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

我院住院部静脉采血注意事项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文本预览:
我院住院部静脉采血注意事项
1、将每一份标本都看作是无法重新获得、唯一的标本,必须小心地:采集、保存、运 输。 2、加强医护、护患、护检有效沟通。 3、医护人员应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影响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药物、饮食、运动、治疗、 生理变化、生活环境和习性、标本采集时间)正确指导患者,采取切实措施,规范采集 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留取合格的标本。应告 之患者:试验名称、所需标本类型、为什么要检测、检测报告时间、如何获得结果。 4、空腹标本一般指进食 8h 后(但不能超过 12h,禁食时间过长可引起部分指标异常;如 补体 C3、转铁蛋白等。 )采集的血和尿标本,住院病人多在清晨,此类标本常用于临床 生化定量检查。因为标本是在空腹和安静时采集的,所以受饮食质、量以及日间生活、 生理活动的影响较小。 5、静脉采集基本要求:?不应在输液侧采血,如不可避免,必须注明。否则一切后果 采血者负责。?根据检验项目选定不同的试管。?应选用较大的血管,血管小采血时易 发生塌陷,引起凝血,不能采到足够的血量。④选择采血针头外径为 1mm 的,过粗或 过细均会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⑤穿刺处所用消毒液必须干后进针。⑥压脉带控制在 1 半 min 内。一旦血液入针筒,就应去除。病人握拳:不能一握一放。⑦抽血过程:应缓 慢,不宜过快,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标本容器,以免产生大量泡沫或溶血。 6、保证血量:按条码要求选择采血容器颜色。避免抽血不当或血量不足。 采血容器的颜色、用途和采血量 头盖颜色 添加剂 用途 采血量 (ml) 紫色 EDTA-K2 血常规、HLA-B27、心肌损伤标志物 2.0 蓝色 枸橼酸钠 凝血常规、等凝血试验 2.7 红色 分离胶促凝 生化检验 4.0 7、同一患者采集多种试管,采血次序:EDTA 管、其他试管、凝血标本。试管混匀: 抗凝血必须及时、充分、轻轻颠倒混匀血液和抗凝剂,5 至 10 次。避免采血损伤和用力 转动容器。将标本试管直立放置,不可平放,以减少管中内容物振动。 8、记录标本信息:标本管上注明姓名、床号以及特别注明采血时间等相关信息。 9、采血完成后,送检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特别是采血室温超过 22 度时。标本管在运送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闭、向上垂直放置。 10、送血到化验室后,标本仍应保持标本管密闭封口、 管口向上,垂直位放置。认真 填写标本送接本中项目。 11、尿液标本采集时间:抗菌素应用之前,晨起第一次尿液。采集方法:段尿采集方法 即清洗尿道口,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浅谈静脉采血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20期
浅谈静脉采血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摘要】:高质量检验标本是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检验结果的首要环节,要获得高质量的标本,直接的责任人除病人本人和检验人员以外,还有护士。怎样能更快更熟练地掌握采血这门技术,这是我们每一个采血工作者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引进的配套真空试管采血法,取代了老式的注射器采血法。采好血,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血液生化和基础解剖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临床操作和实践,才能使采血技术得到不断的提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2【正文快照】:
1静脉采血1.1静脉血管定位:在前臂穿刺部位上方6cm处扎紧止血带,叮嘱患者握紧拳头,前臂较粗的静脉从外侧至内侧分别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体型偏瘦的患者较为明显,肉眼观察比较清楚,而且容易固定;体型偏胖的患者,脂肪层较厚,要用手按压才能感觉出血管的充盈度及走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体玉,张亮,尹平;[J];现代护理;2005年17期
申萍;杜益平;;[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8期
沈伟,张先庚,苏萍;[J];南方护理学报;2005年03期
黄俭强,陈琪尔;[J];护理研究;2004年21期
田桂莲;[J];护理研究;2005年07期
陆晓霞;;[J];护理研究;2006年16期
路德艳;张银萍;朱娅歌;;[J];护理研究;2006年16期
王跃;孙荣;赵岳;;[J];护理研究;2006年34期
钟慧欣;;[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晶;[D];武汉大学;2005年
王国蓉;[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赖利,李俊英;[J];护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任守琴,李雅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佟术艳;[J];中华护理杂志;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瑞丽;戴静;;[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4期
宋玉平;杨慧芳;夏庆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1期
郭振兰;申丽萍;鲍玲芝;;[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年10期
马立嵩;梁春凤;黄承军;;[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吕晶;;[J];现代临床护理;2009年03期
陈亚宁;王翠英;;[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08期
刘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3期
邹德莉;陈晶;;[J];沈阳部队医药;1996年05期
王成红;杨春玲;杨红梅;;[J];基层医学论坛;2006年03期
潘理达;[J];陕西医学杂志;197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利群;夏淳和;;[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李雪梅;李淑娥;;[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陶学俊;张有其;;[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黄岳珍;林銮琴;;[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陈静;;[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王庆兰;;[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艳新;;[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罗立新;;[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陈英霞;谭小孟;邱玉贞;;[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志芳;[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广东省广州五山95171部队卫生队 董伟民 主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普陀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吴愉;[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副主任医师 刘爱东;[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李艺;[N];中国医药报;2003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李冬;[N];健康报;2010年
一鸣;[N];中国食品报;2010年
保健时报记者 许琳;[N];保健时报;2010年
北京广安门医院药剂科
夏蕾 (医学硕士);[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霞;[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陈显峰;[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静脉采血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注意事项:1、正在输血输液的肢体禁忌采血 2、如同时采集几个项目标本,顺序如下:无菌标本管→枸 橼酸钠管(蓝色)→血清管(红套黄)→肝素抗凝管(绿 色管)→EDTA 抗凝管(紫色)→血沉管(黑色) 3、采血是应先进针后插管 4、 穿刺失败或血量不够时, 应重新穿刺并更换负压采血管 接到医嘱→处理医嘱→洗手带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安尔碘、手消、
污物缸、棉签、一次性采血针)止血带、做好标本(试管及试管架) 、带化验
单→携用物至床旁→病房环境安静、清洁、光线适宜适合此项操作) →用化验单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病人信息卡,检验的项目,标本管与标签是
否一致,检验多项血液标本时按采血顺序排列标本管)→解释采血的目的及量→合
理安置体位→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在穿刺点上方 10 厘米处扎止血 带→手消→消毒局部皮肤,直径大于 5 厘米,待干→准备输液贴→再 次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病人信息卡,检验的项目,标本管与标签是否一致,检验
多项血液标本时按采血顺序排列标本管)→检查双向采血针→穿刺静脉见回血
→固定针柄→将双向采血针另一侧插入负压真空管→观察血流情况→ 多管采血时,血流减慢,拔出针头插入另一标本管内,血流停止→松 开止血带→用输液贴轻压穿刺点,迅速拔针→嘱患者按压 5—10 分钟 →将抗凝管上下摇匀 6 次→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病人信息卡,检
验的项目,标本管与标签是否一致,检验多项血液标本时按采血顺序排列标本管)→将采
血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整理床单元,交代注 意事项→手消→回治疗室→记录→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标本送 检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护理知识&
股静脉穿刺采血技巧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1505 次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的技术操作。在为患者采集血标本时,护士习惯选择周围静脉,特点是直观、清楚,易于触摸。但对于休克、外周循环差、大面积烧伤、婴幼儿、肥胖、长期输液病人,很难在周围静脉找到采血的静脉。因此,遇到这些情况,需要选择股静脉穿刺采血。现将《现代管理报》中一篇关于《股静脉采血技巧》的报告与大家分享。  一、操作前准备  1、准备用物: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采血试管、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弯盘。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洗手,戴手套。  3、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4、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不得有破溃或腹股沟处有伤口。  二、操作方法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操作侧大腿稍外展。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操作者先用右手食指在患者腹股沟中间处快速找到股动脉搏动最强点,部位确定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6─8cm,戴手套,同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的第一指节,用左手食指、中指第一指节指腹中心正对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垂直快速刺入,避免试探性进针,增加病人疼痛感。  进针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血管搏动的强弱而定,因肥胖患者血管深,搏动感遥远,刺入要略深一些。穿刺后要细心体会,进入血管后有落空感,轻轻抽吸回血。  如抽出的血为暗红色,则为股静脉血,如抽吸不出回血缓慢将注射器试探上提,见回血后一手固定针栓,一手抽吸回血,到达足量血液时快速拔针。  操作者用无菌棉签稍用力按压穿刺点5─10min。  三、注意事项  1、有凝血机能障碍者不宜采用股静脉采血。  2、若穿刺失败不宜同一侧血管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须使用两侧血管交替穿刺,以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3、穿刺后要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变化,若皮下血肿、肿胀要及时处理。
&&&&&&&&&&&&&&&&&&&&&&&&&&&&&&&&&&&&&&&&&&&&&&&&&&&&&&&&&&&&&&&&&&&&&&&&&&&& (护理工作部& 张淑林& 供稿)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医院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5号& 邮政编码:712000& 急救电话:02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脉采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