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位置示意图逆气

[卷之十\诸汤]&桂花汤
&&&&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干姜(炮,九两)桂心甘草(炒,各九斤)缩砂仁(三斤十四两)上炒盐十四斤,同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卷之十\诸汤]&破气汤
&&&&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噫气吞酸,呕逆恶心,胸膈噫塞少。&&&&青皮(不去白)陈皮(不去白)回香(拣炒,各十二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半)盐(炒,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服。&&&&
[卷之十\诸汤]&玉真汤
&&&&治一切冷气,痰逆恶心,胸膈痞闷,脐腹撮痛,口苦无味,饮食不美。&&&&阿魏(面裹,煨)茴香(拣净,炒,各三斤)檀香(一斤半)胡椒(九两)干姜(炮,白面(炒,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卷之十\诸汤]&薄荷汤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心胸烦闷,精神不爽。&&&&荆芥穗盐(炒,各三斤)鸡苏叶(七斤半)栝蒌根(十一两)缩砂仁(三两)甘草(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后服。&&&&
[卷之十\诸汤]&紫苏汤
&&&&调气利膈,消痰止嗽。治心胸烦闷,口干多渴。&&&&紫苏叶(六斤)乌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麸炒,上炒盐十斤同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卷之十\诸汤]&枣汤
&&&&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胁肋胀满,不美饮食。&&&&枣(去核,一斤)生姜(洗,切,五斤)甘草(炙,锉,三斤)上三味一处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食。&&&&
[卷之十\诸汤]&二宜汤
&&&&治冒暑引饮,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桂心(四斤四两)干姜(砂炒,四斤)甘草(用砂炒,三十斤)杏仁(去皮、尖,砂炒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如伤暑烦渴,新水调下,不计时。&&&&
[卷之十\诸汤]&浓朴汤
&&&&治脾胃虚冷,腹痛泄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不思饮食。&&&&浓朴(去粗皮,十斤,用生姜二斤,制)枣(一斗六升)丁香皮(八两)甘草(炒,十一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七分,热服。常服温中顺气,进饮食。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
[卷之十\诸汤]&五味汤
&&&&温中益气。治胸膈痞满,心腹刺痛,短气噎闷,咳嗽痰唾,呕逆恶心,不思饮五味子(洗,九斤)良姜(炒)陈皮(去白)茴香(炒,各一斤半)甘草(炒,十七斤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食前。&&&&
[卷之十\诸汤]&仙术汤
&&&&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苍术(去皮,四十八斤)枣(去核,二斗四升)干姜(炮,二十四两)杏仁(去皮、尖上为细末,入杏仁和匀。每服一钱,沸汤点服,食前。常服延年,明目驻颜,轻身不老
[卷之十\诸汤]&杏霜汤
&&&&调肺气,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粟米(炒,一斗六升)甘草(炒,十斤半)盐(炒,十六斤)杏仁(去皮、尖,麸炒,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常服悦泽颜色,光润皮肤。&&&&
[卷之十\诸汤]&生姜汤
&&&&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酸水,呕逆不定,饮食无味,胸膈不快。&&&&干生姜(二斤)白面(炒,三斤)甘草(炒,十三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上炒盐二十二斤同为末。每服半钱,如茶点吃。常服一字,消食化痰,宽利胸膈,不拘时候。&&&&
[卷之十\诸汤]&益智汤
&&&&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痞闷,饮食减少。&&&&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干姜(炮,三两)青皮蓬莪术陈皮(各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常服顺气宽中,消宿冷,调脾胃。&&&&
[卷之十\诸汤]&茴香汤
&&&&疗元脏气虚冷,脐腹胀满,刺疼痛,不思饮食,一切冷气,并皆治之。(又茴香(去土,炒,六斤)川楝子(洗,炒)陈皮(各二斤)甘草(炒,七斤)盐(炒,上为末。每服一钱,如茶点吃,常服温中益气,利胸膈,进饮食。&&&&
[卷之十\〔宝庆新增方〕]&茴香汤
&&&&治疗与前茴香汤同。&&&&白芷(不见火)肉桂(不见火,各二两)桔梗(焙,三十两)茴香甘草(并炒,各六上为末。每服一钱,盐少许,沸汤点,食前。常服宽中,益气温胃。&&&&
[卷之十\〔宝庆新增方〕]&檀香汤
&&&&治精神不爽,头目昏眩,心忪烦躁,志意不定。&&&&川芎(不见火)白芷(不见火,各二两)桔梗(焙,三十两)檀香(不见火,三两)甘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调中顺气,安神定志,清爽头目。&&&&
[卷之十\〔宝庆新增方〕]&缩砂汤
&&&&治一切冷气,心腹刺痛,胸膈痞闷,胁腹胀满,呕逆恶心,饮食无味,脾胃不多伤,呕吐不止。&&&&缩砂仁(不见火)甘草〔炒,各十二两(一本作各二两)〕桔梗(焙,六十两)丁香皮(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食前。常服消滞气,宽胸膈,健脾胃,进饮食,止呕吐。&&&&
[卷之十\〔宝庆新增方〕]&胡椒汤
&&&&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常服温暖脾胃,去寒顺气。&&&&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焙,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卷之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挝脾汤
&&&&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并宜服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上炒盐一斤同药炒,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点下。常服快气,大解中酒,美进饮食。&&&&
[卷之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小理中汤
&&&&治脾胃中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心腹痛,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虚胀,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去湿。又治肠胃冷湿,泄泻注分,腹中雷鸣,霍乱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气结气,并皆治之。&&&&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上锉碎同碾,淹一宿,焙干,碾为细末。每一钱,沸汤点,空心服。&&&&
[卷之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白梅汤
&&&&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白梅(研破,二十九斤)檀香(十四两)甘草(十三斤半)盐(炒,十五斤)上为末。每一钱,擦生姜、新汲水下。如酒后干哕,恶心舌涩,如茶吃。&&&&
[卷之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三倍汤
&&&&治脾胃中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谷不分。&&&&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干,为末。沸汤点服。&&&&
[卷之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铁刷汤
&&&&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冷,肠鸣泄血气刺痛,并皆治之。&&&&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干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卷之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快汤
&&&&大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宜服之。&&&&甘草(炙,十八两)干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紫菀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紫菀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英文名】:
RADIX ASTERIS
【拼音】:
【别名】:
青菀,紫蒨,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
【药材类别】:
【性味】:
味苦;辛;性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药性论》:味苦,平。
③《别录》:辛,无毒。
④《本草通玄》:辛甘,微温。
【归经】:
归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
【入药部分】: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产地和分布】:
生于低山阴披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河北、安徽等地有栽培。主产河北、安徽等地。
【形态特征】:
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茎直立,通常不分,粗壮,有疏糙毛。根茎短,必生多数须根。基生叶花期枯萎、脱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长20-50cm,宽3-13cm,基部下延;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cm,基部下延;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cm,宽5-10cm,中脉粗壮,有6-10对羽状侧脉。头花序多数,直径2.5-4.5cm,排列成复伞房状;决苞半球形,宽10-25mm,总苞片3层,外层渐短,全部或上部草质,先端尖或圆形,边缘宽膜质,紫红色;花序边缘为舌状花,约20多个,蓝紫色,舌片先端3齿裂,花柱,柱头2分叉;中央有多数筒状花,两性,黄色,先端5齿裂;雄蕊5;柱头2分叉。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紫褐色,长2.5-3mm,两面各有1脉或少有3脉,上部具短伏毛,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正》: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者非所宜。
②《本草经集注》: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畏茵陈蒿。
③《唐本草》:恶蒿本。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蹷,安五藏。
②《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
③《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⑤《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⑥《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⑦《本草衍义》:益肺气。
⑧王好古:主息贲。
⑨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⑩《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附方】:
①治久咳不瘥: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②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紫菀一两,桔梗一两半(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贝母一两(煨令微黄),百合三分,三分,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惠方》紫菀散)
③治小儿咳逆上气,喉中有声,不通利:紫菀一两,杏仁(去皮尖)、细辛、款冬花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日三,更量大小加减。(《圣济总录》紫菀散)
④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紫菀一两,半两,甘草、杏仁、各二钱半,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竹茹一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伤寒保命集》紫菀汤)
⑤治吐血、咯血、嗽血: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鸡峰普济方》紫菀丸)
⑥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方》)
⑦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⑧吐血咳嗽:用紫苑、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⑨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⑩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本文由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关于 药用价值、功效、紫菀 的文章
按字母检索药材
中药炮制文章推荐
中药方剂大全文章推荐祖传绝密秘方
祖传绝密秘方
防“脑梗”奇术——“闭天门”& & 我认识一位病人,几年前得过一次脑中风,只是病症比较轻,治疗得也比较及时,所以没留下什么后遗症,算是很幸运的了。但自从病好后,他就到处问医,想知道如何才能防治脑中风?也不知他如何打听到我的,一次在我家楼下碰到了他。他说他是特意在那里等我的,知道我懂点养生的知识,就想让我给他出个方子。我听他把病症讲了一遍,想到一个很管用古代的养生方法——闭天门。&&&& 我对他说:“你每天早晚紧闭双唇,屏气咬牙,把整口的牙齿上下紧紧合拢,然后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需加倍用力,松劲时牙齿也不要分开。就这样紧紧松松十几次,对你的病有很大的帮助。”老人问:“就这样?管用吗?”我说:“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你平时要结合其他活动一起锻炼,比如散步、做操、打太极、跳舞等,不用吃任何药物就会让你脑中风的症状减缓或者消失。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半途而废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老人按照我说的方法坚持做了,同时加以药物的治疗,几年过去了,他的脑中风再也没发作过。&& &闭天门时,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以及面部都处于有序的紧张和舒展动态中,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让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从而减少眩晕的发生。& &“闭天门”的方法应天天练习,不拘时间。在持续两个月之后,部分患者就可以感受到疗效,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明显减轻。如果能常年坚持,脑动脉弹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大大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应用此法。&&&& 古人认为“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当我们闭天门的时候,就会让上门牙和下门牙紧紧咬合,所以这个动作也被古人叫做“天地相合”。练习这个养生法,不仅可以通过上下门牙的咬合端正容貌,还可以把阳气提升到头部,从而让“真阳聚顶”,补充人体阳气。谢绝袁哲浩抄袭该文章。另外,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而咬牙切齿具有补肾功效,所以在解大小便时,可以闭天门。不要说话,舌顶上颚,自然呼吸。有些男士喜欢大小便时抽烟,这是万万不可的,容易造成精气外泄。解毕后要放松,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排除体内所剩浊气。此法不仅生津益肾,保存元气,通调二便,还可防治牙病。闭天门还可缓解紧张情绪,改善视力,增强性功能。  闭天门对脸型较小的男士来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对着镜子做一下闭天门的动作,你是不是发现自己的下颌长了一些,方了一些呢?长期这样做,你的下颌就会改变,这会让你的下颌变得略宽,看上去更英气。《健康文摘报》祖传绝密秘方脑血栓脑血栓脑血栓是指由于异常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随血流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塞,使其供血区缺血、坏死,导致相应的脑功能障碍。1、桃红、红花等治脑血栓方 剂&桃仁10-15克,红花、川芎各10-15克,当归10-30克,赤芍15克,穿山甲10克,鸡血藤30克。加 减&若气虚者,加党参、黄芪、黄精等;若阴虚者,加白芍、生地、元参等;若失语者,加菖蒲、郁金;若高血压者,加野菊花;若便秘者,选加生地、元参、麦冬、火麻仁、大黄、芒硝等;若伴呼吸道感染者,加清热祛痰药等;若病重者,加丹参、苏木、三棱、莪术等。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用2-3个月。少数病例配合服用路丁、维生素C 、烟酸或烟酸肌醇脂,有8例每日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验 证&用上药治疗脑血栓,有显著疗效。2、葛根、红花、桃仁等治脑血栓方 剂&葛根30-50克,红花、桃仁各15-25克,地龙、丹参各25-35克,全虫5-10克。制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每日l剂。15剂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用本方治疗。功 效&活血化瘀。验 证&用此方有显著疗效。3、黄芪丹参汤治脑血栓方 剂&黄芪50克.丹参30克,炮穿山甲15克,川芎、赤芍、当归各20克。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后,停药2-3日再行第二个疗程:验 证&用本方治疗脑血栓,经用药2-5个疗程后,有显效。4、首乌当归汤治脑血栓方 剂&何首乌、全当归各30克,川牛膝、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桂枝各15克,全蝎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验 证&用本方治疗脑血栓有显效。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颅内外供应脑部的血管阻塞引起其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之坏死。属中医之“中风”范畴。1、中风丸治疗脑梗塞方 剂&鳖甲、牛黄、麝香、马钱子、鸡血藤、黄芪、川芎、全蝎、僵蚕等。制用法&碾碎制成丸(丸重2.5克),每次1丸,每天两次。功 效&有通经活络,扶正固本之效。主治中风、类中风。验 证&过量服用可出现肢麻、抖动。2、香蕉花饮预防中风方 剂&香蕉花5克。制用法&煎水。代茶饮。功 效&散热滞,活血脉。预防中风。备 注&香蕉花多见于我国南方,且受开花季节限制,取用多有不便,可用香蕉代替。香蕉花含有极丰富的钾,对预防中风,减小中风的发作危险很有作用:香蕉虽不及其花含钾量高,但每天坚持食用,同样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姜汁白矾治中风休克方 剂&鲜姜汁(榨汁)1 杯,白矾6 克。制用法&开水冲化白矾后对姜汁。灌服。功 效&散风,温中,醒神。经常睡不好,这个中药很管用& &&有数据显示,国人中有将近15%的人入睡困难,其中不少人都会选择安眠药之类的药物来帮助睡眠。其实,不用安眠药,有一味小中药就能帮咱大忙。这个小中药不仅可以煎药口服,还可以做成饼来吃。而这个厉害的小中药可以说是咱们的“老熟人”,谁都认识它,而且用它来对付入睡困难最常用的一个中药方叫做茯苓安神汤。是的,这个小中药就是茯苓。&&& & 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不过茯苓也有很多种,白茯苓、赤茯苓及茯神,而用于睡眠障碍,最常用的是白茯苓。& & 茯苓在加工时,将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者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在中药店可以买到,我们平时养生保健,也多用白茯苓。& & 对付睡不着的茯苓小方,您得收好了!&& & 在说茯苓为什么能治疗入睡困难之前,我们首先还得了解一下中医是怎么认识失眠的。& &&很多人以为入睡困难是因为阴血不足,或阳热内扰,导致阳不入阴所致,殊不知其根源在于痰阻经络,阳气无法行入阴血,阴阳不能交融。临床上,很多患者多年来饱受入睡困难困扰,到处服药,效果微弱。所以,要对付入睡困难就要先通阴阳之路,后调阴阳之偏,临床用茯苓化痰为先导,疗效倍增。& & 而且,《神农本草经》这样评价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意思是说,茯苓可以主治胸部和两胁部的逆气(这个逆气主要由情志不遂、痰气交阻所致),主治因忧虑、恼怒、惊吓、恐惧导致的各种病症。& & 总结起来,茯苓的功效,最善化除心经痰饮,这个痰饮可能是惊恐导致的、可能是烦恼导致的、也可能是外感寒热导致的。所以,消除痰饮,则心窍畅通,阴阳交流无碍,阳入阴血,而后可安枕无忧。&&& 茯苓安神汤& & 取茯苓60克、远志9克、清半夏15克、苡米30克、炒枣仁30克,打碎煎服。(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 茯苓不仅是药,还可以做成饼吃!&& & 咱们上面说了,用茯苓对付入睡困难最有效,除了用作中药方之外,还可以做成茯苓饼。& & 不过,做茯苓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少放面粉多放茯苓粉。面粉和茯苓粉的比例大概是1:10,面粉加太多会影响效果。此外,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炒香的芝麻。另外,还需要提醒大伙的是,茯苓夹饼只是零食,而且糖分也很高,不建议多吃,而且茯苓饼最好在晚饭时吃。& & 茯苓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茯苓除了做成中药方、茯苓饼之外,伏苓粥也是不错的。据说苏辙小时候身体很不好,就经常去松林里采伏苓,做成粥喝。不过,做茯苓粥得注意,需要先把米粥熬好,然后加入茯苓粉,再熬15分钟即可。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大枣、红糖等。& & 茯苓起效时间多为2周左右,一般一个月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3个疗程。& & 最后还得提醒大伙一句,伏苓虽然能帮助咱们缓解入睡困难的情况,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凡是汗多、气虚下陷以及大便干燥的人,要慎用茯苓。而且,吃茯苓4个小时内,不能吃醋。&不是伟哥,胜似伟哥——淫羊菟丝酒&一分钟见效的伤口止痛止血药黄豆油& &【药方】就是:黃豆油。如出血,可先在伤口处用点白糖。本人以用了20多年。还无疤哪。豆油还可用于练膏药。比香油效更好。&&&【用法】在伤口处涂上而后包扎.或用医用砂布浸油后在再伤口处包扎,如伤口出血,可先撤点白糖而后再包扎。&&&&&目前,生产豆油用两种方法:一是只是榨出。二是把豆压榨后用高号溶解剂溶解,再把溶解剂辉发掉。无论用那一种都一样有效。&黃豆油&&&&黄豆的药性可参看有关本草药书。豆油里一般不会有菌的因它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的。&&&&众所周知,在浆油里滴几滴豆油就不会霉变等。如果您用过一次后不会再选用其它外伤药的。
发表评论:
馆藏&4294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君惟杜蘅芳,闲尽山水意,从欲思分明,不惜世珍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惟;单.杜蘅:中药 .主治 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李时珍说:杜若在《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上品”,是治肾、膀胱诸经的要药,但是人们不知道用它,这是很可惜.芳:花香,代指过去.山水
:代指 世界 .意:美的意思 . 全句的意思;与其 一直为过去感慨不可 自拔 ,不如去欣赏这繁华世界 的 美丽 .置身 与 美丽的 您 才可能从 里面
真正 的 明白 ,不会在 为这一点点 得失而叹息.寓意:思考问题不能集中一点上,要全局来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治疗胸胁苦满的方剂_什么方子能治胸胁苦满?
治疗胸胁苦满的方剂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胸胁苦满为症状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感觉胸胁部胀闷不适的表现。《内经》有“胸胁支满”(《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胸胁满”(《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郁症等。治宜清肝胆郁热、和解少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参见胸胁满:胸胁满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论》。指胸胁部胀满不舒。多由邪阻气郁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又“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伤寒阳明病亦可见本症。“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胸胁痛可由热入血室引起。《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11:08:17 共587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胸胁苦满的方剂如下:大枣十二枚。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一方有大黄6克功能主治:《伤寒论》方之大柴胡汤功能和解攻里。治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实已成,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能食,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有力者;近代也用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溃疡病急性穿孔缓解后腹腔感染、慢性胃炎属于实证者。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主少...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9g、半夏9g、生姜9g、大枣4枚功能主治:《伤寒论》方之小柴胡汤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及妇人热入血室,暮则谵语,或疟发寒热等症。近代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见有少阳证者。《伤寒论》方之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古今医鉴》卷三《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枳桔汤:处方:川柴胡4.5克枳壳4.5克姜半夏4.5克鲜生姜3克青子芩4.5克桔梗3克新会皮4.5克雨前茶3克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外感初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或痛、或呕、或哕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二味合用,和解少阳为君;枳、桔、橘、半理气化痰,开达上、中二焦之壅滞为臣;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拼音:xiǎocháihúqùshēnzǎoshēngjiāngjiāwǔwèizǐgànjiāngtāng方出《伤寒论》,名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方名:小柴胡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汤组成: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2两。主治:伤寒5-6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咳者。...拼音:xiǎocháihúqùhuángqínjiāfúlíngtāng方出《伤寒论》,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方名: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组成: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4两。主治:伤寒5-6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心下悸,小便不利。...拼音:hégésǎn处方:柴胡1钱,白芍1两,生地5钱,玄参3钱,麦冬2钱,茯苓2钱,竹茹1团,芥子1钱。功能主治:补水济木。主冬月伤寒,至5-6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呕或吐,或渴或不渴,或烦或不烦,已用小柴胡汤和解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拼音:xiǎoqiánhútāng《外台》卷一引《崔氏方》:方名:小前胡汤组成:前胡8两,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干枣12枚(擘)。主治:伤寒6-7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制备方法:上切。用药禁忌:忌羊肉、饧、海藻、菘菜。...拼音:jìshēngtāng处方:熟地5钱,玄参5钱,麦冬3钱,山茱萸1钱,山药3钱,茯苓2钱,白芍3钱,柴胡5分,神曲3分,竹茹1丸。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至5-6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呕吐,或渴或不渴,或烦或不烦。用法用量:水煎服。先用小柴胡汤,再用此方。摘录:《辨证录》卷一...制法:上药为细末。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盐少许,空腹、食前沸汤点服,或温酒调下。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之夺命抽刀散主治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口苦无味,血气刺疼,并解酒毒。《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夺命抽刀散:处方:干姜(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良姜(入斑蝥一百个同炒.即去斑蝥),各二十两。糯米(炒)二十...lónggǔmǔlìtāng处方:柴胡12克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4.5克半夏6克(洗)大黄6克(切)牡蛎4.5克(熬)大枣(擘)6枚功能主治: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用法用量:上药十二味,除大黄外,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再纳大黄,更煮一二...兼里者,攻而和之。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已入里,阳明热盛者不宜使用;若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虚血弱而症见寒热者,应慎用。和解剂的分类:和解少阳剂: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常用柴胡、青蒿、黄芩、半夏等药配伍组成方剂。代表方为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图4-1邪在少阳的症状调和肝脾剂: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辛。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开郁舒肝,顺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腹痛,嗳气吞酸。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注意:孕妇慎用。规格:每丸重9g贮藏:密封。开郁舒肝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开郁舒肝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上攻,眼目忽然肿痛难开者。《医心方》卷十三引《玄感传尸方》:方名:泻肺汤组成:葶苈子3两(微火熬令紫色,捣如泥),大枣20枚,桑根白皮3两(切)。主治:肺痿,咳嗽上气,不得卧,多粘唾等。肺盛上气,胸胁胀满,身面浮肿。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枣及桑根白皮,取1升,去滓,纳葶苈子泥如弹丸许,搅令消散,更煮三分减一,调冷暖,顿服之。良久当吐恶物,微利一两行,如汤沃雪,即得安卧。用药禁忌:忌生冷、咸酸腥臭...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mg。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规格:每片重0.4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小柴胡片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chaihu...常数个排列成行。纤维长梭形,直径16~24μm,壁较厚,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状。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消积化痞,宽胸止痛。用于气郁结滞,宿食停水引起:胸胁胀满,胃寒腹痛,嗳气嘈杂,积聚痞块,大便不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注意:孕妇忌服。规格:每100粒重6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魏氏家藏方》卷二:组成:舶上茴香1两(炒),丁香(...拼音:cháihāobiējiǎtāng处方:柴胡2钱,青蒿1钱半,生鳖甲3钱,黄芩2钱,白芍3钱,丹皮3钱,鲜生地4钱,麦冬2钱,栀子2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妇人病温,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耳聋口苦,昼则脉静身凉,夜则发热脉数。用法用量:水5杯,煎2杯,分2次服。渴,加花粉;胸胁痞满而痛,加枳实、栝楼仁、牡蛎各3钱。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九...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袋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0mg。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规格:(1)每袋装10g(2)每袋装4g(无蔗糖)(3)每袋装2.5g(无蔗糖)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晕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行气舒郁,健胃导滞。用于气郁不舒,消化不良引起的胸胁痞满,嗳气吞酸,胃脘胀痛,大便秘结。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注意:孕妇忌服;忌辛辣油腻物。规格:每丸重6g贮藏:密封。沉香利气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沉香利气丸药品汉语拼音:药...2404-97处方:柴胡250g白芍250g枳壳(炒)250g甘草250g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最粗粉,过筛,混匀,即得。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粉末;味苦。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B)。功能与主治:疏肝理脾。用于热厥手足不温,胸胁痞满,下痢腰痛。用法与用量:用开水泡或用水煎,取汁服用。一次9g,一日2次。规格:每袋装9g贮藏:密闭,防潮。福建省药品检验所起草柴枳四逆散说明书:药品类...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ml的混合液,溶液显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的深蓝色沉淀。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胃部疼痛,肝郁气滞,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用法与用量姜水、红糖水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0粒,一日2次。注意孕妇及胃热者忌服。规格每20粒重1g贮藏密闭,防潮。胃痛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胃痛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粉,加入稠膏中,混匀,制成丸,烘干,打光,即得。性状:本品为黑棕色的浓缩丸;味辛、微甘、苦。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拼音:lǐzhōngyuán处方:白术、干姜(炮)、人参、甘草,各二十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每一两作一十圆。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全不思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痛,手足不和,身热不渴,及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大病新瘥,多睡不止,及新产内虚,皆可服之。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án处方:干姜(炮)、甘草、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各等分。炮制:上件为细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理中焦不和,脾胃积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或饮酒过多,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咳嗽无时,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饮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疼,手足不和,身热不渴,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又治脾胃留湿,体重节痛,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常服温脾暖胃,...炮)、甘草(爁)、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各等分。功效: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美饮食,辟风寒湿冷。主治:中焦不和,脾胃积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或饮酒过多,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咳嗽无时,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饮食;及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乱吐利,心腹绞痛,手足不和,身热不渴,及肠鸣自利,米谷不化;及脾胃留湿,体重节痛,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用法用量:每服1...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袋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30.0mg。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和解少阳。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小儿酌减。规格:每袋装8g贮藏:密封,置干燥处。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1g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2.2mg。功能与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注意:孕妇禁用。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制剂手册》方之九气拈痛丸:处方:香附(醋炙)、五灵脂(醋炙)、延胡索...卷五十三《圣惠》卷九:组成:川芒消2两,前胡1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葛根1两(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主治:伤寒先下,九日不解,致令内实,胸胁逆满,日晚即潮热者。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三十二:组成:川芒消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枳...次。注意:孕妇慎服。贮藏:密封。舒肝止痛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舒肝止痛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规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4.5克,一日2次。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药宜用温开水送服。2.服药期间忌气怒,忌食生冷油腻不消化之食物。3.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附子汤:处方:附子(炮)2两,甘草(炙)2两,宿姜4两,半夏(洗,破)4两,大枣20枚(擘,去皮核),白术3两,仓米半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注意:忌猪羊肉、饧、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附子汤:处方:大附子1枚,甘草6铢...病史不明,但肝病理组织学或症状、体征、B超检查符合慢性肝炎均可定为慢性肝炎。由于肝脏肿大,汇管区出现不同程度炎症、肝小叶坏死,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胆汁排泄障碍以及肠道瘀血,可致消化道功能障碍及胸胁胀满等症状。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统称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二者均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破坏,在正常黏膜损害、防御和修复过程中,胃酸...肥者十枚煮汤去滓,纳药末,平旦温服;若下,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功能攻逐水饮。治太阳中风,下利呃逆,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表解里未和者;及悬饮咳唾,胸胁引痛。近代也用于肝硬化、血吸虫病等所致的腹水,及渗出性胸膜炎的实证。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的功效,...衣,饮热粥,取微汗。如入阳明经,身热,目痛,鼻干,不卧,胸燥,口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葛根,热加元参,再热加石膏,呕加半夏;如入少阳经,胸胁疼痛,耳聋,口苦咽干作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柴胡、黄芩、半夏,热加元参;如入太阴经,腹满咽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加生地;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芍药,加生地、天冬、元参;如入厥阴经,烦满囊缩,...》卷三方之五膈宽中散主治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之间而致的五膈:忧膈,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恚膈,心下实满,噫气反酸,饮食不消,二便不利;气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恶闻食臭;寒膈,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肥;热膈,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四肢烦重,唇口干燥,身体或热,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治因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致阴阳...;味苦。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木纤维长梭形,直径16~24μm,壁稍厚,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形。(2)取本品5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醚10ml,浸渍5分钟,时加振摇,滤过,滤液挥尽乙醚,残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数滴,显棕黄色。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化滞通便。用于气郁不舒,停食停水,胸胁痞闷...6分。主治:《外台秘要》卷八引《古今录验》方之五噎丸主治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食饮不下,结气不消。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逆冷;劳噎者,苦气隔,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唯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目荒)(目荒)。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胁所致。用法用量:...蒸发黄;小便通利,则湿热得以下泄,而黄疸自退。运用:1.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方。凡临床上出现以全身发黄、黄色鲜明、小便不利、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加减法:若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呕恶者,加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以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如兼有恶寒、身痛、无汗等症,可加麻黄、杏仁、连翘以解表散邪。若黄疸较重、热势较甚者,可加大青叶、板蓝根、黄芩、虎杖、白茅根等以除热退黄。...病史不明,但肝病理组织学或症状、体征、B超检查符合慢性肝炎均可定为慢性肝炎。由于肝脏肿大,汇管区出现不同程度炎症、肝小叶坏死,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胆汁排泄障碍以及肠道瘀血,可致消化道功能障碍及胸胁胀满等症状。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某些特定的遗传素质个体中,由于病毒或其他非特异性因子感染胸腺所致“肌...)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舒肝开郁,顺气消胀。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串痛,脘腹胀满吞酸嘈杂,不思饮食?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规格:每100粒重6g贮藏:密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名:解郁和肝丸组成:当归23两,栀子(炒)23两,黄芩5两,茯苓5两,橘...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调经化瘀。用于气郁结滞,胸胁刺痛,产后血瘀,小腹疼痛,五心烦热,面黄肌瘦。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规格:每丸重9g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杨氏家藏方》卷一:方名:乌金...未愈。西医认为支气管炎,屡用棕色合剂、青霉素等药;中医认为&久嗽常用半夏露、麦金杏仁糖浆等,皆不效。细询咳虽久而不剧,痰亦不多,其主要症状为入夜胸中似有气上冲至咽喉,呼吸作声,短气,胃脘胸胁及背部均隐隐作痛,畏寒,纳减,脉迟而细,苔薄白。颇似《金匮》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症。乃以橘枳生姜汤加味治之。处方:橘皮12g,麸炒枳实9g,生姜15g,姜半夏12g,茯苓12g服药三剂后,诸症消退,胁背...,外用此方加生面,姜汁调热敷,欲得立止,可依法加乳香、没药化开,酒调为妙。久损人骨者,以致死血在所患之处,遇风寒雨湿,其病即发,宜此方热酒调敷;内则用搜损寻痛丸,表里交攻为妙。虽然血气虚弱之人,病在胸胁腰背之间者,谓之脱垢,不除变为血结劳,不论老少,年远近岁,大而遍身,小而1拳半肘,医之则1,此等乃根蒂之病,此非1剂可愈,磨以岁月,亦可安。治石痈,用此方热酒调敷,外却用洪宝箍住4周,待成脓后破。妇...扶舁,针灸服药,疗之小折;或乘马触风,或因房室不自将护,饮食不量,用力过度,或口干舌燥,或流涎出口,或梦寤精便自出,或尿血、尿有淋沥,阴下痒湿,心惊动悸,少腹偏急,四肢酸疼,气息嘘吸,身体浮肿,气逆胸胁。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临时以酒饮送下。注意:忌酢物、生葱、桃李、雀肉、生菜、猪肉、芜荑等。摘录:《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遵生八笺》卷五:组成:茯苓1两,防风6钱,白术1两,细辛3钱,山药1两...,豆豉2斗(以枸杞汤煮取汁)。功效:补中逐水,破积去瘀,逐热破血,利耳目,长发,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填骨髓,长肌肉,破除结气。主治:五内邪气,消渴,风湿,胸胁间气,头痛,五劳七伤,胃中宿食,鼻衄吐血,内湿风疰,恶血石淋,伤寒瘴气,烦躁满闷,虚劳喘息及脚气肿痹。用法用量:初1度酿,用麻子2斗,多即恐令人头痛。日可饮3杯。制备方法:上药地黄共米同蒸,余三物药汁,总合得5斗,分半渍米,(饣贲)半及...:方名:五饮丸组成:青橘皮(汤浸去白)1两,京三棱(醋浸,锉)1两,乌梅肉1两,酸石榴(生捶)2枚,大戟半两,甘遂半两,芫花半两,巴豆(去油)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豉1两,五灵脂1两,苦蒂苈1两。主治:痰癖胁痛,水饮不消。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枣裹药干咽下,食后服。制备方法:上药除巴豆外,以水1斗同煮,水尽焙干,捣罗为末,别研巴豆,拌匀,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鸡峰》卷十八:方名:...丸组成:当归(酒浸)半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皂角(直大者,去皮弦,蜜炙)1两半,芒消1两(别研),大黄2两(生),郁李仁(去皮)1钱半,牵牛(微炒,取末)2两半,人参(去芦)半两。功效:分阴阳,济水火。主治:血实气虚,胸胁痞满,或咳逆上气,胁助内疼,痰唾稠粘,咽喉不利,热结心烦,大便迟涩不下。用法用量:每服40丸,渐加至50丸,食远、临卧温酒或饮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成:丹参3两,蒴藋3两,莽草叶1两,踯躅花1两,菊花1两,秦艽2两,独活2两,乌头2两,川椒2两,连翘2两,桑白皮2两,牛膝2两。主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并瘫缓不遂;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痈,结核,漏,瘰疬,坚肿未溃,及丹疹诸肿无头,状若骨疽者,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用法用量:苦酒5升,麻油7升,煎...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1g含木香以木香烃内酯(C15H20O2)和去氢木香内酯(C15H18O2)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0mg。功能与主治:清热祛痰,止咳定喘。用于肺热久嗽,喘促痰多,胸中满闷,胸胁作痛;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规格:(1)每袋装3g(2)每袋装15g贮藏:密闭,防潮。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五味沙棘散说明书:药品...g、赤茯苓9g、青子芩4.5g、生枳壳4.5g、陈广皮4.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9g。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现用于感受暑湿、疟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证属湿热偏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方解:本方主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湿遏热郁...香墨8两,没药(炙)8两,天麻12两,红花6两,当归6两,百草霜8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每16两细末用神曲面3两3钱打糊为丸,湿重1钱7分,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化瘀生新,活血定痛。主经期腹痛,胸胁胀满,产后头痛。用法用量:每服2丸,砸碎,温开水送下。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幼幼新书》卷九引《张氏家传》:黑神丸:处方:乌头1两,草乌(并炮,去皮)1两,芎1两,香白芷1两,白...附子一两半,人参四两,干姜二两。麦门冬甘草各150克蜀椒远志桂心细辛各90克附子45克人参120克干姜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之五膈丸主治膈证,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坚满,大痛欲吐,吐即瘥,饮食不得下,甚则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用法用量:先噙化一丸,喉中、胸中觉热,药力稍尽再含一丸,日三次、夜二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本页仅显示前5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胁软组织损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