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给人类的礼物政治人类学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一小步。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提醒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这说明A.对青蒿素的科学认识来自源于中医文献的灵感和启示B.中医古代文献是现代生命科学工作者进行研发的基础C.离开中医古代文献的指导,青蒿素的发现将难以实现D.中医古代文献在青蒿素的发现工作中具有直接现实性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一小步。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予她灵感和启示,提醒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这说明
[&&&& ]A.对青蒿素的科学认识来源于中医文献的灵感和启示 B.中医古代文献是现代生命科学工作者进行研发的基础 C.离开中医古代文献的指导,青蒿素的发现将难以实现 D.中医古代文献在青蒿素的发现工作中具有直接现实性成都市2015年秋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成都市2015年秋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_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注册日期:
最近登录:
粉丝人数:209
屠呦呦瑞典演讲全文。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2月7日电(记者 李玫忆 刘仲华)12月7日下午1点,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医学礼堂举行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演讲,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美国爱尔兰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演讲。屠呦呦在演讲中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赞扬了中国科学家的团队精神,并呼吁全球科学家对疟疾病毒已经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多加关注并研究解决方案。
讲话全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威廉姆·坎贝尔和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青蒿素引起世界关注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
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 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
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9800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 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600万到6900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
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这两类的区别,是体裁上的区别。即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特别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古体诗是不大讲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对仗。(当然,这样讲是一种很粗略的说法。)
&&&&近体诗是在齐梁时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它的特点是:
&&&&(1) 字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可以说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 用韵严格。这指的是: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一首诗必须用同一韵的字,不许出韵;一般只用平声韵。
&&&&(3) 讲究平仄。
&&&&(4) 讲究对仗。
&&&&第(3)(4)两点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作为一种体裁,古体诗的特点是不大讲究格律。凡是诗歌,多多少少总是要讲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韵,这就是一种格律;字句比较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一种格律。这些因素,古体诗都是具备的,所以不能说古体诗完全不讲格律。但古体诗格律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么严,即前面所说的近体诗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四方面的要求,古体诗都没有。也就是说,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地方在于:
&&&&(1)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 不讲平仄。
&&&&(4) 不讲对仗。
&&&&古体诗也叫古诗。作为一种体裁来说,在近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六朝五、七言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或古诗。在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后,唐代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还继续写这种不大讲究格律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乐府等,也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但是在习惯上,往往把“乐府”另立一类,而把其余的称为古诗,特别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称为古诗,这是狭义的古诗。
&&&&(本文节自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题目系编者加)
给帖子作者打赏
未登录网友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以上是互相关注的诗友,您也可以填写诗友的网名(用空格隔开网名):
绝不允许汉奸舆论掩盖青蒿素市场上惊人的卖国行为( 18:00:37)
几乎拯救了整个非洲的文革期间完成的青蒿素产品获得诺贝尔奖,震惊了整个中国,完全颠覆了30多年来对文革的妖魔化。可是,控制中国媒体的汉奸势力又变换角度妖魔化文革,撰文造谣说青蒿素的巨大利润流入外资腰包,是文革期间没有申请专利造成的。这个谣言与此前他们造谣说“文革期间是科学沙漠”同样的无耻下流,荒诞不经。
由中国研发成功的青蒿素市场,给中国带来的利润如果5%,而95%的利润掌握在以西方医药巨头诺华制药、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葛兰素史克为代表的西方垄断资本手中。根据《青蒿素市场研究报告》统计(以下数据全部来自于该报告),国外有生产企业约20余家。而作为青蒿素原料的植物青蒿90%生长在中国南部地区,中国提供了世界青蒿素市场80%的原料,而只占有1/20的利润。西方国家完全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原材料基地,而这恰恰是八国联军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任务之一。汉奸势力为了掩盖他们惊人的卖国行为,便利用文革期间没有专利申请这个人所共知的特定,造谣说青蒿素市场的专利是文革期间丢失的。
中国汉奸舆论有多么无耻下流,下面的事实给予了充分回答。就拿国际三大制药巨头来说:垄断青蒿素市场的第一巨头瑞士诺华公司,是在1999年完成的青蒿素药物注册的,距文革结束23年;世界三大制药巨头之一的赛诺菲-安万特公司,1993年开始协助开发青蒿素药物,在2004年才成为继诺华之后的WHO抗虐药第二预定供应商 ;葛兰素史克公司是2003年经过管理机构的批准,才介入青蒿素药品研发……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青蒿素专利落入外资手中,完全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的,与文革没有半点关系。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问,中国青蒿素的专利是怎么落入外资手中的?中国青蒿素市场的巨大利润又是怎么落入外资腰包的?说穿了就是两个字:卖国。瑞士诺华公司垄断世界青蒿素市场的专利,完全来自于中国。1994年,研发了复方蒿甲醚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发机构与诺华公司签署专利开发许可协议,诺华负责复方蒿甲醚在国际市场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则只收取一定的专利使用费,通过申请专利。诺华完全是坐享其成,只是花一点儿小钱,便拿走了中国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专利。青蒿素专利丧失的这个过程,也是所有了解中国经济的人十分熟悉的过程,因为在其他领域,我们的专利和核心技术也是这样丢掉的。
如果说青蒿素专利的丧失还是企业责任的话,那么青蒿素市场由外资控制,95%的利润流入外资腰包,那就完全是政府的责任了。中国是青蒿素原料市场的垄断者,至少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把原材料利润留在中国,可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配合西方垄断资本完全瓦解了中国的自然垄断地位,如同把中国稀土企业由两三家变成二三百家一样,一下子就在中国产生了上百个青蒿素原料生产企业,彼此之间相互杀价,让不到3家国际垄断巨头坐享低价原材料。并且由于互相杀价谁也长不大,无法成为国际供应商,只能把自己生产的原材料,交给诺华和赛诺菲-安万特两家跨国公司,让这两家跨国公司拿着中国生产的原材料成为国际供应商。市场化变成了殖民化的开山利斧,即使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也不过如此。
让中国人感到更加悲哀的是,就是连这种获得5%利润的原料供应和打工地位,也可能很快就会丧失。为了配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解体战略,与TPP美国联手33个国家(包括了中国周边所有国家)在经济上孤立中国一样,诺华这些国际垄断资本巨头也从统治世界的总体格局出发,准备在国外种植青蒿,把青蒿素原材料基地转向国外,协助美国在经济上扼死中国。虽然目前中国人只讲经济只认钱,但是国际垄断资本“觉悟”并不这样低,他们讲钱,但是更讲政治。因为政治代表的是长远利益,代表的是更多的金钱。
青蒿素与无数产品的悲喜剧一样,反映了文革和改革的历史本质和作用。青蒿素是中国人发明的,青蒿素原材料是中国生产的,产品专利技术也是中国人研制成功的,可是一个“市场化”改革规则,便把利润装进了西方国家的腰包。这就是让中国人欲哭无泪、五内俱焚的市场化改革。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2
本文转载自新浪博客。
金人三缄回复:
多谢金兄分享!这个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的团队奖呀!
金人三缄回复:
谢谢分享,问候并致晚安!
金人三缄回复:
襟怀感人,只有那个时代的那种精神,才能产生大量这样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科学工作者.问好金人兄
金人三缄回复:
广博,精辟
金人三缄回复:
毛主席说了不算,研究那东西又不挣钱。
金人三缄回复:
&&|&& 微信公众号&&|&&手机版&&|&&
用户登录...
电子邮箱:
您注册本站时填的E-mail
登录密码:
您在本站的密码&
记住我(以后自动登录)
推荐您使用 或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
选择图片:
图片大小不能超过2MB
音乐网址:
音乐网址必须以http开头,以.mp3结尾。其它格式的音乐请通过编辑器按钮插入。
正确 http://jsafc.net/htm/xsg/rcpy07/pipayu.mp3
错误 /.mp3?xcode=82f965&mid=0.061
给评论者打赏
给此人分配赏金泰兴市2015年九年级化学12月阶段检测(有解析沪教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搜索:
泰兴市2015年九年级化学12月阶段检测(有解析沪教版)
作者:佚名 试题来源:网络 点击数:
泰兴市2015年九年级化学12月阶段检测(有解析沪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 源天添 资源网 w ww.tT z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一.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森林起火&D.食物腐败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B.加碘盐&C.食用醋&D.干冰 3.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 碳酸钙固体&B. 氢氧化钠溶液&C.&&&&& 氢气&D. 稀盐酸溶液 4.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A.氧原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水分子 5.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T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rO3&B.Cr2O3&C.Cr2S3&D.CrSO3 6.以下几种安全标记中禁止吸烟的标记是(  )A. &B. &C. &D.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276&B.原子序数为118C.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D.中子数为79 8.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B.b>a>c&C.a>c>b&D.b>c>a 9.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研发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可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它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C.铝比铁更容易跟氧气和其 他物质反应,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二.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B.碳&C.铁、碳混合物&D.硫酸亚铁 12.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将铁丝放入氧气中,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 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用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制取氧气B. 加热试管中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C. 向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D. 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二.非(共40分)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①银原子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③铵根离子      ④侏儒症是由于缺      元素(2)说出下列“2”的含义:①H2      ②Fe2+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②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其原理是:      .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方法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自制净水器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自来水生产中常加入二氧化氯(ClO2)来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某些食品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袋内放一包“双吸剂”.如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中的“504双吸剂”,此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      ,此双吸剂中使用铁粉不使用铁块的原因是      ,NaCl的作用可能是      .(5)生活中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用完后通常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 18.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O2,当看到水槽中气泡      (填“刚一冒出”或“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写出用B、E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H2S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③G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漏斗的作用是      . 19.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 化;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尾气处理的方法为      .《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 2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IV.该小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液体的      保持相平.(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      、称量.(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不考虑量筒读取的误差)①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②      ,导致计算结果偏      .(4)取铜锌样品80克,与稀硫酸反应,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量筒内的体积为22.4ml(气体的密度为0.089g/ml).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森林起火&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森林起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B.加碘盐&C.食用醋&D.干冰【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食用醋中含有醋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 碳酸钙固体&B. 氢氧化钠溶液&C. &&&&& 氢气&D. 稀盐酸溶液【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B、液体应放于细口瓶内,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C、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且倒置;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解答】解:A、碳酸钙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应放于细口瓶内,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子,故不符合题意;C、以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且应把集气瓶倒置,故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存放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 4.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A.氧原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水分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鱼在水中生存需要氧气,据此解答.【解答】解: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酒精检测仪中 的反应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T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rO3&B.Cr2O3&C.Cr2S3&D.CrS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4X(橙红色)+6H2SO4T2Cr2(SO4)3(绿色)+2CO2↑+9H2O,反应物中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18、25、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铬、碳、氢、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4、2、18、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铬原子和1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铬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rO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以下几种安全标记中禁止吸烟的标记是(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图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是禁止明火的标志,错误;B、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错误;C、是易燃物标志,错误;D、是禁止吸烟的标志,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安全图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276&B.原子序数为118C.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D.中子数为7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信息可知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然后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来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金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76,故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 知,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6,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故正确;D.79是金原子的质子数而不是中子数,中子数=,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知道元素周期表所体现的信息及含义. 8.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B.b>a>c&C.a>c>b&D.b>c>a【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这一规律,根据反应的发生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解答】解: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b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b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b>a>c,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9.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研发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 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可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它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可知,青蒿素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故错误;C.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 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C.铝比铁更容易跟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和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正确;C、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反应的进行,抗腐蚀性比铁强,错误;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B.碳&C.铁、碳混合物&D.硫酸亚铁【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专题】实验性;压轴实验题.【分析】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但含有碳单质,因碳不与硫酸反应,所以碳剩余.【解答】解:生铁中含有碳,又因硫酸是过量的所以生铁中的铁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可溶性的盐,故剩余的残渣是碳.故选B【点评】明确生铁中含有的杂质及认真审题,在题目中硫酸是过量的,所以铁完全反应. 12.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要特别注意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解答】解:A、对比反应前后的原子模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故A说法正确;B、反应前的分子全部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错误;C、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C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都有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 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 本题的基本方法.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将铁丝放入氧气中,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考点】电解水实验;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空气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故A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故B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正确;D、将铁丝放入氧气中,需要点燃才能燃烧,故D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实验都是课本的基础实验,加强实验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 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用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制取氧气B. 加热试管中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C. 向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D. 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等质量氯酸钾制得的氧气的质量相同;B、加热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有固体生成,固体残余物质量不会为零;C、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铁比铜活泼,能够置换出铜,但每56份铁可以置换出64份的铜,溶液质量会减少;D、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解答】解:A、等质量氯酸钾制得的氧气的质量相同,与是否加入催化剂无关,故图象错误;B、加热一定质量的碱式碳酸铜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有固体生成,固体残余物质量不会为零,故图象错误;C、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铁比铜活泼,能够置换出铜,但每56份铁可以置换出64份的铜,溶液质量会减少,直到反应停止,溶液质量不变,故图象正确;D、锌比铁活泼,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所用时间少,但质量相同且过量的锌和铁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也相等,故图象错误;答案:C【点评】此类考题是容易出错的一类题目,但只要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仔细观察图示,就可做好. 二.非(共40分)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①银原子 Ag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O2 ③铵根离子 NH4+ ④侏儒症是由于缺 Zn 元素(2)说出下列“2”的含义:①H2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②Fe2+ 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2KClO3 2KCl+3O2 ②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其原理是: CuSO4+Fe=FeSO4+Cu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银原子就可以表示为:Ag;②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故填:CO2;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因此铵根离子表示为:NH4+;④侏儒症是由于缺锌元素导致的,锌元素可表示为:Zn;(2)①位于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受热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②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说的铜的化合物,即用铁将铜的化合物中的铜元素置换出来,反应物是 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铜,不需要反应条件,已经平了,所以方程式是:Fe+CuSO4TFeSO4+Cu;故答案为:(1)①Ag;②CO2;③NH4+;④Zn;(2)①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②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①2KClO3 2KCl+3O2;②CuSO4+Fe=FeSO4+Cu;【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方法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过滤 .(2)自制净水器常加入 活性炭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自来水生产中常加入二氧化氯(ClO2)来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4)某些食品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袋内放一包“双吸剂”.如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中的“504双吸剂”,此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此双吸剂中使用铁粉不使用铁块的原因是 铁粉增大了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NaCl的作用可能是 加快铁锈蚀的速度 .(5)生活中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用完后通常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铁生锈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2)活性炭可吸附异味和色素等;(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l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考虑;(5)根据人体需要的元素和乳化原理,铁生锈的条件考虑本题.【解答】解:(1)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过滤;故填:过滤;(2)活性炭可吸附异味和色素等,所以可用于净水器中,用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填:活性炭.(3)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填:(4)铁粉生锈是与氧气和水作用,所以铁的作用是吸收氧气和水;铁块与氧气、水的接触面积小,反应的慢;在有盐分的环境中能促进铁生锈;故填: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铁粉增大了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铁锈蚀的速度.(只要合理即给分)(5)铁锅可以给人体提供铁元素;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是防止铁锅生锈的.故填: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防止铁生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原理的应用,以及活性炭的作用,了解相关内容才能正确解答. 18.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分液漏斗 ;② 集气瓶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O2,当看到水槽中气泡 连续均匀冒出 (填“刚一冒出”或“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时,应先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写出用B、E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SO4+Zn=ZnSO4+H2↑ .(4)H2S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在常温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某同学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H2SO4TH2S↑+FeSO4 ②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大 .③G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 ,漏斗的作用是 防止溶液倒吸(入集气瓶)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排出空气后再收集;收集后要防止水的倒流而引起试管的炸裂;(3)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气体制取:BE组合适合制取固液常温型的反应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4)根据信息提供的反应物及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②根据收集方法及进气口判断硫化氢的密度;③根据信息硫化氢有毒及硫化氢的性质分析【解答】解:(1)①是分液漏斗,②是集气瓶;(2)用排水法收集的时机不能是刚一冒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氧气混有空气使氧气不纯;收集完毕若先熄灭酒精灯会引起水的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应该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BE组合适合制取固液常温型的反应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此可以是熟悉的氢气,要用活泼金属和酸反应制得,故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或其他合理答案;(4)①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产物为:硫酸亚铁和硫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FeS=FeSO4+H2S↑;②根据收集方法及进气管(长管)可以判断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③因为硫化氢有毒,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故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从而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漏斗可以增大与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防止溶液倒吸入集气瓶.故答案为:(1)①分液漏斗& ②集气瓶(2)连续均匀冒出&&&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H2SO4+Zn=ZnSO4+H2↑或其他合理答案(4)①H2SO4+FeS=FeSO4+H2S↑ ②大& ③吸收多余的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溶液倒吸(入集气瓶)【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气体制取拓展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运用,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 19.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氧气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尾气处理的方法为 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 .《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 4Fe+3O2↑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供给呼吸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熔融的氧化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解答】解:(1)Ⅰ与Ⅲ对比,通入的气体不同,温度相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氧气;Ⅱ与Ⅲ对比,通入的气体相同,温度不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处理的方法为: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熔融的氧化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Fe2O3 4Fe+3O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1)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2Fe2O3 4Fe+3O2↑,供给呼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条件的探究和工业炼铁原理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即可解答. 2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IV.该小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相平.(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洗涤 、 干燥 、称量.(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不考虑量筒读取的误差)①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② 未等装置B冷却就读取D中数据 ,导致计算结果偏 大 .(4)取铜锌样品80克,与稀硫酸反应,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量筒内的体积为22.4ml(气体的密度为0.089g/ml).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量气装置;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的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考虑.(4)此合金中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要根据氢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锌的质量.【解答】解:(1)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再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3)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计算的结果就偏大.(4)根据“量筒中接收的液体的体积为22.4ml”,氢气的体积为22.4ml,因为氢气的密度为0.089g/ml,故其质量为0.089g/ml×22.4ml=1.9936g;设生成1.9932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Zn+H2SO4TZnSO4+H2↑65&&&&&&&&&&&& 2x&&&&&&&&&&& 1.9932g&解得x=64.779g.故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 ×100%=80.99%,答:故答案为:(1)Zn+H2SO4TZnSO4+H2↑;(2)洗涤,干燥;(3)未等装置B冷却就读取D中数据,大答案:(1)凹液面的最低处;(2)洗涤;干燥;(3)未等装置B冷却就读取D中数据;大;(4)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80.99%.【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知道锌与硫酸反应放出热量,会造成相应的误差,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进行观察和计算. 文章来 源天添 资源网 w ww.tT z
没有相关学科试题&&
? ? ? ? ? ? ? ?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de4f10e54e8'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解人类政治行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