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县熊祖模近况社会保障局新产品项目评估报告

2014年12月9日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直辖市,正在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加强对渝经济合作,促进黔渝经济一体化,是贵州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桐梓处于黔渝之间的“咽喉”地带,与重庆南部綦江区、万盛经济开发区和南川区相邻,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具,道路交通便利。多年以来,桐梓积极开展对渝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利用桐梓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和对渝经济合作基础,把桐梓打造成为区域(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对于打通联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经济走廊,实现黔渝经济一体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桐梓概况
桐梓地处贵州北大门,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与本省正安县、绥阳县、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习水县等6个县(区、市)和重庆市綦江区、南川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区接壤,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县城距重庆市主城区180公里、贵阳市城区188公里、遵义市城区42公里,处于贵阳、重庆2小时核心经济圈内,是川渝南下和云贵北上的重要通道,是黔北对接重庆的“桥头堡”和传接带。全县国土面积3207平方公里,辖6乡18镇,222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2013年,全县总人口71.53万人,常住人口51.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县政府所在地为娄山关镇。
附图1:桐梓区位交通示意图
、县情特点
一是区位独具。桐梓紧邻重庆,是贵州北大门。川黔电气化铁路、210国道、兰海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南北,正在建设的黔渝快速铁路在县境内设有桐梓、夜郎2个中间站,是黔渝经济走廊的门户城市。
二是历史悠久。桐梓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唐宋夜郎所在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流放于此;明万历年间置桐梓县,距今412年。民国时期,以周西成为代表的桐梓军政集团主政贵州10多年。长征途中,红军曾两度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在此写下著名词作《忆秦娥?娄山关》。
三是资源丰富。桐梓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29种。主要有煤、石灰石、硫铁矿、大理石、高岭土、钾矿等。其中煤炭探明储量47.72亿吨,是贵州的1/10、重庆的2倍,是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硫铁矿远景储量12亿吨;方竹林总面积近50万亩,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20万亩原生方竹林,被林业专家赞誉为“世界一绝、中国独有”,两次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方竹笋之乡”。水能蕴藏量20余万千瓦,开发量近10万千瓦。
四是凉爽宜居。桐梓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25℃。风景名胜有革命圣地娄山关、羊磴河峡谷漂流、水银河风景区、月亮河风景区、柏箐黄莲自然保护区等。
、产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桐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大县,绿色产业之乡,特色旅游胜地,重庆卫星城市”的发展定位,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三化一游主战略,迅速进入工业引领经济发展时代,成功跻身贵州省第三轮省列经济建强县。桐梓煤化工、桐梓电厂、伟明铝业、遵宝钛业及一批百万吨级大型煤矿先后建成,两大省级开发区――娄山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山关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成功引进台湾大朋电子、迪生电子、德国伍尔特电子等台资外资企业入驻园区,工业龙头地位日益凸显。同时,桐梓依托凉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重点面向重庆发展外向型乡村旅游,2011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授予桐梓“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黄莲、尧龙山、小西湖、凉风垭等10多个投资上亿的高端旅游度假区落地建设,乡村旅游业不断转型升级。
、经济状况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增长17.2%;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8.62亿元,增长11.9%;工业增加值26.14亿元,增长19.8%;其中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速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6792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6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5个,省外项目到位资金14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新口径)6.43亿元,同比增长33.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6亿元,比年初增长31.2%;贷款余额52亿元,比年初增长20%。
桐梓县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部署的“城市发展新区”綦江区、南川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区接壤。
(1)概& 况
綦江区于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万盛区、綦江县撤并组建而成。全区幅员面积2747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总人口122万,其中万盛经开区代管10个街镇、27万人口。
(2)区情特点
一是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綦江素有“渝南门户”之称,水路、铁路、公路交通兼备,长江一级支流綦江河贯穿南北,黔渝、三万南铁路和黔渝高速、綦万高速、210国道、303省道纵横全境。
二是资源丰富、风光秀丽。綦江是重庆能源基地,煤炭储量占全市的36%,煤层瓦斯储量占全市的54%;铁矿石、石灰岩等矿产储量丰富,宜于发展能源、冶金产业。境内有古剑山4A级景区等休闲避暑度假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东溪古镇等景观。
三是工业扎实、商贸繁荣。綦江是渝南黔北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新中国第一个汽车齿轮、第一锭有色金属均出自綦江,被授予“中国西部齿轮城”称号。重庆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发展提速,北渡铝产业园正在兴起,能源、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3)发展战略
建设“四区一城”。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黔渝合作共赢先行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4)经济状况
2013年GDP实现246.78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5.85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94.73亿元,同比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5.37亿元,同比增长13.4%。人均GDP实现29942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853元和9631元,分别同比增长9%、12.4%。城镇化率达到46.26%。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万盛经开区面积566平方公里,辖8镇2街、57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前身为原万盛区。2011年万盛经开区正式成立,2012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式明确万盛经开区为市委、市政府直管的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区情特点
一是“老工矿区”。有70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曾经是重庆和全国煤炭工业和兵器工业布局重地。
二是“资源型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处在重庆市较低水平。2009年被纳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范围,享受国家资源型城市优惠政策。
三是“旅游新区”。有 “中国最美养生峡谷”黑山谷和“中国最古老石林”龙鳞石海,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2012年黑山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唯一“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
四是“重庆市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国家和重庆市级层面各项普惠政策,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是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重庆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及黔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3)发展战略
建设“三地一区”。全市煤电化工基地:开工建设神华国能重庆电厂搬迁、南桐低热值煤发电等煤电项目,推进180万吨煤基甲醇制60万吨烯烃等煤化工项目。全市新型材料基地:做大汽车玻璃、高端建筑玻璃产业,做强镁合金加工产业。全市生态旅游度假基地:抓住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试点区建设机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黔渝合作先导区。
(4)经济现状
2013年,经济增速为重庆市第一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1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58:32.8;地方财政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1.1%;工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8亿元,同比增长6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460元、9450元,分别同比增长14%、15%。建成区面积达到1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8%。
南川区幅员2602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31个乡镇,68万人口,是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是重庆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黔渝区域合作的桥头堡。
(2)区情特点
一是“区域中心城”。属于重庆“城市发展新区”,距重庆CBD、空港、长江深水港、保税港、铁路枢纽港1小时车程,正在规划、建设“六高、三铁”,构建“渝湘、渝道、南万、南涪”4大对外通道,正在成为重庆南部交通枢纽、重庆连接中东部的重要关节点和黔渝合作的桥头堡。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商贸物流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等加快开发建设,铝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民营经济、城镇建设和房地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旅游度假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金佛山幅员1300平方公里,是重庆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申世遗工作即将通过,正在规划建设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是“生态宜居城”。景区海拔高差1911米,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适宜。森林覆盖率49%。城市建成区近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2.57%。成功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区、卫生城区、市级生态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四是“开明开放城”。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区”,居“中国百佳投资潜力区”第三位。与美国迈阿密海滩市等国内外15个城市缔结友好,与32个重庆市级单位合作打造区域开放高地。博赛集团成功收购加纳氧化铝厂和圭亚那欧迈矿业,成为海外投资成功典范。区内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4万户。
(3)发展战略
&“一轴两片、三大功能区”:“一轴中部经济带”,为境内G65高速公路沿线,是南川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区域,重点以工业园区为核心打造全市铝镁材料和精细化工基地,机械加工、食品药品、轻工等产业集群;以城市中心商圈和商贸物流园区为核心,打造渝南黔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北部现代农业区”,为境内G65高速公路沿线北部片区,重点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南部生态旅游区”,为境内G65高速公路沿线南部片区,重点以金佛山旅游景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4)经济现状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工业总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9.8%;规上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4.9%;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农业总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增长15%。过夜游客突破13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3亿元、增长2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5亿元,存贷比79.42%。城镇化率达到53.5%。
&&&& 专栏1: 桐梓和重庆毗邻区主体指标对照表
单位:平方公里、万人、亿元、%
万盛经济开发区
地区生产总值
公共财政收入
工业增加值
旅游综合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注:綦江区中有566平方公里、27万人口由万盛经济开发区代管。
桐梓与重庆合作,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搭建合作平台阶段(2005―2010年)。2005年12月,在我省习水县召开“川黔渝毗邻地区八市(县)‘十一五’规划情况通报联席会议”,桐梓与重庆綦江、南川、万盛等县(区、市)建立了川黔渝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6月,成立桐梓县黔北渝南区域经济合作领导小组,为开展黔北渝南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7月,桐梓县与毗邻的重庆县区签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交通发展合作协议》、《警务联勤合作协议》等合作性文件。
2、实质性合作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以来,桐梓加强对渝合作力度,主要在干部交流、工业园区、旅游开发以及文化、广电、卫生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就。
(1)干部交流学习。2010年10月19日,桐梓召开党政干部赴重庆培训挂职学习动员会,全县51名干部赴重庆九龙坡区、北碚区、綦江县、武隆县挂职,主要学习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此后,桐梓又多次组织干部赴渝学习培训。重庆綦江县选派5名科级领导到桐梓工业园区、娄山关镇、环保局等单位挂职。
(2)工业园区建设。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是桐梓对接重庆,加强桐渝合作的主战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规划投资100亿元,由IT产业园、汽摩产业园、钛深加工产业园组成。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对该园区建设高度重视,提出:要把桐梓工业园作为重庆自己的园区来打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招商,并以“1公司+1亿元”给予大力支持,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桐梓建成一个产值达200亿元的笔记本电脑配套生产基地。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共建单位,多次派员实地指导园区规划和建设。2011年3月1日以来,在黔渝两地省市领导的重视下,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办公厅主任、前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视察园区,指出:“要把桐梓重庆工业园建成黔渝合作的示范性、标志性园区”。2012年5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为贵州娄山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省第三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娄山关高新区完成标准化厂房、职工公寓和物流大道建设,大丰二期、莱特科技、鑫阳电子厂房建设接近尾声,德国伍尔特电子、晨龙电子、贵业科技等28家企业入驻生产;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要求,高新区幼儿园、文艺中心、综合型超市、职工公寓等开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式投入使用,高新区与贵州大学、遵义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西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在高新区正式挂牌。
(3)旅游业发展。桐梓按照“双轮驱动、立体多元、转型跨越”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强对渝合作,努力做大做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一是组织桐梓县乡村旅游节――重庆千车万人自驾游贵州活动。2012年,桐梓组织品牌汽车大型自驾车队,在重庆繁华地段举行发车仪式,面向重庆700多万主城区居民、数十万汽车会员进行宣传。二是引进重庆资金,打造高端旅游度假区。目前,重庆已有多家大集团公司投入290多亿元打造桐梓休闲旅游度假区(见专栏1)。三是多种方式组织相关活动。重庆西南大学培训学院把桐梓县列为乡村旅游教学基地,重庆电视台娱乐(旅游频道)与桐梓政府在重庆举行大型社区公益活动“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渝中区旅游协会年会每年组织游客参加桐梓乡村旅游节,綦江区政府积极配合桐梓县开发尧龙山旅游景区,渝中区旅游局在解放碑与桐梓共同开展桐梓乡村旅游推介活动。
重庆在桐梓投资建设的高端旅游度假区
计划投资(亿元)
重庆南方集团
黄莲国家五A级景区
重庆锦天集团
九坝国家四A级景区
重庆枫丹实业有限公司
尧龙山国家四A级景区
重庆大都宇房地产开发公司
凉风垭国家四A级景区
重庆庆良房地产开发公司
南天门度假区
重庆安泰集团
柑子坪度假区
重庆圣峰地产
清凉台度假村
重庆贵州商会投资
重庆上邦地产
天池一号旅游度假村
重庆金字塔地产
圣湖龙井度假区
(4)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近年来,桐梓先后派出校长、教师3000多人次到重庆中小学参加交流学习,邀请20名专家到桐梓作专题讲座。派出近800名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重庆三立职业培训学校进行素能提升培训。部分乡镇和学校组织教师到重庆中小学培训学习。桐梓职校同重庆在汽修专业上合作办学,桐梓学生在桐梓就读一年,到重庆就读两年,为桐梓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近年来,重庆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而桐梓职校不能满足学生就读,桐梓每年都有1000人以上初中毕业生赴渝就读。另外,在深化教研课改、特色学校创建、发展学前教育等方面,双方都有深入交流。黔北渝南电视节目协作不断加强,桐梓、南川、万盛、武隆、道真、正安等6个区县,从2009年1月起,共同联办《连线黔渝边》电视节目。2011年4月,在桐梓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森航杯”黔渝毗邻篮球邀请赛,桐梓、綦江、壁山、万盛、合川、长安集团等6个代表队参加比赛。针对重庆游客文化休闲娱乐需求,桐梓县文广局先后分别在大河镇、娄山关乡村旅游点和县城文化广场开展以重庆文艺游客为主的“渝客桐梓情”专题文艺汇演。桐梓北部狮溪、水坝塘、羊磴、坡渡等乡镇,与相邻的重庆乡镇轮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交流。2011年9月,桐梓北部中心乡镇水坝塘镇引进重庆南川民营资本,以“合资合营”方式共建卫生院,重庆投入资金、设备和人才,使该卫生院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30万元上升到2013年的738万元,改善了桐梓北部的医疗状况。黔渝五区县共建新农村合作医疗协作区,方便群众外地就医。此外,在卫生防疫、警务协作、劳务输入等方面也保持密切合作。
(四)基础设施建设。南川区金佛山水库建设,万盛区鲤鱼河引水工程都得到了桐梓的积极配合。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完成了南川至桐梓的重要出口通道――丁家嘴至狮溪段升级改造,南川通往桐梓狮溪镇的重要通道――黄泥垭隧道已开工建设。在桐渝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建和维修连通了一些镇(乡)际断头公路。
桐梓具有黔北渝南交通枢纽和黔渝经济合作桥头堡地位。把桐梓建设成为黔渝合作示范区,南北向可构建联通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走廊;东西向可联动本市的习水、正安、道真等县(市),带动整个黔北经济协作区协调发展;并且可发挥广泛的示范效应,辐射全省,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合作。
1、有利于构建黔渝经济走廊,实现黔渝经济一体化。桐梓地处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之间的“咽喉”地带,往北,紧邻成渝经济区的綦江区、南川区和万盛经开区;往南,紧靠黔中经济区的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和仁怀市。在两大经济圈的中间地带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有利于打通南北经济通道,弥合经济断裂带,推进两大经济圈有机互动,实现黔渝经济一体化发展。
2、有利于联动黔北周边地区,推进黔渝区域经济合作。在遵义毗邻重庆的6县(市)中,桐梓地处中心地带,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除现有的兰海高速、210国道、川黔铁路三条大动脉纵贯全境外,计划2017年建成通车的黔渝快铁在桐梓境内设有2个中间站,即将建设的黔北(习水至正安)高速公路纵贯桐梓北部松坎、木瓜、羊磴、水坝塘、芭蕉5个乡镇直通正安。在桐梓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将西通习水、赤水,东联正安、道真、务川,形成以桐梓为中心, “一心两臂,拥抱重庆”的经济合作格局。
3、有利于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合作。桐梓与重庆的关系,决定双方合作将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在桐梓与綦江、万盛、南川以及重庆其它地区之间,既有产业互补,又有同质竞争;既有合作愿望,又有行政壁垒。重庆是直辖市,桐梓属西部内陆省份,双方政策差异极大,为经济合作增加了难度。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推进区域合作纵深进展,在尖锐激烈的矛盾竞争中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对于全省都有珍贵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专栏2:桐梓建设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性
必& 要& 性
具& 体& 体& 现
1、有利于构建黔渝经济走廊,实现黔渝经济一体化。
桐梓地处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之间的“咽喉”地带,在两大经济区中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有利于打通南北通道,弥合经济断裂带,实现两大经济圈有机互动,推进经济大融合。
2、有利于联动黔北周边地区,推进黔渝经济合作。
桐梓地处遵义毗邻重庆6县(市)的中心地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桐梓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西通习水、赤水,东联正安、道真和务川,形成“一心两臂,拥抱重庆”的区域合作格局。
3、有利于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合作。
在矛盾和竞争中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对全省有珍贵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1、重大规划支持黔渝合作。“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以遵义、铜仁为节点城市,以黔北、黔东北为腹地,积极构建连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在《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黔中经济区定位之一为“东西互动合作示范区”,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平台,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进与……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的经贸合作与交流。”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明确支持重庆南部板块发展转型,提出将万盛经开区、綦江、南川打造为“黔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2、桐梓独具区位交通优势。桐梓自古有“川黔锁钥”之称,是西南各省市通江达海的咽喉要塞。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至遵义仅半小时。川黔电气化铁路、兰海(黔渝)高速公路、国道210线公路纵贯南北,即将建成的黔渝快铁在桐梓县城、桐梓夜郎镇分别设有中间站。县内公路以黔渝高速、210国道、303、302省道和习新二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泥石路。纵贯桐梓北部的黔北(正安―习水)高速公路计划2015年实施,将西面的习水、赤水,东面的正安、道真、务川与桐梓境内四条交通大动脉连通起来,使桐梓成为遵义毗邻重庆6个县市的中心枢纽。区位交通优势叠加,桐梓开展区域合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条件。
3、桐梓与重庆互补性极强。桐梓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47.72亿吨,是重庆的两倍;设计产能达1000万吨。綦江、万盛正在建设“西南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对桐梓煤炭需求量极大。桐梓旅游资源丰富,有娄山关、李白夜郎等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桐梓气候凉爽,森林覆盖率高,是重庆最便捷和理想的避暑目的地,高峰期重庆来桐旅游和避暑每天高达10万人;重庆多家企业在桐梓投资开发旅游地产。桐梓北部羊磴河是綦江右岸一级支流,是重庆备用饮用水源。重庆规划建设的藻渡水库,淹没区包括桐梓县坡渡镇集镇和6个村15个组,需要双方合作完成。目前,重庆已形成电子信息、汽摩产业“双轮驱动”和装备、化医、材料、能源“四轮支撑”的产业结构,而桐梓工业相对落后,两地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配套和融合能力。
4、桐渝双方合作意愿强烈。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桐梓都提出“重庆卫星城市”的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又提出“融入重庆”的发展主基调。用好“重庆优势”,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引进重庆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要素,推动经济社会的大跨越,一直是桐梓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此同时,綦江、南川、万盛等地,都把建设“黔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作为发展定位。2014年5月,綦江区委托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咨询中心编制《綦江区打造黔渝合作共赢先行区发展规划》。重庆市发改委有意借国家 “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之机,将渝南黔北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
5、桐渝合作基础极为深厚。桐梓与重庆山水相连、经济相依、人文相近,尤其与周边的綦江、万盛、南川,渊源极深,联系密切。2005年,桐梓与重庆綦江、南川、万盛等县(区、市)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多有往来。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增比、进位、突破”要求,桐梓加紧对渝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干部交流、旅游开发、文教卫生等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合作成果,2012年,时任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同志曾批示,“可以考虑将桐梓打造成融入重庆的示范县”。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是黔渝经济合作的典型范例,重庆在桐梓建设的高端旅游度假区引起了多方瞩目。
桐梓申报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可性行
1、重大规划支持黔渝合作
①“国发2号文件”提出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构建连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②《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强与成渝经济区经贸合作。③重庆五大功能区部署,计划将万盛经开区、綦江、南川打造为“黔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2、桐梓独具区位交通优势。
①桐梓是“川黔锁钥”。②川黔铁路、兰海高速公路、210国道、黔渝快铁纵贯全境,黔渝快铁在桐梓设有2个中心站。③县内交通网络完善。④纵贯桐梓北部的黔北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使桐梓成为遵义毗邻重庆6个县市的中心枢纽。
3、桐梓与重庆互补性极强。
①桐梓煤炭储量是重庆的两倍,重庆对煤炭的需求量极大。②桐梓是重庆最便利的避暑胜地。③桐梓境内羊磴河是重庆重要的备用饮用水源。④重庆已形成“双轮驱动”“四轮支撑”的产业结构,桐梓工业相对落后,需要借力发展。
4、桐渝双方合作意愿强烈。
①桐梓提出“重庆卫星城市”发展定位和“融入重庆”主基调。②綦江、南川、万盛把建设“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作为发展定位。③綦江区编制《綦江区打造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发展规划》。④重庆市有意将渝南黔北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
5、桐渝合作基础极为深厚。
①桐梓与重庆合作历史悠久。②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成为黔渝经济合和的典型范例。③重庆在桐梓建设的高端旅游度假区引起多方瞩目。
总体说来,桐梓开展区域合作优势明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合作规划不统一。黔渝合作一直由我省和重庆相邻区县自发进行,缺乏统一的省级层面合作规划。由于行政区划的差异,黔渝区县之间产业分散发展,不能产生集聚效应。地方保护、行政壁垒普遍存在,甚至发生产业打架、恶性竞争现象。
二是基础设施不同步。贵州境内交通不畅,物流成本高。桐梓至重庆主干道――兰海(崇遵)高速公路凉风垭隧道段,坡陡、弯大、路滑,事故频发,时常阻车。且桐梓境内有松坎、新站、楚米、桐梓4个收费站,重庆车辆至少交两次路桥费,企业物流成本高。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企业重庆境内已免路桥费,我省境内至今未免。出境公路建设严重滞后,远跟不上重庆水平。
三是双方政策不对等。毗邻贵州的重庆各市区,重庆市都为其量身定做招商投资政策,致力于打造“开放高地”、“投资洼地”。我省的外来投资优惠政策零散且不全面,影响对外开放和黔渝合作。在项目用地、审批、融资等方面,我省与重庆差距也较大。
四是合作区域不深广。农业领域合作相对薄弱。工业合作主要集中于重庆投资兴建煤矿和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建设;旅游业方面主要限于重庆投资建设旅游度假区,未能进行共建旅游线路、抱团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等方面的合作。在商贸流通、人才技术、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也相对较少。
两地虽已签定一些合作框架协议,但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联系机制、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等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两地沟通合作多数停留在务虚阶段,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社会事业、税收制度等方面未能搭建起有效的协调沟通平台。
。黔渝合作虽然历史久远,但由于合作体量较小,未能形成显著的合作示范成果。加之宣传力度较弱,知名度不高。
区域(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核心区为“一县三区”。一县,即贵州省的桐梓县;三区,即重庆市的綦江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区。
辐射区:以“一县三区”为核心区域,纵向延伸到重庆市五大功能区部署的“城市发展新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都市功能核心区”;横向联结赤水、习水、正安、道真、务川等毗邻重庆县(市、区),形成以桐梓为中心,西连赤水、习水,东连正安、道真、务川,“一心两臂,拥抱重庆”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附图2:示范区“一县三区”图
区域(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是:黔渝重要经济增长极、黔渝产业合作示范区、黔渝内陆开放门户、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先行区。
以提升黔渝地区综合竞争力、促进黔渝经济一体化为根本目标,整合、集聚黔北渝南优势资源,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协调互动,抱团发展,全面推进示范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合作,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争有序、错位发展的合作格局,打通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经济走廊,建成黔北渝南重要经济增长极、黔渝产业合作示范区、黔渝内陆开放门户和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先行区,为黔渝两省市区域经济合作探路子、作示范,带动和辐射两省市区域经济合作,促进黔渝两省市经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
一是经济迅速增长,总量大幅提升。到2020年,桐梓GDP达到300亿元,綦江达到800亿元,万盛经济开发区达到300亿元,南川区达到500亿元,核心区“一县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0 亿元,打造成为“黔北渝南重要经济增长极”。
二是产业配套发展,示范效应明显。至2020年,建成西南重要的冶金基地、西南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西南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黔渝新型材料基地、黔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黔渝生态农业发展区,联合打造“四大旅游线路”,共同组成西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建成“黔渝产业合作示范区”。
三是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对外开放全面提升。黔渝快铁建成通车,核心区“一县三区”步入“高铁时代”;黔北(正安―习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桐梓北部交通条件全面改善;贵州境内高速公路(桐梓段)收费取消,黔渝高速公路复线启动建设;核心区内建成无障碍交通网络,路面质量全面提升。设立出口加工区,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建成“黔渝内陆开放门户”。
四是先行先试,建立机制。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推广易地建园。打破行政区划,建立高层联系机制、信息互通机制、项目联合申报机制、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市场机制、区域合作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合作宣传机制等体制机制,为区域合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建成“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先行区”。
&&&& 1、共同争取建设黔渝高速公路扩能(复线)项目。现有黔渝(兰海)高速公路是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随着公路全线通车和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车流量急剧增加。加之崇溪河至桐梓段公路建设标准偏低,交通事故频发,被司乘人员称为“死亡之路”,建设黔渝高速公路扩能(复线)项目势在必行。该项目起于重庆市巴南区,接重庆外环,经重庆綦江、万盛,贵州桐梓(羊蹬)、绥阳,在遵义县(虾子青山)与正在建设的遵义至贵阳高速公路复线相接,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全长约200公里,投资约200亿元。
&&& 2、共同争取建设重庆―桂林(柳州)铁路项目。该铁路计划由重庆端经万盛进入贵州桐梓、正安、铜仁、黔东南,经湖南靖州跨越焦柳铁路后进入广西,经龙胜、灵川接桂林,在柳州铁路枢纽站连贵广铁路桂林至广州段。全长648公里,其中贵州段353公里,动态投资401亿元,静态投资351亿元。该铁路的修建,对于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构建川黔渝湘南下出海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万盛已于2011年3月31日邀请铁路部门和沿线各政府部门举行会议协商,贵州省也要密切配合,争取成功申报建设。
&3、加快建设黔北(正安-习水)高速公路。黔北(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已列入贵州省高速公路三年会战总体计划。该公路位于遵义市境内,全长128.25公里,其中正安境内24.4公里,桐梓76.57公里,习水27.28公里。起于紧邻正安县安场工业园的道真县三江镇,与道瓮高速通过T 型互通式立交连接后,进入桐梓县境内芭蕉、羊磴、木瓜、松坎、夜郎等乡镇,总投资估算为139.07亿元。拟于2014年10月开始动工,2018年竣工,总工期4年。该公路建成后,不仅解决桐梓北部乡镇出行难问题,还将成为连接遵义毗邻重庆6县市(赤水、习水、桐梓、正安、道真、务川)的交通大通道,在黔渝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 4、立项建设出境“断头路”。一是S419桐梓松坎至坡渡段项目。起于松坎,途径木瓜、道洞、羊磴,止于坡渡,通往重庆綦江区。全长65公里,按二级公路实施,路基宽度8.5米,投资约16亿元。二是S301桐梓段项目。起于桐梓与正安交界的木老林,途径芭蕉、水坝塘、羊磴,止于与重庆交界的石林,全长50公里,按二级公路实施,路基宽度8.5米,投资约12.5亿元。三是S101桐梓水坝塘至金狮桥段项目。起于水坝塘,途径狮溪、止于与重庆交界的金狮桥,全长20公里,按二级公路实施,路基宽度8.5米,投资约5亿元。四是两地共同规划建设桐梓―南川、桐梓羊蹬―万盛、万隆―夜郎等二、三级路,形成立体互通的交通畅达网络。
5、配合建设重庆重要水源工程藻渡水库。重庆市规划的藻渡水库位于綦江区赶水镇藻渡河(即贵州省桐梓县北部的羊磴河)上,是重庆市规划的重要水源工程。羊磴河系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南川区,流经贵州省桐梓县的狮溪镇、水坝塘镇、羊磴镇、坡渡镇,进入重庆市的綦江区赶水镇,在桐梓县坡渡镇出境处河流集水面积。水库总库容2.1亿m3,坝址建于綦江区赶水镇的藻渡,淹没区涉及桐梓县坡渡镇包括集镇在内的6个村15个组,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40亿。
1、联合建设西南最大的冶金基地。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际上对铝、钛的需求,不仅限于传统的军工、航空航天、电力、机械等领域,更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包装等行业。其中汽摩产业、通用机械、房地产业等领域对铝、钛的需求尤为旺盛。贵州桐梓已形成20万吨电解铝和1万吨海绵钛的生产能力,正在建设10万吨铝箔、10万吨铝模、10万吨铝型材加工基地;遵义县形成80万吨,务川、正安、道真形成320万吨氧化铝生产能力。重庆綦江、南川、万盛三区形成175万吨氧化铝和10万吨电解铜的生产能力。铝、钛、铜生产集聚黔北渝南,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两地合作,紧抓重庆、成都市场,以保护性开发两地矿产资源为导向,重点选择铝土矿、锶矿、镁矿等作为合作开发重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两地丰富的煤矸石资源,按照煤―电―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煤电铝联营。围绕汽车、摩托车、通用机械、IT产业、家用电子电器等,综合开发铝、钛、铜材料精深加工,联合发展大型化、集约化、基地化的产业集群,实现铝、钛、铜加工产业上、中、下游匹配,共同建设西南最大的冶金产业基地。
2、联合建设西南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重庆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重庆市装备制造产业三年振兴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为汽摩产业、风电成套、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建筑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随着重庆“五大功能区”的调整布局,装备制造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给桐梓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黔北渝南已形成了600多万吨的有色金属制造基地,为重庆装备制造业向黔北渝南转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贵州桐梓已承接重庆、成都摩托车生产制造企业9家,重庆綦江安全应急产业机械、万盛消防产业机械、南川风力发电设备等重点项目已落地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黔北渝南装备制造业基地渐具雏形。未来5年内,桐梓将重点发展3万辆新能源汽车、50万辆摩托车、2万台大型矿山机械等产业项目,使桐梓、綦江、万盛、南川“一县三区”成为西南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3、联合开发治理两地煤炭资源。桐梓煤炭资源远景储量60亿吨,可开采47.72亿吨,设计产能达1000万吨;周边遵义、绥阳、正安、道真、仁怀、习水、赤水煤炭储量近120亿吨,可开采70亿吨以上;重庆綦江、万盛、南川储量15.8亿吨,其中万盛、綦江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贵州桐梓电厂、遵义鸭溪电厂、习水二郎电厂、重庆安稳电厂、重庆万盛电厂、重庆南桐电厂、重庆长寿电厂等大型火力发电项目,年累计消耗原煤近3000万吨;桐梓煤化工、万盛煤化工年耗煤量250万吨以上。“一县三区”联合统一规划,整合重庆资金、技术、人才和黔北煤炭资源,合理布局,综合开采,共同开发好黔北渝南煤炭资源。同时两地联动,综合治理,减少地质灾害,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联合建设西南最大的煤化工基地。目前,桐梓已建成年产30万吨甲醇、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2万吨硫磺的煤化工项目,重庆万盛已建成年产3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酸、10万吨二甲醚、5千吨硫磺的煤化工项目,为综合开发烯烃、燃气、燃油等下游产品提供了产业基础。黔渝两地强强联手,避免同质竞争,充分利用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合作,使两地化工产业互补互动、共生共利,实现原煤“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循环发展,做大做强煤电化产业集群,联合建设西南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5、联合打造西南新型建材基地。渝黔两地有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物资源,目前,万盛正在建设150万件高档卫生瓷、300万O幕墙玻璃项目。黔渝两地“一县三区”加强联合,以现有建材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为基础,积极引进大型骨干新型建材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装饰新材料以及高档陶瓷、高档化学建材、高档卫生瓷、幕墙玻璃、汽车玻璃、镁铝合金、镁钛合金、铝钛合金等,打造西南地区新型建材基地。
6、联合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近年来,惠普、宏基、华硕三大电脑品牌商和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和硕、纬创、仁宝六大笔电代工商相继落户重庆,形成了“3+6+n”、1亿台笔记本电脑、5000万台打印机、5000万台显示器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重庆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催生、带动、辐射周边两小时经济圈内“配角经济”发展。目前,重庆市政府已投资桐梓(重庆)工业园3000万元,帮助引进台资企业2家,累计入驻配套重庆IT产业企业8家,成为黔渝合作的示范性、标志性园区。针对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娄山关高新区桐梓楚米(重庆)工业园区、红花岗区湘江工业园区、遵义县和平工业园区等园区,配套重庆,主动出击招商;同时加强与綦江、江津、南川、万盛、西永、璧山、永川、铜梁等笔电产业园区的对接,将触角延伸到成渝经济区腹部的四川遂宁、成都双流等地,共同加强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配套协作,承接计算机零部件与配套产品生产、嵌入式系统、 软件开发等产业项目布局,联合打造“整机+配套”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加强对渝合作,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大娄山山脉与武隆山山脉紧紧相依,生态环境好,农业基础厚实。目前,桐梓已有官仓、九坝两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成狮溪柏箐10万亩优质方竹笋基地,新站酥李、松坎白花桃、黄莲猕猴桃等万亩精品水果基地,形成芭蕉团豆、木瓜干豇豆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正在培植中药材示范基地;遵义县(台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博览园、虾子辣椒科技示范园蓬勃发展,仁怀、习水、赤水及桐梓部分地区建成千万亩优质红粮种植基地,正安建成野木瓜种植基地。充分利用黔北渝南农业生产基础,重点加强与重庆在农业领域的科研、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引进名特优新产品,大力开发与推广高效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优强企业投资农业,兴办农业园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共同推动黔北渝南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
2、依托重庆市场,推进畜禽养殖基地化。大娄山脉、武陵山区水草丰盛,沟壑纵横,溪流密集,宜于发展养殖业。目前,已形成正安肉牛养殖基地,正安、桐梓珍稀娃娃鱼养殖示范基地。重庆人口达3000万人,主城区人口近1000万人,有着极大的畜禽鱼肉消费市场。充分利用黔北渝南地区发展养殖的优越条件,针对广阔的重庆市场,推广应用养殖新技术,引进和培育优质品种,重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黔北生态黑山羊和麻羊、黔北小黄牛、黔北黑猪、林下养禽、野生动物圈养等畜禽规模养殖和特色冷水鱼类养殖,共同建设区域优势养殖示范基地和产业基地。
3、整合资源要素,做强农产品加工业。黔北渝南生态好,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农业加工产品可直接销往成渝、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南亚等地,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贵州遵义县建有食品产业园区,桐梓建成康利、龙祥、森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綦江区食品加工园区是重庆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区。黔渝两地要加大整合力度,科学配置两地原材料、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优势互补,配套发展,形成抱团效应,做大做强两地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黔北渝南农产品加工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加强协调互动,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加快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重点推进黔北渝南区域农产品集散仓储中心、交易中心和外向型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积极引导和鼓励境内外物流商贸企业投资农产品流通行业,使黔北渝南地区鲜活农产品能快速进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工类农产品顺畅进入东南亚乃至西欧市场。
&黔北渝南“一县三区”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景区密集。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黔北渝南成为重庆市民避暑休闲首选地段。共同增强旅游服务功能,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效,组团打造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着力打造集红色文化、休闲观光、生态养生、度假纳凉等多功能复合西南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是黔北渝南地区旅游发展的必然路径。
1、面向重庆市场,建设服务中心。重庆是全国十大出游城市之一,每年高峰期来桐梓旅游、避暑每天达10万人。目前,桐梓旅游设施已不能满足重庆游客需求。面向重庆旅游市场,桐梓规划建设3个服务中心,即:县城旅游服务中心、松坎旅游服务副中心和水坝塘旅游副中心。重点为重庆游客提供综合接待服务,满足旅游者旅游集散、旅游咨询等需求。其中县城服务中心设在桐梓县城,包括综合功能服务、旅游专线服务、自驾游服务等;松坎旅游服务副中心设在桐梓中北部邻近重庆的松坎镇,水坝塘旅游服务副中心设在桐梓北部的水坝塘镇,主要负责桐梓中部和北部区域旅游服务中心的功能。
2、强化周边合作,建设“三大片区”。一是建设“户外运动区片”。利用狮溪、芭蕉、水坝塘、羊蹬、坡渡、木瓜、黄莲等7个乡镇山水资源丰富,直接毗邻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的特点。依托金佛山和黑山谷两个5A级景区的品牌效应,与重庆方联合规划建设,打造融户外休闲、山地运动、山水度假、自驾游憩、家庭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区。二是建设“生活化度假片区”。利用尧龙山紧邻重庆、风景奇秀、气候凉爽、宗教文化深厚特点松坎镇区位优势明显和“千年古镇、十里桃花”的特色,引进重庆资金,面向重庆市场,打造有末休闲、家庭聚会、湖畔露营、农家体验等功能的生活化的度假片区。三是“田园特色休闲度假片区”。依托官仓、燎原、高桥、花秋、风水、容光、九坝等级乡镇重庆避暑旅游点,通过整体规范提升,打造成为桐梓最具田园风情的休闲度假区。
3、增强协作联动,打造“四条线路”:一是“红色旅游”线路。渝南黔北地区有红军长征主战场和中国抗战的生命线,要增强双方团结协作,把重庆红岩联线、石壕红军烈士墓同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桐梓九坝红色旅游景区、赤水河等长征主战场、抗战历史文化遗址等革命纪念胜地、历史文化名镇联系起来,共同打造富于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旅游经典线路。二是“名山大川”线路。联合黔渝周边市区县,打造“桐梓贵州黄石公园―桐梓尧龙山风景区--遵义娄山关红色圣地―赤水丹霞地貌―习水三岔河―江津四面山―綦江古剑山―万盛黑山谷―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线路,形成渝南黔北旅游环线无障碍旅游,扩大在国内外的整体影响力。三是“休闲观光”精品旅游线路。围绕重点景区,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共同营销。如“重庆―四面山―古剑山―东溪古镇―桐梓贵州黄石公园―桐梓松坎、高桥、杉坪、上天池休闲农业示范园―遵义”线路;“南温泉―金佛山―黑山谷―古剑山―桐梓九坝生态旅游小镇--黄果树瀑布”等。四是“避暑纳凉”旅游线路。黔北地区森林植被好,海拔适度,气候适宜,交通便捷。两地加强协作,将重庆“温泉之都”的温泉资源和桐梓“避暑之都”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在重庆泡温泉,在桐梓避暑,实现互补共赢,互利互惠。
五) 加强商贸合作,建设黔渝地区流通大市场
书要凭借区位、内资源储备丰缺的互补调剂能力,促进区域内各类商品的黔北渝南“一县三区”是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其中綦江、桐梓分别为渝南和黔北交通枢纽。为加快商贸经济发展,綦江区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决定》,提出打造100亿元级城市核心商圈,突出发挥核心商圈的集聚辐射、扩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桐梓县要凭借区位和交通优势,与綦江联合互动,借助綦江商贸物流中心辐射作用,在桐梓县城和新站、夜郎一带规划建设运输、中转、仓储、城市配送和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物流园”或“物流中心”。加强两地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各种现代物流发展要素,促进物流要素自由流动,鼓励支持区域内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技术、人才的合作,构筑两地高效、便捷、通畅的贸易平台和“快速通道”,形成黔渝地区流通大市场,助推黔北渝南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 六) 加强城乡统筹合作,建设“黔渝合作示范城”
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推进渝南黔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桐梓要把重庆“五个功能区”中綦江、万盛、南川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总体规划和桐梓县建设 “重庆卫星城”、“最美贵州北大门”战略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渝南黔北城乡一体化进程。
1、完善县城功能,建设“重庆卫星城市”。 围绕重庆确定桐梓城市功能定位,努力把桐梓县城建设成为重庆后花园,黔北渝南物流商贸中心和黔渝合作的示范性城市。特别要结合綦江、万盛、南川“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区定位,加强“一县三区”城市规划互通和城市建设联动,促进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努力争取重庆轻轨建设延伸到桐梓,促进桐梓与重庆毗邻地区实现“同城化”。加快县城扩张,加大路网结构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居住、行政办公、现代服务、教育科研、综合交通疏纽、现代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新区。加快娄山关、燎原、楚米的同城化进程,尽快形成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力争早日“撤县设市”,打造更开明开放、高阶高效的行政区域;加快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全面提升县城城市品位。
2、加大北部开发,打造“黔渝经济合作先行区”。桐梓北部6镇2乡(水坝塘镇、狮溪镇、羊磴镇、木瓜镇、尧龙山镇、坡渡镇、芭蕉乡、黄莲乡)分别与重庆綦江、万盛、南川和我省的正安、道真、绥阳相邻,是黔北渝南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要充分利用北部乡镇区位特点,打造黔渝边贸集镇;硬件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允许先行先试,鼓励“飞地经济”、“易地建园”等模式,加大省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成为“黔渝经济合作先行区”。其中羊磴河流域狮溪、水坝塘、羊磴、芭蕉、坡渡5乡镇,要站在保护重庆饮用水源前提下开发的高度,按照“三河两带一走廊”的思路(“三河”:绿色生态之河、环保美景之河、旅游开发之河;“两带”:建成小康建设示范带和特色滨河示范带;“一走廊”:打造绿色生态走廊”),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实现与重庆周边乡镇产业互补、协调互动、连片开发、抱团发展。
3、融入重庆元素,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在城镇建设的风格风貌、建设特色、生态绿化、街道设计、功能划分等方面,自然巧妙的融入重庆元素,充分彰显黔渝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特色。在重点集镇上设置重庆地名的街道,规划建设重庆特色的餐饮龙头企业,让黔北渝南文化自然融为一体。黔渝高速公路的开口镇松坎、新站、娄山关镇和黔渝快铁中间站夜郎镇,要按照“一镇一品”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渝南黔北特色的小城镇。按照把桐梓建成“全国乡村公园”的发展定位,在新农村规划、建设、公共设施配备、文化场所建设等方面,要充分结合好黔、渝双方文化元素,建设好黔北渝南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文化体育。在以往文体交流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开办“渝黔古道”广播电视专题栏目、“黔山渝水桐梓情”文化交流会、黔北渝南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黔北渝南风光摄影大赛、黔北渝南农耕文化研讨会、“桐梓人”文化研讨会、夜郎文化研讨会、黔北渝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黔北渝南音乐节、黔北渝南美食文化节、黔北渝南地区体育运动会等等文化活动;依托桐梓“岩灰洞”、“马鞍山”等悠久的古文化资源和相关产业政策,打造“黔渝马鞍山文化产业园”;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和相关优势,构筑“黔渝娄山关‘革命老区’合作体”。促进两地深度融合、不断发展,催生更宽更大的合作舞台和更广的发展前景。
2、教育事业。一是要大力依托重庆市职业教育,实施“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根据桐梓产业园区建设布局规划,通过“引校入园”,建设重庆市中高职院校与我县产业对接、校企融合的创新型职业教育园区,开设重庆市职业技术院校桐梓分校等机构。二是建立重庆市职业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根据桐梓示范园区建设的性质,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三是积极争取办学条件较好、培训能力较强的职业院校,在桐梓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高水平转移。此外,在师资培训、教育教改、特色学校创建、学前教育等方面加强与重庆各级各类院校的深度合作,促进桐梓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3、医疗卫生。一是共建跨区域新农合异地报销制度,桐梓参合农民在重庆范围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实现及时报销补偿。二是大力引进重庆方面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大胆创新合作模式,以参股或者直接授权经营管理县级公立医院等形式,提升桐梓医疗技术水平。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吸纳重庆资金新建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解决我县农村地区特别是北部乡镇“看病难”的问题。四是扩大合作领域,在疾病控制、卫生应急、监督执法、妇幼保健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促进双边医疗卫生事业共同进步。
4、人力资源。通过政府搭台,对接重庆,争取人才资源扶持。一是通过网络教育免费培养桐梓党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二是争取重庆对高考生达到投档要求的给予计划和录取政策支持;三是实施黔渝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增强相互了解,提高干部素质。四是加强劳务协作。按照重庆市政府与贵州省政府签署的《劳务合作框架协议》,有效配置用工信息和人力资源,科学调配“一县三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5、环境保护。加强与毗邻市区县环保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和执法交流,探索区域联合执法。结合国家规定和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损害生态环境的统一赔偿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的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的规定等,努力构建区域内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6、社会管理。一是推动两地政府信息管理网络联网,及时整合发布区域内各地的政务指南、经济贸易、商品供求、招商引资、旅游交通、疾病防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动态信息,促进各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二是要继续加强区域社会治安、维稳、警务合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协作机制,推行双方基层派出所案件联办,共同处理边界民事纠纷,合力打击边界违法犯罪。三是加强和完善渝黔合作区域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以国家建立人口信息库为契机,健全完善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衔接,共同明确示范区范围、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形成区域经济合作联盟,实现合作区内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有关重大专项规划的有机统一。同时,利用好国家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的机会,共同编制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规划,指导示范区建设,力争把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上升到国家级战略,提升示范区战略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一是建立高层联系机制。由贵州、重庆两地政府联合成立黔渝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省际)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联手开展工作。建立黔渝两地有关党委、政府高层领导定期联系机制,定期召开两省市高层领导联席会议,就重大问题进行协商沟通。二是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将区域合作地区各区市县政府的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报告等相互交流,促进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三是建立联合申报机制。在争取省市周边县区出境公路、通矿公路、骨干水库、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是黔渝毗邻的公路等项目,形成两地联合申报的立项机制,抱团取暖,努力实现与重庆在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实现“同城化”。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统一市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建立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企业跨行政区域发展的财税分配和统计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土地使用指标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资源环境保护而牺牲发展利益的地区给予应有的经济补偿。推动设立区域紧密合作促进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及区域产业升级、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八是建立合作宣传机制。在周边县(区、市)的报纸、杂志、电视频道、互联网等媒体上开辟专栏,推介黔渝合作相关事宜,实现信息交流,加强宣传报道,扩大黔渝合作的知晓度和知名度。
1、示范区政策
(1)大胆创新,把桐梓纳入“省直管县”试点,提高桐梓行政级别,降低合作中两地存在的行政壁垒。
(2)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桐梓的项目自主决策权,吸引外向型企业入驻,提升桐梓对外开放度。
(3)依托贵阳综合保税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加快桐梓出口加工区建设。
(4)实现桐梓(重庆)工业园至重庆高速公路贵州段免费通行。
(5)把桐梓北部紧邻重庆的7镇1乡(水坝塘镇、狮溪镇、羊磴镇、木瓜镇、尧龙山镇、坡渡镇、芭蕉乡)作为“黔渝经济合作先行区”,出台更加优惠的系列政策,全方位对接和融入重庆。
2.土地政策
(1)加大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用地的支持,将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用地计划单列,在有地指标上向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倾斜,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
(2)加大对重点项目用地的支持,尽可能将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合作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用地实行“点供”,其用地计划由省级单独解决。
(3)多渠道挖掘和盘活存量的建设用地,允许合作示范区比照重庆的“地票”管理模式,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年度指标,有效缓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4)按照国发2号头文件的精神,允许示范区适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满足示范区项目落地。
(5)为完善合作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优先在合作示范区安排省市土地整理项目,加大对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
3.财税金融政策
(1)设立新型城镇化国家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资补助。
(2)建立农业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和引资兴办龙头企业,促进桐梓农业产业化进程。
(3)支持地方政府试点发行地方债,允许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参与试点区域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4)支持试点区县探索金融创新。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金融保理公司等创新机构;由省市政府组织财政等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及中小企业区域集优债;支持地方投融资平台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渠道盘活资产,提高资金流动比率;探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资产支持票据(ABN)等。
(5)加大税收、金融和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桐梓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省级、市级财政在“十三五”期间对桐梓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量集中部分实行全额返还,专项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凡是入驻的招商企业,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落实小型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活跃市场主体,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建立黔渝合作先行区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大力扶持实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4.其他政策
(1)加大桐梓乡村旅游和高端旅游景区公共设施配套功能建设,列入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促进桐梓旅游提档升级,建设“贵州最美北大门”。
(2)加强医疗、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继续巩固新农合省际互认合作机制,逐步扩大范围;继续实施“9+3”职业教育计划,利用重庆成功经验联合办学;依托重庆教学资源,在桐梓规划建设一所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促进两地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3)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并研究制定鼓励补偿机制,优先在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推行。同时将采煤沉陷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范围。
对关系双方发展的重要项目,黔渝两地要抓紧联合规划和申报。如:黔渝高速复线、万盛至柳州铁路、藻渡水库等,争取列入国家规划,早日建成。同时,与重庆万盛同步,省级层面帮助桐梓申报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促进渝南黔北地区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桐梓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建成黔北渝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
附表1: “一县四区”区情特点及发展战略一览表
附表2:桐梓县区域(黔渝)经济合作示范区项目建设表
附表1: “一县四区”区情特点及发展战略一览表
万盛经济开发区
1、区位独特:紧邻重庆,“贵州北大门”。川黔铁路、210国道、兰海高速、黔渝快速铁纵贯南北。黔渝经济走廊的门户城市。
1、区位优越:“渝南门户”。水路、铁路、公路交通齐备,綦江河贯穿南北,黔渝、三万南铁路和黔渝高速、綦万高速、210国道、303省道纵横全境。
1、“老工矿区”和“资源型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处在重庆市较低水平,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
1、“区域中心城”:重庆南部交通枢纽、黔渝合作的桥头堡。有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商贸物流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主要产业有铝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房地产业等。
2、历史悠久: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唐夜郎所在地,有周西成为化表的军政文化,以娄山关战役为代表的长征文化等。
2、资源丰富:重庆市能源基地,煤炭储量占全市36%,煤层瓦斯储量占全市54%;铁矿石等矿产储量丰富。
2、“旅游新区”:五A级景区黑山谷、龙鳞石海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
2、“旅游度假城”:金佛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正在规划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3、资源丰富:矿产29种,煤炭储量47.72亿吨,全国100个产煤大县。硫铁矿储量12亿吨,森林覆盖率达48%,“中国方竹笋之乡”。
3、工商繁荣:是“中国西部齿轮城”,有重庆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北渡铝产业园。支柱产业有能源、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是渝南黔北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
3、“重庆市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国家和重庆市级各项普惠政策,正在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生态宜居城”:森林覆盖率49%,城市建成区近20平方公里。成功创建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等。
4、风景优美:重庆人最佳避暑胜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有娄山关、水银河、柏箐黄莲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区。
4、风光秀丽:有古剑山4A级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东溪古镇。
4、“城市发展新区”:重庆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示范区,黔渝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4、“开明开放城”: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区”,居“中国百佳投资潜力区”第三位。
围绕:“新型工业大县,绿色产业之乡,特色旅游胜地,重庆卫星城市”发展定位,实施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三化一游”战略
“四区一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黔渝合作共赢先行区,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三地一区”:全市煤电化工基地,全市新型材料基地,全市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黔渝合作先导区。
“一轴两片、三大功能区”:一轴中部经济带,北部现代农业区,南部生态旅游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道真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