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吃什么好旷散了还有的治吗?

其他回答(1)
相关已解决
等你来帮忙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关注了
最新知识专题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
一周热点问题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晚期胃癌转移的治疗?还有山核桃皮的问题?_百度知道
晚期胃癌转移的治疗?还有山核桃皮的问题?
我姥姥最近查出是胃癌晚期并向腹腔转移,手术已经不行了,化疗怕她承受不了。我们心里非常难过,老人并不了解病情,目前精神状况还不错,想问问各位,有没有对于胃癌晚期转移这种情况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中西药都可以。再有我听说山核桃皮煮水喝或煮鸡蛋吃对癌症有疗效,那究竟是用山核桃树皮煮水还是用山核桃皮煮水?就是普通的煮水方式么? 问题比较多,但我实在是心情急迫,希望各位好心人能给予解答!!
请问具体用什么纯中药治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言:“朝食暮食,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古以“胃脘痛、伏梁、翻胃、膈噎、积、木、死血、血症、血痛、血臌”等,以代之。胃脘痛既胃气痛也,伏梁既鼻癌也,翻胃既胃炎也,膈噎既食道癌也,积既肺肿瘤也,死血既肝肿瘤也,血症既白血病血癌也,血痛既血瘤或血管瘤也,血臌既胃肿瘤胃癌也,木既骨关节和皮肤肿瘤也,肺癌既痰结也,肝癌既肝血瘀(有三种),肾、膀胱、胆囊、肠、脑、目等等既瘀血肿瘤也。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论:“翻胃”:脉浮缓者生,沉虚弱者死,翻胃之症其来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所思劳役,警恐无时,七情伤於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博,升而不降,饮食不下。后世代医家多之,以“反胃、翻胃、血臌”论。发生病症多以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七情所伤而致,饮食内伤,抱括过食生冷,饮食无律,常进食熏制,腌制,炸烤及霉变食品,饮酒无度等,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取,淡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聚而成形,发为此闻过则喜,情意失调,忧胃郁怒,损伤肝脾,生机不畅,血行瘀滞,水湿不化,湿聚成疾,痰瘀互结,腹中臌胀,处则成臌,臌者血也,出于血臌 ,既称胃肿瘤、胃癌。
血臌既胃肿瘤,此病症因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受邪而瘀血不行,或风邪而蓄血不散,留在腹中,变成血臌。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助邪,久则胀,胀成臌也。淌以治水法治之,从伤元气,而治气治之,而更非气也。徒增饱满。然而对胃肿瘤的治疗原则做了概括,提出:“活血祛瘀,行气破瘀,通络止痛,润肠通便,能经补血,利水消肿,散痞消痰”之治则。本方剂则严格依据中国古代医学古籍医则配伍而成,方中诸药功效简述如下:
当归:甘辛,温。此药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癜瘕结聚。《别录》:“湿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红花:辛,温,无毒,此药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癜瘕,血瘀作痛,痈肿。《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以当、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牛膝:甘苦酸,平,生用散瘀血,消痈肿。《药性论》:“治阴瘘,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本草新疏》论:“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盖补肝则筋舒,下行则理膝,行血则止痛,逐血气,犹云能通气滞血凝也。”详药性,气当作痹,伤热火烂,血焦枯之病也。行血则活,痛自止矣。水蛭:咸苦,平,有毒。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癜瘕干血成痨。方龙潭曰:按《药性论》言:“止行蓄血,血癜,积聚。与桃仁同用其效如神无比。”桃仁:苦甘,平。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癜瘕,热病蓄血,瘀血肿痛,血燥便秘。《本经》论:“此药主治瘀血,血闭癜瘕,邪气,杀小虫。”《本草经疏》论:“桃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能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味苦,寒。此药主治消积,杀虫。治积虫,腹痛,疳疾,风痫。《本草经疏》论:~~其主杀三虫,白虫,才白自出者,肠胃湿热甚也。逐恶气,胃中热泪盈眶邪气,恶风,汗出,皮中热结积者,肠胃恶热盛也,苦寒二经。~~:苦辛,凉。此药善能破气,行痰,消积。治胸痰滞,胸痞,胁胀,食积等。《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消食,破癜,结痰瘕,五膈气,除皮明目及肺气水肿。”此药方服一剂后改服四物加味汤,不准服第二剂,否则就无药可救。四物汤为健脾行气,调理气血之功效。
脾胃者,仓禀之官也,属土以滋泉脏,安壳以济百骸,故胃於中宫,职司南政旺於四季,育应四肢,胃形如囊,名水壳之海,脾形如掌,剩呼吸而升降,司远化之标,其致呼吸者,元气也。脾居其间,附胃磨动,所以壳气消转输也。胃属於戎,脾乃已也,至贰坤元,万物滋生,人之元三焦之气,五脏六腑之脉,统宗於胃,故人以胃气为本也,还善调脾胃者,当情其气,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箸滞矣。远食者元气,生血者饮食也。无时不在,无时不然,。然后胃气不相接济故也。气将绝则升降之道废,远化之机弛也,大凡隔不快,食不美者,是气之虚也,苟或饮食百倍,所伤乃一时臌闷,过则平矣。若伤者日久乃不快者,得元气亏损而胃弱乎。故今论脾胃及内外伤辨也。四物汤加味其方如下:熟地:滋阴补血,治阴虚少,腰膝瘘弱,劳嗽骨蒸,遗精血崩,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珍珠囊》:“大补气虚不足,通经脉益气力。”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考试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耶。且夫之所以有生者,气为血耳,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但可以佐辅,补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但可为之佐,然在芪、术、芎、归则又有所当避,而人参、熟地则气血之必不可无,故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诸经之阴虚者非熟地不可。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痢,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其味甘而重,考试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考试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癜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痛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浓消瘀血。”~~: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泻泄,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湿,除湿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生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情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远中气,本与人参不堪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远而不燥,滋胃阴而为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用药心法》:“~~,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以上药方如有配得正确,三天见效,五天见轻,连服六至八个月痊愈,不复发。但是,胃肿瘤有早、中、晚三期,不能用同样的数量来治疗,否则会有副作用。此药方是专门治疗胃肿瘤的,对其它癌症或肿瘤无效果。
其他类似问题
山核桃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胃癌到了晚期还有治愈的可能吗胃癌哪里治比较好?
当前位置: >
> 胃癌到了晚期还有治愈的可能吗胃癌哪里治比较好?
胃癌到了晚期还有治愈的可能吗胃癌哪里治比较好? 黔东南信息港
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人患有胃癌,不管是胃癌患者还是家属,都十分的单行胃癌能治吗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胃癌的治疗来讲,患者要想取得较好的预后,选好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关键。那么胃癌到了晚期还有治愈的可能吗? 其实,一旦胃癌到了晚期,治愈的可能性是十分小的,患者只有通过疾病的治疗来控制好疾病的原发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治疗目的,晚期胃癌多已发生扩散或多发转移,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多不能耐受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一般选择放化疗结合中医治疗胃癌可取得满意疗效,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放化疗严重的副反应,或者西医治疗手段已起不到治疗作用,也可单纯采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面对胃癌的治疗,不管胃癌患者的病情在哪一个时期,患者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因为科学对症的治疗方法可以使中晚期胃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由30%提高到78%,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再就是胃癌到底能不能治好,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只要患者的病情到了晚期,或者是病情较严重,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的预后都不是特别好的,但手术或辅助其他治疗后患者往往可以长期生存。而有些病例虽属早期病变,但常常在手术后不久即复发死亡。这当然不是普遍的规律,但至少说明影响癌肿生长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揭示出来。 其实,对于胃癌,特别是对于胃癌晚期能不能治好这个问题,目前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定论,只要患者在患病后积极的采取正确的方法治疗,做好护理,治愈疾病是很有可能的。
(编辑:张艳)
· ·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评论0条,查看全部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网友评论:
网友观注排行晚期胃癌能治的好吗
胃癌为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20%左右,消化道肿瘤首位。胃癌的发生演变要经过20年以上的过程,早期仅有一般消化不良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往往不明显,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重压感、或隐隐作痛,常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
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疼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腹泻。晚期因肿瘤消耗及畏食等,常出现恶液质,病人极度消瘦。后期在上腹部能触及包块,压痛,肿物可活动也可固定,坚硬有时呈结节状。胃癌一旦确诊后应尽早治疗,胃癌治疗通常是采用手术切除,再给予一个阶段的化疗。
胃癌总的饮食原则是采用消化的食物,含蛋白质、脂肪较丰富的烹调较烂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含量。必须注意:不易消化的粗糙食物可以加重病人的病情。“健胃去癌散”为主方治疗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
应用“健胃去癌散”
治疗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2159例
&&&&&&&陕西省万锁中医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雷
笔者与1998年以来,应用家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万锁中医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医主任医师王万锁”的临床研究成果“健胃去癌散”为主方治疗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2159例,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小和消除癌块,控制和减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方面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在2159例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患者中,男性占1325例,女性占831例,平均年龄52.6,病程1个月~5年,平均5.7个月。筛选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979)关于胃癌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用“健胃去癌散”进行治疗(因健胃去癌散受国家专利保护,专利号方剂组成不予公开)。临床上依据不同的病情配合相应的中药汤剂。常用方剂有六君子汤,黄芪五物汤,血府逐瘀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
三、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经“健胃去癌散”治疗3~9个月后对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体检如胃镜、B超、CT等显示癌块缩小和消失,控制和减少癌症晚期并发症如进食困难,呕吐,吐血,消化道梗阻,恶性腹水,黑便,进行性消瘦,顽固性疼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癌块缩小或消失带瘤生存3年以上。好转:症状缓解,饮食二便基本正常,带瘤生存1年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并发症无控制。
2、治疗结果:明显好转:1296例,(60.03%),好转468(21.67%)无效:395(18.29%)。
四、典型病例
1、苏某某&&男&&42岁&&福建省泉州市人。
患者因吞咽时有哽咽感伴胸骨后疼痛一月余。于&2001年3月14日经上海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食管上段癌。病理报告示:鳞状细胞癌。因畏惧手术于2001年4月10日前来就诊。
症见胸胁胀痛,呕吐痰涎,头目眩晕,常随情志不遂而加重。纳呆少食,进食时有梗噎感并伴胸骨后疼痛。一个月来身体进行性消瘦,体重明显减轻。舌红质暗苔黄腻,脉弦滑。
证属肝郁气滞,痰瘀互结。
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消瘀。
药用柴胡10g、黄芩12g、炒白术30g、茯苓20g、制半夏20g、当归15g、赤芍20g、枳壳15g、桔梗15g、栝楼20g、甘草10g、陈皮15g、厚朴12g、生姜15g、健胃去癌散12g。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10剂症状好转,加减继服20剂症状基本消除,饮食增加,体重增加2KG。情绪舒畅,精神明显好转。
2、陈某某&&女&&69岁&&江苏省丹阳市人。
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吞咽时有梗阻及疼痛感一月余,于2000年5月22日经丹阳市中医院胃镜诊断为:食管上段癌,病理诊断:(食管20CM)鳞状细胞癌,分化1—2级。因惧怕手术前来就诊。
症见:患者自觉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吞咽时有梗阻及疼痛感,近二月来明显消瘦乏力,纳呆少食,进流食,呃逆倒饱,时有呕吐伴有粘稠涎痰,口干少饮,食后胀满,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质暗苔黄腻,脉弦滑紧。
证属气滞痰淤,瘀血阻隔。
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去癌开结。
药用人参15g、制半夏30g、旋覆花15g、代赭石30g、陈皮15g、甘草10g、茯苓20g、炒白术30g、鸡内金2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赤芍20g、蜈蚣2条、生姜12g、健胃去癌散12g。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20剂症状减轻,精神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症状消失,进食恢复正常,纳食增加,二便正常,体重增加。一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3、姚某某&&男&&69岁&&江苏省如皋市人
患者因进食梗阻伴胸骨后疼痛三月余,进行性加重一月于2000年1月10日经上海某医院胃镜及病理诊断:食管中段癌。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后于2000年1月16日前来就诊。
症见患者进食困难,口咽干燥,午后潮热,胸背灼痛,纳汤水亦吐,伴消瘦乏力,近三个月来体重持续性减轻。大便数日一行,小便短赤,舌红质暗紫少苔脉滑紧。
证属热毒灼阴,津枯液少,瘀毒阻隔食管。
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滋阴生津软坚,消癌散结。
药用人参15g、生地30g、麦冬30g、玄参30g、天花粉15g、五味子20g、山豆根15g、金银花15g、知母肉15g、生石膏30g、青蒿15g、丹参15g、硼砂12g、代赭石20g、北沙参25g、生姜三片、健胃去癌散12g、。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20剂症状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除。
患者曾于2000年4月12日呕吐出数块长条腐肉,之后进食明显通畅,自言咽喉以下有豁然开朗之感,食物下喉之后有忽然掉下去的感觉。一年之后复诊未见复发。
4、刘某某&&男&&63岁,江苏省南通市人,
患者因胃脘胀痛,伴有食欲减退半年余,曾黑便多次。1998年9月12日,因大量呕血一次入当地医院。后经钡餐及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胃窦部腺癌。建议手术切除。因患者及家属畏惧手术,出院后经人介绍,于1998年11月15来诊。
症见:胃脘胀满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纳呆少食,食后呕吐,伴有进行性消瘦,乏力,贫血貌。大便黑,小便黄。舌质紫暗并伴有瘀癍,舌苔黄腻,脉弦紧。
证属:肝郁气结,郁久气滞血瘀。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块)止痛。
药用:柴胡12g、黄芩9g、枳壳12g、香附15g、郁金12g、当归15g、丹参g、五灵脂12g、蒲黄12g、党参20g、炒白术30g、鸡内金15g、焦三仙30g、三棱12g、玄胡15g、生地30g、丹皮10g、三七粉10g、甘草10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服。
连服20剂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5、杨林娣&&女&&79岁,江苏省丹阳市人。
患者因胃脘疼痛一周,加重三日,于1999年8月7日,经镇江市医院胃镜检查示:胃体高位至胃窦部小弯侧可见一不规则隆起性病灶伴粘液脓性分泌物,表面结节样增生,边缘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病理诊断为:胃浸润性癌。因年龄较大建议中药治疗。1999年8月16日来诊。
症见:胃脘疼痛拒按,痛处固定,可触及肿块。腹胀不欲饮食,食后胀痛加重,时有呕吐,形体进行性消瘦,神疲乏力、贫血貌,柏油样便,尿黄,舌质紫暗有瘀斑苔黄,脉弦细涩。
证属:气滞胃脘,瘀结中焦,久则气血亏损。
治以:和胃降逆理气,活血散瘀止痛,健脾扶正消癌。
药用:党参20g、清半夏30g、黄芩9g、干姜6g、甘草9g、陈皮12g、炒白术30g、鸡内金15g、焦三仙30g、当归15g、丹参15g、玄胡12g、蒲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30剂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3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定期复诊,服药巩固疗效,随访至今。
6、张某某&&男&55岁,江苏省金坛市人。
患者因上腹部饱胀半年余,胃纳下降,一月前又出现,进食后滞留感伴有恶心、呕吐。于1999年9月6日在当地医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贲门癌。后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贲门小弯侧,溃疡型乳头状管状腺癌。”术后经化疗4个疗程,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后终止化疗。于2000年3月15日来诊。
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进行性消瘦。纳呆少食,脘腹虚胀,便溏尿少,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属:脾胃虚弱,气血双亏。
治以:健脾和胃,补气养血,扶正消癌。
药用:党参25g、炒白术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甘草10g、沙参30g、当归15g、熟地20g、白芍12g、川芎10g、丹参15g、清半夏15g、陈皮12g、鸡内金12g、焦三仙30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10枚。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30剂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患者饮食二便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7、冷某某&&女&&62岁,江苏省如皋市人。
患者因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1月余,伴&全身皮肤黄染20天。于1999年1月5日,在无明显诱因下,上腹部疼痛加重,入如皋市医院经CT检查:胰头低密度阴影。经剖腹探查术诊断为:胰头癌伴阻塞性黄疸。1999年3月3日来诊。
症见:巩膜及皮肤黄染,色如烟熏,脘腹隐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证属:寒湿困脾,胆汁淤阻,瘀结成癌。
治以:温化寒湿,健脾和胃,散结去癌。
药用:制附子12g、茵陈20g、炒白术30g、炒苍术20g、干姜12g、陈皮12g、厚朴12g、茯苓20g、泽泻12g、车前子30g、大黄9g、代赭石15g、生山药18g、党参20g、甘草10g、当归15g、丹参15g、三棱12g、莪术12g、桃仁10g、牡蛎30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20剂黄疸减轻,疼痛减少,饮食增加,大小便正常。原方加减继服60剂,临床症状消失。经B超检查病灶消失。之后定期复诊,随访2年。
8、顾某某&&&男&&72岁,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长安镇人。
患者因腹部阵痛,便中夹血伴体重减轻,等。于1999年12月15日在当地医院经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因畏惧手术于1999年12月19日前来就诊,症见贫血貌,纳呆,少饮,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便中夹脓血,肛门灼热,并伴有恶心、胸闷,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用:白头翁25秦皮15苦参15黄连10银花25丹皮10赤芍15、三棱15莪术15天花粉12败酱草30蒲公英30厚朴20大黄15党参25黄芪30健胃去癌散12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5剂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患者饮食二便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五、临床体会
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胃癌在中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对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噎膈”、“反胃”、“胃脘痛”等名词。从临床症状来看,均与胃癌、贲门癌有关。胃癌,多属“噎膈”、“反胃”的范畴。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对噎膈的描述,“三阳结胃之膈”;“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吐”。《景岳全书·噎膈》指出:“噎膈一证,必一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景岳全书·反胃》中进一步提出:“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出,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则在阳,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中无济也。”
消化系统癌症做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基于病因学及流行因素的研究考虑,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应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不吃烫食,不过快进食;少吃或不吃盐腌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烟熏,油炸和烧烤食物,减少对制癌物的摄入;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不生气进食。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鲜牛奶,经常饮茶特别是绿茶,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二级预防提倡“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胃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性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应定期复查,有条件者,对有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和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手术治疗。
三级预防要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加强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晚期患者要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在临床中,人体消化道从食管胃胰腺肠癌的疗效,食管癌较胃癌的疗效差,胃癌贲门差于幽门,胃癌差于肠癌,胰腺癌号称癌症王中王疗效相对差。有关此中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家父曾经就此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做过多次探讨未有明确结论,还望同道有识之士,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2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0-148
[3]李佩文.中西医临床肿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801-813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1-353
欢迎阅读以下我的更多文章,祝福你健康到永远。
&&&&&&、、、、、、、、、、、、,。
&&&&&友好提醒:你加我关注,我赠你健康。加我关注后,你就可以通过你博客顶部的“个人中心”随时知道我的最新动态(博客新增内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癌晚期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