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三附院预约挂号一附院有高压氧仓没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网上信息
〖医院新闻〗
我院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院长工作报告
& & & & 日期: & & 供稿:周厚亮 & & 发布:老网站 & & 点击:3081
&&&&科学谋划&强化内涵&奋力拼搏&继往开来
努力加快国内一流医院建设步伐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届教职工
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院长&阚全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医院,向大会报告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对今后三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一、工作回顾
2002年9月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八年,是不平凡的八年。2008年以来的两年多,是医院各项工作跨上新台阶,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厅、郑州大学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管理为出发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强化教学内涵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职工生活水平和福利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卫生部领导称为近年来全国发展最好、最快的医院之一。
(一)主要成绩
1.医院整体效益良好。医院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实际开放床位数由2002年的1667张增加到4350张;病区由45个增至95个,2008年以后新设了生殖医学、精神医学等10个病区;扩增了心血管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40个病区;细化了普通外科,成立了肝胆胰、甲状腺、疝与腹壁、微创、胃肠等专科;省级医疗质控中心由2个增至21个。门急诊总人数由2002年的72.8万人次增至2009年的160.9万人次,平均增幅11.71%,2008年以来平均增长14.98%;手术例数由34,230台增至58,225台,平均增幅14%,2008年以来平均增长41.85%;出院人数由3.1万人次增至11.6万余人次,平均增幅25.45%,2008年以来平均增长52.65%;总收入由3.61亿元增至19.07亿元。先后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创建“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平安医院”等活动,荣获了全国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五大工程”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2.班子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2002年,医院规格升级为副厅级单位,组织管理实现了从院科二级管理向院处科三级管理体制的转变。省委组织部先后于2003年、2008年和今年6月,对我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医院领导体制也随第三次调整转变为院长负责制。八年间,医院累计调整、成立二级机构35个,三级机构125个,调整中层干部373名。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相继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学习教育活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讲、树、促”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先后荣获了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先进党组织、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2002年至今,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医疗新技术、新设备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应用,使我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扩大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其中介入治疗支气管残端瘘,填补世界空白;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手术填补国内空白;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各项试管婴儿技术,尿动力学检查、改良式肝移植技术、布加综合征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影像诊断研究等填补省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无痛诊查项目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症医学快速发展,已建立综合ICU、NICU等重症医学科室和病区,收治了大批省内外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
4.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2002年我院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八年间,医院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先后获得河南省唯一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涵盖20个二级学科;获得省教育厅临床医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涵盖18个二级学科;有省卫生厅重点学科9个、重点实验室2个、特色专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建设体系。
5.教学工作成果丰硕。八年间,我院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任务。五年制本科教育稳步发展,200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学生保研率由3%发展到10%左右,考研率达到40%左右。七年制本硕连读教育日趋成熟。自2000年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教育以来,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临床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确保了教学质量,至今已有4届680名学生毕业。七年制医学教育和医学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目前我院有硕士生导师340名,博士生导师74名。硕、博研究生由每年168人增加到454人,是郑州大学招收硕、博研究生最多的一个院系。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博研究生3059人,在职临床硕、博研究生1057人。我院还承担了国际交流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临床课教学工作,21门临床课程均实施英语授课,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由原来的3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00多人。目前,我院平均每年参加大班理论课教学的教师250~300人,近千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教学。很多老教授、老专家至今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几年来陆续投入500多万改善教学设施、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实验中心,购进最新的教学器材。目前,我院有6人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29人获省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郑州大学精品课程5项。20多人获得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学大奖赛一、二、三等奖。
6.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由2002年的1357人(含聘用护士303人)增加到3455人(含聘用护士928人)。现有正高级职称329人、副高级职称377人,中级职称46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卫生技术人员由142人增至268人,硕士学位的卫生技术人员由134人增至466人。2008年以来,共引进院士2人、海外工作人员8人、国内名校毕业的硕、博毕业生337人;选送70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省管优秀专家18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与厅级学术带头人26人,省卫生厅5451人才培养工程67人。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委以上职务144人,在全国教科书担任编委以上职务的有9人。在国内外杂志担任编委以上职务的有200多人。
7.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医院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完成了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和省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新增了多台(套)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开设了外文图书阅览室,并对全院开放使用。目前,共有省级、厅级重点实验室4个、校(院)内研究机构11个,临床实验室33个。2008年以来,医院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组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院内科技创新团队6个。八年间,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从“零”到31项的突破,仅今年就获得10项,占郑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12.2%;获得各类省厅级科技项目87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67项、科研经费4379万元,2008年至今科研经费1907万元,占八年经费总数的43.55%。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9篇,SCI收录86篇,中华系列杂志文章400余篇。
8.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攀升。医院不断强化职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服务品牌。如“急诊-入院-手术生命绿色通道”、远程会诊网络、“争创温馨病房、争做和谐天使”活动等。加强门急诊管理,优化流程,落实便民服务措施;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扩大医患沟通内容,改进沟通形式、增进医患和谐等。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成立后勤维修服务大厅,24小时为全院提供保障服务。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成立警医共建办公室,与市公安局合作打击“医闹医托”,院区诊疗环境得到有效好转。
9.突发公共事件救治及时有效。在省内外多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我院专家均发挥扛鼎作用,先后完成了抗击非典,煤矿事故、抗震救灾、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三聚氰胺奶粉患儿等事件患者和伤员的救治工作。其中,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派遣精干医疗队伍奔赴救灾前线,顺利完成42名重症伤员的来院救治工作。在灾后重建中,派员代表河南省卫生系统参与江油市人民医院的重建,又将该院作为我院医疗协作单位,并为其免费安装了远程会诊网络。八年多以来,医院先后被中组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工人先锋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家多个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10.社会公益性质不断凸显。我院率先在省内推出远程网络会诊,目前已在全省69家医疗机构建立远程会诊分中心和医疗教学协作医院,覆盖全省各县、市地区;还率先在省内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省级医院定点直补工作,目前已在信阳、南阳、驻马店、新乡、平顶山五地区展开;率先在省内免费举办多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已累计毕业学员1485人;率先在省内建立“96299”医患通信息化平台,开展健康咨询和预约挂号服务。八年间,医院共组织医师2500余人次到各地市参加义诊240&余次,累计义诊人数达15万余人次。
11.大型医疗设备达到国内一流。两年多来,医院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先后购置了世界一流的高端设备,如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SP-ECT、国内首台妙手机器人DSA、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刀、电生理设备等,今年9月,医院刚完成国际顶尖双源flash-CT、64排128层螺旋CT和双梯度极限成像3.0T核磁共振招标,PET/CT装机在即。至此,医院螺旋CT达到5台、核磁共振5台,DSA6台,医疗设备进入国内前列,为病人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信息化建设得到新发展。2009年起,医院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改造。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医院独立网站,对内部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网络带宽升级到万兆网络;建立了影像科室PACS、检验科室LIS系统;完成了省医保、市医保、铁路医保的接入工作;开通了院长查询系统,建立了中文医学知识库系统,自主研发了OA办公系统和预约挂号系统等。今年医院网络化改造完成后,将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13.院区建设呈现新景象。2008年以来,医院完成了院区本部的建设规划,先后完成了3号、5号钢架楼、7号、10号、12号病房楼,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门诊医技楼和12.12万平方米的2号病房楼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院区建筑面积由75,446平方米增加到146,871平方米(不含在建新门诊医技楼、2号病房楼),生活区建筑面积由81,290平方米增至128,706平方米。2009年郑州市政府批准了我院郑东新区医院建设项目,划拨用地345亩,将为医院下一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目前新区医院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14.职工福利待遇大幅提升。八年来,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先后完成大板楼、温泉楼、卫校职工住宅楼建设,解决了676户职工的住房问题。为符合条件的职工解决了子女就业问题;同时,在基建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坚持提高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于2009年3月和7月分别成立了两个职工餐厅,为每位职工(含临时聘用、返聘人员)每月发放就餐补助300元;坚持发放节日补贴和进行“双节”慰问等;每年定期为副高以上和40岁以上职工免费体检,为女职工购买大病保险等。
此外,医院在审计、档案管理、计划生育、工会、团委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八年间,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全院教职工励精图治、努力拼搏的结果。两年来,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对此我们感到振奋和鼓舞!
在此,我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我院发展的各级领导给予诚挚的感谢!向为医院付出心血的历届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默默无闻在岗位无私奉献的全院教职工表示感谢!向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表示感谢!向多年来无私关心支持我院发展壮大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经验与体会
2008年4月,医院领导班子换届之后,面对新的医改形势和任务,针对医院管理相对滞后、设备老化的现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科学决策、埋头苦干,使医院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期间,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经验一:立足医院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根据国内外医疗市场现状和医院实际,认真研究梳理,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关注民生问题,制定了医院“先做大,再做强”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医院的发展目标。两年多以来,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学科建设等有力措施,在政府未加大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全院职工努力,打造了相当于4所大型市级医院的医疗航母,医院规模和诊治能力跨入全国前三名,有效地缓解了群众来我院“看病难”问题。
经验二: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两强”战略,是医院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强院”与“人才强院”战略是医院快速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医院在医疗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仅2009年投入9,534万元,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和购买先进科研设备。还通过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奖励重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和高水平论文等形式,构建了诸多的科研平台,为临床医疗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实现了医院以医疗为主向医疗科研并重转型。
经验三: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内部改革,凝聚人心人气,是医院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营造学科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环境和平台,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医院先后推行了多项举措,如公开选拔119名中青年骨干和69名年轻护士任病区负责人和护士长,提高了临床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在医院工作多年,表现优秀的临时护士实行转聘人事代理,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信心,稳定了护理队伍;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实行年终评先与重奖挂钩、成果与奖励挂钩、工作效率与奖金挂钩,重奖有贡献职工等,增强了全院职工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三点基本经验,是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和谐领导班子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创先争优的科学总结,是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民生的具体举措,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三)主要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医院发展中还有一些机制性的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在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与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比较缺乏,高规格、高质量的科研立项、成果较少;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
二、正确认识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4月,国家公布了新医改方案,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新形势下,医院要更加重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走内涵发展型、质量效益型道路;要更加重视医院机制的规范完善,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和运行机制;要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引进;要更加重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加强对下级医院技术支持,巩固我院在全省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地位;要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创新,力争在国内卫生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稳固医院在省内医疗界的科研主导地位。
三、今后三年医院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举措
各位代表、同志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具有八十多年光荣发展历史的名院,作为河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的综合性医院,在河南省卫生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医院,既是全院职工的心愿,也是上级领导的重托,也是全省一亿人民的期盼。
今年6月,省委组织部对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一个更加团结、更具活力的领导团队形成,为医院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按照“立足郑州、服务河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卓越的业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后三年,我院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新技术创新与引进为抓手,学科建设为主线,教学工作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动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和谐医院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把医院建设成为管理科学、服务一流、技术先进的国内一流医院。
到2013年,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达到6000张,年门诊量突破200万人次;出院人数突破20万人次,手术台数突破10万台次,业务收入有较大突破。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完成“十件大事”,实施“八个方面”的工作。
这“十件大事”是:一、完成门诊医技楼、2号病房楼建设和院区本部规划建设Ⅰ期工程;二、完成郑东新区医院部分工程建设,2012年开诊营业,收治病人;三、完成最新高端设备购置工作;四、完成全院信息化升级改造工作;五、做好临床重点开放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六、实现重点学科、重大科研立项、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七、做好国家级文明单位验收准备工作;八、按阶段完成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九、完成全院干部调配和培训工作;十、进一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八个方面”的工作是:
(一)加强党建工作,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政治思想坚定、业务素质精良的学习型医院
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扎实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党员活动。全院各级党组织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断加强全院党员干部队伍和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重点做好在中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学习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按照省委《关于贯彻〈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卢展工书记“三具二基一抓手”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创新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完成部分二级、三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树立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积极探索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的用人制度。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年内完成全院中层干部赴国内外培训任务,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团结高效、精干务实的干部队伍。  
大力支持工会、团委搞好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成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切实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大对医疗器械、基建工程、医药领域等监督力度,切实抓好投诉和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建立医德医风教育的长效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不断创新方法和措施,确保卫生纠风、行风建设、行评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争取医院行风评议工作继续走在省内前列。
(二)&转变管理模式,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运行机制良好的现代化医院
按照省委要求,认真落实院长负责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起适应医疗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综合目标考核,制定包括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质量、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指标,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人性化和精细化。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水平。配合医院建设与发展,增收节支,降低运营成本。全面加强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完善经济运行的监控机制。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和临床一线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认真扎实做好定编、定岗工作,逐步开展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建立起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机制。
强化后勤为临床一线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建设平安医院,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医院安全和稳定大局。
(三)加强质量管理,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技术精湛、实力突出的创新型医院
在医疗管理方面,以医疗核心制度、综合目标考核、患者安全目标为抓手,不断强化环节质量控制,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加强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管理;逐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高年资医师新知识与新技术培训体系,完成急救中心和省急救中心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抓医疗行为规范,强化医疗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稳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各级医师考核制度、医疗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在新技术创新与引进方面,继续实施“找差距、上水平”工程,每年引进国内外新技术50-80项。广泛开展移植技术、微创技术、生物技术、无痛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促进病理、检验和影像技术的创新等。完成NICU、PICU、高压氧仓、神经介入、遗传性疾病诊断实验室和生物放疗实验室组建等。
在学科建设方面,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扩增、细化或拆并临床部分专业,重点打造高精尖专科特色,大力发展老牌优势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和弱势学科。
在服务功能拓展方面,新门诊医技大楼投入使用后,根据市场需求和专科建设需要,扩展专家门诊功能服务,建立特需门诊和特需病房;继续推出多项“人性化”便民服务措施,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减少患者就诊环节。
在护理队伍建设方面,提升护理队伍学历层次,力争使高层次护理人才队伍达到中部地区领先。加强对护士长的考核,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夯实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打造优质护理品牌。
三年内,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和培训基地突破10个,省级重点学科突破30个,省级诊疗和质控中心突破35个,外派100名学科带头人或青年医师去国内外进修学习,培养推出100名在本专业领域或单病种诊治方面的知名专家。
(四)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学风淳厚,教学人才培养层次高、质量好的大学附属医院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研室的建设,理顺医学部、教研室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建立起运行良好、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教学质量,为争取八年制医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建立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和医学教育助学基金体系;完善优秀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励基金和国际交流学习基金;加大临床实践环节考评制度的落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硕士、博士论文的培育工作,争取实现国家优秀论文“零”的突破。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再创省级精品课程2-4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质量和数量。积极培育教学名师,3年内达到每门主干课程至少有1名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加强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申报成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基地。
(五)提升创新能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科研能力强、人才梯队合理的研究型医院
着力建设良好的科研软环境,营造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气氛和平台,加大投入,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保证1-2个二级学科申报成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通过河南省教育厅临床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验收评审。在巩固现有硕博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做好新增药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以及相关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增设。
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1-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50项以上,新世纪创新人才项目20-25项,省部级各类基金120-150项。
实现国家科技成果“零”的突破和河南省成果奖20-30项,成果质量要有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我院科研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做好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确保申报成功;完善河南省高等学校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扶持河南省生殖医学实验室建设,在规模场地和设备达到国内第一,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继续引进院士及院士级人才2-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1-2人,引进国内名校博士、硕士毕业生300名左右。
每年发表高质量论文800篇以上,年均被SCI、EI收录论文要达20篇以上,论文发表数量质量进入全国医疗机构前20名。切实办好《眼外伤职业眼病》、《肿瘤基础与临床》学术杂志,助推临床科研工作走向卓越。
建立高水平的对外交流平台。设立对外交流专项基金,加强与国际知名医院的交流合作,开展实质性技术与科研合作;每年邀请国际专家30-50名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2-4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5-10次,省级学术交流会议15-20次。
(六)提升现代化水平、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基础设施先进,信息化水平高的数字化医院
院本部建设方面,门诊医技楼2011年3月份全部投入使用,2012年完成2号病房楼和东家属院三栋家属楼建设。
新区医院建设方面,完成新区医院建设规划的全部工作量的80%;其中,2012年完成门诊楼和病房楼等部分建筑建设,并开诊营业,收治病人。
做好高端CT、高场MRI、手术机器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引进购置,及基础设备的更新,实行大设备单机管理,保证医院大型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全国继续领先。
完成医院信息化改造工程,建立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区域性网络,实现电子病历(EMR)在临床的全部使用,实现无线医疗的应用(含无线查房、无线护理等),使医院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七)坚持公益本色,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口碑好、值得百姓信赖的为民医院
坚持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按地域、服务人群、病人来源开展病种分析,明确服务功能和定位。重视并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工作,建立健全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相配套的医疗服务机制。三年内,新农合省级医院定点直补范围扩至全省。健全“96299”医患通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各项功能。建立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视频会议、培训”网络系统。继续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医生培训模式。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和义诊活动,切实发挥好公立医院的为民宗旨。
(八)加强文化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凝聚力强、向心力强的和谐医院
不断探索和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医院文化建设活动,提高职工对院训、院歌、院徽的认知理解,积极培育展现医院精神和时代风貌的特质文化。不断加大医院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加大宣传,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建立我院院史馆,成立郑大一附院院报编辑部,进行院报改革,提高办报质量;认真落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各项要求,通过全国文明单位验收。
关心职工切实利益,进一步提高福利待遇,在现有收入水平上再有较大幅度提高,为更多的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关心职工健康,继续免费为职工体检,参加职工大病保险;继续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子女解决就业问题,逐步建立职工子女升大学奖励制度、职工住院慰问和离退休职工慰问制度等;完善职工文化娱乐场所1-2个。
各位代表、同志们:
郑大一附院八十多年的辉煌历程,镌刻着代代一附院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缅怀历史,我们铭记使命,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未来几年,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新医改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生厅和郑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四个重在”和“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团结起来,志存高远、埋头苦干,为实现创建国内一流医院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郑州大学一附院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 07:50:3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大三附院预约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