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维厄贝沙坦片分散片是什么时间长价的

多家药厂发提价通知低价药面临涨价潮
发布时间:来源:漳州新闻网寻医频道
推荐栏目:
  低价药的涨价潮可能正在来临。日前,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其独家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属于低价药。鉴于近年藿香正气口服液原、辅及包装材料、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费用持续上升趋势,从日起,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上调20%,零售价也将作相应调整,具体以各省市备案价格为准。  新规落地埋下涨价伏笔  这一纸涨价公告,源于国家发改委今年推出的新规。新规宣布放开部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改为执行日均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按照这一新规定,我市物价局今年7月也公布了225种低价药品清单。据悉,这些药品都取消了之前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改为日均费用标准。具体就是说,市民若生病需用这些药品,每天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  根据这份低价药品清单,国内逾20家上市药企均有产品在列,如太极集团、千金药业、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嘉应制药等。  按照发改委的精神,新规将有效改变目前市场供应不正常的局面,让廉价药不再断供,刺激药企的生产,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那些断供的药。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一来,低价药容易买到了,但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多家药厂发出调价通知  事实上,打响低价药涨价头一炮的并非太极集团。此前,嘉应制药就发布公告称,宣布旗下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丸等12款品种入选国家发改委低价药品清单,并拟对前述品种进行提价。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多家本地药店,发现截至目前,各大药店货架上在售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价格暂时还没有上调,5只装售价为6.5元,10只装售价为13元。&一盒卖6.5元都好几年了,我们还没有收到调价的通知。&洋河东路一家药房的店员对记者说。  桐君阁大药房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其实早从今年8月起,就已有几家药厂陆续发来了部分低价药的调价通知。比如云南白药生产的规格为0.32g&120装的复方丹参片,原来的零售价是14.1元/盒,现在零售价已涨到了19.2元/盒,同样是该厂生产的诺氟沙星胶囊(12粒装),原来的零售价是3.6元/盒,现在涨到了6元/盒,而浙江康恩贝生产的前列康的售价则从12元变成了13元,算下来这波低价药涨价潮中,最高涨幅达到了66.67%。  患者担心买不到低价药  &是不是今后我们都买不到低价常用药了?&昨天,黄女士的疑问代表了多数市民的疑虑。实际上,不少廉价必需药品消失后,患者一直在为高价替代药品买单。高血压患者黄女士服用降压药已经十几年,多年前,她只用1块多钱一瓶的利血平片就能控制血压,而近两年,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此药,&每次开出来的药都没有低于10元一盒的。&  在最近一次开药时,医生直接给黄女士开了成分相同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30片价格高达35元,医生告诉他,低价药已断货,这是替代药品,价格都比较高。  记者了解到,按照之前的市场价格,很多药品的日均费用只有几毛钱乃至几分钱。而新的日均费用标准启用后,会不会引发低价药品价格的疯狂上涨?昨天,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厂负责人说,入选低价药清单的药品的确有提价空间,不过绝大多数低价药都是同品种多家生产,竞争十分激烈,如复方丹参片,生产厂家就有十几家。不同药品品种之间有较强的相互替代性,除极少数专利药品外,想独霸市场取得支配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如果在出厂这一环节药企盲目涨价,只会自断后路。后期,企业还会根据市场供应作进一步调整。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标签:多家药厂发通知低价药涨价潮来临 重庆药店暂未受影响 - 中国在线
多家药厂发通知低价药涨价潮来临 重庆药店暂未受影响
来源:重庆晨报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
  低价药的涨价潮可能正在来临。日前,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其独家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属于低价药。鉴于近年藿香正气口服液原、辅及包装材料、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费用持续上升趋势,从日起,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上调20%,零售价也将作相应调整,具体以各省市备案价格为准。
新规落地埋下涨价伏笔
这一纸涨价公告,源于国家发改委今年推出的新规。新规宣布放开部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改为执行日均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按照这一新规定,我市物价局今年7月也公布了225种低价药品清单。据悉,这些药品都取消了之前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改为日均费用标准。具体就是说,市民若生病需用这些药品,每天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
根据这份低价药品清单,国内逾20家上市药企均有产品在列,如太极集团、千金药业、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嘉应制药等。
按照发改委的精神,新规将有效改变目前市场供应不正常的局面,让廉价药不再断供,刺激药企的生产,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到那些断供的药。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一来,低价药容易买到了,但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多家药厂发出调价通知
事实上,打响低价药涨价头一炮的并非太极集团。此前,嘉应制药就发布公告称,宣布旗下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丸等12款品种入选国家发改委低价药品清单,并拟对前述品种进行提价。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多家本地药店,发现截至目前,各大药店货架上在售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价格暂时还没有上调,5只装售价为6.5元,10只装售价为13元。“一盒卖6.5元都好几年了,我们还没有收到调价的通知。”洋河东路一家药房的店员对记者说。
桐君阁大药房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其实早从今年8月起,就已有几家药厂陆续发来了部分低价药的调价通知。比如云南白药生产的规格为0.32g×120装的复方丹参片,原来的零售价是14.1元/盒,现在零售价已涨到了19.2元/盒,同样是该厂生产的诺氟沙星胶囊(12粒装),原来的零售价是3.6元/盒,现在涨到了6元/盒,而浙江康恩贝生产的前列康的售价则从12元变成了13元,算下来这波低价药涨价潮中,最高涨幅达到了66.67%。
患者担心买不到低价药
“是不是今后我们都买不到低价常用药了?”昨天,黄女士的疑问代表了多数市民的疑虑。实际上,不少廉价必需药品消失后,患者一直在为高价替代药品买单。高血压患者黄女士服用降压药已经十几年,多年前,她只用1块多钱一瓶的利血平片就能控制血压,而近两年,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此药,“每次开出来的药都没有低于10元一盒的。”
在最近一次开药时,医生直接给黄女士开了成分相同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30片价格高达35元,医生告诉他,低价药已断货,这是替代药品,价格都比较高。
记者了解到,按照之前的市场价格,很多药品的日均费用只有几毛钱乃至几分钱。而新的日均费用标准启用后,会不会引发低价药品价格的疯狂上涨?昨天,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厂负责人说,入选低价药清单的药品的确有提价空间,不过绝大多数低价药都是同品种多家生产,竞争十分激烈,如复方丹参片,生产厂家就有十几家。不同药品品种之间有较强的相互替代性,除极少数专利药品外,想独霸市场取得支配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如果在出厂这一环节药企盲目涨价,只会自断后路。后期,企业还会根据市场供应作进一步调整。重庆晨报记者曹嘉智 报道
(重庆 重庆新闻 重庆新闻网 低价药涨价潮)
编辑:刘婧 标签:
保险箱商家放百万现金求砸开 大妈不服挥锤上阵
江西九江学院女学生装修复古宿舍
荔浦县工业农业争做排头兵
长春一小区水泥缝里长出“巨无霸白菜” 直径一米
德国北极熊兄弟在草地翻滚打闹。
友情支持:||||||||||巨头因故停产,供需变化促涨价 VA概念股爆发在即
  日 08:47 中金在线/股票编辑部 
  产业巨头安迪苏因故停产 VA或涨价
  证券时报 尹振茂
  世界第三大维生素A(VA)生产商安迪苏工厂因法国严寒,于上周四晚管线系统爆裂,目前已停产。该人士称,这将导致全球VA供需形势发生变化,预计随着供应减少,VA价格将在短期内出现上涨。
  上述人士分析称,目前VA价格触底回升,正进入上升通道。金达威、新和成、浙江医药等国内VA生产企业中,金达威从价格上涨中获益最大。2010年,金达威VA产品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4%,新和成为16%,浙江医药为4.36%。
  VA属于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行业,工艺复杂,规模较大,进入门槛比较高,全球VA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有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苏等国外企业和新和成、浙江医药及金达威等国内企业。其中,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苏占据全球VA市场份额的近70%,剩余约30%由我国企业分享。过去一年,全球VA产能没有任何扩张,而需求逐年增加,因此,VA是目前供求最平衡的维生素品种。
  记者了解到,安迪苏原定于14号复产,但业内对其能否如期复产不大乐观。即使管线快速修复顺利复产,也要影响安迪苏一个生产周期(30~40天)的产能,因其要达到满产需要一定时间。如果需要全面检修,则需要多久复产较难预料。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安迪苏占全球VA市场15%的产能,其工厂受损停产可能引发VA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VA价格下滑引发了渠道和终端客户(主要是国际饲料企业)的去库存化,目前去库存结束,VA价格面临反弹。据悉,VA下游动物营养(饲料)公司中的部分企业,如全球巨头荷兰泰高等公司目前库存可能在3周左右,严重不足(安全库存为2个月)。
  全球VA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竞争,已基本成熟与稳定。2003年至2010年间,除2008年以外,VA市场价格呈现窄幅波动。2003年至2007年,VA价格基本在85元/公斤至140元/公斤之间波动。进入2008年以来,受供应量及主要原材料供应短缺、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VA的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至2008年7月达到峰值,但波动持续的时间较短,2008年全年平均价格在140元/公斤。自2009年以来,VA市场价格保持窄幅波动,基本稳定在95元/公斤至130元/公斤之间,2009年全年平均价格在120元/公斤。2010年全年平均价格在100元/公斤。2011年最高涨到170元,后来又逐步跌至122.5元,进入今年1月以来,则稳定在125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国内维生素生产巨头新和成已提高VA和维生素E(VE)的市场报价,浙江医药方面则停止了对外报价。博亚和讯和健康网对维生素市场的监控显示,近日新和成VA产品的最新报价为140元/公斤。(证券时报)
  2月14日各维生素价格行情
  产品名称 产地 规格 包装 单价
  维生素A 进口 50万IU/g 25kg 125
  维生素A 国产 50万IU/g 25kg 125
  维生素D3 国产 50万IU/g 25kg 170~180
  维生素E 进口 50% 25kg 115
  维生素E 国产 50% 25kg 108
  维生素B1 国产 98% 25kg 195~210
  维生素(MSB)K3 国产 96% 25kg 110~115
  维生素B2 国产 80% 25kg 135
  维生素B6 国产 98% 25kg 240~260
  维生素(液相)B12 国产 1% 1kg 150
  烟酰胺 进口 99% 25kg 50
  烟酸 国产 99% 25kg 50
  泛酸钙 国产 98% 25kg 58
  叶酸 国产 98% 10kg 175
  肌醇 国产 98% 25kg 60
  VC磷酸脂 国产 35% 25kg 24
  包膜VC 国产 97% 25kg 45
  VC粉 国产 99% 25kg 34
  生物素 国产 2% 1kg 140~150
  氯化胆碱 国产 50% 25kg 6.2~6.4
  中信证券:新和成VA/VE提价,7-ACA涨价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分析师:李朝 撰写日期:
  我们跟踪的部分原料药本周价格上涨,VE、6-APA、7-ACA分别上涨3元/Kg、5元/Kg、25元/Kg。
  VA价格受成本支撑企稳,成交在125元/kg,成交量逐步恢复,新和成提高VA报价至140元/kg。西南合成等VE生产企业已停止对外报价,新和成提高报价至120元/kg,目前下游用户库存有限,观望居多。
  青霉素工业盐涨价呼声再起,受环保压力影响,有厂家停产,加上“两会”越来越近,北京周边生物发酵行业面临环保限产等影响,促使青霉素产品原料药价格坚挺走高,新乡华星药厂将退出青霉素工业盐竞争,同联北方药业青霉素项目暂时形不成气候,目前剩下的就只有哈药、华药、石药三家。
  7-ACA价格上调至450元/kg,由于涨幅不大,客户也基本能接受,由于抗生素制剂招标价格依就比较低,无菌粉原料虽然节后销量有起色,但制剂终端销售不乐观,后期还需多观望。
  中信证券:VA市场整体坚挺,联邦6-APA提价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分析师:李朝 撰写日期:
  我们跟踪的部分原料药本周价格上涨,VA、6-APA、皂素分别上涨2.5元/Kg、7.5元/Kg和1.25万元/吨。
  VA在经历了元旦之前的集中备货后,目前主流生产商以执行前期定单为主,部分生产商发货偏紧,目前临近春节,发货逐渐吃力,因此厂家目前签单意愿下降,当然终端市场在堆积了一些成交之后,目前买家也并非四处积极备货,市场整体维持坚挺,但反弹动力不强,成交量也开始下降。近期,VC价格再次下滑,内销价格已跌至25元/Kg,而到月底河北两家企业提高其出口报价至4.5美元/Kg,但实际成交价格还没体现出来。出口配额事宜仍是谈论的话题,企业对明年市场仍有期待。
  6-APA价格近期走强。联邦制药于1月16日上调阿莫西林和6-APA价格,分别上涨10元,均达到了170元/Kg。石药和华药亦随之跟进。据了解,调价主要受目前环保及生产成本压力的影响,有企业停产或减产,加上阿莫西林及6-APA降到近几年最低价位,企业很难承受。受此影响,目前6-APA订货的需求明显增加。
  申银万国证券:VE、VA后市价格有望上行,皮质激素产业链高景气度依旧(荐股)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罗 撰写日期:
  1月价格上涨的:皂素、双烯。受国内环保压力加大,皂素、双烯价格小幅上扬,最近报价分别为55.5万元/吨、95.0万元/吨,预计后市价格将维持高位。
  1月价格持平的:VE、VA、VB5、地塞米松、可的松、甲地孕酮、黄体酮、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替米沙坦。2月3日,健康网发布资讯称,新发药业投资分别新建1万吨VE 和1万吨VA 项目将于今年10月投产,我们通过多渠道了解,此事不属实。11年12月,VE 实现出口3951吨,环比增长6.29%,均价18.82美元/公斤,微下滑1.76%;VA 实现出口143吨,环比下滑34.48%,均价28.36美元/千克。VE、VA 国内报价经过前期大幅调整,目前分别为105、125元/公斤,处于09年以来历史低位。VB512月出口647吨,环比下滑25.6%,均价与前期基本持平,国内最新报价60元/千克,基本保持稳定。受上游原料持续维持高位支撑,地塞米松、可的松、甲地孕酮、黄体酮价格均处于高位,略有波动。沙坦原料药主打品种基本维持前期报价,略有涨跌,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替米沙坦最近报价分别为75美元/kg、840元/kg、880元/kg、6000元/kg、5000元/kg、1600元/kg。
  1月价格下滑的:VC、VB2、VD3、7-ACA、硫氰酸红霉素、肝素。受产能严重供过于求,VC价格持续下行,最新出口报价4美金/kg,国内报价26元/kg,价格触及多数生产企业成本线,行业岌岌可危。
  11、12月出口量放大较为明显,分别达到吨,环比上升42.9%、49.5%,说明下游拿货意愿有所增强。VB2报价下滑至133元/kg。VD3最新报价170元/公斤,价格理性回归。7-ACA 延续价格下滑之旅,最新报价在425元/公斤,创新低。11年下半年硫氰酸红霉素价格缓慢下滑,主要是因为前两年高价高利润造成新企业介入,产能供大于求。同时,国内抗生素限用影响终端需求,销量明显下滑,国内最新报价为440元/公斤,预计后市价格仍将疲软。从12月份出口均价来看,肝素延续前期价格走势,价格小幅下滑,欧美仿制 药大量上市对上游肝素原料造成价格下行压力。
  我们相对看好的:VE、VA 和皮质激素产业链。VE、VA 价格经过前期大幅调整,目前报价已处历史低位,VE、VA 行业进入壁垒高,多年没有新增产能,是典型的长周期品种,我们认为,VE、VA 后市价格有望上行。皮质激素产业链维持高景气,核心因素是国家对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黄姜供给紧张,我们判断皂素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从而带动全产业链价格维持高位。
  我们相对看淡的:VC、7-ACA、硫氰酸红霉素、肝素。11年VC 全行业的惨淡经营的根本原因是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强行推行生产配额实际效果有限,出口配额政策涉及多方利益博弈,短期难以落地,VC 企业仍将在低价泥潭挣扎。7-ACA 价格连创新低是因为产能大量无序增加,终端需求受国内抗生素限用政策影响较为疲软,我们认为,抗生素终端需求短期难见实质好转,7-ACA 价格仍将维持低位。硫氰酸红霉素经过前两年的风光,山东方明、山东新时代、健康元焦作纷纷介入产业,并实质带来新增产能,科伦药业新疆项目预计12、13年投产,我们认为,硫氰酸红霉素价格将经历一轮痛苦厮杀。欧美仿制药上市给上游肝素原料药价格带来持续下行压力,肝素价格难迎转机。
  投资建议:今年一季度多数大宗原料药品种收入利润同比2011年将处于下滑态势,选择供需均衡,产品价格趋势好的品种仍是核心投资策略。1)浙江医药、新和成2012年最新预测市盈率分别为9、11倍,VE、VA 长周期品种,价格经过前期大幅调整,目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后市价格有望上行。浙江医药增发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值得重点关注。我们判断,当前是介入的最佳时点,建议积极参与;2)华海药业2012年沙坦量增明确,价格下降压力不大,业绩有望维持较快增长,目前股价对应2012年预测市盈率18倍,维持买入评级。
  新和成:VE提价尚无时间表,提价影响恐有限
  新和成 002001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分析师:国信证券研究所 撰写日期:
  最近市场有传言新和成欲将VE提价15%左右,经研究中心与公司确认,公司目前尚无VE涨价时间表。目前,VE价格低位企稳,但还无提价需求,公司将会在市场需求稳定后再做提价打算。新和成VE主要用于出口,提价后的影响还需看销量来做判断,短期内影响将不是很明显。
  金达威:具有成本优势的营养强化剂制造专家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周思立
  投资要点:公司成立于1997年,实际控制人是江斌,第二大股东是中牧股份。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从事维生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辅酶Q10、VA、VD3、微藻DHA、植物性ARA等五大系列产品。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辅酶Q10出口企业,全球前三大VD3生产厂家,全球六家VA生产厂家之一,并将着力发展DHA和ARA。
  辅酶Q10的国际需求在450吨,年增速接近10%。我国的产量在240吨左右,公司在2010年的销量为117吨,约占国际需求的20%,是全球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日本企业Kaneka、三菱瓦斯化学、旭化成、日清制药以及国内的浙江医药、新和成和神舟生物是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由于当前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辅酶Q10的出口价格在最近三年一直维持在200-240美元/公斤。
  全球VA的需求在2万吨左右,年增速在3~5%,公司在2010年的销量1812吨。VA的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全球仅有DSM、BASF、Adisseo、浙江医药、新和成和公司等六家企业能规模化生产。
  竞争格局也基本稳定,VA价格目前在95~130元/公斤。
  VD3需求70%以上来自饲料行业,市场容量在5000吨,年增速在5%左右。全球70%的VD3产能在中国,公司是全球第三大VD3生产企业,2010年的销量为879吨,仅次于花园生物和新和成。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年的EPS分别为1.92元、2.21元和2.54元,参考维生素原料药上市公司的估值,给予公司倍PE,对应目标价为30.72~38.40元。
  风险提示:价格下降的风险;成本上涨的风险;专利诉讼风险。
  兄弟科技:技术突破做大做强维生素B3业务,长期将成为新增利润点
  兄弟科技 002562 基础化工业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王华 撰写日期:
  维持年盈利预测,继续维持“增持”评级。新建1万吨维生素B3产能将于2013年下半年调试投产,目前5,000吨产能贡献的少量盈利已在盈利预测之内。考虑到存货跌价及维生素整体需求有所下滑,我们小幅下调年短期盈利预测,年EPS=0.54/1.52/1.97元(原为0.60/1.71/1.97元)。考虑到股价已反映短期需求下滑预期,同时公司积极开拓维生素B3新业务(长期可贡献0.56-0.75元EPS),继续维持“增持”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维生素价格走势。
  鑫富药业调研快报:经营持续好转,计提甩掉包袱
  鑫富药业 002019 基础化工业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 分析师:杨若木 综上所述,公司合理股价在0.40*20+0.40*30和0.40*25+0.40*30之间,即20.00-22.00元。考虑到公司新材料项目虽已开始放量,但业绩的释放需要一定时间,股票目标价按未来12个月预测,1年目标价20.00-22.00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材料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
  华海药业:全年业绩略超预期,沙坦持续高增长可期
  华海药业 600521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黄国珍 撰写日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沙坦类在2012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概率较大,未来公司亦有望受益于国际合作转移。我们预计公司年EPS 分别为0.45元、0.60元和0.7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为22.4/16.6/13.9倍,首次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华北制药:剩者,胜者?!
  华北制药 600812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德邦证券 分析师:李项峰 撰写日期:
  投资要点:
  日前,调研华北制药,感受到了公司的“变”,既有管理层的“图变”和“谋变”,也有员工的“改变”,华药厚重的历史,获许“变”将带来一段时间的阵痛,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对于华药“变”的结果,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把我们的观察整理成文,让关注者一同期待!以此为引。公司的业绩目前受制于维生素的价格和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在文中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价格拐点和走势,对于白蛋白项目的盈利状况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供参考。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已达冰点。华北制药目前是以维生素和原料药为主的生产企业。公司由于受到维生素C价格低迷和国内抗感染药物限用政策的影响,业绩出现较大的下滑。
  公司经营可能会出现拐点。我们判断维生素C的价格在2012年下半年有可能出现拐点。维生素C价格的提高直接会增厚公司收益。抗感染药物的限用冲击市场但同时也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公司积极参与招标,依据强大的实力,先圈地再耕地,保住市场份额,挺过寒冬,极有可能成为“剩者”和“胜者”,享受行业集中度提高带来的收益。
  公司估值存在提升空间。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从原料药往制剂,生物制药转型。公司原来原料药和制剂的销售比例为7:3,今后要成为3:7。公司具有大量的优势品种,今后将在心血管,抗肿瘤,精神抑郁,免疫制剂,生物制剂五大领域发力。同时公司优异的产品质量和硬件设施为公司承接国际药品生产转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如果转型成功公司的估值将从原料药转变为制剂甚至生物制药的估值。
  公司明年主要亮点是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公司药用辅料级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已经拿到临床批件,正在做临床,估计明年即将投产。我们估算如果公司先试产6吨,将增厚公司EPS约0.10元,满产增厚EPS约0.27元。公司明年抗老年痴呆类产品参乌胶囊也可能面世,中药领域新产品,可以自主定价。
  大股东支持和整体上市预期。公司提交非公开增发预案向大股东募集资金约30个亿,其中22个亿用来偿还公司的债务。如果公司的非公开增发获批,公司的资产负载率将从88%左右降至62.38%(截至6月末数据),这一方面提高了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另一方面为公司的市场融资扫除障碍。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财务费用,实现集团医药资产的整体上市,消除同业竞争问题。
  目前公司股价已经低于拟向大股东的增发价格8.53元,有安全边际。(截至收盘价)。
  风险提示:1、公司的战略转变慢于我们预期;2、公司的白蛋白产品临床如数据不佳,不能及时投产的风险;3.明年维生素C价格继续低位和抗生素价格持续低位的风险;4.公司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存在失败的风险。5.公司的管理和营销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有待市场检验。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89,165.61和201.07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0(计土地收入),2.52和3.58亿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292,0.245和0.348元。考虑公司白蛋白项目明年能顺利投产,提升公司估值。
  浙江医药:战略转型,原料药与制剂并举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彭晓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8亿元,同比增长0.75%;营业利润9.61亿元,同比下降7.5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09亿元,同比下降6.8%;基本每股收益1.80元/股。
  维生素价跌量增,制剂较快增长。由于2010年上半年VE价格仍在高位,月VE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国内价格基本持平,出口价格同比下降约8%。但由于销量增加及高含量VE(98%以上)产品的产销量大幅增长,维生素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公司通过加强学术推广等方式,积极开拓抗耐药产品市场。制剂产品来可信(乳酸左氧氟沙星)、加立信(注射用替考拉宁针)销售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
  原料药降价拖累毛利率下降。公司制剂毛利率基本稳定。但在产品价格下跌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下,原料药毛利率同比下降,拖累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到36.50%。
  期间费用率有所降低。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其中由于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9.45%。
  战略转型,将实现维生素、特色原料药、制剂共同发展格局。
  公司目前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VE、VA系列维生素产品。目前VE供应仍呈现DSM、BASF、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四家垄断格局,在下游养殖业仍处于高景气周期,市场对饲料需求的增加,VE在没有出现明显的供需失衡的情况下,价格维稳仍是大趋势。
  公司制剂业务目前占比仍较小,但今后公司的发展战略重心将向制剂产业倾斜。公司在抗耐药菌抗生素领域具有一定研发优势,在降血糖药和抗肿瘤药上也有一定的储备。7月,公司与北京美福润以及MediciNova公司合资成立浙江森迈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约定共同合作开发MN-221治疗哮喘新药。目前MN-221在美国已顺利完成II期B临床试验,年底前将进入III期临床,上市成功率将较高。同时合资方MediciNova公司产品储备丰富,未来公司通过继续合作很可能在创新药上有所斩获。同时,7月公司还公布增发预案,将以昌海生物为建设主体,在绍兴滨海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新建生命营养品、特色原料药及制剂出口基地。发展维生素系列及抗肿瘤、头孢类、免疫抑制剂类等特色药物。随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业务将实现转型,减少对VE单一盈利品种的依赖,实现维生素、特色原料药、制剂共同发展格局。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2.44元、3.23元和3.77元,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1倍、8倍和7倍。目前估值明显偏低,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大幅波动;2)人民币升值及出口政策变化。3)新产品推广进度慢于预期。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福建中金在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散片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