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1 问题的提出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虽然心理异常与心理健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但通常认为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而使人难以理解,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不能保持协调、统一与完整而失去良好的社会功能,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格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使人难以捉摸,则被视为心理异常。因而心理异常不仅是指各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神经症、功能性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等)以及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失眠病、精神性厌食症、偏头痛、哮喘等),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中普遍存在。实际上,人们通常认为的所谓“心理障碍”(这里指的“心理障碍”是广义的,与“心理异常”同义)以及心理辅导和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大量的还是指一般心理问题。因此,界定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显得十分重要。遗憾的是,国内至今还未对此作过科学的规范,以至对一般心理问题的把握仍不甚了了,这就必定会对心理异常的咨询和矫治带来负面影响。
&2 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要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作科学的界定是不容易的。因为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通常使用的判别标准可适合各种类型的心理异常,以此为标准来界定一般心理问题就缺乏针对性,就难以与心理异常的其他各种类型(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区分开来。为此,就必须寻找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的其他类型“质”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根据这种思考,我们认为,一般心理问题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心理异常相比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则可被视作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 第一,一般心理问题具有特定的情景性。正常心理活动中的过度反应尽管也有明显的情景性,如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驾车外出时的过度紧张等,但这种情景性是极其广泛的,大凡“第一次”都有可能产生这种过度反应,因为“第一次”碰到某种情景,无经验可言,心理准备就有可能不足而张惶失措。同时,正常心理活动中的过度反应也能因某种情景的反复出现使致不断适应而逐步缓解以致消失,如经常登台演出、经常驾车外出,则必定习以为常而不再出现过度紧张反应。然而一般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则不然,即一般心理问题仅由特定的情景所诱发,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出现。如学生考试情景中的过度紧张反应(心悸、手颤抖、冒冷汗等)只对“考试情景”“情有独钟”,在其他情景即使是在第一次出现的情景中也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而且即使特定情景屡屡出现,如考试情景反复出现,具有对考试存在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也不会由于逐渐适应而有所缓解,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愈演愈烈,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甚至昏厥等使人难以理解的剧烈反应。当然,如果对考试情景的过度紧张反应因不断适应而有所缓解乃至消失,则就不能列为一般心理问题,或者一般心理问题业已得到了自我矫正。第二,一般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一般心理问题并不是经常出现也不是持续出现的,只有在为数不多的特定情景的刺激下才会发生,而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出现类似心理问题,即具有某种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在大多数非特定情景的时间里,并不表现出心理异常问题。如对考试具有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在其他非考试情景的大多数时间里都表现正常,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同时,一般心理问题也不稳定,大部分一般心理问题都会自行缓解甚至自行矫正,有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会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如对考试情景的过度紧张反应就会或者因心理自我调整而逐渐缓解、消失,或者久而久之演变为考试恐惧症。第三,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因精神活动损害而伴随的诸如自知力和定向力缺损、智力迟滞、情感淡漠、病态幻觉、妄想以及各种程度的意识水平降低和丧失等病理变化现象。也就是说,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病理性症状,不存在与常人比较有明显不同的各种病理性精神症状。这是区别其他类型心理异常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显然,一般心理问题是既有别于健康心理,也与其他类型的心理异常有严格区别的。把握了一般心理问题以上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对心理异常中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就不难作出确切的判别了。 3 一般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一般心理问题在各种心理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在情绪活动中尤其频繁和突出。根据一般心理问题上述的判别标准,兹把心理活动中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根据我们研究分述如下。 分神(distraction)分神是指心理活动能够有选择地指向一定事物,但却难以稳定地集中于该事物的注意失调。分神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有特定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活动中,在一般活动尤其是感兴趣的活动中则很少发生。例如在考试场合,有分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尽管其心理活动指向了考卷,但却常常心猿意马,看错题或者答漏题,甚至眼注视看某道考题,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着另道考题,严重时还会时不时对着考卷发呆,半天才回过神来。分神与一般意义上的注意分散不同,后者通常由内外干扰造成,在任何活动中都可发生,属正常心理现象,前者只出现在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特定活动中,属心理失调现象;分神与注意衰退等心理障碍也不同,后者是注意兴奋性在指向性和集中性上全面减弱的表现,是注意全方位的迟钝缓慢,前者注意兴奋性的减弱是局部的,仅表现在集中性上,有明显的活动针对性。期待性焦虑(expectancy anxiety)期待性焦虑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所表现出的消极心态。期待性焦虑通常发生在以往屡遭挫折的活动进行前夕,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主观上有一种威胁感,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紧张焦虑反应。例如考试屡屡受挫的学生,一旦进入考试复习阶段,就会焦躁不安,时时处于恐惧状态之中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迎考复习。但考试过后,时过境迁,不管考试成绩如何,期待性焦虑也会烟消云散。期待性焦虑与正常焦虑不同,后者人皆有之,是重视某个事件或某项活动的必然反应,且能随着焦虑刺激的重复出现而逐渐适应,前者是对屡遭失败的特定活动“后怕”的过度反应,不仅对这些活动难以适应,而且还会出现焦虑反应愈演愈烈的倾向;期待性焦虑与作为心理疾病的焦虑症也不同,后者尽管也常常出现期待性焦虑,但毫无原因,只感到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大祸临头感,后者仅发生在对自己有威胁,以往又很少有成功经验的特定活动前夕。冷漠(unconcern)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冷漠通常因受人漠视、轻视、歧视或欺骗、侮辱、暗算等心理创伤所致。一般表现在其所属的不和谐的群体或完全陌生的群体中,在这些群体中常常显示出漠不关心、冷眼视之,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付冷若冰霜、与己无涉的样子。但在关怀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中,则依然开朗、热情、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冷漠与情感淡漠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是情感反应的缺乏、内心体验的缺如,即使对足以引起大喜大悲的刺激也无动于衷,前者则是情感反应有选择的自我抑制,是对受伤害情景有限度弥散的消极反应。暴躁(rage)暴躁是指在一定场合受到不利于自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的人格缺陷。暴躁通常在相处极为随意的熟人或家庭成员中表现出来,因无所顾忌,一不顺心就激动愤怒,给人一种脾气极坏的感觉。在生人面前则能为要保持良好形象而忍耐控制。暴躁与病理性激情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的情绪暴发和冲动行为来势凶猛而残暴,常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事后多不能回忆,前者则能控制且意识清醒,仅有意识狭窄的表现。自卑(inferiority)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屡屡受挫或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之后。由于屡遭挫折,就会情不自禁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能;由于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失去自信,结果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自卑不同于自责,自责可以是正常心理现象,是对做错事而感到内疚的表现,也可以是具有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心理失常,常伴有犯罪感并频频自伤自罚,多见于抑郁症;自卑则是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是自感无能而失去正常自信的一种表现。空虚(void)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空虚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通常在以下两种情景下产生,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习惯并满足于享受,不思追求;另一种是心比天高,既不屑追求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追求自己也感到难以达到的目标,结果是无所追求。因为不思追求和无所追求,精神就无从着落,心灵就虚无空荡。空虚与慵懒不同,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会导致空虚,但未必表现为空虚,相反,如习惯并满足了慵懒,常常也会有一种消极的“充实感”;空虚则是对生活失去兴趣,是无聊寂寞的表现,是心理上的“没劲”。无端烦恼(without cause worriment)无端烦恼是指无缘无故烦燥苦恼的消极情绪。无端烦恼产生的情景比较宽阔,但都是通过主观想象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如生活顺利时担心天有不测风云而生烦恼,子女尚幼担心将来考不上大学而生烦恼,身体偶有不适担心罹患重病而生烦恼,恋爱顺利担心对方变心而生烦恼……因而常会感到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端烦恼与生活中正常的烦恼不同,正常烦恼皆有具体原因,如为生活拮据而烦恼,为失恋而烦恼等等,人皆有之;无端烦恼则是莫明烦恼、自寻烦恼,是无中生有地自我折磨,烦恼是徒劳而毫无结果的,“杞人忧天”就是这种无端烦恼的生动写照。消沉(depression)消沉是指心灰意冷、沮丧颓唐的消极情绪。消沉通常在力不从心而使渴望变成失望、处处失意而抱怨命运不济以及受错误人生观影响而看破红尘时发生,这时就会萎靡颓废、浑浑噩噩,似乎已经“心死”。消沉与委顿不完全相同,委顿虽也表现为精神不振,但同时也伴有躯体疲乏且常由躯体过度疲乏引起,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消沉则由失去实现希望的信心造成,与躯体疲乏无关,且持续时间也较长。偏执(paranoia)偏执是指表现为极端执拗、刚愎的人格缺陷。偏执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出来:有了些许成绩就自以为能力非凡而理应与成功相伴;听到不同意见就争辩反驳,一付即使不得理也不饶人的架势;有人胜过自己就忌恨和攻击,显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遇到挫折不勒马回缰,始终自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总之,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别人,显得异常执拗任性、刚愎自用。偏执与生活中常见的固执不同,固执是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是“自尊心”过强的表现,通常不伴有自我能力非凡的错误认知;偏执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自信心”过强的表现,凡事耿耿于怀,好走极端,给人一种难以容忍的感觉。孤僻(unsociableness and eccentricity)孤僻是指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缺陷。孤僻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别人不愿理睬自己而伤及自尊,与人交往而受到讥讽、侮辱、奚落和指责,遇到挫折而产生自卑等情况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郁郁寡欢,拒人以千里之外,独来独往,高群索居,一付自我禁锢的样子,倘若与人不得不交往,也缺乏热情与活力。孤僻与孤独不同,孤独是孤单寂寞的心态,通常渴望与人交往,独处时会产生被人遗弃的感觉,但与人交往时一切如常;孤僻则不合群,常伴有对他人戒备和鄙视心理,使人感到行为怪僻、奇特。敌对(hostility)敌对是指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人的消极心态。敌对通常在以下情景中表现出来:当他人轻视、指责和伤害自己时,不管是否是自己主观上的错觉,都会怒目相对、冷漠仇视;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不管是否惹自己,都会冷眼相视、动辄非难。敌对虽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但与攻击不完全相同,攻击是对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从言语上的谩骂到行动上的暴力,都属于攻击的范畴;敌对则是一种敌视、对抗的情绪状态,一般仅限于攻击欲望而不转化为攻击行为,尽管敌对有时也有非难举动,但非难只是设置障碍,不具有攻击的进攻性和侵犯性。狂热(fanaticism)狂热是指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盲目热衷的、过度的、不合情理的热情的情绪缺陷。狂热一般在迷恋、倾慕、感染和冲动的情景下发生。沉缅电脑游戏等是迷恋而不能自拔的结果;狂慕歌星等是倾慕而难以自制的结果;盲信伟人是受到伟人业绩、品格、气质等感染的结果;过火举动则是冲动而不听劝告、不顾后果而不易控制的结果。狂热与热情不同,热情比较稳定持久、广泛、深厚和合乎情理,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狂热则显得短暂、狭窄、浅显和违背情理,是一种消极的缺乏理智的情绪缺陷。攻击性(agreesive) &攻击性是指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攻击性有时仅表现为一种心理倾向,即具有攻击性的内心趋向和内心激情,但不表现为行为,即没有攻击冲动。但攻击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外化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可以有多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攻击,即把矛头直接指向心理上的攻击对象,或讽刺挖苦,或谩骂殴打;另一种是转向攻击,即把矛头指向心理上攻击对象的替代人或替代物,或指桑骂槐,或毁坏无辜物品,把气出在不相干的人或物上;还有一种是自我攻击,把矛头之下自己,或自虐,或自残。攻击性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表现出来。一种是受到挫折时,攻击性就作为对挫折情景的消极反应表现出来,把攻击行为直接指向使其造成挫折的人或物,或者转而指向使其造成挫折的人或物的替代物;另一种是在出现莫明其妙的烦恼时,也会大发无名火而无缘无故地骂人或毁物;再有一种是在空虚无聊时,也会到处寻衅滋事,到处惹是生非,以各级行为寻求刺激。狂妄狂妄是指极端放肆、极端高傲的心态和行为上的失衡。狂妄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口出狂言、目中无人、仿佛自己周围的人都是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狂妄一般在与人议论或探讨某个问题时容易表现出来,这时,不管自己是否内行,都会情不自禁地高谈阔论、大放厥词。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不给人留一点面子,大有“老子说的就是真理”,容不得他人多嘴的架势;狂妄也容易在他人的知识才干被褒扬时表现出来,这时,狂妄者就会嗤之以鼻,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受此殊荣,于是大言不惭地自吹自擂,或者是贬低他人,把他人说得一无是处。狂妄与骄傲不同。狂妄是骄傲的极端与畸形的形式,是自我中心的极端表现;骄傲是对自己长处的自满,尽管也有夸大的成分,把自己的长处说得花好稻好,但不会达到肆无忌惮、任意妄为的极端程度。怯懦怯懦是指胆怯懦弱的人格表现缺陷,通常表现为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性格软弱。怯懦的人平时寡言少语、行动拘谨、逆来顺受、遇事退缩,遇到困难易惊惶失措,遇到挫折易自暴自弃。怯懦更容易在与人交往时或处理具体事务时暴露出来。在与人交往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寡言少语,行为拘谨,神态也显得极不自然,总是躲躲闪闪,畏畏缩缩;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总是过于谨小慎微,遇到难题能避则避、能推则推,没有主见,喜欢按他人的意愿办事,胆小怕事,害怕承担责任和非议。怯懦与害羞不同。怯懦是软弱无能、畏避退缩的表现,是缺乏勇气、害怕困难的表现;害羞则是过分注重自我形象,过分注重自尊心的表现,是一种害臊的心态。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精神原因而非生理躯体原因导致无精打采、精力不济等精神疲乏的心理机能消极状态。其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疲惫不堪、委靡不振,常给人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心理疲劳通常发生在以下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活动中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且紧张程度过高,致使心理机能降低,难以承受精神压力而疲惫不堪;另一种是长期从事单调、乏味而令人厌烦的活动,致使兴味索然、情绪抵触、活力降低而委靡不振。心理疲劳与生理性疲劳、病理性疲劳不同。心理疲劳因神经系统活动过于紧张或过于单调引发,削弱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机能,表现的是精神疲乏;生理性疲劳由肌肉承担高强度或长时间的活动造成,削弱的是一个人的体力,表现的是肌肉疲劳,易恢复;病理性疲劳由各种躯体疾病造成,削弱的是生理机能,表现的是体虚乏力,只有躯体疾病治愈后才能恢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一般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并运用疏导等方式对不良心理进行校正,以防其积累演变成心理障碍。分享:1 问题的提出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虽然心理异常与心理健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但通常认为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而使人难以理解,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不能保持协调、统一与完整而失去良好的社会功能,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格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使人难以捉摸,则被视为心理异常。因而心理异常不仅是指各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神经症、功能性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等)以及心身障碍与心身疾病(失眠病、精神性厌食症、偏头痛、哮喘等),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中普遍存在。实际上,人们通常认为的所谓“心理障碍”(这里指的“心理障碍”是广义的,与“心理异常”同义)以及心理辅导和中常见的心理异常,大量的还是指一般心理问题。因此,界定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显得十分重要。遗憾的是,国内至今还未对此作过科学的规范,以至对一般心理问题的把握仍不甚了了,这就必定会对心理异常的咨询和矫治带来负面影响。
&2 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要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作科学的界定是不容易的。因为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通常使用的判别标准可适合各种类型的心理异常,以此为标准来界定一般心理问题就缺乏针对性,就难以与心理异常的其他各种类型(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区分开来。为此,就必须寻找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的其他类型“质”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根据这种思考,我们认为,一般心理问题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心理异常相比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则可被视作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 第一,一般心理问题具有特定的情景性。正常心理活动中的过度反应尽管也有明显的情景性,如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驾车外出时的过度紧张等,但这种情景性是极其广泛的,大凡“第一次”都有可能产生这种过度反应,因为“第一次”碰到某种情景,无经验可言,心理准备就有可能不足而张惶失措。同时,正常心理活动中的过度反应也能因某种情景的反复出现使致不断适应而逐步缓解以致消失,如经常登台演出、经常驾车外出,则必定习以为常而不再出现过度紧张反应。然而一般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则不然,即一般心理问题仅由特定的情景所诱发,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出现。如学生考试情景中的过度紧张反应(心悸、手颤抖、冒冷汗等)只对“考试情景”“情有独钟”,在其他情景即使是在第一次出现的情景中也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而且即使特定情景屡屡出现,如考试情景反复出现,具有对考试存在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也不会由于逐渐适应而有所缓解,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愈演愈烈,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甚至昏厥等使人难以理解的剧烈反应。当然,如果对考试情景的过度紧张反应因不断适应而有所缓解乃至消失,则就不能列为一般心理问题,或者一般心理问题业已得到了自我矫正。第二,一般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一般心理问题并不是经常出现也不是持续出现的,只有在为数不多的特定情景的刺激下才会发生,而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出现类似心理问题,即具有某种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在大多数非特定情景的时间里,并不表现出心理异常问题。如对考试具有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在其他非考试情景的大多数时间里都表现正常,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同时,一般心理问题也不稳定,大部分一般心理问题都会自行缓解甚至自行矫正,有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会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如对考试情景的过度紧张反应就会或者因心理自我调整而逐渐缓解、消失,或者久而久之演变为考试恐惧症。第三,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因精神活动损害而伴随的诸如自知力和定向力缺损、智力迟滞、情感淡漠、病态幻觉、妄想以及各种程度的意识水平降低和丧失等病理变化现象。也就是说,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病理性症状,不存在与常人比较有明显不同的各种病理性精神症状。这是区别其他类型心理异常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显然,一般心理问题是既有别于健康心理,也与其他类型的心理异常有严格区别的。把握了一般心理问题以上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对心理异常中的一般心理问题也就不难作出确切的判别了。 3 一般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一般心理问题在各种心理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在情绪活动中尤其频繁和突出。根据一般心理问题上述的判别标准,兹把心理活动中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根据我们研究分述如下。 分神(distraction)分神是指心理活动能够有选择地指向一定事物,但却难以稳定地集中于该事物的注意失调。分神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有特定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活动中,在一般活动尤其是感兴趣的活动中则很少发生。例如在考试场合,有分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尽管其心理活动指向了考卷,但却常常心猿意马,看错题或者答漏题,甚至眼注视看某道考题,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着另道考题,严重时还会时不时对着考卷发呆,半天才回过神来。分神与一般意义上的注意分散不同,后者通常由内外干扰造成,在任何活动中都可发生,属正常心理现象,前者只出现在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特定活动中,属心理失调现象;分神与注意衰退等心理障碍也不同,后者是注意兴奋性在指向性和集中性上全面减弱的表现,是注意全方位的迟钝缓慢,前者注意兴奋性的减弱是局部的,仅表现在集中性上,有明显的活动针对性。期待性焦虑(expectancy anxiety)期待性焦虑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所表现出的消极心态。期待性焦虑通常发生在以往屡遭挫折的活动进行前夕,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主观上有一种威胁感,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紧张焦虑反应。例如考试屡屡受挫的学生,一旦进入考试复习阶段,就会焦躁不安,时时处于恐惧状态之中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迎考复习。但考试过后,时过境迁,不管考试成绩如何,期待性焦虑也会烟消云散。期待性焦虑与正常焦虑不同,后者人皆有之,是重视某个事件或某项活动的必然反应,且能随着焦虑刺激的重复出现而逐渐适应,前者是对屡遭失败的特定活动“后怕”的过度反应,不仅对这些活动难以适应,而且还会出现焦虑反应愈演愈烈的倾向;期待性焦虑与作为心理疾病的焦虑症也不同,后者尽管也常常出现期待性焦虑,但毫无原因,只感到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大祸临头感,后者仅发生在对自己有威胁,以往又很少有成功经验的特定活动前夕。冷漠(unconcern)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冷漠通常因受人漠视、轻视、歧视或欺骗、侮辱、暗算等心理创伤所致。一般表现在其所属的不和谐的群体或完全陌生的群体中,在这些群体中常常显示出漠不关心、冷眼视之,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付冷若冰霜、与己无涉的样子。但在关怀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中,则依然开朗、热情、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冷漠与情感淡漠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是情感反应的缺乏、内心体验的缺如,即使对足以引起大喜大悲的刺激也无动于衷,前者则是情感反应有选择的自我抑制,是对受伤害情景有限度弥散的消极反应。暴躁(rage)暴躁是指在一定场合受到不利于自己的刺激就暴跳如雷的人格缺陷。暴躁通常在相处极为随意的熟人或家庭成员中表现出来,因无所顾忌,一不顺心就激动愤怒,给人一种脾气极坏的感觉。在生人面前则能为要保持良好形象而忍耐控制。暴躁与病理性激情等心理障碍不同,后者的情绪暴发和冲动行为来势凶猛而残暴,常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事后多不能回忆,前者则能控制且意识清醒,仅有意识狭窄的表现。自卑(inferiority)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屡屡受挫或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之后。由于屡遭挫折,就会情不自禁地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能;由于他人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而失去自信,结果对那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自卑不同于自责,自责可以是正常心理现象,是对做错事而感到内疚的表现,也可以是具有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心理失常,常伴有犯罪感并频频自伤自罚,多见于抑郁症;自卑则是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是自感无能而失去正常自信的一种表现。空虚(void)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空虚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通常在以下两种情景下产生,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习惯并满足于享受,不思追求;另一种是心比天高,既不屑追求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追求自己也感到难以达到的目标,结果是无所追求。因为不思追求和无所追求,精神就无从着落,心灵就虚无空荡。空虚与慵懒不同,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会导致空虚,但未必表现为空虚,相反,如习惯并满足了慵懒,常常也会有一种消极的“充实感”;空虚则是对生活失去兴趣,是无聊寂寞的表现,是心理上的“没劲”。无端烦恼(without cause worriment)无端烦恼是指无缘无故烦燥苦恼的消极情绪。无端烦恼产生的情景比较宽阔,但都是通过主观想象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如生活顺利时担心天有不测风云而生烦恼,子女尚幼担心将来考不上大学而生烦恼,身体偶有不适担心罹患重病而生烦恼,恋爱顺利担心对方变心而生烦恼……因而常会感到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端烦恼与生活中正常的烦恼不同,正常烦恼皆有具体原因,如为生活拮据而烦恼,为失恋而烦恼等等,人皆有之;无端烦恼则是莫明烦恼、自寻烦恼,是无中生有地自我折磨,烦恼是徒劳而毫无结果的,“杞人忧天”就是这种无端烦恼的生动写照。消沉(depression)消沉是指心灰意冷、沮丧颓唐的消极情绪。消沉通常在力不从心而使渴望变成失望、处处失意而抱怨命运不济以及受错误人生观影响而看破红尘时发生,这时就会萎靡颓废、浑浑噩噩,似乎已经“心死”。消沉与委顿不完全相同,委顿虽也表现为精神不振,但同时也伴有躯体疲乏且常由躯体过度疲乏引起,持续时间也比较短;消沉则由失去实现希望的信心造成,与躯体疲乏无关,且持续时间也较长。偏执(paranoia)偏执是指表现为极端执拗、刚愎的人格缺陷。偏执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出来:有了些许成绩就自以为能力非凡而理应与成功相伴;听到不同意见就争辩反驳,一付即使不得理也不饶人的架势;有人胜过自己就忌恨和攻击,显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遇到挫折不勒马回缰,始终自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总之,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别人,显得异常执拗任性、刚愎自用。偏执与生活中常见的固执不同,固执是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是“自尊心”过强的表现,通常不伴有自我能力非凡的错误认知;偏执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是“自信心”过强的表现,凡事耿耿于怀,好走极端,给人一种难以容忍的感觉。孤僻(unsociableness and eccentricity)孤僻是指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缺陷。孤僻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别人不愿理睬自己而伤及自尊,与人交往而受到讥讽、侮辱、奚落和指责,遇到挫折而产生自卑等情况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郁郁寡欢,拒人以千里之外,独来独往,高群索居,一付自我禁锢的样子,倘若与人不得不交往,也缺乏热情与活力。孤僻与孤独不同,孤独是孤单寂寞的心态,通常渴望与人交往,独处时会产生被人遗弃的感觉,但与人交往时一切如常;孤僻则不合群,常伴有对他人戒备和鄙视心理,使人感到行为怪僻、奇特。敌对(hostility)敌对是指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人的消极心态。敌对通常在以下情景中表现出来:当他人轻视、指责和伤害自己时,不管是否是自己主观上的错觉,都会怒目相对、冷漠仇视;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不管是否惹自己,都会冷眼相视、动辄非难。敌对虽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但与攻击不完全相同,攻击是对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从言语上的谩骂到行动上的暴力,都属于攻击的范畴;敌对则是一种敌视、对抗的情绪状态,一般仅限于攻击欲望而不转化为攻击行为,尽管敌对有时也有非难举动,但非难只是设置障碍,不具有攻击的进攻性和侵犯性。狂热(fanaticism)狂热是指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盲目热衷的、过度的、不合情理的热情的情绪缺陷。狂热一般在迷恋、倾慕、感染和冲动的情景下发生。沉缅电脑游戏等是迷恋而不能自拔的结果;狂慕歌星等是倾慕而难以自制的结果;盲信伟人是受到伟人业绩、品格、气质等感染的结果;过火举动则是冲动而不听劝告、不顾后果而不易控制的结果。狂热与热情不同,热情比较稳定持久、广泛、深厚和合乎情理,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狂热则显得短暂、狭窄、浅显和违背情理,是一种消极的缺乏理智的情绪缺陷。攻击性(agreesive) &攻击性是指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攻击性有时仅表现为一种心理倾向,即具有攻击性的内心趋向和内心激情,但不表现为行为,即没有攻击冲动。但攻击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外化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可以有多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攻击,即把矛头直接指向心理上的攻击对象,或讽刺挖苦,或谩骂殴打;另一种是转向攻击,即把矛头指向心理上攻击对象的替代人或替代物,或指桑骂槐,或毁坏无辜物品,把气出在不相干的人或物上;还有一种是自我攻击,把矛头之下自己,或自虐,或自残。攻击性通常在以下一些情景表现出来。一种是受到挫折时,攻击性就作为对挫折情景的消极反应表现出来,把攻击行为直接指向使其造成挫折的人或物,或者转而指向使其造成挫折的人或物的替代物;另一种是在出现莫明其妙的烦恼时,也会大发无名火而无缘无故地骂人或毁物;再有一种是在空虚无聊时,也会到处寻衅滋事,到处惹是生非,以各级行为寻求刺激。狂妄狂妄是指极端放肆、极端高傲的心态和行为上的失衡。狂妄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口出狂言、目中无人、仿佛自己周围的人都是些鼠目寸光、酒囊饭袋之辈。狂妄一般在与人议论或探讨某个问题时容易表现出来,这时,不管自己是否内行,都会情不自禁地高谈阔论、大放厥词。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不给人留一点面子,大有“老子说的就是真理”,容不得他人多嘴的架势;狂妄也容易在他人的知识才干被褒扬时表现出来,这时,狂妄者就会嗤之以鼻,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受此殊荣,于是大言不惭地自吹自擂,或者是贬低他人,把他人说得一无是处。狂妄与骄傲不同。狂妄是骄傲的极端与畸形的形式,是自我中心的极端表现;骄傲是对自己长处的自满,尽管也有夸大的成分,把自己的长处说得花好稻好,但不会达到肆无忌惮、任意妄为的极端程度。怯懦怯懦是指胆怯懦弱的人格表现缺陷,通常表现为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性格软弱。怯懦的人平时寡言少语、行动拘谨、逆来顺受、遇事退缩,遇到困难易惊惶失措,遇到挫折易自暴自弃。怯懦更容易在与人交往时或处理具体事务时暴露出来。在与人交往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寡言少语,行为拘谨,神态也显得极不自然,总是躲躲闪闪,畏畏缩缩;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总是过于谨小慎微,遇到难题能避则避、能推则推,没有主见,喜欢按他人的意愿办事,胆小怕事,害怕承担责任和非议。怯懦与害羞不同。怯懦是软弱无能、畏避退缩的表现,是缺乏勇气、害怕困难的表现;害羞则是过分注重自我形象,过分注重自尊心的表现,是一种害臊的心态。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因心理精神原因而非生理躯体原因导致无精打采、精力不济等精神疲乏的心理机能消极状态。其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疲惫不堪、委靡不振,常给人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心理疲劳通常发生在以下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活动中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且紧张程度过高,致使心理机能降低,难以承受精神压力而疲惫不堪;另一种是长期从事单调、乏味而令人厌烦的活动,致使兴味索然、情绪抵触、活力降低而委靡不振。心理疲劳与生理性疲劳、病理性疲劳不同。心理疲劳因神经系统活动过于紧张或过于单调引发,削弱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机能,表现的是精神疲乏;生理性疲劳由肌肉承担高强度或长时间的活动造成,削弱的是一个人的体力,表现的是肌肉疲劳,易恢复;病理性疲劳由各种躯体疾病造成,削弱的是生理机能,表现的是体虚乏力,只有躯体疾病治愈后才能恢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一般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并运用疏导等方式对不良心理进行校正,以防其积累演变成心理障碍。分享: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心理咨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