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肺部肝郁气滞的症状

您好,分享的企鹅
印堂颜色看肺气强弱 发青或为气滞血淤
搜狐健康张亚梅
指导专家 张亚梅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特级专家教授印堂的正常气色比周围的气色略微偏白,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着红色一样,白里透红最好。印堂和印堂两侧属于太阳经脉所在部位。按照中医学观点,太阳经脉是一身藩篱,主一身之表。当风寒邪气侵犯人体时,首先侵犯的是太阳经脉,所以外感风邪的时候,此处首先出现变化,印堂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才会出现病色:风寒发青,风热发红,伤暑有黄有红,风燥发白,风湿黄而浑浊,最后向两侧眉毛上方乃至整个颜面扩散。如果印堂不是白里透红,而是变成了苹果一样的鲜红色,说明肺有热。有热以后,血管就会扩张,血液会增多,所以这个部位会变得特别红。如果印堂发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血虚,因为血液是红色的,血少了印堂自然发白;还有一种可能是气虚,气为血之帅,气率领着血运行全身,气虚后血液运行不到,印堂就会发白。很多年轻女性青春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在全身还没有表现出症状时,两个眉毛之间已经可以看出颜色淡白,这是最早的征象。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引起注意,慢慢地就会出现指甲发干、面色发白、心慌气短等情况,到医院去化验才发现血色素很低。印堂发青,一般为气滞血淤。这种青色不像挨打了以后的那种淤青,而是一种淡淡的青,而且没什么光泽。有些经常生气的人,总会觉得嗓子眼堵得慌,印堂就可能会出现这种颜色。我在临床上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女病人,来的时候不太愿意说话,往那一坐,第一个动作就是长吁一口气,可见她之前胸有多闷、肋有多胀、心情有多郁闷。这种气郁的病人很容易出现印堂发暗的情况,需要吃疏肝理气的药。印堂最忌讳出现黑色。如果病色积聚成大拇指大小,可能会发生猝死。不同的人印堂气色会有细微的不同。例如,印堂红润的孕妇气血充足,一般母子都比较健康;对婴幼儿来说,凡是印堂气色较暗、较淡或比较干燥的小孩,肺气比较虚弱,抵抗力一般比较低,容易得支气管炎或肺炎,且治疗起来疗程比较长;对成年人来说,经常说话、唱歌、吹奏乐器的人,由于经常耗气、伤气,容易导致肺气虚甚至肾气虚,印堂的气色也都看上去比较暗淡。肺脏色部除了诊断作用,还可以保健。肺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自己用大拇指用力按揉眉间,即印堂,能调整肺气,一般按20分钟症状就能缓解。咳嗽就是肺不好吗说到咳嗽,很多人都会想到感冒、气管炎。其实,能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按照持续时间,咳嗽分为三大类:少于3周称为急性咳嗽,8周或8周以上称为慢性咳嗽,介于两者之间者则为亚急性咳嗽。急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是普通感冒。若不治疗,在感冒最初2天80%以上病人会发生咳嗽。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治疗应以缓解症状为主,如采用抗过敏药盐酸氯苯那敏和减充血剂伪麻黄碱以消除流涕、喷嚏、鼻塞等症状。咳嗽明显者,可选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除了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也会引起咳嗽。亚急性咳嗽主要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感冒之后,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这类咳嗽症状通常会自行缓解,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人也可短期使用止咳药及抗过敏药进行治疗。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不仅与呼吸系统有关,还与鼻、咽喉、消化系统有关,最常见的4种原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较特殊,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29%,主要由于患者存在气道或全身的过敏体质。当过敏原刺激气道时,会引起局部的超敏反应,导致气管、支气管痉挛及反射性咳嗽,患者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发展为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相同,最有效的方法是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鼻后滴流综合征,是鼻腔分泌物倒流到鼻后和后咽部,甚至反流到声门或气管,从而引发慢性咳嗽、咽异物感等一系列症状。占慢性咳嗽发病率近20%。发病原因主要有季节变应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窦炎等。伴有大量痰液者多为慢性鼻窦炎所致;血管舒缩性鼻炎的特征是随气温改变,鼻腔有时会产生大量稀薄水样分泌物。对非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和普通感冒等病因导致的咳嗽,可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则应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同时鼻腔内喷入糖皮质激素。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非哮喘型支气管炎,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10%—20%。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应用4周以上。初始治疗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口服,每天10—20毫克,持续3—7天。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通常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导致咳嗽。占慢性咳嗽发病率的10%—20%。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肥胖者最好减肥,平时避免吃得过饱,做到少食多餐,避免睡前饮食,少吃酸性、油腻食物,少喝咖啡等饮料,还要戒烟,睡觉时可以把床头升高,或把枕头垫高些。养肺7种方法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道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从鼻的作用来看,鼻五呼吸道的出入口,既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脏物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内有鼻毛,又有粘腋,故鼻内常有很多细菌、脏物,有时会成为播散细菌的疫源。因此,鼻的保健十分重要,应从多方面着手。抹全鼻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增强鼻对外界的适应力,才能提高其防御功能。所谓抹全鼻即与浴鼻锻炼有相似功用,就冷水浴鼻和冷空气浴鼻。若一年四季坚持不懈锻炼,可有效地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很好地预防感冒和呼吸道其它疾患。具体操作方法是:两手食指或用右手拇、食指指面分别放在鼻两侧搓擦,从目内眦(精明穴)下、鼻根、鼻梁、鼻翼至鼻下孔旁(迎香穴),用力均匀,上下搓擦100次。适合易罹患感冒或是鼻塞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坚持天天抹全鼻,能增强身体免疫功能,减少患病机会。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经常擦鼻两侧可使鼻腔血流通畅,温度增高,从而可是吸进的空气变温,使肺脏部受冷空气的刺激,免除咳嗽,预防感冒。增强局部气血流通,使鼻部皮肤津润光泽、润肺。推擦鼻梁推擦鼻梁,又称灌溉中岳(中岳指鼻)。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揉,上下来回揉动,反复约20至30次。用手指或弯曲拇指的指节背部揩擦鼻旁两侧,自迎香至鼻根部,在按揉上迎香。适合鼻道感到不通气、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症状还未明显发作之前,每天持之以恒,做10至20次,可以缓减病症。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引《养性书》:“常以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楷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于肺也。”手足阳明大肠经、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皆经过鼻,按摩促进经络的气血运行,阴阳调和,有防治感冒、鼻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鼻道不通畅,往往因血管收缩,鼻内分泌物太多,加速血液循环,清除鼻内异物,可以减轻症状。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道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从鼻的作用来看,鼻五呼吸道的出入口,既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脏物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内有鼻毛,又有粘腋,故鼻内常有很多细菌、脏物,有时会成为播散细菌的疫源。因此,鼻的保健十分重要,应从多方面着手。擦鼻根鼻根又名下极,俗称鼻梁、山根。操作此法时,如果有戴眼镜的人,先将眼镜拿下,让鼻根放轻松5秒,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起鼻根,会觉得鼻根有些酸胀,是很正常的,因为鼻根长时间被眼镜压迫,血循不畅所造成。再用食指快速来回擦鼻根,约20次,使鼻根略红即可停止。此法适合戴眼镜族群。另外,鼻根扁平的小宝宝,父母可以经常轻轻捏起宝宝鼻根,会有意想不到效果。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两目之间,鼻柱之上凹陷,足阳明胃经之所起,透过推擦表面皮肤,中医认为皮部,表面经络气血进行阴阳调和。中医理论认为山根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可以反应心的状况,心主神明,有时候白天思虑太过,晚上却睡不着失眠时候,按擦山根处,可以帮助入眠喔!拿鼻翼用拇指与食指,同时放在鼻翼两侧,轻轻拿起鼻翼然后放下,动作反复约20至50下。适合鼻部疾病,症状不严重者,偶尔感到鼻塞或是鼻翼两侧上有毛细血管扩张,还有脾胃功能较差,食用较凉食物之后,如西瓜,容易腹泻的人。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鼻孔之上称方上,现称鼻翼,中医理论认为鼻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是可以反应胃肠道的状况,透过按摩此处,气血运行通畅,以调整脾胃功能。捏鼻孔捏鼻孔,又可称俯按山源(山源指鼻中隔部)。用食指放在鼻孔内,食指与拇指一起捏鼻孔,一捏一放,用力均匀,每分钟约60次,至鼻有酸胀感为止。用食指、中指分别深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柔捏。此法对过敏性鼻炎、鼻塞,能有不错的效果。鼻梁骨折、损伤,暂不宜。正常都是用鼻呼吸空气,空气中的灰尘与细小的微生物被鼻毛阻隔在鼻腔中,容易造成鼻腔有异物,每天可藉由捏鼻孔前,先将鼻内异物清除,在捏鼻中隔,促进鼻内血液循环,呼吸充足的空气,使我们身体获得需要的氧气,维持生理代谢。鼻腔上部与颅脑相近,在下鼻道内有鼻泪管与眼睛相通,后鼻孔的鼻咽部与咽喉相接,气管与食道在此分道,中耳与两边耳咽管相连。因此,鼻的很多疾病常影响相邻器官的健康。从鼻的作用来看,鼻五呼吸道的出入口,既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脏物等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内有鼻毛,又有粘腋,故鼻内常有很多细菌、脏物,有时会成为播散细菌的疫源。因此,鼻的保健十分重要,应从多方面着手。揉按迎香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中取迎香。用手指尖按压迎香,一边按一边振动,达到酸胀感为止。每次约5至10分钟。对鼻塞不闻香臭,面部浮肿,有邪风引起抽动,面痒状如虫行的人,此穴位有不错效果。迎香穴是手、足阳明交会处,就解剖位置来看,在提上唇肌处,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颊支,面动、静脉的分支。按摩刺激迎香穴,对于面部与鼻子周围经络可以畅通及气血流畅,使鼻部的气行血亦行,中医认为气血不通,疾病随之而来,养生就是要防范未然,之前加以保养,维持健康的体魄,正所谓正气存于内,邪不可干也。按揉掐人中水沟穴又叫人中穴,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用一指尖轻掐人中穴以顺时钟方向揉转20至30次,再逆时钟方向揉转20至30次,然后再用指腹点按10次。平时保健,力道宜轻,不宜过重;如果应用在突然神昏的人,手法需重,赶紧送医,不要担误治疗的黄金时刻。精神委靡不振,嗜睡,面部有不自主抽动者,平时可利用按揉此处,有助于缓减症状,提神效果不错。兔唇患者在做修补手术过程或此处皮肤有受损,不适宜按人中。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现代解剖所在位置为口轮匝肌,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上唇动、静脉。功用在于镇痉熄风、开窍醒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lunn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气滞血瘀会有胸闷憋气的症状么。这个是不是很严重的病啊 怎么办呢
来自于:山东|
提问时间: 14:26:36|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会有的症状么。这个是不是很严重的病啊 怎么办呢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791收到了:
病情分析:
憋气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你说的气滞血瘀是不是指的心脏病呢?如果是心脏方面的问题,你那么年轻算是严重的吧!关键是你要先明确诊断再说。才能知道病情轻重及治疗方法。
指导意见:
建议检查如果没有什么气质型的病变,只是中医辨证气滞血瘀的话,不一定很严重的,中药调理下,如果是心脏病气滞血於的话,那就说明有心肌缺血等问题,应该咨询心血管专家积极治疗。
心肌缺血做心电图能看出来么 我做了说心率不齐
心肌缺血做心电图能看出来的,但是一般是要发作时才能查出来的,还有一次心电图心律不齐也不能做诊断的,因为有很多生理因素会造成心律不齐,你最好是细血管内科根据医生指导做相关检查给你指导意见为好。
我验过心激酶没事
恩有时一般心肌缺血心肌酶谱检查不出来的。有时可能是心理作用吧!只要检查没有问题就好了。
我中午喝了活血补血中药 现在做心电图能查出心机缺血么
不好说,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可能检查不出来的,只有在发作时检查是最好的,你是在心电图检查不出来可以做24小时的或是心血管造影。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659收到了:
你好会有这些症状,这个是从中医角度分析,能够发现舌苔淤点,然后脉象有弦脉等!属于气机不畅爱发脾气的导致结果,一般导致的胸闷可以用血府逐淤胶囊
我舌头紫红 有淤点 舌头下青筋也突出 主要老觉得憋气 气短。脾气不好 好生闷气 气血也虚 医院开的 炒白芍 红花 麦冬。柴胡 五味子 太子参 炒苦杏仁 百合 全蝎 蜈蚣。对症么
喝多久能好啊 憋气很厉害
可以吃的!药物只是辅助,病情本身是自己心情问题不调整心情,药物治疗也是事倍功半
憋气特难受 多久能好啊 这是不是很严重的病啊
可以查一下心电图看看!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655收到了:
你好,会有胸闷的症状,这在中医上很常见的证型,至于严重程度要结合你的症状,及化验检查,建议你去医院心内科就诊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9297收到了:
气滞血淤会引起月经量少,暗黑,有血块,胸部胀痛,闷气等不适症状。与心情不好,爱发脾气等因素都有关系。这种病不是太严重的,通过调理会慢慢恢复。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特别是在月经期间。同时,服用中草药或者中成药进行调理。
我舌头紫红 有淤点 舌头下青筋也突出 主要老觉得憋气 气短。脾气不好 好生闷气 气血也虚 医院开的 炒白芍 红花 麦冬。柴胡 五味子 太子参 炒苦杏仁 百合 全蝎 蜈蚣。对症么
憋气特难受 是不是很厉害啊
这些都是用于补血,活血,补气解毒的。也可以进一步做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平时要加强锻炼。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角度讲,中医认为癌是正气不足、气滞、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医认为治疗癌症要以&软坚散结&为原则,通过祁澳牌红豆杉中药材将硬结打散,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防止复发转移,最终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现代中药大辞典、东北药用植物志、抗癌中草药等权威药典则明确了它对中晚期癌症的独特功效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放疗可以缩小肿瘤或消除潜在的局部转移病灶,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和转移。
目前临床上有些中药作为后续治疗,能够提高成功率和加速身体恢复。
若无远处转移,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后可进行全身化疗4个周期,再行局部放疗
答: 血管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长越大,在快速增生期内,几周就可以发展为很大的瘤体,所以建议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机体功能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肺部保养要避免6个禁忌 怕过度悲伤
来源:《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黄帝内经》说:“肺者,气之本。”人的生存需要肺时刻不停地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可是日常生活中,肺也有自己最怕的敌人,知己知彼,才能高效护肺。
  肺怕燥。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气相通。秋天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秋季应固护肺阴,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应多食蜂蜜、银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浆等以润肺养阴。
  肺怕寒。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等呼吸道。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肺怕热。讲&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等。
  肺怕过度悲、忧。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长期忧愁悲伤郁积,以致患肺疾而终。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
  肺怕雾霾、烟气刺激。中医学认为,胸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气之所以能够运行于全身,依赖肺气的推动作用。肺气还能贯注于,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肺为&清虚之脏&,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肺怕大便不通。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关系密切。具体来说,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比如小儿患肺炎时,如果大便不通,则热毒不能下泻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会明显加重。所以治疗时都会兼顾通导大便,以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平时宜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仅能润肠通便,还具有养肺利肺之功。
减肥两性偏方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难病奇治 作者:朱进忠
内科疑难疾病与肝、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咳嗽1.咳嗽遗尿 苏××,女,36岁。素有糖尿病,近1年来又患咳嗽。某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先以西药治疗达半年无效,后又以中药川贝精、青果丸、消咳喘、川贝枇杷糖浆、竹沥水及止咳化痰汤剂数十付仍无效。细察其证,除咳嗽之外,并见头晕心烦,胸满背困,咳而遗尿,舌苔薄白,脉虚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俱虚为本,痰郁气结,郁而化火为标。为拟补气养阴以培本,舒肝理气、化痰清热以治标。咳嗽遗尿方加减。处方: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青皮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10克簿荷3克眼药4剂后,咳止而愈。某医问:前用化痰之品为何不愈?答曰:素有气阴两虚耳。又问:为何我前用生脉散加化痰之品无效,而老师用咳嗽遗尿方而取功?答曰;生脉散加化痰之品主治在肺,咳嗽遗尿方主治在肝耳。肝者,木也,木火上凌肺金,肺气不得肃降,故不治肝而治肺则不愈也。2.早晨咳嗽,少痰邢××,男,成。咳嗽1年多,先经西药治疗无效,后又用中药止咳化痰等治疗亦无效。细询其咳嗽尤甚于早晨,咳痰不多,口苦口干,并时见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综合脉症,反复思考,此乃肝火烁肺,肺失肃降所致,治拟清肝泻火。泻青丸加减。处方:当归10克 川芎10克大黄4克 栀子10克 羌活6克 防风6克 青黛4克服药2剂后,咳嗽即减近60%,又继服2剂而愈。某医问:咳嗽本属于肺,为何治肺不效,而治肝反愈也?答曰:早晨乃肝胆主时也,肝胆相火旺盛,火灼肺金,故应时而作,所以治肝泻火而咳自止。(二)哮喘1.哮喘持续数年不止,胸中窒塞潘××,女,48岁。哮喘时轻时重十几年,近3年来,因工作不顺利,家中又2次被盗窃,病情日渐加重,曾先后住院2年多。先用抗菌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氨茶碱、喘定等治疗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宣肺定喘化痰和补肾之剂200多剂,有时不效,有时加重。经常昼夜不能平卧,即使特别困乏时也只能端坐扶枕而秘睡片刻。近3个月来,又因肺炎而病情更加严重,除严重的呼吸困难外,并见寒热,恶心呕吐,心烦心悸,胸中憋闷如窒塞感。经查心电图发观有左束枝传导阻滞。某院以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7天后,寒热已经消失,但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更加严重,并发现四肢麻木,不敢抬头,不敢睁眼。为此,不得已而停用西药,改为单纯中药治疗。细审其症,咳喘气短,说话、呼吸、吃饭均因呼吸困难而难连续,口唇微见紫绀,胸满胸痛,心烦心悸,恶心呕吐,头晕不敢睁眼,不敢抬头,欲平卧休息,又因喘而难于平卧,食欲不振,手足憋胀麻木,舌苔黄厚而腻,脉沉。此外,又发现其时时烦躁想哭。综合脉证,又结合前医诸方之药效进行考虑;诊为肝肺气郁,痰湿不化,肺气失降。为拟舒肝化痰,宣肺降气,柴胡枳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白芍10克 枳壳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青皮10克 苏叶6克 郁金10克 瓜蒌15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服药6剂后,不但胸满心烦好转,而且咳喘、头晕、纳呆、恶心亦稍减轻。继服20剂后,以上诸症均明显好转,食欲增加,舌苔白,脉虚弦滑,综合脉症,此脉由沉而转虚弦滑,乃气郁稍解,而正气不足耳。治拟扶正祛邪同施。奔豚、汤加味。处方:川芎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丝瓜络10克黄芩6克服药20剂后,喘咳基本停止,头晕、胸满、恶心等亦大部消失,乃以补阴益气、舒肝化痰之方为丸,缓缓服用两年,愈。2.哮喘持续不止3个多月,予治喘法反甚高××、女、38岁。数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经常受到上级表扬,并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提职后经常受到一些职工的冷嘲热讽,使思想上很不愉快。特别是近3个月来,有些爱闹事的人经常故意脱岗,使工作很难开展。为此,不得不处处带头工作。有一次在特别生气的情况下到澡塘刷洗地板时,突然感到一股热冲入鼻中,立刻喘咳不止,喉中憋气,而神志不清,经医院抢救1个多小时,虽然神志已经清醒,但咳喘仍不停止,后经住院治疗3个多月咳喘稍减,但两天之后,咳喘又甚,又配合中药治疗,3个多月来,始终效果不太明显。细察其症,呼吸极度困难,喘咳不止,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心烦心悸,头晕头痛,时有遗尿遗矢,舌质红,舌苔黄白,脉虚弦滑数。综合脉症,反复考虑:诊为气阴两虚为本,痰饮内郁、肝木失达、郁而化火为标。为拟补气养阴以培本,舒肝理气,化痰清热以治标。咳嗽遗尿方加减。处方: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麦冬10克 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紫菀10克黄芩10克服药10剂之后,喘咳、心悸、气短等症均大减,再审其脉反更加虚大,此气郁稍减,而正气更虚也。改予加减黄芪鳖甲散治之。2剂后,突然哮喘又剧,并曾突然神志不清约2分钟。细思其治,乃补益太过所致,又改予咳嗽遗尿方加减30剂,愈。某医问:咳嗽遗尿方和加减黄芪鳖甲散均为补气养阴,化痰清热,舒肝理气之方,而咳嗽遗尿方用之有效,加减黄芪鳖甲散无效,其故何也?答曰:从临床经验来看,两方均可用于气阴两虚,痰热不化,肝气郁滞相挟杂所致的哮喘,惟咳嗽遗尿方舒肝的作用较黄芪鳖甲散为强而已,此症肝气郁结较甚,故予咳嗽遗尿方有效,而加减黄芪鳖甲散则无功也。3.喘而短气,诸药不效。郝××,男,68岁。咳嗽已60多年,喘已50多年,气短心悸5年多。某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曾前后住院3年,疗养院1年多,不见明显改善。细审其证,喘咳气短,呼吸难于持续,走路或起坐均使气短加重,并同时心悸,头晕头痛,甚或两跟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面色黑而瘦削,神疲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手足厥冷,舌苔黄白厚腻,舌质嫩红,脉虚大滑数偶见促象,下肢轻度浮肿。综合脉症,反复考虑:诊为气阴大衰,痰饮内郁,肝气不舒,心肾阳衰。治拟补气养阴,化痰清热,舒肝理气,温阳化气同施。宗加减黄芪鳖甲散加减。处方:黄芪15克 地骨皮10克 紫菀10克 人参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 半夏10克 知母10克 生地10克 白芍10克麦冬10克 肉桂10克 甘草10克 冬虫夏草10克服药两剂后,喘咳气短,心悸胸满均减,饮食稍增,精神改善。继以上方60剂,服药近两个半月,以上诸症竟减7~8,后以上方为丸,服药2年,愈。某医问:本病始以化痰定喘不效,后以化痰清热定喘仍不效,再以补气养阴而增剧,其故何也?答曰:本病是一个气虚、阴虚、痰饮、肝郁、肺热、阳虚俱在的挟杂症,补之太甚则痰壅、气结更甚,清之太过则阳气必败,温之太过则肺热必甚,故治疗之时必须仔细衡量以上诸种原因的轻重缓急,此力之效者,就于此。(三)短气1.矽肺,胸憋气短,呼吸困难罗××,男,38岁。4年前发现胸憋气短,某院诊为矽肺。近1年来,胸憋气短日渐加重,说话时都感到气短不能接续,走路时更加气短呼吸困难。中、西药治疗后,不但胸憋气短未见减轻,反而日渐气短乏力,头晕失眠,心烦心悸,急躁易怒,食欲不振。细审其前医所用之药,多为化痰定喘、清热活血之品。问其服用各方药后之反应,大都第一方感到有效,第二方即烦躁气短倍增。细审其证,除上述诸证外,舌苔薄白,舌质稍暗,脉沉。综合脉证,诊为痰气郁结,肺气不宣。为拟舒肝理气,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白芍10克 瓜蒌15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苏叶10克 郁金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白蒺藜10克黄芩6克 丝瓜络10克 橘叶10克服药6剂之后,胸憋气短,心烦心悸,头晕失眠等症均减,继服上药100余剂,诺症大部消失。2.气胸,气短,呼吸困难柴××,女,38岁。因胸满胸痛请某医针灸治疗,在针刺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胸满气短加重,呼吸极度困难,口唇紫绀,急至某院治疗,诊为气胸。因种种原因未能住院治疗。细审其证,见其呼吸极度困难,冷汗时出,头晕头痛,心烦心悸,有时心前区突然刺痛,神色慌张,舌苔薄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诊为肝肺气郁,宣降失常。为拟舒肝理气,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瓜蒌皮15克 枳实10克苏叶6克 郁金10克 青皮10克陈皮10克 菖蒲10克苏木6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昼夜连续服用2剂,次晨往诊,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已不出冷汗。继续昼夜兼进,服药4天,共8剂,呼吸已基本平稳,仅微有气短。又至该院拍片,报告云:气胸已基本吸收,乃改予一日一剂,服药10剂,诸症消失,愈。3.肺不张,气短,咳嗽吐痰于××,女,38岁。咳嗽、低热、气短胸闷1个多月,某院诊为肺不张。先用抗菌素等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效,后又用中药清热化痰、养阴清热化痰等治疗仍无效。细审其证,除气短胸闷,咳嗽气短之外,并见其疲乏无力,时而微汗出,舌苔白,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痰热阻滞为标,治拟补气养阴以培本,清热化痰以治标。《济生》桔梗汤加减。处方:桔梗10克 防己10克 桑皮10克 浙具母10克瓜蒌15克甘草10充当归10克 生薏米18克 杏仁10克黄芪15克百合15克服药15剂之后,精神好转,但气短、咳嗽、胸闷未见明显改善,苔舌白,脉沉。综合脉症,反复思考:此乃正气稍复,气滞血淤所所致耳。治宜理气活血,宣肺化痰,血府逐淤汤加减。处方:当归10克 生地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甘草10克枳壳10克 赤芍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桔梗10克牛膝15克 瓜蒌皮15克服药4剂后,胸满气短咳嗽均好转,继服14剂,诸症消失,X线拍片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按:及时根据不同的脉象改变治法,是本病取得疗效的关键。(四)胸痛1.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水,胸痛气短,朱××,女,成。胸满胸痛7个多月,某院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先后以抽水、抗痨药、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后,胸水已明显减少,但直到现在一直不能全部吸收,为此又曾反复胸穿以抽胸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不得已,又以中药逐水之剂治之,1周之后,诸证仍不减轻。细审其证:右侧胸痛,气微短,舌苔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诊为肝肺气郁,痰淤共存,治拟舒肝理气,活血化痰。柴胡茜降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赤芍10克 枳壳10克 白芥子10克 陈皮19克降香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服药2剂后,胸满胸痛,气短等症好转,继服10剂,诸症消失,获愈。某医问:包裹性胸水反复治疗而不愈,但用理气、化痰、活血而速愈者,其故何也?答曰:患者脉沉弦涩,乃气滞、血淤,寒凝所致,治者必须理气、活血、温经、化饮同施,否则,但予化饮而不予理气、活血、温经、则难于得愈也。2.右胸肋肿痛陈××,男,成。右侧第二肋部肿痛两周多。某院诊为肋软骨炎。先以理疗治疗1周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活血止痛之剂治疗1周仍无不效。细察其证,除胸部肿痛之外,并见头痛头晕,心烦易怒怒,大便秘结,舌苔薄黄,脉沉弦涩不调。综合脉症,诊为肝郁血滞。洽拟舒肝理气,活血通络。复元活血汤加减,处方:柴胡15克 白芍10克 枳实10克 炮甲珠10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 大黄3克 甘草10克 白芥子6克服药2剂后,疼痛消失大半,继服4剂,肿消,痛止而愈。(五)背痛1.头晕背痛,臂痛麻木,胸满胸痛金××,男,65岁。7~8年来,胸满胸痛,心悸心烦。某院诊为冠心病,先用西药治疗不见好转,后又配合中药冠心苏合丸、丹参片等亦不见好转。5年来,又发现头晕头痛,颈强背痛,右臂疼痛麻木,使原有的症状更加严重。又经某院检查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经牵引、按摩、外贴膏药,以及内服骨仙、骨质增生丸等治疗后,非但诸症不减,反日渐加重,特别是近1年多来,经常头晕头痛,项强背痛,右臂疼痛麻木,胸满胸痛,心悸心烦,失眠。近3个月来,经常胃脘烦热,时见逆气上冲,冲则气短胸闷,汗出,甚或产生短暂的晕厥。细察其证,除以上所述外,并见面色呈忧郁状,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紧时见结象。综合脉证,反复思考:诊为肝郁气绪,痰湿内郁,三焦运化失职。治拟舒肝理气,温阳化饮,调理三焦。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黄芩10克 甘草10克生姜9片大枣7个桂枝10克 茯苓10克 熟军3克 龙骨15克 牡砺15克服药6剂后,头晕头痛,胸满胸痛,心烦心悸,项强背痛,臂痛麻木等症均减,食欲睡眠增加,舌苔白黄而腻,脉弦紧而涩。宗效不更方之意,继服上方30剂。再审其证,诸种痛苦均消失近半,舌苔黄白腻,脉虚弦而涩。综其脉证,知其郁证稍减,痰湿稍除,而气血俱虚,气滞血淤较著耳,因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除湿健脾以治标。参芪丹鸡黄精汤加减,处方:黄芪30克 当归10克 党参10克 丹参30克 鸡血藤30克苍术15克 白术10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生地10克黄精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 薄荷4克 夜交藤30克服药3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乃以上方为蜜丸,每丸9克,1日3次,1次1丸,服药1年,果愈。2.头晕背痛,麻木心悸蔡××,女,38岁。头晕失眠,胸满心烦,两年多,近1年多来,又发现背困背痛,左臂酸痛,左手憋胀。某院诊为颈椎骨质增生。经过牵引等法治疗后,背困背痛,左臂酸痛、憋胀、头晕、胸满等症均有好转。但一个月以后,以上症状又复如初,又配合针灸、按摩及内服骨质增生丸,骨刺消痛液等治疗3个多月,以上症状在开始的一周期间有所减轻,但其后的2个多月里不再减轻,尤其是近20多天来,以上症状不但不减,反日渐加剧,细察其症,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见胸胁时有窜痛,,纳呆食减,手心时热,舌苔白,脉弦细。综合脉症,诊为血虚肝郁,寒湿外客。治拟养血舒肝,温化寒湿,逍遥散加味。处方: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甘草6克 干姜3克 薄荷3克 狗脊30克服药6剂后,背痛大减,肩臂疼痛、憋胀、头晕、胸满心烦等症均减,继服20剂后,诸症消失。某医问:颈椎骨质增生,诸医多以活血、软坚、补肾之法治疗,而本例久用此法不效,逍遥散乃妇科之方,未闻其能治骨质增生,而用之反效,其故何也?答曰:本例从脉症来看均为肝筋之病,故以养血舒肝而愈也。(六)咽喉异物感1.咽喉异物感,腹满,曲××,女,39岁。2年多来,经常小腹憋胀,月经期间小腹满痛,在妇科普查时发现有多发性。最近1年多来,又发现咽喉部有异物感,胸胁苦满,心烦心悸,头晕失眠。某医诊为梅核气。开始用四七汤加减治疗,不但咽喉异物感不见好转,反而月经更加不调。后又改用四物汤加减治疗,非但未见改善,就是咽喉不利亦见加重。细审其症,除以上所述者外,并见苔舌薄白,脉弦细涩。综合脉症,诊为肝郁血虚,痰滞血淤,寒热夹杂之症。为拟舒肝养血,活血化痰,辛开苦降。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白术10克 甘草10克 干姜3克 溥荷6克 丹皮10克 栀子10克 香附10克乌药10克服药6剂后,咽喉异物感,胸胁苦满,腹满腹胀均大减。继服12剂后,咽喉异物感消减90%,腹满腹胀等消失。某医问:本症用四七汤、四物汤等加减方不效,而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取效,其故何也?答曰:四七汤但理气而未理血,四物汤但理血而未理气,又或但凉而不温或但温而不凉,致胶结之邪不得散耳。2.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傅××,男,成。咽喉异物感7~8个月,医以四七汤加减未见明显效果。近3个月来,又发现声音嘶哑,咽喉部憋胀加重,医诊为喉炎,先用西药治疗2个多月未见明显效果,后又配清音丸、金嗓丸治疗1个月,仍无明显效果。细察其症,除上述者外,并见舌苔白,脉沉弦滑。综合脉症,诊为肝肺气郁,痰热不化。治拟理气化痰,清热。柴胡枳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苏叶6克陈皮10克 青皮10克 郁金10服药6剂后,咽喉憋胀,声音嘶哑等好转,继服12剂后,诸症消失而愈。(七)失语1.失语日久不愈和××,男,成。生气以后,突然不能说话,急请某医以针灸法治之,2天后,说话完全恢复正常,但第3天又不能说话,又继续针灸治疗7天,但始终不再有效。乃改请某院神经科、耳鼻喉科治疗,诊为癔病。但治疗2个多月后不见好转,又配合中药养阴开窍等剂治之,1个月后,仍然不见改善,细察其症,除失语外,并见面色呈忧郁状,舌苔白,脉沉滑。综合脉症,诊为肝肺气郁,痰热不化。治拟舒肝理气,宣肺化痰。柴胡积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苏叶10克 郁金10克 陈皮10克 溥荷6克 黄芩10克 元参10克服药2剂后,说话较前增多,亦较前爽利,继服10剂后,说话恢复正常。2.失语,咽喉部有窒塞感袁××,女,成。生气以后,突然感到咽喉部有窒塞感,难于出气,某院耳鼻喉科检查后无异常发现。1周之后,逐渐发现说话困难,2周之后,发现完全失语。前后经针灸、西药、中药金嗓丸、清音丸治疗2个多月,始终没有明显效果。细察其症,除咽喉窒塞感,失语之外,舌苔黄白而腻,脉沉弦滑。综合脉证,诊为痰气郁结,湿滞不化,治拟舒肝理气,化痰除湿,四逆香佛二花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香橼10克佛手10克 玫瑰花10克 代代花10克黄芩4克 元参6克服药2剂之后,咽喉窒塞感减轻,并能说出几句话。又继服20剂,诸症消失,说话恢复正常。(八)咳血1.大量咳血,时作时止,久治不效瓮×,女,40岁。大量咳血,时发时止7~8年。某院诊为支气管扩张,要求手术治疗,但因患者拒绝手术,改请内科治疗,因其疗效不明显,又改请中医以止咳化痰,凉血止血之剂治之,前后治疗达3年,服药达千剂,仍然咳血时作时止,多则1月,少则1周,必然咳血1次。尤其是近2周以来,咳血较前更重,虽遍用中、西药物未停止,细察其症,诊察之时,恰遇咳血正剧,1~2分钟内即咳出约半痰盂鲜血,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胸满胸痛,舌苔白,脉弦。综合脉症,诊为肝郁化火,淤血阻滞,血不归经。急拟舒肝泻火,活血止血。柴胡茜降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白芍10克 茜草10克 降香10克 黄芩10克郁金10克枳壳3克元参20克当日上午急煎1次服下,40分钟后出血基本停止,隔2小时服下第2煎后,咳血完全停止。又服30剂,追访18年,咳血一直未复发。某医问:前医启遍用止血之剂不愈,今用活血之刑反效者何也?柴胡乃升阳之药,咳血乃血气上冲之证,且诸书多云出血证禁用柴胡,老师反用之,其故何也?答曰:柴胡一方面是升阳之品,另一方面它又是舒肝之味,它既能助补气之剂以升阳气,又能配理气之品以疏肝气;既能配理气药以解气郁之火,又能配理血药以理血分之郁火,故气滞、血滞郁而化火,迫血妄行,血不归经者,恒多用柴胡以解之。至于为什么用止血药而血不止,此乃气滞、血淤、郁火三者未除也。2、肺痨咳血,久久不止甘××,男,39岁。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0年多,近几年来,反复咳血,曾前后住院数年,咳血一直不止。特别是近1个月来,咳血尤为严重。曾固大量咳血而休克2次,经抢救后才脱离危险,但时至今日仍咳血不止,细察其证,神疲乏力,全身瘦削,皮肤干燥,气短咳嗽,吐痰,胸满胸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脉沉弦细。综合脉症,诊为气滞血淤,郁而化火。治拟舒肝理气,活血止血,清热泻火。柴胡茜降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白芍10克 降香10克 茜草10克 黄芩10克 元参15克服药1剂后,咳血停止,继服10剂后,获愈。某医问:肺结核病,中医称为肺痨,乃阴虚火旺为病。故治疗上多主张养阴清热,咳血者多主张用咳血方、百合固金汤,然老师不用者何也?三七、阿胶为止血良药,老师亦不用,其故又何也?答曰:咳血方,百合固金汤确是治疗肺结核咳血的有效方剂,但因其为养阴泻火之剂,故只适用于阴虚火旺,脉见细数的咳血,至于本证,以证侯脉象来看,均是气滞、血淤、肝郁化火之象,故只可采用舒肝理气,活血止血,泻火之品。否则,或予滋阴补益必使气血更加壅滞而火邪更炽,血不归经,咳血反甚。至若为什么不用三七,因其性温助火,阿胶滋腻收敛不利于行气,故不用之,此外,又因犀角地黄汤之太凉,不利于解郁,故亦不用。(九)背冷索××,男,成。1年多来,经常背冷背困,前医诊为阳气不足,屡用附子汤、十全大补汤、十四味建中汤、参茸卫生丸、参茸酒等进行治疗,但始终未见明显效果。细察其症,除背冷背困之外,唯时见口干口苦,喜叹气,别无所苦,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症,反复思考:此乃肝气郁结,肺气不利,营卫失调。治拟舒肝理气,调和营卫。柴胡桂枝汤加味,处方:柴胡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甘草10克 生姜9片大枣5枚桂枝10克 白芍10克 茯苓4.5克服药2剂后,背冷明显好转,继服6剂而愈。(十)肺痈1.肺痈,咳吐脓血,久久不愈。卫××,女,49岁。寒战高热,汗出神疲,咳唾脓血。某院诊为肺脓肿。住院1个月,经西药青霉素、链霉素和中药清热解毒、化淤排脓等法治疗后,寒战高热、汗出已大见好转,体温由41℃降至37℃,情神正常。但继用上法治疗一个多月之后,其余诸症不再继续改善,X线检查数次亦不见改变,细察其证,咳吐脓痰,胸满胸痛,头晕头胀,心烦易怒,纳呆食减,舌苔白腻,脉弦细涩。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此乃大剂久用寒凉冰冷之剂,阳气被郁,肺肝之气难于升降所致。治宜拟舒肝解郁,宣肺化痰。柴胡枳桔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 枳实10克 白芍10克 瓜蒌15克 青皮10克桔梗10克 白芥子10克 橘叶10克 当归10克服药6剂后,头晕头胀,胸满胸痛,咳嗽吐痰之状好转,继服20剂后,诸证消失,又服10剂,获愈。2.肺脓肿、脓胸,久治不效鄂××,女,50岁。1个多月以前,因过度劳累突然发现寒战高热,胸痛,咳嗽,急至某院,诊为肺脓肿、脓胸。先以抗菌素治疗20天不见改善,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化淤排脓法治疗18天仍然不见改善,并在近6天内出现右腋下第3肋间肿胀,昨日已经溃破,不断有脓液排出,有时从溃破口处排出气体,精神极度疲惫,时时汗出。细察其证,咳嗽气短,寒战高热,自汗盗汗,不断地吐黄稠脓痰,其味腥臭,精神疲惫,烦躁不安,时时恶心欲吐,头晕难于坐立。右腋下微见红肿,但不明显高起,中间有一黄豆大的溃破口,随叹气而有气泡和脓液排出,面色胱白而微透青色,舌苔白而厚腻,脉沉弦滑数。综合脉证与所用药物后的疗效考虑之,此乃气阴两虚为本,肝气郁结,痰热痈脓为标。治宜拟补气养阴以培本,舒肝理气,化痰排脓以治标。处方:柴胡18克 桔梗18克 瓜蒌30克 枳实18克 赤芍15克黄芪20克 当归15克 青皮15克 橘叶12克 白芥子1克麦冬10克服药2剂后,次日寒战高热大减体温由40.2℃降至38℃,又服4剂,体温降至正常,气短,咳嗽、吐脓痰、汗出等证好转,胸部溃破口已愈合,红肿减轻,食欲增加。继服60剂,诸症消失,获愈。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3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目前暂不接受新问题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郁气滞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