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红细胞对降低血脂的食物有作用吗

“洗血”可以降血脂? 专家:没有科学道理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刘峻
  把血液抽出来做一定的处理,然后再输回体内,这样可以清除血液垃圾,这种“洗血”方式是不是眼熟?没错,这就是一度曾经十分流行的血液疗法。昨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交流会在南京举行,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血液治疗中心主任陈德芝说,血液疗法现在逐渐又开始引人关注,但市场上仍然出现许多不规范的行为,有的甚至是忽悠人。据悉,卫生部门批准临床使用的血液疗法只有一种,即将血液“晒晒太阳”后重新输回到人体的方法。
  清除血液垃圾使用“障眼法”
  陈德芝告诉记者,“有的血液抽脂分离,应该是用专门的血浆分离机进行,但是在我调查看来,有的医院根本不用这个机器,或者干脆将原来的机器分成五个部分,看起来似乎很正规,而且抽出来的东西也是白色的,医生就对患者说,这就是抽出来的脂肪,其实这玩的是小小的障眼法。医院实际上在机器里添加了氯化钙,利用氯化钙吸附了血液里的纤维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因此看起来似乎是白色的脂肪,实际上根本不是。”
  陈德芝说,还有一些地方出现所谓的“血液平衡疗法”“半导体疗法”,这都是混淆概念。有的血液平衡疗法号称很有效,方法就是抽取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放在平衡治疗仪里,接受平衡药物的处理,再与碱性药物、纯中药、微量元素组成的稀释药物一起,输回患者体内,从而迅速降低病理状态下局部血液淤滞和低灌流状态。“我不知道这血液是怎么个平衡法?”陈德芝忧虑地说。
  据了解,血液疗法一度非常流行,就是当患者体内的血液出现缺氧、血脂过高、受到污染等状况时,将一部分血液抽出来,进行“补磁”、“吸附”、“射频”、“净化”、“加药”等处理,使血液中血脂降低,污染物减少,从而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身体某些部分出现的缺氧症状等等。
  2005年的时候,卫生部对血液疗法进行专项检查和整顿,对于“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激光血管内照射加输液疗法”和“半导体激光血液疗法”等已通过基础研究、但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不明确的尚存争议的“血液疗法”,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进行临床研究,但不得作为服务项目向患者提供。对于“光照磁极化”、“血磁吸附去脂净化平衡疗法”、“血液平衡稀释”、“血清疗法”、“半导体血液疗法”等既无基础研究结论又未经临床研究的“血液疗法”,则一律叫停。然而,陈德芝表示,国内有个别医院仍然在开展其中一些项目。
  江苏省血液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我们血液中心曾做过其中的研究,一位严重高血脂的员工抽血后,将里面的血脂分离,然后补充一点液体,将红细胞输回体内。两三天内,感觉人确实轻松舒服一点,但时间一长,高血脂带来的疲乏感又来了,这种洗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像高血脂、高血糖等和饮食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且涉及人体的多个系统,仅仅靠净化一点血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曾经有国内专家指责“洗血”大部分没有科学道理,因为人体内的血液是处在一个循环的系统中,是不停流动的,从身体里取出一部分血来进行加工处理,就算真的使这些血液更“干净”,血脂更低了,但是输回去后照样会被身体里更多的原来的血液给“污染”了。而事实上,人又不可能把身体里全部的血都取出来。
  只有一种疗法被认可: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
  经过卫生部整顿后,目前所发的文件规定中,最后只允许“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一种疗法可以在明确适应症的前提下使用。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红十字医院血液治疗中心,七八张床位上躺着不同年龄的患者,有的是“静脉曲张”,有的是“手脚发麻”,还有曾经辗转于各大医院后,始终发烧的病人,他们正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45岁的孙先生正躺在床上抽血,他说,2005年就发现有静脉曲张,就是常说的“老烂腿”,跑了很多家医院都没有效果,后来在这里一个月做了18次血液疗法,现在病情控制得非常不错。
  为了将这个方法与其他“洗血”区别开来,医生形象地称之为“给血液晒晒太阳”。按照患者的病情以及年龄,抽取200-400毫升血液,经过专门的机器进行紫外线照射以及充氧后,再输回人体。昨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刘燕池教授告诉快报记者,从中医来说,这是一种“补充元气”的方法,尤其是老年病,治疗效果非常好。有专家表示,充氧过程则可以让细胞摄氧能力提高一倍,人的血液生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该方法已经经过七八万例临床,暂没发现有不良反应。专家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血液疗法,陈德芝说,比如血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病)的患者就不适合用。
  曾有人质疑给血液“晒太阳”
  曾经有专家认为给血液“晒太阳”的方法并不好,据介绍,这种方法是国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用过的一种杀菌消毒的做法,因为那时抗生素不够发达,不得已而为之。而现在抗生素已经非常普遍,杀菌效果也有了很大提高,风险也低,没必要再那么麻烦。
  陈德芝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血液疗法很有可能成为抗生素的一种取代疗法。临床多项研究表明,血液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能够明显地增加吞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加强其杀菌作用。”而且,血液有自身的活性,可以诱导其他血液发生类似变化。专家认为,即使是卫生部批准的“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目前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以前的洗血等多数血液疗法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将血液抽出体外进行处理,这当中其实就存在风险。血液被取出来后,必须要保证在无菌状态下,如何万无一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在强调制定技术规范,对环境等设施设立标准。”
(责任编辑:霍键)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红细胞比积偏高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影响?
红细胞比积偏高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影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红细胞比积偏高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影响?: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专长:阑尾炎,上消化道出血,疝气,腰肌劳损,脂肪瘤,胆囊...
红细胞压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后,测得沉淀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在全血中占有的比例。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脱水也可导致压积偏高,日常多饮水,没有什么影响。
问红细胞比积偏高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影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60761
意见建议:红细胞压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后,测得沉淀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在全血中占有的比例。
指导意见:
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脱水也可导致压积偏高,日常多饮水,没有什么影响。
问红细胞比积8.8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综合
&&已帮助用户:9416
病情分析: 您好,这个多考虑是有邪热内盛导致的孩子津液不足。意见建议:建议要注意尽早去医院补液治疗,另外开些小儿推拿,调理阴阳、
问大夫你好?我妻子经检查红细胞比积偏高,但中性粒细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综合
&&已帮助用户:21314
病情分析: 建议先做微量元素检查,有缺乏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做补充,意见建议:注意饮食调节,合理搭配食物,可以适当服用免疫调节剂。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你好 我体检发现中值细胞比率偏高\\红细胞比积偏低是怎...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疤痕,毛囊炎,脂溢性脱发
&&已帮助用户:33661
病情分析: 只是比率低,只要实持值在正常的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意见建议: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所以不用太担心,过一段再复查一下。
问胆汁分泌功能不好是怎么回事、偏低有什么影响、偏高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脏病,妇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90431
指导意见:可能是患了胆囊炎,需要注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吃生冷刺激和油腻食品,还要注意情志方面的调节,保持xoz 心情舒畅和预防感冒是很重要的。治疗上可选择复方胆通胶囊、消炎利胆片、舒胆片等。
问红细胞比积hct偏高是怎么回事
职称:药士
专长: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手足口病,狂躁症,神经性头痛,高尿酸血症,山楂,六和茶,氯沙坦钾,静心口服液
&&已帮助用户:66845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的确已 经感染,需 要应用抗 生素控制感染,要积极进行血液检查确定具体的情况 再看如何进行治疗的。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败血症在出现之后带来的危害后果很大,要注意调理方法,一旦患上这
这种疾病的病首先要从药物上来得到控制,如果我们不按时监测血常规
溶血性贫血让大家受尽了折磨,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尤其要知
一旦患上了地中海贫血我们需要及早的去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这个疾病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爱问经验】高血脂献血
前一阵子我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在我面前拿着一本红本本炫耀,告诉我说她去献血了,有献血证了,特别开心,还把...
【爱问经验】高血脂献血
前一阵子我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在我面前拿着一本红本本炫耀,告诉我说她去献血了,有献血证了,特别开心,还把...
初期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妇科护理液经常清洗阴道部位,如参柏舒阴洗液、妇 宁栓、洁尔阴等,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配...
大家还关注红细胞的作用,红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您现在的位置: >>
>> 红细胞的作用
红细胞的作用
时间: 来源:
第一篇:红细胞的作用网织细胞的临床意义
1.相关基础知识. 2.病例报道. 3.当今常用仪器和参数. 4.最新临床应用.
网织物的来源和性 质:实验证明网织物 不是核残存部分,也 不是固有的,它与胞 浆内的碱性物质相 关,进一步实验又证 实碱性物质越多,网 织物就越粗,碱性
物质越少,网织物就越细.现已证实它们就 是核糖体. 电镜下的网织红细胞:经活体染色可见核 糖体附于网丝上,线粒体由于中毒死亡而 变大和退化.当网织细胞趋于成熟时,核糖 体和细胞器逐渐消失,线粒体嵴消失,数目 减少,Golgi复合器,中心粒,聚铁蛋白的残 存物逐渐消失.
网织红细胞的生成
当有核红细胞在红细胞岛或途径血窦时都会 失去细胞核。此时生成的网织红细胞很可能 在血压的作用下从骨髓经血窦上皮进入血液。血循环中的网织红细胞的成熟大约24-48小时。20%的血红蛋白和细胞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 成。电镜下的网织红细胞是轻微运动的,折 电镜下的网织红细胞是轻微运动的, 电镜下的网织红细胞是轻微运动的 皱的不规则外形。皱的不规则外形。在“年轻”网织红细胞中 散在的RNA可形成多聚 多聚RNA。当蛋白合成结 多聚 束时,又变成单体 单体RNA。单体
网织细胞的活体染色:
染色时间:2~8min 比例:用2%的煌焦油兰染色以滴数计1:5 时,网织细胞数开始减少,1:2为最佳. 涂片部位:中部为佳. 玻片干燥程度:立即干燥者最佳. ?普通光学显微镜法:计数1000个RBC中的Ret, 以百分数表示.
Miller窥盘法
由于目测计数误差较大,Brecler等 证明用Miller窥盘法可减低标准误, 特别是RBC较少时. EDTAK2抗凝血(4hr内)→染液(纯 化天青B或新美兰) →1:1,15min →涂片. 盘:厚1mm,直径19mm,圆玻片上 划出格子:大方格内Ret/(小方格 内RBCx9)X100%
刘斐:男17岁.面色苍白,乏力12年,间断腹痛 10年.93年头晕,乏力,苍白,不喜活 动,Hb6g/dl,骨穿显示缺铁性贫血.95年出现 进食水果冷食后脐周绞痛,振发加重,恶心, 呕吐.04年腹痛发作频繁,每日一次,程度剧 烈,伴针刺样痛.05.11来我院就诊.DC显示 Rbc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中心淡染区
扩大.铁三 项:SI92mg/dl,TBIC444mg/dl↑,TS21% ↓,SF2mg/ml↓ 长期医嘱11.29. 速力菲 11.29.Vc 11.29右旋糖酐铁. 得到两份化验报告:
RBC HGB HCT MCV CH CHCM RDW HDW RET% CHR
11.29 4.40 56.00 24.30 55.20 12.90 236.00 19.90 28.80 1.60 17.40
12.5 4.76 75.00 31.50 66.10 15.60 237.00 15.60 29.80 7.90 25.10
说明:虽然大多数仪器都利用了流式细胞 技术,但它们在应用的染料,检测技术方面 还是有各自的特点.通常荧光的强度,光吸 收量,和光散射量与网织细胞的RNA含量 成正比.
国际常用仪器
仪器型号 Bayer ADVIA 120 Bayer H*3 Abbott CellDyn CD3200 Abbott CellDyn CD3500 Abbott CellDyn CD3700 Abbott CellDyn CD4000 Becton Dickison ReticCount FACSCount Beckman Coulter STKS Beckman Coulter GENS Sysmex XE2100 ABX Pentra 120 Retic 处理 活体 活体 活体 活体 活体 荧光 荧光 活体 活体 荧光 荧光 染色 Oxazine 750 Oxazine 750 新亚甲蓝 新亚甲蓝 新亚甲蓝 CD4K 530 噻唑橙 新亚甲蓝 新亚甲蓝 聚次甲基荧光染料 噻唑橙 检测技术 光吸收 光吸收 光散射 光散射 光散射 荧光法 荧光法 VCS VCS 光散射 光散射
分析仪 ADVIA120
技术 流式细胞技 术 CoulterLH700 VCS SysmexXE 流式细胞技 2100 术
RET 形状 球形化 球形化 原形
分群 3 类/IFR IFR 3 类/IFR
主要参数 MCVr,CHr,CHCr, 其他 MSRV RET-Y
ADVIA120测定原理
ADVIA120网织红细胞测定原理
当一定体积分散的细胞经网织红细胞 反应池后,产生低角度(2°-3°)和高角度 (5°-15°)两组散射光,每个细胞产生的吸 收量可被测量.低角度和高角度光散射信号 分别代表了细胞体积(Y轴)和血红蛋白浓度 (X轴),光吸收量和网织红细胞RNA含量成比 例.和成熟RBC相比,网织红细胞吸收了更多 的光量.
网织细胞分布图
ADVIA120的主要网 织 细 胞参数
#Retic, %Retic CHr(平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CHCMr(平均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V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 L Retic(%,#);M Retic(%,#);H Retic(%,#) →低,中,高吸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 IRF-H,IRF-M+H→不成熟的网织红细胞.
其他主要仪器的参数
MFI(平均荧光指数) RET-Y(Sysmex XE2100) RPI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ret 成熟天数 患者HCT/0.45→这一指标显 示出骨髓对贫血的反应,RPI?2表示出骨髓 对贫血反应低下或无反应. RMI(网织红细胞成熟指 数)=(MFR+HFR)/LFRx100
网 织 红 细 胞的 临 床 意 义
①网织红细胞对贫血的适当反应:贫血的 恢复依赖的是加速造血,而这是通过骨髓 释放EPO完成的.(最大速度6~8倍).通过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最原本反应出贫血 是由于RBC生成减少或外周血的减少.网 织红细胞正常绝对值是25~75 109/L.而 任何大于100 109/L都可被看成是骨髓 对贫血正常的反应.
有无溶血性贫血的可能:胆红素增高程度,红 细胞的直接破坏和Hb排泄的增加方面的实 验参数是我们应当考虑的. ②低值网织红细胞和贫血的关系,并且依据 RBC进行分类.低值的网织红细胞主要和正 常造血减弱有关,这归结于两类原因:一种 是红系原始细胞减少(再生障碍),另一种是 红系增生,但由于系无效造血,产生的大量 无法生存的RBC不能进入到血循环.依据 RBC的MCV, MCH,MCHC可进行
分类.比如:小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 贫血,HbE综合症. 大细胞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贫血(最多):类风湿关节炎,慢 性病,肾病,和获得性红系再障等. ③骨髓移植(BMT):Ret(21d)→HFR →MFR+HFR(13.31d,WBC14.8d) ④MDS:MFR暗示RBC规律性恢复的开始.
⑤放疗和化疗:可获得细胞毒,副作用或贫血 治疗后的信息. HGB↓→EPO↑ →促使干细胞分化 →HFR释放早于Ret总数.是骨髓受抑制和 恢复的敏感指标. ⑥对于贫血的起因有多种分类法,但有两 种分类方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是以形 态学为主,另一种是Kinetic的基于血液形 成和破坏的分类法.在许多难以诊断的
病例中,二者兼用.在他的分类中网织红细 胞担任重要角色.认为正常人平均RPI为1, 当RPI≥3时表示红细胞生成增加,而RPI?2 时为生成降低.在RPI2?3这一区间Kinetic 法则还无法确定.
网织红细胞的研究进展
无论是流式细胞技术还是新型的网织细 胞仪,由于计数方法的改进,简单的标本 采集,和大批量的标本分析,它已经向我 们提供了一种快速,廉价,简单和精确度, 快速, 快速 廉价,简单和精确度, 准确度较高的实验方法.人们已经从单纯 准确度 地依据Ret数目,发展到依据其分类及细 胞内部含量(如CHr等)研究疾病的过程.
研究一:IRF在估计有效造血在贫血病理过 在估计有效造血在贫血病理过 研究一 程中的作用
132 26 19 ARC(82×109) ≥ ≥ IRF(0.23) ≥ ≤ RPI(2) ≥(9/27) ≥ (16/19) ≤ 临床病例 镰形贫血危象 临床意义 骨髓造血 增强 甲低,结节病,厌食症造成的营养 对贫血反 不良,神经性梅毒 应低下或 无反应 红细胞生成力降低,慢性肾功能 对贫血反 不全, 厌食症, 应低下或 无反应 贫血:急性感染,缺铁性贫血,HIV 有待研究 感染, 镰形贫血危象,怀孕,MDS 贫血起因
研究二研究二 CHr在诊断 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 在诊断 单纯的血清铁不能完全诊断缺铁,因为在急 性反应期它往往是升高或正常.而CHr更直观 地反应了细胞状况,它只有在胞膜和胞浆丢 失时才发生改变.实验结果显示CHr对照组对 于炎症性贫血和非炎症性贫血的患者都有显 著差异(P≤ 0.001).ROC曲线也显示出在诊 断缺铁性贫血方面.CHr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 较好于MCV和血清铁指标.
研究三:网织细胞和贫血的诊断 研究三 网织细胞和贫血的诊断 ?网织细胞的成熟指数在鉴别诊断大细胞 贫血中的应用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用网织细胞的参数来 鉴别大细胞贫血.网织细胞参数主要 是:IRF,MRV,MFI(平均荧光指数). 我们知 道大细胞贫血通常从病理过程上可以分 成两类:①由于脂类沉积在细胞膜上引起,
主要指肝病(NMMA). ②由于无效造血,包 括MDS和叶酸和VitB12缺乏的MA.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Normal (30) ARC( 10 /L) IFR(%) MRV(fl) MFI
MA(10) 47.1±9.7 19±2.5 130.6±6.1 /
NMMA(30) 83.5±7.6 9.1±0.8 118.3±1.5 12.9±0.6
MDS(35) 69.5±6.5 22.5±1.4 127.3±1.6 20.5±0.8
55.8±3.0 4.5±0.4 106.9±1 10.5±0.3
为了区别MDS和其他类型的大细胞贫血 他计算出90%的可信区间,并把 IRF≤16%,MRV≤129fl,MFI≤18定为0.
得 分 (IRF+MFI+MRV) 0 1 2 3 MDS(患者例数和 %) 6(17.1) 2(5.7) 13(37.1) 14(40) 非巨幼细胞性大细胞贫 血(患者例数和%) 24(80) 5(16.6) 1(3.3) 0(0)
由肝病引起的大细胞贫血是因为脂类异 常代谢,在临床上和MDS较难区别.虽然 MDS最终要依靠骨髓和细胞基因的检查. 网织细胞的检查的确提供了十分有效的 鉴别诊断依据.尤其对于那些在外周血检 察中缺乏明显发育不良特征的低危险度 的MDS.这一发现①辅助骨髓穿刺检查. ①辅助骨髓穿刺检查. 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标准化. ②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标准化.
?网织红细胞不成熟部分指数在MDS患者 中的升高. 这篇文章的作者把220例正常人和70例 MDS患者比较,发现 HFR(P&0.01),r=(HFR+MFR)/LFR(0.25% vs 0.15,P&0.001). MDS通常被认为是一 类骨髓中红系受到破坏的慢性非再生性 大细胞贫血.一方面由于”幼稚”的网织
红细胞生存期延长,另一方面是网织红细 胞的凋亡造成了正常或低值的网织红细 胞计数.此时加强造血产生的分类左移的 网织红细胞会导致HFR HFR的增加,从而导致 HFR 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略增,被自动分析仪 识别.这对 MDS诊断有重要意义.
研究四:网织细胞和地中海贫血 研究四 网织细胞和地中海贫血 用CHr和sTfR来反映铁充足状态下杂合型 β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系骨髓活力和血红蛋 白合成,及其与基因型和HbA2的相关 性. β地中海贫血主要可以分为βsilent, β0, β+. 以往由于技术的局限直接检测肽链合成 用以确定基因类型,结果会不稳定.
.. 用Bayer-ADVIA120.结果显示sTfR与 HbA2和HbF有正相关,而CHr和HbA2有负 相关(r=-0.790,P&0.00001).也证实了基 因的突变程度和血红蛋白合成间的关 系.从而表明了CHr在确定不同类型β 地中海贫血的严重度方面的作用.
βsilent Hb(g/L) Retic(%) CHr(pg) HbA2 135±11 ± 1.2±0.4 ± 29.6±1.6 ± 3.4±0.5 ±
β+ 122±12 ± 1.2±0.5 ± 22.5±1.4 ± 4.9±0.6 ±
β0 112±8 ± 1.7±0.7 ± 21.4±1.6 ± 5.4±0.4 ±
正常组 正常组 141±10 ± 1.1±0.3 ± 30.2±0.9 ± &3.5
第一篇:红细胞的作用《
免 疫学杂 志 》
红 细胞 免疫及 其 调 节 功 能 测定 方法
峰 ( 第 二 军 医 大 学长 海 医 院 免 疫 室
红 细胞 免 疫 是 一 新 的 研 究 领域 至今
加待 测 R B C 使用 液 0
第 一 管再 加 补
第二 管 再
我 室 已 建立 了 1 种红 细胞 免 疫 及 其 调 0
体 致 敏酵 母 多糖 使 用 液 O 0 加 酵母 多 糖 使 用 液 0 0 7
节 功 能 测 定方 法
测 定 红 细 胞膜 C b 受 体 活
都摇 匀 放 3 ℃ 7 加 生理
性 与 粘 附 免 疫 复 合 物 含量 的 红 细 胞 C b 受 休 红 细 胞 免 疫 复合 物 花环
取 出用 手 腕轻 轻 摇 匀
混 匀 后 再 加0
红 细 胞混 合
5 2 % 戊二 醛 0 0 5
测 定 血 清 中 红 细 胞 免 疫 粘附 抑 制 因 子
m l轻 轻 混 匀 ;
3 量 水平 涂 片
和 促 进 因 子 的 红 细 胞 C 。b 受 体 花 环 抑 制 试 验 和 促进 试验 测 定 红 细 胞 促粒 细胞 吞 噬 功能
加 少 许 瑞 氏液
再 加 瑞 氏 缓 冲液
用 盐 水 或 自来 水 少 许 冲 洗
的 红 细 胞 促 吞 噬 酵母菌 的 形 态 学 方 法
盐水 后高 倍 显 微 镜 计 数
一 个 红 细 胞结 上
红 细 胞免 疫 粘 附 肿 瘤 细 胞 能 力 及促 进淋 巴 细
个 或 以 上 酵 母 菌为 一 朵 花 环 算 出百 分 率
计 数20 个
粒 细 胞 免 疫 粘 附 肿 瘤 细胞 能力 的肿 瘤 红
。第 一 管 为 R BC C b 受
细 胞花 环 试 验
肿 瘤 红 细 胞 淋 巴 细 胞 混 合花
休 花 环率
第 二 管 为 R B C IC 花 环 率
注 意事 项
环 试 验 , 肿 瘤 红 细 胞 粒 细 胞 混 合 花环 试验 并 对C
( 1 ) 计 细 胞 要准 确
试 验 进行 了 改 良
建立 了 单 克
R B C 与 酵 母菌 比 例 要 适 合 ;
( 2 ) 酵 母菌 要
为 我 国 红 细 胞 免疫 及
分散 不 能 自凝 盖
要 充 分 吹打 分 散
水浴 时 加
其 调 节 功 能 的 研 究 提 供 了 简 便 有 效 的 手段
避 免 水进 入 R B C 破 坏 ,
( 3 ) 戊 二醛 加
有 些 方 法 已 在 国 内广 泛 使 用 立
有 些 方法 刚 建
入 前 后 都 应轻 轻 混 匀
( 4 ) 涂 片要 均 匀
避免 假 花 环 出 现 ;
还 需推 广验 证
高 倍镜 下 一个 视 野
( 5 ) 各 自实 验 室
红 细 胞 C b 受 休花 环 及 免 疫 复合 物
中大 约 7 ~
个R B C 为 妥
要建 立 自 己 的 正 常 值
红 细 胞 (R B C ) C s 受 体 花 b
作 为 R B C 免 疫 粘 附 功 能 的指
R B C 膜 上 C b 受 体 可 与 C b 致 敏酵 母 多
二项 都 低 下判 为 原 发 性 红 细胞 免 疫 功 能
糖粘 附 形 成 花环
糖 粘 附 形 成 花环
R B C 免疫 复 合 物 ( C ) 花 I
。为 R BC 膜C b 受 体 受 到 破 坏 和 影 响 所
R B C 膜 粘 附 的I C
b 分 子 可 与酵 母 多
, 。如果 R B C C b 受 体 花 环降 低 ,
IC 花环率 高
为 继 发 性 红 细 胞免 疫 功 能 低
预备 试 验
是 C IC 增 加
R B C 粘 附 I暇过
(肝 素 抗 凝 ) 悬 液 (指 血
静 脉血 均
(每 次 2 0 0 0
两 项 试验 可 为 临床 上 做为 免 疫 性 疾 病 预 后 疗
可 ) 经 生 理盐 水 洗 涤 离 心
效 指 标 使 用 ; 可 做为 器 官 移 植
疾病 发病 机
~ 5 m i 。) 按 红 细 胞 计数 方 法配
m l使 用 液备 用 ; ( 2 )
理 与 药 物 筛 选 红 细 胞免 疫 指 标 使 用 , 可 作为
补体 致 敏
中医 中药免 疫 学 研 究 指 标 使 用
酵 母 多糖 冻 干 试 剂 (我 室 商 品供 应 ) 按 说 明 书 要 求 溶解
红 细 胞 S P A 混 合 花 环 试脸 “
用 生 理盐 水 洗涤 离 心 1 次 (水
葡萄球 菌 A 蛋 白 ( PA ) 能 S
按 R B C 计数 法 计 数 配 成
, c 与 红 细 胞膜 粘 附 IC 中Ig G F 段 相 结 合
m l使 用 液 备 用
正 式试 验
取 两 试管
C 。b 致敏 酵 母菌 能 与红 细 胞 膜 上 未 粘 附 IC 的
C b 受 体 相结 合
各 自形 成 花环
用 抗 人 Ig G
抗 Ig A 的 单 克 隆
在 试 管 内加 入 洗 过 3 次待
试 验 可 提 高 敏感 度
测 红 细 胞 液 (1
出 红 细 胞 膜 上 Ig G 型
红细胞 抗体
Ig A 型 I 及抗 C
体 致 敏 酵 母 菌 悬 液 (1
0 5 m l混 合
水 浴 3 om
o 5 m l S PA
预 备试 验 :
鼠 抗 人 Ig G 单
液 (洗 过 一 次 后 按 红 细 胞 计 数 法
克 隆 抗 体 (上 海 生 物 制 品研 究所 生 产 )
价为 血 凝 效 价 1 0
C 混 匀3 7 o
n 水 浴3 0 m i
取 出水 平 个
双 扩散 效价 为 l ,
瑞 氏染 色
油 镜观 察
用 含 双 抗 (青
链 霉 素浓 度 2
5 万单 位 16
以 上 酵 母 菌 为 R B C C b 受 体花 环 ( 酵 母 菌
) / m l 生 理 盐 水将单 克 隆 抗 体 配 成 l
0 结 上 1 个 以 上 S PA 菌 体 为 R BC I C
浓 度 使 用 ; 待 测肝 素 抗 凝 血 用 菲 可 分 离 液 分
花 环 ( PA 菌 体 花环 ) S
结 上 1 个S P A 菌体 0
离 红细胞 经 生理盐 水洗 涤
m l备 用 。
个酵 母菌 以 上为 混 合 花 环
未接 上S P A
正 式试 验
( 1 ) 常规
菌 体 与酵 母 菌 为 裸 体 红 细 胞
计数 2 0 R B C
在 康 氏 管 中加 入 0 l m l红 细 胞 悬 液 和 0 1 单 克 隆 抗 体 使用 液
然 后 取 出混 匀
算 出 各 自花 环 率
R B C为 红色
酵母 菌 为 兰
g m l鼠抗人 I G
混 匀后 放
S PA 菌 体为 小 的 浅 兰 色
7 3 ℃水浴 Z
用 毛 细 滴管
注 意事 项
基 本 同R B C C b 受 体 花
滴 放玻 片 上
低 倍 镜 下 观 察 红 细胞 凝 集
另 需 注 意 的 是 染色 要 适 当
不能 太 深 ;
( 2 ) 微量 法
在 微量 细 胞 培 养 皿
同时 注 意 区 别 红 细 胞 棘 突 变型 与 S P A 菌 体 的
区 别 (如 SL E 患 者 有棘状 红 细 胞 出现 )
) 3 标 S P A 或 SP A 纯 蛋 白 可 代替 S P A 菌 体 (
(或 血 凝 稀 释 板 ) 上 操 作
红 细 胞悬 液
滴 鼠 抗 人 Ig G 单 克隆抗 将 培 养皿 放 入
以 震 荡 充 分 混 匀约 5 m il
基 本 同R B C C b 受 体 花 环
搪瓷 皿 内3 ℃ 孵 育过 夜 7
头 吸 管 轻轻 混 匀
2 然 后 取 出 用 1 号针
与 R B C IC 花 环
但 该 试 验 同 时显 示 四 种 免
取滴 悬 液 放 玻 片 上
疫 功 能 状 态 不 同 的红 细 胞
R B C 分 为 四 种亚 群
按 程度 不 同
镜 下 观 察血 细胞 凝 集程 度 加 红 细 胞 作 为对 照
同 时 用 生 理盐水
S PA 菌体 花 环为 已全 被
结 果 判 断标 准
C I 或 抗 R B C 抗 体 粘 附 的 红 细 胞 亚群
低倍 镜 下 多观 察 几 个 视 野 按 如 下 标 准 判 断
( 1 ) 红 细 胞 全 部散 在 为 阴 性 ;
花 环 为 未 粘 附 IC 或 抗 R B C 抗 体 的 红 细 胞 亚
群 , 混 合 花环为 部 分 粘 附 IC 或 少 许有 抗R BC
个 红 细胞 凝 集 &
% 为 阳 性 可 凝 (土 )
3 并C b 受 体有 空 位 的 红 细 胞 亚 群 , 裸
( 3 ) 红 胞 细为 小 块 凝 集 约 占2 % 判为 6 ( 4 ) 红 细 胞 为 中小 块 凝 集 约
红 细 胞 为 未 粘 附 IC 或抗体 亚群
并且 C b 受 体 活
占5 % 判 为 0
性低 (不能 粘 附 补 体 致 敏 酵 母 菌 ) 的 红 细 胞
此 实 验 做 为 科 研 方 法深 入 研究 各 种 免
红 细 胞为 中 小 块凝 集 约 占7 % 判 5
( 6 ) 红 细 胞为 较 大 凝 块 约 占1 0 % 0
疫 性 疾 病 的免 疫学发 病 机 理 更 有 价 值
验 的成 功也 证 明红 细 胞按 免 疫 功 能 状 况 不
注 意 事项
( 1 ) 购 入 单克 隆 抗体
可 分为 亚群
试 验 使用 可
要 注 意效价
保 存方 法
避 免 抗体 活
能 更 有 价 值 在 资 料 不 断 积 累 过 程 中会 进 一 步 并拓 该 试 验 的 实 用 价 值 对 自身免 疫 溶 血
性 下 降, 起 假 凝 集,
( 2 ) 红 细 胞要 洗 尽
避 免 自凝 ;
( 3 ) 要 加双 抗
避免 夏天 反 应 液 长 菌
性贫 血 发病 机理 新 的 解 释 会 进 一 步 深 化
( 4 ) 单 克 隆抗 体为 腹 水 来源
单克 隆 筑休 c
‘ m b ‘s 试脸 ( )
应用 纯 品
避 免 嗜 异 性抗 体 引 起假性 凝 集
红 细 胞膜 C b 受 体 能免疫 粘
涂 片要 薄
便 于 判 断 凝 集程 度
Ig A 型 单抗 C o o m b 产 s 试 验 做 法 类 同
比 通 用 C 。。m b
b受 体 花环抑 制 率 (R FIR )
试 验敏 感
同时做 单 抗 直 接 法 与间接 法 C
验 都 阳 性 为 抗 R BC 抗 体
试验 可 两 种试
8 5 ℃ 灭 活 血 清 组 花环 玺 二鱼鱼鲤壑具 胚主 笙 丽 万灰居 而清 组 花 环 率
鉴 别是 R B C 膜 上 IC 还 是抗 R BC 抗 体
注 意 事项
基 本 同红 细 胞 C b 受 体
只 是直 接 法 阳 性
花 环试 验 8 5 ℃)
另对 血 清 灭 活 温 度 的 控 制 (保持
则 可 能 是 红 细胞 膜 上 IC 引 起 洲 定沙
作 用 时 间 (固 定 半 小 时 ) 很 重 要
血 清 中红细 胞免 咬润 节 因 子 活性 的
原理 血 清 中存 在促 进 与 抑 制 红 细
正 常 O 人 型 红 细 胞 要肝 素 抗 凝 新 鲜 血
研 究 组 与 实 验组 标 本 同批 化 验 致敏 酵 母 菌
用 同批 补 体
5 胞 免 疫 功 能 的 两种 物 质 (
n i 不被 灭
为 红 细 胞免 疫 自身 调控 机 理
后 者 不 耐 热 (5 ℃ 3 8 0
灭 活) 而设
研 究提 供 简 便 有 效 的手 段 ; 对药 物 作 用 免 疫
。计 红 细 胞 C b 受 体花 环促 进 与抑 制 试 验
学 机理 及 发 病 机 理 研 究都有 其 价 值
该 两 种 方 法可 同 时 操 作
红 细 胞增 强 白 细 胞 吞 噬 作 用 的简 易
三 支 试管
二 支 试 管 加 入 待 涎新 鲜 血
第一 管 放 5 ℃ 水 浴 3 8 0 第 三 支管加 入 O
红 细 胞 通过 补 体 受 体 粘 附 补
二 管放 室 温
O7 m l 生 5
体 抗 原 结合 体 (如 补 体 致 敏酵 母 多糖 )
强 吞 噬 细胞 膜 补 体 受 体 的免 疫 粘 附
水 , 然 后 每 管再 加 入 洗 过 红 细 胞 悬 液 (1 液 (l
s o t in n
次 的正 常 人 O 型
细 胞 膜 S O D 酶 抗吞 噬 过 程 中产 生 的 过 氧化 阴
放 3 ℃ 水 浴3 m 7 0 i
再 加 补 体 致 敏酵 母菌 悬
离 子的 毒 性 作 用
保 护吞 噬 细 胞 膜 不 受 破
, l) 0 0 5 m l混 匀
C 放 3 7 o 水浴
增 强吞 噬作 用
滴 生 理盐 水 混 匀
预 备 试 验 待 测 肝 素抗 凝
戊 二醛 混匀
从 各 管 中取 出 约 1 / 3 细
血 经 菲 可 分 离液 水 平 离 心
取红 细胞 表层 粒
胞 悬液 水 平涂 片 瑞 氏液 染 色 色
加 甲醇 固 定 后
细 胞 至 另 一 试 管 内 加蒸 馏 水
红 细胞 呈 红 色
酵 母菌 呈兰
放 冰水 中
。, 轻轻 吹打 l m i
血 清 灭 活管 涂 片 高 倍 镜下 计 数 二 种花 环
氯 化钠 溶 液 中 和
红 细胞 破 坏 后
取出 按 红
一 种 是 红 细胞 结 上
个 或 以 上 酵母 菌
细 胞 计数 法 配 成 s
1 o。/ m l悬
为 一 朵 花环 (计 算 促 进 率 使用 )
一 种是 结
取 二试 管
第 一 管 加 红 细 胞 悬 液 (洗 过
上 3 个或 以 上 酵母 菌 为 一 朵 花 环 (计 算 抑 制
和 补体 致 敏 酵 母 菌
血 清 未 灭 活 管 涂 片 高 倍 镜 计数
悬 液 (浓 度 l
红 细 胞 结 上 3 个或 以 上 酵 母 菌为 一 朵 花 环
(计 算 抑 制 率 使 用 )
试管 加 补 体 致 敏 酵 母 菌 悬 液 和 生 理 盐 水 各 混 匀 放 3 7 ℃ 水浴
生 理 盐水 管 涂 片 高 倍
i s m il :
镜 计 算红 细 胞 结 上
个 或 以 上 酵母 菌 为 一 朵
别 加 o 0 m l粒 细 胞 (PM N ) 悬 液 5
l 7 3 ℃ 水浴 2 m i 0
每管 涂 片都计 数2 0 个红 细 胞
取 出后 加 o 0 5
取 适量 涂片
算出 花 环 率
按不 同公 式求 出促 进
二 醛 轻 轻混 匀
用瑞 氏姬 姆 萨
率 与抑 制 率
以 此 标 准 代 表 血 清 中红 细 胞 免
, 高 倍 镜 下 计数 2 0 个 PM N
疫 促进 因 子和 红 细胞 免 疫 抑 制 因 子活 性
R B C C 3 b 受体 花 环促 进率 = ( R FE R )
以 上 酵 母菌 的 PM N 所 占 百分 比 (吞 噬 率 ) 按
下 列 公 式 计 算:
吞 噬增 强率 ( % )
℃ 灭 活 血 清 组 花 环率
生理 盐 水组花 环率 生理 盐 水组花 环率
加 红细 胞 P M N 蚕噬叁二对皿鱼里坦丝逃连 对照 组 P M N 吞噬串
注 意 事项
( 1 ) 粒 细胞 提 取
再 加 正 常人 O 型 红 细胞 悬液
馏 水破 坏 R B C 时 应 在 冰 水 中 进 行
3 7 ℃ 水 浴 3 o m in
取 出按 上 法
避 免P M N
失去 活 性
( 2 ) 酵 母 菌不 ( 3 ) 第 一 次孵
涂片 染 色
计 数 花环 率
(3 同 时 测 )
以 免 影 响吞噬 率
份 待 测 血 标 本 的 红 细 胞 与 血 清 中 补 体 样物 质
育时不 能 太 长
验 的 敏 感度
否 则 两管充 分 吞 噬
在 免疫 粘 附 肿 瘤 细 胞 中 的 协 同 作 用 同肿瘤 红 细胞 花 环 试 验 腹 水 癌悬 液 各 o
, ( 4 ) 染 色不 能太 深
取 待 测 血 清 加 艾氏
, ℃ 水 浴 3 o m i。,
噬 现 象不 易 观 察
( 5 ) 涂 片 不 能太 厚
i m l混 匀 , 3 7
则不 易 鉴 别
加生 理 盐 水
此 方 法 简便 易 行
洗涤水 平 离心 一 次
倒尽 上 清
可 在 临床
再加 同 一 份 标本 的待 测红细 胞悬 液 0 0 5
, , 混 匀3 了℃ 水 浴 3 o m 初
红 细 胞 免 疫学 研 究 及 基 础 理 论 研 究 上 使 用
然后 按 同 样方 法
探讨 红 细胞 与 吞 噬 细 胞 之 间的 关 系
涂片 染色 计 数
临床 上 最 常 用 的是 协 同 肿 瘤
基 本 同 红 细 胞 C 。b 受体
用 于 药物免 疫 学 机 理 与 免疫 性 疾 病
红 细 胞 花 环 试 验 (统 称 肿瘤 红 细 胞 花 环 )
注 意 事项
机 理研 究
很 有参 考价 值
红 细 胞 免 疫粘附 肿油 细 胞 能 力 的 侧
另 外 癌细胞 要 新 鲜 或 冻 干 制 品
癌 细 胞 不能 混 有 自己 的 红 细 胞
否 则干扰 花
肿瘤 细 胞 可 旁 路 激 活 粘 附 补
红 细 胞 与血 清 都 要 新 鲜
癌 细 胞种
可 与红 细 胞 C b 受 体 结合
红 细胞 还 可
类不 限 方便
但 常规 法勒 细 胞使 用 艾 氏 腹 水 癌 较 意义
识 别 抗 原 与肿 瘤细 胞 粘 附
攻 击癌 细 胞
我 室 有 商 品供 应
形 成花环 状
为 肿瘤 红 细 胞 免 疫 研 究提 供
预 备试 验
靶细胞 用 艾 氏
了 一 个简 便 的 基 本 方 法
各 种肿 瘤 红 细 胞花
腹 水 癌 细 胞 经 生 理 盐 水 洗 涤 离 心 1 次配 成
环 的 配 合 应 用 为 研 究 肿 瘤 病 人 红 细 胞 与 血清 中补 休 样 物质 在 共 同 围 攻 癌 细 胞能 力的变化
规律 及 机 理 提供 了 有 力 的 手 段
/ 川 使用 液
根据 研 究 目
1 ( ) 单 测 定红
的 的不 同 环
有 三种 测定方 法
为 广 泛开 展
细胞 免 疫 粘附 活 性
直 向 肿瘤 红 细 胞 花
肿 瘤红 细 胞 免 疫 研 究 奠 定 了 基 础 附肿 抽 细 胞 能力 的 浦 定 方 法 (
用 正 常 人 新 鲜 血 清 (或 新 鲜 豚 鼠 血
红 细 胞 促 淋 巴 细 胞 与 粒 细 胞 免 疫粘
0 1 毫升 加 艾 氏 腹 水 癌使 用 液 0
n 7 3 ℃ 水 浴3 0 m i
用 生理盐 水 加 满 洗 涤 水 平 离
i n ) s m in 10
红 细 胞 膜 C 。b 受体 可 免 疫 粘
心 (2 o 0 0 r p m / m
后 加待 测 红 细 胞悬
附补 体 致 敏 的 癌细 胞 而 且 有 补 体 受 体 的 N K
水 浴3 0 再加 色
等淋 巴 细 胞 及 粒细 胞 也 可 免 疫 粘 附 到补 体 致
敏癌 细 胞 上
, 取 出加 。l m l生 理 盐 水 混 匀后
红 细 胞 通 过 补体 的 桥 梁作 用 及
5 0 m l混匀
水 平 涂片
S O D 酶 的作 用
以 及 红 细胞 对癌 细 胞 抗 原 信
瑞 氏染 色
一 朵 花环
肿 瘤细 胞 呈 兰 色
红细胞呈红
息传 递 作 用 能 调 节 与 增 强淋 巴 细 胞 与粒 细 胞
一 个 肿瘤 细 胞 结 上 3 个红 细 胞 或 以 上 为
对 癌细 胞 的 免 疫 粘 附 围歼 作 用
计 数 1 0 个癌 细 胞
算 出花环 率
预 备试 验
用 菲 可 分 离液 分
2 ( ) 单 测 血 清 中 补 体 样 物 质 对 红 细 胞免 疫
离淋 巴 细 胞 与粒 细 胞 (粒 细 胞 用 蒸馏 水 破 坏
粘 附肿 瘤 细 胞 的 增 强 作 用 胞花环 试 验
促肿 瘤 红 细
方法 同 红 细胞 增 强 P M N 吞 噬 形 态
艾氏 腹 水 癌 细 胞 使 用 液 0
学 法) 各用 H
k s 液 分 别配 成 1
m l 0 l m l 测 新 鲜血 清 加 待 m i
7 3 ℃ 水 浴3 0
红细胞 洗 涤 离心
次 后 配成
再 加生 理 盐 水 洗 涤 一 次
倒 尽上 清 液
/ m l 艾 氏 腹水 窟 细胞 经 生 理 盐水 氏
涤离 心 l 次后
枷 等体 积 的
率 + 忡 瘤 红细 胞拉细 胞花 环 率
新 鲜人 血 清 混 匀 3 ℃ 水 浴 3 m 过 取 出 用 生 理 7 0 盐 水 洗涤 水 平 离 心 l 次 理 盐 水配 成 1
注 意事 项
同肿 瘤 红 细 胞 花 环 试 特别 注 意 染色 技 巧
倒尽 上 清 液
该 两 种 试验
正 式试 验
胞 呈红 色
癌 细 胞 呈 紫 红色 意义
淋 巴细 胞 呈深
(1 ) 肿 瘤 红细 胞 淋 巴 细 胞 混合 花 环 试 验 :
粒细 胞 呈 浅 兰 色
实验 管 与对 照 管
前管 加 。o 2 5 m l红 细 胞 悬
为 肿 瘤 红 细 胞免 疫 学 以 及 血
液 和 0 0 m l 清致 敏 癌细 胞 悬 液 5 血
后 管加 然后
液免 疫学 的 基 础 理 论 与 临 床 应 用
以 及 红细
5 m l 理 盐水 和 。生
5 n 0 I l血 清 致 敏 癌 细 胞
淋 巴 细胞
粒 细 胞 在抗 癌 免 疫 反 应 中 互
, 两 管 都 混 匀放 3 ℃ 水浴 3 m 加 7 0
相 关系 之 研 究
提 供 了有 效 手 段
我们 初 步
两 管 分 别 加 淋 巴 细 胞 悬 液 0 0 m l混匀 放 3 ℃ . 5 7
资料 显 示 红 细胞 在 围歼 癌 细 胞免 疫反 应 中不
仅 有 调 节 增 强 其 它 免疫 细胞 的 作 用
第 二 天取 出 混
而且 占 在 较晚
匀加 0 2 % 戊 二 醛 o 5
混匀 分 别 涂 片
我 们 发现在 荷 瘤小 鼠 腹 水 中
瑞 氏染 色 高倍 镜 下 各计 数 1 0 个癌 细 胞
期 血 性 腹 水 中 也 观 察 到红 细 胞 与 淋 巴 细 胞 围 攻 癌 细胞 的
个 瘩 细 胞 结上
红 细 胞 花环
个 红 细胞 或 以 上 为 一 朵 肿 瘤
卫 星观 察
5 2 例试 验
6 9 士 10 0 8
个或 以 上 淋 巴 细 胞 为 一
组 肿 瘤 淋 巴 细 胞 花 环率 1 3
朵 肿瘤 淋 巴 细 胞花 环
同 时 结上 2 个或 以 上
肿 瘤 红 细 胞 花 环 率2 9
淋 巴 细 胞 和 红 细 胞 为一 朵 肿 瘤红 细 胞淋 巴 细
红 细 胞 对淋 巴 细胞 免疫枯 附癌 细胞 促进 串
而对 照 组 肿瘤 淋 巴 细 胞 花 环 率 为 7 2 4
肿 瘤红 细 胞 花 环 率 0
差别 显 著
对 照 组淋 巴 细 胞 花环率
P& 。0 ) 1
3 5 例 试验
实验 组 肿 瘤 粒 细 胞
肿 瘤 红细 胞 花 环 率
公 式 中淋 巴 细 胞花环率
肿 瘤淋 巴 细 胞 花
花环 率2 4 6 9 士 3
22 8 士5 9
环 率 + 肿瘤 红细 胞 淋 巴 细 胞 混 合 花环串
对 照 组 肿 瘤 粒 细 胞 花 环率
) 胞 混 合 花 环 (2 肿 瘤 红 细 胞 粒 细 胞 混 合 花环
率 分 实 验 管 与 对 照 管 前管 加 O O2 m l红 细 5
33 士 2 3 0%
差 别 显 著 (P&
目 前 国外 学 者对 红 细 胞 免疫 调 控 其 它免
胞 悬液 和o 0 5
m l 清 致 敏瘤 细 胞 悬 液 血
疫 活 性 细 胞 的研 究工 作 正 在 兴 起 验 资料 证 实红 细胞 参 与不 于 扰 素
有 许 多实
白 细胞 介
加 。o 2 m l 理 盐 水和 。0 5 生 5
m l血 清 致
胞 悬 液 两 管 都 混 匀 放3 ℃ 水 浴 3 7 0
白细 胞 介 素 2
免 疫 球蛋 白 等产生 的
两 管 分 别 加 粒 细胞 悬 液 o 0 t l 混 匀 放 3 ℃ 5 n 7
n 水浴3 Om i
并能 促 进 T
B 淋 巴细 胞 转 化
取 出按 肿 瘤红 细 胞 淋 巴 细 胞 混
A D C C细 胞
L A K 细 胞 活 力有 增 强 作
合 花环 同 样 方 法 涂片 染 色
高 倍 镜下 各管 计
一 个癌 细 胞 结 上
但 这 些 研 究方 法 复 杂
需 要组 织
数 1 0 个 癌 细胞
一 个 癌 细 胞 结上 2 个 粒 细
培养 设 备 与 专 门 技 术
里 推 广应 用研 究
难 以 在我 国 广 大 医 院
胞 为 一 朵 肿 瘤粒 细 胞 花 环
细 胞 结上
我 们 发 现 的 红 细 胞 能促 进
个红 细 胞 为 一 朵 肿 瘤 红 细 胞 花环
淋 巴 细 胞 及粒 细 胞免 疫 粘 附 肿 瘤 细 胞 的现 象
个 粒 细 胞 与 2 个红 细 胞 以 上 为 一
是 与 国 外发现 的有 关 事 实是 一 致 的
朵 肿瘤 红细 胞 粒 细 胞 混合 花 环
明在 这 方 面 我们 同 国 外 是 同步 研 究 的 向
红 细 胞对 拉 细 胞免 疫粘 附肿溜 细 胞促 进串
我 们 已将 此 项 研 究 引 入 肿 瘤免 疫 调 控研 究 方 形成 了 自 己 的特 色 ( )
缨 粤黯猛碧黔鹦巡
这 些 方法 简便
更 适 合 国情 ,
对 推 动 我 国 肿瘤 红 细 胞
公 式 中拉细 胸花 环 串
肿 瘤拉 细胸花 环
免疫 调 控研 究 具有 实用价值
医 学进 行 研 究 小
走 出 中 国红 细 胞 免 疫研 究 自
己 的 新 路子
概 括 我 室 红 细 胞 免 疫及 其 调 节 功能 测 定 研 究为 三 个发 现 和 三 个 测定
三 个 发现 即 :
血 清 中 存 在 红 细 胞免 疫 粘 附 促 进 因 子的
中华 医 学杂志
上 海医 学
6 2 (1 2 ) :
红 细 胞 能 免 疫 粘 附 肿 瘤 细胞的 发
1 0 (1 2 ) 6 0 2 1 9 8 外 9 (1 ) :
红 细 胞 能 促进淋 巴 细 胞 和粒 细 胞 免 这 是 国 际 上 未见 报 红 细胞 免疫 粘 附 功
卜 免 疫 学杂 志 海
疫 粘 附 肿 瘤 细 胞 的发 现 道的
三 个 测 定即
中华 血 液 学 杂 志
能 测 定 方 法 的 建立 环
R B C C b 受体 花
上 海 免 疫学 杂 志
上 海 免 疫学 杂 志
R B C IC 花环 红 细胞 SP A 混 合 花 环 肿
‘s 。瘤 红 细 胞 花 环及 抗 Ig G 单克 隆 抗 体 C 。m b
红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自身 调 控 能 力
包括 血 清 中 红 细 胞 免 疫 粘 附 抑 制 因 红细 胞对 其 它免
第 二 军 医 大学 学 报
子及 促 进 因 子的 测 定 ;
8 (3 ) 2 0 7
疫 细 胞 的 免 疫 调 控 能 力 的测 定
细 胞淋 巴 细 胞 混 合 花环 混 合 花环
中 西 医 结合杂 志 上海免 疫 学杂 志
1 9 8 叭 9 (7 ) :
胞 促 粒细胞 吞 噬 劝 能 的 形 态 学 方 法
1 9 8 。, 9 (2 )
肿 瘤 红 细胞 粒 细 胞
以 上 试 验 多为 花 环 法
第二 军 医大 学 学 报
1 0 (6 ) :
行 便 于 推广
由 于 试验 反 应温 度都 是 s ℃ 7
故 不 易 受 气 候 条 件的 影响
比 测 定 T 淋 巴细
胞数 的E 花 环 稳 定
易 于 常规 化
19 8 8 4 8 6 6 匀 6
名 5 子 fu
l M e th o d s
1 9 8 4 7 2 1 67
本 文 介绍 的 方 法 中
还 需 通 过 实践
有 些 已 成熟
l C e l l Im m
1. 8 8 ; 1 1 6 :
不断 积累 资料加 以 完 善
望 全 国同道 共 同 努力
结 合 临床
结合 祖 国
( 19 8 0 年 7 月 19 日收稿 )
第一篇:红细胞的作用中国综合临床 2006年 12月第 22 卷第 12期
C l in ica lM ed icin e of C h ina, D ecem ber 2006 , V o.l 22 , N o. 12
表 1 2 组间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 ( 例 , % )
组别 HbA 1 c[ 7 . 5% 组 HbA 1 c& 7 . 5% 组
例数 55 116
空腹血糖 [ 7. 0 mm ol /L 42 ( 76 . 4) 25 ( 21 . 6) & 7 . 0 mmo l/L 13( 23. 6) * 91( 78. 4) [ 3] [ 4] [ 10 . 0 mm ol /L 16 ( 29 . 1) 3( 2 . 6)
非空腹血糖 & 10. 0 mm ol /L 39( 70. 9) * 113( 97. 4)
注 2组比较 , * P & 0. 001
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 快速测定的血糖水平与 H bA 1 c 之 间 存在着可预测的相关性, 明确这种相关性有助于医师 和患者根据 H bA1 c的控制目标设立每日各时段或各 点血糖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 1] Tahara Y, Sh i m aK. The respon se of GHb to stepw ise p lasm a glu cose change overti m e in d iab et ic pat ien ts [ J] . D iabetes Care, 1993, 16 ( 9) 1 313 -1 314 . R oh lfing C , W ied m eyerH, L ittle R, et a. l D efin ing the relationsh ip bet w een plasm a glucose and H bA 1 c [ J] . D iabetes Care, 2002, 25 ( 2 )275 -278 .
张萍 , 苏本利 , 孙 崴 , 等 . 糖 化血 红蛋白 与全天 不同时 间血糖 水 平的关系 [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
) 275 -276. M onn ier L, Lap in sk i H, Colette C. C on tribut ions of fast ing and postprandial p las m a glu cose increm en ts to th e overall d iurn al hyper glycem ia of type 2 d iabetes patients [ J] . D iabetes Care, 2003, 26
( 3) 881-885. A vignon A, R ad auceanu A, M onn ier L. N on fast ing p lasma glucose is a better m arker of d iab et ic con trol than fasting p las m a g lucose in typ e 2 d iab etes [ J] . D iab etes C are , 1997 , 20( 12) 1 822 -1 826.
Sch rot R J . Targeting p lasma glucose p reprand ial versus postprand i al [ J] . C lin ical d iabetes , 2004 , 22( 4) 169 -172 . [ 收稿 ]
( 本文编辑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意义
林静华 焦晓阳 蔡应木 吴映娥 李粉莲
=摘要 &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 在再生 障碍性 贫血患 者治疗过 程中的 变化及 其临床 意义 。方法
将 35 例患者分成 2组 治疗有效组 ( 27 例 ) 和治疗 无效组 ( 8 例 ); 测 定其治疗 前 、 后外周 血的网织 红细胞 参数 ,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同时分析 相应骨髓象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 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治 疗前网织红细胞参数均低于正 常对照组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 & 0. 01); ? 治疗有效组 治疗后网 织红细胞参 数比治疗前升高 , 差别有显著性 ( P & 0 . 01), 骨髓 增生度 比治疗 前增高 ; ? 治 疗无效 组治疗 后网织红 细胞参 数 (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 、 高散射光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和未成熟 网织红细 胞指数 ) 与治疗前 无明显差别 ( P & 0. 05), 治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无明显改 变 ; ? 治疗中各参 数开始升 高时间 ( 中位 数 )网织 红细胞百分数为 11 . 4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 5 未成 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5. 6 d 。结论 网织红细 胞参数为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较 好的指标 , 其中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为更灵敏 指标 ; 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对于再障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网织红细胞 ; 骨髓象 =中图分类号 & R 556 . 5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3-03
S ign ificance of re ticu locyte ind ice in treat m en t of ap lastic ane m ia. L in J inghua, J iao X iaoyang, Cai Y ingm u, et al. Clin ical Laboratory, F irs tA ff ilia ted H osp ita l , Shantou University M ed ical Co llege( Shantou 515031, China ) = Abstract & O bjective T o explo re the c lin ica l significance o f reticu locyte indices, in aplastic ane m ia( AA ). M ethods 35 cases of patients w ere div ided into tw o groupseffective group ( n = 27) and ineffec tive g roup ( n = 8). The reticu locy te indicesw ere deter m inded before and afte r treatm ent and sa m e ti m e the bone m arrow sm ears w ere analyzed. Resu lts ? T he re ticulocy te indices in AA groups were low er than those o f norma l contro l group ( P & 0. 01). ? The re ticulocy te indices after treat m ent in e ffective groups w ere h ighe r than tho se befo re treatm ent ( P & 0. 01); The increasing degree o f bone m arro w was h ighe r than tho se o f befo re treatm ent . ? T he ind ices in inef fective g roup had no t sign ifican t d ifference co m pa red to those o f before treatm ent ( P & 0 . 05). T he he m opo ietie func tion of m arrow had not s ignificantly changed . ? T he ti m e w hen each index increased was 11. 4 day to R et , 5 day to HLR and 5. 6 day to I R F respective ly . Conc lusion R e ticulocy te ind ices are the ideal ind ices reflecting the bone m arrow hemopo ietie function, o f wh ich HLR and IRF are mo re sensib le and the reticu locyte indices de ter m ina tion have i m portant sign ificance to AA treatm ent . = K ey words& A R Bone m arrow
作者单位 515031 广东省汕头市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国综合临床 2006 年 12月第 22 卷第 12期
C lin icalM ed icine of Ch ina, D ece m ber 2006, V o.l 22 , N o.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称再障 )是以造血干细胞损 [ 1] 伤、 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 特征的疾病 。其起病原 因不明, 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 预后差 , 并伴发 感染及出血的危险极大。临床药物治疗时尽早得到 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提示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预防 感染、 出血具有重要意义。网织红细胞是反映骨髓 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 来, 随着荧光染色技术 的发展和高性能全自动血细 胞分析仪的应用, 在检 测血细胞常规参数的同时还可以检测网织红细胞及 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 对临床疾病的诊断、 治疗和疗 效观察有重要作用。为了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 障治疗过程的价值, 我们于 2004 年 10 月至 2006 年 2 月对再障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进行动态观 察 , 以其作为 评价再障患者造血功能恢复的敏感指 [ 2] 标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再障患者 35 例 , 男 22 例, 女 13 例 ; 年龄 7~ 70岁。均经临床、 骨髓、 血液学检查并参照 [ 3]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 障学术会 议制定的 标准 确 诊 , 按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 27 例, 治疗无效组 8 例。正常对照组 33 例为健康体检者主要脏器无症 状和异常体征; 肝功能正常; 男 19 例, 女 14 例 , 年龄 22~ 67 岁。1 . 2 仪 器、 试 剂 和质 控 物 美国 贝 克 曼 库 尔特 ( BEACKMAN COULTER LH 750) 型全自动血液分析 仪及配 套试剂 ( 美国 BEACKMAN COULTERR 公司 R 生产 ), 高、 中、 低 3 种浓度的全血质控物 ( Cou lter 5C cell contro l) 及 高、 中、 低 3 种 浓 度 的 RET 质 控物 R T M ( Coulter RET IC-C coulter) 。1 . 3 实验方法 静脉血 1~ 2 m l于 EDTA-K 2 抗凝 管中混匀, 室温存放。4 h 内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 完成检测, 每日质控。1 .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 SPSS11 . 0 统计软件 处理, 结果以 x ? ? 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2 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 t检验。2 结果 2 . 1 再障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结果与正 常对 照 的 比 较 各 组的网织红 细胞百分数 ( RET% )、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 RET# ) 、 高散射光网 织红细胞百分数 ( HLR% ) 、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绝 对值 ( HLR# ) 、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IRF ) 比较, 见 表 1。2 . 2 2 组网织红细胞各参数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有 效组网织红细胞各参 数开始升 高的时间 RET% 为 11. 4 d ( 中位 数 ) , H LR% 为 5 d ( 中位 数 ) , IRF 为 5 . 6 d( 中位数 ) 。治 疗无效组网织红 细胞各参数在 治疗前后无明显升高趋势。2 . 3 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骨髓检查
结果 见表 2 。3 讨论 再障是以全血细 胞减少引起的进行性贫 血、 出 血和反复发热、 感染为其主要特点 , 出血和感染为死 亡的重要原因 , 一般无肝、 脾和淋巴结肿大, 对一般 [ 4] 抗贫血治疗无 效 。骨髓全面衰竭呈增 生障碍, 有 核细胞增生明显低下或极度低下 , 淋巴细胞相对增 多, 同时伴有非造血细胞 ( 网状纤维、 组织细胞、 脂肪 [ 5] 细胞、 吞噬细胞、 浆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 增多 ; 通 过骨髓造血功能的动态观察 , 对指导临床在不同时 期给予积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 再障治疗前骨髓造 血细胞粒 系及红、 巨核三系比例减少, 非造血细胞明显增多,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治 疗无效组比治疗有效组造 血功能受抑制更加明显, 治疗有效组治疗后骨髓造 血功能有进步, 这说明再 障治疗是否有效与骨髓造 血功能受抑制程度相关, 尤其与红系增生受抑程度、 非造血细胞异常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 可见红系是反 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6] RET 参数的变化可反映幼红细胞合成 H b , 流 式细胞术在测定 RET 的同时还可根据荧光强度将其 分为低、 中、 高 ( LFR、 MFR、 H FR ) 3 种荧光类型 , 较幼 稚的 RET 由于胞质中 RNA 较多, 有较强的荧光, 多 为 H FR 和 MFR, 较成熟的 RET 胞质中 RNA 较少 , 荧 [ 6 ~ 8] 光强度较弱, 为 LFR , 在 造血受 到刺激时 , 幼稚 RET 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 , MFR 和 HFR 显著增高, 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I R F ) 为 H FR 和 M FR 之 和与所有 RET 的比值 , 因此 I RF 和 H FR 均可提示红 [ 8] 细胞生成的开始 。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三系减 [ 9] 少的一种获得性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再障组治 疗前网织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和未成熟网织 红细胞指数 ( RET% 、 RET#、 HLR% 、 HLR#和 IRF ) 同 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 , 提示网织红细胞参数是 反映骨髓红系统造血功能的敏感指标 ; 治疗有效组 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 值、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 百分数及绝对值和未成熟 网织 红细 胞 指 数 ( RET% 、 RET #、 H LR% 、 HLR# 和 IRF )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 提示随着骨髓造血功 能的恢复 , 网织红细胞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 结合 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 说 明再障治疗过程中网织红 细胞参数的升高是骨髓造血功能 恢复的敏感指标; 治疗无效组治 疗前后网 织红细 胞参数 均无明 显变 化, 骨髓增生 程度也 无明 显改变 , 本研 究与新 国芬 [ 10 ] 等 报道的一致; 治疗无效组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参 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 胞百分数及绝对值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RET
中国综合临床 2006年 12月第 22 卷第 12期
C l in ica lM ed icin e of C h ina, D ecem ber 2006 , V o.l 22 , N o. 12
表 1 再障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参数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的比较 ( ? x ? s)
组别 正常对照组 治疗有效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无效组 治疗前 治疗后 8
* 0. 27 ? 0 . 10 ww
例数 33 27
R ET% 1. 47 ? 0 . 45
RET# 0. 068 ? 0 . 023
HLR% 0 . 45 ? 0. 14
HLR# 0. 021 ? 0 . 007
I RF 0 . 31 ? 0. 03
* 0. 79 ? 0 . 28 # 3. 13 ? 0 . 97
0. 016 ? 0 . 010* 0. 073 ? 0 . 035#
0 . 24 ? 0. 12* 1 . 19 ? 0. 55#
0. 008 ? 0 . 004* 0. 066 ? 0 . 035#
0 . 19 ? 0. 05* 0 . 41 ? 0. 12#
0. 007 ? 0 . 004* 0. 010 ? 0 . 007n
0 . 07 ? 0. 03* 0 . 11 ? 0. 04n
0. 002 ? 0 . 001* 0. 003 ? 0 . 001n
0 . 15 ? 0. 10* 0 . 25 ? 0. 1n
0. 44 ? 0 . 18n
注 2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 & 0. 01 ; 治疗有效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 P & 0 . 01; 2 组治疗前比较,
P & 0. 05 ,
P & 0. 01 ;
表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治疗前 后骨髓检查结果 ( x ? ? s)
组别 治疗有效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无效组 治疗前 治疗后 8 17. 3 20. 5 1 . 0 1 . 3 47 . 0 49 . 0 0 0 .4 [ 3] [ 4] [ 5] [ 6] [ 7] 26. 7 24. 8 6 . 0 7 . 0 2 . 2 1 . 9 重度低下 -低下 重度低下 -低下 例数 27 22. 7 43. 3 13 . 5 20 . 5 53 . 5 30 . 8 1 .1 4 .4 8. 3 1. 6 3 . 8 2 . 4 1 . 2 0 . 8 重度低下 -低下 低下 -活跃 粒系 (% ) 红系 (% ) 淋系 (% ) 巨核系 (个 ) 非造血细胞 (% ) 网状细胞 浆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增生度
%、 RET#、 H LR% 、 HLR# 和 I RF ) 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 显著下降, 说明再障治疗效果与治疗前骨髓受抑制的 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本研究结果表 2 显示 , 再障治疗 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RER% 、 H LR% 和 IRF ) 开始 升高的时间分别为 11 . 4 d、 5 d和 5 . 5d , 高散射光网 织红细胞百分数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HLR% 和 I RF ) 比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 RET% ) 提前 6 d 左右, 提 示治疗药物作用于骨髓红细胞系统, 刺激红系增生 , 导致幼稚网织红细胞 ( RET ) 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 高 散射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 H LR% 和 IRF ) 的变化是观察再障治疗后骨髓造血 功能恢复的较敏感指标, 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可 以早期观察再障患者骨髓对治疗的反应。
参考文献 [ 1] 叶任高 . 内 科学 ( 第 5 版 ) [ M ] .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 1999 . [ 2] 599 -601. 从玉隆 . 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 [ M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 . 187-197 .
张之南 , 沈梯 . 血液 病诊断及 疗效标准 ( 第 2 版 ) [ M ]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 陶 元均 . 血 液学 及血 液 学检 验 [ M ] . 北 京 人民 卫 生出 版 社 , . 王 永才 . 血 液骨 髓细 胞 检验 诊 断学 [ M ] . 大连 大 连出 版 社 ,
. 乐家新 , 丛玉隆 , 彭文红 , 等 . 新 型网织 红细胞 参数在 缺铁性 贫 血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 J]. 临床检验杂志 , ) 15-17 . M ast AE, B l inderM A, Lu Q, et a. l C lin ical u til ity of the rericu locyte hem oglob in con ten t in the d iagnosis of iron d ef iciency [ J] . B lood, 2002 , 99 ( 2) 1 489 -1 491 . 陈则清 . 网织 RBC 四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调查 [ J] . 国外医 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2001 , 22( 6 )322 -326 . 龚五星 , 赵云 . 骨髓 活检病 理组 织学检 查在血 液病诊 断中的 应 用 [ 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 , 11 ( 1) 87-89 .
[ 10] 新国芬 , 胡天喜 . 贫 血患者 诊断 及治疗 过程中 网织红 细胞计 数 的检测及意义 [ 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 , 2005, 18 ( 27 ) 127. [ 收稿 ]
( 本文编辑
????????????????????
()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降低血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