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时,病人双侧肢体均有输液,应怎么办

?? ?Dz?? ? 3/4
飺????????????????У?????棬??ι?λ??????棬??Σι?????????????嵭?????á?????????
飺?????????????????????У???0.2ml???????? ????????飬??? ?λ ?λdz?????С????????ò??????ijЩ飬??С弤?????軯???? 裺1?????????????Σ?????????к????λ???Σ?????????2?????????ι???п???????(C)?3?30gL???????????75??????4??????λ?????????????б???????30.бп???5.??????????????????????5????????????У???????????塣????????????У?????? 6????κ?????ù??????? ?? 1?????????ò? 2????飬???γ?? 3??о?????? 4???豣????46?
???????????????????????120g/L(12.0g/dl)...??????????????????????120g/L(12.0g/dl)??110g/L(11.0/dl)????????????????????????????????u??????????????к????????????????????????????????????????????????? ??? ?? 鷽 λ??? ??
???????&&&
???棬????????????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二节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重点:常用溶液和作用、常用静脉输液法、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静脉输血法、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难点: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 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2.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3.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和休克的病人
5. 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输液的目的
& a.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 b.增加血容量
& c.输入药物
& d.供给各种凝血因子
& e.利尿消肿
【解析】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是输血的目的
(二)常用溶液及作用
1.晶体溶液包括:
①等渗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等;
②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
③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如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
2.胶体溶液包括:
①右旋糖酐,如中分子右旋糖酐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 (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②代血浆(增加血液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羟乙基淀粉(706);
③白蛋白注射液: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3.静脉营养液,如氨基酸、脂肪乳,可以供给热量,维持正氮平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题:为了改善病人的微循环,应选用的溶液是
& a.5%葡萄糖溶液
& b.0.9%氯化钠溶液
& c.低分子右旋糖酐
& d.10%葡萄糖溶液
& e.5%碳酸氢钠
【解析】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1.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操作要点:①排气时,滴管内液面以1/3~1/2满为宜;②系止血带位置:穿刺点上方6cm处,松紧以能阻断静脉血流,又不影响动脉的血流为宜;③静脉穿刺后,及时三松(松开止血带、调节器,病人松拳)④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开放式输液法特点:能够按需随时加入药物,灵活变换输液种类。适用于手术、抢救危重病人、病儿。容易污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要点:①输液瓶内加溶液前,先用30-50ml无菌溶液冲洗,减少输液反应;②输液过程中如需添加溶液,可直接倒入瓶内,溶液瓶勿触及输液瓶;③需加药,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离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
3.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及穿刺有困难的病人。操作要点:①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②以15-30度角直接刺入静脉;③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和时间;④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般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确保正压封管。
4. 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预防并发症,防止差错;
②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③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的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
④输液前,确保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预防空气栓塞;
⑤进针后,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要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以保护静脉;
⑥输液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有无局部或全身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及输液反应;
⑦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⑧防止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⑨留置针一般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留置过程如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管,以免堵塞管腔;如发现有血块堵塞,不能用肝素液将血块冲入血管。
5.颈外静脉输液法& 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周围循环衰竭须测中心静脉压者;长期静脉内滴注浓度高、刺激大的药物及静脉营养疗法的病人。
穿刺部位在在颈外静脉外侧缘,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
注意事项:①病人去枕平卧,下垫小枕,头偏向对侧,后仰;②穿刺时呈45。角进针;③每天更换敷料,消毒穿刺点及周围;④置管后,如发现硅胶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管,以免堵塞管腔;⑤拔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折管。
(四) 选择穿刺部位的原则&& 包括:①输液目的和时间:长期输液者由远端小静脉开始,大量输液者选用大血管;②药物的性质:刺激性强、黏度大的药物选用较大血管;③病人静脉和皮肤的状况:避开血肿,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④病人活动和安全的需要:避开关节部位。
(五)输液速度的调节
1.原则& 滴速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快;一般溶液速度可稍快,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宜慢。
2.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计算方法&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1)×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
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总量(m1)×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
(六)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1.溶液滴入不畅的处理& ①局部有肿胀、疼痛,提示针头滑出血管外,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无回血,提示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若感觉无阻力,有回血,提示压力过低或针头斜面贴血管壁,可抬高输液瓶位置或放低病人肢体,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③静脉痉挛,是肢体长期暴露在冷环境或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可热敷。
2.滴管内液面①过高,取下输液瓶,倾斜液面,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于液面上,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挂回输液架上;②过低,折叠或夹闭滴管下端输液管,挤压滴管;③自行下降,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和滴管有无漏气、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例题: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病人静脉输液的溶液不滴,挤压时感觉输液管有阻力,松手时无回血,此种情况是
& a.输液压力过低
& b. 针头滑出血管外
& c.静脉痉挛
&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 e.针头阻塞
【解析】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无回血,提示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七)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发生在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输液前检查药液、输液用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护理措施:①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②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③观察体温和病情变化,对症处理。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液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尤其是心肺功能不良者、老年人、婴幼儿等。
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②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③高流量吸氧,20-30%乙醇湿化给氧,高流量能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④按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平喘、强心、利尿剂等;⑤必要时行四肢轮流结扎,以阻断静脉血流,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要求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
例题:输液引起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
a.发绀、胸闷
& b.心悸、烦躁不安
& c.胸闷、咳嗽
&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痰
&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解析】循环负荷过重的表现为,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例题:a3/a4型题(1-3题共用题干)
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
1.你考虑病人是
& a.哮喘再次发作
& b.循环负荷过重
& c.输液浓度过高
& d.静脉空气栓塞
e.对药物过敏
【解析】循环负荷过重的表现为,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你应立即给病人安置的体位是
& a.平卧位
& b.左侧卧位
& c.头高足低位
& d.端坐位
e.休克卧位
【解析】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3.处理措施中,下述哪项不妥
& a.停止输液
& b.氧气吸入
& c.给予缩血管药物
& d.可用镇静剂&&& .
e.必要时四肢轮扎
【解析】按医嘱给予扩血管药物,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输液部位沿静脉走行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原因:长时间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血管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因为输液过程污染导致局部静脉感染等。
预防措施: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②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③对于刺激性药物,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④选择刺激性小的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局部输液;②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③超短波理疗,中药外敷;合并感染者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例题:患者因输液左上肢引起条索状红线,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下述处理错误的是
& a.用抗生素
& b.95%乙醇湿敷
& c.超短波理疗
& d.抬高患肢
& e.增加患肢活动
【解析】静脉炎发生后,患肢抬高并制动
4.空气栓塞& 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原因:与大量空气经输液管进入静脉有关。
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②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向上飘移到右心室,避免堵塞肺动脉口;③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例题:让空气栓塞病人取左侧卧位,是为了避免气栓阻塞在
& a.主动脉入口
& b.肺静脉入口
& c.肺动脉入口
& d.上腔静脉入口
& e.下腔静脉入口
【解析】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向上飘移到右心室,避免堵塞肺动脉口
二、& 静脉输血法
1. 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高血压,用于失血、失液导致血容量减少及休克的病人
2. 补充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3. 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
4. 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
5.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预防及控制出血
例题:王某,患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呕血,面色苍白,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 mmhg。医嘱输血400ml。给患者输血的目的是补充
& a.凝血因子
& b.血红蛋白
& c.血小板
& e.血容量&&
【解析】用于失血、失液导致血容量减少的病人,输血用于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高血压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①新鲜血,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所有成分,用于血液病病人,可补充各种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②库存血,在4.0℃冰箱内冷藏,保存期2-3周。仅保留了血细胞和血浆蛋白,酸性增加,钾离子浓度高,大量输注库存血会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③自体输血,术中失血回输,如脾切除、异位妊娠手术,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再经静脉回输给病人。还可在术前2-3周预存自体血,如进行体外循环的病人。
例题:大量输注库存血后要防止发生
& a.碱中毒和低血钾
& b.碱中毒和高血钾
c.酸中毒和低血钾
& d.酸中毒和高血钾
& e.低血钾和低血钠&&& .
【解析】库存血,酸性增加,钾离子浓度高,大量输注会导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2.成分血优点:纯度高、体积小、一血多用、节约血源、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稳定性好、易于保存。
(1)血浆: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也无凝集原。
①新鲜血浆,含正常量凝血因子,适用于dic、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出血倾向及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②保存血浆(其中凝血因子已基本被破坏),适用于低血容量和低血浆蛋白的病人;③冰冻血浆,-30℃保存,有效期1年,应用时放在37.0℃温水中融化;④干燥血浆,用生理盐水或0.1%枸橼酸钠溶解后使用。
(2)红细胞制品:①浓缩红细胞,适用于血容量正常需补充红细胞的贫血病人;②洗涤红细胞,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脏器移植病人;③红细胞悬液:适用于战地急救、中、小手术病人。
(3)白细胞浓缩悬液:4.0℃保存,48小时内有效,适用于粒细胞减少、严重感染者。
(4)血小板浓缩悬液:22.0℃保存,24小时内有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者。
(三)静脉输血前准备
1.备血& 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制品输入前须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血浆输入前须做血型鉴定;白蛋白液等输入前不需作血型鉴定。注意应根据配血单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位以上病人的血标本。
2.取血& 根据医嘱凭取血单取血,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查对准确无误,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回。注意正常库存血分为两层,上层血浆呈黄色,下层血细胞呈红色,两者之间界线清楚,无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线不清,有明显凝血块,提示可能溶血,不能使用。
3.取血后& 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一般在4小时内输完,注意避免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避免加热血液,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引起不良反应。
4. 血制品取回后输注前,应与另一名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四)各种输血法
1.直接输血法& 用于无血库而病人急需输血时。注意:输血前应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由三位护士协作,即一人采血,一人传递,另一人将血输注给病人;连续抽血时,不必拔出针头,只需更换注射器,放松袖带,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前端静脉;采血注射器内应抽取一定量的抗凝剂(每50ml血中加3.8%枸橼酸钠生理盐水5m1)。
2.间接输血法& 操作要点:输血前应由两位护士“三查”、“八对”;输血前、后以及输注两袋血液之间均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血速度开始宜慢(&20滴/分),观察10~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调整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儿童及老人酌减;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防止出现血液凝集或溶解;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加压输血时,必须有专人看护,以免血液走空导致空气栓塞。
3.自体输血法不需要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五)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原因:由于输入致热物质或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检查血制品和输血用具的质量、有效期。
护理措施:①减慢或暂停输血,通知医生;②观察病情,对症处理;③按医嘱给抗过敏药、肾上腺皮质激素;④保留余血及输血器,以便查明原因。
2.过敏反应& 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出现休克。
原因: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受血者为易过敏体质或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预防措施: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不宜服用易致敏的药物;易过敏者在输血前给予抗过敏的药物。
护理措施:①减慢或停止输血,通知医生;②观察病情,对症处理;③根据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④保留余血及输血器,以便查明原因。
3.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由于所输入血的红细胞和病人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一般输血10~15ml后出现症状,按其临床表现分为三个阶段:①开始阶段: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阻塞部分小血管,出现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疼痛等;②中间阶段: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伴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③最后阶段:大量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病人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表现为少尿、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原因:输入异型血(供血者与病人血型不符);输入变质血(血液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药物、血液污染等导致红细胞溶解);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
预防措施: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和保存的要求,防止血液变质。
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②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③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④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发现尿少、尿闭按照急性肾衰竭处理。
4.大量输血后反应& 包括: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1)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淤点、淤斑,手术伤口渗血等。原因:与大量输入库存血,血小板、凝血因子不足有关。
预防措施:加强观察;大量输入库存血时,间隔输入新鲜血液、血小板浓缩悬液或凝血因子,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防止出血发生。
(2)枸橼酸钠中毒反应:表现为手足搐搦、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减缓、甚至心搏骤停。
原因:与大量输血后血钙下降有关,大量输入库存血,导致大量枸橼酸钠进人体内,枸橼酸钠与血中游离钙结合,而使血钙下降。
预防措施:输入库存血1000ml以上,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以补充钙离子。
5. 其他反应& 包括空气栓塞及因输血传染疾病等。静脉抽血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论著)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处理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转发静脉输液 intravendusinfusion 是将一..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3|
上传日期: 12:08: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处理.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采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