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需要乡村艾丽莎医生本子工作好多年但是没有本子,能不能去本地当乡村艾丽莎医生本子。

您的位置: >> 正文
乡村医生:行医60年无人接班 助手只有72岁的老伴
山道蜿蜒,鸟鸣声声。
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落,走向繁华的都市,在大山深处,在广袤乡村,有一群人却必须始终坚守,支撑起乡亲们健康生活的希望。他们是我国人数超百万的乡村医生。
138.1万人,64.9万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们组成了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如果说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是一张“网”,那么,深入到乡村每个角落,与广大群众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乡村医生便是处于“网底”的健康卫士。
新华社记者近日围绕乡村医生现状展开调查,走进一个个偏远村落,近距离接触那些最普通的乡村医生,探寻“健康乡村”发展之路。
坚守“麻风村”31年:“我愿在这里当一辈子村医”
康福村并不康福。这个位于四川省屏山县夏溪乡境内的边远山村,三面环山,地势险峻,交通非常闭塞,曾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从建村收治86名麻风病患,到最后6名感染者完全康复解除监测,一代又一代“抗麻卫士”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康福村医务室主任成斌就是其中一员。
成斌出生在夏溪乡建设村,与康福村仅一条西宁河之隔。1983年10月,卫校毕业后,成斌到康福村卫生室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当时亲戚朋友都觉得,去那种交通闭塞、与世隔绝,又随时可能染上麻风病的村子当村医,简直是疯了。”成斌回忆说。
第一次穿上隔离服、防护鞋的成斌,被麻风病人的症状所震惊:口角歪斜、眼球突出、手指关节脱落,还有因为感染造成的反复溃疡、发出的阵阵恶臭。那些天,成斌每天晚上都思来想去睡不着,暗下决心,要为病人解除痛苦,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31年来,成斌和他的同事们坚持每天为每个患者检查一遍,送药到手、看服下肚;每周去一次村组给在家治疗的麻风病人发放药品,了解病情,填好记录;对屏山县138个麻风病患者疫情点分别进行5到10年、2公里半径内的流行病学调查,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山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成斌的腿上至今还有一道深深的伤疤。他还记得,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山上病区传来呼救声,有患者自杀了,急需抢救,他赶紧带领几位医务人员赶往病区。由于通往病区唯一的一条铁索桥被洪水冲毁了桥面木板,只能在黑夜中摸索着拗绳过桥,成斌不慎踏空,险些掉入30多米高的河谷,幸好被卡住双脚才幸免于难。
为了减少大家对麻风病的误解和敌意,他逢人就宣传麻风病的防治知识,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大家麻风病不可怕。“慢慢大家了解了麻风病,我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成斌没有想过离开。他说:“我和这里的乡亲有感情,我愿意在这里当一辈子村医。”
在成斌和同事们多年如一日地不懈努力下,屏山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于2000年通过国家验收,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目前,该县连续7年未发现麻风病新增疫情。
传染病防治是乡村医生的一项重要职责。从20 世纪60年代以来,无数个“成斌”走村串户,洒消毒水、打预防针、管理病人、上报疫情。经过持之以恒、艰苦不懈努力,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如天花、疟疾、头癣等,在乡村渐被消灭或控制。
闽西革命老区村医:“做乡村医生也能换来别的工作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位于闽西革命老区长汀县大山深处的刘源村,只有一条蜿蜒十几里的山路通往最近的河田集镇。长期以来,附近数千名村民因为看病不便,很多老人患病后嫌麻烦拖着不治,最终耽误了病情。
1998年,刘剑从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当时村里的卫生院门诊点刚撤销,又没有村卫生所,他想到家乡近3000人的健康保障,就放弃分配到卫生院的机会,回到刘源村租房子办起了刘源村第一个卫生所。
通往河田集镇的路弯弯曲曲。刘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多少个晚上用摩托车带着突发疾病的村民往镇卫生院赶。
“好几次,村里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突发重病,如果不是刘剑夜骑摩托车赶去护理,老人肯定都不在了。以刘剑的业务水平,很多乡镇卫生院都想高薪挖他,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长汀县卫校校长郭伟说,“这几年,刘剑光是免费护送重症患者到上一级医院就医的,就达到300多人次。”
问起村民就诊情况,刘剑信手打开电脑,当天的十几条门诊记录跳了出来。点开其中一位82岁村民的就诊记录,老人的病史、历年就诊情况,甚至每次用药量和用药后的反馈都一目了然。
“十几年跟踪下来,我对很多村民病情的了解,比对自己亲人的还多。”刘剑笑称,一些常年卧床不起的老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饮食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现在,刘剑不光承担了刘源村近2000人的日常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工作,也是隔壁长期没有村医的红中村居民的“健康使者”。
刘剑业余时间还不断自学,在2005年成了当时长汀县400多位乡村医生中为数不多的执业医师。2010年,他再次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内科主治医师,更是成了周围乡村医生中的“业务能手”。
“做乡村医生,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提高水平,才能换来别的工作无法替代的成就感。走在村里,老乡看到我都是笑脸,觉得到我这儿看病放心,这是我留下来的最大动力。”刘剑说。白发村医的故乡情:“再累也不能退休”
他瘦,高高的,头发花白,直挺地站着,套在身上的白大衣虽略显宽松但整齐干净,十几平方米的诊所就是他一生奋斗的战场。
他是辽宁省岫岩县兴隆镇五道河村的村医马启三。生于1938年的他,凭借“一根针、一把草”行医近60年,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诊所中见证着乡村生活的变迁,守护着几代村民的健康。
“别着急,先坐下,号号脉。”时至今天,虽然诊所也有血糖仪、血压计等设备,77岁的马启三行医依然习惯于“望闻问切”的古法。治疗时,他也习惯开饮片方子,配制中草药药剂。“这些中医疗法都滚瓜烂熟了。我相信老祖宗们的智慧。”
1956年,18岁的马启三向当时70高龄的老中医刘万祥拜师后,悉心钻研脉理、草药配制,学会了“看家的本事”。近60年后的今天,手捧几卷纸张发黄的《脉经》,马启三依然可以倒背如流。“给人看病,要是自身功底不过硬,那不是拿人家的性命开玩笑吗?”
一个褪色发白的旧药箱中,装着一把钢针、一个听诊器、几捆草药,还有记录着村民病情的本子。路况好的地方骑自行车,路况差的地区靠双腿,无论晨昏冬夏,近60年来,马启三夏天顶着酷暑蚊虫送医送药,冬天在没膝深的大雪地徒步跋涉,治好了无数人的“头疼脑热”。
铁打的诊所流水的村医,近60年来,村子里先后出现多名医疗人才,可都出于种种原因转行,只有越来越老的马启三始终在坚守。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耄耋老人,马启三如今头发花白,打下手的只有72岁的老伴。“村里2000多名村民等着我看病呢,再累也不能退休。”
像马启三一样,当初从“赤脚医生”走过来的乡村医生年岁渐长,又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接班,这已不是个案——老龄化已成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
有鉴于此,来自宁夏的乡村医生、全国人大代表马玉花建议,建立规范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蛇医”曾宪国:“我们更应该与政府和老百姓一起想办法,要让每个人活得健康”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让不少人谈蛇色变。
与永州同处湘南的郴州同样有不少毒蛇出没。1997年夏天,郴州市永兴县黄泥乡一名30多岁的村民不幸被银环蛇咬伤致死。这桩不幸却传奇地开启了邻村一名年轻村医的成长之路。
他叫曾宪国,上世纪90年代从永兴卫校毕业后,就在黄泥乡东泽村开了一个卫生室。
毒蛇伤人事件发生后,曾宪国得知他所在的永兴县及周边相邻的医院都没有开设蛇伤救治专科,历来蛇伤患者只有求治当地草医治疗。即使幸运得救的患者也要长时间忍受痛苦的煎熬或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为学习蛇伤救治,曾宪国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蛇伤专著,恶补中医、内科、外科、急诊科等知识,并上莽山、广州拜师求学。
逐渐,曾宪国的蛇伤治疗技术形成了独特完整的体系,从蛇口中救下的人数以千计。当地人说,别的病人都是小地方治不了往大地方送,“只有被蛇咬伤的人,都不往大地方送,而只往曾宪国的诊所赶”。
2005年6月的一个凌晨,曾宪国接到远在60公里外的七甲乡清塘村打来的电话:有人被蛇咬伤,生命垂危。
从黄泥乡到七甲乡,有一半路程山高路险,一不小心就可能车毁人亡。在黑暗中开着摩托车颠簸两个多小时后,曾宪国终于赶到了被五步蛇咬伤已5个半小时的患者王玉宝身边。患者已经病情危急,出现了死亡率超过80%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曾宪国没有放弃。在经过长达23天的抢救治疗后,王玉宝终于痊愈。
曾宪国的名气越来越大,做的“分外之事”也越来越多。他自编了《蛇伤科普知识》小册子,印了5万多份,免费发放给邻近村的乡亲。近来,他又在互联网上忙开了,开通了“蛇医曾宪国”微信公众号,短短几天,已有超过1.2万人关注。他希望通过网络让自己的治疗惠及更多被蛇咬伤的村民。
日,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全国首届“最美乡村医生”代表。当被问到“你们最困难、最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曾宪国站起来回答:“是医疗风险。”他的发言引起在场18位代表共鸣。
“目前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确实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医生,我们更应该与政府和老百姓一起想办法作贡献,尽快改变这种局面,让每一个人都活得健康,活得顺心。”如今,已成为县政协委员的曾宪国依然坚守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
勇于创新、勤于思考,曾宪国是新一代乡村医生的典型代表,为浩大的医改工程提供了来自最基层的有力支撑。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样“定位”乡村医生。在数月的调研中,这些健康农村守望者的形象在记者脑海里日益丰满,生动鲜活。
无论是“麻风医生”成斌的投入还是老区村医刘剑的坚持,无论是“拒享清福”的白发医者马启三还是一路走在钻研和探索路上的“蛇医”曾宪国,尽管他们各有各的故事,但他们身上坚韧、执着、负责、忘我的共同品格,都在书写着乡村医生大爱无疆的人生篇章。  (记者胡浩、王思北、董小红、高皓亮、彭卓、陈弘毅、帅才)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 [] []
[责任编辑: 李珊珊]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乡村医生的悲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乡村医生的悲哀
上传于||文档简介
&&希​望​网​友​能​够​把​次​文​章​扩​散​,​帮​帮​可​怜​的​村​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6年乡村医生工资待遇是多少_百度知道
2016年乡村医生工资待遇是多少
乡村医生有补贴,待遇都挺不错的 我有朋友做乡医的,月收入大概4500左右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爸爸做乡村医生都20年了,哪里找人举报啊,他的工资最少,小一院一共三个人,现在两三个月才2000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08:08-今日市郊?连载
乡村医生“搬家”记
& 08:08-今日市郊?连载 &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黄勇娣/丁艺婕/蔡斌
朱巧英正为居民免费量血压。 蔡斌 摄
  本报记者黄勇娣&本报通讯员丁艺婕&&&&64岁的朱巧英,已当了37年的乡村医生。3年前,因为沪杭高铁松江南站的建设需要,她位于松江永丰街道盐仓二村的农宅被动迁了。去年,她搬到了镇上一座新建社区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镇居民。&&&&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她为之服务的乡村卫生室也经历了七八次&“搬家”。每一次“搬家”,都让她感受到了乡村医疗事业的喜人变化。她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功能和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更让她欣喜的是,原本基层乡村医生青黄不接,自己无奈“超龄服役”,但前两天,一位年轻的医科学校毕业生前来报到了,看来自己终于可以放心“退休”了。村里农宅为高铁建设“让路”&&&&早上七点不到,朱巧英就骑着电瓶车,从她位于永丰街道永丰苑的新家出门去上班。“去年下半年,拿到钥匙就搬进新家了,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定下来了’。”朱巧英笑着说。&&&&在朱巧英看来的“不定”,源于亲身经历的几次搬家。24岁时,朱巧英嫁到了盐仓二村。“当时的住所就是一间南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有了孩子后,就更觉得挤了。”上世纪80年代,朱巧英与丈夫拆掉了旧房子,在原来的地基上盖起了楼房。新楼房有100多平方米,搬进去后,朱巧英觉得“眼前视野都变开阔了”。&&&&但几年前开始,整个村子面临“搬家”。据了解,2011年,松江新城对外宣布将启动第二轮发展,新城范围将由60平方公里拓展至160平方公里,一直往南延伸至黄浦江边的生态林附近。永丰街道,成了松江新城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的重中之重,将被打造成一个围绕沪杭高铁松江南站而精心建设的&“高铁片区”。而盐仓二村就处在高铁片区范围内。&&&&由于沪杭高铁松江南站的建设需要,朱巧英的房子在3年前被拆迁。“在新房还没交房的两年里,我们全家就在新房附近租房,政府部门按照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补贴月租金,自己基本不用出钱了。”去年6月,永丰苑新房交房,朱巧英一家共分到了4套新房,其中两套60多平方米,一套70平方米,另一套90平方米,全家人开心不已。“新小区漂亮整洁,我现在住在2楼,上下楼也十分方便。”朱巧英如是说。&&&&在朱巧英看来,比起“小家”的变迁,卫生室的动静和变化来得更大。“我工作的卫生室,一共搬了七八次家了。”她说,每一次卫生室搬家,她都印象深刻。因为,“随之而变的东西太多了”。“赤脚医生”的骄傲与困惑&&&&1976年,朱巧英经过几轮培训,正式成为一名乡村“赤脚医生”,最初是在盐仓二村医务室工作。那时,一间房,一张床,一个药柜,就是医务室的全部家当。“唯一的药柜,居然还是收旧货收来的旧衣橱,稍微改造一下就用来放置药品了。”由于空间小,医务室里并不能吊水,只可以打针。那时,作为一名女“赤脚医生”,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接生。早年在卫校学到的综合知识,尤其是专门针对接生的3个月培训,给了朱巧英很大帮助。&&&&“村里有女人要生孩子,都会找我去接生。”几年下来,朱巧英成了村里的接生“红人”,就连邻村的女人怀孕了,也会找朱巧英“预约接生”。有一次,隔壁村一位产妇生产时胎盘没有剥离出来,有生命危险,朱医生被紧急请过去。她说,自己之前外出培训时曾学习过剥离胎盘的技术,但却从来没在乡下实战过。眼见人命关天,朱巧英果断为产妇动手术,结果手术十分成功,母子平安。如今,那个“孩子”也已35岁了。&&&&医务室第一次搬家,是因为借用的是一座教堂的房子,教堂要恢复使用,医务室不得不搬。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时,她所在的医务室又要搬了。这次搬家的理由,是村办企业需要建设标准厂房。而这次搬家,在朱医生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当时,村办企业正在招工人,招工对象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给出的工资十分诱人。一直拿着全村农民平均工分的朱巧英有些动摇了。看着同村好友争相报名去当工人,朱巧英有些按捺不住了。&&&&“乡村医生收入不高,可辛苦程度不亚于工人。”朱巧英至今记得,有一天夜里,自己连着出了三次诊。“12点半,刚从一个病人家回来,凌晨两点,又被叫出去了。谁知三点又接着一个急诊病人。回到家,已是第二天早上了。顾了病人,自家孩子根本顾不上照顾,心里愧疚得很。”一番思想斗争后,朱巧英报了名准备应聘工人。&&&&但没想到,自己并没被录取。朱巧英十分疑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被当时的村支书老赵拦下来了。“你走了,村里人有个小病小痛找谁去?大家离不开你。”村支书苦口婆心的挽留感动了她,朱巧英一咬牙留了下来。这一留,就再也没有离开。医务室在一次次“搬家”中升级&&&&上世纪90年代末期,村里开始扩建医务室。新建成的医务室不再是一间房,而第一次实现了诊疗室、注射室、治疗室“三室分开”。朱巧英说,三室分开有不少好处,不仅在臀部打针可以避开其他病人,消毒也更好操作了,有传染病的病人也可以隔离开来。有趣的是,医务室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小屋子,门外醒目地挂着“悄悄话”几个字。这个特殊的病房是为了保护病人隐私而设的,如果病人有想告诉医生而不愿旁人听到的“悄悄话”,就可以在这里向医生倾诉,也方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进行治疗。这样的“进步”,让朱巧英欣喜。&&&&再后来,几个村子合并,医务室又再次搬家。而如今,她所在的“医务室”已搬到了镇上,成了一座社区卫生服务点,就在永丰苑小区旁边。现在的卫生点可气派了,大大小小的房间达到了七八间,包括诊疗室、观察室、药房、注射室、治疗室、康复室等,面积至少有120多平方米。&&&&随着一次次“搬家”,朱巧英的收入也逐年提高。2001年,朱医生全年收入还只有1万元,2004年起,增长到1.5万元。2007年后,增速更快了,每年都有一定幅度增长,去年全年收入达3万元。除去工资,她每月还有征地养老金1094元。“我那些30年前去了工厂的老姐妹现在都羡慕我了。她们开玩笑地说,还是当乡村医生好,超过60岁还可以返聘,这些年比她们要多挣20万呢。”&&&&据介绍,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松江区建立了乡村医生待遇逐年增长机制。2005年,松江区政府下发文件规定,乡村医生年报酬不低于1.2万元,区财政对经济欠发达乡镇的乡村医生的报酬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补贴3500元,较好地解决了乡村医生报酬低的问题。到2008年,松江区的乡村医生年收入已达到2.2万元,一些离岗的乡村医生因此重新回到乡村医生队伍中。&&&&在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的问题上,松江区结合已经推行的小城镇养老保险、城市养老保险和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将乡村医生根据各自情况分别纳入这三种保障方式。“新鲜血液”注入乡村医生队伍&&&&2010年,朱巧英本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却因乡村医生缺口大而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10年前,乡村医生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特别是到了2008年前后,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的乡村医生纷纷退休,而一般的年轻人却不愿意从事乡村医生的工作……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两年,从医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愿意下基层了。”正说话间,一位年轻小伙子进来了。朱巧英赶紧介绍说,这就是当天刚来报到的医生吴赵晨,他刚从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习后被正式分到了这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工作。&&&&小吴坦言,自己是松江新浜人,毕业后能回家乡工作本就不错,而且,现在基层卫生服务点工作环境全面改善了,收入方面也与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轨,与那里的医生一样,所以感觉没什么落差。&&&&“不仅医务室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变了。”朱巧英坦言,这几年,自己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不得不一再重新“学习”。她说,自己原本并不懂电脑操作,但全区医疗服务一体化之后,很多信息都是要在网络平台上共享。比如,产妇信息可以从内部网络查询,上级医院也会通过网络派来一些任务,例如慢性病人的随访、新增的肿瘤病人的信息等。就连最基本的开药方,也需要电子化操作。&&&&“最初,服务点是把所有医生记录的本子收上去,由专人统一把信息录入到信息库。但后来不一样了,要求每位医生自己输入信息,不学电脑就无法工作了。”2年前,为了学会写电子病历、在电脑上开药方等基本操作,60多岁的朱巧英专门到社区学校报了电脑培训班。现在,朱巧英在电子化操作方面已是游刃有余。&&&&朱巧英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她所在的盐仓社区卫生服务点,如今的服务人口达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4592人。“周一是最忙的时候,量血压、测血糖、配药的病人很多。此外,产妇产后的两次巡视,慢性病人的上门随访,也都是日常的重要工作。”随着外来人员的逐渐增多,外来产妇也成了主要的巡视对象。朱医生的记录本上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她已完成了86位产妇的产后上门巡视工作。&&&&“年轻医生来了,我总算可以退休了。退休后,我要参加小区的文艺活动,多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朱巧英已开始规划起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链接&&&&2005年10月,作为本市郊区试点区,松江区率先启动“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区级医院及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迈开改革步伐。&&&&松江区着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村卫生室对就诊农民免门诊费、诊疗费、出诊费,引导农民“小病不出村”。2005年,全区101个村卫生室共完成门诊量近38万人次,乡村医生出诊5万多人次,共减免费用130万元。&&&&按照改革的要求,全区15所镇(街道)卫生院已全部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对社区难以诊治的疾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转往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开出“医疗大篷车”,定期接来大医院的专家,进村替农民把脉开方,解决农村居民的疑难杂症。&&&&改革中,全区在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组织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团队服务。同时组建了112个“全科服务团队”,划片包干实行服务责任制,责任到人推行预防保健户籍制管理,进村到户、走街串巷为居民送医、送药,对糖尿病人、慢阻肺病人和肝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被群众誉为&“家庭保健医生”。松江全区还为15周岁以上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人数达到348891人,并实行网上动态管理。
解放牛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噬神者爱丽莎医生本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