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是单病种质量管理吗

您现在的位置: >>
峨山县稳步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
2012年8月起,峨山县推动了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探索性改革,将小街卫生院及下辖14所村卫生室交由县人民医院托管,积极探索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小街模式”。2014年,在峨山县人民医院对小街卫生院采取紧密型整体托管方式进行一体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峨山县积极稳妥地扩大乡镇卫生院托管面,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对塔甸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托管、县中医医院对甸中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托管。
一、基本情况
小街街道、塔甸镇、甸中镇3个乡镇(街道)下辖32个村委会(社区),常住人口6.01万人。实行托管前,3个卫生院在编职工45人,共设32个村卫生室、89名乡村医生。以小街卫生院为例,托管前,医疗服务基本处于“零处方、零病人”的状态。但实施整体托管工作以来,小街、塔甸、甸中3所卫生院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社会反响普遍好转,基本建立起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群众满意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协同参与,为开展托管工作打牢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在充分调研可行性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峨山县人民医院托管小街卫生院实施方案》。2013年12月,在小街卫生院整体托管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将塔甸、甸中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纳入县级公立医院托管范围,使紧密型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得以积极稳妥地推进。
二是把握政策,确定原则,开创紧密型医疗服务一体化“小街模式”。在坚持现行医疗卫生、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确定了小街卫生院托管“529”工作模式,即坚持“5个不变”原则:资产归属不变、独立法人不变、卫生院功能不变、财政支持政策不变、职工身份不变,把握“2个对等”要求:权利与责任对等、投资与受益对等(托管期间,县人民医院新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县人民医院所有,属国家投入的新增资产归小街卫生院所有),实行“9个统一”规范管理: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对村卫生室的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信息化管理。
三是创新方法,明确责权,积极稳妥推进托管工作。围绕“小街模式”基本思路,峨山县在人、财、物等重点环节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为托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措施保障。
在人事管理方面,选好配强干部职工队伍。将被托管的卫生院作为托管医院的分院进行管理,卫生院院长及副院长由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兼任。原有职工由托管医院统一进行管理,卫生院职工与县级托管医院职工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审、选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托管医院统筹调配人员,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在工资待遇方面,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工资虽然仍由财政供养,但发放方式改变为按照实发数全额扣转到被托管卫生院银行账户,再由县级托管医院按本单位的考核及分配办法核发给卫生院职工。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费方式不变,仍由财政代扣代缴。
在医疗业务方面,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县级医院各业务科室对卫生院医疗业务实行垂直管理。按“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治疗”的要求,卫生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对危、急、重病人,由卫生院作初步诊断后,送上级医院诊治;在上级医院进行危急期治疗后,转乡镇卫生院作后期治疗,并免收二次住院起付金。同时,县级医院对卫生院医疗、护理、院内感染等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在财物管理方面,注重提高使用效益。卫生院财务统一由县级托管医院财务科管理,独立核算,分别建账,规范管理。卫生院开展业务所需的周转资金和医疗设备由县级托管医院灵活调配,进一步提高了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
在药品管理方面,实施严格管控。被托管的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仍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统一由县级托管医院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在人员培训方面,多种方式提高从业水平。实行托管后,为不断提高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采取集中理论知识培训、到县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对被托管乡镇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托管两年多来,共集中培训乡村医生300余人次,派到县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100余人次,选派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30人次,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得到较大辐度提升。
在医保政策方面,依然执行乡镇报销比例。新农合参合群众在卫生院就诊,仍然享受新农合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偿政策,使参合群众在得到县级医疗机构优质服务的同时,享受到乡镇卫生院的高比例报销政策。
四是放宽政策,加大投入,保障托管工作顺利实施。为保证托管工作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峨山县改变财政投入方式,自2014年起,对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实行“一年一定”的定额补助,小街、塔甸卫生院各补助125万元,甸中卫生院补助100万元。对3家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各安排10万元事业发展资金。卫生院医疗服务收入不上缴财政,由医院自行安排使用。大型项目支出实行一事一请,报县政府审批。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社会效益快速显现,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调派骨干医务人员充实到被托管卫生院,并配备充足的药品,同时有县级医院的各类检查设备作为支撑,实现了看病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自托管以来,乡镇卫生院就诊病人逐渐增多,小街卫生院门诊人次托管前的“零门诊”增加到人次,住院人次 “零住院”上升到人次,医疗业务收入达193.68万元;塔甸卫生院2014年门诊人次同比增长4.81%、住院人次增长61.76%,医疗业务收入增长19.01%;甸中卫生院2014年门诊人次同比持平、住院人次增长31.97%,医疗业务收入增长25.03%。托管至今,未发生医疗质量事故,群众的就医满意度不断提高。以紧密型整体托管为依托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因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民生保障得到落实,群众就医共享实惠。实施一体化管理后,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便可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优质服务,而且只需要承担乡镇卫生院的收费,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患者就医支出明显下降。还节省了进城就诊产生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同时,由于新农合在卫生院报销比例比县级医院高10%,群众就诊支出明显下降。高血压、脑梗塞、支气管肺炎等常见单病种在卫生院的住院费用较县级医院明显降低。
三是基础设施明显增强,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实施一体化管理两年多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20万元,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医院自筹资金150多万元,对小街、塔甸、甸中3所卫生院业务楼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并新建及装修改造了部分村卫生室,为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添置部分医疗设备。同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管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资源得到共享,缩短了城乡医疗卫生差距,3所被托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诊疗条件及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发展空间得到扩展,职工积极性得到提升。作为县级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空间,夯实了发展基础。而对于医疗服务人员而言,在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之间,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流动,拓展了卫生院职工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内部绩效分配改革,建立起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实施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得到缓解。为有效解决县、乡两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问题,县政府对卫生系统人才引进、人才招聘给予政策倾斜,2013年、2014年共安排卫生系统引进、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62名。同时,降低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门槛,卫生院可以引进大专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托管工作实施两年来,县人民医院共引进、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9人,县中医医院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人,小街、塔甸、甸中3所卫生院共引进、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3人,有效缓解了县、乡两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难题。
托管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峨山县先行先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初步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持续性的县乡村医疗服务运行机制,为全市、全省推广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15年,县人民医院在托管小街、塔甸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再对富良棚乡、大龙潭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了托管。托管工作实施两个多月来,运行情况良好。截至目前,峨山县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中5个实现紧密型整体托管,托管率达62.5%。
发布部门: 委办公室玉溪日报__五版_县医院“开”到了家门口
往期回顾:
县医院“开”到了家门口
――峨山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惠民记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210
&&&& 在峨山县小街卫生院,3名医务人员为一名患者看病。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患者在小街卫生院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本报记者&&李铎业&&通讯员&&杨燕梅&&文/图&&&&2012年8月,峨山县开展了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探索性改革,将小街卫生院及下辖14所村卫生室交由县人民医院托管,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探索出了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小街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一体化管理&&&&“以前到卫生院看病,没几个医生,连化验、检查也做不了,只能到县医院或市里的医院去,太不方便了。现在,县里的医生都来我们卫生院了,服务水平提升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看病方便了,大家更愿意来这里看病。”说起小街卫生院实施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后的变化,在卫生院看病的小街街道大维堵村三组的普玉学满意地说。&&&&峨山县小街卫生院由县人民医院托管运行后,实现了行政、业务、财务、信息化等9个统一管理,改善了就医环境条件,卫生院从过去“零处方、零病人”的瘫痪状态,到2014年实现门诊21668人次、门诊收入81.61万元,住院1005人次、住院收入112.07万元,实现收入合计达193.68万元,做到了“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2014年,峨山县继续扩大乡镇卫生院托管面,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对塔甸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托管,县中医医院对甸中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托管。&&&&峨山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卫生院职工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医疗服务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流动,拓展了卫生院职工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内部绩效分配改革,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卫生院职工还可以进行轮岗培训、进修学习,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为有效解决县乡两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降低卫生院的人才引进门槛,可以引进大专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峨山县卫生系统就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7名,县乡两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明显得到缓解。&&&&此外,通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调派骨干医务人员充实到被托管卫生院,并配备充足的药品,同时有县级医院的各类检查设备作为支撑,实现了看病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改善就医环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让峨山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深刻变化,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和县医院同等的医疗服务。&&&&在峨山县的小街、塔甸、甸中卫生院,经过托管后如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院里红花绿草相映成趣,墙上张贴有卫生医疗保健宣传画册,医疗器具器械、药品的存放规范有序。遇到赶街天,到卫生院看病就诊的患者很多,医护人员面带微笑,一边为病人看病输液,一边仔细关切地询问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已开始在这里生根。&&&&实施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后,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便可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优质服务,而且只需要承担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还节省了进城就诊产生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同时,由于新农合在卫生院报销比例比县级医院高10%,群众就诊支出明显下降。常见的高血压、脑梗塞、支气管肺炎等单病种在卫生院的住院费用较县级医院明显降低。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患者使用基本药物的费用进一步降低。&&&&实施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两年多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20万元,峨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自筹资金150多万元,对小街、塔甸、甸中3所卫生院业务楼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并新建及装修改造了部分村卫生室,为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添置了部分医疗设备。同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管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资源得到共享,缩短了城乡医疗卫生差距,3所被托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诊疗条件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自托管以来,乡镇卫生院就诊病人逐渐增多,小街卫生院门诊人次由2011年的零门诊增加到2014年的21668人次,住院人次由2011年的零住院上升到2014年的1005人次,医疗业务收入达193.68万元;塔甸卫生院2014年门诊人次同比增长4.81%,住院人次增长61.76%,医疗业务收入增长19.01%;甸中卫生院2014年门诊人次同比持平,住院人次增长31.97%,医疗业务收入增长25.03%。托管至今,未发生任何医疗质量事故,群众的就医满意度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群众实现家门口看病&&&&峨山县在全市先行先试开展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探索改革取得成功后,为我市在2014年全面推进、推广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规避了可能出现的风险。&&&&据了解,新政实施前,全市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严重萎缩,百姓都往上级医院跑,部分卫生院无人问津、门可罗雀,甚至出现了零门诊、零收入。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我市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区的12个县级医疗机构与3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启动了一体化管理工作,县区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覆盖率达50%。其中整体托管22个,对口帮扶12个,托管单位下派138人,被托管单位上派进修学习168人,被托管机构新开设服务项目31项,被托管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得到强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与被托管前同期相比,被托管的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增加6.4%,收入增加10.9%,住院人次增加0.2%,收入增加9.3%。&&&&“卫生院就在我家旁边,走几步就能来看病,很方便。这两年我住了三次院,不用像以前一样去县医院。卫生院医生、护士态度很好,医疗报销政策也好,我们都说现在是县医院‘开’到了家门口。”家住峨山县小街街道小街社区6组的李华富不停地夸赞道。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办公楼6楼玉溪网
邮编:653100 电话:7 传真: 7
技术支持:尤溪新闻||||||||
实现多赢的单病种付费
作者:林芸 增伟 海清 林婧
来源:尤溪电视台
浏览数:746
我们知道,在以前,人们得了同样的病,在不同医院、由不同医生看病,所花的费用往往差别非常大。这次医改实行了一项让这些差别缩小的措施,那么这项措施到底是什么呢?
新阳镇村民林文轩,刚刚做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这项医改措施的直接受益人之一。
林文轩:我去年来这个眼睛连人碰到都看不见,现在都做的好了,连报纸上、书本上都看得见,花钱又少,所以我这次感觉非常满意。
记者:你刚说花钱少。你这次花了多少钱?
林文轩:我只有花六百,钱很少。
原先要大几千元的手术,如今六百元就可以实现,听起来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患者胡进柳 :花五、六百块,做一个眼睛,我起先没有来我还不敢相信,现在确实来说 ,我住三个晚上,眼睛又看得到,这个身体又恢复了,其他没什么费用,你住院除外六百块,他全部什么都给你报销了,不会多收一分钱。
那么,大家津津乐道的这项福利到底是什么呢?
县中医院眼科主任曾杰:像以前的话。我们农村报销比例不高的时候。像我们2004年2005年。那病人要花好几千块钱来做这个手术。但是从农村报销比例提高以后,病人自己出一千多,但是从去年以后,去年五月份实行医改以来,我们全部实行单病种付费,那病人花费最便宜只要六百块。
单病种收付费指的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发生的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材料费、床位费等各项费用,不包括入院前发生的门诊费、检查、检验、医药费和租床费、输血费。出院费用清单总额高于最高限额标准的只能按最高限额标准收取,出院费用清单低于最高限额标准的按实收取。通俗地说,就是医院按照病种制定封顶价格,患者所有的治疗费用都包含在里面。
三明市医管中心尤溪管理部负责人王其量: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单纯性阑尾炎 从医保付费来讲,我们就核定医院3300元的钱,个人负担495& 医保基金走,2805块 & &其他就是医院的事情。
在县中医院单病种个人付费定额标准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白内障(单侧)手术治疗置人工晶体,医保核定费用为4000,城镇职工个人自付费用为600,新农合个人自付费用为600。
记者:这看病也能&明码标价&,让患者对自己得了什么病,要花多少钱,心里有个底。而实施单病种付费制度,也会促使医生积极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降低治疗成本,防止小病大治,减轻百姓看病负担。
曾杰:医保、医改以来就是一个是控费,大方向的就是防止一些不必要消耗的一些东西给你控制住,就是很多不必要的检查,我们不能去检查,这样子就可以节省一个医保的基金。
医疗机构、患者都得到了实惠,对实现医保基金的效益最大化也有显著效果。医保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规范收费行为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王其量:比如说,医院没有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这样无形当中也会造成医保基金浪费,对待有的大病的人,我们医保基金又感到压力,比如像有的病,它可能是费用都很高,那这样我们就实行按照总额,比如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要开刀的,我们要定额的,比如个人负担10% ,超过的费用由医保基金和医疗救助这方面去解决,那差不多个人负担10%左右。 那这个里面呢,真正地发挥了医保基金的最大化。
目前,单病种付费的病种包括内外科,涵盖了医院的常见病、多见病,具体如下: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阑尾炎(化脓性或穿孔)、子宫肌瘤、剖宫产、腹股沟直疝(单侧)、腹股沟斜疝(单侧)、腰椎间盘突出、上消化道出血、链球菌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输尿管结石(单侧)、正常分娩、锁骨骨折(单侧)、白内障(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单侧)、异位妊娠、慢性扁桃体炎、股骨干骨折、精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曲张(单侧)、胫骨骨折、卵巢囊肿(腔镜)、卵巢囊肿(开腹)、支气管肺炎、翼状胬肉(单侧)、胆囊良性病变、慢性肥厚性鼻炎、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经尿道)、肛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胃肠炎、自发性气胸。
单病种付费,可谓是多方面利好,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项措施运行成熟之后,将加大推广,扩大覆盖病种。届时,将有更多的人受益。而为了让更多人受益,这两年来,财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投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尤溪新闻网》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
2、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深表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即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
3、本站转载文章及论坛发帖,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病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