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如何自闭症心理测试题目档案的建立表格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ABA实战技能训练(二)
  给大家举两个问题行为的例子。
  有一个例子是妈妈和姥姥两个人管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姥姥在向我陈述孩子的问题行为时说&这孩子太爱玩水&,玩水本身并不是问题行为,所以我说&那就让他玩呗&,&那怎么成啊,一天到晚地玩,别的事情都不能干了,吃饭都玩水&。&那你怎么制止他呢?&&我开始大老远地就叫他不要玩水,他不听,我便上前拽他,他还是不听,我只得使更大的劲,结果孩子开始发脾气咬人,我只好退后,教育他咬人的行为。过一会儿又去&A&他,又咬人!&事实肯定是这样,&反正我一咬你就撤,你说你的我玩我的&,实际上孩子不一定能有这么清楚的意识,但是一张嘴咬人就能继续玩水的结果他是得到的。不让他玩水就咬人挖人,又不能打他,所以姥姥就觉得这个孩子不可教,把孩子交给他妈妈。妈妈也不会让孩子玩水,&A&他的时候孩子照样咬人,妈妈厉害,一个嘴巴把孩子打哭了,但孩子边哭还边玩水,妈妈再&A&的时候不敢咬了,使劲往回&A&,这一&A&结果脑袋撞到水龙头上了,这下妈妈心疼了,赶紧安慰孩子。这次孩子只顾着痛不玩水了,但下次还照样玩,而且&A&他的时候自己主动去撞头,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妈妈也动不了他。最终的结果是孩子继续玩水,而且在姥姥面前就咬人挖人,在妈妈面前就自伤。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特别喜欢玩大便的()孩子。这个孩子趁人不注意就去搅和自己的大便。这确实是个问题行为,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孩子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有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喜欢搅和大便的那种感觉,如果真是这样,这个行为就很难矫正了。孤独症孩子的的问题行为大概有四分之一属于这种自我刺激的范畴。我问家长:&你们让他得逞过吗?&&那怎么成啊?只要孩子一上厕所,家里在的人都会高度警惕,两三个人跟着,互相对峙,眼睛盯着眼睛&这是很大的注意啊,虽然孩子没得逞,但一转身家人的那种慌张神情会支持他继续这种行为,我告诉家长就算这原&本只是孩子的一种自我刺激的行为,你们这样的高度紧张也会加入一些引起注意的成分。面对这种引起注意的问题行为的时候,一定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显得对孩子无能为力,处理办法就是不加任何注意的制止并带他离开现场。下面我还会具体地讲到。
  以上讲的是ABC中的B。A就是理解行为出现的背景。
  1:该问题行为通常何时出现?(这个何时有两种理解,一是像早晨、中午等的自然时间,二是像对孩子提出要求这样的背景)2:该问题行为通常在哪里出现?3:当行为发生时&E&在现场?4:在行为发生之前有什么事情或活动发生?5:紧跟行为之前别的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6:在该行为出现之前他在做别的事情吗?7:何时,何地,与&E&在一起,什么样的环境下他的问题行为最少?
  如果问题行为确实和第七个问题有联系的话,90%这个行为不是因为自我刺激,而是和环境中的人和事有关系。
  孩子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呢?第一就是被提要求;第二是等候,在看到喜爱的东西时不能马上得到;第三是受威胁,威胁以后没有结果问题行为就会增加,不可能用的威胁千万别说,&像不听话就用针扎你&,孩子对你的畏惧应该是来自你的表情、手势、语言和动作;第四是终止喜欢的活动,第五是遭到忽视,我们的孩子也会寻求注意,但如果他是通过问题行为而不是语言引起了你的注意,那他就会对这样的方式乐此不疲;第六是受到挫折,所有的人都是干一件事不成功,干两件三件也不行,到后来挫折感就会使我们把手上的东西一摔,不干了,孤独症的孩子也是这样,而且因为他们的能力低,得到满足的机会少,所以更容易受到挫折。以上可以帮助大家理解问题行为出现的背景。
  刚才我们B和A都了解到了,问题行为的结果C又该怎么描述呢?
  1:行为出现后发生了什么?2:当行为出现时您做了什么?3:当行为出现时,其他人都做了什么?4:行为出现后有什么变化?5:问题行为后孩子得到了什么?6:问题行为后孩子逃避或避免了什么?
  那么问题行为可能会带来一些什么结果呢?也就是对孩子来说出现问题行为是为了什么呢?针对不同功能的问题行为又应该怎么应对呢?
  问题行为大概有这样一些功能:引起注意;逃跑和回避;为了得到某个实实在在的强化物;最后是自我刺激。
  1、引起注意。什么时候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为了引起注意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线索,大家还可以继续完善:1)、出现问题行为的同时寻求他人注意的眼神;2)、问题行为之后把行为结果向别人展示;3)、问题行为同时发出响声、动作或其他引起别人注意的行为;4)、恶作剧或者破坏行为后面对别人的反应格外开心、手舞足蹈;5)、与周围人形成相互警惕和防范,而且对这种紧张关系乐此不疲而周围人很厌烦;6)、如果短暂忽视其问题行为会变本加利。
  处理这种问题行为应该:
  1)、采取消退的手段。孩子再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就忽视,不理他。但只有当你确定孩子问题行为的功能就是为了引起注意的时候,采取忽视来矫正孩子的行为才是有效的;
  2)、不要有目光接触;
  3)、最好是不动声色,实在想教育孩子也只说必须说的话,音调要单调;
  4)、在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时候要祛除任何潜在的强化性的人或物,否则他的干涉会让问题行为升级;
  5)、当孩子在被忽视而哭闹的时候也不能安慰他。
  反过来,我们对于孩子的建设性行为应该给予足够的注意,这样会减少为了寻求注意而出现问题行为的机会。
  2、逃跑、回避。提示行为的功能是为了逃避某个任务的线索有以下一些:1)、问题行为往往是在被要求之后,这个要求可能是做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从事一个活动;2)、在被要求之后紧接着出现问题行为;3)、短暂的坚持要求不退让可能会使问题行为升级;4)、在被要求之后出现另一个问题行为让你去矫正;5)、不立即行动也不拒绝行动而是讨价还价;6)、患儿自己始动的活动被别人终止的是时候实际上是在逃避被终止,这点也可以归为要实在的强化物的问题行为,但不同的是在这里强化物是原&来就存在的而不是原&来没有要求得到,所以我把这种行为的功能归为逃跑、回避。
  对于这样的问题行为还是采用消退,但不能再采取忽视,而应该:
  1)、不给予任何反应地让他坚持完成任务。
  2)、有时可能会因为对孩子的同情心和问题行为的持续时间而让坚持变得困难,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从容和镇定。
  3)、继续跟踪手头的任务直到他的行为得到控制,在行为得到控制之前不要让孩子得逞。
  比如让孩子写作业,指令发出三秒钟后孩子没有行动,如果他是坐在地上玩就用点力气把他起来,如果孩子无动于衷,就稍微使点劲&A&他,如果还是无动于衷,就再使点劲,这其间每个辅助等级升级的时间都不要超过三秒钟。这个&三秒钟&采取行动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有时孩子对我们的指令无动于衷呢,就因为我们等的时间太多,比如让孩子洗手,我们可能会说&洗手,快洗手去!&,一秒内就给了两次指令,然后过个十几秒又加大嗓门&让你洗手,没听见吗?&这时候往往就会出现问题行为了,其实只要我们及时地上手辅助,问题行为是不会发生的,只是我们一般都懒得动,都喜欢躺在沙发上用语言来支配。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发一遍命令,三秒钟没反应立即辅助他完成任务,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你言语的权威性,你一出话就必须要得到一个结果。只要你坚持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对你的指令还是很敏感的。
  3、为了得到实在的强化物。对于这种功能的问题行为,采取的手段仍然是消退,这里的消退是指过去孩子通过问题行为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但现在我们要把握住,不能在他哭闹打人摔东西的时候给他强化物,但与此同时,我们采取区分强化的方法,让孩子通过语言、表情等合理方式来得到要求的满足。
  4、自动强化。孤独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大概有1/4的行为是属于自动强化的,我们常见的孤独症孩子的行为例如转圈、在眼前玩手等往往属于这个范畴。此类问题行为不如以上的行为那么容易处理,只能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多强化孩子的建设性行为,让他没有时间发生问题行为,例如让他串珠子之类的并在他这样做后给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少问题行为发生的机会。
  接下来具体讲讲针对上面所说的孩子大哭大闹非要开车去兜风才能睡觉的问题行为应该怎么处理。任何问题行为的处理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辛苦和泪水,泪水不光是因为生气,也因为你对孩子的狠心而自责,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要表现得很坚定。就算孩子非要开车去兜风,否则就大哭大闹,那也不能对他迁就,今天就是不可能出去。孩子如果要掐你,顺势把他搂在怀里,用闹钟设定好限制他自由的时间,闹铃响的时候让他获得自由,如果他睡着了把他带到床上去。如果他说&妈妈,我不哭了!&,那就让他去睡觉。你真正很坚定的时候,他会软下来的,另外,也别在他刚表现好的时候就给他抚慰,一定要让他好的行为延续时间久一点彻底一点,也不用表现得很惊喜。
  在处理孩子问题行为的时候,表情和态度很重要,孩子能读懂你眼神中的犹豫和让步。现在病房的孩子都害怕我,但我既不骂他们也不打他们,他们来以后先就和他们谈。有一次一个孩子不想住院,被家人&AE&着来的,来以后我就和他聊他的问题,和他有了一定的交流以后我说:&你这个问题还真得住院治疗,而且今天妈妈就是送你来住院的。&孩子很吃惊,&啊?&但和他在谈话中建立的关系还不错,他不至于攻击我,我接着说&我站在医生的角度也认为你的问题应该住院,我理解你不想住院的心情,但你现在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争取早日出院,哭和喊都是没有用的,如果你出现任何自伤、攻击他人和破坏行为,你将失去半个小时的自由。我们会帮助你控制好自己,明白了吗?&孩子最后明白了并换了衣服。所以如果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坚定,信心很足,自然会产生威慑力。
  在这个板块的最后,对行为管理的策略做一个总结:
  1)、平常在生活中不要太关注孩子的问题行为而应该尽可能地化它,孩子的缺陷性行为才是更值得大家关注的;
  2)、建立并持续性地使用结构化的项目;
  3)、发展主动的、预防性的常规;
  4)、预言并预防对个体困难的情境;
  5)、发展有效的沟通系统;
  6)、加强个体的能力和兴趣以发展活动,孩子会的东西越多,他社会交往的机会和内容也越多,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学习音乐等;
  7)、扩展社会性或娱乐性的兴趣与机会;
  8)、利用高可能性指令,比如如果孩子非常喜欢看广告,你的指令是让他看广告的话他会很积极地完成,要善于利用这些指令让孩子完成一些低可能性的指令,把高可能性的指令放在后面完成;
  9)、利用行为动量;
  10)、利用区分强化并强化适当行为,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掌握了8)、9)、10)条会非常有效;
  11)、如果一个行为确实发生,试图理清为什么,并帮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满足他的目标。
关键词:&&& &&& &&&&&&&& 文章来源:
关键字:自闭症儿童,孤独症治疗,ABA行为矫正 Tags:
【】【】【】【】【】
自闭症康复
自闭症教育
| 本站法律顾问:河南恒辉律师事务所 张铭宇律师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
QQ家长群:QQ老师群: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自闭症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记录表
下载积分:12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15:03: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自闭症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记录表.DOC
官方公共微信咨询:专家:&24小时热线:&张主任 微信:北京孤独证康复中心
适合孤独症的教学方法---ABA(六)
&&&&&&&&&&&&&&&&& 适合孤独症的教学方法---ABA(六)
第二疗程(2个月)
保持以上所有课程,包括目光接触
&& 1&比较,对比:大/小&指着&大的/小的&车子
&& 2&动作+物体的表达方式:&&喝果汁&&吃饼干&
&&&&&&&&&&&&&&&&&&&&&&&&&&&看图说话&他在做什么?&
&&&&&&&&&&&&&&&&&&&&&&&&&&&提到自己&你在做什么?&
&&&&&&&&&&&&&&&&&&&&&&&&&&&提到老师&&我在做什么?&
&& 3&新的颜色
&& 4&所有格:&&这是谁的鞋?&&&。。。的鞋&
&& 5&作选择:&&&你想要。。。还是。。。?&
&& 6&同时模仿:&&做。。和。。(拍桌子和摸鼻子)
&& 7&继续用积木模仿
&& 8&给/取回:&&&两到三个物品
&&&&&给我。和。。和。。&,从桌上开始,然后要求他在房间里周围取物,锻炼他的短期记忆
&& 9&两步指令:&&&&站起来并转圈&等(这时应分别已掌握两个单独的指令)
&& 10&是/否(否定):&这是一个。。。吗?&&如举起玩具熊问&这是一匹马吗?&
&& 11&玩耍:&用小的偶像玩过家家:妈妈,爸爸,男孩,女孩,宝宝,
&&&&&&&&&&&&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吃,睡,唱儿歌等
&&&&&&&&&&&&一起读书,指着图画,拍球,滚球,提示将球取回。一开始坐得近些
&&&&&&&&&&&&一起唱歌,表扬他唱出来的部分
&&&&&&&&&&&&一起画人的五官,有时强调身体的某部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 12&在短句中用语言提要求:示范:&我想要。。&&我可以要。。吗?&
&& 13&识别情绪状态:&&开心/伤心/生气&指画问&他觉得怎么样?&
&& 14&&我的/你的&:&&&
用鞋子&&把你的鞋子给我&&把我的鞋子给我&
&&&&(这可能是语言中最困难的课程,因为&你,我&是不固定的,因说话者而异,一开始要教理解语言,固定老师说话,&我&指老师,&你&指儿童,然后教表达语言,固定儿童说话,&我&指儿童,&你&指老师。在自闭症的语言中&我&和&你&常会混淆。自闭症者在对原材料除重复外,进行转达,总结,泛化方面是有缺陷的,但经过训练是可以掌握的。)
&& 15&语言模仿&
&& 16&&哪里&&加上表达&&里面,外面,上面,下面&
如&哨子在哪里?&&示范&在盒子的里面,外面,上面,下面&
&& 17&&谁&&:&&用照片指家人,朋友等
&& 18&&。。在干什么?&
&&&&&用照片中熟悉的人在根一件特定的事(如在饮果汁),也可用图卡。&
第三疗程(2.5个月)
这里有许多项目,每名训练员在每个2小时的计划中做约10个项目,一般做其他训练员未做过的项目
&& 1&开始训练大小便
&& 2&对比:冷/热&长/短&重/轻等&&指给我重的&&可用这方面的教育卡片
&& 3&指代词&:看图片&他在做什么?&&示范&他在。。&,再减退
&& 4&执行两步指令(保持)
&& 5&方位词(继续)&:&在。。旁边/后面/前面
&& 6&颜色(继续教新的颜色)
&& 7&区分情绪(继续)&用图片或面对面&我觉得怎么样?&,老师&做高兴/难过/生气的表情
&& 8&区别&:&谁,做什么,在哪里&等问题
&& 9&宾语/动词/完成句子
&&&&用更完整的句子描述人们的动作(图片)一开始可接受&男孩在吃苹果&,但渐渐示范更完整的句子&这个男孩正在吃一个苹果&
&&&&以后问&告诉我画上有什么/这幅画讲的是什么/这个男孩在干什么&
&&&&保持指代词&他/它&,描述动作,情绪等的训练
&& 10&简单的句子
&&&&&我看见。。。&&这是一个。。&
&&&&做一本&我看见什么&的书,将图画贴在笔记本里,头五页每页一件物品,下五页每页两件。。。,提示说&我看见。。。和。。。和。。。&,保证在增加物品数量前已掌握&我看见一个球&,而不是&我看见球&
&& 11&按指令取物
&& 12&用大人的姓名,称呼来提要求:&&&&&&妈妈,我要画图&等,不久还可加上触摸,提示他触碰他人引起注意
&& 13&是/否,否定(继续)
&& 14&简单的社交提问:&姓名,年龄,家人
&& 15&玩耍:&&用毡板,将毛毡物体粘在毡板上制造情景
&& 16&语言模仿:&教词语组合,纠正他对物品的叫法
&& 17&保持注意力/转移注意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1)保持注意力&
&&&&&&&&&&在同一个话题上问几个问题&看见这只狗吗?&&它在做什么?&&这条狗是什么颜色的?&&它要到哪里去?&等。这算不上一个专门的项目,但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要强调,特别是玩耍与读书时(从长远来看,保持注意力能使儿童关注目前同一话题,限制他说傻话,走题。许多自闭症的孩子能用正确的语法与词汇说很多话,但不能专著于他的听众想谈论的话题,这会使他们很难交朋友与建立社会关系,所以这项训练是意义非凡的
2)转移注意力&
&&&&*轮到我玩/轮到你玩了
&&&&*老师可坐得更远些,但仍要求不断有目光对视。&老师可更经常在室内走动,或让儿童在室内走动,但不断要求他给予注意力
&&&&*老师开始一项活动,然后说&噢,不,我们还是做另一件事吧&,这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并增加灵活性&
&&&&*老师建立起一个活动,如画画,这要求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桌子上,但在整项活动中不断谈话,问问题,如儿童抬头看并回答则鼓励表扬
&& 18&加快更替教学材料的节奏以避免厌倦情绪,每次在椅子上坐不超过5分钟。
&&&&用&坐得好&&听得好&&你不哭,这很好。&等话来加强行为的改善。尝试不同的强化物。在出现攻击行为时说&时间到&。注意:在小孩扯头发时可压他的指关节,小手会自然地松开。对拍手,身体紧张,用脚尖走路等,说&把手放好&并抓住他的手放在身边3秒钟,如坐好了就表扬。
&& 19&保持目光对视的训练
&& 20&练习&一刻钟游戏&&老师唱歌或读书,大约15分钟。
&& 21&&我不知道&
&&&&用熟悉物品的卡片,问&这是什么?&放几张不常见物品的图片在其中,如火花塞。示范说&我不知道&。他一旦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开始用书本杂志等强化。当掌握&我不知道&后,提示他问:&我不知道,这是什么?&
&& 22&开始示范用低的语调说话&
&&&&因为这时儿童开始用高的,吱吱声说话
&& 23&哪里(表达)(前面理解课程的训练已为表达打好了基础)
&&&&将两件物品放在儿童面前,每件给他看两次。第三次时藏起一件。当他寻找时提示他说&。。在哪里&整个句子。他问后表扬他并将物品给他
&& 24&用蜡笔画画
&&&&画简单的形状,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老师画脸,让儿童加上五官,头发,眼镜等。
&&&&老师画简单的物品,让他认&花,球&等。纠正手的位置。最后学习画棍状人形,&&&&然后开始画多于一个人的场景。
&& 25&继续做扮演游戏。
&&&&&假装你是飞机,猴子,婴儿,狮子等,使用动作与声音。
&& 26&分类&动物/食物/衣物
&&&&将三张这三类的卡片放在桌上,从一堆卡片中另取一张。老师问&这是什么&,回答&猫&。老师说&很好&,老师问&猫是什么?&,回答&动物&。老师说&将动物归类&,他应将卡片放入动物类中。&开始时提示,然后减退。
&&&&&&&&&&&&&&&&&&&&&&&&&&&
咨询热线:专家热线:小时接诊热线: 张主任
版权孤独症康复中心
京ICP备号-1
京卫网审[2012]第0074号自闭症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记录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自闭症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记录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功能自闭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