的通路,一旦闭锁,就会使眼内的房水排出产生障碍,从而造成眼压升高,形成继发性青光眼。因此瞳孔的开大或缩小在临床上也有重要的意义。19. 什么叫眼压?眼压是怎样产生的?
眼压就是眼球内部的压力,简称为眼压。它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人的眼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同时保证了屈光间质发挥最大的光学性能。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1~21mmHg(1.47~2.79Kpa)。眼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但对眼压有很大影响的是房水。房水的总量为0.13~0.3ml,其主要成份是水,此外还有蛋白质、电解质、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脂类、酶类等,pH值为7.3~7.5。房水是由睫状体中睫状突产生的,然后它进入后房,并经瞳孔流入前房,再经前房角通过一些管道排出到眼球外。在一般情况下,房水的产生和排泄是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即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房水和排出的房水的量是相等的。如果房水的排出通道受阻碍,或因某种原因房水产生的量增加,都可导致房水的蓄积,使眼压升高。若房水产生的量过少,房水的蓄积达不到一定量,眼压就会过低。
20. 房角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的功能?在角膜与虹膜之间的夹角,叫房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房角,它由前后壁和两壁所夹的隐窝组成。前壁的最前面为Schwalbe线,为角膜后弹力层终止处,呈白色,有光泽,略微突起。在它的后面是小梁网,是房水排出的通路。前壁的终点是呈白色的巩膜突。后壁为虹膜根部。隐窝是睫状体前端,呈灰黑色,又称睫状体带。前房角为角巩膜所掩盖,由于角膜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因而光线在此产生全反射,故房角无法通过角膜看到。只有用前房角镜,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反射才能看到。前房角镜有直接房角镜和间接房角镜,不同类型的前房角镜都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前房角,可见前房角检查在眼科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确实,前房角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是房水流出的通路,若房角闭塞,就会使房水流出受阻,眼内压力因房水的积聚而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判断前房角的宽窄与开闭对青光眼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青光眼的防治中要用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若虹膜睫状体有肿瘤时,观察前房角,可以了解虹膜睫状体部位肿瘤的范围及向四周浸润生长的情况。若眼部不小心挫伤时,也要观察前房角,看看房角有无损害及损害的程度。21. 什么是眼睑?它对眼球起什么作用?
眼睑是长在眼球前面的软组织,它就像两扇能自动开合的大门一样,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眼睑分上下两部分,上睑较下睑大而宽。上睑上界为眉,下睑下界为面颊,但分界处并无明显的界线。上、下眼睑的边缘叫睑缘。睑缘有前唇与后唇,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其毛囊周围有皮脂腺和变态汗腺,开口于毛囊。后唇呈直角,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两唇间有一条灰色线,它是皮肤与结膜的交界处,在灰线与后唇之间有一排细孔,为睑板腺的开口。上下睑缘的内侧各有一乳头状突起,其上有一个小孔,称为泪点,即泪道的入口。眼睑从外向内分为五层:皮肤层,眼睑上的皮肤是人体全身皮肤最薄之一,其厚度仅有0.4mm,易形成褶皱;皮下组织层,主要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少量的脂肪,当有肾病或局部炎症时,容易出现水肿;肌层,包括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眼轮匝肌是由面神经支配的横纹肌,主要掌管眼睑的闭合,面瘫患者就会有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提上睑肌是由动眼神经支配,主管开睑的作用;睑板层,睑板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其硬度有如软骨,它是眼睑的支架,使眼睑保持一定的形状,睑板内有若干与睑缘呈垂直方向排列的睑板腺,开口于睑缘,分泌并排出类脂质,对眼表面起润滑及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结膜层,为紧贴睑板后面的透明黏膜称为睑结膜。
眼睑的作用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卫着眼球。当有异物袭来时,眼睑就会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关闭,以防止异物对眼球的伤害。此外,当有强烈光线照射眼睛时,眼睑也会关闭,以防止强光对眼底的损害。正常情况下,每2~8秒眼睑就要开闭一次,称为眨眼,通过眼睑的开闭,可以使眼球保持湿润和角膜的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没有眼睑的遮挡,眼球就会暴露在外,会遭受异物的侵袭,眼球也就干燥不舒。见图3。22. 眼球为什么会自如的转动?
我们的眼睛可以自如的转动,因为眼睛有六条肌肉控制着眼球的转动。这六条肌肉分别是上、下直肌,内、外直肌和上、下斜肌。它们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所支配,内、外直肌负责眼球向内或外转动;上、下直肌收缩时,眼球上转或下转,同时还使眼球内转;上斜肌主要使眼球内旋,同时还使眼球下转和外转;下斜肌主要使眼球外转,同时还使眼球上转和外转。这六条肌肉互相密切配合,使眼球协调一致地上下左右自由转动。当我们平时动脑筋时,眼球就会滴溜溜地转动;当我们心不在焉时,眼球就会漫无目的的转动。人的内心活动也可以从眼球的转动中表现出来。眼球在向各个方向转动时,总有一条以上肌肉在起主要作用,其他几条肌肉起协调作用。双眼的动作必须一致,当眼球向右注视时,右外直肌和左内直肌必须同时相等地收缩,否则就不能获得双眼单视。但是当这支配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中只要有一条或几条发炎、外伤或神经障碍,双眼肌肉动作就不协调,如右外直肌收缩了,而左内直肌收缩慢了一点或收缩力量不够,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或使眼球偏向一侧,形成斜视,这时看东西就会特别费劲;或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即复视。23. 眼的调节功能是什么?
眼睛的调节功能需要靠晶状体与睫状体共同完成。睫状体位于虹膜的根部与脉络膜之间,为一宽约6mm的环状组织,其矢断面呈三角形,内含睫状肌。睫状体与晶状体赤道部之间有纤细的晶状体悬韧带相连结。晶状体形如双凸透镜,富有弹性,当睫状体收缩时,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借助自身弹性变凸,焦距变短,屈光度改变,看近的物体就很清晰,若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为了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内转,睫状体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我们就会感到眼睛疲劳。当我们看远处5m之外物体时,光线平行进入眼睛,两眼视轴平行,调节松驰,这时睫状体放松,使悬韧带保持张紧,晶状体变得较为扁平,使其曲率半径增大,焦距变长,远处物体就看得清楚。随着年龄的增大,大约在40~45岁开始,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体的功能也逐渐下降,看近处物体时,因调节作用减弱,就会觉得不清楚,为了看清目标,常习惯把目标放得远一些,而看远处物体因无需太多调节,则还可以看清,临床上称为“老视”,俗称“老花”,这时就要配眼镜来补充调节功能的下降。24. 眼泪是从哪里来的?
眼泪来自于泪腺。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它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有12×20mm,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体,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眼泪产生后,通过泪道排泄。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泪小点在上、下眼睑缘内侧各有一个,眼泪由泪小点进入象下水道一样泪小管,通过长约10mm的泪小管进入泪囊,泪囊专门是用来收集和存贮泪液的,防止泪液外流。泪囊大小大约为12×6mm,泪囊的下方有一根长12~24mm、直径3~6mm的管子直通鼻腔,这就是鼻泪管,泪囊中的眼泪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所以当我们点滴眼液时,要用手指按住泪囊部,就是为了防止滴眼液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25. 眼泪仅是表示情绪的变化吗?
人在忧伤、悲痛、伤心的时候,会流眼泪;人在高兴的时候也会流眼泪。眼泪似乎成了情绪变化的象征,其实眼泪并不完全表示情绪的变化。当我们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眼泪,把异物冲出来。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β-溶素等,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眼泪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卫。一般情况下,结膜囊并不是细菌生存的理想场所,因为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8℃,由于眼睛睁开时,泪液蒸发,角膜表面的温度可低达30℃,因而不适合细菌的生长,但长时间的闭眼或包扎,结膜囊的温度就会上升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结膜囊的防卫作用来自泪液中抑菌物质。泪液中溶菌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解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类物质,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在眼泪中的免疫球蛋白共发现了五种,其中最多的是免疫球蛋白A,它能抑制病菌在黏膜表面的附着,在溶菌酶等参与下,溶解细菌,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乳铁蛋白则通过阻止细菌对铁离子的利用,而抑制细菌的代谢,从而达到除菌的目的。β-溶素为一种非溶菌酶抗菌物质,它主要对抗葡萄球菌,裂解细菌的细胞质膜,协助溶菌酶作用。另外,眼泪还能湿润眼球表面,湿润结膜囊,改变角膜的光学性能。您瞧,眼泪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并不仅仅是表示情绪的变化。26.泪液在结膜囊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在医学上叫泪膜。位于角膜前的泪膜叫角膜前泪膜。泪膜是非常薄的,在角膜前泪膜的厚度只有6~10毫微米,但就是这样薄的泪膜还可以自内向外分为三层:黏液层、水样层和脂质层。黏液层厚度只有0.02~0.05毫微米;水样层是泪膜的主体,在角膜前平均厚度为6~10毫微米,占泪膜厚度的98,它能保持角膜、结膜的湿润,行使泪液功能的主要成分;脂质层厚度在0.05~0.5毫微米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水样的泪液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减少蒸发。其实泪膜的三层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它们都是呈渐变的。泪膜除了保持眼球的湿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是眼球的屈光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但没有泪膜的角膜是不光滑的,这时看东西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当角膜上有泪膜时,泪液可以填平角膜上的一些细小的擦痕,使角膜变得光滑,视物时也就会更清楚。泪膜在眼球上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而是角膜处最厚,在接近睑缘时最薄,因此在角膜前就形成一理论上的“凹凸透镜”,改善眼睛的屈光性能。当上、下眼睑闭合时,泪膜慢慢增厚,上、下眼睑闭合到2mm时,泪膜就形成一细长的“凹凸形的柱镜”,透过它看东西可以变得清楚一点。我们常看到,有人有近视或散光时,常会眯起眼来看东西,就是与此有关。此外泪膜还向角膜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27. 人为什么要眨眼?
眼睑的开闭称为眨眼,眨眼是一种正常生理运动,在医学上叫瞬目运动,是眼睛自主的迅速闭眼动作,这是一种神经反射。既使我们说某人聚精会神,眼睛一眨也不眨,实际上眼睛还是眨的,只不过间隔的时间长一点,一般情况下,每2~8秒就要眨眼一次。我们常说一眨眼的功夫,是形容速度很快,眼睛眨一下,大约要0.12~0.2秒钟。有的动物也会眨眼,如狗、猫、牛、羊等,但它们眨眼的速度很慢,而猿猴眨眼的速度较快,次数也较多;而有的动物根本不会眨眼,如乌龟、青蛙、蛇、麻雀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较低等的动物,可见只有高等的动物才具有眨眼的动作。为什么要眨眼呢?这其实是一种生理需要。眨眼时,可以让泪液均匀地湿润角膜、结膜,使眼球不致于干燥,保持角膜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不眨眼,眼球上的泪膜会很快地蒸发,我们就会觉得眼睛干涩不舒,剌痛,流泪,不信你试试?坚持一分钟不闭眼,你准受不了!因此眨眼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作用。当风沙入眼时,由于异物的剌激,会产生反射性的眨眼,通过眨眼企图用泪液将入眼的异物冲洗掉。不能眨眼或过于频繁地眨眼,这都属于不正常。有的人由于面部神经麻痹而不能眨眼,因此眼球干燥,疼痛,是很难受的。有的小孩子因模仿别人的眨眼动作,养成了习惯性的频繁眨眼,往往这种习惯一下子难以改掉,让人看起来十分难受,是很不好的习惯,应当纠正。有的人是因为有慢性结膜炎、沙眼、浅层点状角膜炎等眼病,眼睛不舒服,而频繁眨眼,这时就应该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174957
指导意见:侧视神经交叉的地方,位于颅中凹蝶鞍的前上方。来自两眼视网膜内(鼻)侧半部的纤维交叉,而来自两眼视网膜外(颞)侧半部的纤维不交叉。因此,视交叉后面的视束中,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同向半部的纤维,例如右侧视束由两眼视网膜右侧半部(右眼颞侧和左眼鼻侧)的纤维所组成。视交叉呈长方形,是一12×8×2~5mm的神经组织,在这里来自视网膜鼻侧部的神经经交叉后至对侧,即来自左眼的神经纤维转至右侧,而右侧的神经纤维转至左侧。
职称:护士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124161
指导意见:是的,以左侧右侧相互的进行交叉,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其大脑,加强以进行营养脑细胞,基本是可以达到生理性的功能的。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3382
指导意见:是的,以左侧右侧相互的进行交叉,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其大脑,加强以进行营养脑细胞,基本是可以达到生理性的功能的。
问因患鞍结节脑膜瘤(位于视神经交叉处)导致双眼视力快速...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42781
问题分析:您好您眼睛的情况要慎重对待意见建议:您好您的情况要慎重对待建议您先去医院做一做相关检查确诊后治疗
问鞍结节脑膜瘤导致视力快速下降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疾病
&&已帮助用户:79860
指导意见:脑瘤本来就是 脑内脉络血流受阻后脑神经经络失常导至的此病手术只能是切除病灶瘤体但还不能有效地使脑内脉 络阻滞有效地消除去建议你服用通脑消瘤散进行治疗此是中药可从根本上使各种病症得到缓解.
问2岁小孩子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求救
职称:医师
专长:胎儿畸形筛查
&&已帮助用户:6400
病情分析:你好!2岁小孩子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啊!
意见建议:
问视神经问题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五官科
&&已帮助用户:51881
你好,考虑属于神经痛,建议口服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针灸治疗即可。
问眼视神经交叉如果张东西了会有什么症状
职称:医师
专长:颈部创伤,胰腺炎,疝气
&&已帮助用户:31806
病情分析: 你好,视神经是脑神经,在颅脑内进行交叉,它们不受颈部的影响,意见建议:因此也希望你继续检查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希望记住,健康是人的最大财富啊!
问我的右眼目前为止只是有点近视,请问是左眼视神经破裂...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肿瘤
&&已帮助用户:264434
病情分析: 目前就是先好好保护,注意用眼卫生。
注意用眼卫生,少接触视频终端(手机,电脑,电视),即使要看也要看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再继续。睡眠要充足。意见建议:食物方面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AD,维生素E等,这些东西多分布于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每个地区风湿病患者治疗费用都一样,北京一般是在……
据北京风湿病医生讲解,风湿的危害有很多,主要表现……
北京风湿科医生在线解答风湿疑难……
治疗类风湿要用对方法,北京风湿科医生在线为您解答》》
30岁以后,关节开始出现老化,需要开始补充胶原蛋白,增强骨骼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别具特色让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危害大,由于温度、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常常会诱发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产之后,都非常容易患上产后风湿病,这让女性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以关节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神经萎缩能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