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对侧及同脑出血右侧肢体无感觉有无反射活动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实验考试大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实验考试大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神经病学试题库_百度文库
神经病学试题库
神经病学考试题 库(一)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_______侧______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______侧________性_______瘫。 4、视野检查发现,左眼视野图为○,右眼为○,其视通路病变部位在________侧 ____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_______侧__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___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三偏综合征
2、交叉性瘫痪
3、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 5、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
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 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库一标准答案
一、填空:
1、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
胸锁乳突肌
周围性 面神经
7、面神经
8、锥体束
9、 右 10、脊髓或脑性瘫痪
二、名词解释
1、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2、即同侧颅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脑干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3、急性脊髓横贯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小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若在短期内频聚发生,以致发作间隙中意识持续昏迷者。 5、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刺激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称为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
1、包括脑脊液压力,Queckenstedt试验,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等。腰穿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水柱(0.78~1.76KPa),白细胞0~5×106/L,红血球为0,蛋白0.15~0.45g/L,糖2.5~4.4mmol/L,氯化物120~130mmol/L。
2、有①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
②全面性发作──失神经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无张力性发作。
③未分类发作
治疗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的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戌酸钠等。治疗小发作(失神经发作)的药物有乙琥胺,丙戌酸钠等。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以止痛为目的,先用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安定等,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即浅酒精或甘油注
射,或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而神经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血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面神经的机能恢复。可尽早使用强的松,理疗,角膜保护措施,恢复期应进行面肌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锻炼,理疗和针灸等。
4、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和体征有①从腰部、臀部开始,向股部后,及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的放射性疼痛;②沿坐骨神经有压痛;③行走,活动及牵拉坐骨神经(Laseque征)可使疼痛加剧; ④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小退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等。⑤该原因致疼痛还有一个特点即咳嗽、屏气用力、喷嚏时疼痛加剧。
5、左大脑神经脉皮层支闭塞时出现以左面部和左上肢为重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语的类型视闭塞部位而定以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较多见,还可出现失写、失读等。
6、定位在左侧胸8脊髓节段的脊髓半横贯损害,硬膜下髓外的可能性较大。根据①左肋缘疼痛;②左肋缘区痛觉减退;③右胳以下痛觉减退,定位在左胸8有Broun-Sequard综合征表现。左下肢中枢性瘫痪,左下肢深感觉减退, 右下肢感觉减退,故为髓外。
进一步检查方法,①脊柱以胸5、6为中心照片,了解骨质改变;②腰穿并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有无椎管梗阻,脑脊液有无蛋白增加;③椎管造影或MR,了解病变的准确部位和可能的性质。
神经病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双颞侧偏盲病变部位在________。
2、耳鸣是________神经的________性症状。 3、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高血压脑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 。 5、脊髓胸7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胸12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6、典型失神小发作的特征性脑电图表现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运动性失语
2、感觉倒错
3、脑栓塞
5、拉塞格(Lasegue's)氏征 6、贝耳现象
三、回答题:
1、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2、试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3、试述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4、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5、颈膨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库二标准答案
1、视交叉
2、听神经(耳蜗神经)
3、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有肌萎缩,瘫痪分布以肌群为主。
4、基底节(或内囊)
5、胸椎5、胸椎9 6、每秒3次(周)的棘一慢波组合
二、名词解释
1、又名Broca失语,由左侧额下回后端方语运动中枢病变引起。 病人不能讲话,或只讲1─2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
2、非疼痛性刺激诱发出疼痛感觉,例如轻划皮肤而有痛感,冷觉刺激当作热觉刺激等。
3、栓子经血循环流入而致胸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4、脑脊液蛋白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点之一,也可见于脊髓压迫症。
5、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将病人一侧,
下肢抬起,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若在7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称为阳性。故又名直腿抬高试验,是检查从骨神经痛的方法之一。 6、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裂不有闭合,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现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三、问答题
1、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依据有①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④排除脑膜炎与脑出血。前者开始有发热,脑脊液白细胞高,非血性脑脊液,后者意识严重,发病时即出现偏瘫等脑实质损害表现。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预防复发。
2、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①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②起病较急;③双下肢麻木、无力,相应部位背痛或束带
感;④双下肢无力加重,瘫痪,感觉缺失,括张肌障
碍,常表现脊髓休克;⑤如无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3-4周后脊髓休克余,出现双下肢痉挛性瘫痪、⑥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可轻度升高,椎管一般无梗阻,糖与氯化物含量正常。
3、抗癫痫药物使用原则是:①药物的选择决定于痛性发作的类型,同时考虑药物的毒性,如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苯安英钠等;②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渐增加;③合并用药的指针是一种药后效不满意或一种药物可拮抗另一种的药物的副作用时。应避免药理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④每日剂量一般应分数次服用以减少副作用;⑤定时查肝肾功和血象,以防治药物副作用;⑥疗程长,且不能骤然停药。
4、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感史②负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④脑脊液起病10天后即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⑤可有双侧颅神经损害;⑥注意与脊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区别,脊压瘫痪不对称,肌无力每日症状波动大,周期瘫痪血钾、心电图有低钾改变,钾后迅速缓解。
5、颈膨大损害时①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③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④括约肌障碍;⑤可有肩,双上肢根性疼痛;⑥可有霍纳氏征。
神经病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运动性失语的病变部位在________半球________回________份
2、症状性癫痫是由于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 出血为最常见。
4、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1、霍纳(Horner)综合征
2、贝耳(Bell)麻痹
3、布朗-塞卡(Brown-sequard)综合征 4、
4、脑栓塞 5、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动眼神经瘫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常见原因有哪些?
2、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哪些?
3、抗癫痫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哪些原则? 4、上颈段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四、病例分析:(10分)
男,62岁,2天前早餐时出现头昏,半小时后不能讲话,继之右上肢无力,并逐渐加重,来院急诊。检查、神志清楚,说不出话,也听不懂别人讲话,口角歪向左侧,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0°肌张力增高、反射活跃,右下肢4°。双侧痛觉存在,右下肢巴彬氏征阳性,颈软。急诊当天CT未见异常。入院后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肝脾正常,神经体征同前。
请讨论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库三标准答案
1、优势(或左)
2、先天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营养代谢疾病如何偻病
4、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减弱
病理反射引不出 肌萎缩
肌群瘫痪为主
二、名词解释
1、颈交感神经麻痹时,出现病变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同侧眼球内陷和面部出汗减少,称为Horner综合征。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眼睑不能闭合或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见耳现象。
3、脊髓半横贯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相应节段的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称为布朗-塞卡综合征。
4、脑栓塞是指栓子径血循环流入脑血管致脑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5、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称为TIA。
6、Todd瘫痪是指局限性运动性发作较严重发作后,发作部位遗留下暂时性的瘫痪,称为Todd瘫痪。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人体解剖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性实验报告
学号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10生科B班
实验课程名称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师及职称 陈穗文(讲师)
学期 填报时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一. 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
实验报告 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 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 (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 (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 组别: 日期: 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室守则 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 验 内 容 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 (转 自 于: 唯才教育 网:人体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 分离躯干骨标本
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标本 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认识胸骨角。 (五)实验结果
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 一、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颅骨侧面、颅底内、外面及颅骨前面的主要结构。 3.能指出颅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颅骨标本
完整颅骨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标本 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及颅骨的整体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重点理解颅的侧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观察颅骨,重点辨认颅骨侧面观、顶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 任务三
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上肢骨及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结构。 3.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 4.能指出四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 四肢骨标本
完整骨架 (三)实验步骤 1.分组取标本 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及四肢主要骨的主要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重点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是观察四肢骨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 任务四观察躯干肌、四肢肌 任务五观察消化系统 任务六观察呼吸系统 任务七观察泌尿系统 任务八观察心血管系统
一、 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能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标本上辨认四肢骨和躯干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人体骨骼的主要体表标志; 4、观察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5、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 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起止点,并在活体上验证它们的功能; 6、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 7、辨认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 8、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 9、掌握气管和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和特征; 10、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1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 12、熟悉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部位; 13、熟悉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位置;14、熟悉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腔内部结构; 15、学会心的传导系统和血管; (二)实验器材 1、分离躯干骨标本; 2、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 3、分离颅骨标本; 4、完整颅骨标本; 5、四肢骨标本; 6、完整骨架 7、腹腔解剖标本; 8、各类牙的标本或模型; 9、呼吸系统概观标本或模型; 10、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 11、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标本; 12、左右肺标本; 13、胸腔标本; 14、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及模型; 15、男女骨盆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 16、完整的心脏离体标本或模型; 17、心的血管标本; (三)、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只要是观察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及各系统的形态结构。 (四)、实验方法 通过触摸、精讲、启发、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五)、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们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和讲解,使学生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人体的神秘,也使同学们明白解剖学在医学中的低位和重要性。
蒙红亮篇三:《人体解剖生理学》 青蛙解剖实验过程与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 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 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 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反射弧的任何部分受破坏,都不能实现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机体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只是单纯的脊髓反射。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青蛙 1.2 器材
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2.3 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2.4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5 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6 反射弧的分析 2.6.1 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6.2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3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6.4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的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6.5 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6.6 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7 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6.8 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四)实验结果 1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 表1
反射时的测定 硫酸浓度
项目 结果(s) Ⅰ Ⅱ Ⅲ 0.5% 1% 左脚趾 左脚趾 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 6 105 7 5 3 7 5 平均值2 反射弧的分析 表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的观察 处理项目 1%硫酸刺激左脚尖 1%硫酸刺激右脚尖 1%硫酸滤纸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 肤
不同处理方式的活动观察 处理项目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 先单独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 后单独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 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的刺激 刺激右侧腓肠肌
(五)讨论 由结果1,我们得知,在脊髓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即舒张),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的之一,具有维持姿势的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的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观察结果 无反应 无反应 反应 均无反应 反应
观察结果 无反应 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由表2中结果,得知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是因为右侧腿的反射弧完整。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的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的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是由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然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刺激中枢端无反应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刺激外周端的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发生反应是因为腓肠肌是由传出神经腓神经直接支配。不能发生发射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以探针捣毁青蛙的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均无反应,这是由于反射活动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但不是完整的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是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完整的路径完成屈肌反射的,所谓的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的五个部分。 (六)结论 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的反射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环链剪断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