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气不足中西医执业医师分数线叫做什么呢

中医如何解释西医上的“心律不齐”_百度知道
中医如何解释西医上的“心律不齐”
我想看看行家的见解,我想知道咱们中医上是如何解释的~最好不要直接百度或者google想长知识,顺便散点分~体检说是心律不齐,搜索引擎我都查过了,谢谢
百度知道提示您: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医的心律不齐。,中医的
脉诊就会发现,会有
结。中医认为
结 代二脉的出现是
人的心气不足造成的::四君子汤,,,。可以服用补气为主的。,代 脉的,可以服用补心气的中药。,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是精神紧张,超过一般范围您好,大量饮酒,吸烟!中医的心跳或快或慢,过度疲劳,浓茶或咖啡,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不齐的诱发因素
中医治疗病因病机  心律不齐的治疗发生了重大改变治疗心脏病临床重大发现:心律不齐一定要从脾(胃)论治,   1 心与脾《胃)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心属火 ,脾(胃)属土,二者之间存在着火土相生的母子关系,相互滋生,相辅相成。有云“子能令母虚,母能令子实”。   2 “心脾(胃)同治”的同步性与治脾(胃)愈心的实践性“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衰则诸病丛生,心气、心血失养,心病乃生,故有“心胃同病”之说。对于心病,一定要病人注意调理脾胃,切忌膏梁厚味、勿令饱餐等,即便是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忘健脾和胃导滞之法,确可在心病治疗上收功,远比心病只从心来治效果高出许多。   3 重视脾胃升降治疗心病的重要性“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升降出人是机体生理...
中医称心脏病为气血供应不足,受到气候寒热温凉侵袭,心脏跳动有的慢,有的快,这就是中医诊断规则。只有西医来称呼心脏为心律不齐名称。象这样心脏病不用中草药对症配方治疗,老是服用哪些西药和中成药品,当然是永远根治不好这心脏病症了。
心律不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饭吃多了也会噎死人 水喝多了也会水中毒 中医里有一小部分东西确实有点作用 但你把它完全当成医学就是坑爹。中医以为蝙蝠视力好晚上能看清东西找准方向就把蝙蝠屎拿来当一味药还取名 夜明砂 你不觉得可笑吗?经济和文化越是落后的地区,就越是迷信中医以上是我微博看到的别人的评论,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疗法 药材坚信不疑,直到看到这段话,开始怀疑古代的中国是否真的能有科学依据地用中医药材来治病。求回答ps:十分感谢大家耐心的回答!!!不过我不是什么中医黑,也不知道中医和西医的爱好者们之间有什么渊源,我感觉我挺客观的,可能是我的题目太过偏激,我认罪!但我怀疑的不是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描述里也说了,我怀疑的是古代中国的中医从科学角度来讲是否有用,有些人愿意咬文嚼字的来批判科学不科学我觉得也没有反驳的意思。有答主结合了自身病例来回答我,其实我也是,怎么说呢,我也是中医的受益者吧,其实也算不上,我小时候也喝过至少六十帖的中药,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强迫症挺严重的。然后就喝药喝药,其实我自己感觉中药也并没起到作用,也是长大了就自己改回来了,讲歪了,说回来我现在看了这么多回答也挺清楚了,再次声明我对中医学没有任何鄙夷之心。不过有答主说我相信谣言智商低瞎传播啥的,我也没什么要说的,可能我这问题确实有点偏激了,如果中医爱好者们觉得我是在给中医抹黑,我也只能在这里说声十分抱歉。
发一个中医世家传人的讲座记录:【从中医思维看中国传统民间智慧】(注:此文仅为一时、一地、一家之言,请读者自行取舍)**********************************************我的医术呢,是我爹教的。然后上本科的时候,他让我学医,我没去,死活要选个别的专业。他拿我也没办法,就让我来了。结果后来这已经是第七年了,我从学校出来,又回去学医了。今天,我要讲的呢,是因为师妹要我谈谈自己对于传统智慧的看法,我自己老本行是学医的,咱就从医学上面来说说。中国中医学,它的经首,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是学医的人,第一部要读的就是《黄帝内经》。如果说要是某个中医,跟你说他不懂《黄帝内经》的话,那他铁定是在扯淡,门朝哪边开还没摸着呢。《黄帝内经》又分为上下两部,一个是《素问》,一个是《灵枢》。《素问》是上半部,类似于总纲一类的,它的精髓,从《上古天真论》一直到末篇,从论经络一直到针灸的实证的临床治病机理,这可以说是非常完备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没进入封建社会,就可以成书这么一篇,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论著吧,也真是了不得。那么《黄帝内经》里面,我选择的是《四季调神大论》,也就是讲的四季养生的一些知识。但是在我当年学医的时候,我父亲让我第一次摸的书,第一本是《易经》,第二本就是《黄帝内经》。要求的是通本全部能够背下来。通本全部能够背下来?那可是弄得我好郁闷呢。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太可怕了。(那时候你多大?)我那时候大概十岁左右。(小学二三年级。)对呀,很多字都还认不全,我爹就让我背。后来,他就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就这么学过来的。有关《黄帝内经》的讲解呢,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建议,除了《黄帝内经》本经之外,还有一部叫做《难经》,也叫《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两本书综合起来看,应该是比较可以了。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个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也为这本《难经》作过序,那是谁呢?就是“初唐四杰”里面的王勃,就是写《滕王阁序》的那个人。《黄帝内经》是他的世界观的发端。在中医上认为啊,人和天地万物,它是一体的。大伙都是从小学马克思主义,到这儿来呢,我希望大家不要带着一些固有的成见来看待中医。因为如果要讲这个东西,毕竟还是要从中医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个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讲人体,与天地万物相齐。庄子不是说么,天地不过一指,万物一马。天地有四方,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正经;周天三百六十度,人有三百六十穴;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可以说是处处相应吧。这就是中国古人的一种观点。当然了,以这种观点为基础,又辅以咱们中国最为传统的,也是最为古老也最为朴素的辩证法叫做阴阳辩证法,构成了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可以说,只要是说中医,无论是哪一家哪一派,他都必然以阴阳辩证、八纲辨证等为纲首,贯穿始终。然后呢,还有一点也是我要讲的内容,就是政历二十四气。政历二十四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二十四节气了。我想大家都会背,从小大家都知道一个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就这样四句,概括了二十四节气。四季,每一季,分为六气,各有其特点。我们现在看,春三月。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春三月”,也就是指春天的三个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天地万物,处在一种生机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对我们人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夜卧早起”。晚点睡,早点起。早上起来之后呢,“广步于庭”也就是在庭院里面散散步。头发把它披散开。古人的头发是很长的,现在留长发的男生不常见了,但是女生是比较多的。“广步于庭,被髮缓形”,头发披散开来,不要束在一起,让自己的形骸尽量放松,为什么呢?“以使志生”,就是为了让自己情志舒缓调达。那么为什么呢?它后面就讲到了——“逆之则伤肝”。春,五行属木,五脏之中肝属木,而木性喜调达而恶抑郁。喜欢的是能够把它自由自在地延展开来,而不喜欢把它给压着。大家可能都见过这么一个现象:上山随便拣一棵什么树木,把它掰弯过来,它自己就反弹回去了。我们看到的每一棵树它都是这样的,伸展得非常开,绝对没有什么树是长得缩在一起的,好像被什么给压得受不了那种。当然,盆景除外,那是咱们自己给它搞成了一种病态的说法,不是有一篇文章叫做《病梅馆记》吗。“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天主生发之气,五脏生发之气,其在肝。养肝为养生之首。而在另外一种说法里面,“肝藏魂”,魂为清晴之气,上应于天。因此,对于在春季养生的要点,它一定是让自己形骸尽量地放松,尽量地调整自己的情志,切勿让自己情志抑郁,否则的话必然伤肝。当然了,各种各样的肝病,在春季的发作也是非常厉害的,因为春天怒气盛。像肝癌、肝炎这一类的东西,在春天是最容易发作的。这段时间上应于肝,生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最为虚弱的时候,也容易为情志所伤。它这里面就讲了,“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如果说换成治理国家的说法呢,这也是非常明显的,在这段时间要与民休息,而不是说搞些什么这个那个的政令干扰。因为春天是种庄稼的时候,大家都是知道的。“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也就是春天如果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夏天就极为容易出现一些非常不好的病变,“寒变”。夏天本应该是很热的时候,它却会因其抑郁而生寒症。也就是说夏天特别容易着凉。“奉长者少”,也就是说,如果这样子的话,能够长命百岁的人真的很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版本不同,有的说“秋必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这三个月,五行之中属火,在五脏之中,心属火。大家应该都有上过火的经历吧?(一般是夏天上火多吗?)也未必是夏天上火多。但是有上火的经历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上火比较轻的症状就是口舌生疮,皮肤长痘痘之类的,都属于心火不收的情况。还有就是晚上睡不着觉。大伙有过失眠的经历吗?晚上睡不着觉,也可以算是心火。当然了,晚上睡不着觉,也可能是两脏主使的结果。肝和心,两脏主使的结果。为什么呀?肝藏魂,心藏神。神不守舍,魂不归肝,都会容易造成失眠,但是心火亢盛一定在前,因为火大必伤肝。大家都知道,要生火肯定得有木材,火烧得越旺,木材就用得越多。肝属木,木生火。如果心火亢盛,必然会影响肝气,这是肯定的。夏天这三个月,“此谓蕃秀”,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天地万物都是处于生机极为旺盛的时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都是在这个时候。对于这个时候,怎么去养生呢?“夜卧早起”,晚点睡,早点起。“无厌于日”,不要看着太阳太大了,就不想出去,就猫家里面,这样是不行的。“使志无怒”,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尽量不要动怒动气。“使华英成秀”,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你的生机已经很旺盛了,如果说再遇到什么事情让自己心火不收,就会让自己的生机过于亢盛,这必然就会致病了。但是如果能够心平气和,使你的生机元气能够自然疏泄,这才是一种养生之道。“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好比是,你所喜欢的东西,都在外面,而不是说什么一点事情都让自己怒火冲天,它不是这样的道理,那么这才是养生之道。如果说,这件事情没有注意,或者反过来的话,“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痎”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应该听说过肺结核吧? “疟”呢就是疟疾。在古代不叫疟疾,叫做“寒热症”。寒热往来,交相攻击。其形必散。中医没有什么病菌的说法,他们讲“气”,讲“疫气”,也就是瘟疫之气。如果你中了这个东西,在南方叫做“瘴气”,在北方叫“疫气”。因为环境是不一样的。像南方的瘴气,又分为“桃花瘴”、“秋水瘴”这一类的。如果是这样,“奉收者少”,也就是说,本应有收有放,但是它有泄无收,这样的话,“冬至重病”。到了冬至,极容易得病。为什么呢?心属火,而肺结核一类的疾病,肺是属金的,火克金的。因为生机过旺,第一损肝气,第二克肺气。肺气生于肃降,必得痎疟。一般来说,它的预后,就是冬至。这是夏季养生的一些要点。在中国传统的对于一年的划分之中,一年其实有五季。怎么回事呢?就是仲夏,这段时间是属土的。属土呢是主脾胃,但是呢,因为土在一年是属于“黄中之土”,也就是中央之土,金木水火都是分属四方。这样子呢,它不单独提及,但是每一季,(每一季的最后18天)。我就打个比方,大家听说过肝腹水吗?俗称叫“水桶腰”。得了这个病,腰背很胀,走起路来,肚子里会有丁零当啷的水声。而且这种病是很重的,一定是面色黄疸。肝腹水,顾名思义它是肝系重病,但是如果中医治这个病的话,他一定要从肾上面入手。为什么呢?他认为是“肾不收水”,而使水下溢。也就是水满则溢。但是如果说水利部部长他不工作了,他不管这个水利了,那这个水就要泛滥了。如果说治疗肝腹水的话,中医用的药,必然有激发肾气的药物。还有就是消渴。(糖尿病?)不是,糖尿病会有消渴的症状,但是消渴它不一定是糖尿病。消渴的症状是什么呢?总想喝水,喝完之后他很快就……(排出来了?)不是排出来了,(笑)但是有这种理解也很正常,喝的快就排的快。他确实会很渴,但这种人呢,偏偏他不排。他越喝越渴,越喝越想喝。(然后水肿?)水肿……这不好说,但是这个是消渴。消渴又怎么治呢?如果是中医的治法,他会用乌梅丸这一类的药方。为什么呢?他是从肝系入手,因为肝属木的,从肝系入手。(干嘛不从脾入手?)你说的很对,你也知道,消渴一般是从脾胃入手,但是偏偏他从肝入手。(他是泻吧?就是说把那个给泻出来?就是像泄洪一样。那样不是克吗?)其实治消渴症,中医大多会用乌梅丸、逍遥散这一类的药物。(笑)怎么,大伙都想到丁春秋了啊,看来看武侠都看了不少啊。此逍遥散非彼逍遥散。大伙可能都不知道,如果哪位女同志想要减肥的话,逍遥散也是一味良药啊。为什么要从肝入手呢?说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大家听说过什么叫做“水土保持”吗?脾属土,如果没有了草木,他这个土还保不保得住?水保不保得住?道理就在这里。其实中医的医道理论是怎么来的,是咱们中国古人观察天地万物的生长之道和规律而总结出来的,然后以象人体。咱们中国的传统思想很有意思,他不是说看人就只是看人,而是把人看做天地大环境中的一员。比方说,是孟子还是哪个子说的“域内有四大,天大,地大,王大,人亦大。”人居其一。还有一个是“天地人”三才理论。天上、地下、人居其中。(《易经》)这又是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观里面,他不是把人割裂地看待,而是将人置于天地万物之中,融为一体的那种整体的看待方法,不是割裂开来的。既然消渴这种症状,与脾胃系统有关,那么,脾属土,而偏偏胃也属土,两土相应,则必犯其难,上犯于肝。得消渴症之人必然有这样的问题——易怒,心情会非常烦躁,极度烦躁,一不小心动手打人都有可能。为什么呢?土不足,则不足以养其肝。如果土地贫瘠了,树木怎么长得起来呢?对不对?那么这样一来,肝气一弱,魂必不安。魂不安则影响其心,神魂不安,那这样的人是烦躁还是不烦躁呢?就是这样子。所以说,咱们传统的思维里,无论看待什么,都是一个整体。哪怕是研究天象的“钦天监”,他观察天象的目的,也不是像西方的布鲁诺啊伽利略之类,研究天象只是为了一种爱好,要搞清楚为什么地球要绕着太阳转,为什么月亮绕着地球转。在中国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观天象,他就是为了看,天下是不是会有什么灾厄,为了国泰民安。所以总得来说,他认为天人是相应的,天人是合一的。如果天象有变,人也会倒霉。扯远了,说秋天。(以上几段以病例分析说明属土的长夏和属土的脾胃之病的分析治疗方法,从中牵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模式,也并不算跑题。)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是属金的,金性肃杀。在古代呢,如果说处决犯人的话一定是在秋天,叫做秋决。这个习惯呢,从汉代以后就约定俗成地延续下来。因为秋天主刑杀,秋天是割稻子的时候,秋气是很利、很锐的。它里面提到“天气以急”,就是说在秋天的时候,天气会变得越来越急,由暖而冷,速度会越来越快。“地气以明”,地气上腾,阴气上升,也可以这样理解。地气属阴,天气属阳嘛。阳气不断收敛,而阴气不断升腾。那么这段时间该怎么样呢?“早卧早起”,早点睡早点起,别睡懒觉,但是晚上也不要熬夜。“与鸡俱兴”,鸡什么时候睡你就什么时候睡,鸡什么时候起你就什么时候起来吧。“使志安宁”,不仅要心平气和,还要安定、宁和。“以缓秋刑”,目的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缓解秋刑之气对身体的冲击。“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神气使收敛于心,而勿使散发于外。使秋气由肃杀锐利的秋气变得平和,可以养生。“使肺气清”,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器官,是我们最重要的呼吸器官。因为肺又主皮毛,如果谁皮肤不好,往往就是肺上有问题。(看某人,笑)你那个问题,可能和心火有关。心火克了肺经,我看是这个问题。(插话:怎么解决?)(插话:稍后私聊~)“无外其志”,让自己的心思不要过于……“外”,有这么一种意思,可以理解为外向,也可以理解为贪得。因为秋天,万物收成,在那个时候,都是收获我们的财富的时候,如果说贪多务得的话,对于秋季养生那是绝对不合适的。“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天就容易得一些肠胃上的毛病。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里面有个简单的规律,是什么呢?咱们可以简单地划分: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天为阳明,夏天为太阳。也就是说阳气会到达一个鼎盛。然后仲夏而生少阴。秋天生厥阴,厥阴再生太阴,到了冬至,为一阳生,万物一阳生。“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天那真是很冷了。都听过一句俗语,叫做“瑞雪兆丰年”,也就是说冬天雪下得越大,第二年收成就越好。为什么呢?生气藏于内,它的一点延续的生机完全地被至阴之气给包裹在其中,不断地滋养,而为了来年的生长做准备。那么对于人而言呢,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他是不可能逃脱这个规律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冬天的阴气太盛,阳气太弱,那么这个时候一定是养阳的时候。所以说“无扰乎阳”,不要让自己的阳气耗散得太多。当时我跟我爹行医的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那段时间没事总爱生病,然后觉得不理解咯,就来找我爹。我爹当时就给我出个难题吧。他说,要不你给他把把脉,看他怎么回事?不需要下药,你就是看看他什么问题。我一把脉,当时就吓了一跳。那人和我是同辈的,我这么说:兄弟啊,你这是才结婚吧?他说,是啊,才结婚没两个月。我说那大冬天的你干嘛就憋不住了怎地?(笑)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刚结婚,他是冬天结的婚,然后新婚嘛,这也是人之常情,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节欲而养生”,他这么下去的话阳气耗散过剧,元气不足。一个人的元气不足,他的抵抗力怎么会强呢?这没办法的。肾阳亏虚,必须首先得补肾呢。当时我都快骂人了,我说几十年的日子还那么长,你就这几天你都憋不住?回去少想这些破事,好好在外面(事业上)加把力。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养阳之道,尽量减少这种耗散阳气的事情。“必待日光”,也就是说,早点睡,晚点起,和前面不一样了。前面要么是早睡早起,要么是晚睡早起,这个时候一定是早点睡、晚点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因为阳气升腾必定随着太阳嘛。阳气上来之后,这样不至于太过耗散咱们的阳气。“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这里其实不应该是逗号,而是在“若已有得”后面就应该是句号。这个地方它讲的是情志。若有若无,就好像是我心里什么都没有想,什么别的事情都扰不到我。就好像我自己就只关注我自己的事情,好像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那个时候首先是心境非常平和,一定非常平和。也就是说外面要藏,你的心里也要藏。就这个意思。“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这个时候一定要穿的暖和,不要为了显示肌肉和风度就只穿一两层在外面,“无泄皮肤”,不要让寒风带走了我们太多的阳气,因为这个季节很容易让我们的气耗散得非常厉害,这是冬天的时候。“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冬天属水,那为什么要像这样养护?就是因为,冬天是养肾的季节。如果是两夫妻在一起,那个时候就要尽量减少一些夫妻之事了。如果说不注意的话,春天就会痿厥,“痿”是什么呢?就是说神疲乏力,因为你生机不足,它没办法精神起来,那个时候就会面黄肌瘦。“厥”是什么呢?大家听说过羊癫疯吧?如果说冬天不注意养肾育阳的话,那么春天要么神疲乏力,要么就会得这种急惊风。因为春天是微邪入里而中风,这么一来的话,就成了咱们常见的羊癫疯这一类。但是羊癫疯也有先天遗传的,这个和体质有关。以下这一段,是四季调神大论里面比较重要的部分。天气,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这里面讲的是,如果不遵从四季养生之道,如果放在自然界里面,它会怎么样?如果说阳气被阻塞了,不能够流通,那么阴气就翻腾起来。因为阴阳是相对应的,一者退一者进,一者进一者退,这永远是不停在运动,不可能说你偃旗息鼓我就鸣金收兵,它不会这样。它就是你退我就进,你进我就退,不断地拉扯拉扯,打拉锯战。“云雾不精”,如果说阴阳之气不能够和谐,那么天上的云、地下的雾都不能够很自然地按照原有的规律该下雨下雨,该怎样怎样。那么在天上,就是“白露不下”。白露不下,就是说连露水都不会出现。“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阴阳之气不能交通,那么天地万物靠什么来养长它的命呢?如果万物都没办法按照天地自然的节律来保养自己,那么,无论再怎样,它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这些都是讲的自然界的现象,也就是说,它不能够风调雨顺,一些瘴气呀之类的导致人生病的瘟疫之气呀,它都会,与天地四时不能够合节律,要么是旱灾,要么是蝗灾,要么是这个那个灾厄。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个未央呀,(笑)我想到汉代有个未央宫,长乐未央。反正一句话:天地之道,四时不从,天道失其时,那么我们作为人,又怎么能快乐呢?怎么让我们生活得开心幸福呢?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在我们中国古代一些典籍里面,总要把达到非常高尚的境界的人称为“圣人”,只有圣人,可以遵从节律,他们不会得那些病,可以百病不生,万物不失。也就是说无论是怎样,在他治下的那些地方也能风调雨顺,生气也不绝,反倒欣欣向荣。当然,这又是一种,信仰中的世界了。对于人,它会怎样?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指的就是病理的一些东西,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专门去查一些典籍,少阳病会怎样,太阳病会怎样,太阴病会怎样,少阴病会怎样。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前面已经讲到逆春气伤肝,逆夏气伤心,逆秋气伤肺,逆冬气伤肾。中国医术里面,不仅仅有中医,还有藏医、壮医、苗医、瑶医、蒙族的医术,还有维吾尔族的医术……他们的医术理论根基都是不一样的。说中医的话,更加泛指的是汉族的医术。但是从汉族的医术里面又有很多种流派,比方说,有温病学派,有伤寒学派,有河间学派,还有……蛮多的。(插话:火神派?)火神派就是河间派,河间派又名火神派。为什么呢?这些人对热病机理非常擅长,而且他们的用药,也偏于热药。中药里面讲究寒热温凉,热和寒是两个极端,这一派的人,他们喜欢用热药,药性也来得特别猛。但是让他们治病也来得特别快,但是也会吃点苦。打个比方说吧,就说这位。(笑)如果说看到你这个现象,火神派给你用药,吃这个药头几天,脸上这些痘痘反倒会特别严重,然后后面它会逐渐消下去。它的理论是说既然你有这个病,因为中医看病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你这个头疼,他就先让你疼到极致,把暗病全部给你激发出来,然后再用一段时间褪去,这就是火神派的做法。当然了,与火神派对应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月神派。月神派和它就是相反的,他们就喜欢用寒药。最喜欢用比如说大黄、番泻叶之类的药性偏寒的药物。他们下药,药性偏寒的有时候可以让你夏天吃了都打摆子,就到这种程度。(插话:如果还是他这种情况呢?)还是这种情况的话,依我所见,如果遇到高手的话,大概三个疗程就能治愈。也就是说,寒药,它治热症;热药,治寒症。所以说火神派的人善治寒症,月神派的人善治热症。然后伤寒学派,因为这一类的人他以张仲景为祖师,因为张仲景是“医圣”,他所写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代的“伤寒病学”起到了开山鼻祖的作用。还有一个叫做温病学派,温病学派的创始人,离现在很近,就是清代。他所创立的是《六经辨证法》,就是六阳经、六阴经,都为十二正经。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法》为后世的针灸、还有温病学说的充实,他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里面比方说叶天士、江天寒就属于这一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国内的颇多名人。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我在典籍上也看到过这样的医案,在现实中也见到过这样的高手,还真是高手。怎么说呢?有一个孕妇,她那段时间特别不舒服,就去看大夫,这大夫是谁呢,就是我爹(笑)。我爹一把脉之后,说:“恭喜你,你这孩子有三个月了吧?”“她说:“是呀,三个月了。”“恭喜你,龙凤胎呀!”(笑)然后,话锋一转,“但是,”因为中国人向来语言习惯就是这样,先恭喜你然后话锋一转“但是呢”——把你从天堂打到地狱。“但是呢,那个女孩已经死掉了,女孩是死胎,男孩还活着。”这是通过切脉给看出来的。我说该怎么办呢?我拿着药枕在旁边站着。然后我爹说:“没事,我给你开三副药,每天你到我这里来做三次针灸,早中晚各一次。三天之后,我可以帮你把死胎打下来,活胎留肚子里。”还真就这样了。三天,把死胎给打下来,活胎留肚子里,真是神奇呀!也就是说,针药并用,可以到达这种地步。那么在中医的《黄帝八十一难经》里面,讲脉学的地方,也有相关的病例。也是这样子。大家想一想啊,如果是现在的西医,我不是否定西医啊。如果按照西医的做法会怎样?肯定是开刀嘛,这一动刀子,两个都没了。(插话:死胎出来了,活的也没了?)嗯,把死的也给弄出来了,活的也没了。我当时就问我父亲,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从病理上讲,这个孕妇平时易怒,好动,偏偏元气不足,肾气不足。也就是说心阳易动,肾气不足。这么一来,其实她本身阴阳就失调了,阳盛而阴虚,从元气上讲,她的阴元和阳气,就是先天阴气和先天阳气,她是阴气衰而阳气盛,那么所以说,男孩能活下来,女孩得死。因为女孩怀在母体之内,就是靠着一股母亲的先天真阴来育养她,如果先天真阴不足,就会导致死胎。如果是女孩的话很容易死胎。但是这个女的呢,很奇怪,她怀的是龙凤胎,所以说男孩活下来而女孩死掉了。病理上是这样。我说那你怎么能做得到呢?他说这个东西,里面的讲究太多了,他只是这么跟我讲了一下:冲脉主胞胎,主子胞;任脉主浑身阴气之源。如果下针,必定从这两条经脉下手。也就是说奇经八脉中的两脉。(插话:刚才说到伤寒派还没说完呢。)伤寒派啊,这一派的人呢,从八纲辨证上,是非常奇异的。他们认为,无论是得的什么病,在外为寒在内为热。因为中医的八纲辨症分为阴阳虚实内外表里,如果在阳,也就是说在外,在实,它都属于寒症;如果说巡经穿脉,一旦传到里面,也就是病症加深了,巡经而传至脏腑,那就变成热了。这一派的辨症方法比较独特。巡经传脉,在表为寒在里为热,也就是说,其实它病因只有一个,只是发生了流变而已。跑到里面变成了热症,在外面呢就是寒症。这是伤寒学派的一个典型理念。其实温病学派呢,它这一派的建树也蛮高的,我家里保存着一本刊于宋神宗时期的一本医书,是不是宋神宗时期……因为我对历史年号这东西老是搞不清楚,叫做《太平盛会方》。它里面记录了一个很奇怪的病例。它的原文是这样:其为病者,原不致死,而得疫之人,抗力全失,于外邪风寒,皆无阻抗之力,甚者微病而致命。这就是它的原文。也就是说,得到这种病的人,很奇怪,他的抵抗力好像全都变没了。这种病本身还是不致命的,但是再得一点小病呢,就可以要了他的命。也就是说它的并发症可以要了他的命,但是这病的主症本身是不要命的。当时我看了一拍脑袋,我的个天!这古人是走到现代人的前面去了。(笑)(插话:艾滋病。)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艾滋病的描述吗?让我感到惋惜的是,书里面并没有详细记录这个病是怎么治的,只是讲到:昔愈何人怎么怎么样,然后就讲了以哪几位药为主药,可愈之。就这么讲就完了。这可让我很郁闷呐。如果说那上面不是吹牛的话,也就意味着在那个时代,所谓艾滋病,在中医里面已经有很成熟的方法可以医治它了。否则的话,它不会刊印到《太平盛会方》里面。因为《太平盛会方》是国家官方刊印的一本医书。当然,现在国家刊行的典籍里面,没有发现这一段,但是在那个古本里面,它就有。这最后一段话,可以说是整个《黄帝内经》里面最重要的一段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整部《黄帝内经》,它的作用,它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家怎样少得病不得病,而不是说你得了病之后教你怎样去治。就好比是,天下还没有乱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他怎么会乱,就应该提前把这个乱象的根子消磨在萌芽状态;如果它已经成了病了,你再去治理,天下已经大乱起来了,你再派兵去镇压,那只会越压越乱。这就是《黄帝内经》。像《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面有这么一句:古之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其志若一。也就是说他讲究在上古时期,当然,至于上古有没有这些人,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它道出一种很理想的状态,那种状态,百病不生,春秋皆度而不衰。这本《黄帝内经》的目的,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引导后人所达到的境界,大概也就是它的期望了吧。一些医家也这么说,真正的良医,他不仅能够手到病除,那只是一个中下,甚至下层的;更好的、最好的医术,它是能够将你的病因消磨在萌芽状态,能够葆养你的天命生机,五脏之气不竭,养尽天年而终,这就是良医。所以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途休息——一般人说的寒症有好几种。一是手脚冰凉,无论天怎么暖和,他都手脚冰凉,这是寒症;第二是什么呢,恶寒。也就是讨厌寒冷、害怕寒冷。就是穿多少层,他也觉得不暖和,也是寒症。还有一种呢,比方说消渴,它也算是寒症的一种。(插话:那容易上火呢?)可以变火,它可以变火。寒症他可以变火,为什么呢?水不治火。也就是说水都烧干了,那火烧起来肯定厉害了。(插话:那这种体质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吃辣椒呀?)那也不是,辣椒你得看是什么椒。(笑)因为辣椒也分种类的,比方说像川椒,这种火气就很重。但是菜椒就没事,菜椒更多的是养肝的。中药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是食药同补。(插话:从你养生的角度看,能不能去看中医?就是从养生的角度去咨询中医。)那我问你,你饿吗?(我饿,我没吃早餐。)那你如果饱了你还吃早餐吗?(但是就是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你“觉得”处于亚健康状态?你知道吗,不怕自己得病,就怕没病找病。(笑)男的女的,都有一个更年期症状。(笑)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岁数都有更年期症状。那么更年期症状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不知道?有没有父母进入更年期的?(插话:我同学就会这样,没病找病。)这就是其中的一种症状。(更年期)这个和生活环境、生理状态都有关系。为什么呢?如果是女性,男的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也没到,我父亲,到死我也没见他有过更年期症状。女性的话,那段时候,由于绝经,内分泌失调,心里本身就很郁闷;第二是那个时候老公肯定也就不会那么细心了对吧,不会那么贴心了。也就是说在老公那里得不到她想要的某一些抚慰安慰;第三呢,子女在那个时候往往也是成年了,不是经常待在身边。那怎么办呢?总得想个办法让自己觉得不孤独吧,人之常情嘛,没病找点病。找点病就躺在床上,你就该来照顾我了。刚好又出来这种状态,身心相合的时候。(插话:我爸也是医生,他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有一个女的,过去咨询嘛,就老说自己有病,天天去。我爸说你没有问题呀。正因为她当时可能在过渡阶段,就是声音没有以前好听了,她就会觉得,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癌症呀嗓子是不是有问题呀之类的。但是去检查就没有问题。但是她就会那么觉得。)在咱们医术这一行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久医成疲”,什么意思呢?做医生做久了,见过太多的生死,就会变得麻木。也就是无论你再痛苦的病,在他面前都是一样的,这就叫“久医成疲”,做医生做久了,会成这样。那么“久病成疲”呢?如果一个人病得太久了,他也会疲的。就算治好了,他也觉得自己有病。也有这个情况。你说到那个时期(更年期)了,什么病没得过?有这种怀疑是正常的。但是呢,治这种病,可能要疲门才可以。(笑)说得不好听一点,什么人最擅长治这一类没病找病的现象呢,就是乡下那些巫婆跳大神的。(插话:那刚才说心火重,心火怎么调理?)心火重,往往会肝郁、妄语、便秘、狂躁,前症口舌生疮,眼赤面红,这种往往是心火上亢。如果郁火升峰的话,甚至会出现急性抽风,这就是由火而化风,由风而化火。(插话:眼睛容易水肿是怎么回事?)那是你喝水喝太多了。(没有,我没有喝太多水。)肝,开窍于眼。(插话:是不是还有肾呢?)和肾可能有点关系,但是我们这个年龄,其实和肾的关系都不太大。可能更多是和肝有关系。为什么呢?说得不好听点,大家都是研究生,学业上会有压力,如果没结婚的,家庭上也会有压力——老爹老妈成天价的催呀,如果说学业上遇到什么不顺或者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这是很容易伤肝的。如果和季节相对应,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夏季如果一伤,必然伤心,但是心火亢盛必伤肝,这是肯定的。五脏的病理流变往往如此。大家看,这是政历二十四气的内容。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从立春一直到谷雨,都应该是养肝的时候。大家看,这是政历二十四气的内容。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从立春一直到谷雨,都应该是养肝的时候。咱们中国的历法是很有意思的。怎么说呢?我们要种田,那就要知道老天爷是什么脾气吧。要是不摸准他的脾气,没事给你下场雨来阵风,都给刮没了那还吃个P呀。所以说,它根据一年四季的季节流变、太阳运动的规律,总结出了这二十四气,这是世界上很伟大的一个创举。当出现这个的时候,西方的某些国家,可以说现在的文明古国,可能还围着兽皮裙,提着棒子追野兔呢。那么,立春。大寒过了就是立春。从立春开始,一直到谷雨,都是养肝的时候。而且几个节气之间,它还有具体的讲究。怎么说呢?大家看,在八卦之中,如果这是北的话,应该为坎卦,如果是按先天八卦的话,这一卦大概就是在坎上坎下的下一卦,流变为晋卦,地火明夷,火地晋。火在上,地在下,这叫火地晋。如果是火在地面上,大家觉得这是什么意象?地面上冒火了,在古代的时候?森林大火嘛!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很容易伤肝的。森林大火,木都给你烧没了,那还不伤肝吗?这个时候应该要变为地上火下,也就是说,火跑到地下面去了。土把它给盖住了,火就没了。那么土是属什么呢?属脾。而五感之中,意又属脾。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情志,属脾所管。那么这就很明显了——为什么说在这个时候要养肝、怎么养肝,就很清楚了。然后立春之后是雨水。这个时候要下地种东西了。要下地,又要种东西,刚才讲到了,“春三月,此谓发陈”,后面是什么呢?“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季节,种庄稼的时候。对于养生,应该早点起来。你不早点起来,怎么去种庄稼?一睡日上三更高,那地还种不种了?那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它和农时,结合的是非常紧密的。到了夏季,这个时候,气是处于上升的阶段。咱们的生机元气都是处于由冬天的收藏、伏藏而变为升腾的时候,那么这时候就应该让它升腾,不应该压抑它。为什么不能压抑?打个比方吧,大家都煮过饭吧?如果说那个锅已经沸腾得不行了,你拿个锅盖给它盖上,会怎么样?(插话:淤出来)那,这一说就容易明白了。到了夏天,夏天属火。这个时候生机元气已经到了沸腾的地步了,那该怎么样呢?如果形容为煮饭的话,那已经是不能盖锅盖了。就是需要把它发散出去。不要让它太过于郁结,否则的话,秋天会有痎疟之忧。这就是自气伤身的意思。然后,到了秋天,大家注意,立秋和处秋这个时间呢,有个很通俗的名字叫做“秋老虎”。就算夏天最热的时候,还没有“秋老虎”厉害。那个时候特别容易中暑。如果说养生的话,要抓紧这个时间,因为它是属土的。可以说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本。水土相长。水土水土,如果说重水重土,在咱们传统的门类之中只有一个行业,天天把水土拿在嘴巴上说。哪个行业呢?就是风水。那风水地师,成天走哪儿“啊,你这风水不好。你这水不好、你这土不好。”就是这样。但是如果说到养生之道的话,保育水土,这确确实实也是很重要的。呐,大家注意了,这是二十四节气和五脏运动的一个流变图。肾属水,为坎;心属火,为离;立夏之时,刚好对应胆经。;立春的时候对应膀胱。如果说,有什么尿频尿急呀,什么尿路感染这一类的,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挨的。尤其是女同志,在立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个时候是万物生发,但是有些不该有的东西它也在生发呀,比如说细菌嘛。然后肝为震卦,这个震卦是什么东西呢?咱们中国古人把这个震,以雷来相符。震,震上震下,震惊百里。打雷的时候,地动山摇的,几百里之外都能听得很清楚。那么为什么象肝呢?为什么大怒伤肝呢?怒,以卦象来解,它就属于震卦,而震卦,也属肝。这两者相应,当然是怒则伤肝了,也更伤神魂。这就是一些节气和养生的关系。这个我也就不要讲得太多了,因为里面的讲究太多了。当时我在去面试的时候,那个导师就问我这个问题,让我讲一讲四季养生和五脏的关系,当时足足讲了两个小时才把它讲完。(笑)那导师耐性真够好的。这是十二经络图。我刚才说了,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正经,一天有十二时辰,也就是说,每一个时辰,它对应着一条经脉,而每一个月,同样也可以找到一条经脉主事。天干地支,地支里面,它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共是十二时辰。子时,十一点到一点,足少阳胆经当令。而胆,为肝之余气,疏泄肝气过余。如果肝气不足,胆气也可以弥补。它是属于一个辅助的(插话:肝胆相照?)肝胆相照的辅助性器官。而胆经,往往也认为与情志有关。按照作息规律,一般在这个时候该上床睡觉了。不能熬夜,一熬夜呢,胆不痛快,肝也跟着倒霉了。胆是肝的下属啊,好比你的下属不满意,你这个领导也坐不稳屁股啊。而在一年四季之中,一月属胆经。(插话:农历一月)别以为是公历一月啊,我说的都是农历。一月属胆经,而胆经与情志相合,肝胆相照嘛(插话:这成语本来就说的是情志方面)对,是情志。(插话:肝应该是五行属?)属木。也就是说,这两位爷他们是一联的。大伙在那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呀,少动怒,养气凝神。不要让这两位出问题,要不然的话,因为肝脏主解毒,在肝的机能里面,不是有解毒这一项吗?很多多余的东西,肝脏通过解毒的机能把它疏泄出去。如果它这一不主事的话,那可就不行了。因为要是肝不作为,胃,也就跟着倒霉。因为肝气抑郁,下犯脾胃。(插话:胆经是在大腿外侧这一条,肝经是在大腿内侧这一条?)对,足少阳胆经,肝经是什么经?(插话:足厥阴肝经?)肝经在什么时候呢?是在一点到三点。大伙都是从本科上来的,可能十有八九都有熬夜的习惯吧。往往到了晚上一两点,两眼睛瞪得跟牛眼睛似的,(笑)在那个时候,精神正足着呢。不过也会造成一个恶果,那就是这样下去的话,生理机能紊乱。女孩子呢,皮肤会变得粗糙;男孩子呢,会变得手足绻软无力。因为你睡眠不足。那个时候,应该肝在解毒了。一天的毒素都靠那个时候把它解掉。如果你那个时候还在运用的话,它没办法得到休养,它就不干了,罢工了。身体一旦有毒素,它就会自动启动抵抗功能把它往外排,不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把它排出来的话就通过皮肤给你显现出来。那么在什么时候呢?这个就可以把它归为二月,肝经。那么到了三月。(插话: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肺属金,肺藏魄,肝藏魂。肝肺不合,魂魄不安。肺这个东西,它是很重要的主睡眠的一个器官。我说这么一个现象吧,在座的男同胞,个个有没有打呼的习惯?(沉默……)谁打呼啊?(笑)(插话:打呼的肯定自己不知道)不打呼啊?(插话:不好意思承认啦)(笑)如果打呼的话,就是肺气有毛病。它也不能算是有毛病,只是说肝肺不和吧,反正打呼的人啊,最好想办法调整调整肺气,因为肺气不健就会导致前气与后气相击,而且打呼的人往往容易猝死。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但是到了一定年龄,这种人非常容易得一些……很容易猝死。(插话:我爸一直打呼)一直打呼,今年多大啦?(60)那可得注意了。(那怎么办?)不怎么办,到那个时候了,你让他注意点不就行了么。买一些平肝养肺的补品给他吃就得了。这个东西和睡觉习惯有关系。(弱弱地问:女的打呼呢?)女的打呼啊?那比男的还可怕喔。(笑)(做鬼脸:反正不是我)我爹经常这么说:男的打呼折寿十年,女的打呼少活二十年。往往是和肺有关。因为肝心肺……
(插话:那说梦话?每天晚上都说)(笑)说梦话,那是魂不守舍。大家知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吧。如果晚上不做梦,哪有梦话可说呢?做梦是人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但是如果梦太多,那也是病呢。说梦话更不得了了,你这个梦境中的情况,已经影响到你的身体了。但是多梦说梦话这个不需要用药,心放平就行了。因为根据医案,有这么一个规律,多梦、说梦话,还有失眠、不寐,这样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心气不平。要么是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公平的遭际,要么是什么事情让他忧挂于心,反正就是心气放不平才会这样。如果是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用药,想清楚自己在干嘛就行了,别老挂心,就行了。(插话:打呼是不是就只能喝一些补品?)到了年纪大了,就只能进补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也承受不起太凶厉的治疗方法。打呼如果让我来治的话,我肯定要用针灸,而且用的穴位还比较重,下手的手法也比较重。因为肺气属金,很锐,你得用一些方法来磨掉它的锐气。就好像一把刀,如果不够锋利你得使劲把它给磨锋利但是得付出代价,就是这样。(插话:这种方法对女性也适用?)女性如果打呼的话,我建议最好用一些疏泄,疏肝理气的东西来调养一下,但是不要用药,尽量用食物。疏肝理气的食物很多啊,比方说茄子、西红柿;清心养胃的苦瓜……我还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好像女孩子都不大爱吃米饭对吧?(笑)(插话:米饭养脾的是吧?)属金,养肺,美容。因为肺主皮毛,它主胃气。想要容光焕发,当然就得在肺上下功夫了。如果说不吃米的,或者不爱吃饭的这一类的,我建议啊,哪怕就是当吃药呢,至少还是吃一点。(笑)(插话:面食呢)哦,喜欢吃面包的多吧?让我想想,它是属什么的。哦,属心火。面包这类甜的东西,五味之中,甜属火。辛甘咸苦酸,也是根据五行属性而来的。辛就属金嘛,甜的就属火这没得商量,苦属水,(插话:苦入心吧?苦入心,甜入脾)这个是药性之中,不是说入哪个经,这是另外一说,不一样的。有时间你看一下那个《本草备要》。那个上面有有关药性的讲解,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如果想要弄什么东西来进补的话,《本草纲目》和《本草备要》这两本书是必看的,尤其是“果菜部”。因为“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畜就是动物,肉食。但是五谷是最主要的。这是中医理论的观点。所以说如果不大爱吃米的女同胞啊,哪怕是当吃药,还是尽量吃一点。不要老吃面食。因为面食如果吃得多了的话,这个也是不太好的。(笑)怎么都拿他当靶子呢?(插话:他天天回去下面条)少吃点面条,面条属火。(插话:那白粥可以代替米饭吗?)白粥本来就是稻谷煮的,当然可以代替啊。金生水,还挺好的,多喝点粥,也养颜,可以。但是最好用白粥啊,加点薏仁也可以。(插话:薏仁属凉性的,像那种虚的……)你虚呀你?(笑)还有,大伙估计除了我之外都没结婚吧?注意啊,如果说结婚之后,两口子在一起的话,时间要选对啊,十点到十一点的时候是最好的。手少阳三焦经当令,主情动。别没事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那玩意伤肾气的,弄不好就像以前我治的那哥们一样,没事儿就得个小病吧,总是看病不断根。后来我爹当时不好意思说他,他知道我心直口快,啥都敢说,然后我就说了,结果说的那家伙哑口无言,后来再也不跟我来往了。(笑)(插话:没揍你一顿?)揍我,他揍得过我吗?我怕他呀。(插话:关键是后来好了没有?)好个P呀,都多少年没见了。前年我回去,他孩子都这么高了,抱着我腿要红包。我都不敢回去了。(笑)这十二正经,每一经,都主管一脏。很多穴位。如果说想评判自己有没有一些问题,就可以选择一些穴位来按压。打个比方说啊,这个肋下,期门穴。就是大家这样把手夹着,这个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期门穴。这个地方如果轻叩有痛感,而辐射至胸内的话,那么一定肝上有病变。还有膝盖,大家看,膝盖内侧和外侧,各有一条穴道。按的话,它会发酸。只要发酸的话,你就按对地方了。如果说按着疼的话,那要小心了——胆有问题,胃也跟着倒霉。(插话:没感觉)没感觉就好嘛。你还希望有感觉啊?(插话:经常睡一觉醒来发现腿上有淤黑)有淤青吗?哪个地方?疼不疼?(就膝盖这一块,睡醒了以后就有,而且这里面有个什么东西会游动,就是你揉它会动的。然后揉一下过几天就散了。这几天才好)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岁数不大,怎么有这个症状?这个东西,小心内分泌。当然现在还没有到病变的地步,经常注意一下。便秘?谁便秘啊?(指:她)(笑)没事没事,那得看你是怎么回事。便秘它只是一种症状。引起便秘的症状很多,比方说……(插话:不运动?)不运动只会屁股疼、腰椎间盘突出。(笑)引起便秘的症状很多,比方说,糖尿病的病人,他容易便秘。这个时候,得用一些药物,比方说左归饮,要说病理的话那很复杂的。我只说用药,比方说左归饮、右归饮,它里面有些用药的不同,区别不一样。但是便秘呢,如果没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可以喝点蜂蜜。(插话:润肠?)(插话:但是蜂蜜不是上火的吗?)你少喝点不就行了吗,谁让你当饭吃啊?你当你是杨过啊?(笑)(插话:不是说泡蜂蜜的水,如果冷水泡是凉的,然后温水泡是温的?)这个说法是有,但是我不太认同。蜂蜜,味甘,性平。归心、肠、脾三经。所以说蜂蜜有养脾胃的作用,也有润肠道的作用。但是呢,你说它的温服和凉服,它只是说中医里面有种治法叫做正治法和反治法。热则凉之、凉则热之,这是正治法;如果说有的病人,比方说脾胃虚寒的病人,无论是什么,他一吃就吐,那怎么办呢?如果热药下去他肯定吐的,那就用这种方法:把药熬好了之后,用冰箱给它镇一下,镇凉了让他喝下去,这就是反治法。但这个反治法不太常用,比较少见。但是你说“冷水冲蜂蜜就是寒,热水冲就是温,那用开水冲是不是热?你给我喝一下试试?”(插话:他是说开水冲会把蜂蜜的营养破坏掉。)那就是啊,因为有寒必有热嘛,有温必有凉嘛,对不对。事物应该是一体两面这才是道理啊。所以说这个说法我不太认同。是有这个说法但是我不太认同,就是这个意思。有些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个任脉和督脉,男同胞呢,就小心督脉;女同胞呢,就注意养任脉。还有一点,大家猜一猜啊,男的和女的,他们的体质是属水还是属火?男女的体质应该是怎样的?(插话:女属水,男属火)(插话:师兄这样问,应该是女属火吧?他既然这样问了)(插话:贾宝玉说,女人都是水做的)(笑)这只是一家之论。因为我们家里面所传下来的典籍里面,对男女的体质分类和平常的有点不一样,也就是说,女人是外其阳而内其阴,而男人是外其阴而内其阳。那这么一算的话就是离卦和坎卦的表象,所以他们认为,就是那些老前辈都这么认为——男的属水,女的属火。(插话:在西晋时候,道家理论,他当时不是提了那种对男人是养阳……)得得得,这种说法是有的,道家的修炼学里面,他对男女的分类,那讲究就更多了。你说的是西派,就是什么程灵素啊,叫什么素的我也忘了。道家嘛,他的修炼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派嘛,其中南派、东派、西派和中派,都有那个双修之说,但是北派是清修派,就是全真道那帮道士,他们就是讲究出家修行。这个东西各有讲究吧,当然了,十道九医,他们有他们的看法这个也很正常。女性,一定要注意任脉的葆养。因为任脉是阴气之源。女性体质偏阴。我还是比较认同传统的说法,女性属水。因为她们体质偏阴,以阴元为充养,所以说任脉的葆养是很重要的。(插话:任脉在哪)就是从这个地方。不是,那个地方叫印堂,从(插话:人中)这里一直下去,一直到海底轮,(插话:前面一条线)对,一条中线。然后从尾闾穴开始,到这个山根,印堂,它都属于督脉。当然阴阳共济是很重要的。男性注意养督脉,那么怎样养呢?男主动而女主静。男同胞要注意别成天躲书斋里面,(笑)成老学究了。因为阳气不充,体格不健。体格不健,元气不盈。所以容易得一些莫名其妙的病,这个很容易的。当然,也不要没事就去做剧烈运动,运动这个东西,大家不要以为汗如雨下就是合理的运动方式,其实不是的。真正合理的运动方式是,有毛毛汗,那个时候就差不多了,你就可以休息了。不要搞得气喘吁吁又开始哗哗哗喝水,马上胃就跟着倒霉了。男性注意养督脉,那么怎样养呢?男主动而女主静。男同胞要注意别成天躲书斋里面,(笑)成老学究了。因为阳气不充,体格不健。体格不健,元气不盈。所以容易得一些莫名其妙的病,这个很容易的。当然,也不要没事就去做剧烈运动,运动这个东西,大家不要以为汗如雨下就是合理的运动方式,其实不是的。真正合理的运动方式是,有毛毛汗,那个时候就差不多了,你就可以休息了。不要搞得气喘吁吁又开始哗哗哗喝水,马上胃就跟着倒霉了。那么,说了这么多医家的一些说法,但是我的主题,师妹让我说一说对传统智慧的看法……(插话:这个还没讲呢)这个奇经八脉任督二脉,大家感兴趣可以下去看看,我给大家推荐一部典籍,叫做《八脉考》,全文也叫《奇经八脉考》。这部书专讲的就是奇经八脉。如果对针灸这一类的东西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看一下《甲乙针灸经》,当然,这些医书比较艰涩,如果说有兴趣涉猎的话,可以去看一看。在咱们中国古代啊,那些秀才文人啊,十有九个都懂点医术。说实话,我对咱们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啊,我的看法呢,其实很简单,十六个字——“仰观天相,俯察万物。承天应人,同气相求。”这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也就是说,咱们中国人的智慧,是通过观察自然而得来的,看什么它都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割裂开来的。所以说以天为本,就这么下去,而后承天而应人,人是在这个天地系统中的一员,那么他的一切,自然而然与天地万物相对应,所以说叫同气相求。什么叫同气相求呢?其实这句话,用一句俗语来理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自然地认为火气,象心,心火与自然之火相应,当然,这种理解并不确切,但是说治则治法,也有他的可借鉴之处,这就是同气相求。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病人,是我治的。他呀,那段时间身上长疮疡,非常厉害。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找到我父亲。我父亲当时也生病了——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可以治万病,就是治不了自己的拐脚病。然后呢,我父亲就让我来给这个人看一看。我看了之后,就告诉他:你这个病其实不用吃药。你回家把四面墙壁全部染成黑色,你在里面呆一个月就好了。因为他的病因是肾不足以治心火,那么,五色之中黑色属水,我以外事而求其内功,就是说通过外在环境来影响他身体机能的运转,这个是同气相求的道理。同气,肾属水,黑色属水,两者相连,把他放在一个黑屋子里,然后,还没到一个月,就好了。(笑)(插话:这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夏天。(插话:你给人关到小黑屋里去了)关了他十五天的小黑屋。食疗啊,食疗的话主要是苦味的多,清心火。但是有句俗话啊,“病急治标”,要先想办法把这个标给他治好,之后再考虑如何治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的医学界有一种很奇怪的理论,对中医呀,说是“废医存药”。就是说中药是有用的,中医理论是没用的,那么中医理论应该废去。说实话,当时我爹听了这个言论以后,大骂那些人卖国贼,因为很简单啊,你祖宗十八代都是吃中药的,西医进入中国才几年,你就叫嚣着要废除中医?咱们可以从历史上理解这么一回事。中世纪时期,黑死病横扫欧洲,但是大家在听中国历史的时候,有听说过黑死病在中国流行吗?没有吧?黑死病也就是鼠疫。有过大范围的爆发性的传染吗?从来没有。欧洲当时死了多少人?威尼斯,死了三分之一的人。一个城市的三分之一,那个惨啊。不是说老天爷对中国人特别留情,而是因为中国人从汉代,张仲景以后,就创立了隔离疗法。不是说这个灾厄对中国人特别留情,这当然是中医的功劳。还有,在古代,皇帝只要是有病的话,他肯定说“传御医”、“传太医”,对吧?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西医的说法呀。皇上得了病都得吃中药,但是咱们平头老百姓成天叫嚣着取消中医这是啥意思?我也没搞明白。当然了,很多人认为啊,西医开刀,来得快。可是中医开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佗时期,那比他西医可早多咯。最早发明麻醉药的,就是华佗,也是中国人呢。中医开起刀来比西医都早,但是中医很忌讳这个。因为中医认为,如果下刀子的话,会破坏我们整个身体机能的流变,而即便是开刀治好了,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比方说,如果有个人得了严重的胆结石,西医很简单,一刀切除就行了嘛,可是中医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你还能好好的活着吗?事实上也是如此,切除了胆之后,人是活下来了,但是也活不了多久,而且人的状态,非常的虚弱。还有,大家都知道西医里面的扁桃体摘除手术是个很简单的小手术对吧,如果扁桃体发炎就摘除就行了。可是摘除了扁桃体的人呢,往往得了病都不知道。因为,扁桃体在人体的机能当中是属于哨兵的性质,就好像是暗哨。我们八路军以前喜欢安暗哨,也就是说如果敌人“梆”放一枪然后藏起来了,然后家里一堆人抄家伙上。也就是说,扁桃体发炎,这是身体发生病变的一个征兆。那个时候,它会调动身体的抵抗机能,去抵御外来的侵袭。但是扁桃体一摘除之后就是哨兵没啦,敌人摸营打岗的已经打到眼前来了,你才知道拿起枪拿起刀去反抗,那个时候问题已经很重了。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好几例。可是就奇怪了,不就摘除个扁桃体吗,现在怎么老爱得病,一得病就是重病,一得病就得住院。我就很奇怪,我说你干嘛要去摘除扁桃体呀?他说当时就图个方便呗,发炎,难受啊。我说扁桃体就是你的哨兵,你哨兵没了,外面那些小鬼子打进来没人给你放哨了,你怎么抵抗啊?当时我就跟他这么说。(笑)所以,咱们中国传统的思维系统,是咱们中国人的祖先,观察天地万物得出来的思维系统,思辨系统,进而,创造出这一整套系统,比方说阴阳之变。这些都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吧。但总的来说,它是一个整体的,不是孤立的。我讲的就是这些,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谢谢大家!——完——*******************************************************************————讲座过后,自己的反思————
师兄提起过,中医的精髓其实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不但能够提前发现问题的潜因,在问题彰显之前对诱因做出精确的预判;更能根据动态规律,精确预见到以后的发展进程,并且在精准的时机进行妥当的善后处理。通俗一点来说,就后者而言,中医不是简单的中药杂货铺,而更类似于一个4S店。
说中医类似4S店,乃是因为它很高明地早于西方许多年发现了“售后服务”(预后)的妙用。注意到事物的动态发展和后续影响这一点是相似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两者还有明显不同:4S店是问题彰显以后才去解决问题,并高雅地称之为“售后服务”,而中国传统思维则是——早在受因之初,就能够精密地推算出以后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比如以农业来举例,收种时受了暑气的稻种,如不及时处理,来年发芽长苗后必然受热灾。如果是西方人的做法,一般可能是在禾苗生长之后发现问题严重,轰轰烈烈地遭灾之后,于是紧锣密鼓地研制各种农药试剂,各种奋不顾身地实验如何挽回余稻,如稍有成就便激昂自豪地宣称自己是怎样战胜了自然。这样的情况因为看起来结果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很容易给人以错觉,认为西方的技术非常能够解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非常立竿见影。
可是传统中国思维的做法却会有所不同——观察宇宙规律的运作,在反复的经验总结中掌握自然运作的原理,早在稻种受暑气之初,就能够推断出明年下种后会因此受热灾,并且在种子尚未下地之前,就已经运用四时节气的道理规律解去暑气,这样发出来的禾苗“任从东南风急,依然清秀异常”。(详见日志)
类似的例子,中医里面师兄也提到过,就是黑死病。在西方被黑死病轰轰烈烈席卷而过时,中国人古井不波地掸掸袖子,照常喝茶聊天干农活,因为往往在问题猖獗以前,已经被扼杀于源头了(隔离疗法),根本没机会像西方那样体验“激情”的生活。
我倒是觉得,这种传统生活方式非常“贵族”。事物运转的动态规律尽在指掌心算,问题总在源头得以解决。精深地掌握了中国传统智慧之后,不大有机会被各种“意外”的灾害搞得手忙脚乱。
反倒是近年来,国人各种轰轰烈烈的西学运动,顺便斩尽了传统文化的根源,我们尽忘祖辈的生活智慧,所以才造成眼下这个身心处于夹缝中的境况。
师兄做讲座的时候,特想扯着袖子问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该如何一一解决。后来忽然明白了,中医的理念本来就不是得了病之后才去考虑如何“多快好省”地解决,而是更多地是提倡如何葆养生机、平复情志、与四时同生息,才不会有遭受病痛的机会。拿我们现在熬夜辐射喝咖啡的生活习惯去要求以葆养生机为目的的中医来给我们一些建议,本来就是隔山打牛的事,因为就算建议了,我们也未必能够做到。
现代人追求速度和效率,所以去整容、减肥,各种手术、吃药。这种事情中医是做不来的。因为整容、减肥本来就是在消费生命,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块块零件来拆解实验。动辄见有传言说几日内立减多少斤,以为神奇自得。殊不知,在讲究情志调节和整体观的中医看来,这些选择本身就在加速生机的耗损。中医倡导尊重自我、情志与时节相应、知行合一的基础上的有机整体,想让自己变美丽,调节情志,适当运动、长养心气就可以做到,并不需要在自己身上动刀子埋材料,它讲究的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整体气质,现时舒畅与长生自得可以兼顾。除了中医以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注意到的几个事实也可以顺带提一下:中国古代的文人秀才,十有九个都是懂医术的。正牌的古代读书人,大多也都是懂得一些打坐调息养生之道的。青莲居士、白石道人这样的自号,在古代为数不少,而这些号并不是像现代人的网络马甲一样,是随手拈来可以随便换的,这些诗人文客都对佛学或道家思想有独特的体悟。简略一提,感兴趣的可自行查人物传记。
2说下我的从接触中医,到进入大学学习中医并尝试着运用中医的体会,文字尽量简洁,扣字不易,且看且珍惜。&br&&br&高一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有病就打针,虽然是早产儿,但小时候偶尔也会去游泳打篮球,所以身体还好,但慢慢到了初中,身体日益下降,具体程度表现为不停的吐清痰,每天加起来应该有好多碗?鼻子堵浓稠的鼻涕,经常用力的时候还会出血,头晕犯困,很容易出汗,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得打足了三五天的吊水。这样一直持续到高中,中间拍过片子开过药什么的,没用。&br&&br&高一,听说有个啥子军队退下来的中医水平蛮厉害,去开了八百的膏药调理,无效。&br&高二,身体发了疥疮,去医院医生开了什么硫磺软膏的,擦了无效,身上奇痒无比,母亲打听到有位道长开药很厉害,就去了。开了五剂,喝的跟煎煮的一起,当时因为有味土药不常用,道长形容之后我妈特地找了。前四包,几乎没用。第五天早上我突然想起道长说这药里得加药引子,盐,当天加,次日刷的一下,什么疮啊痒啊,消去九成。之后又巩固了五剂,自此之后对中医惊为天人。&br&之后找他调理身体,开了三个月丸子药,平时如果感冒了就请假过来喝中药,都是三包解决。然后身体调正以后平时自己喝点午时茶什么的感冒就解决了,自此之后,再也没看过西医,现在想想曾经冰冷的药水注到血管里的感觉就不寒而栗。&br&对了,补充一句,之前很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很严重的鼻炎(或者是鼻窦炎?)等症状全部消失。就剩下上课犯困还有些,不过这个。。。。上大学就好了,囧。&br&大学考了专科,但进的是本省中医药大学的专科(待会儿你就明白我为什么强调这个了)&br&大一,上学期竟然没!有!中!医!课!好吧,不吐槽了,继续讲中医经历。&br&大一上学期寒假回家,母亲说右下肋坠胀疼痛,动手或者呼吸就会有牵扯疼痛,有几天了,准备擦点红花油,我回来了,就想这个地儿是右边的足少阳胆经,然后记得在黄帝内经上提到可以扎右边儿的阳陵泉,于是乎就扎了,还顶了截艾条上去,然后配合呼吸泻法,然后,好了。是真的马上就好了,之后就没事儿了。&br&大一下学期开始慢慢坏肚子,坏了一两个月,自此之后我身体又彻底垮到今天。(原因我当时不清楚,后来明白了)&br&当时症状是,坏肚子,嘴唇干脱皮,很容易饿,但又吃不了二两饭。病了就得找医生看不是,特地挂了学校肠胃科专家号老中医,人挺和蔼,开了十剂,每日三次,我喝一次拉一次,喝了几天开始完谷不化,并且还有夜尿。&br&这个夜尿伴随了我三年!你能想象我大冬天的跑出去上厕所的忧伤么?&br&然后继续,换了家乡另一个据说比较厉害的中医,也花了好几百,然并卵。(那段时候我家里人不太支持我去道长那儿,怕我出家,所以就没去,也没觉得会是什么大事儿应该都会治)&br&之后自己本来是抓了三包药的,但没敢喝。。。。然后刚好看到罗大伦讲中国古代神医系列有个方子叫补益资生丸,一看,很对症啊,就买了一周的同仁堂丸子,好了。之后继续巩固一个月。&br&中途曾换过淘宝私人炮制药丸,真的差距特别大。&br&大一下学期一次和一兄弟住外面,在郊区,周围见不着什么诊所。他突然吃东西坏肚子了,上了几次厕所,之后无奈,找我试试,我就扎了,中脘左右天枢三个穴位,然后好了。&br&大一下学期,外婆中风入院,神昏谵语搓空理线,后放弃治疗送回老家以吊水续命。我带了些艾条回去,死马当活马医,每天灸两个小时。灸完眼睛有神,午后又没神,皱眉,手扶额头叹气,我认为为是清开灵注射液的问题,就让给拔了,继续让舅舅在我归校之后坚持每天艾灸。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后,大舅说派出一些大便,当时我慌了,担心是肾绝的症状,后来证明是排出宿便。因为自此之后,外婆开始神智清醒,可以认人,念名字,慢慢可以被搀扶起身,于是又被送到我家,我又回去继续观察。但之后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身子有些地热,当时大概是五一,我自己认为是气虚发热,应该用甘温除热法,但因畏惧不自信,变没敢开,家人担心不久了,就送回家以感冒打吊水治,最后不久便得知外婆逝世。&br&室友脸上痘痘严重,找道长,开了五剂汤药和一个疗程丸子药。汤药喝完没效,丸子没吃。(这个我只是陈述事实,不知道是真的开错了方子,还是说是因为丸子没吃而没好,反正那个同学以后是不信这个道长的了)&br&以后随着学习加深开始多了,治的例子也多了,就不一一列举。在我的印象中,急性的肠胃性疾病,急性的疼痛之类的最容易,慢性的许多要讲疗程,太麻烦,咳嗽这类的太难。&br&最令我开心的是有两次,一次室友感冒去打吊水,回来一直打嗝,晚上睡觉了还打,于是我装着一脸很淡然的跑过去,说我来吧,就给他按了三分钟膈输,其实心里还是略紧张的,最后还好,装喵成功,当时就好了。还有一次就是和同学去庐山,在青年旅馆住,一起约了些陌生人同行。然后正好有个人脚崴了,正好我的针具备了,就路上给他先缓个疼让他能相对正常的走路,回旅馆之后给他又完整捣鼓了一下,第二天他回家了,晚上打电话我说消肿了剩下的咋搞?那个爽字,不说了~&br&之后升了本科,针灸陷入瓶颈,就开始研究开方。&br&这个研究开方的历程可就艰辛了,和针灸不同,针灸我只要注意解剖,避开危险地带就没什么事儿,并且效果都还很容易出现。但开方子就。。。。。&br&&br&先说体会,许多的中药方子,我都能得到我所要的效果,但是我无法预期到他所有的效果。&br&&br&之前不是说了么,大一那会儿坏肚子把身体弄垮了,坏肚子之后我躺着小腹都是塌下去的,而之前都是充盈的。对比下舟状腹和你们自己的小腹就知道了。&br&&br&也是从那次身体垮了之后慢慢各种慢性症状都出现了,之前都没有,把这个前提说一下。&br&&br&晚上做噩梦,容易受惊,以为主要原因在痰,就开了温胆汤。前三包喝了很爽,大便有型,因为情绪引起的两肋隐隐疼痛消失。但第四副开始略恶心便停止。噩梦和受惊无效果。噩梦我后来才认识到是其他原因,喝了道长的药现在几乎没有了。易受惊一直在,这个从小就比较敏感。&br&&br&突然发现写了好多啊。。。。歇会儿再说。&br&&br&突然发现还是有人看的,那我就有动力继续更了。。。以下是七月二十四四更。&br&我就想到什么案例就用什么案例吧,所以连贯性和结构就可能差些,有什么疑问可以回复交流~&br&&br&升本后第一年(以下简称本一,二,三),看黄煌的经方体质学说,对照自己皮肤白,瘦弱,就应该是桂枝体质,加上大一的历史遗留问题消化不良,就开了十包当归黄芪建中汤合二陈汤,那效果,杠杠的,这十包药管了我之后好长一段时间的肠胃,并且之后只要是虚弱性的大便不成型,一喝就管用。不过喝着喝着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没感喝了,我脸上的一颗黑子慢慢突出了,本来是平的黑斑样,喝着喝着就变成突出的一团黑肉,然后第十天又肾关不固了一次(我一般是一个月一次,听着跟女生的那啥一样。。。),于是就没敢继续喝。然后慢慢的那个突出就自己脱落了,原地就只剩一个浅浅的黑印子。见了鬼了,这汤药还能祛痣。。。。?我准备之后有机会再去试试。&br&&br&过大概半个月,受凉了,当时没怎么当一回事儿,就喝了几包午时茶,也没忌口,过两天好的差不多了,就中午去吃土鸡火锅,这作死的,开始头晕目眩发热犯恶心。去药店买了包小柴胡颗粒,想了想没敢喝,毕竟柴胡事儿太多,也不知道这里边儿的柴胡是咋样的,就去学校医院那儿开了点药(现在在市区的校区,离医院什么的近)。那中医看起来五六十岁,知道我是本校的学生还考我来着,说我这是寒包热什么的记不太清,问我该开什么方子有哪几味药,我哪知道,我看的书跟她路子不太搭啊,没法子,那老师还挺热心,说她是教方剂的给我讲了讲方解,好像是九味羌活汤?开了五包,代煎一日分三小包,当晚我喝了一小包,第二天又喝了两小包,然后就好了。&br&不过应该是因为里面生地的原因,大便又坏了,然后突然发现有一段时间没夜尿喝了这个药就开始又起夜了。我就开始回忆,没起夜这段时间我喝了什么药。一个是温胆汤,一个是建中汤的合方,斟酌了半天,就开了三包建中汤,于是大便和起夜就都正常了。后来在日本大冢敬节的汉方三十年的那本书里看到,建中汤可治夜尿证才恍然大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br&&br&。。。。。。。。。。。。。。。。。&br&七月二十六日更。&br&&br&说到建中汤,我想到另一件事儿。我一般感冒初期就是喝点午时茶,但如果开始有了咽喉痛,那十有八九就会发展成咳嗽鼻涕之类,那我就得找人开汤剂了,自己也试了几次,效果不太理想。我有次症状就是咳痰,支气管那儿一痒就咳出一大块清稀的痰,没其他症状。晚上也咳,但左侧卧咳,右侧卧睡就不咳,真是奇了怪了,难不成只有左支气管发炎又支气管没事儿?&br&我就找个学校比较信任的一位老师看,那老师就跟我说是胃在左边儿,右侧卧就把胃里面的痰排出来了,所以才咳,就说给我开个小建中汤,饴糖就用白色的,白入肺嘛。&br&老师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胃里的痰能排到支气管去?好吧,其实中医学久了,这类看似稀奇古怪的理论还是蛮多的,大家开心就好。重要的是小建中汤健胃以消痰的效果确实不错,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了几包,没想到喝的当天咳嗽就几乎好了,胃就胃吧,入肺就入肺吧,能有效果随你怎么说。。。。。。&br&&br&说到感冒,我再说个自治失败,转求他人的例子。&br&也是我感冒了,发展到生痰的级别,主症是清鼻涕,清咳痰,怕冷,一派寒凉,试试桂枝汤?一试,痰就便黄,停了,痰就变回来了。得,找高人吧,就去找我家那边儿的那位道长了,带徒弟在,是二徒弟,开了个方子,师父审核了下没问题我就准备去抓方子。路上一看,黄芩十几还是二十克的,还有炙枇杷叶什么的,这么凉,我受不受得了?我身上热症在哪儿?回家拿镜子一看,薄黄苔啊。。。自己给自己看,疏忽了。于是喝了三包,咳嗽就好了。&br&&br&一次女同学手足心容易发热,嘴唇干燥来找我,一看这个症状,喜欢经方的应该都能反应过来,是温经汤症。一般我是很少给别人开方子的,但这个毕竟太典型了,同学有这么看得起我,这个方子又平和,我就参了下脉舌给他开了五包。喝完她说效果很好,并且脸上痘痘,冬天怕冷什么的一些其他症状也好很多。我不禁心中大叹经方的神气。她之前也曾在一个名老中医那儿看过,但喝了药肚子涨,也没什么效果,我看了看方子,大概是些时方的组合思路,估计这位老中医不是经方的路子,要不然肯定不会放过温经汤的使用。&br&我说这个并不是对那位老中医或者时方有什么偏见,因为我也有朋友在那位中医那儿看病效果很不错的,我很尊敬的那些老师也没几个是经方家。我只是想说即使是我这样的初学者,用经方有时候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但貌似目前真正使用经方的人不多,所以感觉实属可惜。&br&&br&。。。。。。。。。。。。。。。。。&br&七月二十八号更新&br&&br&之前不是说了一个温经汤的例子么,后来我大姐也是手足心热,嘴唇偶尔干燥,偶尔头疼。当时我也是摇摆了半天,毕竟光一个手足心热,辅助症状不典型,虽有头疼,但没有典型的吴茱萸证头疼的辅助判断,看舌苔淤血湿灼之气很重,又有睡觉睡觉冰凉的复杂症状(当时是冬天),犹豫了半天还是用温经汤探了下。脚凉效果很明显,其他的就不行了,看看没效,胆子就缩回去没敢继续开了。&br&&br&因为觉得经方好用,平日在宿舍就喜欢和某基友推荐,我与此基友几乎无话不谈,在洗脑一年之后中午开始找我一试。&br&他的症状很简单,就是感觉喉咙里有痰,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与半夏厚朴汤的症状很符合,又看了下身体没有明显的热证,心下搏动明显,他素来又容易心神不宁,就开了五包。当时药店没有生姜就换了干姜量减半用。&br&之后他说效果挺好,喝了第二天开始喉咙频频吐痰,吐了几天之后就感觉好了十之八九。之后他说想再喝几包祛根,我本来想着小剂量长服几包,但因条件不足就还是开了原剂量,不过合了小剂量的小陷胸汤,以后我就有事回家,过两天他说舌苔有点黄,不知是药的问题还是这几天吃了辣的什么的就给停了。&br&&br&他天下雨就坏肚子,平时喝冷的冰的都没问题,天冷也没问题,我就觉得停奇怪,最后也只能怀疑也是痰的问题,本来想的是理中丸,但考虑到下雨才发,问题可能藏的比较深就用了附子理中丸。刚开始买的是仲景牌的,比较信任这个牌子,吃了一小瓶,效果还不错,刚好那几天下雨肚子也没什么事儿。之后准备吃第二瓶,忘了是什么原因买了另外一个牌子,一吃大便就躁的不行就没吃了。。。&br&我胆子是比较小的,但基友刚好相反,他有朋友身体不适手机联系他,他就来找我。&br&一日我在看书,他跑过来问我某某症状适不适合用调胃承气汤,我以为他只是问这个理论,我就说应该可以吧,就症状来说蛮对症的。当时答完没放心上,没想到过几天他跟我说他同学和这个一天上了好几次厕所,然后第二天发烧了问我喝什么药。我了个去啊。。。。这可是小泻药啊就这么给开了,好歹也是小计量试试啊,当时无语了半天。后来研究分析出是前天坏肚子身体有点虚,第二天淋了雨感冒,就让她自己去看了医生。&br&另外还开了他的两个同学,不过据说效果不错,但都是跟基友扯了半天,问诊并且让她弄七弄八才敢开的平和方子。一个是一大便就出冷汗,给开的附子理中丸。一个是盗汗,开的桂枝汤加黄芪。盗汗这个是在国外,当时还想了下怎么买药,什么药能带出去,还开玩笑要是没效果咋办,人家外国人看你喝中药伪科学,然后又没效那多丢脸,最后据说喝了三包就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好基友安慰我。。。。。
2说下我的从接触中医,到进入大学学习中医并尝试着运用中医的体会,文字尽量简洁,扣字不易,且看且珍惜。高一之前,未接触过中医,有病就打针,虽然是早产儿,但小时候偶尔也会去游泳打篮球,所以身体还好,但慢慢到了初中,身体日益下降,具体程度表现为…
做一个中医门外汉。写的内容居然有这些人看。谢谢捧场。再顺便说几句?中医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第一。不是中医不行,而是现在的中草药不行。举个例子。当年的人参,跟现在的燕窝一个价,现在的人参跟萝卜一个价。当年的人参,长于深山,吸天地之精华。聚五行之功效;现在的人参,生于大棚,吸化肥之养料,硫磺熏制以着色。两者的药性能一样么?(桔在南为桔桔在北为枳,肉食鸡PK家养鸡?)所以,我们谈发展中医。而避开了规范发展中草药。肯定是行不通的。第二,平台。几千年的中医传承当中。多少个千金之方,在传内不传外的家规之下,绝迹江湖(之前提到的御医,手抄了两箱子中医古书和自己的心得,后代文革时期怕批斗,全烧了)。古人犯错,是迫于生计,穷于通讯不便利,但今天呢,大学时尚能汇聚一堂,学习讨论。但毕业了,又和古人一样自己摸索,几人讨论,偶尔论坛。我们的确缺少一个大的平台。李时珍真的很牛,他在那种封闭的社会环境下,尚且能汇聚了天下的草药药理留给后人。但,个人认为,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只是书的目录,而不是全部内容(等待我们去完善),给我们的只是许许多多的命题,而非答案(等我们去论证)。因为他只是一个人,一生只去验证几味药,样本数量也未必够。阿司匹林一百毫克的用量也是经过几万例的亚临床实验才得出的。中医的不传之迷,在于计量。我们缺少一个平台去记录所有患者的体重、症状、脉象、方剂、剂量、疗效。然后利用大数据来统计方剂的优劣、剂量的加减。(看到这,一定会有人开骂了:原来作者是煞笔,异想天开,与老祖宗的学问背道而驰,西学中用,不伦不类……且不论方法行不行的通,就问这么大的资金,谁能拿出来) 。
呵呵,写不下去了,自己都觉得不可行,别光替中医想出路了,就连西医的滥用抗菌素,咱们国家都没彻底解决呢。只不过西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兴衰,而中医面临的是存亡,用一句评论区里的话:败家的都是亲儿子,最后毁掉中医的肯定是中医人。 虽然不是中医人,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字字锥心。
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变化,饮食结构作息规律都在变化,中医没有一个大的交流统计平台,光去捧着祖宗的几本经,想去适应这种变化,难。想要走出国门,去跟国际化接轨,没有一个切切实实的大数据,难。&br&&br&致勇于专研的中医人,活在当下,你们注定任重而道远,成功路上,注定充满荆棘,望共勉。&br&&br&&br&&br&““““““““””””””””手术线““““““““””””””””&br&&br&&br&&br&&br&&br&&br&西医一枚,本来高考靠数理化拿分的我对中医那套玄虚的理论不谢一顾。但直到进入临床的第三年。被中医的疗效给吓着了。那是我收的一个慢支肺气肿的患者。叙述病史说肝硬化五十年了。我看他症状体征都不太相符。而且,在西医里面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变不可逆。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通通都是缓解症状。能够彻底治愈的只有肝移植。他说他五十年前吃中药,症状得到了控制在没发错过。我心想他一定是五零年前的中医大夫的误诊了。但打了个b超看到,真有肝硬化。他自己描述他曾经是抗美援朝老兵。五十年前得的肝硬化,中国医科大学给他宣判了死刑,当时已经大量腹水了。后来去辽宁中医吃汤药吃了,吃了三年的汤药就再也没犯过。我向他打听那位神医是谁?想上门求教。他说五十年前那人就是个老头儿现在他的学生都死了。现在的亲戚朋友去那看病也通常没有那效果了。&br&&br&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同事的大爷。我父亲咳嗽三十年。所有诊断的方法还有那个治疗方法都试过。无果。听说同事的大爷,祖上还是给皇上看病的御医。手段高明。就带着父亲开了三个小时的车去拜会一下。偏远山区。室内简陋。但是墙上挂的锦旗天南海北的哪都有?还有姨姨父是辽宁中医的教授给留下的。据说也让他大爷看过病。本以为能把父亲的病看好这回花多少钱都愿意。结果他大爷把完脉,抓了药。告诉我才三块钱不要了。我一看才两味药。甘草和桑白皮。他大爷说只要是用对了症不在于药材多名贵。父亲服下当日起效。&br&&br&后来我爱人生完孩子两年没来月经。再次去找他大爷。得到的结果是无需用药。详细询问才知道。他大爷有一套理论。叫血没病,不治病。意思是人体是一个可以自我修复的生态。血液就是体内的河流。只要河流通畅。体内的一些小毛病(漂浮的小垃圾),都可以冲刷带走,无需人为干预。他大爷还给我举了个例子。上午来他这看病的一个小姑娘。也是因为月经不调。在别人那吃了几副中药。月经是好了几天。但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他大爷说一把脉。这个小姑娘整个人被那些活血化於药把身体都化空了。……&br&&br&总结一下目前的中医现状。龙蛇混杂鱼目混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像上面那两位仁心仁术的中医大夫太少了。先说民间。那些打着祖传偏方旗号的江湖医生,九城都是骗人的。举几个例子:常年腰腿疼的患者,西治疗症状仍然反复,便花重金去吃民间偏方,效果立竿见影,可是再吃几个月,就出现了满月脸水牛背,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汤药里插了地塞米松和去痛片;那些类风湿痛风的患者,花重金去某某中医疗养院,效果显著,回来我问他,是不是让它们泡药澡?敷海泥?睡热炕?他说是,我让他停了他们的药,自己在家泡泡热水澡,睡睡电褥子看看效果,后来同感。…… 再说说医院,有几个中医主任每天在早会上指点疗效、改进方剂,而不是谈论科室效益。 (其实也适用于西医某些人)&br&&br&最后说一说中医还有没有希望? 有!&br&因为抛开学术环境,至少在我周围看到了一些中医的年轻人有学习的热情,仁心仁术的老一辈中医有着传承发扬下去的愿望,根深蒂固的国情也有着对中医的信任。 &br&&br&还要推荐一个偶然查到的微信专栏《每天一味中草药》,作者高永会,虽然里面的知识作为一个西医大夫一辈子也不会用到(没有开中医处方的权力),但是能感觉到作者把玄虚复杂的中医知识解释的通俗易懂这种春风化雨的功力,和不把大好时光花在赚钱、发论文、拼职称上,而是努力去替年轻中医传播知识扫清障碍的这份良心。
做一个中医门外汉。写的内容居然有这些人看。谢谢捧场。再顺便说几句?中医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第一。不是中医不行,而是现在的中草药不行。举个例子。当年的人参,跟现在的燕窝一个价,现在的人参跟萝卜一个价。当年的人参,长于深山,吸天地之精华。聚五行…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公众号:【千杯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西医结合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